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态心理学神经症
_变态心理学的概念和正常和异常心理的判断标准

变态心理学的概念和正常和异常心理的判断标准变态心理学(abnormal psychology)又称病理心理学(pathological psychology),是研究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发生异常的科学,包括研究认知、情感、意志和智能、人格等方面的异常表现,探讨异常心理的发生、发展、变化的原因和规律。
它不仅要对异常心理现象加以描述、分类和解释,还要说明其本质和发生机理,以便更好地理解、预测和有效地控制人的行为。
变态心理学是医学中发展最早的一个分支。
很久以来,心理变态的人常是被人们所排斥或遗弃。
人们不把心理障碍看成是疾病,却把心理变态的人看成是邪恶或魔鬼附体。
中世纪的欧洲,教士们使用了所谓驱魔术来驱赶魔鬼,大多数病人受鞭笞、火烧和其他人身凌辱与虐待,因为人们相信躯体痛苦难受时魔鬼就会飞离。
除了有些“癔症”或抑郁病人被劝服外,这种处理常会导致病人的死亡。
当时的社会骚动和对于灾祸的恐惧导致了一种信念,认为情欲是邪恶,女人激起男人产生情欲,因此女人是邪恶。
妇女在无情拷打之下被迫忏悔,然后,被绑在火刑柱上烧死。
后来,不管女子、男子、儿童,只要是与众不同或稍有不正常行为都会受到指控。
心理异常或离奇行为被看成撒旦淫威的表现,结果葬送了百十万人的生命。
象这种对心理变态的患者所进行的凌辱和折磨持续了约300年。
但同时也有许多医生和学者认为心理变态是疾病,同情精神病人,主张给予帮助和有效的治疗。
如Paracelsus(1490~1541)认为心理变态的人只不过是需要治疗的病人而已。
他相信这些病人是有心理障碍的人,通过交谈、说服和疏导可以治好。
此后,精神病人被送进疯人院,病人常常被带上铁链或锁于笼中。
法国大革命(1789)以后,Philipe Pinel医生倡导解除对精神病人的禁锢,主张以关心态度倾听他们诉说,让他们从事有益的劳动。
虽然该学说的论点是错误的,它却提出了大脑病变对精神病的病因作用。
但大脑病变只能解释一小部分的心理障碍,所以其他研究者又提出了精神病的心理原因学说。
变态心理学第五章 神经症性障碍

躯体化障碍,又被称为Briquet综合征。 患者在30岁之前就有很多躯体方面的主诉 和一个复杂的医疗历史。这些主诉涉及许 多不同的器官,无法由已知的躯体疾病来 解释,并且不受意识控制。
(二)疑病症
疑病症被定义为:尽管存在大量相反 的证据,个体仍然深信自己患有严重的生 理疾病,或过分恐惧会患上这种疾病。
(三)疼痛障碍
疼痛障碍的核心症状是出现在身体的 一个或多个部位的疼痛导致了明显的忧伤 或损害。
三、躯体形式障碍的可能原因与治疗
(一)躯体形式障碍的病因 1.精神分析的观点 2.沟通理论的观点
(二)躯体形式障碍的治疗
1.面质 2.建议 3.领悟
第六节 神经衰弱
一、神经衰弱的临床表现
1.与精神易兴奋相联系的精神易疲劳 2.情绪症状 3.心理生理障碍
二、神经衰弱的可能病因与治疗
(一)神经衰弱的可能病因
大多数学者认为心理社会因素是神经 衰弱的重要原因。
(二)神经衰弱的治疗 1.心理治疗 2.药物治疗
小结
1.神经症 2.焦虑症 3.恐怖症 4.强迫症 5.躯体形式障碍 6.神经衰弱
(二)恐怖症的治疗
1.系统脱敏法 2.暴露 3.模仿 4.对各类恐怖症的治疗
第四节 强迫症
一、强迫症的临床表现
(一)强迫观念与强迫行为 强迫症包含两个成分:强迫观念(obsessions)
和强迫行为(compulsion)。 强迫观念是持续反 复的念头、影像或闯入意识的冲动。这些念头非常 讨厌,且很难被消除或被控制。强迫行为是对强迫 观念的反应,包括固定仪式(如洗手、检查、抹擦) 或心理活动(如数数、祈祷或默默地重复某个词 语)。
二、恐怖症的临床表现
恐怖症是一种持久的恐惧反应,它同 危险的真实性是极其不成比例的。这种恐 惧反应可能会妨碍到一个人生活的方方面 面。例如,一个患有恐猫症的人因为极度 怕猫,甚至不能同家猫待在同一个房间。 即使有人不断地告诉她,家猫极少攻击人 类,但她的恐惧却改变不了。
变态心理学神经症

六章神经症一神经症的共同特征二神经衰弱三癔症四焦虑症五恐怖症六强迫症七抑郁性神经症八疑病症--------------------------------------------------------------------------------第六章神经症神经症(neumis)又名神经官能症或精神神经症,是一组大功能失调的疾病总称。
神经症是变态心理研究的经典内容,是心理咨询门诊最为常见、心理治疗效果较好的一类心理疾病。
本章将在阐明神经症的共同特征基础上,依次就神经衰弱、症、焦虑症、恐怖症、强迫症、抑郁症和疑病症的表现与防治问题进行讨论。
一神经症的共同特征神经症的临床表述可追溯到二千年以前,直到1769年,苏格兰精神病学家William Cullen才正式提出神经症的命名。
本世纪初,神经症的概念已在西方广为流行,并传入中国。
近几十年,西方发达国家的精神障碍分类系统中又取消了神经症的称,而是按照各种亚类疾病来命名。
《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中仍在使用神经症的命名,并提出了下列诊断标准:1.症状标准,以后述神经症综合征之一为主要临床相:痞症性分离症状或转换症状,轻度抑郁症状,恐怖症状,强迫症状,惊恐发作,广泛性焦虑症状,疑病症状,神经衰弱症状,其他神经症症状或上述症状的混合;2.严重程度标准,因上述症状造成至少下述情况之一:妨碍工作、学习、生活或社交;无法摆脱精神痛苦,以致主动求医;3.病程标准,持续病程至少3个月(除癌症或惊恐障碍外);4.排除标准,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等疾病。
我国神经症的分类是根据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来进行的,分为恐怖性神经症、焦虑性神经症、强迫性神经症、抑郁性神经症、疑病性神经症、癌症、神经衰弱等。
神经症的共同特征除了上述诊断标准所列项目以外,起病常与心理因素或社会因素有关,患者具有一定的人格特征,没有任何可以证实的器质性病变,自知力完好,主动求治,人格完整,适应现实社会能力良好。
《变态心理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变态心理学:是研究异常的心理现象与行为活动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原因及其规律的科学。
2.心理异常:是在大脑生理生化功能障碍和人与客观现实关系失调的基础上产生的对客观现实的歪曲的反映。
3.高危设计:选择那些更可能出现某种心理异常的人进行前瞻性研究。
4.血亲设计:这种设计仍属病例控制抽样,但同时对病例组被试的亲属进行评定,这种研窕设计的主要目的试探讨心理异常的传递。
5.催眠时相:指大脑皮层从觉醒(或睡眠)到睡眠(或觉醒)状态过渡的一种机能状态,包括四种不同的时相:正常相均等相反常相超反常相6.孤立病灶:乂称病理惰性,是指高级神经活动机能出现个别的病变点,但其他高级神经机能仍很正常,这种病灶可能是过去经受的精神床上的后果,遗留下来而成为产生心理异常的原因。
7.实验性神经症:兴奋和抑制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但如果兴奋和抑制不能协调,就会造成大脑机能的混乱,从而产生行为的混乱,称之为实验性神经症。
8.泛化:当某一反应与某种刺激形成条件联系后,这一反应也会与其它类似的刺激形成某种程度的条件联系,这一过程称为泛化。
9.辨别:即个体学会对相似的刺激进行分辨,并做出不同反应的过程。
10.神经症:指在面对日常生活种的问题时,由于过去不良的学习经验的影响而产生的持续性焦虑和恐惧情感。
11.躯体形式障碍:是一种以焦虑为基础的神经症模式,病人报告躯体症状,似乎躯体某方面出现问题,但去不能找到任何的器质性病变基础,因此乂称心里生理障碍。
12.转换性障碍:以前称做疫病(症)或歇斯底里,其特点为在没有器官病变的基础上出现某种机体机能障碍或失去控制能力。
13.恐怖症:指对某种客观或情境表现出一种持久的恐惧,但客体或情境并没有真正的危险,或这种危险的程度是被极大地考大了的。
14.妄想:思维障碍导致假的不合理的信念称为妄想,妄想可见于许多类型的精神障碍,并不是精神分裂症的特征性症状,精神分裂症的妄想具有泛化,内容荒谬的特点,迫害妄想关系妄想及影响妄想最常见。
变态心理学——常见心理异常症状与对应病症

感觉过敏、内感性不适、感知综合障碍、情绪脆弱(神经衰弱)2、神经衰弱症候群:注意减弱3、应急相关的精神障碍:心因性幻觉4、癔症:心因性幻觉、心因性遗忘5、感染后虚弱状态患者:感觉过敏6、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感觉减退7、抑郁状态:感觉减退、内感性不适、内脏性幻觉、感知综合障碍、思维迟缓、抑郁性木僵8、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窥镜症、思维云集、病理赘述、夸大妄想(麻痹性痴呆)、注意减弱、记忆减退、遗忘综合症、情绪迟钝、易激惹、强制性哭笑。
9、意识障碍:感觉减退10、脑器质性疾病:幻视、错构、虚构幻视12、人格障碍:超价观念13、精神分裂内感性不适、幻听、幻视、幻嗅、幻味、幻触、内脏性幻觉、功能性幻觉、思维障碍、感知综合障碍、窥镜症、思维贫乏、思维松弛(思维散漫)~早期、破裂性思维(思维联想障碍)、思维中断、思维插入、思维被夺、思维云集、病理性象征性思维、语词新作、逻辑倒错性思维、关系妄想、被害妄想、物理影响妄想、夸大妄想、自罪妄想、疑病妄想、嫉妒妄想、钟情妄想、内心被揭露感、原发性妄想、强制性思维、情绪迟钝(早期)、情绪淡漠(衰退期)、情绪纠错、意志缺乏(衰退期)、不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木僵。
14、颞叶癫痫、颞叶肿瘤:幻嗅15、偏执性精神障碍被害妄想16、癫痫幻触17、强迫症强迫性思维18、躁狂思维奔逸、易激惹19、心情障碍狂躁:思维奔逸20、心境障碍抑郁发作:思维迟缓21:器质性精神障碍痴呆思维贫乏22、脑器质性与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有意识障碍思维不连贯23、情绪性精神障碍躁狂发作:夸大妄想、记忆增强、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24、情绪性精神障碍抑郁发作:自罪妄想、记忆增强25、更年期、老年期精神障碍:嫉妒妄想(更年期)、疑病妄想26、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嫉妒妄想、遗忘综合症。
变态心理学-神经症

强迫性穷思竭虑
强迫怀疑 强迫联想
强迫回忆
强迫意向
强迫及其障碍
临床表现: 强迫动作和行为
强迫检查
强迫洗涤
强迫性仪式动作 强迫询问
强迫及其障碍
临床表现: 强迫情绪—一种不必要的担心 回避行为 其它
焦虑和抑郁 病态的人际关系
躯体症状
第四章 神经症性障碍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焦虑及其障碍 第三节 恐惧及其障碍 第四节 强迫及其障碍 第五节 躯体形式障碍 第六节 神经衰弱
躯体形式障碍
躯体化障碍
未分化躯体形式障碍 疑病障碍
躯体形式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躯体形式的疼痛障碍 其它躯体形式障碍
躯体形式障碍
躯体形式障碍概述 以持久地担心或相信各种躯体症状的优势观念 反复就医,各种医学检查阴性和医生的解释,均不能打 消其疑虑 即使有时存在某种躯体障碍也不能解释所诉症状的性质、 程度,或其痛与优势观念 经常伴有焦虑或抑郁情绪 病人常否认心理因素的存在
病人主诉的症状不是通过植物神经系统中介,且局限
于身体的特定部位。
第四章 神经症性障碍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焦虑及其障碍 第三节 恐惧及其障碍 第四节 强迫及其障碍 第五节 躯体形式障碍 第六节 神经衰弱
神经衰弱
精神易兴奋和脑、躯体功能疲乏。
以精神易兴奋却又易疲劳为特征,表现为紧张、烦恼、
变态心理学
2014.3.19
第四章 神经症性障碍
第四章 神经症性障碍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焦虑及其障碍 第三节 恐惧及其障碍 第四节 强迫及其障碍 第五节 躯体形式障碍 第六节 神经衰弱
目的要求:
6神经症 变态心理学(课件)

场所恐惧症:
害怕对象主要为某些特定环境,如广场、闭室、黑暗场所、拥挤 的场所、交通工具(如拥挤的船舱、火车车厢)等,其关键临床特征 之一是过分担心处于上述情境时没有即刻能用的出口。
社交恐惧症(社会焦虑恐惧症)
(1)害怕对象主要为社交场合(如在公共场合进食或说话、聚会、开 会,或怕自己作出一些难堪的行为等)和人际接触(如在公共场合与 人接触、怕与他人目光对视,或怕在与人群相对时被人审视等);
-- 变态心理学 -Abnormal Psychology
第六章 神经症
主 讲: 天津中医药大学心理系 王雪艳 授课对象: 2009级应用心理班
神经症(neurosis):旧称神经官能症,是一种精神障碍,但属非精 神病性功能性障碍。
是一组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恐惧、强迫、疑病或神经衰弱症状的 精神障碍。有一定的人格基础,起病常受心理社会因素影响。症状没 有可证实的器质性病变作基础,与病人的现实处境不相称,但病人对 存在的症状感到痛苦和无能为力,自知力完整或基本完整,病程多迁 延。
诊断:1.广泛性焦虑症;2.惊恐发作。
Page 13
2. 恐怖症
恐怖症:是一种以过分和不合理地惧怕外界客体或处境为主 的神经症。
病人明知没有必要,但仍不能防止恐惧发作,恐惧发作时 往往伴有显著的焦虑和自主神经症状。
病人极力回避所害怕的客体或处境,或是带着畏惧去忍受。 包括:场所恐怖、社交恐怖、特殊恐怖
(2)常伴有自我评价低和害怕批评;
特定的恐惧症:
害怕对象是场所恐惧和社交恐惧未包括的特定物体或情境,如动 物(如昆虫、鼠、蛇等)、高处、黑暗、雷电、鲜血、外伤、打针、 手术,或尖锐锋利物品等;
Page 11
一年多前途经某菜场时突发性心慌心悸、呼吸困难, 患者极度恐惧,好像“周围没有空气”,“天要塌 下来了”,大声尖叫,抱头鼠窜,最后死死抱住一 根电杆,浑身战栗、大汗淋漓,瘫软下来,持续约 半小时。患者事后回忆起来也莫明其妙,不知为何 如此惊慌和恐惧。 此后发作频繁,每次发作十多分钟,程度较首 次为轻,多为突然心慌、胸闷,出现频死感,抓住 亲人的手惊叫“不得了!不得了!”。发作后疲乏无 力、脸色苍白。否认即往重大躯体疾患史。
变态心理学经典神经症

•
四、病前性格特征及病程可助诊断。病程可长可短,
临床表现:1.害怕社交场合
2.躯体症状:口干、出汗、心跳剧烈、想上厕所。周围的人 可能会看到的症状有:红脸、口吃结巴、轻微战抖。有时候,患者发 现自己呼吸急促,手脚冰凉。严重时与惊恐发作类似。
3.预期性焦虑:总是担心会在别人面前出丑,在参加任何社 聚会之前,他们都会感到极度的焦虑。他们会想象自己如何在别人面 前出丑。当他们真的和别人在一起的时候,他们会感到更加不自然, 甚至说不出一句话。
强迫怀疑:对自己的行动是否正确,产生不必要的疑虑,要反复核实。如出 门后疑虑门窗是否确实关好,反复数次回去检查。不然则感焦虑不安。
强迫联想:反复回忆一系列不幸事件会发生,虽明知不可能,却不能克制, 并激起情绪紧张和恐惧。
强迫对立思维,头脑里总是出现与他人相反的观念,如,别人说“漂亮”, 便想到“丑陋”,说“成功”,便想到“失败”;
• 相似:都是对某些场所或活动产生的强烈恐惧, 也都是表现出对这些场所和活动的回避。
• 区别:在害怕或回避的场所、害怕的原因和焦 虑严重程度上仍然存在明显的区别。
场所
害怕的原因
焦虑的严重 程度
社交
社交场合,如会议、晚会、 朋友聚会;或与人接触
害怕在这些场合进行某种行 为,怕别人看到的丑态或认 为他愚蠢 中等或强烈
2.感到不能控制自认为应该被控制的心理活动 3.一般能适应社会 4.感到痛苦,迫切要求治疗,自知力完整
一、恐怖症
定义:接触到特定事物或处境时具有的强烈的恐 惧情绪,患者采取回避行为,并有焦虑症状和植 物性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类心理障碍。 (一)致病因素 1、生物学因素:5-HT系统和去甲肾上腺素系统 2、心理社会因素 (1)心理分析理论:是对抗焦虑的防御反应(无 意识的本我冲动) (2)行为理论:经过条件反射建立 (3)认知理论:高估所害怕情景和事物的危险 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态心理学神经症
❖ 两年前为了文凭上函授中专。家中反映患者脾气更大,整日 双眉紧锁,坐立不安,常诉胸痛,在某医院检查不见特殊异 常,诊断为神经衰弱,给服脑乐静、天麻丸等药,患者服用 几次,未见好转便不再服用。
主要症状 焦虑情绪 主要特征 广泛和持续性 焦虑 \ 反复发作的 惊恐不安 伴随症状 自主神经紊乱\肌肉紧张\运动型不安 临床分类 广泛性焦虑障碍
惊恐障碍
变态心理学神经症
焦虑症的患病率(美国)
每年有2300万美国人遭受焦虑症的困扰。 1999年,美国要在焦虑症上直接或间接地花
费423亿美元。约占全美心理健康总帐单($ 1480亿)的30%。 在一生当中,有30%的女性,19%的男性遭 受过焦虑症的困扰。(美国国家心理健康研 究所)
CCMD-3:神经症(neurosis),是一组主要表现为焦虑、 抑郁、恐惧、疑病症状或神经衰弱症状的精神障碍.
本障碍有一定人格基础,起病常受心理社会(环境)因素 影响。症状没有可证实的器质性病变做基础,与病人的现实 处境不相称,但病人对存在的症状感到痛苦和无能为力,自 知力完整或基本完整,病程多迁延。社会功能受损或无法摆 脱的精神痛苦,使其主动就医。符合症状至少三个月,惊恐 障碍另有规定。
2004、2005年级总体
全院3240名低年级大学生中 有焦虑、抑郁问题的学生为185人,占5.7%, 有自杀倾向问题的学生为 65人,占2.0%。 2004级学生,有焦虑、抑郁问题的学生为 78人,占5.31%, 2005级学生,有焦虑、抑变郁态心问理学题神的经症学生为107人,占6.04%,
典型病例
❖ 焦虑症指一种以焦虑情绪为主的神经症,以 广泛和持续性焦虑或反复发作的惊恐不安为 主要特征,常伴有自主神经紊乱、肌肉紧张 与运动型不安,临床分为临床上分为广泛性 焦虑症(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和惊恐障碍( Panic Disorder )
❖.
变态心理学神经症
得了!不得了!”。发作后疲乏无力、脸色苍白。否认即往重
大躯体疾患史。
变态心理学神经症
❖
❖ 病前性格耿直、急躁、好胜心强,急于求成。结婚十七 年,夫妻关系一般,一儿一女均健。 家族病史不详,自称一家都是急性子。 体检:体温37.1℃、脉搏90次/分、呼吸20次/分、血 压120/84毫米汞柱。心肺听诊阴性。神经系统未见特殊 异常。 精神检查:神口清合作,年貌相符、略显憔悴。讲话急 切、偶有吃。情绪明显焦虑不安,一再询问:“我会不会 疯”、“会不会死”。不断长吁短叹、搓拳顿足。未发现幻觉、 妄想,智力正常,自知力充分。 实验室检查无特殊发现。
变态心理学神经症
我们一直在担心没有发生的事情!
变态心理学神经症
❖ 适度焦虑可以提高智力和体力活动上的绩效 ❖ 过度焦虑的影响 ❖ 焦虑产生的原因:遗传,不可控因素,生活来自琐事,压力变态心理学神经症
❖ 2、恐惧:是对当前一种危险情境的即时的应 激反应,具有很强的逃避倾向,伴随交感神 经系统活动的增强。
变态心理学神经症
神经症的主要类别
一、焦虑及其障碍 二、恐惧及其障碍 三、强迫及其障碍 四、躯体形障碍 五、神经衰弱
变态心理学神经症
第二节 焦虑及其障碍
变态心理学神经症
概念
❖ 1、焦虑:是一种以显著的负性情绪、紧张的 躯体症状以及对未来的担忧为特点的情绪状 态。
❖ “提不起”的焦虑:焦虑是一种指向未来的情 绪状态,它的特点是,因为不能预测或控制 将要发生的事件而感到担心。轻度的焦虑可 以让人们把工作完成的更好!可是,面对日 常生活我们事事焦虑,那无疑会让我们过得 很痛苦。
第五章 神经症性障碍
变态心理学神经症
第一节 概 述
神经症的共性
1、起病常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 2、病前多有一定的易感素质和人格基础; 3、症状没有相应的器质性病变为基础; 4、社会功能相对完好; 5、一般没有明显或持续的精神病性症状; 6、一般自知力完整,有求治要求。
变态心理学神经症
许又新:神经症是一种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持久的心理 冲突,病人觉察或体验到这种冲突并因之而深感痛苦,且妨 碍了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但没有任何可证实的器质性病理 基础。
❖
一年多前途经某菜场时突发性心慌心悸、呼吸困难,
患者极度恐惧,好像“周围没有空气”,“天要塌下来了”,大
声尖叫,抱头鼠窜,最后死死抱住一根电杆,浑身战栗、大
汗淋漓,瘫软下来,持续约半小时。患者事后回忆起来也莫
明其妙,不知为何如此惊慌和恐惧。
此后发作频繁,每次发作十多分钟,程度较首次为轻,
多为突然心慌、胸闷,出现频死感,抓住亲人的手惊叫“不
❖ 调 查 : 焦 虑 障 碍 的 患 病 率 : ( prevalence rate)
中国12个地区(1982) 1.48‰, 男:女=1:2;
美国(1994) 广泛性焦虑症:男 2%,女 4.3%: 惊恐发作: 男1.3%,女 3.2% 。. 发病年龄: 20-40岁
变态心理学神经症
抑郁焦虑 自杀倾向 其他
❖ 杨X,女,38岁,高中文化,已婚,教师。头痛、头昏、 失眠、心烦意乱、坐卧不宁多年,阵发性心悸、气促、惊恐, 反复发作1年余。 首次发病年月不清,患者只记得素来性急气躁,易于激惹。 常常心烦意乱,头痛头昏,很少有心情安稳的时候。等公共 汽车时不停地走下人行道翘首张望,即使没有急事也难做到 像旁人那样悠闲自在地静待。拨电话、调收音机时心急抖, 极无耐性,恨不得砸烂机器。
❖ 恐惧的认知成分是清晰的,特定的危险的认 识,比如怕狗
❖ 恐惧是正常的,恐惧症是异常的
变态心理学神经症
3、焦虑和恐惧的异同 ❖ 认知成分—关键的区别 ❖ 躯体成分—基本相同 ❖ 行为成分—类似,战斗或逃跑,焦虑不知如
何是好 ❖ 恐惧是基于事实或是对真实危险的夸大,焦
虑时基于一种无形的危险。
变态心理学神经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