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体结构图AUTO CAD
船舶结构节点图

0. 组成元素
看下面的图片,想一想船体结 构是由哪些基本元素构成?
2024/10/12
看下面的图片,想一想船体结 构是由哪些基本元素构成?
2024/10/12
2024/10/12
船体结构是由船体板、各种型 材组成的板架集合。
板材
平直板材、曲形板材、折边板和肘板
型材
角钢、球扁钢、T形材、扁钢、圆钢 等
相 交
2024/10/12
说明
型材面 板的接缝可用符 号" "表示
小比例的剖面图 中,两型材之间留 有间隙,间隙不大 于粗实线宽度b
间断构件的工艺性 切角只表示在外型显 著的视图中(见主视 图),其它视图省略 不画
板与型材的连接
连接形式 角 接
搭 接
视图画法
说明
)型材断面与板 材的剖面之间留有间 隙(见主视图)
15 250
20
250 20
法边
及肘
20
8
20 250
8
尺板
250
寸 Τ
标 型
注肘
板
300 20
15
20
300
6
15 300
20
15
20
6
300
15
60
2024/10/12
8×300×300
不
等
边
球
角
扁
钢
钢
T 型 材
T 型 材
2024/10/12
125×80×8
角钢 8
200
常用型材的画法及尺80寸标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20
16
18AH36
AutoCAD船体制图(型线图)上机指导--集美大学 船舶2012级用

集美大学轮机工程学院船舶2012级AutoCAD船体制图上机指导之一用AutoCAD 绘制150 t 冷藏货船型线图并用绘图机HP Design Jet430(D/A1)出图的主要步骤(仅供参考):1.绘制格子线(站距4500;半型宽4250;设计吃水2800;水线间距700;纵剖线间距1500)1)先建立格子线图层并置为当前图层;2)将状态栏的间距捕捉和栅格设为(4500,700)并开启(亮显);3)在适当位置(参考教材35页手工绘图)绘制纵剖线图的基线;绘半宽水线图的中线;4)在适当位置绘尾垂线并向右阵列出11个站线(行1,列11,列间距4500);5)将纵剖线图的基线向上阵列出6个水线(行6,列1,行间距700);6)将半宽水线图的中线向上复制出1500及3000纵剖线,并绘出4250型宽线;7)按投影关系绘横剖线图的格子线(为方便按投影关系绘图,横剖线图可先绘在纵剖线图右侧);8)在BL与型宽线之间的适当位置绘肋位刻度线(0#肋位在0号站向首250处,绘出0#刻度线(长度100)并将其向首阵列85个,行1,列85,列间距550);9)建立标注图层并置为当前图层,标注站号、水线号、纵剖线号、肋位编号(配合使用间距捕捉、UCS(用户坐标系)、单行文本注字、复制等);绘中站、中线(标CL也可)符号。
2.绘制纵剖线图上的首、尾轮廓线1)建立船体轮廓图层并置为当前图层,将UCS移到BL与0站线的交点处,绘出尾轴中心线(距BL 1200)。
2)按照该船尾轮廓尺寸(参考已发150t冷藏货船型线图后体图,或教材36页图2-13,或附页图2-9)绘制尾轮廓:用点命令绘(715,1710)和(715,765)两点,以这两点为圆心分别作半径为625的圆,然后作两圆的公切线;连接(-2900,6270)和(-2250,2950)两点得尾封板投影;过(-2250,2950)作圆心为(715,1710)圆的切线……。
船舶主要部位结构图

船舶主要部位结构图船舶部位名称船舶各部位名称如图所示。
船的前端叫船首(stem);后端叫船尾(stern);船首两侧船壳板弯曲处叫首舷(bow);船尾两侧船壳板弯曲处叫尾舷(quarter);船两边叫船舷(ships side);船舷与船底交接的弯曲部叫舭部(bilge)。
连接船首和船尾的直线叫首尾线(fore and aft line center line, centre line)。
首尾线把船体分为左右两半,从船尾向前看,在首尾线右边的叫右舷(starboard side);在首尾线左边的叫左舷(port side)。
与首尾线中点相垂直的方向叫正横(abeam),在左舷的叫左正横;在右舷的叫右正横。
船体水平方向布置的钢板称为甲板,船体被甲板分为上下若干层。
最上一层船首尾的统长甲板称上甲板(upper deck)。
这层甲板如果所有开口都能封密并保证水密,则这层甲板又可称主甲板(main deck),在丈量时又称为量吨甲板。
少数远洋船舶在主甲板上还有一层贯通船首尾的上甲板,由于其开口不能保证水密,所以只能叫遮蔽甲板(shelter deck)。
主甲板把船分为上下两部分,在主甲板以上的部分统称为上层建筑;主甲板以下部分叫主船体。
在主甲板以下的各层统长甲板,从上到下依次叫二层甲板、三层甲板等等。
在主甲板以上均为短段甲板,习惯上是按照该层甲板的舱室名称或用途来命名的。
如驾驶台甲板(b ridge deck)、救生艇甲板(life-boat deck)、等等在主船体内,根据需要用横向舱壁分隔成很多大小不同的舱室,这些舱室都按照各自的用途或所在部位而命名,如图1-18所示,从首到尾分别叫首尖舱、锚链舱、货舱、机舱、尾尖舱和压载舱等。
在货舱中两层甲板之间所形成的舱间称甲板间舱(tween dec k),也叫二层舱或二层柜。
看来这是以前设计的船,现在的船机舱基本在尾部。
中机型的效率不太好。
船舶部位、尺度和标志一、船舶各部位及舱室名称有关概念船首(head):船的前端部位。
14-基本结构图-船底结构

返回
第17页,共63页。
防倾肘板及加强筋
• 防倾肘板 • 位置:位于两肋板之间 • 制作:三角形折边钢板
• 作用:作为中内(旁)内龙骨的支点,保证中(旁) 内龙骨的稳定性
• 加强筋
• 制作:用扁钢或折边角钢制作,焊接在肋板上
• 作用:加强肋板强度
第18页,共63页。
返回
肋板
• 位置:每隔几挡肋位布置一道肋板
•内底板的宽度也逐渐 减小,而成为中内龙 骨和旁内龙骨的面板
主要是为了减少 应力集中
第32页,共63页。
第三节 纵骨架式双层底结构
1. 结构组成:内外底纵骨、肋板和底纵 桁(中底桁和旁底桁)
① 内外底板由密集的纵骨支持,增加了板的刚 性和稳性
② 内外底板厚度比横骨架式薄些,减轻重量。
2. 分析:如图所示杂货船纵骨架式双 层底结构
中内龙骨旁内龙骨肋板被取走形式简单施工方便横向强度大但抗沉性和防泄能力差主要适用于拖渔船和一些小型的内河船舱中内龙骨与横舱壁的连接cad一个肋距腹板高度15hh为原腹板高在横舱壁两侧加两块连接肘板肘板高与宽都等于中内龙骨的高将中内龙骨的面板在一个肋距内逐渐放宽形成水平肋板其宽度至少是原面板的宽度的两倍cad中内龙骨2旁内龙骨3船底纵骨5防倾肘板6加强筋7减轻孔肋板4连接特点cad返回返回返回横骨架式双层底结构由底纵桁和各种形式的肋板组成
② 局部横向载荷
③偶然载荷
第2页,共63页。
二、单底结构
1. 横骨架式单底结构 2. 主要由肋板和内龙骨组成
① 内龙骨
a) 内龙骨:中内龙骨和旁内龙骨 b)中内龙骨与舱壁的连接
② 肋板 ③ 舭肘板:连接肋板与肋骨下端
第3页,共63页。
1、横骨架式单底结构
基于AutoCAD船体结构三维实体建模基础(上机指导)---集美大学 轮机工程学院 船体结构与制图

基于AutoCAD船体结构三维实体建模基础(上机指导)---集美大学轮机工程学院船体结构与制图一、3D实体建模基本设置:(设置图形界限:格式>图形界限>(6000,5000),Z回车,A回车)1、设置绘图窗口背景颜色:工具>选项>显示>白色>应用并关闭。
2、设置对象捕捉标记颜色:工具>选项>草图>绿色。
3、随层赋予实体颜色:格式>图层>新建>图层0(9号色)、图层1(绿色)等>当前>确定。
4、调出实用工具条(图标菜单):视图>工具栏>(视图、UCS、UCS II、实体、实体编辑、着色、三维动态观察器;工作空间(2007以上版))。
二、进入3D实体建模工作空间:(以下使用下拉菜单提示,对应工具条(图标菜单)的使用方法从略)1、屏幕3D空间显示:视图>三维视图>西南等轴测等。
2、用户坐标系UCS使用:1)移动UCS到新原点:工具>新建UCS>原点;2)使当前UCS绕其任意一轴旋转:工具>新建UCS>X(或Y、Z);3)轴旋转法则:右手握轴,拇指轴正向,其余四指表示绕轴旋转正向。
3、实体着色:视图>着色>体着色(或带边框体着色)。
4、变换对实体观察的视角:视图>三维动态观察器。
5、实体特性查询(当前UCS下的质量、质心、惯性矩等):工具>查询>质量特性。
6、在模型空间中设置多视窗:视图>视口>二个视口(或四个视口等)。
(意义:各视口有不同的UCS;可同时从不同的视角构建、编辑、观察实体;三视图加轴测图同屏显示。
)三、3D实体建模基本命令:(以下使用下拉菜单提示,对应工具条(图标菜单)的使用方法从略)1、绘制空间点、空间直线、空间样条曲线:绘图>点>单点;绘图>直线;绘图>样条曲线。
(注:1)输入指定点的3个坐标或指定线段的端点坐标时,可采用绝对坐标或相对坐标形式输入;2)可采用直接距离法输入线段长。
船舶CAD制图示例

四、案例使用实例案例2 159000吨原油轮大型船舶分段图绘制。
绘制分段结构图是详细设计中的一项重要工作,绘制的主要依据是船体分段划分图,中横剖面图,基本结构图,外板展开图,肋骨型线图等.给制前, 要根据分段划分图确定的分段位置,阅读中横剖面图,基本结构图等图样, 分清分段构件的组成和主要构件的尺寸及连接情况.分段结构图通常以其表示的结构来分类。
一般有底部分段结构图、舷侧分段结构图、甲板分段结构图、舱璧结构图、首段结构图、尾段结构图和上层建筑结构图等。
如果分段结构图表示的是船体某一环形段(包括船底、舷侧和甲板)的结构,称为总段结构图。
对于同一类分段结构图,则以其表示的分段位置来区分,如"#6-150~#16+250"甲板结构图等。
分段结构图的数量取决于船舶大小和分段划分的情况,大、中型船舶的船体分段数量较多,一般有几十个以至近百个分段。
因此,分段结构图的数量也就较多。
本节将以29000T多用途货轮的底部结构为例,详细介绍分段结构图的绘制过程。
一、确定视图1.确定主视图通常选择能表示分段结构基本情况的视图作为主视图.主视图是表示分段结构基本组成的视图,一般来说,底部、甲板,平台、上层建筑常以基本结构图中相应位置的舱底图、甲板图、平台图为依据,用较大比例绘制而成,首尾段结构则以纵剖面图为依据,用较大此例绘制而成。
舷侧分段常以外板展开图中相应位置的图形为依据,用较大的比例绘制而成,也可从舷侧有构架的一面进行投影所得的视图作为主视图。
横舱壁结构则以它的肋位剖面图作为主视图·首、尾柱结构则以它的侧面投影图为主视图等。
底部(双层底结构)、舷侧、甲板、平台、舱壁、上层建筑分段结构图的主视图通常采用简化画法来表示,它们的图线含义与基本结构图或外板展开图相一致。
确定主视图要充分利用计算机绘图的复制、插入、缩放等编辑功能,根据分段的分布范围从基本结构图和外板展开图中得到本分段的主视图。
船体制图(结构部分)

Logo
船舶结构
图 双壳油船横剖面示意图
Company Logo
Logo
船舶结构
图 双壳油船横剖面结构图
Company Logo
Logo
船舶结构
内河船受航道和吃水的限制,船长较短,船型宽而扁平, 吃水浅,因此大多数中小型的内河船舶都采用单一横骨 架式结构。图所示为内河小型货船的横剖面结构。其甲 板、底部和舷侧均采用横骨架式单层结构。底部略向两 舷升高。
Company Logo
Logo
船舶结构
船体的基本组成
通常船体可大致分为主船体(hull)和上层建筑 (superstructure)两部分。 上层建筑:首楼(forecastle)、桥楼(bridge)、尾楼 (poop)及甲板室(deck house)。 主船体包括:船首(stem)、船中(midship)和船尾 (stern);
Company Logo
Logo
船舶结构
主船体是船体结构的主要部分,是由船底(ship bottom)、 舷侧(ship side)、上甲板(upper deck)围成的水密的 空心结构。其内部空间又由水平布置的下甲板(lower deck)、沿船宽方向垂直布置的横舱壁(transverse bulkhead)和沿船长方向垂直布置的纵舱壁(longitudinal bulkhead)分隔成许多舱室。货船上通常有货舱、机舱、 首尖舱和尾尖舱等舱室。首、尾端的横舱壁也叫首尖舱舱壁 (forepeak bulkhead)和尾尖舱舱壁(afterpeak bulkhead)。
Company Logo
Logo
船舶分类
小结
船舶的分类多种多样,较为常规的分类方法是按照用途 分类。油船、集装箱船、散货船是最为常规的船型,也是占 世界造船总量前三的船型。 此外,这里解释一下船、舰和艇的概念。 船:通用词,多用于常规民用或者特殊用途的。 舰:大型水面战斗船只。 艇:小型水面战斗船只、高速水面船和水下航行类。
船体总布置图

23.03.2022
动力
操 纵
船舶设备系统
23.03.2022
• 动力系统 • 操纵系统 • 观通导航系统 • 停船系统 • 起货设备 • 救生设备 • 生活设施
二、船舶总布置图
23.03.2022
1. 概述
总布置图是表示全船总体布置的图样。主要 表示船舶上层建筑的形式以及舱室、设备、门 窗、通道的布置情况;是绘制其它图样和进行 其它计算的依据。
第三双层底压载舱(右 )
污水井
第二双层底压载舱(右 )
污水井
双层底平面图
罗经甲板
首楼甲板
第一顶压载舱(左)
第一货舱
第一顶压载舱(右)
污水井 第一双层底压载舱(左 ) 第一双层底压载舱(右 )
污水井
货舱 储物舱
双层底
舱 内 平 面 图
首尖舱
75000DWT 优选型 散货船 75000DWT OBC (PANAMAX)
• 甲板或平台上舱室划分和舱内设备布置情况; • 甲板或平台上舱室外设备、机械的布置情况; • 甲板或平台上通道、门窗、扶梯等位置。
23.03.2022
舱底平面图
舱底平面图是沿最下层甲板或平台下表面剖 切船体后所得的剖视图。基本内容有: • 对双层底部分:表示了双层底上面的舱室、设备 布置的情况以及双层底空间内的液舱布置情况。 • 对单底部分:表示了船底构件上方舱室、设备布 置情况。
23.03.2022
3. 总布置图的特点
• 图形符号表示法 • 图中不直接标注定形尺寸和定位尺寸
23.03.2022
4. 常用图线及其应用范围
线型
应用范围
细实线 可见轮廓线
粗实线 板材、型材剖面简化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