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仿真技术论文

合集下载

计算机仿真技术论文范文

计算机仿真技术论文范文

计算机仿真技术论文范文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系统科学的全面开发,结合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图像技术、三维技术等技术的进步,衍生了一门全新的科学技术——计算机仿真技术。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计算机仿真技术论文,供大家参考。

计算机仿真技术论文范文一:计算机仿真技术发展趋势摘要:计算机与仿真技术相结合,形成计算机仿真技术的新方法。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仿真技术被广泛应用。

文章通过介绍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发展以及计算机仿真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探讨了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关键词:计算机仿真;技术;应用;发展1计算机仿真技术简介计算机的仿真技术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的技术,它运用专门的软件,再通过数字作为传播的介体传达给人们。

因此,当人们通过计算机媒体进行浏览观赏时就能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可以自由选择角度。

一方面,仿真技术的应用得益于控制工程和系统工程的发展,在控制工程和系统工程中逐步探索计算机仿真技术;另一方面,计算机仿真技术可以逐步缩短开发周期,在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减少损失,并大大降低人工成本,工作效率逐步提高,在节约经费开支等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

2计算机仿真技术原理一般情况下计算机是不能够直接认知和处理的,所以就要求能够建立一个能够反映研究又容易被计算机处理的数学模型,可以用下图来表示:通过了解观察,可以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我们所要研究的对象,我们还可以看出,首先,模型的建立。

把我们所抽出来的系统用数学的表达方式表示出来。

其次,模型的转换。

模型转换就是针对上一步抽象出来的数学表达方式通过各种适合的算法以及计算机语言转换成计算机能够处理的形式,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仿真模型。

模型是计算机仿真的关键地方,实现了这个过程。

再次,模型仿真实验。

将之前得到的仿真模型输入计算机内,按照之前设置好的方案来进行仿真模型,获得仿真的结果。

仿真实验是一个很简单的事情。

但是,如何对仿真的结果进行评价,需要分析仿真的可靠性。

计算机仿真技术及其运用 论文

计算机仿真技术及其运用 论文

计算机仿真技术及其运用学生姓名:吴良谱学号: 1020410206班级:10204102指导教师:谢小林2013 年6月4日关键词:仿真技术军事应用引言随着信息处理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仿真技术的应用已不仅仅限于产品或系统生产集成后的性能测试试验,更可应用于产品型号研制的全过程,包括方案论证、战术技术指标论证、设计分析、生产制造、试验、维护、训练等各个阶段。

同时仿真技术也不仅仅应用于简单的单个系统,也应用于由多个系统综合构成的复杂系统,同时仿真技术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愈来愈显重要,特别是在军事科学领域,随着高、精尖武器系统的研制和发展,对军用仿真技术的应用和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世界各军事强国竟相在新一代武器系统的研制过程中不断完善仿真方法,改进仿真手段,以提高研制工作的综合效益。

军用仿真技术在武器系统战技指标论证、方案选择、研制、试验、鉴定、改进提高以及部队维护保养和训练中的应用,已得到研制方和使用部队的承认和重视。

它对提高新一代武器系统综合性能,减少系统实物试验次数、缩短研制周期,节省研制经费,提高维护水平,延长寿命周期,强化部队训练等方面都可大有作为。

课题的提出、目的及意义仿真技术是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

在计算机问世以前,基于物理模型的实验一般称为“模拟”,它一般附属于其他相关学科。

自从计算机特别是数字计算机出现以后,其高速计算能力和巨大的存储能力使得复杂的数值计算成为可能,计算机仿真技术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从而使计算机仿真成为一门重要的学科。

随着仿真应用的日益扩展,计算机仿真的外延也在延伸。

如现代的各种仿真训练器:飞行器,船舶、轮机仿真训练器等,尽管在景观、声响、操纵和监控系统等方面大量地采用物理仿真,但其核心部分仍然是对系统及其各组成元件的实时计算机数学仿真。

广义地.这些仿真也纳入了计算机仿真的范围。

[1] 计算机仿真(Computer Simulation)又称计算机模拟(Computer Analogy)或计算机实验。

浅谈计算机仿真技术论文

浅谈计算机仿真技术论文

浅谈计算机仿真技术论文摘要:目前,计算机逐渐被普及到生活生产各个方面,并逐渐被拓展至化工行业内应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化工行业内应用范围渐渐被扩大,某种特殊程度上促进化工行业可持续发展。

本文由计算机仿真技术化工行业应用角度阐述该技术优势,以及对其应用必要性,希望可以对相关工作者带来一些启示。

关键词:计算机仿真技术;化工;应用伴随科学技术逐渐发展进步,化工行业设施装置逐渐趋于大型化、复杂化发展,自动化水平逐渐提升,操作要求更加严格。

需要相关操作人员与技术人员渐渐提升自身业务能力与水平,不单确保生产设备能够稳定安全与长期运行,还需要有关工作者对于发现事故做到尽快合理处理,争取避免有所损失。

在化工行业里,传统培训体系偏向于师傅带领徒弟传帮带形式,而有关工作人员对于故障处理的能力,通常要靠长时间实践积累为主,还要具备资历师傅将其所掌握的原封不动传授给徒弟。

该方式比较真实,但却受到授培训时间与周期限制,培训内容缺少丰富性,某种程度上有可能增加相关工作者独立上岗时间,不符合生产技术可持续发展与生产装置更新所需。

1应用计算机仿真技术重要性化工行业常需要针对部分具体工程设备与工艺流程予以操作,才逐渐深入至岗位操作人员,然后通过培训,培训工作通常结合实物挂图与微缩器具将知识传授出去,传授过程比较枯燥。

实物挂图与教具基于实用因素与经济因素,并不选择大尺寸,致使所有培训工作人员详细掌握相关操作与原理。

结合3D技术绘制能够让设备形象更趋于逼真化,可做任意旋转,使培训工作人员可实现全方位观察工艺与设备[1]。

结合Flash技术制作设备动画有效代替挂图,对设备动态进行演示的时候更为生动形象,帮助相关人员针对设备工作原理予以掌握,能够很好带动培训人员热情。

并且,使用设备较为方便,对使用要求可以很好满足。

2基于计算机仿真技术化工数据模型结合计算机做仿真模拟,是把化工过程数理带入计算机当中,接下来经计算机把工艺过程进行模拟与反映。

所有原理基于人为因素转变,可以得到与之匹配反应过程与反应结果变化值。

生产系统中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应用论文

生产系统中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应用论文

生产系统中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应用论文【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目前我国加工制造业正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逐渐向产品模块化、多产品小批量生产、制造技术与成租技术发展,在应急通信平台中出现了一种仿真技术,利用这种技术能够最大程度的提高工作效率,节省时间从根本上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本文就对计算机仿真技术在生产系统中的应用问题进行详细的阐述,希望能为以后该方面的工作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计算机仿真技术;生产系统;应用研究1.前言21世纪是科技的时代,在各个行业领域中都有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所谓计算机仿真技术是基于计算机硬件设备与操作系统的一种仿真环境,对不同的物体与信息进行分析与加工,同时仿真技术也能将真实的事物变为虚拟的环境,帮助用户更好的感受到听觉、视觉的效果,在仿真环境中用户可以同计算机进行虚拟的互动,真正实现身临其境的效果,计算机仿真技术最为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构想性,能够通过仿真技术让人们更好的理解抽象的东西,并将这些东西以三维立体的形式表现出来。

为了更好的适应市场的需求,提高生产系统规划设计,减少投资风险,就需要让企业的生产系统高效的、可靠的运行与生产。

从目前来看,生产系统设计与管理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由于系统自身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在调度的时候也比较困难,因此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是最有效、简单的方法,本文就对计算机仿真技术在生产系统中的应用进行具体的分析。

2.计算机仿真技术在生产系统中的应用2.1生产系统的计算机仿真技术生产系统计算机仿真是一种系统建模与实验分析的方式,它能将生产资源、工艺路线、库存与管理等信息都结合起来,根据系统的活动过程来代替数学方式进行描述,在理解上也更加容易理解,全面的反映出生产系统的特征与过程,近年来,仿真技术在我国制造业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主要用于解决以下方面的问题:(1)生产系统的改造与重组。

通过生产系统的流程进行仿真的分析,然后将各个部分的关系进行量化。

大一计算机仿真技术专业期末论文

大一计算机仿真技术专业期末论文

大一计算机仿真技术专业期末论文近年来,随着控制理论、计算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系统科学研究的深入,计算机仿真技术已经发展成为一门新的学科。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大一计算机仿真技术专业期末论文,供大家参考。

大一计算机仿真技术专业期末论文篇一计算机仿真技术与信息处理结合分析摘要:进入新时期以来,得益于计算机技术不断进步,仿真技术成为了当前其主要发展趋势。

这是因为借助于该计算机技术,使得人们能够通过构建精准而逼真的模型实现对物体进行三维图像模拟,这一优势使其迅速被应用各行各业生产建设中去。

而信息处理作为计算机重要的基础组成,仿真技术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因而可以说这二者有着极为密切联系。

对此,本文将基于笔者多年计算机研究实践,对计算机仿真技术进行概述,并分析该技术,最后在探究其与信息处理的结合。

关键词:计算机;仿真技术;信息处理;结合;探究1计算机仿真技术概述计算机仿真技术(ComputerSimulation)指的是通过运用建模、仿真以及图像处理分析等方式把不可视的物体转变成为可视形象化模拟,从而使得人们能够借助于此了解该物体性质、规律等。

结合实践来看,建模可以说是该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建模可以实现在实际情况下难以或无法实现对物体内部构造模拟,随后再辅以相关技术,让我们能够全面而准确地掌握物体。

正是凭借于这一优势,使得计算机仿真技术被广泛地应用到诸如建筑、航天、交通以及制造等多种行业,并逐渐成为行业中不可获取重要技术。

2计算机仿真技术分析计算机仿真技术就是通过计算机对物体进行虚拟模拟的技术,结合实践来看,其主要涉及建模思想、图像处理分析与数字化等技术。

通过研究可知,该技术在运用过程中一般经历以下几个步骤:2.1对物体进行数据模型构建实践中,计算机仿真技术运用第一个步骤便是对物体进行数据模型构建。

在此过程中,主要使用归纳与演绎两种分析方法,有时我们只需单独使用某一方法便可以实现数据模型构建,有时则需要将这二者结合,这需要技术人员根据相关要求决定。

计算机仿真论文

计算机仿真论文

计算机仿真论文计算机模拟仿真在机械加工过程中的应用摘要:介绍了数控车削和铣削加工过程的计算机模拟技术的发展现状,提出了在机械加工过程中仿真模拟存在的问题,并对机械加工过程中计算机模拟仿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车削过程仿真;铣削过程仿真;几何仿真;物理仿真;模拟仿真Abstract:The application of simulation technology in the numerical controlmachining process of turning and milling was intuced. The problem for the simulation technology ofmechanicalmachining was presented,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simulatitechnology ofmechanicalmachiningwas analyzed.Keywords:Turning process simulation; Milling process simulation; Geometry simulation; Physics simulation; Simulation引言中国已是制造大国[1],制造业的发展对产品性能、规格、品种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新产品的开发时间是决定性因素[2]。

虚拟制造是一种新的制造技术,它以信息技术、仿真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为支持,对产品的设计、生产、检测、装配的全过程进行统一的建模和仿真,模拟现实的制造系统,实现产品从开发、制造到装配的全过程的优化,从而达到缩短产品周期、降低开发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3,4]。

而机械加工过程仿真在虚拟制造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加工仿真,可以评价所设计零件的可加工性,验证NC程序的正确性,避免传统产品开发中的试切过程[5],预测刀具的破损、磨损,了解加工参数和材料参数的变化对加工表面的影响,包括其表面精度、硬度和表面残余应力等等,为实际加工过程的智能化实现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它也是研究加工过程的重要手段。

计算机仿真论文(5篇)

计算机仿真论文(5篇)

计算机仿真论文(5篇)计算机仿真论文(5篇)计算机仿真论文范文第1篇1.1计算机仿真软件制造业是我国当前的主力进展领域,是我国经济的支柱产业,这其中就涵盖着机械制造以及各种型材的制造等。

制造业在当前所面临的是产品的竞争,所以要在详细的指标上要能够得到满意,要求产品的价格是最低的,以及以短时间完成从概念设计到产品上市这一过程,要能够对客户的需求的到满意,对产品所供应的服务要是最好的。

为此我国在计算机仿真软件的使用上就显得特别必要,这几个软件主要是一体化制造系统仿真软件,这一软件主要是在车间设计和分析的建模以及仿真软件,在详细的功能上主要有自动生成离散大事仿真模型,并能够对这一模型进行仿真。

另外就是在制造车间的生产方案和工艺路径可以通过表格的形式进行输入,既能够通过手工进行输入同时也能够通过工艺规划的模块进行读入。

再者就是加工过程仿真器,为能够有效的价格产品设计和开发周期得到有效缩短,在CIMS当中尤其是强调计算机帮助设计和计算机帮助制造的集成,也就是要求从CAD输出产品设计信息可以直接通过网络传送到计算机帮助加工工艺规划系统,并使其产生刀位轨迹文件。

为能够有效确保加工工艺的合理性及NC代码正确,要对真实零件切削加工前进行一次试切削。

在这一过程中主要就是通过木模进行替代真实的零件,这明显会对开发的周期有着延长,并在成本上也会比较高。

针对加工过程仿真器可以为CAM/CAD集成,尤其是检验NC代码正确性和削减加工过程的碰撞干涉供应支持,所以在这一软件的应用下能够起到部分的代替试切的作用。

1.2计算机仿真在轧钢工艺中的实际应用现场生产中,小规格的圆钢在冷床上的运动方式和一般圆钢有着很大区分,故此要对冷床的基本结构及原理等进行讨论,在计算机上依据建立运动模型进行仿真试验后,结果表明当前生产的最小规格圆钢能够利用现有冷床进行生产。

讨论当中涉及到的冷床是步进回转式冷床,具有两种齿板,分别是V型齿板及U型齿板,借助它们相互错动使得圆钢一方面做步进运动,而另一方面绕其自身轴进行旋转。

大专计算机仿真技术研究专业论文

大专计算机仿真技术研究专业论文

大专计算机仿真技术研究专业论文计算机仿真技术是分析和研究系统运行行为、揭示系统动态过程和运动规律的一种重要手段和方法。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大专计算机仿真技术研究专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大专计算机仿真技术研究专业论文篇一一、对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基本介绍(一)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基本概念。

计算机仿真技术,是使用计算机技术和数学建模理论,以及相关的应用性工具共同建构的仿真性系统应用模型,并在一定的实验检验环境下,实现对已经建立的模型之综合性检验的实用技术。

依照计算机设备的具体类型状况展开分析,可以将现有的计算机仿真技术划分为:模拟仿真、数字仿真,以及混合仿真三个基本的类型。

伴随着当代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客观发展,以及计算机设备在运算速度与运算能力方面的提升,建立在数字化技术背景下计算机仿真技术,已经对传统模式下的原始仿真技术模式是实现了较为完全的实质性替代,这种新式的仿真技术易于运作与修改。

计算精度高且速度快,实验结果较为可靠等特征。

(二)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基本应用流程第一,对问题进行描述。

透过开展目标问题的描述实践,切实明确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对象、目的,以及相关的基础性要求,之后依照教学研究工作的目的和实践需求,具体确定计算机仿真技术的规模特征,以及约制条件。

第二,初步建立原始化数学模型。

数学模型是针对某种特定的事物系统或者是数量关系对象,使用规范化的数学语言,实现对数学结构的近似化或者是概括化描述目标。

计算机仿真技术是一种基于模型技术的全新技术,其模型建构的准确性对仿真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具有重要影响。

第三,建构仿真系统数学模型。

在原有的数学模型的建制基础上,引入计算机辅助科学技术模块,对之前已经建制完成的模型进行有针对性地补充完善,这个过程也可以简略性地描述为二次建模。

第四,开展编程和调试行为。

要将仿真技术系统前期建制过程中形成的数学模型,进行具体的编程和相应的调试行为。

第五,进行仿真实验。

应用计算机仿真技术系统,开展之前设定的实验内容,进而得到预期的实验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
Institute of East China Technology. Jiaotong University
计算机仿真技术论文


MATLAB 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分 专 班 学
院: 业: 级: 号:
电信分院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11 电牵(2)班
学 生 姓 名: 指 导 教 师:
第 4 页 共 7 页
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
②通过绘制系统根轨迹图判别 方法如下: 在 MATLAB 命令窗口编写以下命令: num=[1 7 24 24]; den=[1 10 35 50 24]; G1=tf(num,den); rlocus(G1) 由此得到根轨迹图为
3
Root Locus G1
2
1
Imaginary Axis
0
-1
-2
-3 -7
-6
-5
-4 Real Axis
-3
-2
-1
0
图 2 系统根轨迹图 由根轨迹曲线可看出:4 条根轨迹均在左半平面,所以系统是稳定的。
③通过绘制伯德图判别 方法如下: 在 MATLAB 命令窗口编写以下命令: num=[1 7 24 24]; den=[1 10 35 50 24];
由此得到的奈奎斯特图为
第 6 页 共 7 页
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
1 0.8 0.6 0.4
Nyquist Diagram
Imaginary Axis
0.2 0 -0.2 -0.4 -0.6 -0.8 -1 -1
-0.8
-0.6
-0.4
-0.2
0 Real Axis
0.2
0.4
0.6
0.8
1
图 4 系统的奈奎斯特图 从奈奎斯特曲线上可以看出没有包围(-1,j0)点,且 P=0,所以这个系统是稳 定的。 利用 MATLAB 提供判断稳定性的 4 种方法,可以看出判断结果是一致的。
第 5 页 共 7 页
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
G1=tf(num,den); margin (G1) 由此得到伯德图形为:
Bode Diagram Gm = Inf , Pm = -180 deg (at 0 rad/sec)
0 -10 -20 -30 -40 0
Magnitude (dB)
G1
Phase (deg)
s 3 7 s 2 24 s 24 s 4 10 s 3 35s 2 50 s 24
试判断该系统的稳定性。 方法如下: 在 MATLAB 命令窗口编写以下命令: num=[1 7 24 24]; den=[1 10 35 50 24]; G1=tf(num,den); G=feedback(G1,1); roots(G .den{1}) 得到结果:ans = -5.5616 -2.0000 + 1.4142i -2.0000 - 1.4142i -1.4384 由结果根据稳定充要条件:系统闭环特征根实部均在左半 S 平面,所以可判断 该系统是稳定的。
控制系统 MATLAB 计算及仿真(第 2 版)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4
第 7 页 共 7 页
System: G Step Response Peak amplitude: 1.22 Overshoot (%): 22.1 At time (sec): 1.99
1.4
1.2
1 System: G Rise Time (sec): 0.878 System: G Settling Time (sec): 4.84
-45
-90
10
-2
10
-1
10
0
10
1
10
2
Frequency (rad/sec)
图 3 系统的伯德图 从曲线可看出幅值裕度无穷大,所示这个系统是稳定的。
④通过绘制奈奎斯特图判别 方法如下: 在 MATLAB 命令窗口编写以下命令: num=[1 7 24 24]; den=[1 10 35 50 24]; nyquist(num,den);
Amplitude
0.8
0.6
0.4
0.2
0
0
1
2
3
4 Time (sec)
5
6
7
8
图1
二阶系统阶跃响应及性能指标
通过以上命令得到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同时在曲线上根据性能指标的定义单击 右键,则分别可以得到此系统的性能指标:峰值时间 tp=1.22s;调节时间 ts=4.84s; 上升时间 tr=0.878s;超调量 Mp%=22.1%。如图 1 所示。 通过这个例子可以看到 MATLAB 软件给我们的计算带来了极大的方便,避免了 因手工计算而带来的误差,提高了准确度和精度。
4,总结
通过以上的实例分析就可以看出 MATLAB 的功能之强大,应用范围之广。本文 只是针对自动控制系统中常用到的几个方面来介绍了 MATLAB 软件一小方面应用, 对于这个软件的更全面的应用还有待于读者们来认真学习,仔细探讨,进而掌握。
5,参考文献
①李国勇 计算机与仿真技术于 CAD—基于 MATLAB 的控制系统(第 2 版)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②黄忠霖 2009
第 3 页 共控制系统稳定性能的分析
众所周知, 一个系统的好坏要根据这个系统是否稳定来判断, 因而稳定性是控制 系统能否正常工作的首要条件, 所以在进行控制系统的设计时首先判别系统的稳定性。 而在自动控制理论的学习过程中, 对判别稳定性一般采用劳斯稳定判据的计算来判别。 对于低阶或是不复杂的系统判断起来很简单,但是对于高阶系统,按这样的方法计算 过程繁琐且复杂,很容易出错。运用 MATLAB 来判断稳定性不仅减少了计算量,而且 准确。下面将介绍 4 种方法来判断稳定性。 ①用 root(G . den{1})命令根据稳定充分必要条件判断 例如:已知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函数为: G1=
第 2 页 共 7 页
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
接根据响应曲线得出性能指标。 下面就用一个例子来介绍怎样利用 MATLAB 快速得到 结果。 例如:求如下二阶系统的性能指标: G(s)=
3 s 1 .5 s 3
2
首先用 MATLAB 在命令窗口编写如下几条简单命令: num=[3]; den=[1 1.5 3]; G=tf(num,den); grid on; step(G) %传递函数的分子多项式系数矩阵 %传递函数的分母多项式系数矩阵 %建立传递函数 %图形上出现表格 %绘制单位阶跃响应曲线
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
MATLAB 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 MATLAB 在控制系统仿真中的重要作用。利用 MATLAB 提
供的模块及简单命令可以方便、 快速的对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对象进行各种参数计算, 及仿真控制系统的响应曲线。 关键词:自动控制系统 MATLAB
1,引言
自动控制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交通运输、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极大 的提高了社会劳动生产率,改善了人们的劳动条件,丰富与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在当今的社会生活中,自动化装置无处不在,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现在比较流行的控制系统仿真软件是 MATLAB。 由于 MATLAB 的使用极其容易, 不要求使用者具备高深的数学与程序语言的知识,不需要使用者深刻了解算法与编程 技巧,且提供了丰富的矩阵处理功能,所以受到了广大学生和科研工作者的青睐。使 用 MATLAB 对控制系统进行计算机仿真的主要方法是:以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为基 础,使用 MATLAB 的 Simulink 工具箱对其进行计算机仿真研究。
2,控制系统时域分析性能指标
为了保证生产设备的安全经济运行, 在设计自动控制系统时, 必须给出明确的系 统性能指标,即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准确性和快速性指标。通常用这三项技术指标来 综合评价一个系统的控制水平。对于一个稳定的控制系统,定量衡量性能的好坏有以 下几个性能指标:(1)峰值时间 tp;(2)调节时间 ts;(3)上升时间 tr;(4)超 调量 Mp%。 怎样确定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是控制系统的分析问题; 怎样使自动控制系统的性 能指标满足设计要求是控制系统的设计与改造问题。在以往进行设计时,都需要通过 性能指标的定义徒手进行大量、复杂的计算,如今运用 MATLAB 可以快速、准确的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