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精品起搏器常见故障与处理文档
心血管内科临时起搏器临床应用考核试题

心血管内科临时起搏器临床应用考核一、选择题1、临时起搏器安置时间最长不超过()[单选题]*A、一周B、2周C、Y月√D、半年2、当起搏器(BaCkUPdead)1ED指示灯显示为黄色时提示()[单选题]*A、可用时间≤24小时B、可用时间≤12小时C、电池剩余可用时间≤6小时,必须更换电池√D、备用电池已用完,更换备用电池3、临时起搏器导管放置时间一般_____ 最长不超过一()[单选题]*A、1-2周,1个月,B、3-4周,1个月C、1-2周,2个月D、3-4周,6个月4、关于更换起搏器电池时的注意事项,除了以下哪项()[单选题]*A、电池备好备用,注意临时起搏器的低电压报警,及时更换B、有医生在场C、选择患者自主心率较慢时,快速更换,D、起搏依赖:先将起搏频率逐渐减慢,观察自主心律能否出现,再迅速更换5、术后应告知的注意事项,除外()[单选题]*A、避免磁铁靠近起搏器B、植入起搏器的患者,应远离电台发射站、雷达、高压电场、发电车间、医院的磁共振仪等强磁场C、可以正常使用手机√6、下列哪一项不是临时起搏器的并发症()[单选题]*A、室速B、皮下血MC、气胸D、电解质紊乱V7、临时起搏器更换电池方法,以下错误的是()[单选题]*A、可以医生不在场√B、选择在患者自主心率较快时C、可以先将起搏频率逐渐减慢,观察患者有无自主心率D、起搏器不用关机8、临时起搏器上绿灯闪烁代表一心率;黄灯闪烁代表一心率()[单选题]*A、自主;起搏B、自主;自主C、起搏;自主√D、起搏;起搏9、临时起搏器电极静脉途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单选题]*A、经皮锁骨下静脉穿刺B、经皮股静脉穿刺C、其他静脉途径D、以上均不对√10、应用临时起搏器的并发症()[单选题]*A、导管移位√B、心律失常C、导管断裂D、穿刺并发症11、应用临时起搏器的常见故障()[单选题]*A、无起搏脉冲√B、有起搏脉冲,无^室夺获C、感知不良D、感知过度12、起搏器由一组成()[单选题]*A、脉冲发生器√B、电池C、导管电极D、导线13、应用起搏器所引起的穿刺并发症有()[单选题]*A血栓形成√B、皮下气肿C、血胸D、气胸14、安装起搏器后的病人不宜接受的检查与治疗有()[单选题]*A、X线透视B、拔牙C、心电图D、核磁共振检杳√15、安装起搏器后的病人发生下列哪些情况提示起搏器有故障,需及时到医院就诊()[单选题]*A、没开启起搏器滞后功能,脉率高于设置起搏频率B、没开启起搏器滞后功能,脉率低于设置起搏频率VC、开启起搏器滞后功能,脉率低于设置起搏频率5次/分D、接触强磁场感觉头晕、胸闷,离开后症状消失16、植入临时起搏器病人最常见的并发症()[单选题]*A、出血B、感染C、电极脱位√D、静脉血栓17、最常见的临时起搏方式()[单选题]*A、经静脉起搏√B、经皮起搏C、经食道起搏D、经心外膜起搏18、临时起搏器的电池容量()[单选题]*A、5VB、6VC、8VD、9V√19、临时起搏器的待机时间为()[单选题]*A、5秒B、10秒C、15秒√D、20秒20、心脏自动节律性最高的起搏点是()[单选题]*A、希氏术B、窦房结VC、房室结D、左束支21、临时起搏器最常见的并发症()?[单选题]*A、导管移位√B、心肌穿孔C、感染22、临时性心脏起搏器导管放置时间(\[单选题]*A、一般1周,最长不超过2周B、一般1-2周,最长不超过1个月,如仍需起搏治疗则应植入永久性起搏器VC、一般2周,最长不超过瓣个月,23、临时性心脏起搏器适应证()[多选题]*A、缓慢型心律失常: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二度∏型房室传导阻滞、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及束支阻滞,严重窦性心率过缓、窦性停搏、窦房阻滞应用药物无效者。
心脏起搏器的调试与管理

06
总结与展望
回顾本次项目成果和收获
成功开发心脏起搏器调试系统
我们成功开发了一套高效、稳定的心脏起搏器调试系统, 实现了对起搏器的远程监控和调试,提高了医疗服务的便 捷性和效率。
积累宝贵经验
通过本次项目,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包括项目管理、 团队协作、技术研发等方面,为后续类似项目的开展提供 了有力支持。
定期保养
制定定期保养计划,对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和测 试,包括性能检测、安全性评估等,确保设备的 稳定性和可靠性。
故障处理
建立故障处理流程,对设备出现的故障进行及时 响应和处理,包括故障诊断、维修或更换损坏部 件等,确保设备的可用性。
04
常见故障分析与处理措施
电池耗尽问题
症状识别
起搏器电池耗尽可能表现为起搏频率下降、脉冲幅度降低等。
其他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起搏器感知功能异常
可能表现为起搏器误感知或感知不良,需调 整感知参数或更换感知电路。
起搏器外壳破损或进水
应立即更换起搏器外壳,并确保内部电路不 受损坏。
起搏器程控参数设置不当
需根据患者病情和起搏器类型重新设置程控 参数。
其他未知故障
如遇未知故障,应立即停止使用起搏器并联 系厂家或专业维修人员进行检修。
法规政策限制
心脏起搏器作为医疗器械,受到严格的法规政策监管,需要我们密切 关注政策动态,确保合规经营。
提出改进建议和未来发展趋势
加强技术创新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跟踪国际先进技术动态,提升自主创 新能力,推动心脏起搏器调试系统的技术升级和产品换代 。
拓展应用领域
在巩固现有市场的基础上,积极拓展心脏起搏器调试系统 的应用领域,如用于心脏再同步治疗、心脏康复等领域, 提高市场占有率。
心脏起搏器基本知识及技能

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和心电图表 现,调整起搏器工作模式(如 DDD、VVI等)及参数设置。
参数设置原则及技巧分享
个体化原则
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心电图表 现及医生建议,制定合适的参
数设置方案。
安全性优先
在确保起搏器工作安全的前提 下,尽可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和预后效果。
逐步调整
在参数设置过程中,应逐步调整并 观察患者反应及心电图变化,避免 一次性大幅度调整导致不良后果。
康复锻炼
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康复锻炼 ,促进切口愈合和肢体功能恢
复。
生活指导
建议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
04 心脏起搏器功能调试与参 数设置技巧
基本功能调试方法
01
02
03
04
确保起搏器程控仪与起搏器型 号匹配,并正确连接。
在无菌操作下进行起搏器植入 ,避免术后感染。
通过程控仪对起搏器进行初步 测试,包括起搏阈值、感知灵
经静脉穿刺,将电极导线植入心 脏相应部位。
在胸部合适位置制作起搏器囊袋, 将起搏器固定在囊袋内。
测试起搏器功能
测试起搏器感知、起搏阈值等功 能,确保起搏器工作正常。
麻醉与消毒
采用局部麻醉,对手术部位进行 消毒处理。
缝合手术切口
缝合手术切口,加压包扎,防止 出血和感染。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感染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术后使用抗生素预防感
远程监测
建立健康档案
利用远程监测技术对患者进行实时监测, 及时发现并处理起搏器相关问题。
为患者建立健康档案,记录起搏器植入前后 的病情变化、治疗方案及随访结果等信息, 为医生提供参考依据。
05 心脏起搏器故障排除与维 护保养方法
起搏器常见故障与处理

14
2.过分感知
感知到不适当的信号 (生理或非生理)
标记道显示自身活动
体表ECG无电活动
心室过分感知
15
过分感知
原因
感知灵敏度设置 导线故障 连接器连接不良 受到干扰
16
3.无夺获
起搏脉冲后无去极化迹象
有心房脉冲,无相关P波
17
无夺获
常见原因
1、导线移位 2、输出低 3、导线成熟 4、连接器连接不良 5、导线故障
30
频率变化
滞后 感知事件之后出现滞后频率
低限频率 70 ppm
滞后频率 50 ppm
31
频率变化
频率骤降反应
在频率偶尔发生骤降时,以高频发放起搏脉冲
32
频率变化
模式转换
起搏器从跟踪 (DDDR) 转换到非跟踪 (DDIR) 模式
33
频率变化
睡眠功能
30 分钟
30 分钟
低限 频率
起搏器常见故障与处理
2019/5/25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高连君
(2009年1月11,哈尔滨)
1
起搏器故障一般概述
狭义的概念
起搏系统(包括起搏器、电极导线)的机械故障
需要更换起搏器或电极导线
广义的概念
包括起搏系统以外的因素及起搏参数设置不当导致 的起搏器功能异常
需通过分析起搏心电图后调整起搏参数予以解决
2009年6月---全国心血管病年会 2009年8月---心力衰竭论坛 2009年10月---心电论坛
2019/5/25
50
51
21
5.故障假象
定义
不能“常规解释”的心电图表现 似乎为起搏器故障,但实际代表了正常的起搏器功能 需认真分析加以鉴别
临时起搏器置入术后护理常规

临时起搏器置入术后护理常规1.目的1.1 确保病人安全、有效治疗1.2 防止安全意外1.3 预防静脉导管引发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2.范围股静脉、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颈外静脉及肱静脉起搏器鞘管3.术后护理要点3.1 患者行临时起搏器置入术后应予持续心电监测,观察病人心率、心律变化,生命体征及起搏器工作状况,及时发现起搏故障,及时处理。
3.2 术后患者予卧床休息,取平卧位或左侧卧位,妥善固定临时起搏电极,穿刺侧肢体适当制动,以免电极脱位。
3.3 保持大便通畅。
3.4 每日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血肿、疼痛、感染等情况,定时更换敷料,3M 伤口敷料1 次/周,有潮湿、渗液及污染时随时更换。
3.5 密切观察患者的起搏心率情况,每班记录起搏器设置的频率。
3.7 床边应备有一个备用电池,当电量不足出现黄色灯亮时应及时更换。
3.8 起搏器应固定在床边固定位置,以免误动设定值。
3.9 留置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 2 周,应积极治疗原发病或准备安装永久心脏起搏器。
3.10 密切观察有无并发症发生,及时遵医嘱予以处理。
4.相关知识4.1 置管时常见并发症:4.1.1 气胸:由穿刺误入胸腔引起,少量气胸不必处理,如为张力性气胸,应做紧急处理。
4.1.2 血胸:如血管损伤且流到胸腔则可致血胸。
4.1.3 误入锁骨下动脉:可见鲜红的搏动性血液喷出,只要拔出针头,局部压迫即可;如已插入穿刺鞘者,不要贸然拔出,需请胸外科医师会诊一起处理,以防产生灾难性后果。
4.1.4 锁骨下动静脉瘘:常由于进针太深,穿过静脉和动脉,形成通道。
4.1.5 空气栓塞4.1.6 心律失常4.1.7 右心室穿孔4.1.8 感染4.2 基本参数的概念:4.2.1 起搏频率:起搏器发放脉冲的频率。
4.3.2 起搏阈值,又叫输出电流强度:引起心脏有效起搏的最低电脉冲强度。
4.2.3 感知灵敏度:指起搏器感知 P 波或 R 波的能力,通常以P 波或 R 波高度 mv 表示。
临时起搏器置入术后护理常规

临时起搏器置入术后护理常规1.目的1.1确保病人安全、有效治疗。
1.2防止安全意外。
1.3预防静脉导管引发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2.范围股静脉、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颈外静脉及肱静脉起搏器鞘管。
3.术后护理要点3.1患者行临时起搏器置入术后应予持续心电监测,观察病人心率、心律变化,生命体征及起搏器工作状况,及时发现起搏故障,及时处理。
3.2术后患者予卧床休息,取平卧位或左侧卧位,妥善固定临时起搏电极,穿刺侧肢体适当制动,以免电极脱位。
3.3保持大便通畅。
3.4每日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血肿、疼痛、感染等情况,定时更换敷料,3M伤口敷料1次/周,有潮湿、渗液及污染时随时更换。
3.5密切观察患者的起搏心率情况,每班记录起搏器设置的频率。
3.7床边应备有一个备用电池,当电量不足出现黄色灯亮时应及时更换。
3.8起搏器应固定在床边固定位置,以免误动设定值。
3.9留置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2周,应积极治疗原发病或准备安装永久心脏起搏器。
3.10密切观察有无并发症发生,及时遵医嘱予以处理。
4.1置管时常见并发症:4.1.1气胸:由穿刺误入胸腔引起,少量气胸不必处理,如为张力性气胸,应做紧急处理。
4.1.2血胸:如血管损伤且流到胸腔则可致血胸。
4.1.3误入锁骨下动脉:可见鲜红的搏动性血液喷出,只要拔出针头,局部压迫即可;如已插入穿刺鞘者,不要贸然拔出,需请胸外科医师会诊一起处理,以防产生灾难性后果。
4.1.4锁骨下动静脉瘘:常由于进针太深,穿过静脉和动脉,形成通道。
4.1.5空气栓塞。
4.1.6心律失常。
4.1.7右心室穿孔。
4.1.8感染。
4.2基本参数的概念:4.2.1起搏频率:起搏器发放脉冲的频率。
4.2.2起搏阈值,又叫输出电流强度:引起心脏有效起搏的最低电脉冲强度。
4.2.3感知灵敏度:指起搏器感知P波或R波的能力,通常以P波或R波高度mv表示。
数值越小,感知灵敏度越高;若在临时起搏器出现竞争心律,可调高感知灵敏度。
心脏起搏器术后护理个案文献引用

心脏起搏器术后护理个案文献引用
1. 张雪, 王小宇, 张明. 心脏起搏器术后护理的演变及现状[J]. 中国医学创新, 2019, 16(12): 32-35.
2. 李丽, 刘小红, 刘建华. 心脏起搏器术后护理常见问题及对策[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8, 15(11): 82-85.
3. 王磊, 杨丽, 杨明. 心脏起搏器术后护理的临床效果评价[J]. 护
理研究, 2020, 39(7): 25-29.
4. 陈霞, 林芳. 心脏起搏器术后护理中的并发症及护理对策研究[J]. 护理学杂志, 2019, 34(19): 32-34.
5. 彭红艳, 任青华, 杨立新. 心脏起搏器术后病人的心理护理分析[J]. 中国护理论坛, 2017, 23(15): 18-21.
6. 张晓云, 巩丹. 心脏起搏器术后护理的困境与对策[J]. 中国护理
事业, 2018, 23(9): 48-51.
7. 刘琳, 张斌, 陈玲. 心脏起搏器术后护理的风险评估及管理[J].
中国循环杂志, 2020, 35(2): 102-105.
8. 王鑫, 孙兴华, 张建辉. 心脏起搏器术后护理新进展[J]. 中国心
血管病研究, 2019, 24(3): 28-32.
9. 张洁, 李瑶, 王明. 心脏起搏器术后护理的常见问题及护理措施[J]. 广东医学, 2018, 39(3): 84-87.
10. 刘鑫, 王丽丽, 张静. 心脏起搏器术后护理的困惑与解决[J]. 中国老年医学, 2017, 36(18): 68-71.。
医疗器械培训了解心脏起搏器的使用与调试

医疗器械培训了解心脏起搏器的使用与调试心脏起搏器是一种常见的医疗器械,用于治疗心脏疾病和调节心脏节律。
对于医疗人员而言,了解心脏起搏器的使用和调试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心脏起搏器的基本知识、使用方法以及常见故障排除等内容,以帮助医疗人员全面深入地了解心脏起搏器。
一、心脏起搏器基本知识心脏起搏器是一种可植入或外部贴附在患者胸部的装置,用于通过电信号向心脏发送脉冲以维持正常的心脏节律。
心脏起搏器通常由发生器和导线组成,发生器负责产生电信号,导线负责将这些信号传输到心脏。
二、心脏起搏器的使用方法1. 心脏起搏器的植入植入心脏起搏器需要进行手术操作,患者需接受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
术前应向患者解释手术过程和风险,并获得其同意。
手术过程包括对患者进行消毒、麻醉、切开皮肤并塑造植入袋,然后将起搏器导线插入心脏,并将发生器植入袋中。
2. 心脏起搏器的调试心脏起搏器植入后,需要进行调试以确保其正常工作。
首先,医务人员应将起搏器连接到监护系统,并记录下基线心电图。
然后,通过调整起搏器的参数,如起搏模式、频率和输出电流,来达到预期的起搏效果。
调试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电图和临床症状,确保起搏器正常工作。
三、心脏起搏器的常见故障排除尽管心脏起搏器具有可靠的性能,但偶尔也会出现故障。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心脏起搏器故障及其排除方法:1. 起搏器无法起搏心脏可能是由于起搏器电池电量不足,此时需要更换电池。
另外,起搏器导线可能松动,需要重新连接或更换导线。
2. 起搏器起搏模式异常起搏器的起搏模式可能出现异常,如太快、太慢或不连续。
此时需要调整起搏模式和频率设置,或者更换起搏器。
3. 起搏器发生感染起搏器植入后,可能会导致感染。
医务人员应及时评估患者症状并进行适当的处理,如使用抗生素治疗或更换起搏器。
四、心脏起搏器的注意事项1. 患者使用心脏起搏器后,需要定期进行随访。
医务人员应定期检查心脏起搏器的功能和电池电量,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维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
2.过分感知
感知到不适当的信号 (生理或非生理)
标记道显示自身活动
体表ECG无电活动
心室过分感知
15
过分感知
原因
感知灵敏度设置 导线故障 连接器连接不良 受到干扰
16
3.无夺获
起搏脉冲后无去极化迹象
有心房脉冲,无相关P波
17
无夺获
常见原因
1、导线移位 2、输出低 3、导线成熟 4、连接器连接不良 5、导线故障
30
频率变化
滞后 感知事件之后出现滞后频率
低限频率 70 ppm
滞后频率 50 ppm
31
频率变化
频率骤降反应
在频率偶尔发生骤降时,以高频发放起搏脉冲
32
频率变化
模式转换
起搏器从跟踪 (DDDR) 转换到非跟踪 (DDIR) 模式
33
频率变化
睡眠功能
30 分钟
30 分钟
低限 频率
21
5.故障假象
定义
不能“常规解释”的心电图表现 似乎为起搏器故障,但实际代表了正常的起搏器功能 需认真分析加以鉴别
分类
频率 房室间期/不应期 模式
22
频率变化
常见原因
磁铁作用 时间间期变化
A-A 对 V-V 时间间期
高限频率行为
假文氏现象;2:1 阻滞
电路重新设置 电池耗竭 起搏器介导心动过速的介入治疗 频率反应
在心房起搏事件后产生一个心室起搏 110 毫秒
心室安全起搏
36
房室间期/不应期变化
频率适应性房室间期延迟
安静时起搏房室间期延迟:150 毫秒
活动时起搏房室间期: 120 毫秒 37
房室间期/不应期变化
室性早搏反应
室早后室后房不应期将延长到 400 毫秒
DDD / 60 / 120 PVARP 310 毫秒
诊断:脉冲发生器故障
48
故障处理总结
解决故障排除问题的四个步骤
鉴别由起搏系统故障和故障假象引起的心电图异常 分析引起起搏器异常的原因 利用帮助排除起搏系统异常的数据和资源 制定解决异常的方案
规律随访 了解与掌握起搏器新的或特殊的功能与参数 有时很难…
49
谢谢!
参加 欢迎2009年来大连,
6
故障分类
通过心电图诊断
1、感知不良 2、过分感知 3、无夺获 4、无输出 5、故障假象
7
1.感知不良
有自身激动波(P或QRS),但起搏器未能识别或感知未感知出 P 波 Nhomakorabea心房感知不良
8
感知不良
有自身激动波(P或QRS),但起搏器未能识别或感知
9
感知不良
原因
灵敏度设置不当 导线移位 导线故障:
绝缘破裂;导体断裂
导线成熟(电极头端的纤维化) 原信号改变
10
患者女性,65岁,因SSS植入DDDR起搏器
术后3个月心电图
11
患者女性,65岁,因SSS植入DDDR起搏器
12
患者女性,65岁,因SSS植入DDDR起搏器
再次术后3个月
13
电极脱位
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发生率为2%~8% 其中90%发生在一周内 表现为起搏或/和感知失灵 早期脱位发生在术24~ 48h,晚期脱位可发生于术后一个月,
2
起搏器故障一般概述
起搏故障的原因
起搏脉冲发生器故障 起搏电极导线故障 心肌组织病变 其他(技术或医源性原因)
起搏器故障心电图
间歇起搏 起搏停止 感知功能障碍 起搏频率改变 特殊功能丧失
发现起搏器故障的主要检查手段。 多数病人在没有主诉症状或仅有 轻微症状时心电图检查发现异常 程控分析很重要
心房与心室导线阈值、阻抗、感知均正常 更换起搏器
验证后:
仍不明确
46
徐某,女,44岁,Ⅲ°房室阻滞,于2007年7月植入双腔起搏器。 2008年10日 因头晕症状发作,程控发现心房心室阻抗增高
47
诊断:导线断裂?
处置:重新检测起搏系统 结果:
导线未见断裂,参数正常 更换新的起搏器后,起搏器工作正常
42
诊断:起搏器系统故障
分析原因:
导线脱位?连接异常? 起搏器本身故障?
处置:重新测试
结果:
心房与心室导线阈值、阻抗、感知均正常 更换起搏器
43
44
45
诊断:起搏器系统故障?
分析原因:
导线脱位?连接异常? 起搏器本身故障?
处置:重新测试 结果:
睡眠 心率
卧床时间
唤醒时间
时间
频率
34
房室间期/不应期变化
可能原因
安全起搏 空白期 频率适应性房室间期延迟 传感器 - 可变的室后房不应期(PVARP) 室性早搏反应 非竞争性心房起搏 (NCAP)
35
房室间期/不应期变化
心室安全起搏
为防止由于交叉感知引起的心室脉冲发放抑制而设计
4
步骤与要求
1. 认识和判断由起搏系统故障和故障假象致的ECG异常 2. 分析能够提供起搏系统异常的各种数据和相关资料 3. 了解和掌握各型起搏器的功能参数 4. 找出起搏器系统异常的原因并制定可能的解决方案
判断是否故障 收集与分析信息
该起搏器 参数与功能
诊断与解决
5
解决故障的步骤
1. 定义问题(什么问题?) 2. 找出问题的原因(什么原因?) 3. 解决问题(如何解决?) 4. 验证解决方案(解决了吗?)
18
无夺获
不常见原因
Twiddler 综合症 电极异常 -- 例如,高钾血症 心肌梗塞 药物治疗 电池耗竭 传出阻滞
19
4.无输出
心电图上没有起搏信号 (起搏器发出脉冲,但未经导线传出)
标记通道有脉冲输出,体表ECG无起搏信号
20
无输出
可能原因
连接器连接不良 导线故障 电池耗竭 电路故障
3
起搏器故障检查程序
病史:症状、心梗史、服药史、外力外伤、声、强磁场、电击 体检:特殊心音、心杂音、摩擦音、腹肌或隔肌抽动、埋植部位跳动 辅助检查:心电图、Holter、胸片、超声、磁铁试验、程控试验
起搏系统:
起搏器型号、类型、植入日期、是否顺利、年限和指标 导线型号、植入日期、类型(单双极、心房心室、主动、被动、部位) 起搏参数:植入时测试参数、近期程控参数(时间、原因、变化)
38
起搏模式变化
原因 电池耗竭(转为支持或后备模式) 电路重新设置 模式转换 噪音反转
39
起搏器介导的心动过速 (PMT)
快速心房跟踪
40
高频心房跟踪
心室上快速性心律不齐 心房过感知
41
困惑的病例
辛某,女,25岁,扩张型心肌病,病窦,于2007年1月植入双腔起搏器(DDDR )。 2007年3月程控发现心室阈值升高,2006年11月Holter示心室起搏障碍
2009年6月---全国心血管病年会 2009年8月---心力衰竭论坛 2009年10月---心电论坛
2019/9/20
50
51
将发生频率和模式变化 重新设置至以前的参数
到达择期更换指标后转为“备份模式”
27
频率变化
起搏器介导心动过速的介入程序
28
频率变化
频率适应性起搏
VVIR / 60 / 120
29
频率变化
起搏器特殊功能ON引起的频率变化
滞后 频率骤降反应 模式转换 睡眠功能
新的自动功能…
23
频率变化
磁铁作用 放磁铁时起搏器将以磁铁频率非同步起搏
100ppm
85ppm
24
频率变化
高限频率行为
假文氏现象引起的频率变化
25
频率变化
高限频率行为
2:1 阻滞作用引起的频率骤降
26
频率变化
电路重置和电池耗竭
在受到电磁干扰时可能会重置 ( 射频电流, 除颤, 引起反转至备份模式)
起搏器常见故障与处理
2019/9/20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高连君
(2009年1月11,哈尔滨)
1
起搏器故障一般概述
狭义的概念
起搏系统(包括起搏器、电极导线)的机械故障
需要更换起搏器或电极导线
广义的概念
包括起搏系统以外的因素及起搏参数设置不当导致 的起搏器功能异常
需通过分析起搏心电图后调整起搏参数予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