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音乐之都维也纳
16用音乐之都维也纳

海顿(1732-1809), 奥地利作曲家。维 也纳古典乐派代表 人物之一。最早确 立近代弦乐四重奏 和交响曲形式,其 创作广泛吸取民族、 民间音乐素材,风 格质朴。主要作品 有交响曲《告别》、 《惊愕》、《时钟》 等。
约翰· 施特劳斯 (1825-1899), 奥地利作曲家。 所作圆舞曲四百 余首,以具有旋 转舞步的快速律 动为特征,世称 "维也纳圆舞曲"。 其中《蓝色多瑙 河》、《维也纳 森林的故事》等 流传甚广。
维也纳真是一座 乐之都!
的音
巩固练习
“摇篮”的意思有两种:①供婴儿睡觉的家具;② 比喻文化、运动的发源地。请你用这两种不同的 意思分别造句。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每到新年,在“金色大厅”里都要举
行世界一流的新年音乐会,奥地利总统和 维也纳各界名流都要出席。一年一度的文 化节期间,世界各地著名的音乐家也在这 里登场。他们的精彩表演,吸引着成千上 万的国内外观众。
小结
古典音乐的摇篮 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 一天也离不开音乐 国家歌剧院、“金色大厅”
音乐之都维也纳
维也纳 国家歌剧院
歌剧中心
6
音乐之友协会大厦的特点是:装饰精美, 金碧辉煌。它被称为“金色大厅”。
被称为“金色大厅”的音乐之友协会 大厦,装饰精美,金碧辉煌。正厅两边的 金色墙壁前,竖立着16尊大理石雕刻的音 乐女神像。楼上两翼包厢后的金色大门口, 放置着历代音乐大师的金色胸像。大厅顶 上金色镂(lò u)花梁柱间,画着音乐女神的 彩像。在巨大的吊灯照射下,到处金光闪 闪。
16音乐之都维也纳——姜昕

弗朗茨·泽拉菲库斯·彼得·舒伯特(德语:Franz Seraphicus Peter Schubert,1797年1月31日- 1828年11月19日)奥地利作曲家,他是早期浪漫 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也被认为是古典主义音乐
的最后一位巨匠。
舒伯特在短短31年的生命中,创作了600多首歌 曲 ,18部歌剧、歌唱剧和配剧音乐,10部交响曲, 19首弦乐四重奏,22首钢琴奏鸣曲 ,4首小提琴 奏鸣曲 等等。他为不少诗人如约翰·沃尔夫冈·歌
莫扎特是奥地利作曲家,欧洲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之 一,作为古典主义音乐的典范,他对欧洲音乐的发展起了巨大的 作用。莫扎特一共创作了549部作品,其中包括22部歌剧、41部 交响乐、42部协奏曲、一部安魂曲以及奏鸣曲、室内乐、宗教音 乐和歌曲等作品。
莫扎特是钢琴协奏曲的奠基人,作有29部加K.107三首钢琴 协奏曲,他对于欧洲器乐协奏曲的发展同样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家。该国还产生过许多世 利 国 徽
维也纳中的音乐家
❖贝多芬 莫扎克 舒伯特 海顿 施特劳斯
贝多芬,ludwig von beethoverr (1770.12.16-1827.3.26). 德国作曲家.父亲从小就逼迫他学琴.他13岁任宫廷乐队大 键琴手,14岁任宫廷管风琴师,18岁任歌剧乐队中提琴 手.1792年,海顿见到他,获准成为起学生.1795年首次在维 也纳以作曲家及钢琴家身份登台.1798-1800年除教授钢 琴外.埋头作曲.1800年4月举行小说诗歌文学作品音乐会, 确立了作曲家的地位.此时,听力逐渐衰退.因耳聋的恐惧和 失恋,1802年欲自杀.后终于克服危机,振奋精神,继续作曲。
其他国际机构的所在地。
奥地利位于欧洲的中部,北靠德国、捷克,东与 斯洛伐克和匈牙利相邻,南部与斯洛文尼亚、意 大利接壤,西部是瑞士和列支敦士登,是中欧大 陆从南到北、从西到东的交通枢纽。首都兼最大 城市是维也纳。奥地利的市场经济发达,人民生 活水平较高。同时奥地利的工农业都比较发达。 工业主要有冶金、机械、石油、化工、电器、水 力发电等;畜牧业以养牛、猪为主。农作物有马 铃薯、甜菜、小麦、玉米等。加入欧盟使奥地利 直接进入统一的欧盟市场,由此带来了更多的外 资,而德国是与奥国在此组织中关系最亲密的国
16、音乐之都维也纳

16、音乐之都维也纳第二课时执教者:张莉(泰山小学)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够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维也纳这座音乐都市的人们酷爱音乐的词句,感受维也纳浓厚的音乐浓厚的音乐氛围,初步培养学生热爱古典音乐的情怀。
3、学习总分结构段的作用,能够初步掌握这种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1、够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维也纳这座音乐都市的人们酷爱音乐的词句,感受维也纳浓厚的音乐浓厚的音乐氛围,初步培养学生热爱古典音乐的情怀。
2、学习总分结构段的作用,能够初步掌握这种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我们随着这优美的音乐走进——音乐之都维也纳。
(配乐齐读课题。
)2、上节课,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称维也纳是“音乐之都”呢?这节课我们围绕这个问题来学习。
3、默读课文。
想想: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具体叙述维也纳是“音乐之都“?(课件出示)4、再次默读课文,考以下问题。
可以在书本上勾画出相关语句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
(出示问题:1、维也纳为什么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2、维也纳如何用音乐装饰城市的?3、从哪些地方你看出维也纳人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4、在维也纳,歌剧院、音乐厅星罗棋布。
谈一谈维也纳歌剧院和金色大厅给你留下的印象。
)二、交流讨论,学习课文。
1、你最想回答哪个问题?2、学生回答。
(一)、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理解:摇篮。
原来指什么?课文中又指什么?2、为什么说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3、学生回答。
4、课前同学们都搜集了有关资料,谁来介绍一下。
(学生读资料)。
5、老师补充资料。
6、看了资料,了解了维也纳的音乐史,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齐读第二自然段。
7、总结:一座城市哺育了许多优秀的音乐家,也孕育出许多优美的乐章,正可谓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
(板书:音乐摇篮)维也纳也不愧是“音乐之都”。
(二)、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维也纳如何用音乐装饰城市的?2、学生回答。
16音乐之都维也纳

四.学习总结,布置作业
1、维也纳何以称得上是世界音乐之都?
归纳板书,课文以总起分述的结构,把音乐之都维也纳展示在我们面前。
难怪有人会说:“音乐是维也纳的灵魂,没有音乐就没有维也纳,失去了音乐,维也纳也就失去了一半的美。”维也纳每天都沉浸在悠扬的乐曲之中。学完课文,你一定会对美丽的音乐之都维也纳由衷地赞叹吧!请你再一次有感情地朗读课题。
4课文从这四个方面具体叙述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看了这四个方面,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预设:
(1)为什么说维也纳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
(2)为什么说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的城市?
(3)为什么说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
(4)为什么国家歌剧院被称为“世界歌剧中心”?
5、想知道答案吗?让我们来学习课文。请你选择你最感兴趣一个问题,认真仔细地读课文,将自己读后的感受在小组中交流。
语文学科备课教案
课题
《16音乐之都维也纳》
课时
2
授课人
邹莉
教材简析
主要内容及主题思想
这是一篇散文,用优美的笔触描写了维也纳独特的城市风貌,讲述了维也纳被称为“音乐之都”的渊源,表达了作者对音乐之都的赞美与向往。
切入点和主线问题
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叙述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
语言文字训练点
为了纪念乐团大师,维也纳的许多街道、公园、礼堂、会议大厅等,也多用音乐家的名字命名。“许多”“多”为什么不能去掉,有什么表达效果。
【教学意图】良好的预习习惯,直接影响整堂课的学习效果。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春天到了,又是个百花盛开的季节,载着这美好的春光,听着优美的乐曲,今天让我们踏上维也纳之旅,去感受音乐之都的魅力!一起读课题。
16 音乐之都维也纳

16.音乐之都维也纳昌乐育才双语学校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2.学会八个生字,绿线内的3个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摇篮”“掺和”“装饰”等主要词语。
3.能够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维也纳这座音乐都市的人们酷爱音乐的词句,感受维也纳浓厚的音乐浓厚的音乐氛围,初步培养学生热爱古典音乐的情怀。
4.继续学习总分结构段的作用,能够学习处所写作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看画面,发挥想象,品味重点段落和词句,感悟秦兵马俑的特点。
三、突破措施有感情的诵读,在诵读中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四、教学准备PPT课件五、课时安排2课时《音乐之都维也纳》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1.正确认读文中的生字词,能流利地读课文。
2.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3. 理清课文脉络。
二、预习学案:(一)我会读画出生字词多读几遍,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街头巷尾山清水秀风景如画波光粼粼星罗棋布金碧辉煌生涯乐谱装饰草坪优雅摇篮掺和(二)我会填(1)课文从一,二,三,四几方面叙述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
(2)维也纳的国家歌剧院被称为“”,音乐之友协会大厦被称为“”。
三、我质疑在预习过程中,你还有不明白的问题吗?请写在下面。
《音乐之都维也纳》导学案一、教学目的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学习课文,小组合作探究(出示课件)1.默读课文,说说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叙述维也纳是“音乐之都”的。
2.下面句子中,带点的词语能不能去掉?为什么?再从课文中找出类似的词语。
为了纪念乐坛大师,维也纳的许多..街道、公园、礼堂、剧院、会议大厅等,也多.用音乐家的名字命名。
三、作业布置请每一个同学设计一个中心句,然后练习围绕中心句从各方面展开叙述。
《音乐之都维也纳》课堂检测一、看拼音,写字词ōu zhōu guàn lì bó wù guǎn bō guāng línlín( ) ( ) ( ) ( )zhuāngshì cǎo píng yōu yǎ jiē tóu xiàng wěi ( ) ( ) ( ) ( )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本文是一篇________。
16.音乐之都维也纳

巴本堡王朝时代
• 976年,巴本堡家族的利奥波德一世被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奥托二世封为巴伐利亚东部边区(马克)的藩侯(封疆 伯),这块匈牙利边境上的封地后来演变为奥地利。996 年史书上第一次出现“奥地利”这个名称,Ostarrichi意 为“东部马克”。11世纪维也纳已经是一座重要的贸易城 市,1155年亨利二世将维也纳作为首都,一年后的1156 年9月17日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一世授予奥地利亨利 二世以小特权,将奥地利从一个附属于巴伐利亚的藩侯领 地提升到独立的公爵国,而维也纳成为公国的首都。维也 纳在1221年继恩斯之后成为奥地利第二座享有发展经济权 利的城市,途径维也纳的商人必须将他们的货品在城市内 提供销售,这使得维也纳很快成为多瑙河通往威尼斯道路 上一座至关重要的贸易城市。
莫扎特塑像
史前时代,罗马时代,中世纪
• 考古发现维也纳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新石器时代 起已有人居住在维也纳盆地,维也纳良好的天气条件和富 饶的土地资源为新石器时代的农民提供了很好的居住环境, 铸造石器所需的赤褐色和绿色的石块也能在维也纳开采到。 铜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同样也在维也纳留下了人 类居住的痕迹。 • 约公元前500年,凯尔特人在现在维也纳的位置上建 立起一座名为“Vedunia”的居住区,公元1世纪罗马帝国 在多瑙河附近(现在维也纳的市中心)驻扎军队并建立城 市,以守护潘诺尼亚行省的边界。罗马人一直呆到了5世 纪,5世纪初维也纳曾发生了一场毁灭性的火灾,接下来 的记载出现在881年同马扎尔人的战斗。955年,东法兰 克王国国王奥托一世在勒赫菲尔德战役中击败了马扎尔人, 标志着维也纳和奥地利的崛起
小约翰· 施特劳斯塑像
地理环境
维也纳坐落在阿尔卑斯山北麓的一个盆地里,面积414.65 平方公里,是奥地利最小的一个联邦州,也是唯一一个不 同其他国家相邻的联邦州。由于维也纳的重要地位,它是 拥有全奥地利最大交通和建筑面积的联邦州,11.3%的面 积是建筑用地,11.1%为道路交通,2.2%为铁路轨道。维 也纳也是绿化面积最大的联邦州,绿化面积117.76平方公 里,覆盖率28.4%。河流和湖泊面积19.1平方公里,占 4.6%,仅次于布尔根兰州。维也纳也是奥地利种植葡萄 的四个联邦州之一,葡萄园占面积的1.7%。森林覆盖率 为16.6%,农业用地占15.8%。维也纳共分为23个行政区。 • 维也纳之所以能够成为中欧最重要和最大的城市之一, 应当归功于它优越的地理位置。维也纳位于阿尔卑斯山的 东北麓和维也纳盆地西北部之间,维也纳是从多瑙河的南 部发展起来的,现在拓展到了多瑙河的两岸,是东西向多 瑙河航线和南北向琥珀之路的交叉点。
16.音乐之都维也纳

金碧辉煌
音乐女神 像
新年 每到新年,在“金色大厅” 里都要举行世界一流的新年音 乐会,奥地利总统和维也纳各 一年一度 界名流都要出席。一年一度的 文化节期间,世界各地著名的 音乐家也在这里登场。他们的 精彩表演,吸引着成千上万的 国内外观众。
巩固练习
造句
• “摇篮”的意思有两种: • ①供婴儿睡觉的家具; • ②比喻文化、运动的发源地。 • 请你用这两种不同的意思分别造 句。
16、音乐之都维也纳
意大利
奥地利
1、读准字音,认清生字字形。 2、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或生 活实际理解不懂的词语。 3、读通课文,难读的句子多读几 遍。 4、不理解的地方打个小问号。
阿尔卑斯山 生涯
pínɡ
bēi
欧洲 博物馆
lín ɡuǎn
xiànɡ
ōu
yá
装饰
yǎ
shì
草坪
优雅
街头巷尾 波光粼粼
金碧辉煌
huī
山麓
zī
lù
lîu
镂花 掺和
多瑙河 奥地利
nǎo
华尔兹
维也纳 悠扬
山清水秀 惯例 和谐
维也纳 摇篮 华尔兹圆舞曲 欧洲 奥地利 生涯 草坪 阿尔卑斯山 海顿 街头巷尾 北麓 莫扎特 星罗棋布 山清水秀 贝多芬 造型美观 风景如画 舒伯特 色彩和谐 波光粼粼 施特拉斯 金碧辉煌 多瑙河 装饰 镂空梁柱
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起 来的城市。在这儿,到处可以看 到大音乐家们的铜像或大理石像。 为了纪念乐坛大师,维也纳的许 多街道、公园、礼堂、剧院、会 议大厅等,也多用音乐家的名字 命名。就连王宫花园的草坪上, 也用鲜花组成了一个巨大的音乐 符号作为装饰。 返回
贝多芬广场
16音乐之都维也纳PPT课件

21
悠扬的乐声掺和着花草的芬芳,在晚风中飘溢、 回荡。 掺和:掺杂混合在一起。
维也纳是音乐之都,乐声到处飘扬;同时, 维也纳也是鲜花装点的城市,到处都有花草的 芳香。因此,音乐之声伴着花草之香飘溢、回 荡,给人以嗅觉和听觉的美感,更加突出了维 也纳的迷人之处。
10
贝多芬
1770—1827)维也纳古典乐派代 表人物之一。集古典主义大成的德 意志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 人物之一、“开浪漫主义先河”的 伟大音乐家。他的作品对世界音乐 的发展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因此 被尊称为乐圣。著名作品有交响乐 《英雄》(第三交响曲)、 《命 运》(第五交响曲)、《田园》 (第六交响曲)、《合唱》(第九 交响曲,其中著名乐段《欢乐颂》 在第四乐章),钢琴奏鸣曲《悲 怆》、《月光》、《暴风雨》、 《热情》,弦乐四重奏《大赋格》 等。
1
• 自读课文: 1、读通读顺课文; 2、根据上下文理解新词意思; 3、边度边思考,课文告诉我们些什么?
2
欧洲 生涯 装饰 草坪 博物馆 优雅轻快 街头巷尾 金碧辉煌 星罗棋布 山清水秀 风景如画 波光粼粼 美观大方 阿尔卑斯山
3
听范读,试着给课文分段
一(1)交代了音乐之都维也纳的地理位置。
二(2-4)从维也纳的历史、城市建设人民生活三 方面说明维也纳的确是一座音乐之都。
8
海顿:
• (1732年3月31日-1809年5 月31日),维也纳古典乐 派的奠基人,交响乐之父, 出生于奥地利南方靠近匈牙 利边境的风景秀丽的罗劳村。 伟大的器乐作曲家,古典音 乐风格的杰出代表,世界音 乐史上影响巨大的作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