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检验知识梳理
质量检验的基本知识

一、质量检验的基本知识(二)质量检验的基本要点(1) 一种产品为满足顾客要求或预期的使用要求和政府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都要对其技术性能、安全性能、互换性能及对环境和人身安全、健康影响的程度等多方面的要求做出规定,这些规定组成对产品相应质量特性的要求。
不同的产品会有不同的质量特性要求,同一产品的用途不同,其质量特性要求也会有所不同。
(2) 对产品的质量特性要求一般都转化为具体的技术要求在产品技术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和其他相关的产品设计图样、作业文件或检验规程中明确规定,成为质量检验的技术依据和检验后比较检验结果的基础。
经对照比较,确定每项检验的特性是否符合标准和文件规定的要求。
(3)产品质量特性是在产品实现过程形成的,是由产品的原材料、构成产品的各个组成部分(如零、部件)的质量决定的,并与产品实现过程的专业技术、人员水平、设备能力甚至环境条件密切相关。
因此,不仅要对过程的作业(操作)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合格上岗,对设备能力进行核定,对环境进行监控,明确规定作业(工艺)方法,必要时对作业(工艺)参数进行监控,而且还要对产品进行质量检验,判定产品的质量状态。
(4)质量检验是要对产品的一个或多个质量特性,通过物理的、化学的和其他科学技术手段和方法进行观察、试验、测量,取得证实产品质量的客观证据。
因此,需要有适用的检测手段,包括各种计量检测器具、仪器仪表、试验设备等等,并且对其实施有效控制,保持所需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5)质量检验的结果,要依据产品技术标准和相关的产品图样、过程(工艺)文件或检验规程的规定进行对比,确定每项质量特性是否合格,从而对单件产品或批产品质量进行判定。
(三)质量检验的主要功能(1)鉴别功能根据技术标准、产品图样、作业(工艺)规程或订货合同的规定,采用相应的检测方法观察、试验、测量产品的质量特性,判定产品质量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这是质量检验的鉴别功能。
鉴别是"把关"的前提,通过鉴别才能判断产品质量是否合格。
质量检验基础知识

质量检验基础知识
性能: 根本产品使用目的所提出的各项功能要求, 包括正常性能、特性性能、效率等 寿命: 产品能够正常使用的期限,包括使用寿命和 储存寿命两种 • 在规定条件满足规定功能的工作总时间。 • 在规定条件、功能不失效的储存总时间。 可靠性: 产品在规定时间、条件下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质量检验基础知识
质量检验基础知识
单个产品的划分: • 自然划分:一个钉,一台机器 • 非自然划分:布匹、油漆、钢材 三类不合格: • A类不合格(严重不合格,Cr, Critical) • B类不合格(主要不合格,Major, MA, Maj) • C类不合格(次要不合格,Minor, MI, Min)
质量检验基础知识
质量检验基础知识
•
•
•
• • •
B 类 – 严重 可能会造成部件在使用中运转失灵,并在现场难以纠正, 如同轴插塞的保护系统涂层缺损; 必然会造成部件在使用中运转失灵,但在现场易于纠正, 如继电器接触不良; 必然会造成那种尚未严重到运转失灵程度的麻烦,象次于 标准运转之类麻烦,如保安器件不能在特定电压之下运转; 必然会导致增加保养次数或减短寿命,如单接点圆盘缺漏; 造成大大增加顾客安装上的困难,如安装孔错位; 极严重的外形或涂层上缺陷,如涂层颜色与其它部件不能 匹配;需要重涂。
抽样检验基础知识
检验水平相同N下分别采用Ⅰ、Ⅱ、Ⅲ检验水平n的大致比例关系:
检验水平 比例关系 I 0.4 II 1 III 1.6
没有特殊规定,一般选择Ⅱ。 辨别能力:Ⅰ<Ⅱ<Ⅲ;S-1<S-2<S-3<S4 一般检查水平>特殊检查水平 IL(检验水平)选择的原则: 1)没有特别规定时,首先采用一般检验水平Ⅱ; 2)比较检验费用。若单个样品的检验费用为a,判批不合格时处理一个 样品的费用为 b,检验水平选择应遵循: a>b 选择检验水平Ⅰ a=b 选择检验水平Ⅱ a<b 选择检验水平Ⅲ
质量检验的基本知识

c )供应部门提出书面申请经设计、工艺、质量等有关技术部门研究后 对不合格品进行评审与处臵 或直接退货。 d)责任部门提出对不合格品的评审和处臵申请,根据不合格严重程度决 定有关技术部门审批、会签后按规定处臵程序分别做出返工、降级、让 步接收(回用)或报废。一般情况下,报废由检验部门决定,返工、降级、 让步接收(回用)由技术部门(设计、工艺部门)决定,但需征求检验部门 意见。 e)当合同或法规有规定时,让步接收应向顾客提出申请,得到书面认可 才能接受 4不合格品的处臵方式 ①纠正--"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所采取的措施。"其中主要包括: a)返工--“为使不合格产品符合要求而对其所采取的措施”; b)降级--“为使不合格产品符合不同于原有的要求而对其等级的改变。 c)返修--”为使不合格产品满足预期用途而对其所采取的措施“。 ②报废--“为避免不合格产品原有的预期用途而对其采取的措施”。不合 格品经确认无法返工和让步接收,或虽可返工但返工费用过大、不经济 的均按废品处臵。 ③让步--"对使用或放行不符合规定要求的产品的许可"。 对降级和让步要加以区分,其中降级是指"为使不合格产品符合不同于 原有要求而对其等级的改变"。关键是要降低其等级,而让步则不包含" 等级的改变"。直接予以使用或放行。
不合格品的控制
1不合格品的判定 (1)产品质量有两种判定方法,一种是符合性判定,判定产品是否符合 技术标准,另一种是"处臵方式"判定,是判定产品是否还具有某种使用 的要求。 (2)检验人员的职责是按产品图样、工艺文件、技术标准或直接按检验 作业指导文件检验产品,正确做出合格与不合格的结论。一般不要求检 验人员承担处臵不合格品的责任和拥有相应的权限。 (3)不合格品的处臵判定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一般不合格品的 处臵由技术部门决定或由专门的不合格品评审机构评定后处臵。 2不合格品的隔离 3不合格品的处臵 a)作业人员在自检过程中发现不合格品和检验人员在检验过程中发现的 不合格品经鉴别确认后均应按不合格品处臵程序处臵。 对已做出标识的不合格品或隔离的不合格品由检验人员开具不合格品通 知单并附不合格品数据记录交供应部门和物管部门
质检员的基本知识

质量检验的基本知识
2.6感官检验 a、感官检验的基本定义 感官检验是依靠检验人员的感觉器官进行产品质量评价 或判断的检查。 b、感官检验的重要性 感官检验是重要的检验手段之一。许多产品的某些 质量特性只能依靠感官检验,例如手机的外观、包装盒 等;感官检验的重要性还在于检验所提供的感官质量是 用户反映的第一信息,感官质量特性好的产品,往往会 受用户欢迎,易于接受、购买。 c、感官检验的优缺点
C品质就是生命
质量检验的基本知识
1.1质量检验质量检验的定义 (1)检验就是通过观察和判断,适当的结合测量、试验所进行的符合性评价。 (2)质量检验就是对产品的一个或多个质量特性进行观察、测量、试验,并将结果和规 定的质量要求进行比较,以确定每项质量特性合格情况的技术性检查活动。 1.1.2质量检验的基本要点 (1)一种产品为满足顾客要求或预期的使用要求和政府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都要 对其技术性能、安全性能、互换性能及对环境和人身安全、健康影响的程度等多方 面的要求做出规定,这些规定组成产品相应的质量特征。 (2)产品质量特征要求一般都转化为具体的技术要求在产品技术标准和其他相关产品设 计图样、作业文件或检验规程中明确规定,成为质量检验的技术依据和检验后比较 检验结果的基础。 (3)产品质量特性是在产品实现过程形成的,是由产品的原材料、构成产品的各个组成 部分的质量决定的,并与产品实现过程的专业技术、人员水平、设备能力甚至环境 条件密切相关。 (4)质量检验是要对产品的一个或多个质量特性,通过物理的、化学的和其他科学手段 和方法进行观察、试验、测量,取得证实产品质量的客观证据。 (5)质量检验的结果,要依据产品技术标准和相关的产品图样、过程(工艺)文件或检 验规程的规定进行对比,确定每项质量特性是否合格,从而对单件产品或批产品质 量进行判定。
质量检验基础知识

质量检验基础知识1、质量: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一种程度。
2.质量检验:是借助于某种方法测定产品的质量特性,然后把测定后的结果规定的标准作比较,从而对产品做出合格与不合格的判定。
3.质量特性:包含性能、寿命、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
4.质量检验的目的:判断交验的产品质量是否符合要求,为验收或拒收提供依据5.检验的步骤:5.1 明确要求 5.2 测试 5.3 比较 5.4 判定 5.5 处理6.检验的种类:抽检、全检、免检、自检、互检7.检验的职能:把关、预防、控制、报告8.抽检: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部样品进行检验,再将检验结果与批的判定标准(抽样方案)比较判定该批合格与否,本司批合格质量水平:GB-2828-2003 一般水平II级,特殊水平S-2,分别进行标识、外观、结构和印刷等项目的检验,AQL值;重缺陷:0.65 轻缺陷:1.09.产品的检验顺序:正面、侧面、反面10.检验环境:10.1检验时间(所有部分12秒,检查不出来的缺陷可以接收)10.2检查环境:100冷白荧光灯,光源距离与被测物表面500m m~550mm 检查方法:以检查部品保持300mm~500mm 距离,视角与桌面成45°,上下左右转动90°,(保证各个面的缺陷均能被看到)11.检验的缺陷:熔接线、(夹水线)、气泡、气纹、针孔、划伤、色点、混色、批锋、缩水、拖高、顶白、拖伤、缺边、牙边、变形、积油、漆皮、油点、颜色不均、走胶不齐、多胶、爆裂、脏污、桔皮、尘点、毛屑、麻点、凹点、掉漆、飞油等12.性能测试项目:耐磨、附着力、密着力、硬度、耐酒精、光泽、膜厚、耐水煮等13.检验相关字母代号:N:数目L:长度H:深度(高度)W宽度 D 直径S面积DS:距离CRJ:严重缺陷MAJ:主次缺陷MIN:次要缺陷OK:合格REJ:拒收ACJ允收LIMIT:限度NG:不合格AOD:勉强接收14.影响品质的几个因素(5MIE)人——机——料——法——环境15.QC七大手法:查检表、柏拉图、因果图、直方图、散步图、层别图、管制图16.质检分工:IQC:来料质量检验IPQC:过程质量检验OQC:出货检验QA:质量保证缺陷定义一、缺陷定义1. 点(含杂质):具有点的形状,测量时以其最大直径为其尺寸2. 毛边及飞边:在塑胶零件的边缘或结合线处线性凸起(通常为成型不良所致)3. 银丝:在成型中形成的气体使塑胶零件表面退色(通常为白色)。
质量检验的基本知识

质量检验的基本知识(一)质量检验的定义1、检验就是通过观察和判断,适当时结合测量、试验所进行的符合性评价。
对产品而言,是指根据产品标准或检验规程对原材料、中间产品、成品进行观察,适当时进行测量或试验,并把所得到的特性值和规定值作比较,判定出各个物品或成批产品合格与不合格的技术性检查活动。
2、质量检验就是对产品的一个或多个质量特性进行观察、测量、试验,并将结果和规定的要求进行比较,以确定每项质量特性合格情况的技术性检查活动。
(二)质量检验的基本要点:1、一种产品为满足顾客要求或预期的使用要求和政府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要求,都要对其技术性能、安全性能、互换性能及对环境和人身安全、健康影响的程度等多方面的要求做出规定,这些规定组成对产品相应质量特性的要求。
不同的产品会有不同的质量特性,同一产品的用途不同,其质量特性要求也会不同。
2、对产品的质量特性要求一般都转化为具体的技术要求在产品质量标准(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和其它相关产品设计图样、作业文件或检验规程中明确规定,成为质量检验的技术依据和检验后比较检验结果的基础。
经对照比较,确定每项检验的特性是否符合标准和文件规定的要求。
3、产品质量特性是在产品实现过程中形成的,是由产品的原材料、构成产品的各个组成部分(如零、部件)的质量决定的,并与产品实现过程的专业技术、人员水平、设备能力甚至环境条件密切相关.的。
因此,不仅要对过程(操作)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合格上岗,对设备能力进行核定,对环境进行监控,明确规定作业(工艺)方法,必要时对作业(工艺)参数进行监控,而且还要对产品进行质量检验,判定产品的质量状态。
4、质量检验是要对产品的一个或多个质量特性,通过物理的、化学的和其它科学技术手段和方法进行观察、试验、测量,取得证实产品质量的客观证据。
因此,需要有适用的检测手段,包括各种计量检测器具、仪器仪表、试验设备等,并且对其实施有效控制,保持所需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质量检验基本知识

质量检验
第一部分 插座
OQC新进员工基础教育培训资料〖二〗
质量检验
插座的基本组成
(一) 插座的基本组成部分:
通常插座一般由VDE插头、电源线、塑壳组合件、导电片 组合件、接地片组合件、安全片组合件、开关等组成
OQC新进员工基础教育培训资料〖二〗
质量检验
插座的各类常规测试
OQC新进员工基础教育培训资料〖二〗
质量检验
〈2〉对检验确认符合规定要求的产品给予接受、放行、交付并 出具检验报告
〈3〉对检验确认不符合规定质量要求的产品(原材料、半成品、 成品)实施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并对不合格品进行剔除、标识、登 记并有效隔离,防止不合格产品的非预期使用
(4) 质量检验的基本功能 〈1〉鉴别功能
观缺陷 > 开关面盖不得有开裂现象
检验工具:1MM 针
OQC新进员工基础教育培训资料〖二〗
质量检验
塑壳组合件及字板外观质量
检验要求:
• 塑壳组合件应无毛边、缩形、杂点、缺料、擦伤、气 泡、裂缝等缺陷,整体无严重色差、配合良好、具有 良好的光泽度
• 产品字板应完全符合客户订单及认证要求
OQC新进员工基础教育培训资料〖二〗
20 ±0.5 MM
OQC新进员工基础教育培训资料〖二〗
质量检验
VDE 插头检验要求
接地孔中心与插针中心之间的距离: 10 ±0.1 MM
两接地片之间的距离:32+0.5 MM 插头外侧间距离(不包括耳朵)32±0.5 MM 插头外侧间距离(包括耳朵):36 ±0.5 MM 接地孔深度:MIN 17.5 MM 耳朵长度:MIN 6 MM 耳朵宽度:4 ±0.5 MM
质量检验的基本知识

1、1.1质量检验的基本概念(1)检验就是通过观察和判断,适当的结合测量、试验所进行的符合性评价。
(2)质量检验就是对产品的一个或多个质量特性进行观察、测量、试验,并将结果和规定的质量要求进行比较,以确定每项质量特性合格情况的技术性检查活动。
(1)一种产品为满足顾客要求或预期的使用要求和政府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都要对其技术性能、安全性能、互换性能及对环境和人身安全、健康影响的程度等多方面的要求做出规定,这些规定组成产品相应的质量特征。
(2)产品质量特征要求一般都转化为具体的技术要求在产品技术标准和其他相关产品设计图样、作业文件或检验规程中明确规定,成为质量检验的技术依据和检验后比较检验结果的基础。
(3)产品质量特性是在产品实现过程形成的,是由产品的原材料、构成产品的各个组成部分的质量决定的,并与产品实现过程的专业技术、人员水平、设备能力甚至环境条件密切相关。
(4)质量检验是要对产品的一个或多个质量特性,通过物理的、化学的和其他科学手段和方法进行观察、试验、测量,取得证实产品质量的客观证据。
(5)质量检验的结果,要依据产品技术标准和相关的产品图样、过程(工艺)文件或检验规程的规定进行对比,确定每项质量特性是否合格,从而对单件产品或批产品质量进行判定。
1.2质量检验的必要性和基本任务(1)产品生产者的责任就是向社会、市场提供满足使用要求和符合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等规定的产品。
但交付的产品是否满足这些要求,需要客观的事实和科学的证据证实,而质量检验就是在产品完成、交付使用前对产品进行的技术认定,并提供证据证实上述要求已经得到满足,确认产品能交付使用所必要的过程。
(2)在产品形成的复杂过程中,为了保证产品质量,产品生产者必须对产品从投入到实现的每一过程的产品进行检验,严格把关。
(3)产品质量对人身健康、安全,对环境污染,对企业生存、消费者利益和社会效益关系十分重大。
(1)按程序和相关文件规定对产品形成的全过程包括原材料进货、作业过程、产品实现的各阶段、各过程的产品质量,依据技术标准、图样、作业文件的技术要求进行质量符合性检验,以确认其是否符合规定的质量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质量检验知识梳理
1、质量检验的基本知识
1.1 质量检验的基本概念
1.1.1 质量检验的定义
(1)检验就是通过观察和判断,适当的结合测量、试验所进行的符合性评价。
(2)质量检验就是对产品的一个或多个质量特性进行观察、测量、试验,并将结果和规定的质量要求进行比较,以确定每项质量特性合格情况的技术性检查活动。
1.1.2 质量检验的基本要点
(1)一种产品为满足顾客要求或预期的使用要求和政府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都要对其技术性能、安全性能、互换性能及对环境和人身安全、健康影响的程度等多方面的要求做出规定,这些规定组成产品相应的质量特征。
(2)产品质量特征要求一般都转化为具体的技术要求在产品技术标准和其他相关产品设计图样、作业文件或检验规程中明确规定,成为质量检验的技术依据和检验后比较检验结果的基础。
(3)产品质量特性是在产品实现过程形成的,是由产品的原材料、构成产品的各个组成部分的质量决定的,并与产品实现过程的专业技术、人员水平、设备能力甚至环境条件密切相关。
(4)质量检验是要对产品的一个或多个质量特性,通过物理的、化学的和其他科学手段和方法进行观察、试验、测量,取得证实产品质量的客观证据。
(5)质量检验的结果,要依据产品技术标准和相关的产品图样、过程(工艺)文件或检验规程的规定进行对比,确定每项质量特性是否合格,从而对单件产品或批产品质量进行判定。
1.2 质量检验的必要性和基本任务
1.2.1 质量检验的必要性
(1)产品生产者的责任就是向社会、市场提供满足使用要求和符合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等规定的产品。
但交付的产品是否满足这些要求,需要客观的事实和科学的证据证实,而质量检验就是在产品完成、交付使用前对产品进行的技术认定,并提供证据证实上述要求已经得到满足,确认产品能交付使用所必要的过程。
(2)在产品形成的复杂过程中,为了保证产品质量,产品生产者必须对产品从投入到实现的每一过程的产品进行检验,严格把关。
(3)产品质量对人身健康、安全,对环境污染,对企业生存、消费者利益和社会效益关系十分重大。
1.2.2 质量检验的基本任务
(1)按程序和相关文件规定对产品形成的全过程包括原材料进货、作业过程、产品实现的各阶段、各过程的产品质量,依据技术标准、图样、作业文件的技术要求进行质量符合性检验,以确认其是否符合规定的质量要求。
(2)对检验确认符合规定质量要求的产品给予接受、放行、交付,并出具检验合格凭证。
(3)对检验确认不符合规定质量要求的产品按程序实施不合格品控制。
剔除、标识、登记并有效隔离不合格品。
1.3 质量检验的主要功能
1.3.1 鉴别功能
根据技术标准、产品图样、作业(工艺)规程或订货合同的规定,采用相应的检测方法观察、试验、测量产品的质量特性,判定产品质量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这是质量检验的鉴别功能。
1.3.2 “把关”功能
质量“把关”是质量检验最重要、最基本的功能。
通过严格的质量检验,剔除不合格品并予以“隔离”,实现不合格的原材料不投产,不合格的产品组成部分及中间产品不转序、不放行,不合格的产品不交付,严把质量关,实现“把关”功能。
1.3.3 预防功能
1.通过过程能力的测定和控制图的使用起预防作用;
2.通过过程作业的首检与巡检起预防作用;
3.广义的预防作用。
1.3.4 报告功能
质量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
(1)原材料、外构件、外协件进货验收的质量情况和合格率;(2)过程检验、成品检验的合格率、返修率、报废率和等级率,以
及相应的废品损失金额;
(3)按产品组成部分或作业单位划分统计的合格率、返修率、报废率和等级率,以及相应的废品损失金额;
(4)产品报废原因的分析;
(5)重大质量问题的调查、分析和处理意见;
(6)提高产品质量的建议。
1.4 质量检验的步骤
1.4.1 检验的准备
熟悉规定要求,选择检验方法,制定检验规范。
首先要熟悉检验标准和技术文件规定的质量特性和具体内容,确定测量的项目和量值。
为此,有时需要将质量特性转化为可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有事则要采取简介测量方法,经换算后才能得到检验需要的量值;有时则需要有标准实物样品作为比较测量的依据。
要确定检验的方法,选择精密度、准确度适合检验要求的计量器具和测试、试验及理化分析用的仪器设备。
确定测量、试验的条件,确定检验实物的数量,对批量产品还需要确定批的抽样方案。
将确定的检验方法和方案用技术文件形式作出书面规定,制定规范化的检验规程(细则)、检验指导书,或绘成图表形式的检验流程卡、共序检验卡等。
在检验的准备阶段,必要时要对检验人员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和考核,确认能否适应检验工作的需要。
1.4.2 测量或试验
按已确定的检验方法和方案。
对产品质量特性进行定量或定性的观察、
测量、试验,得到需要的量值和结果。
测量和试验前后,检验人员要确认检验仪器设备和被检物品试样状态正常,保证测量和试验数据的正确、有效。
1.4.3 记录
对测量的条件、测量得到的量值和观察得到的技术状态用规范化的格式和要求予以记载或描述,作为客观的质量证据保存下来。
质量检验记录是证实产品质量的证据,因此数据要客观、真实,字迹要清晰、整齐,不能随意涂改,需要更改的要按规定程序和要求办理。
质量检验记录不仅要记录检验数据,还要记录检验日期、班次,由检验人员签名,便于质量追溯,明确质量责任。
1.4.4 比较和判定
由专职人员将检验的结果与规定的要求进行对照比较,确定每一项质量特性是否符合规定要求,从而判定被检验的产品是否合格。
1.4.5 确认和处置
检验有关人员对检验的记录和判定的结果进行签字确认。
对产品是否可以“接收”、“放行”做出处置。
1.5 质量检验的几种形式
1.5.1 查验原始质量凭证
对大量外购物资不可能、也不必要对实物质量特性进行全部实物检验。
在供货质量稳定、有充分信誉的条件下,质量检验往往采取与产品验证密切结合的方式,具体是查验原始质量凭证如质量证明书、合格证、检验(试验)报告等以认定其质量状况。
为了尽可能降低自身的质量
风险,采购物资中对产品最终性能、对产品形成过程有决定性影响的物料和质量特性,还必须进行实物质量检验。
1.5.2 实物检验
由本单位专职检验人员或委托外部检验单位按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观察、试验、测量后初具检验记录,作为提供产品合格的证据。
1.5.3 派员进厂(驻厂)验收
2、质量检验的分类
2.1 按检验阶段分类
a、进货检验
b、过程检验
c、最终检验
2.2 按检验场所分类
a、固定场所检验
b、流动检验(巡回检验)
2.3 按检验产品数量分类
a、全数检验
b、抽样检验
2.4 按检验的执行人员分类
a、自检
b、互检:在产品形成过程中,上、下相邻作业过程的作业(操作)人员相互对作业过程完成的产品质量进行复核性检查。
c、专检:在产品形成过程中,专职检验人员对产品形成所需要的物
料及产品形成的各过程(工序)完成的产品质量特性进行的检验。
自检、互检、专检“三检”中以专检为主,自检、互检为辅。
2.5 按对产品损害程度分类
a、破坏性检验
b、非破坏性检验
2.6 感官检验
a、感官检验的基本定义
感官检验是依靠检验人员的感觉器官进行产品质量评价或判断的检查。
b、感官检验的重要性
感官检验是重要的检验手段之一。
许多产品的某些质量特性只能依靠感官检验,例如手机的外观、包装盒等;感官检验的重要性还在于检验所提供的感官质量是用户反映的第一信息,感官质量特性好的产品,往往会受用户欢迎,易于接受、购买。
c、感官检验的优缺点
优点是方法简便易行,缺点是感官检验属于主观评价的方法,容易出现不确切的判断或错判、误判。
d、感官检验的分类
(1)分析型感官检验。
是对产品固有特性的检验,这类固有特性只根据产品的物理、化学状态而区分,例如产品的形状、声音、颜色等。
(2)嗜好型感官检验。
是以人为测定器,调查、研究质量特性对人的感觉、嗜好状态的影响程度。
例如化妆品的香型、家具的色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