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设备校准制度

仪器设备校准制度

一、背景和目的

仪器设备在各个行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

品质量和安全。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仪器设备的测量精度和准确性可

能会受到影响,因此需要进行校准。仪器设备校准制度的目的是确保仪器

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使用仪器设备进行测量和检测的部门和岗位,包括生产、研发、质量控制等。

三、责任和义务

1.仪器设备负责人负责制定和执行仪器设备校准计划,并确保校准工

作按时完成。

2.校准人员负责根据计划对仪器设备进行校准,保证校准的准确性和

可靠性。

3.使用仪器设备的部门和岗位负责按照校准计划使用和保养仪器设备,并及时报告仪器设备的异常情况。

四、仪器设备校准程序

1.校准计划制定:仪器设备负责人根据仪器设备的特点和使用情况制

定校准计划,包括校准的时间、频率和方法等。

2.校准依据选择:根据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仪器设备负责人选定适

用的校准依据。如果没有适用的标准,可以进行内部校准验证。

3.校准设备准备:校准人员根据校准计划准备所需的校准设备和工具。

4.校准操作:校准人员按照校准依据和操作规程进行校准操作,记录

校准结果。

5.校准结果评定:校准人员根据校准结果评定仪器设备的准确性和可

靠性,并根据评定结果决定是否需要调整。

6.校准结果记录:校准人员将校准结果记录在校准证书或报告中,并

及时更新仪器设备的校准记录。

7.校准证书和标识:校准人员根据校准结果颁发校准证书,并在仪器

设备上标识校准日期和有效期。

五、校准频率和方法

1.根据仪器设备的特点和使用情况确定校准频率,一般情况下,测量

范围广、使用频率高的仪器设备需要更频繁的校准。

2.校准方法可以根据相关标准和设备的特点选择,包括比较法、交换法、等等。

六、校准结果和异常处理

1.校准结果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校准人员需要将校准结果及时报

告给仪器设备负责人。

2.如果校准结果超出了允许误差范围,仪器设备负责人需要立即采取

措施,包括调整、维修或更换设备。

七、培训和资质要求

1.校准人员需要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包括校准操作、使用标准和工具等。

2.仪器设备使用人员需要接受相关培训,了解仪器设备的基本操作和保养方法。

3.校准人员和仪器设备使用人员需要持有相应的资质证书。

八、文件管理

1.所有的校准记录、计划和结果应妥善保存,并按要求进行分类和归档。

2.所有的相关文件应具有可追溯性,包括校准标准和依据,校准结果和校准证书等。

九、改进建议和监督

1.仪器设备负责人负责收集和汇总对仪器设备校准制度的改进建议,并及时进行改进。

2.公司内部可以设立仪器设备校准监督的岗位或委员会,负责监督校准工作的实施和效果。

以上是仪器设备校准制度的一些建议,可以根据具体的行业和公司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该制度的实施可以提高仪器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仪器设备校准制度范文(三篇)

仪器设备校准制度范文 1目的 通过对测量和监控装置的控制,确保检测结果的有效性。2适用范围 适用于生产测量和检验室的产品检验。3职责 3.1《测量和检验设备周期校准计划》由质量检验部经理负责审核,管理者代表负责审批。 3.2质量检验部负责制定《测量和检验设备台帐》、《测量和检验设备周期校准计划》,并____实施。 3.3各使用部门负责所使用的测量和检测装置的管理。 3.4质量检验部负责测量和检验装置的集中送检。4工作程序 4.1管理和校准的____ 4.2校准 a)校准必须在规定的环境中进行。 b)根据有关检定规程或校验方法进行逐项校准。c)对规定的受检点进行校准,逐点记录并填写良好历史记录卡。d)检修人员应在协定的时间内,将收集的生产测量和监控装置。 4.3校准结果的处理 校准完成后,将校准标记贴在生产测量和监控装置的表面明显可见且不影响读数及操作之处。

校准合格的生产测量和监控装置贴合格证,“合格证”上应注明有效期。 对于测量设备中仅限于计量人员调整的装置,须加上封签,以防止他人误调;封签损坏的,在未查明原因前不可使用。 暂不使用或备用的生产测量和监控装置,由质量检验部分管人员审核后,贴封存条。 4.4检测设备使用的控制 4.5检测设备偏离校准状态的处理 4.6质量检验部负责保存校准结果的记录。 仪器设备校准制度范文(二) 1总则 正确使用配备监测所需的仪器设备,并对仪器设备的购置、验收、标识、量值溯源、维护修理、降级或报废等管理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保证仪器设备处于有效控制状态、所有标准物质均可溯源到国家基准。2职责 2.1化验室负责人负责仪器设备的核准周期、内校程序的技术审核。 2.2化验室设备使用者负责实施仪器设备的核准(包括内校)。 2.3化验室负责人负责仪器设备的申购、停用、报废的技术审核。 2.4化验室室负责仪器设备申购、保管、使用、维护、修理。3仪器设备分类

仪器设备校准制度

仪器设备校准制度 一、背景和目的 仪器设备在各个行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 品质量和安全。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仪器设备的测量精度和准确性可 能会受到影响,因此需要进行校准。仪器设备校准制度的目的是确保仪器 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使用仪器设备进行测量和检测的部门和岗位,包括生产、研发、质量控制等。 三、责任和义务 1.仪器设备负责人负责制定和执行仪器设备校准计划,并确保校准工 作按时完成。 2.校准人员负责根据计划对仪器设备进行校准,保证校准的准确性和 可靠性。 3.使用仪器设备的部门和岗位负责按照校准计划使用和保养仪器设备,并及时报告仪器设备的异常情况。 四、仪器设备校准程序 1.校准计划制定:仪器设备负责人根据仪器设备的特点和使用情况制 定校准计划,包括校准的时间、频率和方法等。 2.校准依据选择:根据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仪器设备负责人选定适 用的校准依据。如果没有适用的标准,可以进行内部校准验证。

3.校准设备准备:校准人员根据校准计划准备所需的校准设备和工具。 4.校准操作:校准人员按照校准依据和操作规程进行校准操作,记录 校准结果。 5.校准结果评定:校准人员根据校准结果评定仪器设备的准确性和可 靠性,并根据评定结果决定是否需要调整。 6.校准结果记录:校准人员将校准结果记录在校准证书或报告中,并 及时更新仪器设备的校准记录。 7.校准证书和标识:校准人员根据校准结果颁发校准证书,并在仪器 设备上标识校准日期和有效期。 五、校准频率和方法 1.根据仪器设备的特点和使用情况确定校准频率,一般情况下,测量 范围广、使用频率高的仪器设备需要更频繁的校准。 2.校准方法可以根据相关标准和设备的特点选择,包括比较法、交换法、等等。 六、校准结果和异常处理 1.校准结果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校准人员需要将校准结果及时报 告给仪器设备负责人。 2.如果校准结果超出了允许误差范围,仪器设备负责人需要立即采取 措施,包括调整、维修或更换设备。 七、培训和资质要求

仪器设备检定校准管理制度

仪器设备检定校准管理制度 一、总则 为规范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工作,确保仪器设备的测量数据准确可靠,提高检测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的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工作。 三、检定校准的基本原则 1.依法依规。检定校准工作必须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要求,确保检定校准工作的合法合规。 2.准确可靠。检定校准工作必须确保仪器设备的测量数据准确可靠, 提高检测结果的稳定性和真实性。 3.保密安全。检定校准工作的数据和信息必须严格保密,防止泄露和 滥用。 4.公开透明。检定校准工作的结果和数据必须及时向相关人员公开和 通报。 四、检定校准的责任与权利 1.检定校准的责任。本单位的检定校准工作由专门的检定校准部门负责,该部门负责对所有仪器设备进行定期和临时的检定校准工作,并做好 检定校准记录。 2.检定校准的权利。检定校准部门有权对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工作进 行监督和管理,并有权对检定校准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进行评估和确认。

五、检定校准的流程 1.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应按照计划进行,包括定期检定和临时检定两种形式。 2.检定校准部门应根据仪器设备的性质和用途,确定适当的检定方法和标准。 3.检定校准部门应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检定校准工作,并记录相关的数据和信息。 4.检定校准部门应及时向相关人员公开检定结果,包括检定证书和报告。 六、记录与报告 1.检定校准部门应建立完善的检定校准记录管理制度,确保检定记录的保存和安全性。 2.检定校准部门应及时编制和发布检定报告,并将报告送交相关部门和人员。 七、监督与管理 1.监督机构。本单位的检定校准工作应由独立的监督机构负责监督和管理,确保检定校准工作的合法合规。 2.监督方法。监督机构对检定校准工作应采取定期检查、抽样检查等监督方法,确保检定校准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复检制度。对于检定校准结果存在争议的情况,监督机构应建立复检制度,进行第三方的检定校准,以确保结果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仪器设备检定校准管理制度

仪器设备检定校准管理制度 一、制度目的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涉及到仪器设备检定和校准的环节,包括但不限于实验室、仪器设备中心等部门。 三、制度内容 1.仪器设备检定管理 (1)建立仪器设备检定清单,明确需要定期检定的仪器设备。 (2)委托具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进行仪器设备的定期检定。 (3)建立检定结果记录和查询系统,及时记录检定结果,并做好归档工作。 (4)定期进行对检定结果的跟踪和评估,确保检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仪器设备校准管理 (1)建立仪器设备校准清单,明确需要定期校准的仪器设备。 (2)根据校准清单,制定详细的校准方案,并委托具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进行校准。 (3)建立校准结果记录和查询系统,及时记录校准结果,并做好归档工作。

(4)定期进行对校准结果的跟踪和评估,确保校准结果的准确性和 可靠性。 3.仪器设备维护管理 (1)建立仪器设备维护计划,明确各仪器设备的维护周期和维护内容。 (2)每个仪器设备配备专人负责日常维护工作,并记录维护工作的 情况和结果。 (3)定期进行对维护工作的检查和评估,确保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 和准确性。 4.仪器设备使用管理 (1)建立仪器设备使用规定,明确仪器设备的使用范围和操作规程。 (2)对使用人员进行培训,确保其掌握仪器设备的正确操作方法。 (3)规定仪器设备使用的时间和地点,避免人为因素对仪器设备造 成的损害。 (4)建立仪器设备使用记录和查询系统,及时记录仪器设备的使用 情况,并做好归档工作。 四、责任与权利 1.仪器设备检定校准工作责任由仪器设备管理部门负责。 2.负责仪器设备检定校准的第三方机构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能力,保 证其检定校准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测绘仪器设备检定校准管理制度

测绘仪器设备检定校准管理制度测绘仪器设备检定校准管理制度「篇一」 一、医院的医疗设备、低值易耗品、卫生材料、化学试剂及其它医疗应用物资,实行统一管理和分级负责制。 (一)、医院的医疗设备,实行专管共用的`原则。设备科负责全院医疗设备、器械的采购、验收、资料归档及仪器的定期检查、维护,负责仪器消耗品、维修材料的统一采购、供应。 (二)、设备的配置和调配,经院长办公会议决议同意后,由设备科具体办理。 (三)、制定严格的使用制度,仪器设备的操作人员,必须熟悉操作规程,操作培训达标后,方可独立上机操作。各科负责仪器设备的保管、日常维护及常规技术检查。 (四)、医疗设备的申购资料、投标文件、采购合同、验收档案(含安装、使用、维修说明书),设备科应按照规范标准归档保存;但采购价格达到30万元设备的申购资料、投标文件、采购合同、验收档案(含安装、使用、维修说明书),设备科应提供一套完整的资料,移送医院综合档案室集中保管,确保意外事件发生时的商务资料、技术资料的应急救助性。 (五)、对于赠送、科研合作、临床试用或验证的医疗仪器设备,必须按程序办理相关手续,并经医务部和设备管理委员会审核,经院长批准后执行。如违反规定自行利用,造成医疗事故或医患纠纷,由使用科室承担全部责任,并且追究当事人的相应责任。 二、医疗仪器设备的管理 医院业务科室根据临床、教学、科研工作需要按年编报年度设备申购计划,由医院设备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设备科)汇总后,交医院设备管理委员会和院长办公会讨论,根据医院年度预算计划形成年度采购预算计划,并由院长审批后执行。 (一)、申购 1、申购十万元以下医疗仪器设备,申购科室填写《医院医疗设备申请购置表》;申购十万元以上(含十万元)医疗设备,申购科室填写《医院医疗设备购置申请论证表》;若申购的医疗仪器设备属于列入国务院卫生行政管理品目的甲、乙类大型医用设备,还应填写《甲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申请表》,和填写四川省卫生厅制《医疗机构配置乙类大型医用设备申请表》,并编写可行性论证报告。上述材

仪器设备检定校准管理制度

仪器设备检定校准管理制度 一、仪器设备检定、校准、管理制度的目的和意义 1.目的:确保仪器设备和其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合法性,满 足质量管理和法律法规要求,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性和测试能力。 2.意义: (1)保证仪器设备测试结果的准确性,为产品质量控制和检测提供科 学可靠的依据。 (2)保证仪器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高生产线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3)提高仪器设备的测量和测试能力,满足产品设计和质量控制的要求。 (4)合法合规,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确保企业经营活动的合法性 和合规性。 (5)保护企业的经济利益,减少不必要的仪器设备维修和更换成本。 二、仪器设备检定、校准、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 1.仪器设备清单管理:建立完整的仪器设备台帐,包括各类仪器设备 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原值、使用状况等信息,并定期更新和核对。 2.仪器设备检定计划与实施:根据仪器设备的使用频率和重要性,制 定检定计划,明确检定周期、方法和标准,确保按时按标准进行检定工作,并及时处理检定不合格的仪器设备。

3.仪器设备校准管理:建立仪器设备的校准管理标准,明确校准的要求、方法和步骤,并委托专业机构进行校准,确保仪器设备的准确性、精 度和可靠性。 4.仪器设备维护与保养:制定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计划,定期对仪器 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包括清洁、校正、调整、更换耗材等,确保仪器设备 的正常运行和性能稳定。 5.仪器设备使用和保管:明确仪器设备的使用规范和操作流程,建立 仪器设备使用和保管制度,加强对仪器设备的监管和保护,防止损坏、丢 失和滥用。 6.仪器设备定期检查与验证: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检查和验证,包括 检查设备工作状态和功能是否正常,验证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等,及时 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和合格检测。 7.仪器设备记录和档案管理:建立仪器设备检定、校准、维护、保养、检查和验证的记录和档案,包括仪器设备的使用记录、维修记录、校准报 告等,方便日常管理和追溯。 8.仪器设备培训和管理人员资质:对仪器设备使用和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仪器设备的操作技能和管理水平,确保仪器设备的正常使用和 维护。 三、仪器设备检定、校准、管理制度的执行措施 1.严格执行检定和校准计划,确保按时按标准进行相关工作。 2.委托具备相应资质和能力的检定和校准机构进行相关工作。

仪器设备检定校准制度

仪器设备检定校准制度 1. 引言 仪器设备在许多行业中被广泛使用,对于其精度和准确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确保仪器设备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制定和实施检定校准制度变得至关重要。本文档旨在介绍仪器设备检定校准制度的目的、范围、要求以及相关步骤和程序。 2. 目的 仪器设备检定校准制度的目的是确保仪器设备的准确性、可靠性和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通过制定和实施检定校准制度,可以提高仪器设备的测量和测试结果的可信度,确保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产品符合规范。 3. 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使用仪器设备进行测量、测试和校准的部门和岗位。包括但不限于生产部门、研发部门、质量控制部门等。 4. 要求 4.1. 仪器设备管理 1.确保所有仪器设备的购置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2.设立仪器设备台账,记录所有仪器设备的基本信息,包括设备名称、 型号、出厂编号、购置日期、使用部门等。 3.实施仪器设备的定期巡检,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准确性。 4.定期维护仪器设备,确保其保持最佳性能。 5.定期进行仪器设备备份,以防止数据丢失。 4.2. 检定和校准计划 1.制定检定和校准计划,明确仪器设备的检定和校准周期。 2.根据仪器设备的重要性和使用频率,确定检定和校准的优先级。 3.针对高重要性和高频率的仪器设备,制定更为严格和频繁的检定和校 准计划。 4.3. 检定和校准程序 1.确定适用的检定和校准方法,并记录在操作指南中。 2.进行仪器设备的检定和校准,按照操作指南的要求和标准进行操作。 3.记录和保存检定和校准的结果,确保其可追溯性和可靠性。

4.对检定和校准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确定是否需要调整和校准仪器设 备。 4.4. 不符合处理 1.如果发现仪器设备的检定和校准结果不符合规定的标准或要求,应立 即采取纠正措施。 2.对于重复出现的不符合情况,应进行根本原因分析,并采取预防措施 以防止再次发生。 4.5. 培训和意识提升 1.对使用仪器设备的员工进行培训,确保其了解和掌握检定和校准的程 序和要求。 2.定期组织相关培训和意识提升活动,加强员工对仪器设备检定校准制 度的理解和重视。 5. 步骤和程序 5.1. 仪器设备检定和校准计划制定 1.调查和分析所使用的仪器设备,包括其重要性和使用频率。 2.根据调查和分析结果,制定检定和校准计划,确定检定和校准的周期 和优先级。 5.2. 仪器设备检定 1.根据操作指南进行仪器设备的检定,记录检定的过程和结果。 2.对检定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确定是否需要调整和校准仪器设备。 5.3. 仪器设备校准 1.根据操作指南进行仪器设备的校准,记录校准的过程和结果。 2.对校准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确定是否需要调整和校准仪器设备。 5.4. 不符合处理 1.如果检定或校准的结果不符合要求,立即采取纠正措施。 2.对于重复发生的不符合情况,进行根本原因分析并采取预防措施。 6. 结论 仪器设备检定校准制度是确保仪器设备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手段。通过制定和实施检定校准制度,可以提高仪器设备的测量和测试结果的可信度,并确保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产品符合规范。各部门和岗位应切实履行检定校准制度要求,确保仪器设备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仪器设备时间统一校准管理规定

仪器设备时间统一校准管理规定 一、目的与范围 为确保仪器设备时间的准确性和一致性,提高工作效率,减少误差风险,本管理规定旨在规范仪器设备时间统一校准的流程和操作。 二、适用范围 本管理规定适用于公司内所有需要进行时间校准的仪器设备,包括但不限于计时设备、测量仪器、实验装置等。 三、校准周期与责任 1. 根据仪器设备的性质和重要程度,制定合理的校准周期。一般而言,校准周期不得超过一年,并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 仪器设备时间校准的主要责任人应为科研部门负责人或者专业的技术人员。其负责指导仪器设备校准的执行,并对校准结果负责。 四、校准流程 1. 准备工作: a) 确定校准所需的校准仪器和设备,并保证其准确性; b) 校准时确认仪器设备处于待校准状态,避免校准过程中产生意外干扰。 2. 校准步骤: a) 通过已校准的标准仪器校验待校准的仪器设备;

b) 记录校准结果,包括校准日期、校准人员、校准仪器型号、校 准目标等; c) 如有需要,可以进行多次校准以获得更准确的结果。 3. 校准完成后,应将校准结果报告存档,并做好信息安全保密工作。 五、校准记录与追踪 1. 校准记录: a) 每次校准都应有记录,包括校准日期、校准人员、校准仪器型号、校准目标等; b) 校准记录应签字确认,并存档备查。 2. 校准追踪: a) 定期追踪校准记录,确保仪器设备时间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b) 如发现时间偏差或其他异常情况,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六、责任与考核 1. 责任部门: a) 科研部门负责确保仪器设备时间的准确性和一致性,指导和监 督校准工作; b) 技术人员负责具体的校准操作和结果的验证。 2. 考核机制:

仪器设备检定校准制度

仪器设备检定校准制度 1.引言 仪器设备是现代工业生产的重要工具,准确且可靠的测量结果对于工 业生产过程的控制和质量保证具有重要意义。为了确保仪器设备的测量结 果真实有效,保证其准确性和可靠性,必须建立仪器设备检定校准制度。 2.检定与校准的概念 2.1检定是指通过一定的检测和比较方法,对仪器设备进行合格性判定,确认其符合指定要求,可以用于测量的过程。 2.2校准是指通过与标准参照仪器设备进行比较,确定仪器设备的测 量误差并进行调整,使其达到所规定的精度要求。 3.检定校准的目的 3.1确保仪器设备的测量结果真实有效,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3.2确保仪器设备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延长使用寿命。 3.3保证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过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4.检定校准的程序 4.1选择合适的检验机构或实验室,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具备相应资质 和能力的机构。 4.2制定检定校准计划,明确检定校准的内容和要求。 4.3对仪器设备进行检定,包括检验仪器设备的外观、功能、性能等。

4.4对仪器设备进行校准,与标准参照仪器设备进行比较,确定测量误差,并进行调整。 4.5发放检定、校准报告,确认仪器设备的合格性,并提供校准结果和建议。 5.检定校准的依据 5.2仪器设备的技术要求和性能指标。 5.3仪器设备的使用环境和条件。 6.检定校准的周期 6.1按照仪器设备的使用频率和重要性确定检定校准的周期。 6.2一般情况下,重要的仪器设备应每年进行一次检定校准,普通的仪器设备应每两年进行一次检定校准。 7.检定校准的记录和管理 7.1建立仪器设备档案,包括仪器设备的基本信息、检定校准记录和报告。 7.2制定仪器设备的使用规范,明确使用人员的责任和义务。 7.3建立仪器设备定期维护和保养制度,确保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和良好状态。 8.检定校准的质量保证 8.1选用具备相应资质和能力的检验机构或实验室进行检定校准。

仪器设备校准制度

仪器设备校准制度 一、制度目的与依据 1.1 目的 仪器设备校准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度和可重复性,保障实验室工作的科学性和可信度。 1.2 依据 本制度的依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法律法规和标准: (1) 《计量法》及其实施办法 (2) 《实验室认可准则》 (3) 国家相关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内部标准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实验室内所有需要校准的仪器设备,包括测量仪器、分析仪器、实验仪器等。 三、校准的定义和目标 3.1 校准的定义 校准是通过与标准或已校准仪器比较,确定仪器设备的量值与标准之间的偏差,并进行必要的调整或修正,使仪器设备的测量结果更加准确可靠的过程。 3.2 校准的目标 (1) 确保仪器设备的量值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度和可重复性

(3) 保障实验室工作的科学性和可信度 四、校准管理的责任部门和职责 4.1 校准管理的责任部门 校准管理的责任部门是实验室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执行仪器设备校准的相关政策、标准和程序。 4.2 校准管理的职责 (1) 指定校准机构和校准方法 (2) 建立仪器设备校准档案,包括校准计划、校准记录和校准证书等 (3) 定期检查和维护校准仪器,确保其准确度和可靠性 (4) 组织仪器设备的校准工作,制定校准计划和执行校准任务 (5) 负责校准仪器和校准方法的培训、考核和审查工作 五、校准的程序和要求 5.1 校准的程序 (1) 校准计划的制定:根据仪器设备的使用频率和重要性,制定相应的校准计划。校准计划应包括校准日期、校准仪器、校准方法和校准机构等内容。 (2) 校准执行:按照校准计划安排校准任务,确保校准工作按时完成。在校准过程中,需要进行校准记录和校准证书的填写和领取。

仪器设备(计量器具)校准管理制度

仪器设备(计量器具)校准管理制度 1. 背景和目的 仪器设备(计量器具)在生产和实验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其准确性和可靠性对产品质量和实验结果的可信度至关重要。为了保证仪器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度,确保和满足质量要求,以及合理使用资源,制定本校准管理制度。 2. 适用范围 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仪器设备(计量器具)的校准管理,包括但不限于实验室仪器、生产设备等。 3. 责任与义务 校准工作的责任与义务如下: 3.1 管理部门 管理部门负责校准管理制度的编制、实施和监督,确保校准工作符合规定。 3.2 校准员

校准员负责校准工作的执行,包括能力要求、报告编制和记录 保存等。校准员应具备专业技术知识和经验,并定期参加相关培训,确保校准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3 使用者 使用者有义务在使用仪器设备前对其进行校准检验,确保使用 的仪器设备准确可靠。同时,使用者应根据需要定期对仪器设备进 行校准检验,并将校准结果及时记录。 4. 校准管理流程 校准管理流程如下: 4.1 校准计划 制定校准计划,明确校准对象、校准频率以及校准方法,并将 计划进行备案。 4.2 校准执行 根据校准计划,进行校准操作,确保校准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校准员应按照工作流程进行校准操作,并记录校准结果。

4.3 校准评定 对校准结果进行评定,确定仪器设备的准确度和可靠性,并根 据评定结果进行相应的处理。对不符合要求的仪器设备,应进行修理、调整或更换等措施。 4.4 校准记录和报告 校准员应记录校准过程中的关键信息,并编制校准报告进行保存。校准报告应包括校准日期、校准结果、校准方法等信息。 5. 校准文件和记录管理 校准文件和记录应进行严格管理,确保完整、准确、可靠。文 件和记录应按照一定的规定进行归档,以方便日后的查阅和审查。 6. 培训和培训考核 校准员应定期参加相关培训,提升技术水平和知识储备。同时,应进行培训考核,以确认校准员的能力和素质。 7. 校准监督与审查 管理部门应定期对校准工作进行监督和审查,对校准结果进行 验证,并采取必要措施进行纠正和改进。

测绘仪器设备检定校准管理制度范文(精选5篇)

测绘仪器设备检定校准管理制度范文(精选 5篇) 测绘仪器设备检定校准管理制度1 关于加强监视和测量设备检定、校准管理的通知为了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加强计量、检测设备管理,有效保障计量、检测设备精度及适应质量检测的要求,加强物料和产品的质量管控,以符合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特制定本规定。 一、监视和测量设备范围 各生产单位、部门使用的计量、仪表、检测设备和器具,主要包括生产系统原燃料计量(称)设备、地磅称重系统、化验仪器及设备、各产品储量计量仪器、水及蒸汽的流量计量设备等。 二、监视和测量设备的归口管理 1、各计量、仪表、检测设备,由使用单位负责日常使用、保管、维护工作,确保各设备的正常使用、规范操作。 2、计量设备的检定和校准,由具有资质和有专业技术的单位进行。强制检定需外协质量检验部门的仪器设备,由使用单位及设备部上报企划部对外协调联系;需自检的计量、仪表检测设备,根据各部门职责范围,由机电维修公司电子技术中心或化验室等专业人员承担。

3、监视和测量设备的维修由使用单位提出申请,报机电维修公司(电子技术中心、机械维修车间)进行修复,需要联系厂家协助维修的,由设备部联系供应部(公司)对外联系。 4、供应部(公司)在监视和测量设备、器具的管理中分管对外联系厂家进行设备、器具的维修工作和新增计量、器具、仪表检测设备的选型和购置。 5、设备部负责新技术和新设备的推广应用,对监视和测量设备、器具的使用过程进行监督和管理,对新增监视和测量设备进行经济论证,做好各种检测设备的更新改造工作。 三、监视和测量设备的管理细则 1、生产系统、化验、质检等所有使用监视和测量设备的单位,要对所归属的监视和测量设备进行统一标识并编制监视和测量设备台帐(附表一)。 2、设备部、机电维修公司(电子技术中心、机械维修车间)协同使用部门编制有关电子、计量、仪表、检测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日常维修保养细则,努力提高计量检测设备的使用率和完好率,保障精确操作和计量。 3、各使用单位要根据实际情况编制计量器具、设备的使用、校验、维修及保养记录,并严格填写记录,加强对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

仪器设备检定校准制度

仪器设备检定校准制度 一、背景介绍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仪器设备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作为衡量仪器设备精准度和可靠性的重要指标,检定校准成为了仪器 设备管理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仪器设备检定校准制度是一套规范仪器设备 检定和校准工作的管理制度,旨在确保仪器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保证 测试和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二、仪器设备检定校准的意义 1.提高数据可靠性:通过检定校准确保仪器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可以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减少误差和偏差,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2.保证工作质量:仪器设备检定校准制度可以有效提高工作质量,减 少不必要的重测和误测,提高测试效率和工作效率。 3.降低成本和风险:通过定期检定校准仪器设备可以减少故障和损坏,降低维修和更换成本,避免因为仪器设备问题导致的工作延误和事故风险。 4.符合标准要求:许多行业和领域都有相应的技术标准和法规要求仪 器设备进行定期检定校准,采用仪器设备检定校准制度可以确保符合相关 的标准要求,避免因此导致的法律风险和合规问题。 三、制度要求和流程 1.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周期:根据仪器设备的特性和使用环境的要求,制定不同的检定校准周期。一般来说,精密度要求高的仪器设备需要更频 繁的检定校准。

2.检定校准的方法和标准:根据具体的仪器设备类型和使用要求,确 定相应的检定校准方法和标准。可以参考国家和行业的技术标准,也可以 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一定的调整和制定。 3.检定校准记录和报告:每次进行检定校准都应有相应的记录和报告。记录应包括检定校准的日期、方法、结果以及仪器设备的标识信息等内容。报告应包括检定校准的目的、方法、结果以及建议的进一步操作等内容。 4.检定校准的责任人和部门:确定相关负责人和部门负责仪器设备的 检定校准工作,并明确其职责和权益。负责人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独立进行检定校准。 5.检定校准的设备和环境:确保检定校准的设备和环境符合相应的要求,能够提供准确和可靠的数据支持。检定校准的设备应具备相应的精度 和稳定性,并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 6.异常情况的处理:对于发现的异常情况,及时进行处理。如仪器设 备的偏差较大,可以进行调整和修复;如仪器设备发生故障,可以及时维 修或更换。 四、检定校准结果的应用 1.检定校准合格的仪器设备可以继续使用,并做好相应的记录和管理。 2.检定校准不合格的仪器设备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可以进行调整、修复或更换。同时,需要记录相关的处理过程和结果。 3.检定校准结果可以作为仪器设备质量管理和维护的重要依据,用于 评估仪器设备的性能和稳定性,为日常工作提供准确和可靠的数据支持。五、总结

仪器设备校准管理制度细则

仪器设备校准管理制度细则 一、引言 为了确保仪器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科学研究和生产测试的可靠性,制定并执行仪器设备校准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将从仪器设备校准的定义、重要性、管理制度的制定和执行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能够提高仪器设备校准的质量和效率。 二、仪器设备校准的定义和重要性 仪器设备校准是指通过与已知准确度的标准仪器或方法进行比较,检验和修正仪器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的过程。校准结果可以用于判断仪器设备是否满足所需的测量准确性要求,并提供校准证明。 仪器设备校准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保证测量结果准确可靠。仪器设备校准能够及时发现和纠正仪器设备的漂移和误差,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提高科研和生产测试的可信度。校准后的仪器设备能够提供可靠的数据,为科学研究和生产测试提供准确的依据,增加实验结果的可信度。 3. 延长仪器设备的使用寿命。定期校准和维护能够保证仪器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延长其使用寿命。 4. 符合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现代企业已经普遍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仪器设备校准是质量管理体系中重要的一环。 三、仪器设备校准管理制度的制定

1. 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校准管理制度的目的和原则。明确校准管理制度 的目标,包括提高仪器设备校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规范校准操作流程,保证校准结果的可追溯性。 2. 制定校准管理制度的工作程序。包括校准计划的制定、校准操作过程、校 准结果的评定和记录、校准证明文件的发放等。每个步骤都应该明确责任人和时间节点,确保校准工作的顺利进行。 3. 确定校准工作的组织架构和职责。建立仪器设备管理部门或委员会,明确 各个成员的职责和权限,制定校准工作的分工和协作机制。 4. 制定校准管理制度的培训方案。对校准管理制度的内容和实施要求进行培训,培养员工的校准意识和操作技能。 5. 确定校准管理制度的执行和监督机制。建立校准管理工作流程,指定专人 负责校准管理,定期进行校准结果的监督和评估。 四、仪器设备校准管理制度的执行 1. 校准计划的制定和执行。根据校准管理制度的要求,制定每个仪器设备的 校准计划,并安排专人负责执行。 2. 校准操作过程的规范执行。根据标准操作流程进行校准操作,确保操作流 程的正确性和工作纪律的严肃性。 3. 校准结果的评定和记录。根据校准管理制度的要求,对校准结果进行评定,并进行详细的记录,确保结果的可追溯性。 4. 校准证明文件的发放。根据校准结果,发放校准证明文件,用于证明仪器 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 定期审核和评估校准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通过定期的审核和评估,发现 问题并及时解决,提高校准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仪器设备检定校准制度

仪器设备检定校准制度 1. 制度背景 为了确保企业内部各类仪器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本制度旨在规范和管理企业内部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工作。 2.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部全部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工作。 3. 管理标准 3.1 仪器设备的选择与购置标准: •选择具有良好可靠性和准确性的仪器设备,并经过技术评估和调研确认。 •购置环节应依照企业财务制度的相关规定进行。 3.2 仪器设备的使用标准: •使用仪器设备的操作人员应受过专业培训,娴熟掌握设备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在使用过程中,应依照设备说明书和使用手册的要求进行操作,并遵守相关安全规定。 3.3 仪器设备的检定标准: •依照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进行仪器设备的检定工作。 •检定工作应由经过培训和具备相应资质的专业人员进行。 •检定结果应及时记录并进行管理,包含设备名称、型号、厂商、检定日期、检定结果等。 3.4 仪器设备的校准标准: •进行仪器设备校按时,应依照相关标准和程序进行。 •校准工作应由具备相应资质的专业人员进行。 •校准结果应及时记录并进行管理,包含设备名称、型号、厂商、校准日期、校准结果等。 4. 考核标准 4.1 仪器设备的检定考核标准:

•定期对仪器设备的检定工作进行审核,确保工作过程规范、准确性和可靠性。 •审查检定记录,确认是否依照标准要求进行操作和记录。 •针对涉及生产关键掌控点的仪器设备,可进行抽样复检,以确保检定结果的全都性和准确性。 4.2 仪器设备的校准考核标准: •定期对仪器设备的校准工作进行审核,确认工作过程规范、准确性和可靠性。 •审查校准记录,确认是否依照标准要求进行操作和记录。 •可对校准结果进行抽样复核,以确保校准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3 考核结果与奖惩措施: •考核结果依照规定的评估标准进行评分,并及时向相关人员进行反馈。 •对考核结果较好的人员和部门,可予以嘉奖和嘉奖措施。 •对考核结果较差的人员和部门,应进行及时的整改和培训,并依据实际情况,采取必需的矫正措施。 5. 监督与执行 •由企业职能部门负责监督和执行本制度的实施,确保各部门和人员依照制度要求进行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工作。 •建立相应的档案管理制度,对检定校准结果进行记录和归档,以备参考和复查。 6. 附则 •对于特殊要求的仪器设备,可以依据其实际情况,订立相应的检定和校准方法,并在使用、检定和校准过程中进行特殊管理。 •本制度的修订和增补,需经企业相关部门的评审和批准。 •本制度自实施之日起生效,并对以前的全部仪器设备进行适应性执行和整改。 以上制度为本企业仪器设备检定校准制度的范文,依照以上规章制度的要求进 行执行,能够帮忙企业建立和完满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管理体系,确保仪器设备和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仪器设备检测校准管理制度

仪器设备检测校准管理制度 为了确保仪器设备的质量和性能符合标准要求,提高实验、检测、生 产等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仪器设备检测、校准、 管理制度。本文将从制度的建立、检测和校准的要点以及管理的具体措施 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制度的建立 1.制度的制定者:由单位领导确定专责人员,设立仪器设备管理部门 或委托外部专家参与制定。 2.制度的编写:编写制度的人员要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参考国家相 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适合本单位的检测、校准、管理制度。 3.制度的定期修订:仪器设备检测、校准、管理制度应定期进行修订,及时跟进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变化,并根据单位的具体情况进行相 应的调整。 二、检测和校准的要点 1.检测的目的:通过对仪器设备的检测,判断其性能是否满足要求, 确定其可靠性和稳定性,确保实验、检测、生产等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校准的目的:通过对仪器设备的校准,确定其测量误差,为仪器的 准确使用提供参考依据。 3.检测和校准的方法:根据仪器设备的不同特点,结合仪器设备的检测、校准要求,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检测和校准。 4.检测和校准的周期:根据仪器设备的使用频率、环境条件等因素, 制定合理的检测和校准周期,保证仪器设备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三、管理的具体措施 1.设备档案的建立:对单位内使用的仪器设备建立档案,包括设备名称、型号、出厂编号、购置日期、检测、校准记录等,方便对仪器设备进 行管理。 2.设备台账的建立:对单位内使用的仪器设备建立台账,包括设备的 基本情况、使用情况、维护情况、检测、校准情况等,定期对设备进行检 查和审查,及时发现、解决问题。 3.设备维护保养:制定设备的维护保养计划,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 养工作,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和安全性。 4.设备借用和归还:对设备的借用和归还进行记录,明确责任人和借 用用途,确保设备的安全和正常使用。 5.设备故障处理:建立设备故障处理程序,对设备故障进行及时处理,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 综上所述,仪器设备检测、校准、管理制度是确保仪器设备质量和性 能的重要保证,对于提高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 单位应制定相关制度,重视检测和校准的要点,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仪器 设备的管理,以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

仪器设备校准制度(2篇)

仪器设备校准制度 是指机构或组织为确保仪器设备的测量准确性、可靠性和可追溯性而制定的规范和程序。这个制度包括以下内容: 1.校准范围:明确需要校准的仪器设备范围,包括所涉及的测量参数和测量范围。 2.校准频率:根据仪器设备的稳定性和使用条件,确定校准的时间间隔。 3.校准标准:设立适当的校准标准,确保校准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可以使用国际、国家、行业标准或自定义标准进行校准。 4.校准程序:编制详细的校准程序,包括校准前的准备工作、操作步骤、记录和报告等。 5.校准资质:确定校准人员的资质要求,包括教育背景、培训和经验等。 6.仪器设备管理:建立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包括设备的购置、验收、保存、维护和报废等。 7.校准记录和报告:记录校准过程中的关键数据,编制校准报告并保存,以备查证或追溯。 8.内部审核和评审:定期进行内部审核和评审,确保校准制度的有效性和完整性。 9.外部评审和认证:通过外部机构的评审和认证,证明校准制度符合相关国际或行业标准。

制定和实施仪器设备校准制度可以有效提高仪器设备的测量准确性和可靠性,保证产品质量和测试结果的可信度,同时也符合质量管理体系和评审要求。 仪器设备校准制度(二) 一、目的 为确保仪器设备的测量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测量数据的可比性,制定本校准制度。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涉及仪器设备的测量、测试、检验等工作。 三、校准要求 1. 仪器设备应按照国家、行业相关标准进行校准。 2. 校准应由经过资质认证的专业校准机构或资深的专业人员进行。 3. 校准周期应基于仪器设备的使用频率、环境条件和重要程度进行评估确定。校准周期一般为12个月,特殊情况下可适当调整。 4. 校准应记录并保存校准结果、校准日期、有效期等相关信息,并注明校准机构或人员的资质证书编号、签名和盖章。 四、校准程序 1. 确定校准需求:根据工作需要和相关标准规定,确定哪些仪器设备需要进行校准。

检验科仪器校准制度

检验科仪器校准制度 一、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检验科领域的仪器设备在现代社会 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为了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仪器校 准成为不可或缺的环节。本文将对检验科仪器校准制度进行探讨, 包括校准的目的、流程以及常见的校准方法。 二、校准目的 检验科仪器校准的主要目的是确保仪器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 靠性。校准可以使仪器测量误差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提高测量结果 的准确度,保证仪器在工作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校准还可以为仪 器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减少由于仪器误差带来的风险。 三、校准流程 检验科仪器校准的流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校准计划制定:根据仪器的使用频率和重要性,制定校准计划。计划内容包括校准周期、校准方法和校准的具体要求。 2. 校准准备:根据校准计划,准备所需的校准设备和标准器具。同时,对待校准的仪器进行清洁和检查,确保仪器处于良好的状态。

3. 校准操作:根据校准方法,对待校准的仪器进行调整和校准操作。在操作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校准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校准结果的准确性。 4. 校准记录与评定:在校准操作完成后,对校准结果进行记录并进行评定。根据校准结果,判断仪器是否符合校准要求。 5. 校准结果报告:根据校准记录和评定结果,编制校准结果报告。报告内容包括校准日期、校准人员、校准方法和结果评定等信息。 四、校准方法 在检验科仪器校准中,常见的校准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 标准比较法:将待校准的仪器与已知准确度的标准器具进行比较,通过比较结果来判断待校准仪器的准确度。 2. 内部质控法:利用同一型号、规格的仪器之间的比较,通过仪器之间的校准来验证待校准仪器的准确度。 3. 外部比对法:将待校准的仪器提交给专门的校准机构进行校准,根据校准结果来评估待校准仪器的准确度。 4. 不确定度评定法:通过对校准过程的各种误差来源进行评估和计算,得出仪器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