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养猪生产中冬季消毒常见问题
冬季猪场消毒,特别要注意这几点

冬季猪场消毒,特别要注意这几点消毒是猪场主要的生产环节,也是预防猪场传染病的重要环节。
一般而言,中小型猪场都会制定详细的消毒制度并积极实施,但是仍有猪场主人抱怨,我们经常消毒,疾病却不可避免地发生。
这固然与病源、猪自身的免疫状态、猪场保健、猪场及猪舍的环境卫生有关,但消毒不力也是造成猪场疾病流行的原因之一。
下面就为大家简要讲一讲中小型猪场冬季消毒应该注意的问题。
众所周知,影响消毒效果的因素有很多,例如:消毒的方法、消毒剂的选择、环境温度、环境湿度、环境中有机质的多少、消毒剂的浓度、作用时间等。
在冬季特别要注意以下几点:一、环境温度对于大部分消毒剂而言,较高的环境温度消毒效果要比低温好,温度升高不仅可以提高消毒剂的杀菌效果,也可以缩短消毒时间。
因为温度升高加快了消毒剂颗粒的运动速度,增加了消毒剂与细菌接触的机会,杀菌效果显着提升。
当然,对于易挥发的消毒剂如氯制剂、碘制剂及过氧化氢等,环境高温促进了消毒剂的挥发,使消毒溶液变稀,浓度下降,杀菌效果受影响。
另一方面,因为在低温环境下大多数病原微生物处于休眠状态,对消毒剂有较强的抵抗力,如果舍内温度提高到20℃以上可以激活病原微生物,提高消毒效果。
建议冬季猪场舍外的消毒选择在晴天进行,并且选择在上午10点至下午3点之间进行。
二、环境湿度即使在冬季晴天,猪场舍内外湿度差异也很大,一般舍外比较干燥而舍内则湿度较大。
许多消毒剂的消毒效果受湿度的影响。
三、环境中的有机质对于猪场来说,环境中的有机质主要是猪舍的粪污。
即使在猪舍地面粪污很少的情况下,粪污中的有机物也会消耗部分消毒剂,使消毒液的有效浓度降低,从而使圈舍不能彻底消毒。
因此,在消毒之前要彻底清除栏舍内的残料、垃圾和墙面、顶棚、水管等处的尘埃,等地面干燥后再进行消毒,可使消毒剂充分发挥作用。
四、消毒池大部分猪场的舍外消毒池都是露天的,冬季低温对舍外消毒池的消毒效果影响很大,在温度很低或结冰的情况下基本上就没有消毒效果,但猪场还是要坚持利用消毒池对进出猪场的车、人员消毒。
猪场冬季选择消毒剂要点

猪场冬季选择消毒剂要点作者:翟长河来源:《中国动物保健》2014年第12期冬季即将到来,随着外界气温下降、昼夜温差变大、通风不畅、雾霾天气增加,规模化猪场发病率也随之升高。
种猪、育肥猪呼吸系统疾病如猪流感、猪气喘病、副猪嗜血杆菌病、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等疾病单独或混合感染的急慢性呼吸道感染综合征增多;另外,由于猪舍温度低、仔猪保暖性能差、人员频繁进出猪舍所致温差变化,仔猪黄白痢等细菌性下痢、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等疾病多发,如果防控不利可能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应对以上疾病要加强预防接种,尤其是针对几类常见呼吸道疾病的;除要加强日常管理、做好猪舍保温通风工作、增加饲料营养成分及预防添加剂之外,猪场的消毒工作也极为重要。
消毒方法很多、消毒剂的类型也多种多样、针对不同疾病的消毒效果也不相同,选择冬季猪场宜用消毒剂成为重中之重。
因此,文章探讨猪场常用消毒方法、冬季适用方案及注意事项,力求猪场平稳过冬。
1 消毒方法分类1.1 物理消毒物理消毒法之一是热力消毒法,包括干热和湿热两种方法,是一种应用最早、效果最可靠、使用最广泛的方法,热可以灭活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真菌、病毒和抵抗力最强的细菌芽胞。
物理消毒法之二是紫外线消毒,短波段中240~280 nm波长的紫外线杀菌力较强,一般多以253.7 nm为杀菌紫外线波长的代表。
消毒时房间内应保持清洁、干燥、空气中不应有灰尘、水雾。
只有直接被紫外线照射的一面才能达到消毒目的。
紫外线无法穿透排泄物、分泌物,亦不能照到被遮盖的阴暗处。
1.2 化学消毒按消毒剂化学成分可讲消毒剂分为几个类型:①含氯消毒剂,指溶于水中可产生次氯酸的消毒剂,包括二氯异氰尿酸钠、三氯异氰尿酸钠、漂白粉等;②过氧化物类消毒剂,包括过氧乙酸、过氧化氢,具有高效、速效和广谱杀菌作用,对细菌、病毒、芽胞和霉菌均有效,0.05%~0.5%舍内喷雾消毒、加热熏蒸用3%~5%的过氧乙酸;③醛类消毒剂,包括甲醛、戊二醛,对繁殖型的细菌、芽胞、病毒、霉菌均有效;④杂环类气体消毒剂,例环氧乙烷;⑤醇类消毒剂,包括乙醇、异丙醇;⑥酚类消毒剂,包括煤酚皂溶液(来苏尔)石炭酸。
在养猪业生产中冬季消毒常见问题

定期消毒可以有效地杀灭细菌和病毒,保障 食品的卫生安全,避免食品污染问题的发生
。
THANK YOU
感谢观看
确定消毒频率和时间
01
02
03
定期消毒
在冬季,应定期对猪舍、 猪只、饲料和饮水等进行 消毒,以确保持续的消毒 效果。
增加消毒次数
在疾病高发期,应增加消 毒次数,以降低疾病传播 的风险。
注意消毒时间
选择天气晴朗、无风、无 雨等适宜的时间进行消毒 ,以确保消毒效果。
注意消毒细节
做好个人防护
在进行消毒时,应注意个 人防护,如戴手套、口罩 等,以避免交叉感染。
02
对入场人员和车辆的消毒不严格 ,增加了疫病传播的风险。
消毒方法不正确
有些养猪户采用单一的消毒剂,没有 轮换使用不同类型的消毒剂,导致病 原微生物产生耐药性。
有些养猪户消毒剂浓度过高,不仅浪 费消毒剂,还会对猪只和环境造成损 害。
消毒频率不适当
有些养猪户消毒频率过低,没有做到定期消毒,导致病原微 生物在猪场内传播。
消毒液可以杀死细菌和病毒,减少疾病传播途径,从而预防疾病在猪群中的扩散。
提高猪群免疫力
冬季细菌和病毒容易侵袭猪群,通过定期消毒可以提高猪群的免疫力,增强抵抗力。
消毒液中的有效成分可以刺激猪群的免疫系统,使其更加活跃,提高抵抗力。
保障食品安全
冬季细菌容易滋生,如果猪舍卫生管理不当 ,会导致细菌污染食品,影响食品安全。
全面消毒
对猪舍的各个角落、设备 、器具等进行全面消毒, 以确保无死角。
注意消毒用水
使用清洁的自来水或深井 水进行稀释消毒剂,以确 保消毒效果。
04
冬季消毒的注意事项
注意猪舍温度和通风
冬春季节猪舍消毒防控疫病技术

冬舂季节猪舍消毒防控瘵病技东冬春季节气温较低、湿度高,猪只的抗病力下降,加上猪舍为保温提高了密闭度,猪舍内易滋生各种病原物,因此容易引发疫病,广 大养殖户应引起重视。
当然,只要 抓好了平时的词养管理,特别是消 毒灭源工作,还是可以防止或减少许多冬春季节易发疫病的发生的。
―、重视猪舍清扫冬春季节猪舍内温度相对舍外较高,密闭度更高,有害气体浓度大。
在这种环境下,猪排出的粪尿、已吸湿的垫料等易滋生病原,这是疫病发生的重要染病源。
因 此,应及时清扫猪舍和更换垫料。
粪尿要每天清扫1次,每次认真打扫地面、猪栏的四壁和角落、食槽 内外、排污沟等处,对扫不掉的粪污可用铁铲铲除。
稻草、锯木屑、草木灰等垫料每隔4 ~ 5天更换1次,先清运需更换的垫料,接着打扫干净,然后再换新的垫料。
保温、加温条件好的猪舍可不用垫料。
为有 效降低猪栏粪尿污染和减少清扫工作量等,应驯导猪只在固定位置排泄。
冬春季节气温低,地面水分不 易短时间内蒸发干净,且水分蒸发会带走大量的热量,因此不要每次 清扫粪尿等污物后用水冲洗地面,应每隔4 ~ 5天清污后再用清水冲洗地面等1次,随后在地面铺一薄层干 草木灰或干煤渣粉吸湿,待地面水 分充分吸干后,再扫去草木灰等。
二、抓实消毒工作冬春季节猪舍应在清扫完后再消毒,无疫情时每隔6 ~ 7天消毒 1次,有疫情时每天或隔1天消毒1次。
消毒应选用高效、广谱、对猪 无刺激或刺激小、对环境安全、价 格较合理、便于使用的药剂。
在气 温较高的中午喷洒消毒效果最好。
稀释消毒药要用温水。
消毒猪舍环境可喷洒50 %百毒杀3000倍液或0.2% ~ 0.3%的过氧乙酸溶液等;3812020/12 下丨农村吞事通现代种养中、小规模养猪户也可用20%石灰 乳刷洗消毒。
非猪体消毒时,注意 不要将消毒液喷到猪体上,要控制 好喷头的角度和方向。
能密闭的猪舍,采用甲醛熏蒸消毒效果最好,能高效杀灭细菌、真菌、芽孢和病毒等病原。
其 方法是:将猪舍打扫并冲洗干净之后,每立方米空间用40%甲醛液42 毫升、高锰酸钾21克、水21毫升混 合,密闭熏蒸24小时,最后通风换气10 ~ 12小时,再进猪。
冬季养猪注意这六大事项

冬季养猪注意这六大事项《冬季养猪注意这六大事项》冬季对于养猪是一个考验,因为寒冷的天气会对猪的健康和生长造成一定的影响。
为了确保猪群的健康和生产效益,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六大事项。
一、合理饲养冬季气温低,猪体散热迅速,需要增加能量摄入,以提高体温和维持新陈代谢的正常运作。
饲喂高能量的饲料如玉米、豆粕等,可以帮助猪保持体温。
此外,合理的饲喂时间和饲喂量也是非常重要的,要根据猪的年龄和体重进行科学饲喂,确保猪的营养均衡。
二、防寒保温低温环境容易引发猪群的疾病,并且影响猪的生长和免疫力。
因此,建立良好的保温措施是必不可少的。
在猪舍内添加足够的干净、吸湿性好的垫料和清洁的床材,可以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防止猪受到寒冷天气的伤害。
此外,及时修复漏风和漏雨的地方,确保猪舍的保温效果。
三、注意通风冬季通风也是十分重要的。
尽管天冷,但是猪舍的通风不能被忽视。
适当的通风可以防止猪舍内湿度过高,减少氨气和有害气体的积聚,提供一个新鲜的空气环境,有利于猪的健康。
当然,通风的同时也要避免过大的风量,避免直接吹向猪的身体,以免引发感冒或者呼吸道疾病。
四、注意消毒冬季是很容易传播和滋生各种病菌的季节,所以猪舍的消毒工作变得尤为重要。
定期进行猪舍的彻底清洁和消毒,可以降低病菌滋生的可能性,减少疾病的发生。
在消毒过程中使用符合标准的消毒剂,并确保所有设备和工具的清洁。
五、合理疫苗接种冬季是一些猪病的高发季节,因此对猪群进行合理的疫苗接种尤为重要。
根据猪的年龄和病情,制定合理的预防接种计划,并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接种。
同时,注意疫苗的保存和使用,在保证疫苗有效性的同时也要注重减少药物的使用。
六、注意观察冬季养猪要时刻关注猪的健康状况。
定期进行体温测量、观察猪的食欲和精神状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处理。
注意观察猪的排泄情况和呼吸状况,如有异常应及时采取措施。
总之,冬季养猪需要注意以上六大事项,确保猪群的健康和生产效益。
通过合理饲养、防寒保温、注意通风、进行消毒、合理疫苗接种和及时观察,我们可以为猪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预防疾病的发生,提高养殖效益。
冬天来了养猪场中药做好圈舍消毒

冬天来了养猪场中药做好圈舍消毒畜禽养殖是一项事业心较强责任心的工作,冬季来临,应当首先做好圈舍消毒。
目前,农村饲养户一般都能掌握常规圈舍管理工作,但常安全管理忽视圈舍消毒监督管理中的小问题,使畜禽的产令性能得不到充分发挥,经济效益严重低下。
现把农村畜禽圈舍消毒管理工作中几个注意问题和方法简介,供大家借鉴和参考。
圈舍清扫打扫圈舍,清除污物在消毒前应把时需圈舍中的粪尿、杂草、污物等打扫干净,能燃烧的污渍最好焚烧掉,烧不了的可堆积发酵或使其进入沼气池发酵,然后再消毒。
消毒时不仅要时对棚圈内消毒,而且将圈舍周围清运后进行消毒。
如果不打扫干净就消毒,消毒就不彻底。
消毒药物消毒药物很多,我们在无菌前要选特选价格便宜、效果好的药物,如有机氯消毒液。
在农村进行定期消毒时,可以首先配上草木灰,其次可用生石灰、烧碱、漂白粉、复合酚等。
消毒药物使用方法草木灰:用新鲜草木灰10~15公斤加水50公斤,充分搅拌,澄清后用上清液需要进行喷雾或泼洒消毒。
生石灰:用新鲜生石灰5~10公斤,缓缓加水50公斤,搅匀成10%~20%的石灰乳,即可进行消毒。
消毒剂药物要随用随配烧碱:用2~3公斤烧碱加热水100公斤,即配成2%~3%的溶液,或进行喷雾或浇淋消毒,效果很好。
漂白粉:用5~10公斤漂白粉加水100公斤即成5%~10%的漂白粉溶液,用其喷雾或浇淋消毒。
复合酚:又名菌毒敌,将该药0.5公斤加水100公斤,配成0.5%的溶液需要进行喷雾消毒,其效果也很好。
消毒药物的使用量不管使用哪种消毒药,其使用量一定要足够多,如果药量不够,或者有的公家机关没有喷到药,就起不到应有的消毒积极作用。
常用消毒方法机械消毒:饲养动物的圈舍、运动场,运载动物的车、船,活动物交易场所,鲜肉市场,哺乳动物体表等采用清扫、冲洗、除去等手段将其粪便、垫草、饲料残渣清除干净。
清除的污物放入粪池或指定地点,进行无害化处理。
日光消毒:运载动物的车辆等经机械后可放在日光下曝晒消毒。
低温寒冷季节养猪的科学投饲与消毒灭源

冬季低温寒冷,昼夜温差较大,白天较短夜间较长,对养猪生产有一定影响。
养殖场(户)为保证养猪生产正常、安全,必须做好科学投饲和消毒灭源工作。
1.环境影响(1)低温影响猪受寒冷低温影响,则可引起抗病力降低,免疫力下降、饲料利用率降低,增重速度减慢,且易感染消化道和呼吸道等疾病。
仔猪生长的适温为:出生后6小时内35℃、1~3日龄30~34℃、4~7日龄28~30℃、8~30日龄26~28℃、31~60日龄24~26℃;妊娠母猪适温为16~21℃,哺乳母猪为20~22℃,公猪为17~21℃,育肥猪为16~25℃。
舍温低于适温下限时,温度每降低1℃,育肥猪的日增重就可能减少17~20克;舍温如降到4℃以下,日增重就会明显下降,饲料消耗增加。
据试验报道,如果环境温度过低,就有可能利用更多能量转化为热能,以维持正常体温,从而影响日增重,为此就要依靠多采食来弥补,饲料利用率自然会降低;环境温度下降到10℃和5℃时,采食量可能分别增加10%和20%。
育肥猪在下限临界温度以下,温度每降低1℃,日增重可能减少11%~20%,饲料消耗增加25%~30%。
哺乳仔猪如处低于临界下限温度1℃条件下,代谢能可能提高2%~5%。
临界下限温度低于1℃条件下的断奶仔猪,平均日增重下降非常明显。
在20℃的环境条件下,温度每下降1℃,育肥猪的日增重就可能下降15克。
低温对仔猪生长发育的影响尤为明显,如遇环境温度过低时,如保温和增温措施不力,仔猪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就会明显增加。
如遇雪、冻时,仔猪就易发生冻死、压死、病死等情况,应特别注意。
(2)湿度影响猪舍空气湿度越大,猪体散热就会越多和越快,寒冷感会越强。
30日龄仔猪在相对空气湿度80%~85%条件下饲养,体重可比在适宜湿度条件下饲养的相同日龄仔猪低4%~5%,感染疾病和死亡率分别提高25%和15%。
如在不适宜的气温条件下,空气相对湿度从45%增加到90%,育肥猪的日增重可能下降6%~8%。
养殖场冬季如何做好畜牧疾病防疫及消毒工作

养殖场冬季如何做好畜牧疾病防疫及消毒工作简介冬季天气寒冷,普通的天然的养殖场保暖条件差,温差变化大,通风不良,空气污浊、湿度增加,如果管理不得当,不仅影响畜禽的生长发育。
还影响发展生产。
建立适宜的保暖防病、卫生防疫消毒制度,采取有效的卫生防疫措施,切断传染源提高养殖效益是发展的重中之重,畜禽对环境变化的反应非常敏感。
舍内温度太低,通风不畅,饲料能量不足,都会影响畜禽的产肉性能,影响畜禽的健康,诱发各种疾病。
甚至导致畜禽掉膘,直接造成经济效益的降低。
会出现畜禽抵抗力下降,猪圆环病、蓝耳病、喘气病、猪流感、流行性腹泻、传染性胸膜肺炎等病多发,给养殖场造成巨大的损失。
因此,冬季的疾病的防控尤为重要,我国养殖业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程度越来越高,动物卫生防疫工作的任务也越来越重,而卫生防疫的关键就是抓好养殖场的消毒工作。
只有做好消毒工作才能预防传染病,切断传染病的流行过程,提高安全系数,及时控制和扑灭疫病,保障养殖业健康发展。
目前,市面上用于环境的消毒药种类繁多,成分各不相同,其对不同病原的消毒效果也不一,并且不同的消毒剂在不同的PH值、不同的温度下发挥的效果也不同,如季铵盐类低温下消毒效果差。
因此,选用适宜的消毒程序和消毒药品,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养殖场冬季为什么要加强消毒1、通风不良造成舍内空气污浊,有害气体和病原微生物浓度增高,极易造成动物发病。
温度很重要,通风比温度还重要,很多疾病都是痦出来的,舍内通风不良势必造成病原微生物数量增加,这就加大了动物的感染几率,通风不良同时还会造成动物免疫力下降,再加上空气中的氨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氢、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的刺激,健康的动物也会发病,何况是亚健康的动物。
2、通风不良造成舍内湿度过大,适宜的温度加上过大的湿度,是病原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温床,极易造成条件性疾病的爆发。
养殖场有很多疾病是条件性疾病,比如支原体病、副猪嗜血杆菌病、链球菌病、大肠杆菌病等,一旦发病的条件成熟,就会造成疾病的爆发,给养殖场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养猪生产中冬季消毒常见问题
冬季气温较低,大家往往只注意猪舍的保温而减少了室内的通风换气,从而造成空气中的污染物质大量积聚。
所以在冬季,消毒工作不能忽视。
冬季因为保暖而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会使室内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及可吸入颗粒物含量都大大增加。
这些有害物质会导致猪体呼吸系统的刺激性伤害和免疫力的下降,增加了呼吸道疾病的机会,也会使已有的疾病症状加重而难以治愈。
此外,冬季舍内空气过于干燥,飘浮在空气中的细菌和病毒,吸附于机体的机率也大大增加了,容易造成微生物、病菌的大量繁殖,所以适时消毒显得很重要。
1 在中午温度相对较高时,将窗户开一个小缝隙通风一小时。
据调查,在空气不流通的室内,空气中的病毒细菌飞沫可飘浮30多个小时。
如果常开门窗换气,则污浊空气可随时飘走,而且室内也得到充足的光线,多种病毒、病菌也难以滋生与繁殖。
2 定期对舍内消毒,消毒药物要轮换使用,用量要根据说明而定,不要擅自加大剂量。
消毒前一定要彻底的清扫,消毒时要使地面象下了一层毛毛雨一样,不能太湿(猪容易腹泻)也不能太干(起不到消毒的作用)每个角落都要消毒到。
消毒时要让喷头在猪的上方使药液慢慢落下,不要对着猪消毒。
3 冬季舍外的消毒显的很困难,特别是在进入场区和猪舍的通道时设立的消毒池,冬季可能会出现结冰的现象。
对于这种情况可以在消毒液中散一些盐,这样就不会结冰了。
一定要注意勤换消毒池内的消毒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