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课件 生活与哲学前言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与生活-上课课件-1.0生活与哲学前言

哲理:由事道出(人生/生活)道理 哲学:是一种学问。
【诡辩】哲=折+口 【玄学】深不可测
【本义】Philosophy源自希腊的西方学术名词翻译。
Philo + sophia = Philosophy
爱
+ 智慧 =爱智慧/思考的乐趣。
西方的智慧
西方式智慧: 人站在自然的对立 墙上的花 面,用理性审视一 我把你从裂缝中拔下 切;而在人之上, 握在掌中,拿到此处,连根带花 又有神来审视人的 小小的花,如果我能了解你是什么 理性。理性与信仰 是西方智慧的根本。 一切一切,连根带花 信仰解决“人活着 我就能够知道神是什么 为什么”的问题, 而理性则解决“怎 人是什么 么活”的问题。
物质—意识—实践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联系、发展的观点—矛盾规律—创新
历史观—价值观
认识论、价值
四单元之间的逻辑关系是: 生活、实践的观点(哲学 · 哲学的基本问 题 · 马克思主义哲学) —— 如何认识世界: 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物质 · 意识 · 实 践)——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矛盾分析的方 法(联系 · 发展 · 矛盾 · 创新)——树立科 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社会历史的真 谛 · 价值的创造和实现)。
高二《哲学常识》前言
对 哲 学 的 赞 美
拄着哲学的文明杖 到思想的风景地去参观 举起哲学智慧的火炬 把自然、社会和思维 知识的疑问解答 教会你思考的方法 理清你心中的乱麻 啊!哲学 你是人类得力的认识工具 你是人类精神灿烂的玫瑰之花 来吧,让我带你去看一个新世界, 访问一种新生活
一、哲学入门
学习哲学能马上使人变得更聪明吗? 学习哲学能马上让你成绩大幅提高吗? 学习哲学能马上让你找一份好工作吗? 学习哲学能马上让你赚大钱吗? 但——学习哲学可以让你: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前言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前言一、综合解说【地位作用】本单元在全书中起着引领和导入作用,是全书的起始课。
什么是哲学?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哲学在社会发展中有什么作用?这些问题的探究与学习,有助于我们在掌握本单元基本理论的同时,为全书的学习打下基础。
从身边的哲学入手,通过对哲学概念和哲学基本问题的体会,有助于我们划清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界限,以科学的世界观指导我们现在的学习和今后的工作。
因此,本单元的学习,对我们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主要内容】根据最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本单元分为三课: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
第一课包括两个框题:生活处处有哲学;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第一框共两个目题:第一目从我们的生活入手,说明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第二目讲了两个问题:一是哲学的本义爱智慧;二是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第二框共两个目题:第一目讲哲学概念的基本含义。
第二目主要讲哲学与具体科学的相互关系。
通过本课学习,使同学们了解什么是哲学、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等。
引导同学们进入生活与哲学的学习。
第二课包括两个框题:哲学的基本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第一框共两个目题:第一目从哲学研究的问题入手,指出了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进而分析了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
第二目分析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从两个方面进行探究。
第二框,首先探究唯物主义,指出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唯物主义在其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三种基本形态;其次分析唯心主义,指出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并说明了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最后指出虽然哲学史上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个对子”,但从基本派别来看则只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阵营。
通过本课学习,使同学们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掌握什么是唯物主义、唯心主义。
生活与哲学前言 PPT

8
高中思想政治
生活与哲学导言
著名的哲学名人
希腊三贤: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马克思、恩格斯等 老子、孔子、毛泽东等 • 生气是拿别人做的错事来惩罚自己。 • 没有什么比健康更快乐的了,虽然他们在生病之前 并不曾觉得那是最大的快乐。 •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___柏拉图
·教育的根是苦的,但其果实是甜的。 ·真正的朋友,是一个灵魂孕育在两个躯体里。
高中思想政治
生活与哲学导言
生活与哲学 (导言)
2
高中思想政治
生活与哲学导言
前 言
—— 对 哲 学 的 赞 美
拄着哲学的文明杖 到思想的风景地去参观 举起哲学智慧的火炬 把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疑问解答 教会你思考的方法 理清你心中的乱麻 啊!哲学 你是人类得力的认识工具 你是人类精神灿烂的玫瑰之花 来吧,让我带你去看一个新世界, 访问一种新生活
16
我近三十年来一直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 并总是试图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我的工作。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智慧的源泉。 —— 钱学森
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
17
2000 -- 2005年高考作文题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全国卷 全国卷 全国卷 全国卷 江苏卷 江苏卷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
诚
智子疑邻 山的沉稳 凤头
信
心灵的抉择
水的灵动 豹尾
19
猪肚
2003年全国卷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宋国有个富人,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墙淋坏了。他儿 子说:“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邻居家的一 位老人也这样说。晚上富人家里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 富人觉得他儿子很聪明,而怀疑是邻居家老人偷的。 以上是《韩非子》中的一个寓言。直到今天,我们仍 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类似的故事,但是,也常见 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我们在认识事物和处 理问题的时候,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 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是什么样的关系呢? 请就 “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 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
高三政治专题五《生活与哲学》前言与辩证唯物论课件

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
辩证 唯物论
认识论
主观能动性与客观 规律关系 联系的观点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 系 认识的深化、发展; 追求、发展真理 社会存在和 社会意识的关系
唯物 辩证法
发展的观点 矛盾的观点 辩证否定观
历史 唯物主义
价值观导向作用 人生价值实现
群众观点
专题五:前言与辩证唯 物论
⑴请结合上述材料,从《经济生活》角度简要分析全球金融 危机爆发的原因。
⑵运用辩证唯物论的有关道理,说明各国为应对金融危机而 采取的措施的理论依据。
参考答案:
⑴①市场调节存在固有的弱点和缺陷,而美国政府又长期缺乏对市场 的正当监管,从而导致金融危机的爆发。②经济全球化在促进各国经济合 作的同时,也可能使一个国家的经济波动可能殃及他国,甚至影响全世界。
1.理解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 的统一 2.理解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3.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两方面的内容 4.理解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其三种基本历史形态;唯心主义 的基本观点及其两种基本形态 5.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 的物质性 6. 理解哲学的运动概念、物质与运动的关系、物质世界是绝对 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7.理解规律的含义、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说明人可以认识 和利用规律,坚持按规律办事 8.理解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能动 作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A
C
A
B
10.为了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方针政策,某县大力开展建 设新农村活动。县政府出台了《整治村容村貌方案》,其中有一项内容是要 求铲除农户在自家门前、空院、空闲地种植的蔬菜、农作物。该县的这种做 法 A.坚持了发展的观点,从长远的角度规划了新农村建设 B.是从整体出发,体现了全局观念 C.违背了实事求是的原则,不符合农村的实际情况 D.体现了对部分作用的重视,是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11.中央经济会议指出,2008年下半年以来,根据形势发展变化,我们及时 采取一系列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我国经济呈现增长 较快、价格回稳、结构优化、民生改善的良好局面。从哲学的角度,这体现 了 ①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有利于人们实现预期目标 ②坚持发展的观点,实现 主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③宏观政策在经济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④科学理 论需要应用到实践中 A. ① ② B. ② ③ C①④ D. ③ ④
部编版 高中政治 必修4 生活与哲学 开课入门课(12页PPT)

•
7.事故发生后,学校要及时调查事故 原因, 客观地 、实事 求是地 记录事 故真相 。必要 时,应 当保护 事故现 场及相 关证据 ,并请 求公安 卫生等 部门进 行调查 和处理 。
其好友王敏佳和李想因写给师母的“批评信”,因李想没有说出实情, 导致王敏佳遭到群众的批斗险些失去宝贵的生命
凭借一己之力救助了四个新生儿,像是暗示着吴岭澜、沈光耀、陈鹏、 张果果四个人——六度分离理论:任何两位素不相识的人之间,通过 一定的联系方式,总能够产生必然联系或关系(四人均为清华学子)
爱你所爱 行你所行 听从你心 无问西东
•
5.怎样根据反馈原理选择和安排好层 次练习 ,使听 、说、 读、写 、算等 技能训 练落实 到实处 。
•
6.怎样根据学生实际采用什么样的教 学方法 和教学 手段充 分地调 动学生 学习的 主动性 和积极 性,使 学生积 极参与 教学活 动,使 学生的 智能得 到充分 发展, 思想品 德教育 得到渗 透。
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矛盾分 析的方法
【唯物辩证法7、8、9、10】 (联系7 ·发展8 ·矛盾9 ·创新10)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 价值观【历史唯物主义(唯物
史观)11、12】 (社会历史观11 ·价值观、人
生观12)
马
克 辩证唯物主义 思
主
义 哲 历史唯物主义 学 (唯物史观)
哲学的学习,侧重理解和运用,要学好哲学有两个基本要求: 1、牢牢把握哲学的逻辑体系——答题时需要注意“限定范围”。 2、记忆原理(世界观)及其方法论。原理(世界观)及其方法 论的学习需要多看课本,加强理解。
(物质4 ·意识5 ·认识6)
第三单元,主要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如何看待 物质世界的运动法发展,阐明辩证唯物主义的 联系、发展和矛盾观点,学习唯物辩证法(核 心问题:生活的方法)
【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第一单元备课ppt精品课件

教学设计 二、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具体知识的关系 (一)教学目标:从两个角度清晰把握“哲学是什么”的 问题,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增强学生主动运用科学世界 观指导学习、生活和实践的意识。 (二)教学难点: ——知识密度高,抽象概念多,易错点多,学生能力弱。 (三)教学策略: 紧扣中心,提供典例,注重交流, 突出比较,精确总结,防止误解。
本单元围绕 的一条主线
哲学和生活和实践的关系
教材分析
二、本单元的知识结构
一条主线:哲学与生活、实践的关系 为什么要学哲学 什么是哲学 ①哲学与世界 观、方法论、 具体知识的关 系。 ②哲学的基本 问题和基本派 别。 学习怎样的哲学 ①从哲学和时代的 关系看真正的哲学 ②马克思主义哲学 是科学的世界观和 方法论。
教学设计
(三)教学策略:
立足生活、破立结合、激发思维, 自主归纳、切实感受、提升兴趣。
教学设计
一、哲学与生活的关系
(四)流程设计: 准备阶段: 做好课前调查,归纳学生对哲学的主要看法。
讨论阶段: 针对学生对哲学的典型观点,结合生活情景设计活动, 进行多层设问。在破立结合间引导学生感受哲学之亲、 哲学之用、哲学之美。 提升阶段: 引经典名言,提升学生的思维境界,启迪 新的疑问,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愿望。
《生活与哲学》
教材分析
起点是生活和实践 全书的 逻辑起点, 一、本单元地位: 起着引领和导入的作用。 全书的 如何正确地看待宇宙和人生, 核心问题 如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本单元的 核心问题 回答什么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理解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地位和重要意义, 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 方法论。
四、哲学与时代的关系 (四)教学设计: 主题探究活动:寻找智慧之光 ①先秦诸子中的某一个哲学流派 具体探究对象: ②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和特点
人教版高中政治生活与哲学1.1 生活处处有哲学(共30张PPT)教育课件

哲学与生活的关系:
(一)、生活中处处有哲学
哲学智慧和思想的产生:人类的生活和实践活动 哲学的来源: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导
语
要使我们的生活丰衣足食,就要学好经济与生活; 要使我们的生活保持稳定,就要学好政治与生活; 要使我们的生活富有情趣,就要学好文化与生活; 要使我们的生活充满智慧,就要学好生活与哲学。
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
学习目标:
1、知道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2、懂得哲学是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3、了解哲学的意义和任务。
(1)保持一颗好奇的心,探究世界
(2)细心观察生活,思考人生,总
结人生智慧,自觉地应用哲学
(3)阅读有关的哲学书籍 生活处处有哲学,生活需要智慧,生活需
要哲学;知识可以传授,智慧无法转让。哲 学存在于一切具体事物当中,任何人任何事 里面都有哲学,只要留心你就会发现。学好 哲学,终生受益!
今 天 就 到 这 儿 吧
教学重点、难点:
哲学的来源;哲学的任务
教学方法:
小组调查法、合作探究法、故事讲解法、 自主探究法、
调查题目:你分班时为什么会选择文科班而不是理科班? 调查题目:你幸福吗?幸福是什么? 调查题目:每次大考,年级或班级都会按学生的成绩排名 次。你在排名问题上,是赞同还是不赞同?
小小调查问卷
于1地、上哲的学琐为事什而么忘了开看始天于是仰一望种更天可穹笑?的无知。
由于泰勒斯整天忙于各种研究,生活过得相当窘迫,一些 没有眼光的势利小人时常嘲笑他,说他尽做些没有用的事 情。泰勒斯对这些人说:“你们可以嘲笑我没用,但要说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生活与哲学》1.1生活处处有哲学教学课件 (共43张PPT)

哲学并不神秘,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烛光照亮小屋
(1)这两个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有何不同? 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 (2)想一想,思维方法在人们生活中起着什么作用。
一位先生收了两个学生。 一天傍晚,先生给每个学生一 枚铜钱,说:“你们立刻买样 东西来,把这间黑暗的房间完 全装满”。于是,一个学生去 买了许多干草,堆在屋中。先 生摇摇头。而另一个学生却买 来了一支蜡烛,点燃后,原本 黑暗的屋子一片光明。先生笑 了:“这是装满屋子的最好方 法。”
• 1. 每天告诉自己一次,我真的很不错。 • 2. 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己 3. 生活中若没有朋友,就像生活中没有阳光一样 4. 明天的希望,让我们忘了今天的痛苦 5. 生活若剥去了理想、梦想、幻想,那生命便只是 一堆空架子 6. 发光并非太阳的专利,你也可以发光 7. 愚者用肉体监视心灵,智者用心灵监视肉体 8. 获致幸福的不二法门是珍视你所拥有的、遗忘你 所没有的 9. 贪婪是最真实的贫穷,满足是最真实的财富 10. 你可以用爱得到全世界,你也可以用恨失去全世 界 11. 人的价值,在遭受诱惑的一瞬间被决定 • 12. 年轻是我们唯一拥有权利去编织梦想的时光 13. 青春一经典当即永不再赎 14. 没有了爱的语言,所有的文字都是乏味的
核心问题:如何看待自然、社会(人生)和思维 如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第一单元:
基本概念
生活、实践的观点(哲学1· 哲学的基本问题2· 马克思主义哲学3)
第二单元: 第三单元:
唯物论(物质观)、认识论(实践观)
如何认识世界: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物质4· 意识5· 实践6)
辨证法(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辩证否定观)
生活实践决定哲学
1.哲学就在我们身边(哲学的起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1、你为什么选择理科?
(“兴趣”、“基础较好”、“家庭因素”、“其它科目都不好”……)
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哲学观点 2、你幸福吗? 事物的相对性和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哲学的智慧就在我们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的
a、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b、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一切信仰都带着呻吟
一切爆发都有片刻的宁静
一切死亡都有冗长的回声
《这也是一切》舒婷
不是一切大树
都被暴风折断,
不是一切种子
都找不到生根的土壤,
不
是一切真情
都
流失在人心的沙漠里, 不是
一切梦想
都甘
愿折掉翅膀
不是一
切火焰
都只燃
烧自己
而不把
别人照亮;
不是一切星星都仅指来自示黑夜而不报告曙光
33
《这也是一切》
不是一切大树 不是一切种子 不是一切真情 不是一切梦想 不是一切火焰 不是一切星星
3
哲学知识的隐喻性
罗素说:“哲学,就我对这个词的理解来说, 乃是某种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的东西。它和神学一 样,包含着人类对于那些迄今仍为确切的知识所不 能肯定的事物的思考;但是它像科学一样是诉之于 人类理性而不是诉之于权威的,不管是传统的权威 还是启示的权威。一切确切的知识——我是这样主 张的
——都属于科学;一切涉及超乎确切在确切知识之
常言说,思想是文章的灵魂。这 里的思想最高层次就是哲学。历史上 伟大的作家往往都是思想家和哲学家。
10
如果一个国家没有经济学家、哲学家和政治 学家,那将是不可思议的。 —马克思
雾里看花,水中望月, 你能分辨这变化莫测的世界? 涛走云飞,花开花谢, 你能把握这摇曳多姿的世界? 谁能借你一双慧眼, 让你把这纷扰看个清清楚楚、 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具体 科学
开 知识
始
自然 科学 知识
社会 科学 知识
都是讲 世界某 一定
领域事 物的性 质规律
告诉人们具体处理自身同外部世界的关系,
具体地使自身获得发展、完善。
2、哲学的形成基础、研究对象和特点
具体科学 概括和总结
哲学
具体观 点系统 化理论 化
世界特定领域中的 事物的性 质与规律
自然界 人类社会 人的思维
29
一个目的 (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 两项活动(两项基本活动) 三个概念(世界观、方法论、哲学) 一对关系
30
哲学家与船夫”
一个船夫在湍急的河中驾驶小船,船上坐着 一位哲学家。船划动后,哲学家问船夫:“你 懂得数学吗?”船夫回答说:“不懂。”哲学 家说:“那你就失去了三分之一的生命。”过 了一会,哲学家又问:“你研究过哲学吗?” 船夫回答:“没有。”哲学家说:“那你就失 去了一半以上的生命。”正当哲学家与船夫继 续交谈时,一阵巨浪将船掀翻,哲学家与船夫 都被抛进河里。这时,船夫喊:“你会游泳 吗?”哲学家答:“不会。”船夫说:“那你 就失去了你的整个生命。”
都被暴风折断, 都找不到生根的土壤, 都流失在人心的沙漠里, 都甘愿折掉翅膀 都只燃烧自己而不把别人照亮; 都仅指示黑夜 而不报告曙光
34
今 天 就 到 这 儿 吧
2005 年 9 月
35
…
谢 谢!
36
27
学习马克思 主义哲学的根本目 的,就是要以这一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 法论为指导,更好 地认识世界和改造 世界,并提高自己 的精神境界。
28
中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
1、有助于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有助于正确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3、有助于在观察和分析社会问题时,得出正确的结论; 4、有助于分析人生的重大问题,指导自己在人生正确道路上前进; 5、有助于激发想象力、创造力,以科学思维方式为指导搞好学习和工作。
—— 恩格 斯
古希腊是欧洲哲学的发源地。在那里,
哲学的词源就是“爱智慧”。
16
“哲学”一词源于古希腊文,原由 “爱 和 “智慧” 两个字组成,其意为 “爱智慧” 。
在古汉语中,“哲”释为“智慧”、“聪 明”、“贤明”等,含有通晓事理之意。“哲” 之为“学”,从字面上来看,就是使人聪明、 启发智慧的学问或学说。
认识 改造
客观世界 世 界
主观世界
团中央发布网 络文明公约
3、每个人总是在处理三方面的关系
认识、适应、改变
自然界
自
认识、适应、改变
己
他人 社会
认识、改变
自己
二.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 ,形成了两类具体科学知识和哲学
1、具体科学知识的形成、特点、意义
人类在 改造世 界的活 动中积 累许多 经验
文 明 史
外的教条都属于神学。但是介乎神学和科学之间还
有一片受到双方攻击的无人之域;这片无人之域就
是哲学”。
4
哲学知识的隐喻性
《新 鞋 子》
据传曾有一个穷苦农夫赤脚走到首都,而且赚了 一大笔钱;这下,他不但能给自己买一副鞋袜,还 足以买醉一番——他醉醺醺地寻路回家,却醉倒在 一条大路上,沉沉睡去。这时一辆马车驶来,车夫 喝令他躲开,不然就要轧过去。醉汉醒来,看了看 自己的双腿,因为脚上有了鞋袜,他没能认出来, 于是他对车夫说:“轧过去吧,那不是我的腿。”
研究对象不同
系统化、理论化 的世界观
整个世界总的观 点和根本观点
万事万物的共同性质和规律, 人与外部世界共同的本质关系, 处理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共同 规律
(2)什么是哲学?
含义: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特点: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3)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世界观
人们对整个世界总 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高中思想政治
哲学常识上册 前 言
程进辉 主讲
1
2
生活世界和哲学世界关系
黑格尔说:“哲学的特点,就在于研究 一般人平时所自以为很熟悉的东西。一般人 在日常生活中,不知不觉间曾经运用并应用 来帮助他生活的东西,恰好就是他所不真知 的,如果他没有哲学的修养的话”。
恩格斯说:“常识在它自己的日常活动范 围内虽然是极可尊敬的东西,但它一旦进入 广阔的研究领域,就会遭到最惊人的变故”。
用来观察、处理问题
方法论
人们认识和改造 世界的根本原则 和根本观点
哲 统一于 学
二、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 为什么 要 学 哲学 )。
1、哲学是一门使人聪明、启发智慧、追求智慧的学问。
2、哲学能在人类生活的路途上点起前行的明灯,指导人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 造世界。
25
马克思
(1818-1883年)
31
《哲学家与船夫》”哲学寓意: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的两 项基本活动,但认识世界的目的则在 于改造世界。
32
《一切 》北岛
一切都是命运
一切都是
烟云
一切都是没有结局
的
开
始
一切都是稍纵即逝的追寻
一切欢乐都没有微笑
一切苦难都没有泪痕
一切语言都是重复
一切交往都是初逢
一切爱情都在心里
一切往事都在梦中
一切希望都带着注释
请就 “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 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
8
请注意题中的两个提示:
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事物认知 正误深浅有没有联系 ? 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对生活材料思考的角度。
9
这里就有一个哲学问题:
主观的情感在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 识过程中究竟有着什么样的作用?从哲学 上正确理解把握这一点,容易上手、有助 于审题、谋篇、架构,最终写出好的文章。
我近三十年来一直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 并总是试图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我的工作。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智慧的源泉。 —— 钱学森
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
“哲学要是不同科学接触, 就会变成一个空架子. 科学要 是没有哲学,就是原始的混 乱的东西。”
13
15
最早的希腊哲学也是
自然科学家,他们是一 些博学的人。
英文是 philosophy,还包含达观、镇静、 冷静、泰然自若的意思。
17
揠苗助长 塞翁失马、焉知祸福
刻舟求剑
四伯乐相马
18
人类
实践
指 导
经验 形成
哲学
系统化、理论化
具体科学知识
实 践
世界观
(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
(自发、零散、朴素、缺乏理论论证)
19
一.人类的两项基本活动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智慧 的结晶,是科学的世界观和 方法论,是伟大的认识工具。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崭新的唯 物主义哲学,即辨证唯物主 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26
物质
辩证唯物论
意识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马
唯物辩证法
克 辩证唯物主义
思
认识论
主
联系的观点 发展的观点 矛盾的观点
义
实践和认识
哲 历史唯物主义 学
认识是发展的
2000 -- 2005年高考作文题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全国卷 全国卷 全国卷 全国卷 江苏卷 江苏卷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
诚
信
心灵的抉择
智子疑邻
山的沉稳 水的灵动
凤头 猪肚 豹尾
2003年全国卷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宋国有个富人,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墙淋坏了。他儿 子说:“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邻居家的一 位老人也这样说。晚上富人家里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 富人觉得他儿子很聪明,而怀疑是邻居家老人偷的。 以上是《韩非子》中的一个寓言。直到今天,我们仍 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类似的故事,但是,也常见 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我们在认识事物和处 理问题的时候,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 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是什么样的关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