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

合集下载

生物七年级知识点下册

生物七年级知识点下册

生物七年级知识点下册生物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物体内、生物间的关系的一门科学。

在七年级的生物下册中,我们学习了许多关于生物的基础知识,以及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实际应用。

下面我们来一起回顾生物七年级知识点下册:一、细胞和生命的起源1.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两类。

细胞包括质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和内质网等。

2.生命的起源:原核生命在地球上的出现要早于真核生命。

古地球上的原始环境为生命的出现提供了条件。

二、物质的运输与代谢1.物质的运输:体内物质通过细胞膜、内质网、高尔基体等器官进行运输。

常见的物质运输方式有扩散、渗透、运动、转运等。

2.代谢:是指有机体对自然界中的物质进行反应转化的过程。

代谢包括两个部分:合成、分解。

常见的有机体代谢过程有呼吸作用、光合作用、发酵和分解作用等。

三、继承与变异1.基因:是生物中传递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

一条染色体上会有多个基因,基因一般包括基因型和表型两种形式。

2.遗传:是指生物遗传信息在遗传过程中的表现。

常见遗传方式有显性遗传和隐性遗传两种。

3.变异:是指基因在繁殖中出现的突变和重组现象。

变异可以带来种类的繁多和物种的多样性。

四、生物间的关系1.共生:是指生物之间相互依存、共存和相互合作的关系。

常见有共生现象的物种有蚂蚁和蜜蜂、草与牛羊等。

2.食物链:反映了不同物种之间的营养关系。

食物链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三种生物构成。

3.生态环境:是指生物生存和繁衍的自然环境。

生态环境包括自然灾害、人为干扰等一系列因素。

五、健康常识1.心血管健康:注意饮食营养均衡,学会控制体重和保持适当的运动量。

2.口腔健康:注意口腔卫生,定期刷牙漱口,并避免烟和酒等有损口腔健康的物质。

3.环保意识:保护环境、勤俭节约、垃圾分类等都是我们需要具备的环保意识。

以上是生物七年级知识点下册的概述,也是我们在学习生物时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

希望同学们能够把握好每个知识点,同时也能将生物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让生物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美好。

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总结一、人的由来1.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

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

2. 人的生殖男性生殖系统睾丸: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

附睾:贮存和输送精子。

输精管:输送精子。

精囊腺和前列腺:分泌黏液。

女性生殖系统卵巢: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

输卵管:输送卵细胞,受精的场所。

子宫:胚胎发育的场所。

阴道:月经流出和胎儿产出的通道。

生殖过程受精:精子与卵细胞在输卵管内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怀孕:受精卵不断进行细胞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

胚泡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植入子宫内膜,这就是怀孕。

胚胎发育: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液体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

分娩:一般来说,怀孕到第40周时,胎儿就发育成熟了,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从母体的阴道排出的过程。

3. 青春期青春期的身体变化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

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明显增强。

性器官迅速发育,男孩出现遗精,女孩会来月经。

青春期的心理变化有了强烈的独立意识,遇到挫折又有依赖性,渴望得到家长和老师的关怀。

内心世界逐渐复杂,有的事情不想跟家长交流。

二、人体的营养1.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无机物水: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约占体重的60% 70%。

它参与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

无机盐钙:儿童缺钙易患佝偻病,中老年人缺钙易患骨质疏松症;主要存在于奶类、豆类等食物中。

铁:缺铁易患缺铁性贫血;在动物肝脏、菠菜等食物中含量较多。

碘:缺碘易患地方性甲状腺肿(大脖子病);可通过食用海带、紫菜等海产品补充。

有机物糖类:人体最主要的供能物质,主要从谷类和薯类食物中获得。

脂肪:作为备用的能源物质贮存在体内,主要来源于肉类、花生等食物。

蛋白质: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蛋白质,主要存在于瘦肉、鱼、奶、蛋等食物中。

七年级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下册

七年级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下册

七年级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下册
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
第一章人的由来
1. 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达尔文提出,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人类的进化过程:
原因:森林大量消失,树栖生活为主的森林古猿为了适应环境下地生活,逐渐能直立行走、制造并使用工具、最后发展出语言等特。

2. 胎儿发育的条件
精子和卵细胞→受精卵→胚胎→胎儿
3. 青春期特点及青春期保健
青春期特点:身体外型改变、体内机能改变、生殖器官的发育和成熟。

第二章人体的营养
1.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蛋白质、糖类、脂肪、无机盐、维生素、水
六大营养物质。

2. 消化和吸收
3. 关注合理营养,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第三章人体的呼吸
1.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2. 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3. 呼吸废物的排出
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1. 流动的组织-血液
血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2. 血流的管道-血管
3.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心动周期→心房、心室交替收缩和舒张。

4. 输血与血型。

A型、B型、AB型、O型。

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1. 尿的形成和排出。

2. 影响尿生成的因素。

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及营养调节。

七年级下生物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下生物知识点归纳

一、细胞与遗传
1.细胞结构与功能: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2.细胞分裂与生长:有丝分裂与无丝分裂、有丝分裂的过程与意义。

3.遗传基础:染色体和基因的结构。

4.基因的表达与调控:转录、翻译和修饰等。

二、生物的分类与进化
1.生物的多样性:生物的分类与命名。

2.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细菌、藻类、真菌、植物和动物的特点和分类。

3.生物的进化:自然选择、适者生存和变异等概念。

三、植物的生长与发育
1.植物的结构与功能:根茎叶花果等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2.植物的生长:光合作用、物质运输和根系的吸收等。

3.植物的繁殖: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

四、动物的结构与功能
1.动物的结构与功能:节肢动物、软体动物、环节动物和脊索动物等的结构和功能。

2.动物的运动和感觉:运动器官和感觉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五、人体的结构与功能
1.人体的组成:器官、组织和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2.人体的调节与控制: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作用和调节。

3.人体的呼吸与循环: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人体的营养与消化:消化系统和营养物质的吸收与利用。

六、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1.生物的适应和生态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生态角色。

2.生态系统的构成与功能:生态金字塔、食物链和食物网等。

3.共生与竞争:共生和竞争的概念和例子。

以上是七年级下生物的主要知识点归纳。

随着对生物科学的深入学习,你将会更加了解生物的奥妙和精彩之处。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各单元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各单元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各单元知识点归纳第一章:人体和卫生
1.细胞生命周期、组成及功能
2.生殖细胞的形成与生殖
3.生活中常见的传染病
4.保持身体健康的小窍门
5.心理健康与心理问题
第二章:生物和环境
1.生态系统的概念与组成
2.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流动
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4.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
5.生态环境污染和环境保护
第三章:植物生长发育和繁殖
1.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2.植物的组成部分与功能
3.植物生长的条件
4.植物的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
5.植物种子的结构和传播
第四章:动物调节和支持系统
1.动物的体内环境
2.调节体内环境的方式
3.人体的调节和支持系统
4.骨骼和关节
5.运动及其对身体的影响
第五章:动物间的相互作用
1.食物链与食物网
2.生物群落的特点和分类
3.群落内的相互关系
4.生物在环境变化中的适应
5.自然界中物种数量和种类分布的规律
第六章:遗传和基因工程
1.遗传及其规律
2.数学遗传学
3.基因工程的发展和意义
4.转基因生物的利与弊
5.克隆技术和遗传咨询
第七章:人类活动与资源保护
1.稀缺性和资源
2.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
3.资源合理利用的措施
4.经济活动和生态问题的关系
5.环保行动的意义和方法
以上是生物七年级下册所有知识点的归纳。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2024年初一生物下册知识点总结

2024年初一生物下册知识点总结

2024年初一生物下册知识点总结____年初一生物下册知识点总结一、植物的结构与功能1. 植物的主要器官:根、茎、叶。

2. 根的结构与功能:吸收水分和养分、固定植物、贮存养分。

3. 茎的结构与功能:支持植物、传送物质、贮存养分。

4. 叶的结构与功能:进行光合作用、蒸腾排水、贮存养分。

5. 植物的生长方式:直立生长和匍匐生长。

二、植物与环境的关系1. 光合作用:通过叶片中的叶绿素吸收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质,并释放氧气。

2. 呼吸作用:植物吸收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

3. 水分的吸收与输送:通过根吸取土壤中的水分,并通过茎传送到叶子中进行光合作用。

4. 蒸腾作用:叶子中的水分在受热后蒸发成水蒸气,通过气孔排出,起到降温和输送物质的作用。

5. 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水生植物具有浮叶和气根,沙漠植物具有节水机制,寄生植物无根或退化根。

6. 植物的繁殖方式: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

有性繁殖包括花的传粉和授粉、结实和种子的传播。

三、动物的结构与功能1. 动物的主要器官:头、躯干和四肢。

2. 头部器官和功能:感觉器官(眼、耳、鼻和舌)、咀嚼器官(口和牙齿)。

3. 躯干器官和功能:呼吸器官(肺、鳃和皮肤)、循环系统(心脏、血管和血液)。

4. 四肢器官和功能:支撑和运动。

5. 动物的骨骼:内骨骼和外骨骼。

6. 消化系统:口、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组成,完成摄取、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功能。

四、动物的生长和发育1. 生长:生物体体积、质量的增大,主要靠营养的摄取和利用。

2. 发育:生物体经历由幼体到成体的变化过程。

3. 发育方式:卵生(卵生动物从卵中孵化出来)和胎生(胎生动物在母体内发育,通过胎盘获得营养)。

五、生物多样性1. 物种的多样性:遗传基因的多样性和物种的丰富程度。

2. 多样性的意义: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资源、促进物种进化和人类经济发展。

3. 生物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合理利用生物资源,保护野生动植物,防止生物灭绝。

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总结第一章:细胞的发现和结构1. 细胞的发现细胞的发现是科学史上的重大事件,是 17 世纪德国科学家 Hooke 利用显微镜首次观察到的。

他在一块树皮下面发现了一种结构,称之为“cell”。

而细胞的真正本质则是由 19 世纪德国科学家 Schleiden 和 Schwann 首次提出的细胞学说来揭示的。

2. 细胞的结构(1) 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主要由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

细胞质是细胞内的液体和细胞器的总称,包括细胞器和细胞外质。

细胞器是细胞内的各种结构,它们各自负责细胞的不同功能。

细胞外质是细胞质和细胞核之间的液体。

(2) 细胞膜的结构细胞膜是细胞的外围结构,由两层脂质分子层组成。

它具有选择透性,可以控制物质的进出。

(3) 细胞核的结构细胞核是细胞中的控制中心,由核膜、染色体和核仁组成。

染色体携带遗传信息,核仁参与蛋白质合成。

(4) 细胞的生物功能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它具有营养摄取、物质合成、能量转换和分裂繁殖等生物功能。

3. 细胞的生理活动(1) 细胞的新陈代谢细胞的新陈代谢包括吸收营养、运输物质、合成物质和分解物质等过程。

(2) 细胞的分裂细胞的分裂是细胞生长和繁殖的基础,包括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两种形式。

第二章:生物的多样性1. 生物的等级分类(1) 生物的分类目的生物的分类目的是为了更清晰地描述和理解生物的多样性。

(2) 生物的分类方法生物的分类方法包括形态分类、生态分类和进化分类等多种方法。

2. 植物的分类植物主要包括藻类、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等。

3. 动物的分类动物主要包括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两大类。

4. 生物的演化(1) 生物的进化思想生物进化的思想是指生物在物种形成和变化过程中的演化规律。

(2) 生物的进化证据生物的进化证据包括化石、生物地理、生物胚胎和生物分子等证据。

第三章:植物的营养1. 植物的组成植物体主要由根、茎、叶和花等器官组成。

2. 植物的光合作用(1) 光合作用的过程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光能合成有机物质并释放氧气的过程。

初中生物七上下知识点总结

初中生物七上下知识点总结

初中生物七上下知识点总结初中生物学是学生接触生物学基础知识的重要阶段,它不仅涵盖了生物学的基本概念,还包括了生物多样性、生物圈的构成以及生物的生理和遗传等方面的内容。

以下是初中生物七上下知识点的总结:# 七年级上册1. 生物和生物圈- 生物的定义和特征:需要营养、呼吸、排泄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长和繁殖、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 生物圈的构成: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改变。

2. 细胞和组织-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线粒体等。

- 细胞的分裂: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

- 组织的形成:由相似的细胞组成的细胞群,执行相同的功能。

3. 植物的形态和结构- 植物的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 植物的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分生组织、输导组织。

- 植物的生长:从种子到成熟植株的过程。

4. 动物的形态和结构- 动物的分类: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 动物器官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排泄系统、神经系统、感觉器官、运动系统。

- 动物的行为:本能行为和学习行为。

5. 微生物- 微生物的分类:细菌、真菌、病毒。

- 微生物的形态和结构:细菌的基本形态、真菌的菌丝结构、病毒的非细胞结构。

- 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有益微生物和致病微生物。

6. 遗传和进化- 遗传的基本原理:遗传因子、基因、性状。

- 遗传的模式:孟德尔遗传定律(分离定律和组合定律)。

- 生物的进化:自然选择、适者生存。

# 七年级下册1. 生物的分类- 生物分类的原则和方法:形态结构、生理功能、亲缘关系。

- 生物的分类等级:种、属、科、目、纲、门、界。

- 人类在生物分类中的位置:属于灵长目人科。

2. 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概念: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相互作用的系统。

- 生态系统的组成: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

- 生态系统的平衡: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人的由来12一、人类的起源和进化人猿分31.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提出: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2.人类的进化过程:4原因:森林大量消失,树栖生活为主的森林古猿为了适应环境下地生活,逐渐能直立行走、5制造并使用工具、最后进化成人类。

67生活在草地现代人类森林古猿环境发生变化8生活在森林现代类人猿(四种:猩猩、黑猩猩、大猩猩、长臂猿)9103. 人和猿的区别:运动方式;制造工具的能力;脑发育程度11二、人的生殖121.生殖系统(1)男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1314睾丸:男性主要的性器官,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附睾:贮存和输送精子输精管:输送精子(男性结扎避孕部位)15(2)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16卵巢:女性主要的性器官,产生卵细胞和分1718泌雌性激素19输卵管:输送卵细胞,受精的场所;2021子宫:胚胎发育的场所;1阴道:精子进入和胎儿产出的通道。

2223(3)精子、卵细胞和受精24精子:雄性生殖细胞,小,似蝌蚪,长尾,游动卵细胞:雌性生殖细胞,人体内最大的细胞2526受精: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27受精场所:输卵管283.胚胎的发育和营养:29(1)发育:受精卵细胞分裂胚泡(在输卵管中),胚泡在子宫内膜种植下来(怀孕),30胚泡继续细胞分裂和分化,发育成胚胎。

8周左右,胚胎发育成胎儿,呈现出人的形态。

胎儿发育成熟后,从母体阴道产出,这个过程叫做分娩(38周)。

3132(2)营养:胚胎在子宫里的发育所需要的营养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得。

33胚胎发育早期的营养来自于卵黄。

三、青春期——青春期是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

34351.身体发育:(1)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2)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36官的功能也明显增强。

(3)男孩和女孩性器官都迅速发育,并出现一些正常的生理现象:男37孩出现遗精,女孩会来月经。

(4)出现第二性征(除性器官以外的特征)。

主要受到性激素38(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的调节。

392.心理变化:第二章人体的营养4041一、食物中的营养物质421、六大类营养物质能源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非能源物质:水、无机盐、维生素4322、六大类营养物质的主要作用4445糖类:人体最重要的能源物质脂肪:作为备用能源物质在体内储存46蛋白质: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参与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水:约占体重的60%~70%,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4748无机盐: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材料49维生素:含量少,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503、无机盐缺乏症:51含钙的无机盐:儿童患佝偻病、中老年人患骨质疏松症52含磷的无机盐:厌食、贫血、肌无力、骨痛含铁的无机盐:缺铁性贫血53含碘的无机盐:地方性甲状腺肿、智力障碍含锌的无机盐:生长发育不良,味觉障54碍554、维生素的作用:56维生素A——皮肤干燥、夜盲症、干眼症——肝脏、鱼肝油、胡萝卜、玉米57维生素B1——神经炎、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脚气病——粗粮、谷类种皮、豆类58维生素C——坏血病、抵抗力下降——新鲜的水果蔬菜,青椒等59维生素D——佝偻病、骨质疏松——肝脏、鱼肝油、鸡蛋、奶酪等60二、消化和吸收611、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淀粉在口腔中消化与唾液的分泌、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都有关系6232号试管馒头碎屑+2ml清水碘液变蓝3号试管馒头块+2ml唾液不搅拌,37℃温水中部分变蓝(1)放在37℃温水中,——37℃时唾液淀粉酶的活性最强,模拟口腔温度。

63(2)1号试管不变蓝,原因: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成了麦芽糖;642号试管变蓝,原因:淀粉没有被分解;653号试管部分变蓝,原因:淀粉部分被分解。

66(3)1号和2号,变量是唾液。

672、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68消化道(消化管)包括:口腔、咽(食物与气体的共同通道)、食道、胃、小肠(消化、69吸收的主要场所)、大肠和肛门。

(见图)阑尾在右下腹部。

70消化腺消化道外的大腺体唾液腺分泌唾液含唾液淀粉酶,初步消化淀粉肝脏(最大)分泌胆汁不含消化酶,乳化脂肪胰腺分泌胰液含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的酶,可消化糖类、脂肪、蛋白质消化道内的小腺体肠腺分泌肠液胃腺分泌胃液含胃蛋白酶,初步消化蛋白质3、三种营养物质的消化7172734575 7677 (1)淀粉最先开始消化(在口腔内),蛋白质第二(在胃内),脂肪最后(在小肠)。

三78 种营养物质最终都在小肠中被彻底消化。

79 (2)水、无机盐、维生素和分解产物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等可以直接被吸收。

80 (3)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81 所。

828384 。

85 86 87 利于吸收的特88 点 89 90 9192 (4)营养物质的吸收: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

93 4、关注合理营养和食品安全94 (1)每日三餐,按时进餐 (早中晚比例:30%-40%-30%)95 (2)平衡膳食宝塔,粮谷类需要最多,因为糖类是人体最主要的能源物质。

96 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主要考虑糖类、蛋白质、维生素。

97结构特点:1.长,5-6米,大大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内表面2.具有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699 第三章 人体的呼吸1001、呼 吸系统呼吸道 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组成。

1. 气体进出肺的通道2. 使进入肺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

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肺泡是基本单位。

咽是消化和呼吸系统共有的部分,喉是呼吸的通道也是发声的器官。

101 2、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均收缩,胸廓扩大,肺容积增大,肺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外界102 气体吸入肺;103 呼气时,肋间肌和膈肌均舒张,胸廓缩小,肺容积缩小,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104 体被排出。

105 3、呼吸全过程 106107108 109 110111112 (呼吸运动:呼气和吸气) (气体扩散) (气体扩113 散) 114 115 116117肺与外界的肺泡与血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血液(肺泡外毛细血血液(组织细胞周围毛组织外界 肺(肺泡) 呼吸1191201211224、氧气是在组织细胞处被利用的,二氧化碳也是在组织细胞处产生的。

场所主要是线粒体。

1235、验证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二氧化碳124将澄清石灰水分别倒入甲、乙试管中,用洁净的吸管插入乙试管的125 石灰水中轻轻地反复吹气,而将甲试管静置空气中。

126(1)观察现象:甲试管:不变浑浊。

乙试管:变浑浊。

127(2)分析原因:甲试管:因为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较少。

128乙试管:因为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129(3)实验结论: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130(4)在探究实验中,甲试管是起对照作用。

131132133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1341、流动的组织—血液。

总体功能:运输、防御和保护。

135成分特点功能血浆淡黄色半透明,水90%、血浆蛋白、葡萄糖、无机盐、尿素等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7血细胞红细胞(RBC)最多,两面凹的圆盘状,成熟后无核,含血红蛋白(含铁) :在含氧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含氧低的地方与氧分离运输氧和一部分二氧化碳,缺少易患贫血白细胞(WBC)圆球形,最大,有核,数量少白细胞增多——体内有炎症包围、吞噬病菌,防御和保护作用血小板(PLT)形态不规则,最小,无核止血和加速凝血1362、血流的管道—血管137(1)动脉: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138管壁厚,弹性大,血流速度快;一般分布较深139(2)静脉:把血液从全身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140管壁薄,弹性小,血流速度较慢,“青筋”141四肢静脉内表面有静脉瓣,防止血液倒流;142(3)毛细血管:连通于最小的动脉和静脉之间的血管,143数量多、分布广,内径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144管壁薄,仅由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血流速度最慢,145这些特点,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质交换。

146(4)血液中的营养物质和氧,可穿过毛细血管壁到达组织细胞,最后被细胞利用;147显微镜下的血细胞8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与其他废物,可穿过毛细血管壁而进入血液被运走。

(见七下P58 148149图)150(5)血流方向:心脏→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脏(右151图)1521533、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154(1)尾鳍色素少的活的小鱼,155156(2)观察过程中,应时常用滴管往棉絮上滴水以保持湿润,157保证158小鱼能正常呼吸,(3)实验结束后,将小鱼放回鱼缸。

159(4)根据血流方向分辨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160左图,甲:静脉(分→合),乙:动脉(合→分)161丙:毛细血管(最细,红细胞单行通过)1624、输送血液的泵——心脏163(1)胸腔中央略偏左,两肺之间,拳头大小,主要由心肌(肌肉组织)构成,左心室壁最164厚。

165(2)四腔及血流方向:上房下室,左右右左,同侧上下相连通,左右两侧不相连通。

1669167168(3)瓣膜:心房和心室之间有房室瓣、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作用:防止血液倒流。

169(4)血液循环(补充完整)体循环(从左到右):左心室→170171172肺循环(从右到左):右心室→173174冠脉循环:给心脏自身输送氧和营养物质并运走废物。

175(5)动脉血:含氧丰富、颜色鲜红;静脉血:含氧较少、颜色暗红。

176经过体循环,动脉血变成静脉血;经过肺循环,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1775、输血与血型178(1)血量:占体重的7~8%(2)人体失血400ml以下,2-3周可以得到补充而恢复,所丧失的血浆成分和血细179180胞,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补充而恢复正常。

181人体失血800ml-1000ml时头晕、眼发黑、心跳加速、出冷汗;人体失血1200ml-1500ml时可危及生命。

182183(3)ABO血型:A型、B型、AB型、O型。

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184则185(4)提倡无偿献血,法年龄18—55周岁。

186187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101、排泄:人体将二氧化碳、尿素,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等排出体外的过程。

排出粪188189便不是排泄。

1902、排泄途径:(1)呼气:二氧化碳及少量的水由肺排出体外;(2)出汗:少量的水、191无机盐、尿素以汗液形式由皮肤排出;(3)排尿:绝大部分废物(水、无机盐、尿素)192以尿的形式排出。

1933、泌尿系统的组成:(右图)肾脏(形成尿液),输尿管(输送尿液)194195膀胱(暂时贮存尿液),尿道(排出尿液)1964、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和功能单位,有大约100万197198个,199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等部分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