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脑出血-诊疗规范
中国脑出血诊疗指导规范

2. 脑血管检查
脑血管检査有助于了解 ICH 病因和排除继发性脑出血, 指导制定治疗方案。常用检査包括 CTA、MRA、CTV、 DSA 等。
2.1 CTA、MRA、CTV、MRV:可用于筛査可能存在的脑 血管畸形、动脉瘤、动静脉瘘等继发性脑出血,但阴性结 果不能完全排除继发病变的存在。
2.2 全脑血管造影(DSA):能清晰显示脑血管各级分支, 可以明确有无动脉瘤、AVM 及其他脑血管病变,并可清 楚显示病变位置、大小、形态及分布,目前仍是血管病变 检査的重要方法和金标准。
1.2 常用口服降压药物:长效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 II 受体阻滞剂,β1 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等;
2. 降低颅内压,控制脑水肿
2.1 抬高床头约 30°,头位于中线上,以增加颈 静脉回流,降低领内压。
2.2 对需要气管插管或其他类似操作的患者,需 要静脉应用镇静剂。镇静剂应逐渐加量,尽可能 减少疼痛或躁动引起颅内压升髙。
脑出血早期以及血肿清除术后应立即使用药物迅速控制血压,但也要避免长期严重高血压患者血压下降过快、过低可能产生的脑血流
无论既往是否有糖尿病,入院时的高血糖 量下降。
脑出血的危险因素及病因:以高血压、脑血管淀粉样变性、脑动静脉畸形、脑动脉瘤、肿瘤卒中、凝血功能障碍等多见。
均预示 ICH 患者的死亡和转归不良风险增 4多模式 MRI 扫描:包括弥散加权成像(DWI)、灌注加权成像(PWI)、水抑制成像(FLAIR)、梯度回波序列(GRE)和磁敏感加
干、小脑半球); (3)DSA/CTA/MRA 排除继发性脑血管病; (4)早期(72 小时内)或晚期(血肿消失 3 周后)增强
MRI检査排除脑肿瘤或海绵状血管畸形(CM)等疾病; (5)排除各种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
脑出血诊疗规范2023版

脑出血诊疗规范2023版脑出血(intracerebra1.hemorrhage,ICH)分外伤性和非外伤性两种,后者又称原发性或自发性脑出血,系指颅内或全身疾病引起脑实质内出血。
高血压性脑出血最常见。
【流行病学】脑出血占所有卒中的10%-17%,30天死亡率取决于出血的部位和大小。
发病1个月内死亡率35%∙52%,在6个月内功能恢复,生活独立的患者仅有20%。
发病30天内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有出血量、GCS、年龄>80岁、幕下出血以及合并脑室内出血。
【病因与危险因素】病因:原发性脑出血的病因50%是高血压、30%是淀粉样变。
其他脑出血原因:动脉瘤、动静脉畸形、抗凝或抗血小板治疗、血液疾病、肝脏疾病、肿瘤、外伤、血管炎、烟雾病、静脉窦血栓形成、子痫、子宫内膜异位症。
危险因素:高血压、年龄、遗传、吸烟、饮酒、胆固醇水平过低。
基于人口学的研究发现,高胆固醇者发生脑出血的危险低,强化他汀类药物治疗可增加某些特殊人群脑出血的风险。
【病理改变】高血压性脑出血好发于大脑半球深部的基底节,近年来的病理研究发现,长期高血压造成穿支动脉上形成直径0.8~1.Omm微小粟粒样动脉瘤,称为CharCOt-BOUehard动脉瘤,这种变化是高血压脑出血的根本机制。
富血压性脑出血最多见为壳核(占总数的44%),其次为大脑皮质下或脑叶(15%),丘脑(13%)、脑桥(9%)、小脑(9%)等。
脑实质内出血量大时,血液可沿神经纤维向四周扩散,侵入内囊、丘脑、脑干,可破入脑室或蛛网膜下腔。
血肿可引起脑室受压或移位,发生脑疝。
发病48小时内是血肿扩大的最危险时段,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发生率逐渐下降。
脑淀粉样血管病(CAA)相关脑出血多发生于脑叶,可多发,以大脑后部多见,基底节、脑干和小脑少见。
【临床表现】脑出血起病突然,常见诱发因素有情绪波动、体力劳动、饭后酒后、性生活、用力屏便和气候变化等。
患者常突感头痛、头胀,随之呕吐,可很快出现意识和神经功能障碍,并进行性加重。
中国脑出血诊疗指导规范

规律运动
适量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提 高血管弹性,有助于预防高血压
和糖尿病。
控制体重
肥胖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保持适当的体重有助于预防脑
出血。
高危人群筛查与监测
高血压筛查
定期检查血压,控制血压在正常范围内,以预防 高血压引起的脑出血。
糖尿病筛查
定期检查血糖,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围内,以预防 糖尿病引起的脑出血。
公众教育
开展脑出血防治知识讲座、健康咨询 等活动,为公众提供专业的健康指导 和服务,提高公众的健康素养和自我 保健能力。
THANKS
感谢观看
诊断流程
根据病史及神经系统检查,结合头颅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可明确诊断。
02
诊疗技术
影像学检查
01
02
03CBiblioteka 扫描显示脑出血的部位、范围 和程度,帮助判断病因和 制定治疗方案。
MRI检查
提供更细致的脑组织图像 ,有助于判断脑出血的原 因和预后。
DSA检查
显示脑血管结构和病变, 帮助诊断脑血管疾病。
按出血部位分类:基底节区出 血、脑叶出血、脑干出血、小 脑出血等。
流行病学与危险因素
流行病学
脑出血发病率高,每年新发病例 约180万,其中50%以上死亡, 存活者中约30%遗留严重残疾。
危险因素
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 、饮酒、肥胖等。
诊断标准与流程
诊断标准
中老年患者,突发意识障碍、偏瘫、失语、头痛、呕吐等症状,应考虑脑出血 可能。
血管疾病筛查
检查血管健康状况,预防血管疾病引起的脑出血 。
急性期救治与转运规范
01
02
03
我国脑出血诊疗指导规范方案

我国脑出血诊疗指导规范方案脑出血是指发生在脑内的出血性疾病,通常由于脑血管疾病或其他原因引起。
脑出血常常导致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和并发症。
为了提高脑出血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我国制定了一系列脑出血诊疗指导规范方案。
一、脑出血的分类及诊断2.诊断:脑出血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病史中包括患者的疾病史、用药史和家族史等;体格检查中主要观察患者的神经系统表现和生命体征;影像学检查包括头颅CT、MRI等,可以确定脑出血的部位、范围和原因。
二、脑出血的急性期处理1.入院治疗:对于脑出血患者,应及时入院,并在24小时内进行综合治疗。
入院后应进行中枢静脉压测定、行颅内压监测等操作,监测病情变化。
2.保证生命体征稳定:脑出血患者常常伴有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应积极控制这些危险因素,保证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
3.防治脑水肿:脑出血会引起脑组织水肿,严重时可以导致颅内压增高,应及早进行脱水治疗、应用渗透剂等,以减轻脑水肿。
4.防治颅内感染:脑出血后,患者容易发生颅内感染,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并进行相应的抗感染治疗。
5.营养支持:脑出血患者常常伴有食欲不振、吞咽困难等问题,应通过饮食调理和适当的胃肠道营养支持,维持患者的营养状态。
三、脑出血的康复治疗1.神经功能恢复:康复治疗对于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至关重要,包括康复理疗、康复训练等。
通过针对性的训练,帮助患者恢复肢体运动、言语能力等。
2.心理支持:脑出血患者常常伴有心理问题,如抑郁、焦虑等。
提供心理支持和心理治疗,帮助患者积极面对疾病和康复过程。
3.预防复发:脑出血患者在康复期间应积极预防复发,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药物治疗、控制危险因素等。
4.定期复查:康复期间应定期复查脑血管状态,观察病情变化,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我国脑出血诊疗指导规范方案包括了脑出血的分类及诊断、急性期处理和康复治疗等内容。
这些指导方案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提高脑出血患者的诊疗水平,为患者的康复提供重要支持。
中国脑出血诊疗指导规范标准[详]
![中国脑出血诊疗指导规范标准[详]](https://img.taocdn.com/s3/m/cc05c4587375a417866f8fad.png)
中国脑出血诊疗指导规范2015-05-08 22:06来源: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作者:脑卒中防治系列指导规范编审委员会字体大小-|+一、概述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是神经内外科最常见的难治性疾病之一,亚洲国家ICH 占脑卒中患者的25%-55%,而欧美国家ICH 仅占脑卒中患者的10%-15%。
ICH1 个月死亡率髙达35%-52%, 6 个月末仍有 80% 左右的存活患者遗留残疾,是中国居民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
规范ICH 的诊断标准和治疗技术,有利于降低其死亡率和致残率。
二、脑出血的分类脑出血的危险因素及病因以高血压、脑血管淀粉样变性(Cerebral Amyloid Angiopathy,CAA)、脑动静脉畸形、脑动脉瘤、肿瘤卒中、凝血功能障碍等多见。
目前国际上尚无公认的分类,欧洲将ICH 分为原发性脑出血、继发性脑出血和原因不明性脑出血;美国有学者将 ICH 命名为非动脉瘤性、非 AVM 性、非肿瘤性自发性脑出血。
原发性脑出血与继发性脑出血的分类,目前得到较多认可。
继发性脑出血一般指有明确病因的脑出血,多由脑动静脉畸形、脑动脉瘤、使用抗凝药物、溶栓治疗、抗血小板治疗、凝血功能障碍、脑肿瘤、脑血管炎、硬脑膜动静脉瘘、烟雾病、静脉窦血检形成等引起,占 ICH 的 15%-20%。
原发性脑出血指无明确病因的脑出血,多数合并有髙血压。
在我国,虽未进行大样本流行病学调査,但就现有文献资料分析,原发性脑出血合并高血压者可高达70%-80%,所以我国一直沿用“高血压脑出血”命名。
而在国外医学文献中,多将该病统称为脑出血或自发性脑出血,约占所有 ICH 的 80%-85%。
本指导规范仅限于原发性脑出血的诊断及治疗。
三、辅助检查1. 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査是诊断 ICH 的重要方法,主要包括:脑 CT、 MRI 和脑血管造影等。
CT 及MRI 能够反映出血的部位、出血量、波及范围及血肿周围脑组织情况。
中国脑出血诊疗指导规范

.中国脑出血诊疗指导规范来源: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作2015-05-08 22:06 者:脑卒中防治系列指导规范编审委员会字体大小+|-一、概述)是神经内外科最常见的,ICHIntracerebral 脑出血(Hemorrhage,而欧25%-55%难治性疾病之一,亚洲国家ICH 占脑卒中患者的ICH1 个月死亡率髙达仅占脑卒中患者的10%-15%。
美国家ICH左右的存活患者遗留残疾,是中国80% 6 个月末仍有35%-52%,的诊断标准和治疗技术,ICH 居民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
规范有利于降低其死亡率和致残率。
二、脑出血的分类Cerebral 脑出血的危险因素及病因以高血压、脑血管淀粉样变性()、脑动静脉畸形、脑动脉瘤、肿瘤卒CAAAmyloid Angiopathy,中、凝血功能障碍等多见。
目前国际上尚无公认的分类,欧洲将分为原发性脑出血、继发性脑出血和原因不明性脑出血;美国ICH性、非肿瘤性自发性脑AVM 命名为非动脉瘤性、非有学者将ICH 出血。
原发性脑出血与继发性脑出血的分类,目前得到较多认可。
继发性脑出血一般指有明确病因的脑出血,多由脑动静脉畸形、脑动脉瘤、使用抗凝药物、溶栓治疗、抗血小板治疗、凝血功能障碍、脑肿瘤、脑血管炎、硬脑膜动静脉瘘、烟雾病、静脉窦血检形成等15%-20%的。
引起,占ICH原发性脑出血指无明确病因的脑出血,多数合并有髙血压。
在我国,虽未进行大样本流行病学调査,但就现有文献资料分析,原发性脑高血压脑,所以我国一直沿用“出血合并高血压者可高达70%-80%命名。
而在国外医学文献中,多将该病统称为脑出血或自发性出血”。
的脑出血,约占所有ICH 80%-85% 本指导规范仅限于原发性脑出血的诊断及治疗。
三、辅助检查影像学检查1.和脑MRI CT、影像学检査是诊断ICH 的重要方法,主要包括:脑能够反映出血的部位、出血量、波及范围MRI 血管造影等。
医学科脑出血诊疗常规

医学科脑出血诊疗常规
【概念】
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大脑脑叶、小脑、基底节、丘脑和脑干)的出血,可来源于脑内动脉、静脉、或毛细血管,但以深部交通支小动脉出血为多见。
绝大多数病人为高血压晚期并发症所致,少数为其他原因(先天脑血管畸形、血液病等)所致。
【诊断】
症状、体征、CT检查可明确诊断(此类病人为神经科收治的病人,转入ICU的病人多因为:出现呼吸循环障碍、外科手术后需要监护治疗)。
【处理】
原则:降低颅内压,控制脑水肿,防止脑疝形成,适当降低血压,防止再出血。
中风脑出血诊疗规范【推荐】

中风脑出血诊疗规范【推荐】中风(脑出血)中西医诊疗规范中风(脑出血)中西医诊疗规范一、病名一、病名 1、中医病名:中风 2、西医病名:脑出血二、诊断标准二、诊断标准(一)中医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5 年)及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七年制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田德禄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年) 1、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言语不利,偏身麻木为主症 2、发病急骤,病前多有头昏头痛、肢体麻木等先兆,常因恼怒、劳累、酗酒、受凉等因素诱发。
3、头部 CT:多可见出血灶(二)西医诊断: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临床表现:急性起病,出现头痛伴或不伴意识障碍,并伴有局灶症状和体征者。
2、头颅 CT 证实脑内出血改变。
(三)疾病分期 1、急性期(发病 2 周以内) 2、恢复期(发病 2 周至 6 个月) 3、后遗症期(发病 6 个月以上)(四)病类诊断 1.中经络:1/ 3中风病无意识障碍者。
2.中脏腑:中风病有意识障碍者。
(五)症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中风病(脑出血)诊疗方案。
1、中经络(1)肝阳暴亢证半身不遂,肢体强痉,口舌喎斜,言语不利。
眩晕头胀痛,面红目赤,心烦易怒,口苦咽干,便秘尿黄。
舌质红或绛,苔黄或黄燥。
弦或弦数。
(2)风痰阻络证半身不遂,肢体拘急,口舌喎斜,言语不利,肢体麻木,头晕目眩。
舌红,苔白腻,弦滑。
(3)痰热腑实证半身不遂,肢体强痉,言语不利,口舌喎斜。
腹胀便秘,头晕目眩,口黏痰多,午后面红烦热。
舌红,苔黄腻或黄燥,弦滑大数。
(4)阴虚风动半身不遂,口舌喎斜,言语不利。
手足心热,肢体麻木,五心烦热,失眠,眩晕耳鸣。
舌红或暗红,苔少或光剥无苔,弦细或弦细数。
(5)气虚血瘀半身不遂,肢体瘫软,言语不利,口舌喎斜。
面色胱白,气短乏力,偏身麻木,心悸自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出血
一、诊断
诊断标准
多有高血压病史,情绪激动或体力劳动时突然发病,进展迅速,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及头疼,恶心,呕吐等颅压高症状,同时有偏瘫,失语等祌经系统缺损体征,CT为高密度病灶,CT 值为75-80Hu。
(二)辅助检査
CT:显示血肿大小,部位,中线移位,破入脑室。
DSA:寻找出血原因。
血液学检查:血常规,血生化等。
(三)鉴别诊断
脑梗死,糖尿病,肝性昏迷,药物中毒,低血糖,CO中毒。
二、治疗
一般治疗:保持呼吸道通畅,可吸氧,严重者应机械通气,肺部感染注意吸痰。
合理调整血压,血压升高时,使用降压药,但前3天不要将血压降低到正常高限(140/90mmHg)。
抗感染,应予敏感抗生素抗炎。
纠正血糖。
保持大便通常。
降低颅压,有高颅压表现,予甘露醇,监测心,肾功能,心,贤功能不全者可用速尿,复议甘油,白蛋白。
止血药(高血压脑出血常规不用止血药),与使用肝素有关的脑出血,使用鱼精蛋白6—氨基乙酸。
与使用法华令有关的脑
出血,使用冻干健康人血浆和维生素K。
有意识障碍或饮水呛咳者给予下鼻饲。
改善出血周围水肿带,促进血肿吸收:尼膜同,每日10mg 静点,口服脑血平合剂。
合理输液:无鼻饲者输入液体量一般为1500-2000ml/d,有呕吐及使用脱水剂则另加500ml,或颅压明显增加有可能脑疝者重症脑室出血者可考虑血肿抽吸术,脑室外引流等,特殊原因的出血应外科治疗。
康复,心理治疗。
三、工作规范
门诊:询问病史,常规查体,根据病情做急诊CT检查,如发现出血转急诊室。
急诊:询问病史,常规查体,CT检查。
病情较重者,先保持呼吸道通畅,抢救病人,保持生命体征平稳,再进行检查。
如果有手术指征,请神经外科会诊。
给予降低颅压,补液治疗。
进行血,生化,电解质检测。
并向病及家属交代病情。
如有意识障碍者可加抗生素。
病房:询问病史,常规查体,向病人及家属交代病情,保持生命体征平稳。
病情严重者,及时向上级医师或科主任汇报。
进行血,尿,便,生化及电解质化验,ECG,TCD,颈动脉超声检测,血流变学化验,MIR检查。
治疗合并症,降低颇压,有意识障碍或饮水呛咳者给予下鼻词,改善出血周围水肿带,合理输液,如
生命体征平稳,尽早逬行康复,心理治疗。
监护室:病情危重者,及时向上级医师,保持呼吸道通畅,可吸氧,严重者应机械通气,肺部感染注意吸痰。
理调整血压。
抗感染,应予敏感抗生素抗炎。
纠正血糖。
治疗急性并发症,保持生命体征平稳。
询问病史,常规查体,向病人及家属交代病情。
治疗合并症,降低颅压,有意识障碍或饮水呛咳者给予下鼻饲,改善出血周围水肿带,合理输液,如生命体征平稳,尽早进行康复,心理治疗。
进行血,尿,便,生化及电解质化验,ECG,血气分析,血压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