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差倍问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和差倍问题

和差倍问题

和差倍问题——基础学习一、解答题2、和倍问题例1:某君买了几支红铅笔和白铅笔,已知红铅笔和白铅笔的和是64支,红铅笔是白铅笔的3倍,求两种铅笔各几支。

【答案】【解题关键点】根据公式,可以推算出64÷(3+1)=16支,白铅笔的数量为16×1=16支,红铅笔的数量为 16×3= 48支(另解:红铅笔的数量为64-16= 48支)。

3、和倍问题例2:甲、乙两位学生原计划每天自学的时间相同,若甲每天增加自学时间半小时,乙每天减少自学时间半小时,则乙6天的时间仅相当于甲自学一天的时间。

问:甲、乙原计划每天自学多少分钟?( )A .42B .48C .56D .64【答案】A【解题关键点】原来二者时间相同,现在甲增加半小时,乙减少半小时,二者正好相差一个小时,即60分钟,而此时,甲每天自学的时间是乙的6倍,因此,现在乙每天自学所用的时间为60÷(6-1)=12分钟,因此原计划每天自学12+30=42分钟。

4、和倍问题例3:甲、乙两袋大米,甲袋中的大米比乙袋中的多20千克,把甲袋中大米的倒进乙袋,乙袋中的大米就比甲袋中的大米多10千克。

甲袋中原来有大米多少千克?() A .20 B .40 C .45 D .30【答案】答案:C 。

31【解题关键点】设乙袋中原有x 千克,甲袋中原有x+20千克。

(x+20)+10=x+(x+20),解得x=25,甲袋原有45千克。

6、差倍问题例1:已知X 、Y ,X-Y=8,且X 是Y 的3倍,求X 、Y 。

【答案】4,1.2.【解题关键点】Y=8÷(3-1)=4;X=4÷3=1.2。

7、差倍问题例2:某班上有45名同学,其中有6名男生和的女生参加比赛,剩下的男生和女生的人数相等。

请问这个班上有多少男生?( )A .18B .21C .24D .27【答案】答案:C【解题关键点】有女生参加比赛,剩下的女生人数是全部女生的,那么剩下的男生人数也是全部女生的,因此班上女生人数为(45-6)÷(+1)=21名,那么男生人数就是45-21=24名8、差倍问题例3:有若干个苹果,甲拿了其中的少4个,乙拿了余下的多4个,请问,剩下的苹果比甲、乙拿走的总算少几个?( )A .1B .2C .3D .4【答案】答案:B【解题关键点】此题采用特值法最为简单,设有12个苹果,则甲拿了12×-4=0个,还剩12个,乙拿了12×+4=7个,剩余5个,剩余的比甲、乙两个人拿走的少2个。

小升初奥数知识点一(和差倍问题)

小升初奥数知识点一(和差倍问题)

小升初奥数知识点一(和差倍问题)——10道题型及答案和差问题已知条件:几个数的和与差公式适用范围:已知两个数的和,差,倍数关系公式①(和-差)÷2=较小数较小数十差=较大数和-较小数=较大数(和十差)÷2=较大数较大数-差=较小数和-较大数=较小数和倍问题已知条件:几个数的和与倍数公式适用范围:已知两个数的和,差,倍数关系公式:和÷(倍数十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和-小数=大数差倍问题已知条件:几个数的差与倍数公式适用范围:已知两个数的和,差,倍数关系公式差(倍数-1)=小数小数X倍数=大数小数+差=大数解题关键步骤与基本思路第一步认真理解题意,判断是和倍问题还是差倍问题。

判断“和倍问题”的一般方法是,可以抓住这么几个关键字眼:“和”、“共“谁是谁的几倍”等。

判断差倍问题,可以抓住这么几个关键字眼进行判断“比……多……”;“比……少……”“相差多少”,“谁是谁的几倍”等。

第二步确定“1倍量”,或者叫“1倍数”确定“1倍量”的常用方法是,找关键字,一般情况下是“是”、“比”、“占”、“等于”后面的那个量就是“1倍量”。

如果在一个题中,同时出现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这些字眼,那么通常我们将那个比较小的量作为“1倍量”其原因很简单,人们通常喜欢做加法,不愿意做减法,宁愿做乘法,不愿意做除法。

在划线段图的时候,一般先划“1倍量”,再划其他的量。

尽量将已知的条件都表示在线段图上面,这样更直观,便于分析和理解。

第三步通过分析,找到与“和”或者“差”相对应的倍数关系。

只有找到了一一对应关系才能解出正确的答案。

一般“和”对应的是“倍数+1”;“差”对应的是“倍数-1”。

这个很重要。

当然,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

十道经典例题例题1:甲乙两班共有学生98人,甲班比乙班多6人,求两班各有多少人?分析】此题就是典型的“套用公式”应用题,用大数=(和+差)÷2求出甲班人数,用小数=(和-差)÷2求得乙班人数。

三年级和差倍问题及答案

三年级和差倍问题及答案

三年级和差倍问题及答案1、妈妈的年龄是茵苗的6倍,妈妈和茵苗一共42岁,妈妈和茵苗各几岁?2、茵苗去文具店购买文具,自动铅笔每支2元,钢笔的价格是自动铅笔的8倍,买一支钢笔和铅笔一共花了18元,钢笔和自动铅笔各多少钱?3、茵苗的故事书是小敏的7倍,茵苗和小敏一共有96本故事书,茵苗和小敏各有多少本故事书?4、李步青和小敏一起剪花,李步青剪的花是小敏的4倍,小敏和李步青一共剪了100朵,小敏和李步青各剪了多少朵?5、小敏和茵苗比赛看书,茵苗看书的速度是小敏的5倍,小敏和茵苗一共看了120页,茵苗和小敏各看了多少页?6、有两袋米,大袋的米是小袋的米的3倍,大袋的米比小袋的米重50千克,大袋和小袋的米各有多少千克?7、甲乙各有一些书,甲比乙多60本,甲乙送给幼儿园的小朋友同样多后,甲是乙的3倍,现在甲乙各有多少本书?8、茵苗购买了一本故事书和科技书,故事书的价格是科技书的4倍,茵苗总共花了50元,故事书和科技书各是多少元?参考答案:1、妈妈的年龄是茵苗的6倍,妈妈和茵苗一共42岁,妈妈和茵苗各几岁?2、茵苗去文具店购买文具,自动铅笔每支2元,钢笔的价格是自动铅笔的8倍,买一支钢笔和铅笔一共花了18元,钢笔和自动铅笔各多少钱?1+8=918÷9=2(元) 2x8=16(元)3、茵苗的故事书是小敏的7倍,茵苗和小敏一共有96本故事书,茵苗和小敏各有多少本故事书?7+1=896÷8=12(本)96-12=84(本)4、李步青和小敏一起剪花,李步青剪的花是小敏的4倍,小敏和李步青一共剪了100朵,小敏和李步青各煎了多少朵?4+1=5100÷5=20(朵)20x4=80(朵)2、小敏和茵苗比赛看书,茵苗看书的速度是小敏的5倍,小敏和茵苗一共看了120页,茵苗和小敏各看了多少页?5+1=6120÷6=20(页) 20x5=100(页)5、有两袋米,大袋的米是小袋的米的3倍,大袋的米比小袋的米重50千克,大袋和小牮的米各有多少千克?3-1=2 50÷2=25(千克)25x3=75(千克)6、甲乙各有一些书,甲比乙多60本,甲乙送给幼儿园的小朋友同样多后,甲是乙的3倍,现在甲乙各有多少本书?3-1=260÷2=30 (本) 30x3=90(本)7、茵苗购买了一本故事书和科技书,故事书的价格是科技书的4倍,茵苗总共花了50元,故事书和科技书各是多少元?。

和倍差倍问题应用题及答案

和倍差倍问题应用题及答案

和倍差倍问题应用题及答案一、和倍问题【含义】已知两个数的和及大数是小数的几倍(或小数是大数的几分之几),要求这两个数各是多少,这类应用题叫做和倍问题。

【数量关系】总和÷(几倍+1)=较小的数总和-较小的数=较大的数较小的数×几倍=较大的数【解题思路和方法】简单的题目直接利用公式,复杂的题目变通后利用公式。

例1 果园里有杏树和桃树共248棵,桃树的棵数是杏树的3倍,求杏树、桃树各多少棵?解(1)杏树有多少棵? 248÷(3+1)=62(棵)(2)桃树有多少棵? 62×3=186(棵)答:杏树有62棵,桃树有186棵。

例2商店运来苹果和梨共重200千克,苹果的重量相当于梨的3倍,这个商店运来苹果和梨各多少千克?解(1)梨的重量=200÷(3+1)=50(千克)(2)苹果的重量=200-50=150(千克)答:这个商店运来苹果150千克,梨50千克。

二、差倍问题【含义】已知两个数的差及大数是小数的几倍(或小数是大数的几分之几),要求这两个数各是多少,这类应用题叫做差倍问题。

【数量关系】两个数的差÷(几倍-1)=较小的数较小的数×几倍=较大的数【解题思路和方法】简单的题目直接利用公式,复杂的题目变通后利用公式。

例1 果园里桃树的棵数是杏树的3倍,而且桃树比杏树多124棵。

求杏树、桃树各多少棵?解(1)杏树有多少棵? 124÷(3-1)=62(棵)(2)桃树有多少棵? 62×3=186(棵)答:果园里杏树是62棵,桃树是186棵。

例2 南街村种花生公顷数是玉米的8倍,花生比玉米多种63公顷。

花生、玉米各种多少公顷?解(1)种玉米的公顷数=63÷(8-1)=9(公顷)(2)种花生的公顷数=9×8=72(公顷)答:种花生72公顷,种玉米9公顷.。

小学和倍差倍问题

小学和倍差倍问题

和倍差倍知识结构一、和倍问题(1)和倍问题就是已知两个数的和以及它们之间的倍数关系,求这两个数各是多少的问题.(2)解答此类应用题时要根据题目中所给的条件和问题,画出线段图,使数量关系一目了然,从而找出解题规律,正确迅速地列式解答。

(3)和倍问题的特点是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大数是小数的几倍,要求两个数,一般是把较小数看作1倍数,大数就是几倍数,这样就可知总和相当于小数的几倍了,可求出小数,再求大数.和倍问题的数量关系式是:和÷(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和一小数=大数(1)如果要求两个数的差,要先求1份数:l份数×(倍数-1)=两数差.(2)解决和倍问题,关键是学会画线段图,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弄清各数量之间的关系。

二、差倍问题(1)差倍问题就是已知大小两数的差,以及大小两数的倍数关系,求大小两数的问题.(2)差倍问题的特点与和倍问题类似。

解答差倍问题的关键是要确定两个数量的差及相对应的倍数差,一般情况下,在题目中不直接给出,需要经过调整和计算才能得到。

(3)解题思路:首先要在题目中找到1倍量,然后画图确定解题方法.被除数的数量和除数的倍数关系要相对应,相除后得到的结果是一倍量(4)差倍问题的基本关系式:差÷(倍数-1)=1倍数(较小数)1倍数×几倍=几倍数(较大数)或较小数+差=较大数(5)解决差倍问题,关键是学会画线段图,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弄清各数量之间的关系.(6)年龄问题的和差问题主要利用的年龄差不变。

例题精讲【例 1】师、徒两人共加工105个零件,师傅加工的个数比徒弟的3倍还多5个,师傅和徒弟各加工零件多少个?【考点】和倍问题【难度】3星【题型】解答【解析】引导学生画图时,一定要注意“多5个”的画图方法,并找和与份数之间的关系.从线段图上可以看出,把徒弟加工的个数看作1份数,师傅加工的个数就比3份数还多5个,如果师傅少加工5个,两人加工的总数就少5个,总数变为(1055)-个,这样这道题就转化为例5类型的题目,就可以求出师傅和徒弟各加工多少个了.列式:如果师傅少做5个,师、徒共做: 1055100-=(个),徒弟做了:100(31)25÷+=(个),师傅做了:253580⨯+=(个).【答案】师傅80个,徒弟25个【巩固】二⑴班的图书角里有故事书和连环画共47本,如果故事书拿走7本后,故事书的本数就是连环画的4倍.原有连环画和故事书各有多少本?【考点】和倍问题【难度】3星【题型】解答【解析】可引导学生,让他们自己画图来分析,教师辅导指正.从线段图可以看出,如果故事书拿走7本以后,则正好是连环画的4倍.这时故事书与连环画总数应减少7本,列式成47740-=(本),正好是连环画本数的(1+4)倍.⑴如果故事书拿走7本,总本数为: 47740-=(本)⑵现在连环画与故事书的倍数和为:4+1=5⑶连环画有:4058÷=(本)⑷故事书有:84739⨯+=(本)【答案】连环画有8本,故事书有39本。

第3讲 和差倍问题题型分类带解析答案

第3讲 和差倍问题题型分类带解析答案

第三讲和差倍问题1、一次数学考试,甲乙两人共得分177分,其中甲比乙多得17分,问甲乙各得多少分?甲:(177+17)÷2=97(分)乙:177-97=80(分)2、两个数的和是60,两个数的和是两个数的差的2倍,这两个数分别是多少?差:60÷2=30(60+30)÷2=4560-45=153、两个水池共储水41吨,甲池注进4.5吨,乙池放出8.5吨,则甲池水的吨数与乙池水的吨数相等,问两个水池原来各储水多少吨?8.5+4.5=13(吨)乙:(41+13)÷2=27(吨)甲:41-27=14(吨)4、甲乙两筐柑橘共重68千克,如果从甲筐中取出4千克放入乙筐,则两筐柑橘重量相等。

求这两筐柑橘原来各重多少千克?4+4=8(千克)甲:(68+8)÷2=38(千克)乙:68-38=30(千克)5、甲乙两箱共有水果58千克,若从甲箱中取出6.6千克放到乙箱中,这时甲箱比乙箱还多2.4千克,这两箱原来各有多少千克?6.6+6.6+2.4=15.6(千克)甲:(58+15.6)÷2=36.8(千克)乙:58-36.8=21.2(千克)6、小明和小李共采摘苹果25千克,小明说:“我给你1.5千克,咱俩的苹果就一样重了。

”小李摘了多少千克苹果?1.5+1.5=3(千克)(25+3)÷2=14(千克)小李:25-14=11(千克)7、A、B、C三个数,A加B等于252,B加C等于197,C加A等于149,则C是多少?(252+197+149)÷2=299299-252=478、五1班共有同学37名,现在要安排同学们进行大扫除,已知去卫生区扫地和擦窗户所需的总人数比在教室扫地和擦窗户所需的总人数多9人,而在教室内擦窗户的同学应该比扫地的同学多6人,在卫生区扫地的同学应该比擦窗户的同学少3人,如果你是该班的卫生委员,由你来负责分配人员,那么教室扫地、教室擦窗户、卫生区扫地与卫生区擦窗户应该分别安排多少人?卫:扫+擦:(37+9)÷2=23(人)教:扫+擦:37-23=14(人)擦:(23+3)÷2=13(人)擦:(14+6)÷2=10(人)扫:23-13=10(人)扫:14-10=4(人)9、甲乙两仓库共有货物120吨,甲仓库重量是乙仓库重量的3倍,则甲乙两仓库分别有货物多少吨?乙:120÷(3+1)=30(吨)甲:30×30=90(吨)10、梨比苹果多18筐,已知梨的筐数是苹果筐数的4倍,苹果有多少筐?苹:18÷(4-1)=6(筐)11、甲班有图书120本,乙班有图书30本,甲班给乙班多少本,甲班的图书是乙班图书的2倍?共:120+30=150(本)乙:150÷(2+1)=50(本)50-30=20(本)12、有两堆货物,甲堆有货物120吨,乙堆有货物90吨,从两堆货物中,运走同样多的货物后,甲堆货物重量正好是乙堆的4倍,问:各运走货物多少吨?差:120-90=30(吨)乙:30÷(4-1)=10(吨)运走:90-10=80(吨)13、甲仓库的面粉比乙仓库多140吨,如果甲仓库运进60吨,而乙仓库运出60吨,则甲仓库面粉的吨数是乙仓库的3倍,求甲乙仓库原来各有面粉多少吨?差:140+60+60=260(吨)260÷(3-1)=130(吨)乙:130+60=190(吨)甲:190+140=330(吨)14、师、徒两人共加工105个零件,师傅加工的个数比徒弟的3倍还多5个,师傅和徒弟各加工零件多少个?徒:(105-5)÷(3+1)=25(个)师:105-25=80(个)15、一天甲乙丙三人去郊外钓鱼,已知甲比乙多钓6条,丙钓的鱼是甲的2倍,比乙多钓22条,他们一共钓了多少条?甲比丙少22-6=16(条)甲:16÷(2-1)=16(条)丙:16×2=32(条)乙:16-6=10(条)16+32+10=58(条)【练习】1、甲乙两人共有苹果27个,其中甲比乙多9个,求甲乙两人各有多少苹果?甲:(27+9)÷2=18(个)乙:18-9=9(个)2、同学们献爱心捐款,明明和圆圆共捐款46元,若明明再捐5元,圆圆取回2元,这时圆圆仍比明明多捐3元,问:明明和圆圆原来各捐多少元?46+5-2=49(元)(49+3)÷2=26(元)圆:26+2=28(元)明:46-28=18(元)3、甲乙两数之和是341,甲数的最后一位数字是0,如果把0去掉,就与乙数相同,问甲乙两数各是多少?乙数:341÷(10+1)=31甲:341-31=3104、甲桶的油是乙桶的4倍,如果从甲桶取出12千克倒入乙桶,那么两桶油的重量相等,两桶油原来各有多少千克?12+12=24(千克)乙:24÷(4-1)=8(千克)甲:8×4=32(千克)5、西湖小学和翠园小学一共有240人,后来西湖小学转走了30个学生,翠园小学转走了10个学生,这时西湖小学比翠园小学还多20个人,原来这两个学校各多少人?240-30-10=200(人)西:(200+20)÷2=110(人)110+30=140(人)翠:240-140=100(人)6、甲乙丙三个数的和是370,乙数是甲数的1.5倍,丙数比乙数大50,甲乙丙三数各是多少?370-50=3201.5+1.5+1=4甲:320÷4=80乙:80×1.5=120丙:120+50=170第三讲和差倍问题作业☆1、北京某小学的同学为幼儿园的小朋友做红花和黄花共300朵。

和差倍问题(四年级奥数题及答案)

和差倍问题(四年级奥数题及答案)

和差倍问题
把分为甲、⼄、丙、丁四个数,如果甲数加上2 ,⼄数减去2 ,丙数乘以2 ,丁数除以2 ,则四个数相等.求这四个数各是多少?
点击下⼀页查看答案
 解答:⑴⽅程解法:假设进⾏运算后四个数都变成x ,那么甲数是x-2 ,⼄数是x+2 ,丙数是0.5x ,丁数是2x .可以根据题⽬条件列出⽅程:(x-2)+(x+2)+0.5x+2x=1296
整理得到4.5x=1296 ,解得x=288 .所以甲数是288-2=286 ,⼄数是 288+2=290,丙数是288÷2=144 ,丁数是
288×2=576 .
⑵算术解法:四个数相等时,每个数均可看成是"1"份,那么可知:甲数原来是1份少2;⼄数原来是1份多2;丙数原来是
0.5份;丁数原来是2份.从⽽可得出每份:(1296+2-2)÷(1+1+0.5+2)=1296÷4.5 =288 ,由此可知:甲数是286,⼄数是290,丙数是144,丁数是576.。

和倍、差倍、和差问题及答案

和倍、差倍、和差问题及答案

和倍、差倍、和差问题及答案数学特长生试题(1)1、两个数的和是682,其中一个加数的个位是X,若把X去掉,则与另一个加数相同,这两个数各是多少?解题思路:设其中一个加数为a,另一个加数为b,根据题意可得:a +b = 682a - X +b = b + b化简可得:a = 2b - X将a代入第一个等式中,得到:3b - X = 682因为X是个位数,所以X只能是2或7,代入方程可得:b = 228,a = 454 或 b = 227,a = 455所以答案为:454和228,或者455和227.2、甲、乙两个车间共生产机床664台,甲车间的产量是乙车间的3倍,两个车间各生产机床多少台?解题思路:设乙车间生产的机床数为x,则甲车间生产的机床数为3x。

根据题意可得:3x + x = 664化简可得:x = 166,所以乙车间生产的机床数为166,甲车间生产的机床数为498.3、某印刷厂第一季度共印书册,二月份印的册数是一月份的2倍,三月份印的册数是一月份的3倍,一、二、三月份各印书多少册?解题思路:设一月份印的书数为x,则二月份印的书数为2x,三月份印的书数为3x。

根据题意可得:x + 2x + 3x =化简可得:x = ,所以一月份印的书数为,二月份印的书数为,三月份印的书数为.4、___一、二月份共生产电机400台,二月份生产的台数比一月份生产的台数的5倍还少68台,两个月各生产多少台?解题思路:设一月份生产的电机数为x,则二月份生产的电机数为5x - 68.根据题意可得:x + 5x - 68 = 400化简可得:x = 94,所以一月份生产的电机数为94,二月份生产的电机数为462.5、甲库存粮108吨,乙库存粮140吨,要使甲库存粮是乙库的3倍,必须从乙库运出多少吨放入甲库?解题思路:设从乙库运出的粮食重量为x,则甲库存粮为3乙库存粮。

根据题意可得:3乙 - 108 = 乙 + x - x化简可得:x = 224,所以从乙库运出224吨放入甲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试时限45分钟本卷满分120分老师评定()分三、和差倍问题A卷一、填空题(每题8分,共96分)1.两个班级总共有84个学生,且甲班比乙班多2人,那么乙班有(41)个学生.2.兄弟两人共有72张邮票,若哥哥再从弟弟处借5张邮票,那么哥哥的邮票是弟弟的两倍.问哥哥原来有(43)张邮票,弟弟有(29)张邮票.3.甲、乙、丙三人种树,甲、乙两人共种了8棵树,乙、丙两人共种—了11棵树,而甲、丙两人共种了9棵树,那么甲种了(3)棵树.4.父子两人一个星期共打了26次电话,其中父亲打电话次数比儿子打电话次数两倍多2次,那么父亲这个星期打了(18)次电话.5.甲、乙、丙三人每月可以拿到一些零花钱,其中甲比乙多20元,乙比丙少5元,而且甲是丙的两倍,那么丙每月可拿到(15)元零花钱.6.两个数相除,商7余11,被除数、除数、商与余数的和是213.那么,被除数是(172)。

7.如果两个正整数的和与差的积是77,那么这两个数的积是(18 )。

或14828.小明发现他每个月喝的牛奶瓶数比奶奶喝的多45瓶,而且又是奶奶喝的4倍少15瓶,那么每月小明喝掉牛奶(65)瓶,奶奶喝掉(20 )瓶.9.甲、乙两家原有相等的大米,甲家吃掉了7斤,乙家吃掉了19斤,甲家剩的大米是乙家的3倍。

那么甲家现有大米(18)斤.10.两堆煤共有900吨,第一堆运走160吨后比第二吨少30吨,那么第二堆有(385 )吨煤.11、甲、乙、丙各有一些糖果,若甲比乙多9粒,比丙多2粒,而乙、丙共有47粒糖果,那么,甲有(29)粒糖果.12.甲、乙、丙三个同学一共做了177道数学题,甲做的数目是乙的3倍,而乙的又比丙做的5倍少3道,那么丙做了(9)道数学题.13.大水池里有水2600立方米,小水池里有水1200立方米.如果大水池里的水以每分钟23立方米的速度流入小水池。

那么,多少分钟后小水池中的水是大水池的4倍?[2600-(2600+1200)÷(1+4)]÷23=80(分)14.爸爸和妈妈各拿到一笔奖金.如果爸爸和妈妈每天分别用掉50元和25元,那么当妈妈花完了这笔奖金时,爸爸还有600元.如果爸爸和妈妈每天分别用掉25元和50元,当妈妈花完了这笔奖金时,爸爸还有1800元.求爸爸和妈妈各拿到多少元奖金.妈妈(1800-600)÷3×2=800(元)爸爸800×2+600=2200(元)B卷一、填空题(每题7分,共84分)1.一个水果店原来有一样多的苹果和梨,如果苹果卖掉200斤,再进350斤的梨,那么梨的斤数是苹果的6倍少50斤,那么原来有苹果(320)斤.2.三个好朋友在一起玩踢毽子,甲比乙多踢6个,丙踢的个数是甲的2倍,比乙多踢22个,那么他们三人一共踢了(58 )个.3.有一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字是个位上的数字的2倍.如果把十位上的数字与个位上的数字交换,就得到另外一个两位数,把这个两位数与原数相加,和是132.那么原来的两位数是(84)。

4.小明和小兰两人数做好的千纸鹤.在同样的时间里,小明能数6只,小兰只能数4只.当小兰数到48只时,忘了数的数是多少,只好重新开始数.小兰数到112只时两人停住,这时还有一只纸鹤没数,那么原来共有纸鹤(353 )只.5.小文一个人20天吃完一盒冰淇淋,如果他和妹妹一起吃,12天就吃完一盒冰淇淋.那么一盒冰淇淋给妹妹一人吃,可以吃(30)天(假定他们每天吃的数量相等).6.把一个减法算式里的被减数、减数与差相加,和为750,已知减数比差的2倍还大21,那么减数是(257)。

7.四年级有图书320本,三年级有图书180本,三年级给四年级(80)本图书后,四年级的图书比三年级图书多3倍.8.小刚和小强带了一些钱出去玩.小刚带了36元,小强带了24元,两人花掉的钱数量相同,小刚剩下的钱正好是小强剩下的3倍,那么两人各花了(18)元钱.9.妈妈去买相同数量的桃子和香蕉,桃子2元3只,香蕉3元4根.妈妈支付香蕉的钱比桃子多5元.妈妈买桃子和香蕉共花了(85).10。

一个竹蓝子,最多能容纳36颗草莓和18颗葡萄,或者28颗草莓和30颗葡萄,那么这个蓝子最多装(48)颗草莓.11.现有大、小瓶洗发水共50瓶,大瓶洗发水是400毫升,小瓶洗发水是200毫升,已知大瓶洗发水比小瓶洗发水共多2000毫升,大瓶洗发水有(20)瓶.12.一个学校男生人数的2倍正好等于女生人数的3倍。

全校学生共做了1992面小棋子,其中每个男生做2面,每个女生做3面,那么全校共有(830)个学生.二、解答题(每题12分,共36分)13.A箱里只有五元的纸币,B箱里只有两元的纸币.A箱里的钱比B箱里的钱多13元.B箱里的纸币比A箱里的纸币多了19张,问共有多少张纸币?53 14.小明和小华各有一些钱,如果小明给小华15元,那么两人的钱一样多,如果小华给小明15元,那么小明的钱是小华的三倍.求小明与小华原来各有多少钱?7545 15.有甲、乙、丙三个仓库,丙仓库的货物是乙仓库的一半,乙仓库比甲仓库少160吨,,甲仓库的是丙仓库的4倍,甲、乙、丙三个仓库共装多少货物?560C卷一、填空题(每题8分,共80分)1.小明家要买一批西瓜和芒果,已知一个西瓜的价格是一个芒果价格的4倍,如果用买30个芒果的钱改买相同数量的西瓜和芒果,那么西瓜和芒果各可买(6)个.2.某班有47名同学,要从四名候选人中选出三名同学当选三好学生.评选时每人选三个同学,结果落选的同学比当选的三位同学的票数分别少2,7和16票,那么他得了(29)票.3.两个数相加和为91,若将其中一个加数的个位数字0去掉后与另一个加数相加和为37,那么原来两个数之差(大减小)是(29)·4,四年级植树,一班和二班共植树43棵,三班和四班共植树42棵,并且二班比三班多植2棵树,比一班少植7棵树,那么四班植树(26)棵.5.一个班级每个同学都订了两份报纸,订少年报的有34个同学,订儿童报的有30个同学,订其他报纸的有22个同学,那么订少年报和儿童报的共有(21)个同学.6.甲、乙、丙三人手中各有若干元钱.现在甲把手中钱的一半分给乙,乙得到钱后再把手中现有钱的一半分给丙,丙得到钱后又把手中现有钱分成三份,给甲一份.这样一来,三个人手中的钱同样多了,那么原来这三人中(丙)的钱最少.7.小红请一些同学来家里玩,家里有一些巧克力,小红如果自己吃5块,每个同学分3块,还可剩下7块;如果她自己吃3块,每个同学分4块,还差一块.那么家里共有(42)块巧克力.8.四个人的年龄之和是77岁,年龄最大的人与年龄最小的人之和比另外两人的年龄之和大7岁.那么年龄最大的人的年龄的最小值为(26)岁.9.某同学去买橡皮和笔作奖品.已知笔的单价是橡皮单价的3倍,且买的笔的数量是橡皮数量的5倍,一共花掉120元,那么买橡皮花了(7.5)元.10.小丽与小青共有15本图书和20本故事书.其中小丽的图书是小青的4倍,小青的故事书是小丽的3倍.那么小青的书比小丽多(1)本.二、解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1.一个旅游团到一家旅馆住宿,如果每间房间住5人,则有12人没有住处;若其中两间各住4人,其余房间各住6人,则刚好将所有游客住下,问这个旅游团共有多少人?9212.体育老师去买体育用品,他带的钱买30个羽毛球则差4元;若买40个乒乓球则多2元.已知两种球每个的价格相差3角5分,则体育老师带了多少钱?20 13.小文和小武共存了800元钱.小文存的钱分成五份,每份比小武存的钱分成四份每份的钱少56元,求小文和小武各有多少钱.48014.一笔奖金分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每个一等奖的奖金是每个二等奖奖金的2倍,每个二等奖的奖金是每个三等奖奖金的2倍.如果各评一个一、二、三等奖,那么一等奖可拿308元.若要求三等奖的人数比二等奖的人数多,且二等奖的人数比一等奖的多,那么一等奖最多可拿多少奖金?196ABC卷答案A卷1.41.(84—2)÷2:41(人).2.43,29.72÷3×2—5=43(张),72—43=29(张).3.3.(8+9—11)÷2=3(棵).4.18.(26-2)÷(2+1)×2+2=18(次).5.15.设甲、乙、丙各有x、y、z元,那么x=y+20,y=z-5,x=2z 得2z=y+20,而y=z-5么2z=5+20,得z=15.6.172.被除数:除数X商+余数,所以(除数×7+11)+除数+7+11=213,则除数为23,被除数为23×7+11=172.7.18或1482.由于77=1×77=7×11,所以两数之和为77或11,之差对应为1或7,求得两数为2,9或38,39,积为18或1482.8.65,20.奶奶喝掉(45+15)÷(4-1)=20(瓶),小明喝掉20×4—15=65(瓶).9.18.(19-7)÷(3-1)×3=18(斤).10.385.[900—(160—30)]÷2=385(吨).11.29.[47+(9+2)]÷2=29(粒).12.9.[177+3×(3十1)]÷[(1+3)×5+1]=[177+12]÷[20+1]=9(道).13.[2600—(2600+1200)÷(1+4)]÷23 .=[2600—3800÷5]÷23=[2600—760]÷23=1840÷23=80(分钟).所以,80分钟后小水池中的水是大水池的4倍.14,见图139.情形一:当妈妈花完她的奖金时, 爸爸比妈妈多花一倍的钱,并且还留600元.情形二:当妈妈花完她的奖金时,爸爸花的是妈妈的一半,并且还留1800元.所以,妈妈的奖金是(1800—600)÷3×2=800(元).爸爸的奖金是800×2+600=2200(元).所以妈妈拿到800元奖金,爸爸拿到2200元奖金.和差倍问题B 卷1.320.(200+350+50)÷(6—1)+200=600÷5十200=320(斤).2. 58.(22—6)×(1+2+1)—6=16×4—6=58(个).3. 84.十位数字与个位数字之和为132÷(10+1)=12.个位数字12÷(2+1)=4,十位数字4×2=8,原来的两位数是84.4.353.(48+112)÷4×6+112+1=353(只).5. 30.小文20-12=8(天)吃的量相当于妹妹12天吃的量,于是小文4天吃的量相当于妹妹6 天吃的量.一盒冰淇淋小文吃20天相当于妹妹吃20÷4×6=30(天).6.257.(750÷2—21)÷(2+1)×2+21=(375—21)÷3×2+21=354÷3×2+21=236+21 =257.7. 80.180-(320+180)÷(3+2)=80(本).8. 18.24-(36-24)÷(3-1)=24-12÷2=24-6=18(元).9. 85.假设买了12只桃子和12根香蕉,那么各花了8元和9元,香蕉比桃子多花1元,现在多花5元,那么共花了(8+9)×5=85(元).10. 48.由题可知每少放30-18=12(颗)葡萄就可以多放36-28=8(颗)草莓,也即少放6颗葡萄可以多放4颗草莓.那么在放了36颗草莓和18颗葡萄的情况下,少放18颗葡萄可多放12颗草莓,此时共放了36+12=48(颗)草莓.600元 1800元(200×50+2000)÷(400+200)=12000÷600=20(瓶).12.830.解法一:3个男生和2个女生一共做3×2+2×3=12(面)旗子,一共有1992÷12=166(组)这样的小组,所以共有(3+2)×166=5×166=830(个)学生.解法二:由于男生人数的2倍等于女生人数的3倍,并每个男生做的面数的3倍等于每个女生做的面数的2倍,所以男生与女生做的旗子一样多,为1992÷2=996(面),所以男生有996÷2=498(人),女生有996÷3=332(人),共498+332=830(人).13.解法一:纸币数目币值币值的差A B A B10 29 50元58元8元20 39 100元78元22元16 35 80元70元10元17 36 85元72元13元17+36=53(张).解法二:见图所以,五元纸币的张数为(2×19+13)÷(5-2)=(38+13)÷3=17(张),两元纸币为17+19=36(张),一共为17+36=53(张).AB2×19 13元14、(15×2+15×2)÷(3-1)+15=45(元)45+15×2=7515、丙:160÷(4-2)=80甲:80×4=320乙:80×2=160和差倍问题C卷1.6.30÷(1十4)=6(个).2.29.(47×3-2-7-16)÷4=29(票).3.29.两个加数分别为(91—37)÷9×10=60和91-60=31,所以两者之差是60-31=29.4.26.42-[(43-7)÷2-2]=42-[36÷2-2]=42-18十2=26(棵).(34+30+22)÷2—22=86÷2-22=43-22=21(个)6.丙倒过来考虑,假设最后每人手中都有6元钱,那么最后一次交换前,甲、乙、丙三人手中的钱分别为6—6÷2=3(元),6元,6÷2×3=9(元);在第二次交换前,甲、乙、丙三人手中的钱分别为3元,6×2=12(元),9—6=3(元),最初甲、乙、丙手中的钱分别为3×2=6(元),12—3=9(元),3元.故原来丙的钱最少.7.42.由条件可知巧克力的数量是人数的3倍多(5—3)+7二9,也是人数的4倍少2.所以人数共(9十2)÷(4—3)=11(人).那么巧克力共11+9=42(块).8,26.年龄最大的人与年龄最小的人的年龄之和是(77+7)÷2=42(岁),其他两人的年龄之和是77—42二35(岁),说明这两个人较大的最小年龄为18岁,较小的最大年龄为17岁.那么最小年龄的人年龄最大为16岁,此时最大年龄的人年龄最小为26岁.9.7.5120÷(3×5+1)=120÷(15+1)=120÷16=7.5(元).10.1.小青有图书15÷(4十1)=3(本),小丽有图书15—3=12(本),小丽有故事书20÷(3十1)=5(本),小青有故事书20—5=15(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