休克的临床表现

合集下载

休克的诊断标准

休克的诊断标准

休克的诊断标准
休克是由于循环血容量不足或者循环血容量分布异常而导致的全身组织灌注不足的临床综合征。

休克的诊断需要综合患者的临床表现、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以确定患者是否存在组织灌注不足的情况。

下面将介绍休克的诊断标准,希望能够对临床医生有所帮助。

一、临床表现。

1. 血压下降,患者的收缩压持续低于90mmHg或者平均动脉压低于65mmHg;
2. 心率增快,患者的心率持续高于100次/分,但在某些情况下,由于休克引起的心肌抑制,心率也可能低于100次/分;
3. 意识改变,患者出现意识模糊、嗜睡、昏迷等症状;
4. 皮肤状况,患者出现皮肤苍白、湿冷、发绀等表现;
5. 尿量减少,患者的尿量显著减少,甚至出现无尿。

二、体征。

1. 心脏听诊,可出现心音弱、心率快、心音分裂等;
2. 肺部听诊,可出现呼吸音减弱、湿啰音等;
3. 腹部触诊,可出现腹部压痛、肠鸣音减弱等;
4. 皮肤检查,可出现皮肤湿冷、苍白、发绀等;
5. 气道检查,可出现呼吸急促、呼吸困难等。

三、实验室检查。

1. 血常规,可出现贫血、白细胞增多或减少;
2. 血生化指标,可出现乳酸、血气分析异常等;
3. 凝血功能,可出现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凝血酶时间延长等;
4. 尿常规,可出现尿蛋白、尿红细胞增多等;
5. 心肌酶谱,可出现肌红蛋白、肌酸激酶等升高。

综上所述,休克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表现、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在临床工作中,医生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以防止病情的恶化。

希望本文能够对休克的诊断有所帮助,提高医生对休克的认识和诊治水平。

休克的临床表现与急救

休克的临床表现与急救
休克的临床表现与 急救
急诊科 甘莉娟 2017.08.11
定义
休克:是指机体受到各种致病因子的强烈侵 袭导致有效循环血容量急剧减少,全身组 织、器官微循环灌注不良,引起组织代谢 紊乱和细胞受损为特征的急性循环功能不 全综合征,是临床各科疾病均可引发的常 见急危症之一。
主要特征
临床上主要特征表现为血压下降、脉压减小、 心率增快、脉搏细弱、面色苍白或发绀、皮肤 湿冷、尿量减少或无尿、神志模糊乃至昏迷、 弥散性毛细血管内凝血(DIC)与死亡。
(2)间羟胺 对心率影响不明显,并可以 增加休克患者心输出量,升压作用可靠维持 时间长,且很少引起心律失常,是目前缩血 管药物中的首选药。 (二) α、 β受体激动剂 1.肾上腺素 1mg深部肌内注射,也可
皮下注射,但作用较肌内注射缓慢;缺点是有 时可引起血压急剧升高。
2.多巴胺 一般以20-100mg加入生 理盐水或5%葡萄糖注射液中稀释后静脉滴注 ,也可以注射泵直接静脉推注,药物剂量为5 -20 μg/(kg.Min).高浓度给药 可引起心率加快或诱发心律失常,不宜将多巴 胺加入到碳酸氢钠等碱性药物中共同使用。
(四) α受体阻滞剂
(五)血管扩张药物
1.硝普钠 多从5 μg/min开始,5- 10min递增一次剂量。 2.硝酸甘油 一般3-5 μg/min开始 ,每5-10min递增5 μg/min。 (六)胆碱能受体阻滞剂 1.阿托品 2.山莨菪碱 3.东莨胆碱 注意事项:青光眼、前列腺肥大伴排尿困难
的老年人应禁用或慎用。大剂量使用可引起精 神神经症状,如兴奋、不安、幻觉等。由于药 物可以使心率加快而加重心肌缺血诱发室颤, 急性心肌梗死所致心源性休克应慎用或禁用。
(七)强心剂
西地兰 0.2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 生理盐水20-40ml中缓慢静脉注射。

休克的临床表现

休克的临床表现

休克的临床表现:(一) 休克代偿期1、神志清楚、精神紧张或是烦躁2、面色苍白、手足湿冷,口唇甲床轻度发绀3、呼吸、脉搏增快,血压正常或略高,脉压缩小4、尿量正常或减少(二)休克失代偿期1、神志淡漠,反应迟钝2、皮肤黏膜发绀、花斑,四肢冰冷3、呼吸浅快,脉搏细速,血压下降4、尿量减少,出现少尿甚至无尿(三)休克晚期(DIC期)1、意识模糊或昏迷2、皮肤黏膜明显发绀,瘀斑,四肢冰冷3、脉搏微弱,呼吸微弱不规则,血压测不出,体温不升4、无尿5、DIC急救:(一)一般紧急治疗1、立即抢救,控制出血,保持病人安静,注意保暖。

2、取休克卧位(中凹位):头和躯干抬高20°~30°,下肢抬高15°~20°。

3、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氧气吸入。

必要是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4、迅速建立静脉通路,补充血容量。

5、留取血标本,同时查血型和交叉配血试验,做好输血准备。

6、留置导尿,24小时持续监测尿量。

(二)积极治疗原发病(三)及时、尽早补充血容量(四)纠正酸碱平衡失调(五) 应用血管活性药物,辅助扩容治疗(六) 防治DIC,改善微循环(七)糖皮质激素和其他药物的应用护理措施:(一)维持生命体征平稳(二)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有效的气体交换(三)迅速补充血容量,维持体液平衡1、建立两条以上的静脉输液通道2、合理补液(四) 严密坚测病情变化(五) 血管活性药物的用药护理,严密观察药效及用药后反应,防止药液外渗.(六)准确记录24h出入量(七)预防感染(八)预防意外受伤(九) 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口腔护理,皮肤护理。

休克临床表现记忆口诀

休克临床表现记忆口诀

休克临床表现记忆口诀
1.休克代偿期由于机体对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的早期有相应的代偿能力,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提高,交感-肾上腺轴兴奋。

表现为精神紧张、兴奋或烦躁不安、皮肤苍白、四肢厥冷、心率加快、脉压减小、呼吸加快、尿量开始减少等。

此时,如处理及时,休克可较快得到纠正。

否则,病情继续发展,进入休克抑制期。

2.休克抑制期相当于微循环扩张期和衰竭期患者神情淡漠、反应迟钝,甚至可出现意识模糊或昏迷;出冷汗、口唇肢端发绀;脉搏细速、血压进行性下降。

严重时,全身皮肤、黏膜明显发绀,四肢厥冷,脉搏摸不清、血压测不出,尿少甚至无尿。

若皮肤、黏膜出现瘀斑或消化道出血,提示病情已发展至微循环衰竭阶段。

若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脉速、烦躁、发绀,一般吸氧而不能改善呼吸状态,应考虑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进阶攻略】
此部分内容常在病例题中考查,需要做重点记忆。

【易错易混辨析】
该知识点主要分两部分进行记忆:
1.休克代偿期的两大特点:①脉压缩小(最主要的临床表现);②血压正常或稍高。

2.休克失代偿期(也叫休克抑制期):①休克失代偿期的生理调节改变:主要是组织缺氧,乳酸增多,代谢性酸中毒。

②典型临床表现为:神志淡漠、反应迟钝,甚至神志不清或昏迷,口唇肢端发绀,出冷汗、脉搏细速、血压进行性下降、脉压更缩小。

尿少甚至无尿,导致代谢性酸中毒。

休克失代偿期的中度和重度主要区分点简单概括为:神志是否清晰;是否有尿;是否有脉搏。

休克观察内容

休克观察内容

休克观察内容
休克是一种严重的生理状态,通常由大量失血、感染、过敏反应、心脏问题等原因引起。

在休克发生时,身体的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导致组织器官氧供不足,进而引发一系列严重的生理功能紊乱。

因此,对休克患者的观察至关重要,以下是休克观察的主要内容:生命体征监测:休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心率、呼吸频率和血压等,需要密切监测。

这些指标的变化可以反映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和休克的发展趋势。

神志和意识状态:观察患者的神志是否清醒,意识状态是否正常。

休克可能导致大脑供血不足,进而影响患者的神志和意识。

皮肤颜色和温度:休克患者的皮肤可能变得苍白、湿冷,这是因为血液循环不足导致的。

观察皮肤颜色和温度的变化,可以判断休克的发展情况。

尿量:休克可能导致肾脏功能受损,进而影响尿量。

观察患者的尿量变化,可以评估肾脏功能和休克的严重程度。

呼吸情况: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深度和节律是否正常。

休克可能导致呼吸困难或呼吸窘迫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

心电图监测:对于心脏问题引起的休克,心电图监测是必不可少的。

心电图可以反映心脏的电生理活动,帮助医生判断心脏功能和休克的原因。

综上所述,休克观察的内容涉及多个方面,需要全面、细致地进行。

通过观察和分析这些指标的变化,医生可以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从而挽救患者的生命。

休克分期及临床表现

休克分期及临床表现

休克分期及临床表现关于《休克分期及临床表现》,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出現休克的而患者在被送到医院门诊以后一般都是去医院住到醒来时才行,由于仅有保持清醒了才可以更强的向病人掌握病况。

在住院治疗期内,休克患者的关键照料工作人员能便是医院门诊的医护人员。

以便更强的照料休克病人,医务人员需要对休克的医护十分清晰,那休克分期及临床症状有什么呢?依据休克的病理学生理学全过程临床医学常分成三期。

1.休克初期为代偿性休克环节。

病人神智不清保持清醒,心烦,害怕,紧张焦虑,恶心想吐,呕吐。

脸色与全身皮肤惨白,嘴唇和指甲紫绀,出虚汗,排尿降低,脉率变快,收宿压一切正常或稍低,收缩压轻微上升,脉压差降低。

2.体克中后期为失代偿性休克。

此期病人出現小表情冷漠,迟钝,或有意识模糊,无力,皮肤潮湿,肢端乌青,皮肤斑点,脉率细速,血压降低至60~80MmHg,脉压差<20MmHg,浅部静脉萎陷,排尿<20Ml/h.进一步加剧时,可出現昏迷情况,呼吸困难,收宿压小于60MmHg或不尿。

3.休克末期为不可逆休克,此期可出現DIC和MODS,伴随着持续的中重度组织注浆匮乏,造成体细胞作用危害,甚则血循环衰退而身亡。

休克(shock)是机体遭到明显的发病要素侵蚀后,因为合理循环系统血条骤减,组织血液注浆普遍、持续、明显降低,致全身血循环作用欠佳,性命关键人体器官比较严重阻碍的综合性候群症。

这时机体作用丧失偿还,组织缺血性氧气不足,神经-血液因素失衡。

其主要特点是:关键内脏器官组织中的血循环灌流不够,代谢紊乱和全身各系统的功能阻碍。

简而言之,休克便是机体对合理循环系统血条降低的反映,是组织灌流不够造成的新陈代谢和体细胞损伤的病理学全过程。

多种多样神经-血液因素参加休克的产生和发展趋势。

说白了合理循环系统血条,就是指单位时间内根据内分泌系统开展循环系统的血条。

合理循环系统血条取决于:充裕的血流量、合理的心搏出量和健全的周边血管支撑力三个要素。

休克的分类、临床表现及急救护理措施

休克的分类、临床表现及急救护理措施

休克的分类、临床表现及急救护理措施一、休克的分类(一)传统的休克分类按原因分为低血容量休克,感染性休克,心源性休克、神经源性休克和过敏性休克五类。

1、低血容量休克(1)急性大量出血(如上消化道出血,肝脾破裂、官外孕及外伤性大出血等)引起,临床上称为失血性休克。

(2)大量血浆丧失(如严重烧伤时)引起,临床上称烧伤休克,主要由于大量血浆样体液丧失所致。

(3)脱水(如急性肠梗阻、高位空肠瘘等)引起。

由于剧烈呕吐,大量体液丢失所致。

(4)严重创伤(如骨折、挤压伤、大手术等)引起,常称为创伤性休克,除主要原因为出血外,组织损伤后大量体液渗出,分解毒素的释放以及细菌污染,神经因素等,均是发病的原因。

2、感染性休克(又称中毒性休克)由于严重的细菌感染(如败血症,阻塞性胆管炎及腹膜炎等)引起,多见于严重的革兰氏阴性杆菌,也可见于革兰氏阳性菌,以及霉菌,病毒和立克次体的感染。

临床上按其血液动力学改变分为低排高阻型(低动力型、心输出量减少、周围血管收缩)和高排低阻型(高动力型、心输出量增加,周围血管扩张)两类型。

低排高阻型休克在血液动力学方面的改变,与一般低血容量休克相似,高排低阻型休克的主要特点是血压接近正常或略低,心输出量接近正常或略高,外周总阻力降低,中心静脉压接近正常或更高,动静脉血氧分压差缩小等。

3、心源性休克由于急性心肌梗塞,严重心律失常,心包填塞、肺动脉栓塞等引起,使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或舒张期充盈不足,致心输出量锐减。

4、神经源性休克由于剧烈的刺激(如疼痛、外伤等),引起强烈的神经反射性血管扩张,周围阻力锐减,有效循环量相对不足所致。

5、过敏性休克某些物质和药物、异体蛋白等,可使人体发生过敏反应致全身血管骤然扩张,引起休克。

外科常见的休克多为低血容量休克,尤其是创伤性休克,其次为感染性休克,在外科病人中多由于化脓性胆管炎、弥漫性腹膜炎、绞窄性肠梗阻及烧伤败血症等引起。

(二)随着对休克认识的不断进步,造成休克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不再是基础疾病,而是由此造成的循环功能失调。

休克的诊断标准

休克的诊断标准

休克的诊断标准休克是一种严重的生命威胁性疾病,及时准确地诊断休克对于患者的救治至关重要。

休克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患者的临床表现、生命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等方面。

下面将详细介绍休克的诊断标准,希望能对临床工作有所帮助。

一、临床表现。

1. 血压下降,休克患者常常出现血压下降的表现,收缩压低于90mmHg或平均动脉压下降超过30mmHg,伴有显著的组织灌注不足表现。

2. 心率改变,休克患者的心率常常出现改变,可能是心率过快,也可能是心率过慢,这取决于休克的病因和程度。

3. 皮肤表现,休克患者的皮肤可能出现苍白、湿冷、发绀或发热等表现,这是由于组织灌注不足导致的。

4. 神志改变,休克患者可能出现神志不清、意识模糊甚至昏迷的表现,这是由于脑组织缺氧导致的。

二、生命体征。

1. 血压,休克患者的血压常常下降,需要密切监测,及时调整液体和药物治疗。

2. 心率,休克患者的心率可能出现过快或过慢的情况,需要密切监测,及时干预。

3. 呼吸,休克患者的呼吸可能加快或变浅,需要密切观察,及时处理呼吸功能不全。

4. 体温,休克患者的体温可能升高或降低,需要及时调节体温,防止发生体温调节障碍。

三、实验室检查。

1. 血常规,休克患者的血常规检查可能出现贫血、白细胞增高或减低等情况,需要及时分析病因。

2. 生化指标,休克患者的生化指标可能出现电解质紊乱、肝肾功能异常等情况,需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 凝血功能,休克患者的凝血功能可能出现异常,需要及时监测,防止出现出血或血栓并发症。

4. 血气分析,休克患者的血气分析可能出现酸中毒、碱中毒或呼吸性衰竭等情况,需要及时纠正呼吸功能。

综上所述,休克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患者的临床表现、生命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等方面。

临床医生在诊断休克时,需要综合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希望本文对临床工作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休克的临床表现:
(一) 休克代偿期
1、神志清楚、精神紧张或就是烦躁
2、面色苍白、手足湿冷,口唇甲床轻度发绀
3、呼吸、脉搏增快,血压正常或略高,脉压缩小
4、尿量正常或减少
(二) 休克失代偿期
1、神志淡漠,反应迟钝
2、皮肤黏膜发绀、花斑,四肢冰冷
3、呼吸浅快,脉搏细速,血压下降
4、尿量减少,出现少尿甚至无尿
(三) 休克晚期(DIC期)
1、意识模糊或昏迷
2、皮肤黏膜明显发绀,瘀斑,四肢冰冷
3、脉搏微弱,呼吸微弱不规则,血压测不出,体温不升
4、无尿
5、DIC
急救:
(一) 一般紧急治疗
1、立即抢救,控制出血,保持病人安静,注意保暖。

2、取休克卧位(中凹位):头与躯干抬高20°~30°,下
肢抬高15°~20°。

3、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氧气吸入。

必要就是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4、迅速建立静脉通路,补充血容量。

5、留取血标本,同时查血型与交叉配血试验,做好输血准备。

6、留置导尿,24小时持续监测尿量。

(二) 积极治疗原发病
(三) 及时、尽早补充血容量
(四) 纠正酸碱平衡失调
(五) 应用血管活性药物,辅助扩容治疗
(六) 防治DIC,改善微循环
(七) 糖皮质激素与其她药物的应用
护理措施:
(一) 维持生命体征平稳
(二) 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有效的气体交换
(三) 迅速补充血容量,维持体液平衡
1、建立两条以上的静脉输液通道
2、合理补液
(四) 严密坚测病情变化
(五) 血管活性药物的用药护理,严密观察药效及用药后反应,防止药液外渗。

(六) 准确记录24h出入量
(七) 预防感染
(八) 预防意外受伤
(九) 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口腔护理,皮肤护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