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中考语文专项复习课件:复句知识(共28张PPT)

合集下载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八大复句类型 课件(29张PPT)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八大复句类型  课件(29张PPT)

三、并列复句
并列复句与承接复句的区别 (1) 承接复句的分句呈鱼贯式排列,排列次序是由分句所表示的 时间和事理上的先后决定的,分句的顺序不能前后对调,其基 本格式是A→B→C。 (2)并列复句的分句呈平行的雁行式排列,其基本格式是A,B C……,分句的排列比较自由,有时可以前后对调。
四、选择复句
3.例句: (1)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梁启 超《敬业与乐业》) 分析:是因果复句,用“所以”来连接前后句,前一分句表达的 意思是“职业都是神圣的”,后一分句表达的意思是“职业都 是可敬的”,因为神圣所以可敬。
七、条件复句
1.特点:前一个分句提出一个条件,后一个分句说明产生的结果 。
七、条件复句
无条件复句√
特征: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会产生同样的结果,不以条件变化为依据。 无条件句必须成对使用关联词语。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无论(不论,不管,任凭)……都(也,还,总,总 是)……… 例句:不管穷人富人,男儿女娃,在读书问题上都是平等的。 分析:例句是无条件复句,“无论贫穷富裕,无论男孩女孩,都要平等读 书”,前一句是条件,后一句是结果,不管条件变成什么样,结果都是 一样的。
2.分类:一般包括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无条件三种
七、条件复句
充分条件复句√
特征:一句是充分条件,一句表示这种充分条件所产生的结果。只要A, 就能B,只要满足了条件A,就一定会产生结果B。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便、就只要(只需,一旦)……就(都,便,总)……… 例句:平凡的工作只要和远大的理想结合起来,便会产生极大的乐趣。分 析:例句是充分条件复句,“只要把平凡的工作和远大的理想结合便会产
一、递进复句
例句:这十多个少年,委实没有一个不会凫水的,而且两三个 还是弄潮的好手。 (鲁迅《社戏》) 分析:句中后一分句表示的意思比前一个更进一层,前一个分 句交代少年们都会凫水,后一个分句交代其中的两三人还是 凫水的好手,是递进关系。

九年级中考语文专项复习精品课件_复句知识(28张PPT)

九年级中考语文专项复习精品课件_复句知识(28张PPT)
土了。 3、我们几个 苦口婆心地给他讲道理,他竟然一句也
没听进去。
六、假设复句
前一个分句假设存在或出现了某种情况,后一个分句 说出假设情况一旦实现产生的结果。两个分句之间是 一种假定的条件与结果的关系。
常见的关联词语是:如果(假如、倘若、若、要是、 要、若要、假若、如若)……就(那么、那、便、那 就)……,即使(就是、就算、纵然、哪怕、即便、 纵使)……也(还、还是)……,再……也……。如: 1、如果老王不能前去,那就让我去吧。 2、即使天塌下来,这件事也得继续做完。 3、 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 苏州园林就 3、吃过了饭,老秦跟小福去场里打谷子。
三、递进复句
后面分句的意思比前面分句的意思进了一层,分句 之间是层进关系。
常用的 关联词是:不但(不仅、不只、不光)…… 而且(还,也,又)……,尚且……何况(更不用 说,还)……,况且。如: 1、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 2、桥的设计完全合乎原理,施工技术更是 巧妙绝
伦。 3、他这样胆小的人尚且不怕,我还怕吗?
四、选择复句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分别说出两件或几件事, 并且表示从中选择一件或几件。分句之间构成选择 关系。
常用的 关联词是:与其……不如……,宁可……也 不……,或者……或者……,不是……就是……, 要么……要么……,或许……或许……,可能…… 可能……,也许……也许……。如: 1、作为一个有骨气的男儿,与其跪着生,不如站着
2、单重复句 一重复句是指只有两个分句的句子。 主要有下列十种类型: 并列
承接 递进 选择 转折 假设 因果 条件 解说 目的
一、并列复句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分别陈述几种事物,或者几 种事情,或一种事情的的几个方面,分句之间是平 行相对的并列关系。

语文语法基础知识复句精选课件

语文语法基础知识复句精选课件

例子1
虽然他很努力,但是没有取得 好成绩。
例子2
尽管天气很冷,但是他仍然坚 持锻炼身体。
例子3
我很想出去玩,但是作业还没 写完。
例子4
他看起来很强大,但实际上内 心很脆弱。
04
条件复句
条件关系及其表达
条件关系的定义
条件关系是指某个结果的出现依赖于某个或某些条件的满足。在条件复句中,通常包含“ 只要......就......”或“除非......否则......”等结构。
条件关系的类型
根据条件的性质,条件关系可分为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充分必要条件三种类型。充分条 件是指某个条件满足了,结果就一定出现;必要条件是指某个条件不满足,结果就不出现 ;充分必要条件是指某个条件既是结果出现的充分条件,也是必要条件。
条件关系的表达
在语言表达中,条件关系可以通过使用条件连词、调整语序、运用修辞手法等多种方式来 表达。
表示在两种或多种情况之间作出选择 的关系。
表达方法
使用选择连词(如“或者”、“要么 ”、“还是”等)连接两个或多个分 句,表示选择关系。
选择连词使用技巧
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连词,确保 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注意连词的搭配和位置,避免出 现语法错误。
在使用“要么…要么…”等结构 时,要确保两个选项的语义相对
转折关系的表达方式
通过转折连词、语气变化、语序调整等手段来表达转折关系 。
转折连词使用技巧
常见转折连词
但是、可是、然而、却、尽管等。
使用技巧
转折连词在复句中起到连接前后分句、表达转折关系的作用。使用时应注意选择合适的连词,根据语境和表达的 逻辑关系来确定连词的位置。
典型转折复句赏析
01

九年级中考语文专项复习课件复句知识(共28张PPT)

九年级中考语文专项复习课件复句知识(共28张PPT)

二、承接复句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一个接着一个的叙述连续发 生的动作,或者接连发生的几件事情。分句之间有先 后顺序。
常用关联词语有:就,便,才,又,于是,然后,接 着,首先(起初)……然后……,从而。如: 1、他们俩手拉着手,穿过树林,翻过山坡,回到草房。 2、起初他们问我个人的情况,然后又问到有关革命形
2、河不深,可是水太冷 3、明天不下雨,我们上西山去。 这三个复句各包含两个分句。同一复句里的分句,说的是有关系的事。 一个复句只有一个句终语调,不同于连续几个单句。
二、复句中分句的组合方式
1、复句 根据复句组合方式的不同,可以把它分为两大类: A、由单句直接组合而成的。如:
我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老师走进教室,来到讲台前,认真地讲起课来。 这样的复句靠分句间的 语序来联系,没有明显的逻辑关系, 要根据上下文才能弄清楚。
土了。 3、我们几个 苦口婆心地给他讲道理,他竟然一句也
没听进去。
六、假设复句
前一个分句假设存在或出现了某种情况,后一个分句 说出假设情况一旦实现产生的结果。两个分句之间是 一种假定的条件与结果的关系。
常见的关联词语是:如果(假如、倘若、若、要是、 要、若要、假若、如若)……就(那么、那、便、那 就)……,即使(就是、就算、纵然、哪怕、即便、 纵使)……也(还、还是)……,再……也……。如: 1、如果老王不能前去,那就让我去吧。 2、即使天塌下来,这件事也得继续做完。 3、 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 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2、哥哥嫂嫂既然扔开他像泼出去的水,他又何必恋恋不舍呢? 3、几房本家大约已经搬走了,所以很寂静。 4、由于 病魔缠身,两次体检未通过,他只好第二次踏进补习班的门槛。
八、条件复句 前一个分句提出一个条件,后一个分句说明这个条件一旦实 现所要产生的结果,分为充分、必要、完全等三种类型。 常 见关联词语有:只要……就……,只有……才……,除非……才 (不)……,无论(不管,不论)……都……。如: 1、衣服只要干净整齐,越朴素穿着越称心。 2、只有具备了“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胆识,才能昂

中考语文专题单句复句-课件精品PPT(共39张PPT)

中考语文专题单句复句-课件精品PPT(共39张PPT)


(3)王明 十 六 岁。 (4)明 天 星 期 日。 (5)树 叶 黄 了。



宾语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行为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谁”或“什么”一类问题。 例如: (1)他打字。 (2)什么叫信息? (3)门口围着一群看热闹的。
定语是名词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名词,表示人或事物性质、状态、数量、所属等。 例如: (1)那 沉甸甸 的稻谷,象 一垄 金黄的 珍珠。 (2)三 杯 酒敬亲人。
辨别区分单、复句:
蒙后省略 2. (我)吃饭了,我也喝汤了。
这两个句子都是复句
承前省略 1.我吃饭了, (我)也喝汤了。
回顾一下刚才这两个句子:
复句的特点
复句必须具备两套或两套以上的主谓关系结构; 只有一套句子结构,不管有多长,中间有多少逗号,仍然是单句。
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指明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物”。
例如: (1)我 写字。 (2)中 国 人 民 志 气 高。


谓语是陈述主语的,说明主语的。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 。 注:狭义的谓语指动词。 例如: (1)满 天 乌 云 顿 时 消 散 了。 (2)鲁 迅 是 中 国 现 代 文 学 的 奠 基 人。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语法专题: 单句和复句
单句:由词或短语构成,能表达一个相对完整意义的基本语言单位。 比如:1、武汉加油! 2、我不出门。 3、你戴口罩了吗?
句子的成分
主语、谓语、宾语; ——三种主要成分 定语、状语、补语; ——三种附属成分
常用的关联词: 既……又,不是……而是 是……(而)不是,一方面……一方面 , 一会儿……一会儿,一边……一边 ,有时……有时,也……也等。

复句知识课件初中语文课件PPT课件教学课件

复句知识课件初中语文课件PPT课件教学课件

关联词语类型及功能
选择关系
转折关系
表示在几种情况中选择一种。如:不是……就 是……;要么……要么……;或者……或者……
表示前后意思的转折。如:虽然……但是……; 尽管……还是……;……然而……
假设关系
条件关系
表示假设某种情况出现,将会产生怎样的结 果。如:如果……就……;要是……那么……; 即使……也……
区别
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句组成,单 句只有一个主谓结构。
联系
复句中各分句间互有联系,共同表达一 个完整的意思;单句结构简单,表达意 思相对单一。
02 常见复句类型及 用法
并列复句
1 2
定义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并列组合而成,这些分 句叙述相关的几件事情,或说明相关的几种情况, 它们之间没有主次之分。
训练方法
通过选取典型例句、设计针对 性练习等方式进行训练。
训练步骤
首先引导学生分析语境,然后 指导学生理解复句含义和用法,
最后进行实际运用训练。
训练效果评估
通过测试、作业等方式评估学 生训练效果,并针对问题进行
及时反馈和指导。
05 初中生常见复句 错误类型及纠正 方法
结构混乱错误及纠正
01
错误类型:分句之间缺乏必要 的连接词,或者连接词使用不
关键知识点总结
01
复句的定义和分类
掌握复句的基本概念,理解并列复句、偏正复句等不同类型的复句。
02
复句中的关联词语
学习并掌握常见关联词语的用法,如“因为...所以...”、“虽然...但是...”
等。
03
复句的层次和逻辑关系
理解复句的层次结构,分析各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如因果、转折、条
件等。

《复句》课件(共29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复句》课件(共29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7.如果不下雨,我们就去郊游。 假设复句
8.只要你能坚强,我就一辈子放心了条件。复句
9.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并列的复句说。
在文中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1.这种桥__不__但_形式优美,__而__且_结构坚固。 2.作为一个有骨气的男儿,宁__可___站着死,也__不___
跪着生。
3.__即__使_明天下雨,我__也___要去参观历史博物馆 4.这场比赛_虽__然__他尽力了,但_是____他还是跑了倒
4.不管刮风下雨,他每天都坚持锻炼身体。 (条件复句)
5.即使有天大的困难,也吓不倒我们。 (假设复句)
6.既然你不同意,那我就不去春游了。(因果复句)
7.只有共同患难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 (条件复句)
8.我是去他家学习,不是去他家玩。
(并列复句)
9.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
复句必须具备两套或两套以上的 主谓关系结构;
只有一套主谓结构,不管有多长, 中间有多长,中间有多少逗号,仍然 是单句。
复句的表达作用——复杂的意思。 如:
小敏看书。小敏做笔记。——单句
小敏边看书,边做笔记。——复句
(同时做两件事)
小敏先看书,然后做笔记。——复句 (做事有先后顺序)
判断下列句子是单句还是复句
关于复句的 基本知识
一、什么是单句
由词或短语构成,有特定 语调,能独立表达一个完整的 意思的句子。(主要指主谓句) 如:1.我吃饭了。
2.我喝汤了。
二、什么是复句?
• 比较以下几个句子: 1.我吃饭了。 2.我喝汤了。 以上两个句子分别表达了两个意思,是两 个单句。
3.我吃饭了,我也喝汤了。 像这样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句组成的句子,

中考专题训练——复句 课件(共27张PPT)

中考专题训练——复句 课件(共27张PPT)

3.只有几个赤膊的人翻,翻了一阵,都进去了,接着 走出一个小旦来,咿咿呀呀的唱。
4.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 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
各分句按照时间顺序分别说出连续的动作或相关的情 况,有先后相承的关系,是承接复句。
承接复句常用关联词语有:
就/便/才/又/于是/然后/接着/ 首先(起初)……然后……/从而
③这几天,大家晓得,在昆明出现了历史上最卑劣最无耻的事情! 单句。[这几天],大家‖晓得,在昆明出现了历史上最卑
劣最无耻的事情! ④新年到,闰土也就到了。 条件复句
⑤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 递进复句 ⑥由于一两个零件没完成,耽误了一台复杂机器的出厂时间。
因果复句 ⑦家里就是我跟我爹两个啦。
递进复句: 甚至、并且、而且、更、况且、何况、反而、 不仅……而且……
选择复句: 或者……或者……、是……还是……、宁可、 要么……要么……、不是……就是……
转折复句: 但、但是、反倒、却、可、可是、然而、 只是、不过、虽然……但是……
因果复句: 由于、因此、因而、所以、以致、因为、可见、 既然、因为……所以……、既然……就……
选择复句常用的关联词是:
与其……不如……/宁可……也不……/ 或者……或者……/不是……就是……/ 要么……要么……/或许……或许……/ 可能……可能……/也许……也许……
例句:
1.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与其说盼望着回家,毋宁说更害怕回家。
2.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 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罢……
如:李明在家里做化学作业。你虽然学习很努力尔,但是没 有找到好的学习方法,所以成绩才不理想。
(二)看有无包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多重复句的步骤 ①总览全局,确定分句数目。 ②理解全句语义,确立第一层次。 ③辨析关联词语,依据搭配关系逐层分析。
4、区别 A、并列复句 与 承接复句 的区别 1.并列复句的分句是相互对称的,成平行的雁行式排列。其基本格式 是A,B,C……,分句的排列比较自由,有时可以前后对调。如: 1、他一边看报,一边听音乐,一边吃饭。 2、小李今年十八岁,小王二十四岁,至于老陈嘛已是年过古稀了。
B.借助虚词组合而成。如: 我们不仅要专心听讲,还要多动脑筋。 只要坚持锻炼身体,就能增强体质。 这种复句,分句之间的联系靠虚词,而主要的虚词是 连词和副词,还有部分起关联作用的短语,统称 关 联词语。这类复句由于关联词语的作用,结构显得严 密。
分句之间逻辑关联的较明确,我们应根据分句之间 的 语义和不同的逻辑关系,正确选用关联词语,不 能任意组合。
2.承接复句的分句排列次序是由分句所表示的时间和事理上的先后决 定的,因此,分句的派顺序不能前后对调。其基本格式是A→B→C…… 成鱼贯式的排列。如: 1、见过了小李和小王,老陈便带着他们到田间去打谷子。 2、看过报纸,听了两段音乐,他心满意足地去吃饭了。
B. 承接复句与 连动句 的区别 1.承接复句的分句有语音停顿,书面上用 逗号或分号标出这 种停顿。连动句没有。 2.承接复句的分句可以有不同的 主语,连动句只能共带一个 主语。 3.承接复句在分句间可以用上关联词语,连动句则不能用。 如: 1、过了那树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 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承接复句) 2、他上街买菜去了。(连动句)
结尾有一个较大的停顿,书面上用句号、问号或感叹号表示。
如 (1)他有个妹妹在上海读大学。 (2)他有个妹妹,在上海读大学。 例(1)句子内部没有语音停顿,一句话表达了一个意思, 是单句。
例(2)由于句子内部有较大的停顿,成为两个分句,表 达了两层意思,所以是复句。
(2)关联词语 复句一般使用关联词语,或成对使用,或单独 使用,甚至不用,单句大都不用。 如:
(2)递进复句:甚至、并且、而且、更、况且、何 况、反而、不仅……而且……等。
(3)选择复句:或者……或者……、是……还是……、 宁可、要么……要么……、不是……就是……等。
(4)转折复句:但、但是、反倒、却、可、可是、然 而、只是、不过、虽然……但是……等。
(5)因果复句:由于、因此、因而、所以、以致、因 为、可见、既然、因为……所以……、既然……就等。
1、我回到北京去看你。 2、 我回到北京就去看你。 3、他们爱祖国,爱人民,爱和平。 例1很显然是单句, 例2用了关联词语“就”使整个句子成为一个表示假设关系的 紧缩复句。
例3虽然没有使用关联词语,但也可以看出是一个并列关系的 复句。
(3)结构关系 复句中的每一个分句都不作另一个分句的任何 成分,它们之间没有谁包含谁关系,单句相反。 如:
2、哥哥嫂嫂既然扔开他像泼出去的水,他又何必恋恋不舍呢? 3、几房本家大约已经搬走了,所以很寂静。 4、由于 病魔缠身,两次体检未通过,他只好第二次踏进补习班的门槛。
八、条件复句 前一个分句提出一个条件,后一个分句说明这个条件一旦实 现所要产生的结果,分为充分、必要、完全等三种类型。 常 见关联词语有:只要……就……,只有……才……,除非……才 (不)……,无论(不管,不论)……都……。如: 1、衣服只要干净整齐,越朴素穿着越称心。 2、只有具备了“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胆识,才能昂
势的一些问题和 镇头市敌驻军的动静。 3、吃过了饭,老秦跟小福去场里打谷子。
三、递进复句
后面分句的意思比前面分句的意思进了一层,分句 之间是层进关系。
常用的 关联词是:不但(不仅、不只、不光)…… 而且(还,也,又)……,尚且……何况(更不用 说,还)……,况且。如: 1、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 2、桥的设计完全合乎原理,施工技术更是 巧妙绝
二、承接复句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一个接着一个的叙述连续发 生的动作,或者接连发生的几件事情。分句之间有先 后顺序。
常用关联词语有:就,便,才,又,于是,然后,接 着,首先(起初)……然后……,从而。如: 1、他们俩手拉着手,穿过树林,翻过山坡,回到草房。 2、起初他们问我个人的情况,然后又问到有关革命形
是没有实现的事情。 不同点:条件复句着重于条件,假设复句着重于假设。
只要记住条件复句的几种类型和关联词语就很 容易区别了。如: 1、如果美国政府仍然 一意孤行搞对抗,中国政府愿 意奉陪到底。(假设复句) 2、只要美国政府仍然一意孤行搞对抗,中国政府就要 奉陪到底。(条件复句)
5、复句类型 (1)并列复句:也、又、还、同时、另外、既…… 又……、不是……而是……、一方面……一方面……
八、九年级语文
复句知识复习专题
复句知识
一、复句的概念 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相关,结构上互不作句子成分的分句组成。 (分句是结构上类似的 单句而没有完整句调的语法单位)。复句中 的各个分句之间一般有停顿,书面上用逗号,分号或冒号表示;复句 前后有隔离性语音停顿,书面上用句号或问号, 叹号表示。 语法上指能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当于单句的分段的句子, 如:1、梅花才落,杏花又开了
2、河不深,可是水太冷 3、明天不下雨,我们上西山去。 这三个复句各包含两个分句。同一复句里的分句,说的是有关系的事。 一个复句只有一个句终语调,不同于连续几个单句。
二、复句中分句的组合方式
1、复句 根据复句组合方式的不同,可以把它分为两大类: A、由单句直接组合而成的。如:
我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老师走进教室,来到讲台前,认真地讲起课来。 这样的复句靠分句间的 语序来联系,没有明显的逻辑关系, 要根据上下文才能弄清楚。
C、假设复句 与 转折复句 的区别 用“即使(就算、纵然、哪怕、纵使、就是)……也……”这组关联词
语组合成的假设复句。含有转折意思(有的书称为转折式假设复句, 有的称之为让步假设复句),它与用“尽管……还是……”这组关联词 语组合成的转折复句最容易混淆,其区别是:
1、让步假设复句前后分句所说的事情都没有成为现实,“即使”表示 撇开的是虚拟的事实,是做最大的假设罢了。
七、因果复句
前面分句说明原因,后面分句说出结果,可分为说明因果和推论因果。
说明因果一个分句说明原因,另一分句说明由这个原因产生的结果,因 和果是客观事实。
常用 关联词有:因为(因)……所以(便)……,由于……因而……,因此, 故此,故而,之所以……是因为……。 推论因果一个分句提出一个依据或前提,后一分句由此推出结论,结论 是主观判定的,不一定是事实。常用关联词有:既然(既是)……就 (那就、便、又何必)……。如: 1、我们主张积极的思想斗争,因为它是达到党内和革命团体内的团结 使之利于战斗的武器。
(6)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7)公差催人上路,像屠夫赶牛羊一样,
例(6)、(7)看起来都是由两个句子组成的,但结构关 系不一样。
例(6)是由两个主谓结构的分句组成的一个复句, 例(7)后面半句在结构上是全句的一个句子成分,所以是
单句。
(4)意义关系 复句中各分句之间的意义关系常常用关联词语来 表示,但有时并非所有复句都使用关联词语,甚至会出现可 作单句或可作复句的句子,这就要结合句子的意义关系来考 虑, 如 : (8)凝视着窗外的同学,脸上露出了笑容。 由于人们对例 (8)意义理解的角度不同,结论就不同。如果“凝视窗外的” 是这个“同学”则为单句:如果“凝视窗外的”前面另有主 语,比如“他”则为复句。 区别 单句复句不外这四种方法,但多数情况下我们是综合运 用,以便尽快得出结论。
土了。 3、我们几个 苦口婆心地给他讲道理,他竟然一句也
没听进去。
六、假设复句
前一个分句假设存在或出现了某种情况,后一个分句 说出假设情况一旦实现产生的结果。两个分句之间是 一种假定的条件与结果的关系。
常见的关联词语是:如果(假如、倘若、若、要是、 要、若要、假若、如若)……就(那么、那、便、那 就)……,即使(就是、就算、纵然、哪怕、即便、 纵使)……也(还、还是)……,再……也……。如: 1、如果老王不能前去,那就让我去吧。 2、即使天塌下来,这件事也得继续做完。 3、 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 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3、多重复句 结构上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层次的复句叫多重复句。 有两个层次的叫二重复句,有三个层次的叫三重 复句,其余依次类推。多重复句是由一重复句扩 展而成的。 分析多重复句可以采用符号法和框式图解法。如:
符号法: 1、①有些人背上虽然没有包袱,‖(并列)②有联
系群众的长处,|(转折)③但是不善于思考,‖ (因果)④结果仍然做不成事业。
2、转折复句前后分句所说的事情都已成为现实,“尽管”所撇开的是
既成事实。如:
1、即使明天刮风下雨,我们也要到达山顶。(“刮风下雨”说不准)
(假设)
2、尽管今天刮风下雨,我们还是要到达山顶。(“刮风下雨”是确
定的事实)
(转折)
D、条件复句与假设复句的区别 相同点:前后分句的关系都是条件与结果的关系,都
2、单重复句 一重复句是指只有两个分句的句子。 主要有下列十种类型: 并列
承接 递进 选择 转折 假设 因果 条件 解说 目的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并列复句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分别陈述几种事物,或者几 种事情,或一种事情的的几个方面,分句之间是平 行相对的并列关系。
主要关联词语是:还,也,同样,既……又……, 不是……而是……,是……不是……,同时,一方 面……一方面……,有时……有时……,有的…… 有的……。如: 1、它既不需要谁来施肥,也不需要谁来灌溉。 2、我们不要空话,而要行动。 3、从门到窗子是七步,从窗子到门也是七步。
十、目的复句 一个分句表示实现某种目的或避免某种 结果,一个分句表示为此而采取的行为。
常用关联词语有:为了,以便,以,用以,好,为的 是,以免,免得,省得。如: 1、我在这里吃雪,正是为了我们祖国的人民不吃雪。 2、这段时间校卫要好好检查校园设施,以免出现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