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罗皮乌斯与包豪斯(精选)
《中外建筑简史》课件——格罗皮乌斯-包豪斯

包 豪 斯 校 舍
德绍,包豪斯校舍第一份草图,1925年
包豪斯校舍模型
包豪斯校舍,1925-1926年 各种功能 相互独立,并在形式上反映功能,一 条连绵的通道向前延伸,穿过行政办 公楼,联系着侧翼的教学楼、实习工 厂和宿舍楼。与外界相通的交通线从 上面为办公楼的天桥下穿过,没有对 校舍形成干扰,这里充分体现了自由 平面解决问题的优越性。该校舍形式 上的均衡感来自与其功能的完美结合, 也来自于对这一和谐的社区机制的有 机组织。
生产上的需要决定。立面采用大片玻璃幕墙和转角窗,显得轻巧透明并大方得 体; 房屋的四角没有角柱,充分发挥了钢筋混凝土楼板的悬挑性能,这些 手法后来成了现代建筑最常用的设计语言。法古斯工厂是格罗披厄斯早期的 一个重要成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最先进的一座工业建筑。
包豪斯校舍的实验工厂
包 豪 斯 校 舍 的 实 验 工 厂
德国西门子住宅区
并提出在一定的建筑密度要求下, 按房屋高度来决定它们之间的合 理间距,以保证有充分的日照和 房屋之间的绿化空间。
功能主义
1 功能主义建筑是认为建筑的形式应该服从它的功能的建筑流 派十九世纪80~90年代,芝加哥学派建筑师沙利文宣扬“形式 随从功能”的口号.认为建筑设计应该由内而外,必须反映建筑 形式与使用功能的一致性
格罗皮乌斯和包豪斯体系
格罗皮厄斯住宅
包豪斯校舍的实验工厂
采用的是木框架结构,运用了砖和毛石等地 方材料,通过砖砌烟囱、毛石地基葡萄架等, 使建筑与周围的景色相结合。
包豪斯校舍内部
包豪斯校舍的实验工厂
第四节 新建筑运动走向高潮——现代派建筑的诞 生
格罗皮乌斯与包豪斯

包豪斯
柏林时期(1931-1933) 1930年米斯·凡·德洛继任 包豪斯校长,并迁校柏林。 上任后,他一方面致力于学 校的非政治化和非意识形态 化,另一方面加强以建筑设 计为主的学术研究。他不赞 同培养通才,也不赞同纯粹 的功能主义,主张统一的方 法论原则,坚持“少就是多” 的建筑设计哲学,在处理手 法上主张流动空间的新理论上, 包豪斯提出了三个 基本观点:①艺术 与技术的新统一: ②设计的目的是人 而不是产品:③设 计必须遵循自然与 客观的法则来进行。 这些观点对于工业 设计的发展起到了 积极的作用,使现 代设计逐步由理想 主义走向现实主义。
包豪斯的教员
包豪斯
魏玛时期(1919-1924)格罗 披乌斯任校长,提出“艺术与技 术的新统一”的崇高理想,肩负 起训练20世纪设计家和建筑师的 神圣使命。包豪斯成立之初,在 格罗披乌斯的主持下,欧洲一些 最激进的艺术家与手工匠师来到 包豪斯任教,形成艺术教育与手 工制作相结合的新型教育制度, 使当时流行的艺术思潮,特别是 表现主义对包豪斯的早期理论产 生了重要影响。
包豪斯
迪 索 时 期 ( 1925-1930 ) 是包豪斯的高峰时期。1925年 包豪斯在德国迪索重建,并进 行课程改革,实行了设计与制 作教学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取 得了优异成果。 1928年由建筑 系主任汉内斯·迈耶继任包豪 斯校长。他主张在设计方法中 更多地依靠科学,而不是艺术, 更加强调产品与消费者、设计 与社会的密切关系,加强了设 计与工业的联系。
格罗披乌斯与包豪斯
主讲教师:许晓燕
格罗披乌斯
格罗披乌斯是 20 世纪最有 影响的现代建筑师 - 设计师之 一,是现代设计教育的奠基人 之一。 1883 年他出生于柏林, 1910 年成立自己的事务所,并 于次年设计了“法古斯”鞋楦 工厂,这是世界上第一栋完全 玻璃幕墙结构、由柱子代替墙 承力的建筑,也是一战前最先 进的一座工业建筑。 1919 年, 格罗披乌斯在德国魏玛筹建国 立建筑学校,简称“包豪斯”
历史趣谈格罗皮乌斯作品 包豪斯与格罗皮乌斯是什么关系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格罗皮乌斯作品包豪斯与格罗皮乌斯是什么关系
导语:格罗皮乌斯出生于柏林,是一位着名的建筑师,也是一位建筑教育家,是现代建筑学派的奠基人。
之后格罗皮乌斯还创办了包豪斯学校,他的教育理...
格罗皮乌斯出生于柏林,是一位着名的建筑师,也是一位建筑教育家,是现代建筑学派的奠基人。
之后格罗皮乌斯还创办了包豪斯学校,他的教育理论和建筑实践一直被世界各地的建筑家所推崇。
格罗皮乌斯作品有很多,其中《模范工厂》、《厂房公寓》、《乡村学院》都是他的代表作,最为显着的作品就是包豪斯的校舍,在包豪斯的校舍实验工厂运用了玻璃幕墙,这个实验工厂是四层的,上面三层都是用了玻璃幕墙,现在的建筑多层的或者高层的都是采用玻璃幕墙,这也是格罗皮乌斯开创的先例。
大量的光线能够引进室内,也是格罗皮乌斯主张的现代建筑学派的主要思想。
欧洲国家建筑都是室内比较幽暗,没有阳光,但是格罗皮乌斯作品都有大的窗户,能够更好的接受光线,还有着较大的阳台,能够保证阳光的照射,同时也是为了更好的通风。
之后格罗皮乌斯为了包豪斯学校设计了一个校舍,整体面积达到一万多平方米,有教学楼、礼堂、饭厅、学生的宿舍,从老师住的小型公寓步行几分钟就达到教学楼,更加体现了实用功能的建筑设计。
格罗皮乌斯作品充分的利用了独特的建筑结构和现代的建材。
整个校舍用不对称的造型来衬托整体的灵活性,同时也加入了一些几何图形。
以上便是对格罗皮乌斯作品的介绍。
包豪斯与格罗皮乌斯是什么关系
包豪斯是德国的公立学校,格罗皮乌斯曾担任校长一职,他追求设计和工艺的统一,讲究技术、功能和经济效益。
格罗皮乌斯诚聘艺术
生活常识分享。
四位建筑大师

四位建筑大师分别是:1.密斯·凡·德罗,德国现代大师,现代建筑的发起人,提倡“少就是多”的建筑理念2.赖特,美国被评为第一别墅的流水别墅就是他的代表作。
此外还有草原住宅、日本帝国大厦(已被拆除)等优秀作品3.勒·柯布西耶,法国著名现代大师,提出新建筑的5个特点。
著有名著1923 《走向新建筑》,宣扬建筑是居住机器4.格罗皮乌斯,德国建筑学校包豪斯(Bauhaus)的创始人瓦尔特·格罗皮乌斯现代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现代主义建筑学派的倡导人之一,包豪斯的创办人。
同A.迈耶合作设计了他的两座成名作:法古斯工厂和1914年在科隆展览会展出的示范工厂和办公楼1915年开始在魏玛实用美术学校任教。
1919年任校长,将实用美术学校和魏玛美术学院合并成为专门培养建筑和工业日用品设计人才的学校,即公立包豪斯学校。
格罗皮乌斯在他设计的包豪斯校舍的实验工厂中更充分地运用玻璃幕墙。
这座四层厂房,二、三、四层有三面是全玻璃幕墙,成为后来多层和高层建筑采用全玻璃幕墙的先声。
他对建筑功能的重视还表现为按空间的用途、性质、相互关系来合理组织和布局,按人的生理要求、人体尺度来确定空间的最小极限等。
这些观点充分体现在下述建筑中:包豪斯校舍,他在英国和E.M.弗莱合作设计的剑桥伊姆品登学院(1936),他和协和建筑师事务所同人设计的哈佛大学研究生中心(1949~1950)以及西柏林汉莎区的高层公寓(1957)。
格罗皮乌斯力主用机械化大量生产建筑构件和预制装配的建筑方法。
40年代初,他和K.瓦许曼合作研制了供装配用的大型预制构件和预制墙板。
勒·柯布西耶现代建筑大师,本世纪最重要的建筑师之一,现代建筑运动的积进分子和主将。
1928年他与W·格罗皮乌斯、密斯·范·德·罗组织了国际现代建筑协会。
勒·柯布西耶现代主义建筑的主要倡导者,提出了住宅是“居住的机器”。
格罗皮乌斯的包豪斯建筑教育理念探究

工业革命前,产品从构思、制作到销售, 全都出自艺人(工匠)之手,这些工匠 以娴熟的技艺取代或包含了设计,可以 说这时没有独立意义上的设计师。
矛盾
工业革命以后,由于社会生产分工,于 是,设计与制造相分离,制造与销售相 分离。设计因而获得了独立的地位。
包豪斯学校的由来
技术人员和工厂主一味沉醉于新技术、 新材料的成功运用,他们只关注产品 的生产流程、质量、销路和利润,并 不顾及产品美学品味。
粗制滥造,产品审美标准失落。
1919年格罗皮乌斯创办了综合性设计 学院包豪斯学校。格罗皮乌斯力图探 索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并要求设计 师“向死的机械产品注入灵魂”。
19世纪后期英国人威廉·莫里斯发起的艺术与手工艺运动 1900年前后以法国和比利时等国为中心的新艺术运动
凡·德·威尔德在1908年把魏玛市立 美术学校改建成市立工艺学校,提 出“工艺与艺术的结合”的观点。
格罗皮乌斯的包豪斯建筑教育理念探究
目录
• 格罗皮乌斯个人简介 • 包豪斯学校的由来 • 包豪斯设计理念的三原则 • 包豪斯学校的课程体系 • 包豪斯的课程设置与湖大课程设置的对比 • 包豪斯的建筑教育理念——结论
格罗皮乌斯个人简介
瓦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1883-1969) 是德国现代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现代主义建筑学 派的倡导人和奠基人之一,公立包豪斯(Bauhaus) 学校的创办人。1883年5月18日生于柏林,1969 年7月5日卒于美国波士顿。 值得一提的是格罗皮乌斯、密斯·凡德罗、勒·柯布 西耶都曾师从于德意志工业同盟主席彼得·贝伦斯。
包豪斯学校的课程体系
包豪斯的课程体系是学院于1925年迁移到迪索以后,才比较完整地建立起来的。 包豪斯在迪索时期的课程,已经比较明确地分成几个大类,即:
格罗皮乌斯与“包豪斯” PPT

包豪斯校舍
03
代表作品
包豪斯校舍 魏玛时期
包豪斯校舍
03
设计特点: 1. 以建筑物的实用功能作为出发点。
按照各部分的功能需求和相互关系来 代表作品
安排他们的位置并决定体型。
包豪斯校舍
03
设计特点: 2.采用了不对称、不规整与灵活 的布局和构图手法。
代表作品
包豪斯校舍
03
设计特点: 3.充分利用现代建筑材料与结构 的特点,运用建筑本身的要素取 得建筑艺术效果
中外建筑史
格罗皮乌斯
与 “包豪斯”
CONTENTS
01 · 建筑思想与理 论 02 · 包豪斯 03 · 代表作品
生平介绍
01
建筑思想与理论
原籍德国,现代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现 代主义建筑学派的倡导人之一,包豪斯的创 办人。 1883年出生于德国柏林的一个建筑师家庭。 1903年—1907年就读于慕尼黑工学院和柏 林夏洛腾堡工学院。 1907年工作于彼得· 贝伦斯的建筑事务所, 为他的建筑生涯奠定了重要基础。1910年离 开。 1910年—1914年独立创办了建筑设计事务 所,在此期间与汉斯· 迈耶合作设计了著名的 法古斯鞋楦工厂,这是欧洲第一座真正玻璃 结构的建筑。
瓦尔特·格罗皮乌斯 (沃尔特·格罗佩斯)
生平介绍
01
建筑思想与理论
1915年,在德国魏玛艺术与工艺学校任教。 1919年出任该校校长,并将其与魏玛艺术美 术学院合并成为公里包豪斯学校。 1928年同勒· 柯布西耶等组织国际现代建筑 协会(CIAM)。 1937年起定居美国,担任哈弗大学建筑系 教授、主任。 1952年起任荣誉教授,参与创办该学校的 设计研究院。 格罗皮乌斯在美国广泛传播包豪斯的教育 观点、教学方法和现代主义建筑学派理论, 促进了美国现代建筑的发展。
信仰的延续——格罗皮乌斯时期包豪斯设计学院的设计教育启示

A R T D U C A T l N E S E A R C H E o R
信仰 的延续
格 罗皮 乌斯 时期包豪斯设计学院 的设计教育启 示
口刘 碧峰 黎 映J
摘
要 : 计 教 育 能 改 变 艺术 家和 社 会 的 关 系 , 终使 艺 术 家 尝试 用 设 最
71
家和谐做 出贡献 。格 罗皮 乌斯也将 这种认 识赋 予学校 , 使包 豪 斯成为精 神 与信 仰丰 富的院校 , 这也 是包豪 斯精神长 久不衰 的
动力所在 。
爱 £ 花 ,开 商
昨 日的精神工具 , 它把 艺术家关在 工业和手 工业世界之 外, 也就 是使 他们 同社会 隔离开来” 因为格 罗皮乌斯反 对“ 。 学究性 的东 西” 所以他 所建立的包 豪斯一定是一个 紧密联系社 会 , , 却又 不失
功能。基 于这 两点历史 契机 , 罗皮 乌斯接 手 了原魏 玛撒克逊 格
大 公 艺 术 学 校 ( rn u a Sx n Aa e y o rs 和 撒 克 逊 G ad D cl ao cd m f At )
首先是 民主 意识和社会 意识的培养 , 打破 空洞 的、 高高在上
过 提 供 使 个人 能 够 创 造 性 地 运 用 人 工 制 品 的 机 会 , 人 们树 立起 选修课 , 使 满足他们的不 同需求。高校应高
他 们 的尊 严 。
展 的不同方面 , 实现可持 续发展 的 目标 。 来 我们 , 为启 蒙的工业设 计家 , 当推广一种生 活, 作 应 使人 们重 新发 现隐藏在 日常存在后更深层 的价值和含 义, 而不是刺激人们
现代 设计发展 到今 天如 此之繁荣 , 但却缺少 精神 内核 , 这和
格罗皮乌斯和包豪斯

完整的建筑物是视觉艺术的最终 目的。艺术家最崇高的职责是美化建 筑。今天,他们各自孤立地生存着; 只有通过自觉,并且和所有工艺技术 人员合作才能达到自救的目的。建筑 家、画家和雕塑家必须重新认识:一 栋建筑是各种美观的共同组合的实体, 只有这样,他们的作品才能灌注进建 筑的精神,以免流为“沙龙艺术”。
聘用纳吉,体现了格罗皮乌 斯思想上的转变——以前重视艺 术、手工艺,变为强调理性思维、 技术知识的教育。学院的教学方 向开始朝大工业化生产转变。
1923年,聘用约瑟夫.阿尔柏斯
阿尔柏斯的课程: l )组合练习 2 )纸造型 3 )纸切割练习 4 )铁皮造型练习 5 )铁丝构成练习 6 )错觉练习 7 )玻璃造型练习
路德维希· 密 斯· 凡· 德罗
• 1931年,纳粹控制迪索政权,包豪 斯失去政府的政治支持 • 1932年9月30日,迪索时期宣告结束 • 学院迁往柏林 • 1933年元月,希特勒成为德国元首, 同年4月,德国文化部发出第一号命 令:关闭包豪斯。
设计思想在一战以后发生变化 一战以前,迷恋机械,非政治化 的设计师 一战以后,放弃对大工业化的膜 拜,提倡传统手工业生产,同情 左翼运动
1907年,进入彼得.贝伦斯设计 事务所,开始了现代设计生涯。 在彼得.贝伦斯事务所工作了 三年,受到很大影响。 1910年,创立自己的设计事 务所,接受法格斯鞋楦工厂设 计。
• 展览活动 1923年8月15日~9月30日 《艺术与技术,一个新的统一》 人们对包豪斯有了正面的了解 打开国际知名度,成为世界性的设 计中心 顺应德国经济发展潮流
• 迪索(德骚)时期的包豪斯 1924年,右翼分子取得政府议会 大多数席位,包豪斯在魏玛地 方的社会关系开始恶化。 1925年3月末关闭包豪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