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词语与流行文化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
网络流行用语调查研究报告

网络流行用语调查研究报告网络流行用语调查研究报告摘要:网络流行用语已成为当今社交媒体交流的核心内容之一。
本报告从语言发展和社交媒体的角度,对网络流行用语进行了深入研究和调查。
通过收集并分析大量案例,我们发现网络流行用语在传播速度、表达方式、语言特点和社交标签等方面具有独特的特点。
此外,我们还探讨了网络流行用语对社交媒体交流和社会文化的影响,并提出了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一、引言网络在现代社会中广泛应用,其中社交媒体的快速普及改变了人们的交流方式。
社交媒体上经常出现一些新奇、有趣、甚至是神秘的网络流行用语,这些短语、词汇或者表情符号展示了社交媒体独有的语言风格。
本报告旨在深入研究和调查这些网络流行用语的发展、传播和影响,进一步了解当代社交媒体交流的特点。
二、网络流行用语的发展和传播速度网络流行用语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很多用语在短时间内传播至全球,成为大众共享的语言资本。
这些网络流行用语的快速传播离不开社交媒体的高效连接和信息传递。
例如,“狗粮”一词最早出现在中国网络上,通过微博和微信的传播,很快成为了流行用语。
另一个例子是“LOL”,这个词在英语国家最早出现并得到广泛应用,之后快速传播至其他国家和地区。
三、网络流行用语的表达方式和语言特点网络流行用语通常以独特的姿态出现,它们可以是短语、词汇、表情符号或者是漫画表情。
这些用语通常以简练、夸张和幽默的方式表达情感、态度或者观点。
例如,“我酸了”这个表达方式用于形容一种嫉妒的情绪,通过简短、夸张的措辞,传递了明确的情感态度。
网络流行用语还常常需要特定的背景知识才能理解,这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使用者之间的社交关系。
与此同时,网络流行用语在不同地区和文化背景下会产生不同的变化和表达方式,因此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含义、语境和使用方式十分重要。
四、网络流行用语的社交标签和影响网络流行用语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它还承载着社交媒体交流的多层次信息。
例如,“小哥”是中国社交媒体上流行的称呼方式,除了在语义上传递意思,还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使用者的年龄、性别和社会角色等信息。
《2024年当代汉语新词语研究》范文

《当代汉语新词语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日新月异,语言作为文化和社会交流的重要工具,也在不断地演变和更新。
当代汉语新词语的研究,正是对这一现象的深入探讨和记录。
新词语的产生、发展和消亡,都反映了社会的变迁和文化的传承。
本文旨在通过对当代汉语新词语的研究,揭示其背后的社会文化内涵和语言发展规律。
二、新词语的定义与分类新词语是指在现代社会中出现并广泛传播,被社会普遍接受的新词汇。
这些新词语的来源广泛,可能是源自网络、影视剧、新闻媒体、日常生活等各个领域。
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新词语可以划分为多种类型,如网络新词语、流行语、方言词汇等。
三、当代汉语新词语的来源与产生当代汉语新词语的来源主要包括网络、影视剧、新闻媒体等。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语言成为新词语产生的重要来源。
此外,影视剧、新闻媒体等也是新词语传播的重要渠道。
新词语的产生往往与时代背景、社会热点、文化潮流等因素密切相关。
例如,“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催生了许多与网络相关的新词语,如“网红”、“直播”等。
四、当代汉语新词语的特点与趋势当代汉语新词语的特点主要表现为:更新速度快、语义丰富、使用范围广泛等。
这些新词语的出现,反映了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文化多元的趋势。
同时,新词语的流行也受到社会热点、文化潮流等因素的影响。
例如,“小鲜肉”、“佛系”等流行语的出现,都与当时的社会热点和文化潮流密切相关。
当代汉语新词语的趋势表现为:网络化、口语化、情感化等。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新词语开始在网络上传播和流行。
同时,口语化趋势明显,许多新词语都是从口语中产生并逐渐普及的。
此外,情感化趋势也日益明显,许多新词语都带有一定的情感色彩,如“治愈”、“萌”等。
五、当代汉语新词语的社会文化内涵当代汉语新词语的社会文化内涵丰富多样,反映了社会的变迁和文化的传承。
例如,“共享经济”、“绿色发展”等新词语,体现了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环保、可持续发展的关注;而“佛系”、“宅”等新词语,则反映了现代人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的变化。
关注新词语的研究报告

关注新词语的研究报告
关注新词语的研究报告是一份介绍和分析最新词汇、短语或术语的研究报告。
这类报告通常由语言学家、语言研究者或相关专业人士编写,旨在说明新词语的起源、用法和在特定领域中的流行程度。
这类报告的研究方法包括词频分析、语料库研究、调查问卷和采访等。
研究人员会收集相关的语言数据,比如文本、口语记录或网络语料,然后通过分析这些数据来发现或确定新词语。
在报告中,研究人员会提供新词语的定义、起源和背景信息。
他们还可能分析该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使用频率,并通过比较传统词汇与新词语之间的差异来探讨语言的发展趋势。
除了对新词语进行描述和分析外,研究报告还可能探讨新词语对社会、文化和技术发展的影响。
它们可以关注新词语在社交媒体、科技和商业中的运用,以及新词语与年轻人群体之间的关系等。
总之,关注新词语的研究报告是一种帮助人们了解语言演变和社会变革的重要资源。
它们提供了对新词语的深入了解,以及对文化和社会趋势的洞察。
这些研究对于语言学、社会学和传播学等学科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网络流行语的研究性学习报告

关于网络流行语的研究性学习报告开题报告简要背景说明随着社会的发展,电脑已经普及到普通家庭,上网已成为一种查找资料和娱乐的方式,而人们在网络上的交流话语越来越幽默、新颖、奇特,甚至有些成为了许多人的口头禅。
这些流行用语对我们生活起着重要作用,它影响这青少年的主流文化意识,道德品质的高低。
因此,我们提出“关于网络流行语的调查研究报告”。
课题的目的与意义提升我们对网络的认识,使网络文化丰富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使我们了解社会生活,提高主人翁意识,增强责任意识,锻炼同学们收集整理材料的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活动计划1) 查找;2)取证访问;3)分析;4)结论一(分4个阶段实施5.23~6.4 查找资料,了解“网络流行语”;6.5~6.12 取证访问,对老师、家长、同学进行问卷调查和采访6.13~6.18 分析资料并整理6.19~6.23 撰写报告,展示成果二(计划访问的专家:老师2位,同学3位,家长3位预期采用的研究方法其他研究方法任务分工姓名任务张恒资料整理,保管资料龚方舟资料整理,分析资料向煜琪收集资料,展示成果项雨薇收集资料,保管资料,撰写报告,展示成果梁恒资料整理,分析资料张来撰写报告活动所需的条件图书资料:报纸报刊实验室设备:电脑室其他:电脑、打印机等课题预期成果文字,图片教师点评以网络流行语中蕴含的文化作为侧重点,选取的角度是比较合适的,需注意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突出“文化”。
研究方法多样,尤其访问对象包括老师、学生、家长,搜集资料非常全面。
批准开题。
课题结题基本信息执笔人:项雨薇完成时间:2010-06-23 16:57:57参考书目及资料杂志《意林》《读者》等演示课题成果所需的条件学校电脑室,多媒体教室,学校图书馆等结题报告原文:随着社会的发展,电脑已经普及到普通家庭,上网已成为一种查找资料和娱乐的方式,而人们在网络上的交流话语越来越幽默、新颖、奇特,甚至有些成为了许多人的口头禅。
这些流行用语对我们生活起着重要作用,它影响这青少年的主流文化意识,道德品质的高低。
写学校网络流行语研究报告作文

写学校网络流行语研究报告作文
网络流行语,现在的学生们简直离不开它们。
你知道吗,就像
吃饭、睡觉一样,这些词汇和短语已经成为了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老铁,你out了!”听,这是小明在和他的哥们儿开玩笑。
他们之间的这种“老铁”情谊,就是通过这些网络流行语来加深的。
“躺平”这个词最近好火啊!小红和她的室友们经常在宿舍里
讨论这个词。
她们觉得,有时候,真的好想就这样“躺平”,不去
想那些烦心的事。
不过,流行语也不都是消极的。
比如“加油”,这个词简单却
充满力量。
每次考试前,小丽都会给自己和同学们打气,“加油,
我们一定可以的!”。
话说回来,有些网络流行语真是让人摸不着头脑。
比如“内卷”,到底是什么意思啊?小刚觉得,这个词听起来就很厉害,但
他还是不太明白。
哎,网络流行语就是这样,有时让人捧腹大笑,有时让人深思。
但不管怎样,它们都是这个时代年轻人的独特印记,也是他们交流
的一种方式。
关于流行语高中生研究课题总结

关于流行语高中生研究课题总结
现代流行语是现代生活的即时反映,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其在丰富话语空间、丰富汉语词汇内容的同时,也折射出了大部分人群的不健康心态和对语言规范性的破坏等负面影响,值得注意和思考。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事物、新现象不断出现,同时也会产生一些新的词语。
由于现代人们对新事物的敏感性以及愿意接受的心理。
在这样一个前提下,出现独有风格的流行语也就不足为奇了。
而现代流行语产生之后能迅速流行,则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强势媒体的影响。
当代人们的社会交往交流的方式越来越多,电影电视、报刊杂志、网络等传媒对人门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一些、小品台词、影视剧中的经典对白常常在人群中传播并成为流行语。
现代流行语的传播是这些强势媒体对社会生活空间的一种介人和覆盖二是网络交流的影响。
网络交流对话的方式与口语交流相近,具有口语交流的句式短、直观等特点,简单快捷,容易接受,使用的人较多,因此被有些人作为校园流行语而效仿。
现代流行语形成的几种心理原因:
创新心理:有些词语比原词通俗新鲜,与原词平行使用在不同的场合,起到补充的作用。
创新不一定是创造新词,大多是对原有词语进行再创造,即进行超常的联想或引申,甚至使用反例。
从优心理:这里的“优”指政治、文化和经济的优势。
政治、文化或经济上占优势地区的流行语容易为其他地区所借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流行语也逐渐成为人们口中的常用词语,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我们不能否定其有益的一面,但这其中不乏一些低俗的词语,所以我们应该提高自身的拜别能力,充分利用流行语的有益的地方,使其更好的推动现代文字的发展以及传承。
以上就是我的课题总结。
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论文

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论文篇一:关于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的研究关于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的研究结题总论文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一些新词新语不断出现,在人际交往中也得到了广乏应用,例如;酷、爽、白领、另类、炒作、克隆、网络、低保、黑客、攀岩、帅哥、辣妹、知本家、炒鱿鱼、卡拉oK、知识经济、终身教育?等等。
新词新语的不断出现,不断丰富这汉语的词语宝库究竟什么事新词新语呢?在语言学中,新词新语就是指一些最近铸造出来的、被吸收到普通话中来的词语。
新词新语是要有时间和范围限制的,时间应限定在近十几年内,时间再久远就不应该再算作新词新语,必须是被普通话吸收的词语,那些即使产生时间很短但未被普通话吸收的词语也不应归入新词新语之中。
新词新语无论怎么发展也有它自己的特点的。
新词新语往往产生在改变迅速的领域,而且基本词汇不易变化,一般词汇变化迅速。
新词新语,关键突出的就是一个新字,语言是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象征,一定时期的新词新语是一定时期人们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反应,社会变革迅猛,新词的生成速度惊人地快,每年都有成千上百的新词新语产生。
但随之而来的便是快、代谢快,有些新词新语可能当时很流行但过了那阵风便销声匿迹。
像?人民公社??合作社??夏季时?等等数不尽的词汇;都已经跟随着相应的事物离开了人们的视线,刚开始。
不稳定、极端新。
只由非常小范围的文化群提议,或使用。
之后,慢慢散开,使部分人知道,但不被获得支持。
到了最后阶段,才获得认可并被全社会接受。
凡是新词新语无外乎是这几步,先是产生它们的领域使用,而后随着事物的流行被大众逐渐接受。
新词新语的创造、吸收和运用可以丰富普通话的词汇。
新词新语的不断涌现使得普通话词汇量大增,虽说有时会造成理解和运用的负担,但它毕竟方便了人们的交际和表述,符合语汇发展的规律,倘若不发明新词新语,什么都用旧有的词语形容,恐怕会给人们带来不便!而且,新词新语的大量涌现是每一种语言不断发展进步的必然结果和标记,作为信息载体的语言越是发达,其创造和吸收新词新语的量往往也就越大。
《2024年当代汉语新词语研究》范文

《当代汉语新词语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语言也在不断地演变和更新。
作为中国的主流语言,汉语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涌现出许多新词语。
这些新词语不仅反映了社会现象的变化,也反映了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
本文旨在通过对当代汉语新词语的研究,探讨其产生的原因、特点及其对语言和社会的影响。
二、当代汉语新词语的产生原因1. 社会变革: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的社会现象、新的生活方式、新的文化潮流不断涌现,为新词语的产生提供了丰富的土壤。
2. 科技进步:科技的进步推动了新的行业和领域的发展,也催生了大量与科技相关的新词语。
3. 全球化:随着全球化的推进,中外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一些外来词也成为了汉语新词语的一部分。
4. 语言表达需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断产生新的表达需求,新词语的产生也满足了这种需求。
三、当代汉语新词语的特点1. 多样性:新词语涉及的范围广泛,包括社会、科技、文化、生活等各个领域。
2. 创新性:新词语的构成方式多样,既有传统的词根加词缀的方式,也有创新性的组合方式。
3. 简洁性:新词语往往简洁明了,易于理解和传播。
4. 时代性:新词语反映了当代社会的特点和人们的思想观念。
四、当代汉语新词语的分类与实例1. 社会类新词语:如“互联网+”、“共享经济”、“二次元”等,反映了社会现象的变化。
2. 科技类新词语:如“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反映了科技进步的成果。
3. 文化类新词语:如“国潮”、“汉服”、“二次创作”等,反映了文化潮流的变迁。
4. 生活类新词语:如“网红”、“佛系”、“内卷”等,反映了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心态的变化。
五、当代汉语新词语的影响1. 对语言的影响:新词语的涌现丰富了汉语的词汇,推动了语言的更新和发展。
2. 对社会的影响:新词语反映了社会的变化和人们的思想观念的转变,有助于我们了解社会的发展趋势。
3. 对文化的影响:新词语的传播和普及推动了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有助于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篇一:【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二十一世纪的新兴词汇二十一世纪新兴词汇的调查报告班级:高2012级1班姓名:张超(负责撰写报告及汇报)王海琼、王芷、姚蕊(负责查找资料及问卷调查)赵钰玮、王新媛(负责编审材料)苏思伟、吕鳞娇(负责总结材料)指导老师:王昌君- 1 -二十一世纪新兴词汇的调查报告班级:高2012级1班姓名:张超(负责撰写报告及汇报)王海琼、王芷、姚蕊(负责查找资料及问卷调查)赵钰玮、王新媛(负责编审材料)苏思伟、吕鳞娇(负责总结材料)指导老师:王昌君一、研究背景:随着计算机网络的盛行,一些网络语言在人们,特别是新新人类中流行。
这些新词汇被他们广泛用于生活语言中。
每个词汇的流行必然有它的市场,我们收集了一些网络词汇,看看下面这些另类的网络语言,你知道的有多少?看看它们既可以说是一种消遣,又可以在听到这些词汇时,不至于迷惑不解。
让我们一同走进21世纪的新兴词汇吧!二、研究意义及目的:通过调查了解新兴词汇的用法,好处,弊端,促进新兴词汇的发展,加深我们对汉文化的理解,提升我们对民族文化的热情。
学会运用自己的知识和集体的力量,锻炼在多方面的动手和动脑能力,培养社会实践能力和生活处事能力。
三、研究方法及过程:1.研究方法:问卷法、查文献资料法、网络查询法。
2.研究过程:分工合作,分四阶段实施:3. 研究时间:2010年9月---2011年5月① 9月20日- 9月23日,王海琼、王芷、姚蕊(负责查找资料及问卷调查)②10月10日-10月25日,赵钰玮、王新媛(负责编审材料)③ 3月16日- 3月20日,苏思伟、吕鳞娇(负责总结材料)- 2 -②此次问卷调查共调查100人,0-15岁:22人,16-30岁:57人,30岁以上:21人通过这次有关“21世纪新兴词汇”的有关调查可以了解到现在大部分人对“新兴词汇”比较了解,其中16-30岁年龄段的人较多,对“新兴词汇”接触较多,使用较多,也是使用“新兴词汇”的主要群体,主要通过①网络,电视等媒体;②报纸,杂志等读物;③朋友,同学,家人等这三种途径。
并且调查中的大部分人都对“新兴词汇”的发展抱有很大希望,认为这类词汇的发展会越来越好。
“新兴词汇”的出现是对中华传统的五千年文化的一个发展和补充,是将传统和现代有机的融合到了一起,见我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加以发扬,也是我国古老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变化,希望人们能以正确的眼光加以对待,并能够正确的使用,相信会使我们中华传统的五千年文化更加精彩,丰富。
- 3 -2.新兴词汇示例:? 白奴:“白领奴隶”的简称。
“奴隶主”可能是房子、汽车、奢侈品,也可能是人情世故、理想抱负。
他们拥有自己的办公桌、电脑,靠为雇主服务赚取报酬。
? 白托:白托,“拜托”的谐音,托了他也白托,即“骗子”的意思。
? 奔奔族:“东奔西走”之族,最新的网络名词。
奔奔族是1975-1985年出生的人,中国社会压力最大的族群。
另一解释是,是指年龄介于20岁至30岁的全新族群。
他们年轻快乐,率真赤裸,创意无穷,不拘传统。
奔奔族被称为“当前中国社会中最重要的青春力量”,他们一路嚎叫地奔跑在事业的道路上;同时他们又是中国社会压力最大的族群,身处于房价高、车价高、医疗费用高的“三高时代”,时刻承受着压力,爱自我宣泄表达对现实的抗争!? 笔替:笔替是替身的一种。
在影片中代替主角写字(一般是毛笔字,通常对手进行化妆,只拍手。
? 城市依赖症:久居城市生活的人们,大都形成了一种养尊处优的生活作风。
仔细总结一下他们的生活习惯,大致可归纳为以下五种城市依赖症:手机依赖症、网络依赖症、工作依赖症、整形依赖症、情感依赖症。
? 大肚子经济:是指同孕妇有关的,如孕婴用品、孕妇装,如靓丽且剪裁特殊的孕妇肚兜、孕妇瑜伽课程和保健课程、个性化的月子套餐、月嫂服务等。
? 丁宠家庭:pets-only dink family。
近年来,一些年轻“丁克”夫妻一方面不愿养育子女,而另一方面又想享受为人父母的温馨与乐趣,于是纷纷养起了宠物,这些家庭被人们称为“丁宠”家庭。
他们给自己的宠物提供优厚的生活待遇,并把宠物视为自己的精神寄托。
? 寒促:商家在商品销售淡季推出的促销活动。
平台,将自己的物品拿出来换取其他人的物品。
在此过程中交换的双方都得到了满足,不是依靠等价交换为主要原则,而是依个人需求为主要交换原则。
? 灰色技能:一些大学生为了能找到一份比较满意的工作,毕业前专门修习《厚黑学》、喝酒唱歌等技能,是不良社会风气的产物。
也指某些企业要求毕业生具备的诸如喝酒、唱歌、搓麻、打牌等有特殊要求的技能。
? 啃椅族:指在快餐店内买杯饮料一坐大半天的学生或情侣,也就是指快餐店里的长座客。
或者说为了享受空调,在商场、快餐店点两杯饮料坐半天的情侣、学生。
? 裸考:高考新名词,简而言之,就是什么加分都没有的,仅凭考试成绩报考高一级的学校。
根据国家规定,能够在高考成绩上加分的学生大体有两类,一类是自然属性的,如少数民族,归国华侨,革命烈士的子女等,这一类学生大约占考生总数的7%;另一类为后天表现特别优秀的,如国家二级运动员,三好学生,在各项“奥赛”、小发明等竞赛活动中获奖的学生。
除此之外,各省市及高校还有自己的加分“土政策”。
这两项都没有的学生是占大多数的,仅凭分数考取高等学校为“裸考”。
? 美丽垃圾:指过度豪华的礼品包装物。
美丽垃圾留着没用,扔了污染环境,还造成大量浪费,面临着回收难、处理难的尴尬境地。
? 秒杀:speed kill。
是网络游戏中的名词。
指在玩家pk或者是和怪物打斗时,对方过于强大,在玩家没有还手余地的情况下,就被杀死,一般指用法力攻击。
俗称秒杀。
也有把杀字去掉直接叫“秒”某某的。
秒杀,也指在极短的时间内杀死敌对单位(或被杀死),但并不是严格的控制在一秒之内,只要是出其不意的快速杀死,基本都算的上秒杀。
? 诺亚规则:《圣经》中,在人类即将遭受灭顶之灾前,上帝曾告诉诺亚修建一艘方舟来 - 4 -??????????躲避这场灾难。
虽然只是一个传说,但对解决当今的全球气候变暖问题也是一个启示。
为此,诺亚规则应运而生,指的是在灾害来临前,做到未雨绸缪,共同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抑制全球变暖趋势。
陪拼族:特指陪着女士们“血拼”的男士们,血拼即购物,从英语“shopping”的读音转变而来。
捧车族:随着油价上涨,汽车附加费增多,越来越多的人感觉到,买得起车用不起车。
买得起“马”却添不起“料”的有车族越来越多,所以,有些已经买了车的人不用车,宁可把车“捧”起来闲置,美其名曰“捧车族”。
简言之,捧车族是指买得起车却用不起车的人群。
穷人跑:低价的跑车,配备、性能都远不如名牌跑车。
入户育婴师:育婴师入户为婴幼儿和家长提供服务,按小时收费,每次服务一般在1.5小时以上,收费的标准一般从30元/小时起,最高可达300元。
三手病:“游戏手”、“鼠标手”、“手机手”,俗称“三手病”,是由于拇指或腕部长期、反复、持续运动引起的指、腕损伤。
当人们过度使用电脑或手机时,就会出现。
三支一:是指大学生在毕业后到农村基层从事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工作。
晒:来自英文单词share 音译,意分享:有什么好东西拿出来~一下!睡眠博客:部分网友开设博客后疏于打理,更新速度慢,这种博客被称为睡眠博客。
痛快吧:提供暴力等方式发泄情感、排解心里的郁闷的场所。
网络晒衣族:晒客的一种,多为女网友,将自己的衣服拍成图片发到网上,与人交流搭配心得。
如今,越来越多的女孩子将自己每天的“穿衣日记”放在网站上,一些“穿衣日记”搭配新颖靓丽,不少知名“晒客”受到“粉丝”的追捧。
槑:两个“呆”凑到一起便成了“槑”,在最近的网络流行语中,“槑”不仅呆,而且很呆。
槑(音同梅),部首:木,基本字义:同“梅”。
《康熙字典》:槑,古文梅字。
仅仅因为这个“槑”字由两个“呆”组成,于是在网络语言里被用来形容人很天真,很傻,傻到家了。
雷:在网络语言中,“雷”可以说成是受到惊吓,更有意思的是,根据被“雷”程度可以分为:轻伤、中伤、重伤、脑残,如果你有幸练就金刚不坏之身,就可以不用戴避雷针纵横各个雷文了。
囧:如果对有些过气的“囧”字还瞠目结舌,那么就该补补课了。
囧(音同炅),古同“冏”。
字义:“八”——眉眼,“口”——嘴;原义:光明,网义:郁闷、悲伤、无奈等本作“冏”(粤语与“炯”同音)《唐韵》《集韵》《韵会》并俱永切,音炅。
在网络文化中,它通常情况下表示郁闷的表情。
? 维客:喜欢使用wiki这种超文本技术的网络爱好者。
? 博客:一种网上共享空间,让人以日记的方式在网络上展现自己的形式。
博客让两个女人飞速走红:木子美和芙蓉姐姐。
? 黑客:又称骇客,指在电脑领域有特殊才能或技巧的人。
这类人运用自己的才能或技巧,要么是专门检测系统漏洞,要么有可能做有违道德或法律的事。
? 红客:具有民族主义倾向的中国网络技术爱好者,与黑客相对。
? 朋客:起源于“朋克”。
电脑朋客现在越来越多的被等同于电脑罪犯了。
? 闪客:使用flash软件做动画的人,我们看到的很多电子贺卡和网站mtv都是闪客的杰作。
? 极客:也称奇客,geek,指有较高超电脑能力的人。
? 驴友:泛指爱好旅游,经常一起结伴出游的人。
例句:阿肥去年才和松风古琴他们一 - 5 -篇二:研究性学习——流行词语与流行文化研究性学习流行词语与流行文化一.研究背景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了神州大地30年,让祖国各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文化交流,许多以前从未出现过的词语、短句——即“新词新语”,开始进入人们的生活。
特别是近几年来,由于网络的飞速发展,以网络用语为主的新词新语开始从各个方面影响着好奇最强烈、精力最旺盛的群体——中学生。
这本是时代进步的特征,但情况却不容乐观。
新词新语开始成为中学生生活的一部分,甚至影响到了正常的交流与写作,这极大地加深了与父母之间的代沟;新词新语还呈现低俗化的趋势。
如何正确看待新词新语,了解它的影响,如何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应当成为现今中学生思想教育的重点。
二.调查研究方法1. 综合全组同学的意见,设计并向汉沽一中高一年段学生发放了180份调查问卷,共收回了162张问卷。
2. 访问校外专家和部分学生家长,查找了相关资料,针对实际分析中的现象和问题,与其进行了细致的交流,从中获得了众多建设性的意见。
3. 对调查问卷进行分析,参考全组同学的建议,总结并分析了与本课题相关的问题,并客观地提出结论及应对建议。
三.调查分析(一)调查问卷统计(二)分析从调查问卷的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出许多问题。
新词新语对中学生或多或少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对新词新语有所了解的同学占到了88%,甚至在生活中有使用过新词新语的同学也高达87.7%,新词新语的普及现象也高达73.4%。
但是在对新词新语的认知上大家还是有些偏差,把新词新语单纯的等同于网络用语或流行用语的占到了半数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