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原理知识点总结
锅炉原理及基础知识

锅炉基础知识及锅炉结构第一章锅炉基础知识第一节锅炉概述锅炉由“锅”和“炉”两个部分组成;“锅”是锅炉中盛水和汽的部分,他的作用是吸收“炉”放出来的热量,使水加热到一定的温度和压力(热水锅炉),或者转变为蒸汽(蒸气锅炉)。
“炉”是锅炉中燃烧燃料的部分,他的作用是尽量地把燃料的热能释放出来,传递给锅内介质,产生热量供“锅”吸收。
锅炉的分类方法,大体有以下几种:1、按用途分类:有电站锅炉,工业锅炉和生活用锅炉等;2、按输出介质分类:有蒸汽锅炉、热水锅炉和汽水两用锅炉等;3、按使用燃料分类:有燃油锅炉、燃煤锅炉和燃气锅炉等;4、按蒸发量分类:有小型锅炉(蒸发量小于20吨/时)中型锅炉(蒸发量20~75吨/时)大型锅炉(蒸发量大于75吨)等;5、按压力分类:有低压锅炉(工作压力小于等于2.5MPa)中压锅炉(工作压力大于等于3.8MPa,小于5.3MPa)高压锅炉(工作压力大于等于5.3MPa)等6、按锅炉结构形式分类:有水管锅炉(火包水)火管锅炉(水包火)等第二节锅炉参数表示锅炉工作特性的基本参数,主要有锅炉的出力、压力和温度三项。
1、锅炉出力锅炉出力又称锅炉容量,蒸汽锅炉用蒸发量表示,热水锅炉用供热量表示。
1.1 蒸发量蒸汽锅炉连续运行时每小时所产生蒸汽的数量。
用符号“D”表示,常用单位:吨/小时(t/h)。
锅炉马力(BHP),千瓦(Kw);1吨/时=64马力=628Kw1.2 供热量热水锅炉连续运行时每小时出水有效带热量,用符号Q“表示”,常用单位:万大卡/时(104kal/h),千瓦(Kw),英热单位/时Btu/h;1万大卡/时=0.01163 Kw=39.7英热单位/时2、压力垂直均匀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称为压力。
用符号“F”表示,单位是牛顿;垂直作用在物体单位面积上的压力,称为压强,用符号“P”表示,单位是兆帕(MPa)。
在习惯上,常把压强称为压力,在工程技术上所提到的压力,实际上压强。
测量压力有2种标准:一种是以压力等于0作为测量起点,称为绝对压力;另一种是以当时当地的大气压作为测量起点,也就是压力表测出的压力数值,称为表压力或相对压力。
锅炉原理知识点分章总结

锅炉原理知识点分章总结第一章:锅炉基本原理锅炉是利用燃料能量转化为热能,将水加热蒸发成为蒸汽,然后利用蒸汽的压力来驱动涡轮发电机工作的设备。
锅炉的基本原理是通过燃烧燃料产生热能,将热能传递给水,使水蒸发成蒸汽。
蒸汽具有较大的体积和压力,可以驱动涡轮发电机工作,从而产生电能。
锅炉的工作过程可以分为燃烧系统、锅炉本体和蒸汽系统三个部分。
第二章:燃料的选择和燃烧技术燃料的选择是锅炉设计的关键之一。
常见的燃料包括煤、燃油、天然气和生物质。
燃料的选择要考虑到供应稳定、价格合理、燃烧效率高等因素。
燃料的燃烧过程是通过氧气与燃料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热能和二氧化碳等燃烧产物。
燃烧技术包括燃烧系统的设计、燃烧控制和烟气处理等。
第三章:锅炉本体的结构和工作原理锅炉本体由炉膛、水壶、管道系统和控制系统等部分组成。
炉膛是燃烧燃料的地方,燃料在炉膛内燃烧产生热能。
水壶是贮存水的地方,受热水会上升到锅炉水位较高的部分,达到产生蒸汽的目的。
管道系统包括供水系统、排烟系统和蒸汽管道等。
控制系统是控制锅炉运行的中心,包括液位控制、压力控制、温度控制等。
第四章:锅炉的热力循环锅炉的热力循环包括燃料的燃烧、水的加热和蒸汽的发生等过程。
燃料在炉膛内燃烧产生热能,通过加热水壶中的水使水蒸发成为蒸汽。
蒸汽从锅炉中产生后进入蒸汽系统,驱动涡轮发电机工作。
经过涡轮发电机后的蒸汽通过凝汽器凝结成水,再回到水壶中重新循环。
这是一个由热能转化为机械能再转化为热能的过程。
第五章:锅炉的效率和节能技术锅炉的效率是衡量锅炉能源利用率的重要指标。
提高锅炉效率,不仅可以降低能源消耗,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常用的节能技术包括燃烧技术改进、余热利用和烟气脱硫等。
此外,选用高效的锅炉设备和采用先进的控制系统也是提高锅炉效率的重要方法。
第六章:锅炉的安全保护和运行维护锅炉是一种危险设备,使用过程中必须加强安全保护和运行维护。
锅炉的安全保护措施包括燃烧控制、水位控制、压力控制等。
热能工程与动力类专业知识点--锅炉原理知识点讲义整理

热能⼯程与动⼒类专业知识点--锅炉原理知识点讲义整理锅炉原理知识点1、⽕⼒发电⼚的⽣产过程是把燃料的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2、三⼤设备是锅炉,汽轮机和发电机。
3.锅炉按蒸汽参数可分为低中⾼超⾼亚临界超临界压⼒锅炉。
4、锅炉按容量分有⼩型中型⼤型锅炉。
5、⼀般⽕⼒发电⼚⽣产过程共有三个主要阶段。
第⼀阶段是在锅炉中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变为热能;第⼆阶段是在汽轮机中将热能转变为机械能,第三阶段是通过发电机把机械能转变为电能。
6、煤粉炉按排渣⽅式分成两种型式,⼀是固态排渣炉.另⼀是液态排渣炉。
7、锅炉按燃烧⽅式分成⽕床炉、室燃炉、旋风炉和硫化床四种类型。
8.汽包是加热、蒸发、过热三个过程的连接枢纽。
9、依靠⼯质的密度差⽽产⽣的锅炉⽔循环称为⾃然循环。
10、过热器的作⽤是将由汽包来的饱和蒸汽加热⾄过热蒸汽。
11 汽轮机⾼压缸的排汽回到锅炉进⾏再加热升温的设备叫再热器。
12.省煤器的作⽤是利⽤锅炉尾部烟⽓的余热加热锅炉给⽔。
13.空⽓预热器的作⽤是利⽤锅炉尾部烟⽓的余热,加热燃烧所⽤的空⽓。
1.燃料是指⽤来燃烧以取得热量的物质。
2.燃料按其物态可分为固体燃料液体和⽓体燃料。
3 煤的成分分析有元素分析和⼯业分析两种。
4 表⽰灰渣熔融特性的三个温度分别叫变形温度DT,软化温度ST,流动温度FT5.软化温度ST 代表灰的熔点6、煤的发热量是指单位质量的煤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7、煤的发热量有低位发热量,⾼位发热量和氧弹发热量其中氧弹发热量的含量最⾼1.烟⽓中过量空⽓系数越⼤.则含氧量越⼤。
2锅炉各项热损失中排烟热损失是最⼤的⼀项。
3.锅炉热效率计算有正平衡和反平衡两种⽅法。
4.⽕电⼚多采⽤反平衡法求锅炉热效率。
1 制粉系统中最重要的设备是磨煤机,它可分为低速磨煤机、中速度煤机、⾼速磨煤机三种类型。
2 低速磨煤机转速为15-25 r/min、中速磨煤机转速为50-300 r/min,⾼速磨煤机转为750-1500r/min。
锅炉设备及系统知识点总结

锅炉设备及系统知识点总结1. 锅炉的基本原理锅炉是一种用于产生蒸汽或热水的设备,它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燃料燃烧产生热能,然后将热能传递给水,将水加热到一定温度或产生蒸汽。
蒸汽或热水可用于供暖、发电或其他工业过程中。
锅炉主要由燃料供给系统、燃烧系统、蒸汽/水系统、排烟系统、控制系统等几个部分组成。
2. 锅炉的分类按用途分类:工业锅炉、发电锅炉、供暖锅炉等。
按燃料分类:燃煤锅炉、燃油锅炉、燃气锅炉、生物质锅炉等。
按结构分类:火管锅炉、水管锅炉、双背压锅炉等。
根据工作压力和工作温度的不同,锅炉还可以分为低压锅炉、中压锅炉和高压锅炉。
3. 锅炉的性能参数常见的锅炉性能参数有:额定蒸发量、额定工作压力、额定蒸汽温度、燃料消耗量等。
4. 锅炉的燃料燃料是锅炉工作的必要条件,通常可以使用煤、燃油、天然气、生物质等作为锅炉的燃料。
选择合适的燃料需要考虑燃料的价格、供应能力、环保性等因素。
5. 锅炉的燃烧系统燃烧系统是锅炉的核心部件之一。
它包括燃料供给系统、空气供给系统、燃烧室、燃烧控制系统等。
其中,燃烧控制系统对于保证燃烧效率和安全性非常重要。
6. 锅炉的蒸汽/水系统蒸汽/水系统是锅炉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包括锅炉本体、水处理系统、蒸汽/水循环系统等。
蒸汽/水系统的设计和运行状态直接影响到锅炉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7. 锅炉的排烟系统排烟系统是用于排放燃烧后的废气的系统,它包括锅炉烟囱、除尘器、脱硫设备等。
排烟系统的设计和运行状态与环境保护密切相关,需要符合国家的排放标准。
8. 锅炉的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是用于监测和控制锅炉运行状态的系统,它包括自动控制系统、安全保护系统、监测仪表等。
控制系统的设计和运行状态对于保证锅炉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9. 锅炉的操作与维护正确的操作和定期的维护对于保证锅炉的安全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非常重要。
操作人员需要熟悉锅炉的工作原理和性能参数,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维护人员需要检查和维修锅炉的各个部件,及时发现并排除故障。
锅炉原理知识点总结

一.名词解释1.自然循环锅炉:蒸发受热面内的工质,依靠下降管中的水与上升管中的汽水混合物之间的密度差所产生的压力差进行循环的锅炉。
2.直流锅炉:给水靠给水泵的压头,一次通过锅炉各受热面产生蒸汽的锅炉。
3.强制循环锅炉:蒸发受热面内的工质,除了依靠水与汽水混合物的密度差以外,主要依靠锅水循环泵的压头进行循环的锅炉。
4.控制循环锅炉:在水冷壁上升管的入口处加装了节流圈的强制循环锅炉。
5.层燃炉:燃料在锅炉中的三种燃烧方式为层状燃烧、沸腾式燃烧、悬浮式燃烧。
层状燃烧就是将燃料置于固定或移动的炉排上,形成均匀的、有一定厚度的燃料层,空气从炉排底部通入,通过燃料层进行燃烧反应,采用层状燃烧的锅炉叫层燃炉。
6.流化床锅炉:流化床燃烧方式就是燃料颗粒在大于临界风速(由固定床转化为流化床的风速)的空气流速作用下,在流化床上呈流化状态的燃烧方式。
采用流化床燃烧方式的锅炉称为流化床锅炉。
7.煤粉炉:将煤磨制成煤粉,然后送入锅炉炉膛中燃烧,这种锅炉便是煤粉炉。
8.锅炉效率:锅炉效率是指锅炉有效利用热与单位时间内所消耗燃料的输入热量的百分比。
9.锅炉净效率:指扣除了锅炉机组运行时的自用能耗(热耗和电耗)以后的锅炉效率。
10.余热锅炉:指利用各种工业过程中的废气、废料或废液中的余热及其可燃物质燃烧后产生的热量把水加热到一定工质的锅炉。
11.火管锅炉:火管锅炉就是燃料燃烧后产生的烟气在火筒或烟管中流过,对火筒或烟管外水、汽或汽水混合物加热。
火管锅炉又称锅壳式锅炉。
12.水管锅炉:所谓水管锅炉就是水、汽或汽水混合物在管内流动,而火焰或烟气在管外燃烧和流动的锅炉。
13.温室气体:温室气体指的是大气中能吸收地面反射的太阳辐射,并重新发射辐射的一些气体,如水蒸气、二氧化碳、大部分制冷剂等。
它们的作用是使地球表面变得更暖,类似于温室截留太阳辐射,并加热温室内空气。
14.省煤器:是为了是给水在进入汽包先在尾部烟道吸收烟气热量,以降低排烟温度,提高锅炉效率,节约燃煤量,所以称为省煤器。
锅炉的工作原理

锅炉的工作原理引言概述:锅炉是一种将水加热转化为蒸汽或者热水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商业和家庭环境。
了解锅炉的工作原理对于正确使用和维护锅炉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锅炉的工作原理,包括燃料燃烧、热能传递、水循环、蒸汽产生和蒸汽排放等五个部份。
一、燃料燃烧1.1 燃料供给:锅炉通常使用煤炭、天然气、石油或者生物质等作为燃料。
燃料通过供给系统进入锅炉燃烧室。
1.2 点火和燃烧控制:燃料在燃烧室内点火,同时通过燃烧控制系统调节燃料供给和空气进入,以保持适当的燃烧条件。
1.3 燃料燃烧过程:燃料在燃烧室内与空气混合燃烧,产生高温燃烧气体,释放出大量热能。
二、热能传递2.1 烟气传热:燃烧产生的烟气通过锅炉内的烟管或者烟道,与锅炉外壳内的水管或者水壁接触,传递热能给水。
2.2 辐射传热:燃烧室内的火焰和烟气通过辐射作用,将热能传递给锅炉内的水管或者水壁。
2.3 对流传热:烟气和水之间的对流传热是通过烟气和水之间的物质流动实现的,烟气中的热能转移到水中。
三、水循环3.1 上水系统:锅炉通过上水系统将水从水源中引入锅炉内,补充锅炉内的水量。
3.2 循环泵:循环泵将锅炉内的水经过加热后,通过水管系统回流到锅炉内,形成水循环。
3.3 冷却系统:冷却系统将锅炉内的水冷却,并排出冷却后的水,以保持水循环的稳定。
四、蒸汽产生4.1 饱和蒸汽:当水被加热到一定温度时,会产生饱和蒸汽,即水和蒸汽同时存在的状态。
4.2 过热蒸汽:通过进一步加热饱和蒸汽,可以使其温度超过饱和温度,产生过热蒸汽。
4.3 蒸汽质量控制:锅炉通过调节水的供给和热量的输入,控制蒸汽的温度和压力,确保蒸汽的质量和稳定性。
五、蒸汽排放5.1 排烟系统:锅炉燃烧产生的烟气通过排烟系统排出,以降低环境污染。
5.2 烟气净化:为了减少烟气中的污染物排放,锅炉通常配备烟气净化设备,如除尘器和脱硫装置。
5.3 热能回收:锅炉烟气中的热能可以通过烟气余热回收装置回收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涉及锅炉的知识点总结

涉及锅炉的知识点总结一、锅炉的工作原理1.锅炉的基本工作原理锅炉是通过燃料的燃烧产生热能,然后利用介质(如水或蒸汽)传递热能,以产生所需的蒸汽或热水。
通常情况下,锅炉根据燃料的不同分为燃煤锅炉、燃气锅炉、生物质锅炉等。
2.锅炉的热能转换过程锅炉的热能转换过程主要包括燃烧、传热和热能利用三个阶段。
燃料在燃烧时释放出燃烧热,并使锅炉内的介质温度升高,然后介质通过传热装置,将热能传递给水或蒸汽,最终产生蒸汽或热水,以供应工业生产或日常生活需要。
3.锅炉的热力循环锅炉的热力循环主要包括水循环和蒸汽循环两种。
水循环是指燃料燃烧后释放的热能使水被加热,并通过循环泵输送到锅炉各部位,完成传热和换热的过程。
蒸汽循环是指经过传热后的水汽化成蒸汽,然后被输送到使用地点,供工业生产或供暖使用。
4.锅炉的控制系统锅炉的控制系统主要包括燃料控制系统、风压控制系统、给水控制系统和蒸汽控制系统等。
这些控制系统通过自动控制设备,可以实现锅炉的自动启停、燃料供给、空气调节、给水控制和蒸汽排放等功能,以确保锅炉的正常运行。
二、锅炉的种类1.火-tube锅炉火-tube锅炉是一种常见的蒸汽锅炉,其特点是燃烧室和传热管在同一壳体内,燃料燃烧后的烟气通过传热管加热水,产生蒸汽。
火-tube锅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用于小型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供暖。
2.水-tube 锅炉水-tube 锅炉是一种以水为工质的蒸汽锅炉,其特点是传热管包裹在水中,燃料燃烧后的烟气通过传热管加热水,产生蒸汽。
水-tube 锅炉结构复杂,传热效率高,适用于大型工业生产和发电厂。
3.蒸汽锅炉蒸汽锅炉是一种用于产生蒸汽的锅炉,通常包括火-tube蒸汽锅炉和水-tube蒸汽锅炉两种。
蒸汽锅炉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发电厂,是重要的能源装置。
热水锅炉是一种用于产生热水的锅炉,通常包括燃气热水锅炉、燃煤热水锅炉和生物质热水锅炉等。
热水锅炉适用于供暖系统、城市供热和热水生产等领域。
锅炉基础必学知识点

锅炉基础必学知识点
1. 锅炉的基本构造:锅炉主要由炉膛、燃烧器、锅炉筒体、烟管、水管、给水系统、排烟系统和控制系统组成。
2. 锅炉的工作原理:锅炉通过燃料的燃烧产生热能,将水加热为高温
高压蒸汽,然后利用蒸汽的热能传递给需要加热的设备。
3. 锅炉的分类:根据用途和工作压力的不同,锅炉可以分为工业锅炉
和民用锅炉;根据燃料的不同,锅炉可以分为燃煤锅炉、燃油锅炉、
燃气锅炉、电锅炉等。
4. 锅炉的热效率:锅炉的热效率是指锅炉将燃料的热能转化为有用的
热能的比例。
提高锅炉的热效率可以减少能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
5. 锅炉的安全问题:锅炉在运行过程中需注意安全问题,如水位控制、压力控制、温度控制、燃烧控制等,以确保锅炉的安全运行。
6. 锅炉的维护与检修:锅炉需要定期进行维护与检修,包括清洗、除垢、防腐等工作,以保证锅炉的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7. 锅炉的能源节约:通过采用先进的锅炉技术和设备,优化锅炉运行
参数和工艺,采用节能措施,可以实现锅炉的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8. 锅炉的排放标准:根据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锅炉在工作过
程中排放的废气、烟尘、废水等污染物需要符合相应的排放标准。
9. 锅炉的故障处理:在锅炉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故障,需要
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故障诊断和及时处理,以恢复锅炉的正常运行。
10. 锅炉的环保技术: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锅炉在设计和使用过程中需要考虑环保因素,采用低氮燃烧技术、余热回收技术等,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这些是锅炉基础必学的知识点,对于学习和了解锅炉有很大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作者:
———————————————————————————————— 日期:
ﻩ
一.名词解释
1.自然循环锅炉:蒸发受热面内的工质,依靠下降管中的水与上升管中的汽水混合物之间的密度差所产生的压力差进行循环的锅炉。
2.直流锅炉:给水靠给水泵的压头,一次通过锅炉各受热面产生蒸汽的锅炉。
35.节流圈:用来均衡汽、水汽、水的流量分配起到保护受热面均匀冷却的装置。
36.喷水减温:是将水直接喷入过热蒸汽中,水被加热、汽化和过热,吸收蒸汽中的热量,达到调节汽温的目的。
37.受热面集灰:在锅炉的运行中,当含灰烟气在流经受热面时部分灰粒沉积在受热面上的现象称为积灰。
38.受热面磨损:进入尾部烟道的飞灰由于温度较低,具有一定的硬度,因此随烟气冲击受热面管排时。会对管壁产生磨损作用。
24.标准煤:以收到基低位发热量为29270kJ/kg的燃料,称为标准煤。
25.漏风系数:锅炉通常是负压运行,由于炉墙和穿墙管处不严密,故烟道沿程均有空气漏入,计算烟量时要加上漏风量,用漏风系数来表示。
26.煤的低位发热量:煤的高位发热量减去煤样中水和氢燃烧时生成的水的蒸发潜热后的热值,称为低位发热量。
27.煤的收到基:以收到状态的煤为基准计算煤中全部成分的组合称为收到基。
28.煤的干燥无灰基:以假想无水,无灰状态的煤为基准。
29.煤的工业分析:分析煤中水分、挥发分、固定碳和灰分等四种成分的质量百分数,称为煤的工业分析。
30.煤的元素分析:煤的元素分析是指对煤中碳,氢,氧,氮,硫五种元素分析的总称。
47.活化能:具有平均能量的分子转变为活化分子所需的最低能量称为活化能。
48.化学热损失:由于CO、H2、CH4等可燃气体未燃烧放热就随烟气离开锅炉而造成的热损失。
49.角系数x:说明火焰辐射到炉壁的热量中投射到水冷壁管上的份额。
50.热有效系数Φ:表示受热面吸热的有效性,即火焰投射到炉膛的热量中有多少被受热面所吸收。
15.锅筒:锅筒是水管锅炉中用以进行汽水分离和烟汽净化,组成水循环回路并蓄存锅水的筒形压力容器,又称汽包。
16.下降管:水循环回路中,由锅筒向下集箱的供水管路。
17.水冷壁:锅炉炉膛四周炉墙上敷设的受热面通常称为水冷壁。
18.过热器:是锅炉中将一定压力下的饱和水蒸气加热成相应压力下的过热水蒸气的受热面。
42.水垢:水受热沸腾后会从中沉淀出的化合物和杂质的混合物。
43.水渣:是把熔融状态的高炉渣置于水中急速冷却而形成的物质。
44.火焰辐射:指火焰将热能(内动能)转换为量子能并通过向周围发射电磁波的方式来传递能量的过程。
45.不发光火焰:肉眼看不到的三原子气体组成的火焰称为不发光火焰。
46.炉体辐射传热方程式:P234
3.强制循环锅炉:蒸发受热面内的工质,除了依靠水与汽水混合物的密度差以外,主要依靠锅水循环泵的压头进行循环的锅炉。
4.控制循环锅炉:在水冷壁上升管的入口处加装了节流圈的强制循环锅炉。
5.层燃炉:燃料在锅炉中的三种燃烧方式为层状燃烧、沸腾式燃烧、悬浮式燃烧。层状燃烧就是将燃料置于固定或移动的炉排上,形成均匀的、有一定厚度的燃料层,空气从炉排底部通入,通过燃料层进行燃烧反应,采用层状燃烧的锅炉叫层燃炉。
19.再热器:将汽轮机高压缸或中压缸的排汽再次加热到规定温度的锅炉受热面。
20.联箱:锅炉汽水系统中用以汇集、分配蒸汽和水的受压部件。按结构型式,有圆形和方形联箱两种
21.管间距:两相邻水冷壁管的中心线之间的距离。
22.卫燃带:涂覆水冷壁的耐火层称为卫燃带(燃烧带)。
23.煤灰的熔融性:煤灰受热时,由固态逐渐向液态转化,也没有明显的界限温度,这种转化的特性就是熔融性。
12.水管锅炉:所谓水管锅炉就是水、汽或汽水混合物在管内流动,而火焰或烟气在管外燃烧和流动的锅炉。
13.温室气体:温室气体指的是大气中能吸收地面反射的太阳辐射,并重新发射辐射的一些气体,如水蒸气、二氧化碳、大部分制冷剂等。它们的作用是使地球表面变得更暖,类似于温室截留太阳辐射,并加热温室内空气。
14.省煤器:是为了是给水在进入汽包先在尾部烟道吸收烟气热量,以降低排烟温度,提高锅炉效率,节约燃煤量,所以称为省煤器。
6.流化床锅炉:流化床燃烧方式就是燃料颗粒在大于临界风速(由固定床转化为流化床的风速)的空气流速作用下,在流化床上呈流化状态的燃烧方式。采用流化床燃烧方式的锅炉称为流化床锅炉。
7.煤粉炉:将煤磨制成煤粉,然后送入锅炉炉膛中燃烧,这种锅炉便是煤粉炉。
8.锅炉效率:锅炉效率是指锅炉有效利用热与单位时间内所消耗燃料的输入热量的百分比。
39.热偏差: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最后导致各平行管圈吸热量各不相同,管内蒸汽的的焓增也不相同,这一现象称为过热器(或再热器)的热偏差。
40.酸露点:烟气中硫酸蒸气的热力学露点,就是所谓烟气露点,也称酸露点。
41.停滞:由于炉膛中的温度场不均匀,,每个上升管子受热是不一样的。受热弱的管子工质密度大,当管屏压差等于受热弱管子液柱重时,管屏压差刚好能拖住管子液柱,而没有一个能使水流动的力量时,工质不流动,即产生了停滞。
31.过量空气系数:实际供给的氧量与燃烧过程实际消耗的氧量之比。
32.一次风:携带煤粉送入燃烧器的空气,主要作用是输送煤粉和满足燃烧初期对氧气的需要。
33.二次风:待煤粉气流着火后再送入的空气称为二次风。二次风补充煤粉继续燃烧所需要的空气,并着重起扰动,混合作用。
34.三次风:当煤粉制备系统采用中间储仓式热风送粉时,在磨煤机内干燥原煤后排出的乏气,因其中含有10%~15%的细小煤粉需要充分利用,故将这股乏气由单独的喷口送入炉膛燃烧,这股乏气称为自用能耗(热耗和电耗)以后的锅炉效率。
10.余热锅炉:指利用各种工业过程中的废气、废料或废液中的余热及其可燃物质燃烧后产生的热量把水加热到一定工质的锅炉。
11.火管锅炉:火管锅炉就是燃料燃烧后产生的烟气在火筒或烟管中流过,对火筒或烟管外水、汽或汽水混合物加热。火管锅炉又称锅壳式锅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