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总结报告

合集下载

三下乡个人总结报告(通用7篇)

三下乡个人总结报告(通用7篇)

三下乡个人总结报告(通用7篇)三下乡个人总结报告篇1实践目的: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

实践形式:深入农村,入住农家,下地帮农户干农活,与村民攀谈,搞农村调查。

实践时间:_年_月_日--_月_日实践地点:__实践组织者:_实践参与者:_学院_级暑期“三下乡”实践文化宣传小分队一、数据调查服务点概况:_村共有12个屯,其中_屯共有60多户,约391口人,该屯1995年已达小康水平,1999年成为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现是_县规划建设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屯之一。

该屯几乎家家户户住“高楼”,家家用沼气作燃料,已告别了“柴草燃料时代”,楼房大多都是“柑桔”楼,据说是一个个碰柑“堆”起来的。

(一)经济状况该屯经济收入主要以农业经济作物为主,以养殖业为辅如养鸡。

农业经济作物收入占总收入的90,其农业经济作物主要有西瓜、香瓜、豆角、玉米、甘蔗、花生等。

该屯现经济收入较可观的主要是西瓜、香瓜2个品种,每亩毛收入可达3000元左右;豆角、玉米、甘蔗和花生收入也挺可观,每年都为村民带来较大收益。

(二)受教育状况村民中受过初等教育的较少,受到过高等教育的更是少之又少,现村里高中生也屈指可数。

如今该屯儿童的上学年限均为7岁,村民大都把孩子送到镇里上学,很少人再到村小学上学了。

现在交通方便了,村内道路硬化良好,村民都把孩子送到镇上去上学,让孩子们接受更好的教育。

村民都明白知识对下一代重要性,知识改变命运的思想已根植于他们心中。

(三)生活状况据调查村民的粮食、蔬菜都是自给自足,只买一些油盐、肉类食品及一些娱乐用品,生活相对宽裕,基本实现了“楼上楼下,电视电话”,有些家庭还装了宽带,通过互联网了解世界,了解最新科技信息,把了解到的信息用于农业生产实践,家家户户都有摩托车,有的还有自己的面包车。

(四)文化生活该屯有灯光篮球场、舞台,闲时村民喜欢打打球、跳跳舞,有时还请镇上的专业人仕来做跳舞培训,年轻人大多都喜欢玩电脑、打麻将、玩扑克牌等娱乐活动。

三下乡活动工作总结10篇

三下乡活动工作总结10篇

三下乡活动工作总结10篇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团中央首次号召全国大学生在暑期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三下乡活动总结范文,更多三下乡活动工作总结点击“个人总结”查看。

三下乡活动工作总结1骄阳似火的七月,“三下乡”的钟声在我院已经敲响。

为了帮忙、引导广大青年学生进一步认真学习和践行科学发展观,使我院广大同学进取投身假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发挥专业优势和特长,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以实际行动为“构建和谐社会”奉献力量。

经团省委和学校的统一安排,并根据校团委和院团委有关文件精神指示,我队立足实际,切入社会热点,组织了为期九日的“梦飞扬”赴惠州市增光中学假期社会实践服务队,我十分荣幸地成为为该队的一员,并担任宣传组负责人。

这次09假期三下乡活动使我有了一个验证自我的机会,使我无论在本事上或是在心灵上有了一次大的飞跃,也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

为顺利完成此次假期社会实践活动的任务,我们做了精心的准备。

在课程的准备和活动的开展方面,我们与学校取得较好的沟通,了解到当地学生的迫切需要,并针对他们的特点开展特色的课程和活动,以此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

作为一名宣传组的负责人,我所担当的任务是总领此次三下乡活动的宣传工作。

宣传,作为一项宣扬党和国家精神,以及华南师范大学学生风貌的途径,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中,我进取参加了各种活动,精心为学生准备了历史课,手工课,并担任文艺汇演的主持,在各项活动中不断锻炼自我,提升自我。

在本次假期社会实践活动中,我得到以下一些认识:1.提高了认识,明确了职责。

经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同学们的思想认识水平有了相当程度的提高,深化了我们对新农村的思想。

经济落后,一切都免谈。

社会应当给予不发达地区以更多的关注,让雨露惠及农村。

我们大学生应当加倍努力,为祖国的强大多出力,多流汗,多动脑。

实践活动还促进了我们对国情、民情的认识,增强了适应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使命感和职责感。

三下乡社会实践总结报告【精选5篇】

三下乡社会实践总结报告【精选5篇】

三下乡社会实践总结报告【精选5篇】三下乡,是指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可以帮助我们更加了解社会。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总结报告【精选5篇】,欢迎大家来阅读。

三下乡社会实践总结报告篇1七月过去,这次三下乡主要活动已经结束。

回首当初,我带着满心的期许去到__小学,去邂逅,去相遇,去经历。

最后,我没有辜负自己的期许,带着满满的收获,结束了难忘的三下乡之旅。

在__小学十几天的时光,算得上是人生中最为独特的经历。

每天都会遇见一个不一样的自己,奇妙无时无刻不在上演。

但既然是总结,我想,就应该少一点描述性的场景,少一点个人感受。

最重要的还是为以后的师弟师妹留下参考,让三下乡暑期实践活动薪火相传,越办越好。

首先,对于三下乡活动,在个人认知上,要先摆正心态。

三下乡,顾名思义,就是去到较为贫困落后的地方去体验、去实践。

吃苦是必须的,并且是作为三下乡的最主要特征。

在心态上,每时每刻做好吃苦上的最坏打算,学会从容应对,苦中作乐。

这有利于我们锻炼自我、收获成长;有利于工作在一个良好的氛围中开展;有利于我们处置各种意料之外的情况。

其次,要树立团队意识。

三下乡活动以队伍为基本单位进行,决定了个人在团队中的地位:一个也不能少。

三下乡有各种各样的情况与问题,每个人看法也许不一,但作为队伍,必须要有统一的行动,而非各自为政。

最忌讳的就是事不关己,或者点头不语。

我们队员要学会换位思考、学会妥协。

可以说,队伍的每次行动都是大家协商一致的结果。

但要注意的是,单纯的妥协无法算得上是团队意识,我们还需要主动积极的思考与沟通。

单纯妥协出来的方案一定不是什么好方案。

唯有加上每个人想法的积极元素,以及到位的沟通协调,一个最接近完美的方案才有可能诞生。

再次,要有先人后己、舍小我为大家的牺牲精神。

作为队伍中为数不多的男生之一,我深深觉得自己肩上责任重大。

粗重活必干不说,还要负责女生们在外在内的安全。

我深知,队伍下达的命令必须执行,脏的、繁琐的、粗重的、危险的活都要努力干到。

三下乡活动总结(通用6篇)

三下乡活动总结(通用6篇)

三下乡活动总结三下乡活动总结(通用6篇)不知不觉中一个丰富多彩的活动结束了,相信你会有不少的收获吧,写一份活动总结,记录收获与付出吧。

那么如何把活动总结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下乡活动总结(通用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下乡活动总结1为期两周的暑期三下乡支教活动很快就结束了,快得几乎到结束前的那一刻,我才缓过神来。

真的,两个星期真的太短了,想想看,自己在校园里独自度过了多少个星期,可是,还有哪两个星期比这两个星期过得更有意义呢?无奈啊,岁月不待人,过去了的,看来也只能永远地留在心间,慢慢去回味了。

两周的虽然很短,但是,却着实叫人难以忘怀。

现就这两周的活动作一些简单的总结吧,一来为自己以后的教学提供些许的借鉴,二来嘛,也可以将自己的点滴心得讲述给师弟师妹们听,以后他们若是有机会去实践一下的话,亦可为他们提一些建议,那也不错啊。

一、要做足充分的准备。

所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哲人说的不错,机遇总是给那些有准备的头脑的。

这里所说的“充足的准备”不仅仅是要准备好自己生活起居所要用到的日常生活品,如牙膏、洗衣粉什么的,而且还包括自己所要讲的课程的准备。

把生活用品都准备妥当了,那我们就可以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教学当中去了。

当然,我们也要尽量去备课,没理由说到达目的地才去找资料吧,那可就有点误人子弟了。

二、和学生建立友谊很重要。

乡下的孩子嘛,说得好听一点是淳朴,确切一点来说,其实就是野性十足,就像电影放牛班的春天里的孩子相类似。

我们去支教的时候正是农忙时节,他们的父母大多忙于农活,那些孩子更是缺少父母的管教,更加显得狂野。

加上我们还只是“准老师”,孩子们就更加不听话了。

那该怎么办呢?其实,虽然那些孩子还少,不懂事,但是,谁对他好,他的心里那可是一清二楚的。

因此,我们要把自己当成孩子那样去和他们相处,上课严格,下课之后,可以轻松一点,没必要整天绷紧脸皮。

这样,公私分明,孩子们自然就会听你的话了。

三下乡活动总结6篇

三下乡活动总结6篇

三下乡活动总结6篇三下乡活动总结 (1) XX年7月22日,为了响应共青团中央的号召,配合20xx年贵州师范大学“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三下乡活动开展。

艳阳七月,地理与生物科学学院的17名青年志愿者在周老师的带领下,怀着满腔的热情和爱心,走进了六盘水市六枝特区陇脚乡补雨村,开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三下乡服务活动。

经过一路的颠簸,在当地政府的极力帮助和配合下,我们于7月23日正式开始了我们的活动,其内容主要有宣传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新农村、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及计划生育。

在活动中通过大量的走访和调查,深入农户,用我们所学习的专业知识尽我们所能去帮助他们。

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的第一天,也是我觉得最艰苦的一天。

我们冒者雨在中午前结束了走访补雨村三个组的组长家,大庆,补雨,石头寨。

为今后的工作开展作个基础。

而接下了的几天走访中我们还去了岔河组和陇脚组。

补雨村是典型的山区农村。

该村三面环山,山体为砂土,在下雨天很容易就形成滑坡,发生严重的自然灾害。

而当地的森林覆盖面积达到了42%,为了防止森林火灾,在这里下雨天就没有电可用。

当地村民的经济收入是靠外出务工、耕田。

我们通过家访及调查总结发现:农民普遍关注的问题,如农村粮食投入问题、农民的粮食产量、子女的教育问题、同时我们还对外出打工人员所占的比例情况进行了调查。

在该村,外出人员的比例相对比较高,大多数农户家都是两个老人带3到5个小孩。

因此在子女的教育重视程度上来说,还存在一定的欠缺。

在另一方面,由于青年人的外出务工,使我们的计划生育宣传缺少了对象。

而在粮食产量方面看,该村主要以水稻为主。

在这个村田多地少,有大而规范的田地,有部分的农户都是把自己的田承包给别人种植。

现在在政府的支持下,补雨村也开始大力发展旅游业。

新修的道路,农家乐,还有丰富的民族文化……精神文明建设,结合村民朴素民风,朴实的布依人保证了村里良好风气的形成,为其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三下乡的活动总结(精选7篇)

三下乡的活动总结(精选7篇)

三下乡的活动总结(精选7篇)三下乡的活动总结(精选7篇)一个热烈的活动已经结束,我相信大家都是有收获的,写一份活动总结,记录收获与付出吧。

那么什么样的活动总结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三下乡的活动总结(精选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下乡的活动总结1光阴荏苒,珠流璧转之间,我院的“三下乡”活动已告一段落。

回首七月,精彩的历程让我们不禁乐在其中。

今年我院的“三下乡”活动,可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早在五月,学院便成立了三下乡筹备小组,经过一系列准备活动的进行,最终一支符合体育艺术学院特色的三下乡队伍得以组建,这也使今后的实践之路变得更加清晰。

七月中旬,我院的的三下乡活动正式启动。

在老师的带领与指导下,支教、墙绘、调查、慰问与宣传队五支队伍各司其职又相互配合,计划内的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三天内,我们的团队完成了潘市镇红军小学的支教、捐赠、墙绘等活动工作;另一方面,我们的队员们走进潘市镇龙溪村,在开展两项乡村调研的同时,也走进了村民的生活,走近了留守老人与儿童,为他们送去最真诚的祝福与问候。

在这里,队员们真正体会到了乡村学童对知识的渴求;体会到了乡村村民们最淳朴的善意;体会到了乡村生活的艰辛与不易……这一切无不让队员们感慨良多。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尽管有不舍与留念,队员们终归要踏上归程——这也意味着我院“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圆满结束。

此次活动筹备充分,过程顺利,活动丰富,人员积极,效果显著,意义深远,取得了真正意义上的成功,为我院社会实践活动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行胜于言,实践出真知”,这次不同凡响的体验使我院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开拓其思想于世界,磨练其意志于乡野。

至此,体育艺术学院20xx年“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正式告一段落,让我们拭目以待明年的全新“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三下乡的活动总结2为积极响应团中央、团省委、校团委有关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落实《关于组织开展水利与环境学院20xx年大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的文件精神,,经过我系社会实践小分队队员的周密准备,一行十五人于20xx年7月21日来到了九台市其塔木真更新村小学。

“三下乡”活动总结范文7篇

“三下乡”活动总结范文7篇

“三下乡”活动总结范文7篇“三下乡”活动总结篇1以提高大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促进农村三个文明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的,我们学校开展了“大学生三下乡”活动。

我所在的团队围绕着“唱响基层发展风,传播幸福广东情”这个主题抵达市区镇官地村开展了实地下乡活动。

该村庄传统武术之风盛行,习武之人随处可见。

在这次活动中,我学到了以前课本上没有学到的实践经验,同时将我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了实践活动中。

对我来说,这次下乡可以说是理论和实践的完美结合。

感谢这次的三下乡,我不仅获得了翔实丰富的调研信息,更多的是在三下乡过程中收获的对人生的深刻体会。

此次下乡,结合官地村的特色,我们精心设计了一下内容:一、围绕“爱家乡,促和谐”主题,并结合当地习武之风盛行的特色,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人文知识宣传;二、开展支教活动,传播科学知识,传递感恩之心。

支教内容涵括语文感恩知识、知识大百科、卫生、饮食、安全小常识、急救常识;三、结合自身专业知识,开展金融知识、法律知识、环保知识的宣教活动;四、不忘人文关怀,组织探访当地五保户群众,并赠送慰问品;五、开展针对当地经济文化情况的调研活动,努力为发展当地经济文化提出建设性的建议和方案;六、与当地武馆合作,举行文艺晚会。

其中,我主要负责语文感恩知识这部分,这部分由课堂知识和手语舞组成。

在接到队长分配下来的任务后,我马上投入工作。

在课堂讲演的准备阶段,我与一位队友合作,通过查找各方面的资料,两人确定了从什么是感恩,为什么要感恩,怎么样感恩三个角度阐述感恩知识的基本思路后,结合自身经验同时征求他人意见,如与同学商量,与外校同学交流等多种方式来帮助解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等问题。

我才明白要备好一堂课是件多么艰辛的事,台上四十分钟,台下却要准备很多个四十分钟。

我们的老师在背后其实做了大量的工作,这让我对我们的老师产生了一种更加尊敬的感觉。

而到了乡下在活动执行阶段,看着眼前拘谨的学生们,我才发现实际情况和教案预期情况存在着很大的出入,无论是学生的知识水平,还是乡下的教学设施,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开展三下乡活动总结总结(5篇)

开展三下乡活动总结总结(5篇)

开展三下乡活动总结总结(5篇)开展三下乡活动总结总结(5篇)服务乡村振兴,了解基层需求是前提。

省科协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三下乡”活动开始前,安排人员去活动举办地调研,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开展三下乡活动总结总结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开展三下乡活动总结总结5篇精选篇1为期十几天的支教生活结束了,带着眷恋,带着不舍,踏上返程。

窗外依旧是炙热如烤,窗内汗津津的我平静的回首着那些日子,一幕幕仿佛在眼前。

去湘西,了解湘西状况是我入大学以来的梦想,所以这次的湘西支教让我兴致勃勃,我似乎明白了热血青年,虽然自己也许达不到那境界,但也是强烈的憧憬着,用心在努力着。

如果说刚去报名时的我仅是满腔热血的话,那经过了一系列的培训后的我,则是一个多了很多的理性的大学生。

十几天的支教绝不能彻底改变什么,可是我们的动机如何,我们的起点如何,我们的信念如何,都将影响到他们。

一切准备就绪,我们踏上了湘西支教之旅。

仍记得刚到达排达坝时村民和小朋友们的好奇的眼神及村长支书的热情,这无疑给我们注入了努力的勇气。

我们都希望给孩子带去不一样的课堂,带去另一种关怀,带去一个轻松快乐的暑假。

十四个人的团队,十四个人的家,每项活动,每个人都会参与,教学,走访,做饭,买菜等等。

我们开始了真正的支教生活。

我来自农村,这里的山,这里的水,这里纯朴的乡民,这里的宁静,让我倍感亲切,彷佛是回到了家一样,很快的,我适应了这里的水土。

可是支教生活并不像我们想像中的那么简单。

第一天到达这里,村长为我们送来了柴炉,锅,碗等炊具,但是说到做饭的时候,才意识到我们没有盐,没有油,没有米,没有火,几乎每个人都补充了一番,一列单子,所缺的东西还真不少,赶紧的安排人到镇上去大购物。

到第二天做饭时问题又来了,十四个人,要下多少米了,要炒多少菜了?结果第一顿稀饭,几乎成了饭,每个人都笑着说:“继续摸索继续摸索!”看来当好一个家真是不容易,妈妈有多辛苦了?夏天时大汗淋漓,冬天又要忍受冰凉刺骨的水,相信通过这次的支教活动,不仅是我,每个人都会更加深刻的理解了父母的艰辛,会更加珍惜,更加热爱今后的生活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下乡总结
支教结束了,调研结束了,我们的暑期实践活动结束了。

现在终于明白了,什么是魂牵梦萦,什么叫做惦记。

是的,我惦记着,惦记着腊尔山的孩子们现在可好,那段时间里这个时候他们还会缠着我们玩耍,迟迟不肯回家……
我们是在二十号清晨六点从希望小学出发离开的,依然记得当我们打开门时,已经有好多的同学在操场上等着送我们了,快要上车时,竟然还有一个“蜈蚣”“抢”了我们其中一个人的行李,其实我们又是何等的不舍。

记得刚上长沙到吉首的火车,炎热、黑暗、拥挤、吵杂,貌似此刻起我们就开始了尝到了恶劣环境的苦头,不过呢,大家肯能是第一次参加如此的活动,再加上车厢里大部分都是三下乡的同学,所以显得异常的兴奋,在一片欢笑、嬉戏中开始了我们的三下乡之旅。

三下乡,对我来说以前是听说过,但没想过自己能光荣的去参加,至少不是在大一时就去,而且还是带领二十多个的同学共赴与远在贵州接壤的湘西自治州,虽然前期做过相应的准备,但心里未免还是发憷。

疲惫的火车将我们长沙拖到吉首,再然后到凤凰,最后汽车持续一个半小时终于把我们带到了目的地——腊尔山镇希望小学。

拖着沉重的行李箱,身体异常的倦怠,但从大家期冀的目光中我读出了坚定的信念和不惧苦难的勇气。

期间,我学到了很多,首先是感恩。

感恩,这个词在队伍里经常被提起,是的,也许大家比我体会的更深刻些吧。

学校的环境随比我想象中的好,但还是需要大家自己动手,买菜、生火、做饭;宿舍的床铺也因为长时间没人住,发霉的垫子常看到有跳蚤出没,并溢出难闻的气味,最后大家决定睡校长办公室,睡长椅都成为一种奢侈,男生们义不容辞的睡在地板上……当我们晚上洗凉水澡、冰冷的水浇的大家打颤时,我感恩在家、在寝室有温暖的水供自己洗澡;当浓黑的烟把大家熏得眼睛直流泪水、最后大家围坐在一起望着自己的劳动成果——一盆看起来不错的香干炒肉时,突然眼睛有些湿润了,回想到餐厅里的饭菜,回想起家里妈妈的辣椒炒蛋,想到了好多……这种东西大概就是感恩吧;当我们被某些调皮的孩子弄得没辙、心里委屈时,脑海中又情不自禁的浮想起爸妈和老师的循循善诱的慈祥面容,想到以前不懂事的我是多么的无知,让爸妈操了这么的心。

感恩的心,感谢你我,感谢所有的人,感谢帮助过我的人,谢谢你们对我的支持,在我濒临死亡时,赐我一根生命的苇草让我在困难的苦海中看到生的希望;感恩对我冷漠的人,谢谢你们曾经看轻我,让我不低头更精彩的活。

如果说到远到湖南来求学是我第一次的远行,那么这次的湘西之旅算是我人生中的第二次了。

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亘古不变的真理,是这样的。

此行,我学会了合作。

二十一个人,算是很庞大的队伍了,会遇到各种困难。

别的不说,
就吃饭问题,刚开始时已经迫在眉睫。

买菜,洗菜,刷锅,生火,炒菜,蒸米饭,刷碗……如果不分工明确的话,那么肯定是乱成一锅粥,多亏我们的生活组长认真负责,基本上每个人都有具体的任务执行,才能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解决二十多个人的吃饭问题。

此外,我们还设有支教组长,调研组长,安保组长,联络专员,宣传组长,财务专员……各个组长都能明确自己的工作,并能高效地完成,而且队员们都能很好地配合,所以整个团队克服了人多混乱的局面,各项工作进行得有条不紊,有队友曾说“偶尔早上起床,便会看到袅袅炊烟,伴着林子里的鸟叫,还有一些队友忙碌的身影,那是很美好的事情”,这就是步入正轨的我们生活的真实写照。

我们工商班就是一家人,无意中看到一位调研队员心得中曾写到“我们外出调研时,感觉回希望小学——我们的落脚点,就像是回家一样”,看到此句,心里酸酸的,相信你看到也会有所触动。

相信这是她的肺腑之言,是啊,我们每天期待着出去调研的同学们按时回家。

十天的工作与生活,肯能会发生很多的事。

我想说的是,作为队长一定要时刻谨记责任、必须学会包容,处在一个陌生的环境,没有多少人生阅历的我们肯定会有退缩、逃避、想回家等这样那样的想法,并且还会有种种突发事件向我们发起挑战,队长首先要明白自己的一举一动一定要对整个团队负责,起到带头作用,要适时的给大家打气鼓劲。

记得有哲人曾睿智地说“宽容是沾衣欲湿的杏花雨,宽容是吹面不寒的杨柳风”,是的,此时的包容定能在炎热的夏季给大家带来一
丝清凉。

再者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有某些队员出现倦怠、偷懒的现象,一定要采取适当的方法告诫。

还有遇事要冷静分析,暴躁地发脾气也是于事无补。

说实话刚开始时,我在想我们要走时学生们是不是像我们学长学姐所说的会与我们依依惜别,短短十天的时间里又能产生怎样的感情呢?当我们走时,有人会哭吗?以后我还会来这“鬼”地方吗?好多疑问浮现在脑海。

十九号下午那天,我们举行了三下乡闭幕式,孩子们的举动给了我答案。

那天的十几天的唯一一场大雨,相信每个人都会记忆犹新。

仿佛那雨在为我们送行,冲刷干净我们回家的路。

孩子们表现的很好,大家没有被大雨扰乱情绪,无论是朗诵、武术、健美操,还是舞蹈,都给了我们、给前来观看节目的家长一个满意的答复,那天有的老师、家长哭了,是欣慰、是感伤、亦或是……
此处加一个小插曲,下乡中我结识了好多朋友,有名叫吴军的“蜈蚣”,名叫龙婉的“湾仔糕”……还有许多现在叫不上名字的朋友,其实我更喜欢他们叫我哥哥,这样更亲切些。

二十号清晨,大家怀着想快点回家而又留恋这里的那山、那水、那人的复杂心情,拖着行李渐渐走出了学校,很早就在门口守候的同学们久久不肯离去。

那“蜈蚣”竟抢起了我们的行李,是他真的调皮吗?我终于明白,只要彼此真诚对待,就有真挚的感情,无论时间的长短。

我们的大巴渐渐地消失在腊尔山晨曦的薄雾中,静悄悄,不带走一片云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