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大脑中动脉动脉瘤
大脑中动脉巨大动脉瘤孤立术联合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2例

病 例 1 患者,女,1l岁,主因 “阵发性头痛9年 , 氏征 阳性 。急行 cT检查 示 :蛛 网膜 下腔 出血 (图
加重lo天”于2009年6月15日收入院。患者9年前无 lD)。经脱水治疗,患者神志逐渐恢复,能正确回
作者单位
0 首1 0005 都医
享附属北
亨天坛 .院 , 外科
MRI)、磁 共振血管成像 (magnetic resonance 脑 中动脉搭 桥术 ”。术 中见 巨大 的动 脉瘤体 ,黄 白
angiography,MRA)示 “右侧裂 巨大混杂信号影, 色 ,周围有陈 旧性 血肿 ,动 脉瘤无蒂,中动脉 远端
可见 流空信号,右侧大脑 中动脉未 显影,增强后 可 直接 发 自动 脉瘤瘤 体。先分离处 理 颞浅 动脉 的前
验欠灵活,左侧 巴氏征可疑阳性 。
侧大 脑中动脉分支显影,右颞血管分支较对侧增多。
实验室检 查:血常规 、生化、凝血象 未见明显 提示 颞浅 动脉通 过吻合支 向颅 内供 血 ,对孤 立术
异常。
后,大脑 中动脉分布 区域 的血供起到了显著的代偿
诊断 :颅 内巨大动脉瘤 (大脑中动脉 ,右)。 作用。患者 巨大动脉瘤孤立 术后,未 出现右侧大脑
右侧 大 脑 中动 脉分 支 显 影 ,进 一 步 肯 定 了颅 外血 流 双瞳等大正圆,D-2 iilm,对光反应灵敏,眼动充分,
经 吻 合支 向颅 内供 血 (图1H)。
无上 睑下垂 ,面纹对 称 ,四肢 肌力肌张力正常,病
理征 阴性 ,共 济 运 动 正常 。
■●■■ 人 院后,积极完善术前检 查,行 DSA(图2C), 示 左 侧 大 啮 中动 脉 水平 段 巨大 动 脉瘤 。于2009年 11 月5日行左侧大脑 中动脉起始 部巨大 动脉瘤夹 闭联 合颞 浅动脉一大脑 中动脉搭桥 术。术 中见动脉瘤位
大脑中动脉远端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的单中心经验

大脑中动脉远端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的单中心经验吕楠;周宇;黄清海;许奕;洪波;刘建民【摘要】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endovascular treatment of distal middle cerebral artery aneurysms. Methods From January 2009 to December 2016,the medical records of 13 consecutive patients with distal middle cerebral artery aneurysm (a total of 14 aneurysms)were reviewed and enrolled. Endovascular treatment included coils,coils with liquid embolic materials,or using liquid embolic material alone for embolization of aneurysms or occlusion of parent arteries. The immediate outcome of aneurysm treatment was evaluated by Raymond classification,and the clinical prognosis was evaluated by the modified Rankin scale (mRS). DSA was use to conduct imaging follow-up study and was compared with the immediate treatment outcome in order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 aneurysms recurred or not. Results Of the 13 patients,8 were males,with an average age of 40 ±14 years. The maximum diameter of aneurysm was 1. 0 -12. 0 mm,the median size was 4. 5 mm. Fourteen aneurysms were successfully treated by endovascular treatment,4 of them were embolized,and the parent aneurysms were retained;10 aneurysms and parent arteries were occluded. Twelve aneurysms did not develop immediately after operation,and 2 of them had residual aneurysms. No new nerve dysfunction and related complications were found after endovascular treatment. The clinical follow-up period was 9 -96 months,and the median time was 30. 9 months. Twelve aneurysms werefollowed up for 6 -24 months with a median time of 15. 2 months. No recurrence of aneurysms were observed. Conclusions Using endovascular treatment technology for the treatment of distal middle cerebral artery aneurysms is safe and effective. It can be considered in the developmentof treatment programs.%目的探讨应用血管内治疗技术治疗大脑中动脉远端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连续纳入2009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神经外科行血管内治疗的大脑中动脉远端动脉瘤13例患者(共14个动脉瘤)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血管内治疗包括弹簧圈、弹簧圈结合液体栓塞材料或单纯应用液体栓塞材料进行动脉瘤瘤内栓塞或闭塞载瘤动脉.以Raymond分级判定动脉瘤即刻治疗结果,以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价患者临床预后.采用DSA行影像学随访,并与即刻治疗结果进行比较以判断动脉瘤是否复发.结果 13例患者中,男8例,平均年龄(40±14)岁.动脉瘤最大径为1.0~12.0 mm,中位数为大小4.5 mm.对14个动脉瘤均成功行血管内治疗,其中4个行瘤内栓塞,保留载瘤动脉;10个行动脉瘤及载瘤动脉闭塞.12个动脉瘤术后即刻造影不显影,2个瘤体残留.血管内治疗术后未见新发神经功能障碍及相关并发症.临床随访期限为9~96个月,中位数时间30.9个月,除2例患者血肿清除术后残余神经功能障碍外,其余患者临床预后良好.12个动脉瘤接受影像学随访,随访期限6~24个月,中位数时间15.2个月,均未出现动脉瘤复发.结论应用血管内治疗技术治疗大脑中动脉远端动脉瘤安全、有效,在制定治疗方案时可以选择性采用血管内介入技术.【期刊名称】《中国脑血管病杂志》【年(卷),期】2017(014)012【总页数】6页(P633-637,659)【关键词】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预后【作者】吕楠;周宇;黄清海;许奕;洪波;刘建民【作者单位】200433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神经外科;200433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神经外科;200433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神经外科;200433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神经外科;200433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神经外科;200433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神经外科【正文语种】中文大脑中动脉是颅内动脉瘤的好发部位,约占颅内动脉瘤的20%[1-2]。
一例大脑中动脉梭形动脉瘤颅内外血管搭桥术患者的观察与护理

文 章编 号 1 0 — 1 3 2 1 ) 5 0 3 — 2 06 9 4 (0 2 0 — 3 9 0
颅 内 动脉 瘤 是脑 动 脉局 部 的 异 常膨 出 , 发生 破 裂 , 常 引起 蛛 移植 血管 扭 曲 。 网膜下 腔 出血 , 较 高 的致死 率和 致残 率 。治疗 动脉 瘤最 为 理想 32一 般 护 理 设 专 人 监护 , 有 . 给予 吸氧 。 行 心 电监 护 . 进 血压 、 呼 的 方法 是手 术直 接 夹闭 动脉 瘤颈 或采 用栓 塞材 料栓 塞瘤 体 . 时 吸 、 同 血氧饱 和 度监 测 , 密切观 察神 志 、 孔变 化 。 瞳 定时测 量体 温 。 患 保 持载 瘤 动脉 的通 畅…。我科 于 2 1 0 1年 7月 收治 1例 大 脑 中动 者术 后第 1 体温 波动 在 3 _ 3 . 天 73 77℃, 虑 为术 后 吸收 热 . 嘱 ~ 考 遵 脉 梭形 动脉 瘤患 者 。 以移植 桡动 脉颅 内外 血管 搭桥 并动 脉瘤 闭 继 续严 密 观察 , 予特 殊 处 理 , 予 未 术后 第 2天 患者 体 温 降至 正常 水 塞 术 , 术效 果好 , 报告 如下 。 手 现 平 。准确 记 录 2 4h出入量 , 持水 电解 质 平衡 。每 2h翻身 、 保 叩背 1次 , 时吸痰 , 及 防止 肺部 感染 。每 日做 口腔 护理 2次 。 患 者男 性 ,5岁 , 院 2 6 入 0天 前 出现头 痛 , 搏 动性 以左侧 颞 33严 密观察 病情 变化 , 持血 压平 稳 术 后严 密 观察生命 体 征 , 为 - 保 部 为重 , 发病 以来 无 意识 障碍 , 无肢 体 活动 障碍 , 二便 自知 。外 院 尤其 是 血压 , 持 血压 正 常或 轻 度升 高 , 利 于脑再 循 环或 脑 功 保 有 C A示 左 大 脑 中动 脉交 叉部 动 脉 瘤初 步 诊 断为 左 大脑 中动脉 交 能 的恢 复 。该 患 者术 后血 压 , 1 7 9 T 为 6 / 4 mmHg 遵 嘱予 口服厄 贝 。 叉部 动 脉瘤 。入 院 时血压 1 0 7 3 / 5 mmH ( g 1mmHg 01 3k a 患 沙坦 及静 脉予 硝酸 甘 油合并 地尔 硫卓 降压 治疗 , = .3 P ) 此后 患者 血压控
大脑中动脉动脉瘤显微夹闭术的护理

【 图分 类 号】 4 中 R7
【 献标 识码】 文 A
【 文章编号1 0 8 8 9 2 1 )8 0 5 1 10 —1 7 (0 0 0 —0 3 —0
颅 内动 脉 瘤是 由于 局部 血 管异 常 改 变 产 生 的 脑 血 管瘤 样 突起 , 脑 入 量 , 量减 少体 位 搬 动 , 大 尽 以利 于脑 静 脉 回流 , 止 脑水 肿 。术 后 当 日禁 防 中 动脉 动脉 瘤 约 占颅 内动脉 瘤 的 7 6 。因 其 发 生 部 位 特 殊 , 术 的效 食 , . 手 以后 可根 据病 情 给予 流 质 饮食 、 食 。 严 密观 察 生 命 体 征 变化 , 普 当患 果很 差 , 加强 围 手术 期 的 护 理 , 于 提 高 治 疗 效 果 , 至关 重 要 的 作 用 者 出现 剧烈 头 痛 , 对 有 血压 增 高 , 繁呕 吐 , 孔散 大 , 搏 缓慢 等 症状 时 , 频 瞳 脉 应 我科 20 年 1  ̄ 20 年 1 应 用显 微 夹 闭术 对 2 例 大 脑 中动 脉 动 警 惕 颅 内 出血 的发 生 , 时 报告 医 生 进 行 处 理 。 保 持 静 脉 通 畅 , 止 泌 09 月 09 2月 5 及 防 脉瘤 患 者进 行 治疗 和 精 心护 理 , 效 满 意 , 将 围 手 术 期 护 理 体 会 报 告 尿 系 感染 , 意皮 肤 、 疗 现 注 口腔 护 理 , 持 引 流 管通 畅 、 保 固定 , 察 引 流液 的 颜 观 如下 。 色 、 质 、 、 口渗 血情 况 , 止并 发 症发 生 , 性 量 伤 防 防止 脑 血管 痉 挛 。 1 l 资料 与方 法 临床 1 3 3 出院指 导 。术后 鼓 励 病 人 进 行 康 复锻 炼 , 持 乐 观 情 绪 和 心 态 .. 保 坚持 服用 抗 高 血 压 、 痉 挛 等 药 物 , 可 擅 自调 整 剂 量 、 药 、 抗 不 改 停 11 一般 资 料 。本 组 2 . 5例 患 者 , 中男 1 其 0例 , 1 女 5例 , 龄 4 ~ 7 平 稳 ; 年 2 1 岁 , 均 5 . 士 1. 平 5 6 4 5岁 。2 4例 以 动 脉瘤 出 血 为 首 发 症 状 。其 中 单 纯 动 药 , 免病 情波 动 ; 导 其 进 食 清 淡 富有 粗 纤 维 的食 物 , 持 大 便 通 畅 , 以 指 保 脉 瘤 夹 闭 2 例 , 肿 清除 + 动 脉 瘤 夹 闭术 2例 对 病 人 进 行 包 括 心 理 定 期 门诊 随访 ,~ 6 复 查 1 , 再 次 出现 有 头 痛 、 吐 、 项 强 直 等 1 血 3 月 次 若 呕 颈 护 理 、 础 护理 、 基 症状 护理 等 围手 术 期护 理 。 症 状及 时复诊 。 1 2 手 术方式 。应用 显微外科 技术 , 离 出载瘤 动脉 、 . 分 动脉 瘤瘤 颈 , 根据 动 1 4 疗 效 判断 。治愈 : 复 正 常 ; 转 : 轻 残 但 生 括 能 自理 ; 残 : . 恢 好 有 中 生 脉瘤 的大 小、 形状 、 向 、 颈宽度 等 , 择合适 的动 脉瘤夹 夹 闭动脉瘤 。 朝 瘤 选 活 不 能 自理需 人 照顾 。
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动脉瘤分型与双干型血管分支关系的研究

单发 I A并 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 D S A) 或手术证实者 , 符合条件 的病例共 6 4例 6 6个 I A( 其 中 2例 为 双侧 MC A分叉 部 I A) 。根 据瘤 颈 的位 置 将分 叉部 I A分 为经典 型 ( C型 ) 和偏侧 型 ( D型 ) 。通过 MS C T A后处理 图像对 I A进行分 型 , 测量患 侧 M C A两分支起 始处 的管径 、 两侧 分叉 角及两分 支 间夹 角, 并 计算两分支管径 比及 两侧分叉角 比。将两 型 L A的分支管径 比、 两侧分 叉角 比及 两分支 间夹 角 的数值分别 进行两独立样本 t 检验 。结果 6 6个I A中 3 0个为 C型 I A, 3 6个 为 D型 I A。C型组 : 分
【 关键词 】 动脉瘤 ; 大脑中动脉 ; 体层摄影术 , 螺旋计算机 ; 血管造影术
S t u d y o n t h e r e l a t i v i t y b e t we e n he t n e c k t y p e o f mi d d l e c e r e b r a l a r t e r y b i f u r a t i o n a n e u r y s ms a n d he t
s u g g e s in t g t h e v a s c u l a r mo r p h o l o g y i s c l o s e l y r e l a t e d t o t h e f o r ma t i o n o f i n t r a c r a n i l a a n e u r y s ms . B y s t u d y i n g
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方法

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方法张晖;董辉;蔡磊;叶权亿;刘波【期刊名称】《医疗装备》【年(卷),期】2018(031)008【摘要】目的分析大脑中动脉(MCA)动脉瘤的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MCA动脉瘤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实施手术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及临床表现特点.结果 40例中,35例实施动脉瘤夹闭治疗,5例实施夹闭+包裹治疗.随访15个月,33例优良(82.5%),4例中残(10.0%),3例病死(7.5%).结论熟悉MCA动脉瘤的解剖结构,依据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实施个体化治疗可得到较为理想的预后.【总页数】2页(P127-128)【作者】张晖;董辉;蔡磊;叶权亿;刘波【作者单位】玉溪市人民医院神经外二科云南玉溪 653100;玉溪市人民医院神经外二科云南玉溪 653100;玉溪市人民医院神经外二科云南玉溪 653100;玉溪市人民医院神经外二科云南玉溪 653100;玉溪市人民医院神经外二科云南玉溪653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3.9【相关文献】1.51例大脑中动脉瘤破裂患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显微手术及预后研究 [J], 林其昌;林少华;黄汉添;廖巍2.大脑中动脉夹层动脉瘤临床特点及治疗的荟萃分析 [J], 李宁;沈建康;赵卫国;林东;李云峰;詹世坤;蔡瑜3.破裂性大脑中动脉瘤的临床特点及血管内栓塞治疗 [J], 宋锦宁;刘守勋;王拓;鲍刚;张晓东;徐高峰;谢昌厚4.M1段大脑中动脉瘤临床特点及手术预后影响因素的回顾性研究 [J], 张永明;裴荣权;孟令文;徐欣;马亮;俞凯文;汪潇5.破裂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附139例报告) [J], 胡军民;秦尚振;马廉亭;徐国政;龚杰;杨铭;李俊;秦海林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动脉瘤的血管内介入治疗

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动脉瘤的血管内介入治疗郄福忠;马光涛;王玖飞;李明;曹振宇【摘要】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therapeutic efficacy of endovascular embolism in treating aneurysms located at the bifurcation of middle cerebral artery. Methods During the period from Jan. 2009 to May 2013 at authors’ hospital, a total of 21 patients with intracranial aneurysms located at the bifurcation of middle cerebral artery were treated with interventional embolization. Of the 21 cases , steel coils were used in 7, stent-assistant embolization was adopted in 12, and dual-microcatheter technique was employed in 2. The results were analyzed. Results Postoperative angiography showed that complete embolization of the aneurysm was achieved in 14 patients, residual neck was detected in 2 patients and subtotal obliteration of the aneurysm was seen in 5 patients. Procedure-related complications occurred in 2 patients, including cerebral bleeding during operation (n = 1) and postoperative small area cerebral infarction. Seventeen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6 months, and follow-up angiography showed that no recurrence of aneurysm was seen. Conclusion For un-ruptured, or ruptured with no big hematoma, intracranial aneurysms located at the bifurcation of middle cerebral artery, endovascular interventional embolization is the treatment of choice.%目的:探讨介入栓塞治疗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动脉瘤疗效。
大脑中动脉的临床意义

大脑中动脉的临床意义
大脑中动脉是人体供应大脑血液和氧气的主要血管之一,其功能对于维持大脑的正常功能极为重要。
以下是大脑中动脉的临床意义:
1. 供血功能:大脑中动脉通过向大脑供应富含氧气和营养物质的血液,维持脑细胞的正常代谢和功能。
2. 防止脑缺血和卒中:大脑中动脉的阻塞或狭窄可能导致脑血流减少或完全停止,引发脑缺血或卒中。
这些情况可能造成脑部功能损伤,甚至危及生命。
3. 脑动脉瘤:大脑中动脉瘤是指大脑中动脉血管壁的异常膨出,可能导致血管破裂出血。
这种情况可能引起颅内出血,造成严重的神经系统损害。
4. 动脉硬化:大脑中动脉的动脉硬化是指血管内壁的脂质沉积和斑块形成,导致血管狭窄。
这可能影响正常的血流到大脑,增加卒中和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
5. 血管炎症:大脑中动脉的炎症可能引发血管壁的损伤和狭窄,导致血流减少。
这可能导致脑损伤和功能障碍。
6. 颈动脉狭窄:大脑中动脉的供血主要来自颈动脉,如果颈动脉发生狭窄,可能导致大脑中动脉的供血不足,引起脑缺血和相关症状。
综上所述,大脑中动脉的临床意义涉及到供血功能、脑缺血和卒中的防治、脑动脉瘤、动脉硬化、血管炎症以及颈动脉狭窄等。
了解和关注大脑中动脉的健康状况对于预防和治疗与之相关的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脑中动脉动脉瘤临床路径
(2010年版)
一、大脑中动脉动脉瘤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大脑中动脉动脉瘤(ICD-10:I67.108 /Q28.3),病情处于非急性期。
行额颞开颅翼点入路动脉瘤夹闭术(ICD-9-CM-3:39.5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神经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王忠诚神经外科学》(王忠诚主编,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神经外科学》(赵继宗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1.临床表现:
(1)破裂动脉瘤:
①动脉瘤破裂出血症状: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破裂可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SAH)、脑内出血、脑室出血或硬脑膜下腔出血等。
其中SAH 最为常见,典型症状和体征有剧烈头痛、呕吐甚至昏迷等;
②脑血管痉挛症状:症状通常逐渐发生,表现为精神异常或意识障碍,伴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
③癫痫发作:可发生抽搐,多为癫痫大发作;
④脑积水:动脉瘤出血后,可因凝血块阻塞室间孔或中脑导水管,引起急性脑积水;或基底池粘连、蛛网膜颗粒吸收障碍,引起慢性脑积水;
(2)未破裂动脉瘤:可表现为头痛、头晕、癫痫、TIA发作等,也可无任何症状,经查体或其他原因偶然发现。
2.辅助检查:
(1)头颅CT:是SAH首选诊断方法,通过CT扫描还可评定以下方面:
①脑室大小:部分动脉瘤破裂患者立即发生脑积水;
②血肿,有占位效应的脑内血肿或大量硬脑膜下血肿;
③梗塞;
④脑池和脑沟中出血量:血管痉挛的重要预后因素;
⑤合并多发动脉瘤时,CT可以初步判断责任动脉瘤;
⑥部分患者可以通过头颅CT初步预测动脉瘤的位置:出血主要
在侧裂及鞍上池,侧裂周围额颞叶伴有血肿者高度怀疑大脑中动脉动脉瘤。
(2)CT脑血管造影(CTA):多数情况下可以显示动脉瘤的部位、大小、形态、有无多发动脉瘤、载瘤动脉及动脉瘤的钙化情况,以及病变与骨性结构解剖关系。
(3)腰椎穿刺:SAH最敏感的检查方法,但目前不应当作为首选诊断方法。
降低脑脊液压力有可能因增加跨血管壁压力而导致再出血,故建议仅用于CT不能证实而临床高度怀疑的病例,应当使用较细的腰椎穿刺针,放出少量脑脊液(几毫升)即可。
(4)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目前是诊断颅内动脉瘤的“金标准”,大部分患者可显示出动脉瘤的部位、大小、形态、有无多发动脉瘤,仅少数患者归于“不明原因SAH”。
另外,DSA还可以显示是否存在血管痉挛及其程度。
(5)头颅MRI:对于大动脉瘤应行头颅MRI检查。
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可用于体检筛查动脉瘤。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神经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
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神经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王忠诚神经外科学》(王忠诚主编,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神经外科学》(赵继宗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1.诊断为大脑中动脉动脉瘤,有明确手术适应证需手术治疗,手术方法是行额颞开颅翼点或眶上眉弓入路动脉瘤夹闭术,不包括需颅内外动脉搭桥血流重建的病例。
2.手术风险较大者(高龄、妊娠期、合并较严重内科疾病),需向患者或家属交待病情;如不同意手术,应当充分告知风险,履行签字手续,并予严密观察。
(四)标准住院日为≤13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I67.108 /Q28.3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4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血型;
(2)凝血功能、肝肾功能、血电解质、血糖、感染性疾病筛查(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等);
(3)心电图、胸部X线平片;
(4)全脑血管造影DSA或CTA;
(5)头颅CT扫描。
2.根据患者病情,必要时行头颅MRI,心、肺功能、神经电生理检查和认知功能评定。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选择用药。
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等;明确感染患者,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菌药物。
(八)手术日为入院后≤5天。
1.麻醉方式: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2.手术方式:额颞开颅翼点或眶上眉弓入路动脉瘤夹闭术。
3.手术置入物:动脉瘤夹,硬脑膜修复材料,颅骨固定材料,动脉瘤包裹材料,引流系统。
4.术中用药:抗菌药物、抗血管痉挛药物,酌情使用激素及抗癫痫药物。
5.输血:根据手术失血情况决定。
(九)术后住院恢复8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全脑血管造影DSA或CTA,头颅CT扫描;化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电解质。
2.术后用药:抗血管痉挛药物、抗菌药物,酌情使用抗癫痫药物、脱水药、激素等。
3.每2-3天手术切口换药1次。
4.术后7天拆除手术切口缝线,或根据病情酌情延长拆线时间。
5.根据患者病情,必要时复查心、肺功能,行认知功能评定。
(十)出院标准。
1.患者病情稳定,生命体征平稳。
2.体温正常,各项化验无明显异常,手术切口愈合良好。
3.复查全脑血管DSA显示动脉瘤夹闭满意。
4.仍处于昏迷状态的患者,如生命体征平稳,经评估不能短时间恢复者,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可以转院继续康复
治疗。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术中或术后继发手术部位或其他部位的颅内血肿、脑水肿、脑梗塞等并发症,严重者或其他情况需要二次手术,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2.术后神经系统感染和神经血管损伤等,导致住院时间延长。
3.术后继发其他内、外科疾病需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
二、大脑中动脉动脉瘤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大脑中动脉动脉瘤(ICD-10:I67.108 /Q28.3)
行额颞开颅翼点入路动脉瘤夹闭术(ICD-9-CM-3:39.51)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