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视力儿童视觉功能训练与评估实验报告
视功能训练检查报告

视功能检查报告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性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检查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北京量子云图近视弱视预防治疗研究有限公司视功能检查报告1、视觉敏感度(视力)指视力清晰程度,眼睛在一定距离处,分辨物体大小形状的能力。
视觉敏感度不体现获得清晰视力是否费力、双眼是否协调、也不反映双眼获取视觉信息的能力。
视觉敏感度影响是否可以看清黑板、电影、电视、视力表等。
裸眼视力:(5m)右眼______ (40cm)右眼_______左眼______ 左眼______双眼______ 双眼________ 矫正视力:(5m)右眼______ (40cm)右眼_______左眼______ 左眼______双眼______ 双眼________2、屈光状态(验光)检查眼睛是否存在近视、远视或散光。
眼部屈光状态与视力发育、环境压力及遗传因素有关。
屈光状态影响视力清晰程度、或者影响获得清晰视力的费力程度。
电脑验光:右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左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觉验光:右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左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调节(聚焦能力)指在保持视力清晰的条件下,眼睛聚焦由近处移到远处、或者由远处移到近处的能力,以及眼睛在固定距离持续聚焦的能力。
双眼快速自如的聚焦能力,直接影响学习效率和运动表现。
阅读和书写等活动,需要双眼持续聚焦在近处;将黑板内容抄写到笔记本上,需要双眼快速高效的聚焦变换。
聚焦能力也与长时间维持视觉注意力密切相关。
聚焦能力不足可导致:完成作业时间过长、抄写黑板内容过慢、注意力不集中、近距离学习困难、视力模糊、阅读头痛及视疲劳、阅读理解能力下降。
低视力验配和康复

低视力验配和康复定义⏹低视力康复:是旨在提凹凸视力患者活动力量,增加患者生活和学习力量而进展的一些工作,包括一些设备〔如助视器等〕,低视力方面的训练,甚至一些医生的建议和指导等等。
近用助视器的验配技术⏹假设标准检查距离为25cm⏹依据患者的近视力〔V N〕以及阅读一般书刊需要到达的近视力约为0.5〔依据患者的具体需求有所变化〕,来确定阅读所需要的放大率M,即M=0.5/VN⏹再依据协定放大率公式M=F/4,求出F=4M,得到眼镜式放大镜屈光度F值⏹取屈光度为F的正透镜给患者试戴⏹同时依据患者的调整力调整眼镜度数,使患者在最舒适的状态下阅读所要到达的视标。
近用助视器的验配技术⏹用标准对数近视力表在25厘米处测得患者的近视力V N为0.2,⏹阅读一般书刊需要到达的近视力约为0.5,则M=0.5/V N=0.5/0.2=2.5X,F=4M=4×2.5=10.00 〔D〕⏹可以选用+10.00D眼镜式助视器给患者试戴,调整眼镜式助视器的屈光度使患者在最舒适的状态下阅读0.5的视标。
⏹如患者能看清0.5视标,则说明患者可以看清一般书刊、报纸等⏹假设为双眼阅读,由于辐辏与调整的不全都,应附加底朝内的棱镜。
近用助视器的验配技术⏹假设一位低视力老人戴+4.00D的近附加以后,用标准对数近视力表在25厘米只能读出0.1的视标⏹要阅读必需要到达0.5左右的视力,所需要的放大率M=0.5/V N =0.5/0.1=5X,F=4M=4×5=20.00 〔D〕;用眼镜式助视器阅读距离为5厘米。
⏹假设用近用望远镜矫正:必需同时考虑阅读帽的放大率和望远镜的放大率,总的放大率等于两者的乘积。
假设患者选用的是2.5X的望远镜,那么阅读帽的屈光度是多少?⏹M=2.5·Md= 5, Md= 2X; Md= F/4, F = +8.00D。
工作距离=12.5厘米。
远用助视器的验配技术⏹依据患者的最正确远矫正视力〔V D〕⏹通常要把患者的远视力康复到0.3或0.3以上〔可以依据患者的具体需求有所变化〕⏹来确定所需要的放大率M,即M=0.3/V D,得出所需望远镜的放大倍率⏹取相应的望远镜给患者试戴,依据患者的远视力适当调整望远镜的放大倍率。
视野视力测评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视力健康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视野和视力是评估个体视觉功能的重要指标。
本实验旨在通过使用专业的视野视力测评设备,对参与者的视野和视力进行测评,分析其视觉功能状况,为视觉健康提供参考依据。
二、实验目的1. 了解参与者的视野和视力状况。
2. 评估参与者的视觉功能是否正常。
3. 为视力保健提供数据支持。
三、实验方法1. 实验材料- 视野视力测评设备- 彩色视力表- 记录表格2. 实验对象选取20名年龄在18-25岁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实验对象。
3. 实验步骤(1)实验前准备:对实验设备进行调试,确保其正常工作。
(2)实验对象准备:告知实验对象实验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取得其同意。
(3)视野测评:使用视野视力测评设备,按照设备操作步骤,对实验对象的视野进行测评。
包括中央视野、周边视野、盲点范围等。
(4)视力测评:使用彩色视力表,按照视力表操作步骤,对实验对象的视力进行测评。
包括裸眼视力、矫正视力等。
(5)数据记录:将实验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视野测评结果根据实验数据,20名参与者的视野范围如下:- 中央视野:平均直径为10度。
- 周边视野:平均范围为180度。
- 盲点范围:平均直径为5度。
结果显示,大部分参与者的视野范围在正常范围内,但部分参与者存在视野缺失现象。
2. 视力测评结果根据实验数据,20名参与者的视力如下:- 裸眼视力:平均为1.0。
- 矫正视力:平均为1.2。
结果显示,大部分参与者的视力在正常范围内,但部分参与者存在近视、远视等问题。
五、实验结论1. 大部分参与者的视野和视力处于正常范围,但部分参与者存在视野缺失、近视、远视等问题。
2. 视野和视力是评估个体视觉功能的重要指标,应定期进行测评,以便及时发现并解决视力问题。
六、实验讨论1. 视野和视力测评对于预防和治疗视力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实验,我们可以了解参与者的视觉功能状况,为视力保健提供数据支持。
浅谈低视力学生视觉追踪训练的有效策略

浅谈低视力学生视觉追踪训练的有效策略郑东阳【摘要】有效的视觉康复训练可以提高低视力儿童的功能性视力,提高他们在学习生活中看的能力,减轻障碍,提升生活品质.在视觉追踪能力的训练中,要根据他们的个性特征,确定合适的训练内容、恰当的训练方式、合适的训练场所,把准训练的切入点.【期刊名称】《现代特殊教育》【年(卷),期】2017(000)015【总页数】2页(P57-58)【关键词】有效;视觉追踪;训练;适切点【作者】郑东阳【作者单位】福建省泉州市盲聋哑学校,362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761低视力儿童在阅读时容易疲劳、跳行,有的儿童一看书就嚷着头疼,看黑板时注意力的集中时间很短,视觉跟不上老师在黑板上写字的速度,在书写的过程中不能很好地沿着本子上的横线写,越写越斜,远距离追踪移动目标时容易跟丢目标物,这些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他们的视觉追踪能力较差。
因此,必须对他们进行视觉追踪能力训练,提升他们眼睛跟随和追踪物体的能力,提高视觉广度与速度。
由于低视力儿童年龄不同,致残原因不同,视力残余情况不同,心理特征不同,兴趣爱好不同,视觉追踪能力不同,因此对低视力儿童的视觉追踪能力训练要因人而异,因地制宜,一人一案。
在视觉训练过程中,教师应精心设计训练的内容与训练方式,在特定的视觉环境辅以各种特定的光学或非光学的器具和游戏活动,把握好每一个低视力儿童的训练适切点,发挥视障儿童的视觉潜能,提高视觉追踪能力训练的有效性,进而有效改善其功能性视力,提高“看”的能力,减轻视力障碍对其学习生活造成的影响,让他们重树信心。
每一个低视力儿童都是一个不同的个案,对他们进行训练前必须做好一系列详细的前期综合性评估,这是开展训练的前提和准备。
通过评估可以帮助训练师了解低视力儿童的视力现状及使用情况,掌握每个儿童的现存视力优势所在、感官运用的统合情况,是对现有眼科医学常规检查的有效补充。
这些评估数据是制订训练计划的依据,也是检测训练效果的参照指标。
视力研究报告3篇_研究报告_

视力研究报告3篇全生体质健康调研最新数据表明,我国小学生近视眼发病率为22.78%,中学生为55.22%,高中生为70.34%。
更令人震惊的是,有份称,国内因高度近视致盲者已达30多万人。
因此,儿童及青少年近视的防治越来越被学生、家长及社会所关注。
为什么患近视的青少年越来越多?孩子们的眼睛到底是怎样近视的?仅仅是不良用习惯所造成的吗?为此作一个视力调研。
本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视力研究报告,仅供参考。
视力研究报告篇一:一、问题的提出我们现在才刚刚上小学。
可我发现我们班戴眼镜的同学很多,有的同学的视力甚至低于了4.5,这也许会给他们以后的生活、学习以及工作带来诸多不便。
所以,我想借助这次机会,去研究一下小学生的视力下降主要涉及到了哪几个因素。
二、调查方法1、查阅有关视力下降的原因的书籍、报刊、网站等,了解小学生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
2、派发“调查问卷”,了解小学生视力下降的自身原因与人数。
3、通过多种途径,搜集有关视力下降导致的后果。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信息渠道: 电视、网络、书刊等。
涉及的方面:关于近视形成的相关因素。
具体内容:书籍报刊:近视眼的来源,近视是屈光不正的一种网络:第一位治疗近视眼的医生,1985年美国医生,网络:世界上有多少近视眼,占世界人数的33%杂志:世界上近视度数最高,最高3000度四、结论1、根据研究表明,造成近视或视力下降的原因有:⑴做作业时的姿势不良。
⑵每天花在上网、看电视上的时间比较多。
⑶做眼保健操时不够认真,时不时要睁开眼睛。
⑷经常躺在床上看书的人数超过八成。
所以,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是保护视力的重点,切勿令心灵的窗户受到损害。
2、下面是针对没有养成良好用眼习惯的同学的建议:⑴尽量不要在傍晚5点30分以后不开电灯看书或做作业。
⑵做作业时要严格做到“一拳一尺一寸”的目标。
⑶晚上看电视、或者使用电脑,尽量不要关灯,因为这是导致视力下降的一个重点。
⑷不要长时间坐在电视、电脑前,更不要长时间玩游戏。
低视力和盲童学习特点

低视力和盲童学习特点视觉是人获得知识和经验的主要渠道,人类获得的信息80%以上来自于视觉。
低视力儿童和盲童由于视觉的缺陷,会有自己独特的学习特点。
了解并掌握这些特点,有助于我们更好的了解视障儿童的需要,并根据他们的特点,设讣与其相应的教学内容,最大限度地促进他们的发展,真正发挥教育对视障儿童的补偿与训练作用。
一、视障儿童的感知觉特点(一)低视力儿童感知觉特点1、视觉在低视力儿童认知中起主导作用,但认知的广度和深度会受到一泄限制。
他们可利用残存视力,观察到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等方面内容,还可以看电影、电视、手机等,丰富头脑中的视觉表象。
2、在文化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大多数低视力儿童不用摸读盲文,他们可以利用残存视力,通过阅读大字课本来获取知识。
这是比盲童有优势的地方。
(二)盲童的感知觉特点1、盲童的听觉非常灵敏,可以通过听觉来进行空间左位,利用声音判断方向。
2、盲童的触觉非常灵敏,可以通过触觉认识物体的形状、大小、温度、硬度、光滑度、重量等。
3、由于空间知觉的形成主要靠视觉,所以盲童在空间知觉方而比正常儿童困难得多,尤其是对距离的准确知觉和深度知觉。
4、盲童的嗅觉也很灵敏,结合嗅觉可以更加完整的认识事物。
二、视障儿童的注意特点(-)低视力儿童的注意特点低视力儿童虽然有残余视力,但残余视力是有限的,在正常情况下会岀现“想看却看不淸”的现象,结果会使得注意资源白白浪费,在低年级随班就读中甚至岀现了低视力儿童的有意注意和学习不如盲童的现象。
(二)盲童的注意特点盲童在认知方而有一左滞后,但他们的注意方而发展很好,他们通过听觉、触觉、嗅觉等通逍来获取信息,在这些过程中,他们的有意注意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与发展,起到了一泄的补偿作用。
三、视障儿童的记忆特点1、缺乏视觉记忆表象。
视障儿童主要靠听觉和触觉等获取信息,获得的信息往往也是不全而、不完整的,视觉经验的匮乏,视觉表象难以形成,致使低年级视障儿童表现出以机械记忆为主的特点。
低视力儿童视功能训练的现状训练(知识浅析)

低视力儿童视功能训练的现状训练(二)“找不同”这种训练方式的素材很容易找到(网上特别多)。
如:展示两副图画,寻找出两幅画之间的不同之处,这有利于训练低视力儿童的搜寻和辨认能力。
引导低视力儿童观看物体间的异同,并通过细微之处辨别物体,包括相似物体、动作、图形等的辨认。
整个过程可以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
(但在选择素材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画面内容不能过于复杂,颜色的种类不能过于花哨。
)(三)“认一认”对于缺乏视觉经验的低视力来说,“认一认”可以增加、丰富其视觉经验。
包括认识物体的形状、大小、颜色等等。
在生活中随处可找到训练的素材,如:苹果:绿色的、红色的,大的、小的等等。
通过一个素材,低视力儿童对物体的认识可以从局部到整体。
同时经过记忆重组,由局部知道整体,对训练低视力儿童的任何和记忆能力有所帮助。
(四)“看谁快”在生活中阅读和书写时必不可少的就是视觉的追踪。
如:寻找一篇文章中某个词出现过多少次。
(我们在孩子伙伴之间进行比赛、寻找)又如:“两个人打兵乓球,追踪乒乓球的运动速度与方向变化。
看看你的眼睛能否追上乒乓球”等等。
这类训练提高了低视力儿童的注视和追踪能力。
视功能训练的基本内容包括近距离视功能训练和远距离视功能训练.两者都包括:视觉的注视,认识,辨认,追踪,搜寻,记忆和综合训练这几个方面.但是我们在训练过程中要让孩子明确训练的目的,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训练的时间不宜过长,防止低视力儿童过于疲劳而导致视力下降;还要注意“因人而异,因地制宜”;训练内容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积极鼓励,用语言加以诱导。
对于未经训练且看得少的低视力儿童来说,没掌握看的技巧,要形成完整的视觉。
在训练中要注重视觉的认识和注视训练;如果想要提高低视力儿童视觉功能,加强视觉的辨认训练很重要,因为这项训练是集视觉认识,注视,追踪为一体的综合训练,可以提高视觉的敏锐度;视觉的记忆训练则是低视力儿童了解客观世界,进行推理的最佳训练内容。
特殊儿童学校适应评估的视觉感知与视觉注意

特殊儿童学校适应评估的视觉感知与视觉注意介绍特殊儿童学校是为那些在学习和生活中需要额外支持的儿童提供服务的教育机构。
在特殊儿童学校中,学生可能面临各种各样的学习障碍和发展延迟。
因此,评估这些学生在学校环境中的适应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重点讨论特殊儿童学校适应评估中的视觉感知和视觉注意问题。
视觉感知在特殊儿童学校适应评估中的重要性视觉感知是指个体对视觉信息的接收、处理和理解能力。
在特殊儿童学校中,学生可能存在着各种视觉感知问题,如视觉敏感度低、对颜色、形状、大小等视觉信息的理解能力较弱等。
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学生对教室环境、教学内容等的理解和适应能力。
视觉注意在特殊儿童学校适应评估中的作用视觉注意是指个体在面临视觉刺激时,选择性地关注某些信息并忽略其他信息的能力。
在特殊儿童学校中,学生可能存在着视觉注意力不集中、注意力维持能力差等问题。
这些问题可能导致学生在教室环境中无法集中注意力,影响学习效果和适应能力。
视觉感知和视觉注意的评估方法为了评估特殊儿童在学校环境中的视觉感知和视觉注意能力,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视觉感知测试:包括对学生对颜色、形状、大小等视觉信息的识别和理解能力进行测试。
2.视觉注意测试:包括对学生在面临视觉刺激时的注意力集中和维持能力进行测试。
这些测试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观察记录和专业评估等方式进行。
改善视觉感知和视觉注意的方法针对特殊儿童在学校中的视觉感知和视觉注意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来改善:1.提供专门的视觉训练课程,帮助学生提升视觉感知能力。
2.设计有吸引力的教学材料和教学环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3.采用多感官教学法,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通过以上方法的综合运用,可以帮助特殊儿童学校的学生提升视觉感知和视觉注意能力,更好地适应学校环境。
结论视觉感知和视觉注意是特殊儿童学校适应评估中重要的考量因素。
通过对学生视觉感知和视觉注意能力的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改善措施,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学校环境,提升学习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