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跨越百年的美丽》课文
2024年人教版六年级语文《跨越百年的美丽》课文及教案

2024年人教版六年级语文《跨越百年的美丽》课文及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内容,感知居里夫人的美丽品质。
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掌握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运用多媒体手段,丰富教学手段,增强学习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居里夫人的坚定信念和伟大品质,激发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知居里夫人的美丽品质。
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和修辞手法。
2.教学难点:深刻理解居里夫人的精神品质,体会其对科学事业的执着追求。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利用多媒体展示居里夫人的照片,引导学生关注其外貌特征。
2.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居里夫人的美丽体现在哪里?(二)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居里夫人的生平事迹。
2.学生勾画出生字词,并查阅字典了解其意思。
(三)课堂讨论1.教师提问:课文中的哪些内容让你感受到了居里夫人的美丽?(四)课堂小结2.强调居里夫人对科学事业的执着追求。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提问:居里夫人的美丽体现在哪里?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
(二)深入学习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三)课堂实践1.教师出示一段关于居里夫人的材料,学生进行仿写练习。
2.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点评。
(四)情感升华1.教师讲述居里夫人的感人故事,引导学生体会其对科学事业的执着追求。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激发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情感。
(五)课堂小结2.强调居里夫人的伟大品质和其对我们的启示。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回顾前两节课的学习内容,提问:居里夫人的美丽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启示?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
(二)课堂实践1.教师出示一道关于居里夫人的问题,学生进行解答。
2.学生展示自己的解答过程,教师进行点评。
《跨越百年的美丽》教材简介_六年级语文

《跨越百年的美丽》教材简介_六年级语文
课文《跨越百年的美丽》是梁衡的同名散文(发表于《英才》1994年第4期)的节选.这是一篇赞美居里夫人的文章,文章以“美丽”为主线,表明了居里夫人的美丽不在于容貌,而在于心灵和人格.她为人类作出了伟大的贡献,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作者采用倒叙的手法,一开始描写了居里夫人在法国科学院作学术报告的场面,将居里夫人美丽的形象和伟大的成就凸现在读者面前.接下去的两个自然段具体描写了居里夫人为了探索“其他物质有没有放射性”而进行的艰苦的研究,直到发现了镭,这是课文的重点部分,充分表现了居里夫人坚定执著、为科学献身的科学精神.最后两个自然段写了居里夫人在名利面前的态度和做法,表现了居里夫人淡泊名利的高贵人格和全身心投身科学的忘我精神.最后引用爱因斯坦的话肯定居里夫人的人格.
课文没有泛泛介绍居里夫人的科学成就,而是将作者对科学家生命的理解融合在一起,显得文采斐然,教师在教学时要处理好科学性和文艺性的关系.
教学本课的重点一是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居里夫人为科学献身的精神;二是读懂居里夫人的事迹,从具体的事例中领悟“跨越百年的美丽”就是居里夫人所体现的科学精神.
◆。
《跨越百年的美丽》(完美版)PPT课件

即使是失败了,她也会继续努力,直到成功。
.
19返回
“经过三年又九个月,他们终于从成吨的矿渣 中提炼出了0.1克镭。”
成吨
0.1克
在工作环境非常艰苦的条件下,仍然坚持不懈,用 了近四年的时间、几万次的提炼,才从成吨重的废渣中 提炼出0.1克镭,这实在是太不容易了,居里夫人对科学 事业的坚定信念和执著的追求太令人佩服了!
.
25
课题中的美丽除了执着追求、献身科学 的精神之外,还能从其他角度谈谈吗? 请大家默读5、6自然段 ,体会一下。
淡泊名利
.
26
淡泊名利的美
“她视名利如粪土,她将奖金赠给科研 事业和战争中的法国,而将那些奖章送给6 岁的小女儿去当玩具。”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在所有的 世界著名人物中,玛丽•居里是唯一没有被 盛名宠坏的人。’”
.
29
• 课题:《跨越百年的美丽》
是虚指: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跨越百年的美丽

《跨越百年的美丽》课文

跨越百年的美丽1998年是居里夫人和她的丈夫发现放射性元素镭一百周年。
一百年前的1898年12月26日,法国科学院人声鼎沸,一位年轻漂亮、神色庄重又略显疲倦的妇人走上讲台,全场立即肃然无声。
她叫玛丽·居里,她今天要和她的丈夫皮埃尔·居里一起,在这里宣布一项惊人的发现:天然放射性元素镭。
本来这场报告,她想让丈夫来作,但皮埃尔·居里坚持让她来讲。
在此之前还没有一个女子登上过法国科学院的讲台。
玛丽·居里穿着一袭黑色长裙,白净端庄的脸庞显出坚定又略带淡泊的神情,那双微微内陷的大眼睛,让你觉得能看透一切,看透未来。
她的报告使全场震惊,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而她那美丽、庄重的形象也就从此定格在历史上,定格在每个人的心中。
关于放射性的发现,居里夫人并不是第一人,但她是关键的一人。
在她之前,1896年1月,德国科学家伦琴发现了X光,这是人工放射性;1896年5月,法国科学家贝克勒尔发了天然放射性。
尽管这都还是偶然的发现,居里夫人却对此提出了新的思考:其他物质有没有放射性?就像是在海滩上捡到一个贝壳,别人也许仅仅是把玩一下而已,可居里夫人却要研究一下这贝壳是怎样生、怎样长、怎样冲到海滩上来的。
别人摸瓜她寻藤,别人摘叶她问根。
是她提出了放射性这个词。
两年后,她发现了钋,接着发现了镭。
为了提炼纯净的镭,居里夫妇搞到一吨可能含镭的工业废渣。
他们在院子里支起了一口大锅,一锅一锅地进行冶炼,然后再送到化验室溶解、沉淀、分析。
化验室只是一个废弃的破棚子,玛丽终日在烟熏火燎中搅拌着锅里的矿渣。
她衣裙上,双手上,留下了酸碱的点点烧痕。
一天,疲劳之极的玛丽揉着酸痛的后腰,隔着满桌的试管、量杯问皮埃尔:“你说这镭会是什么样子?”皮埃尔说:“我只是希望它有美丽的颜色。
”经过三年又九个月,他们终于从成吨的矿渣中提炼出了0.1克镭。
它真的有极美丽的颜色,在幽暗的破木棚里发出略带蓝色的荧光。
这点美丽的淡蓝色的荧光,融入了一个女子美丽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
六年级语文第十八课跨越百年的美丽课件

“人生意义的发现”是指年轻美貌、金钱名利,而在于为科学
作出贡献,为人类作出贡献。
“几乎”一词能去掉吗?理由不:能。“几乎”表达的是接近于的意思。
如果去掉,句子的意思表达就不准确。
根据这句话的意思完成这道练习:
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 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科学 教科书里的新名词“放射线”, 变成物理学的一个新的计量单位 “居里”,变成一条条科学定律, 她变成了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 程碑。
玛丽的性格里天生有一种更可贵
的东西,她坚定、刚毅、顽强,有远大、
执著的追求。这种可贵的性格与高远 的追求,使玛丽·居里几乎在完成这项
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
生意义的发现。 ——执著的信念与追求
“这种可贵的性格”是指居的里追夫求人。的坚定、刚毅,有远大、执着 “这项伟大自然发现”是指居里夫人发现了放射性金属元素镭。
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 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科学 教科书里的新名词“放射线”, 变成物理学的一个新的计量单位 “居里”,变成一条条科学定律, 她变成了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 程碑。 ——巨大贡献、献身科学
四个“变成”说明 居里夫人的巨大贡献以及
了:
一生献身科学的伟大精神。
引用
3、爱因斯坦说:“在所有的世界著名人 物当中,玛丽。居里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 坏的人。”
课文中隐含的两个看似矛盾的地方:一是
居里夫人有端庄美丽的容貌,但是她投身于科学
研究不在乎 “美丽健康的容貌在悄悄地隐 ;
二是居里夫人退在”科学研究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
“ 一生共获得 10项 奖金、 16种 奖章、
107个个名誉头衔,特别是获得
,
但两是次她诺贝尔奖
跨越百年的美丽课文_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学设计

跨越百年的美丽课文_跨越百年的美丽教学设计课文《跨越百年的美丽》出自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原文】1998年是居里夫人和她的丈夫发现放射性元素镭一百周年。
一百年前的1898年12月26日,法国科学院人声鼎沸,一位年轻漂亮、神色庄重又略显疲倦的妇人走上讲台,全场立即肃然无声。
她叫玛丽·居里,她今天要和她的丈夫皮埃尔·居里一起,在这里宣布一项惊人的发现:天然放射性元素镭。
本来这场报告,她想让丈夫来作,但皮埃尔·居里坚持让她来讲。
在此之前还没有一个女子登上过法国科学院的讲台。
玛丽·居里穿着一袭黑色长裙,白净端庄的脸庞显出坚定又略带淡泊的神情,那双微微内陷的大眼睛,让你觉得能看透orG一切,看透未来。
她的报告使全场震惊,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而她那美丽、庄重的形象也就从此定格在历史上,定格在每个人的心中。
关于放射性的发现,居里夫人并不是第一人,但她是关键的一人。
在她之前,1896年1月,德国科学家伦琴发现了X光,这是人工放射性;1896年5月,法国科学家贝克勒尔发了天然放射性。
尽管这都还是偶然的发现,居里夫人却对此提出了新的思考:其他物质有没有放射性?就像是在海滩上捡到一个贝壳,别人也许仅仅是把玩一下而已,可居里夫人却要研究一下这贝壳是怎样生、怎样长、怎样冲到海滩上来的。
别人摸瓜她寻藤,别人摘叶她问根。
是她提出了放射性这个词。
两年后,她发现了钋,接着发现了镭。
为了提炼纯净的镭,居里夫妇搞到一吨可能含镭的工业废渣。
他们在院子里支起了一口大锅,一锅一锅地进行冶炼,然后再送到化验室溶解、沉淀、分析。
化验室只是一个废弃的破棚子,玛丽终日在烟熏火燎中搅拌着锅里的矿渣。
她衣裙上,双手上,留下了酸碱的点点烧痕。
一天,疲劳之极的玛丽揉着酸痛的后腰,隔着满桌的试管、量杯问皮埃尔:“你说这镭会是什么样子?”皮埃尔说:“我只是希望它有美丽的颜色。
”经过三年又九个月,他们终于从成吨的矿渣中提炼出了01克镭。
语文人教六年级下册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18课《跨越百年的美丽》课件

居里夫人的品德力就 会面临一个光明的未来。
演示结束!
THANK YOU FOR WATCHING!
感谢聆听!
她视名利如粪土,她将奖金 捐赠给科研事业和战争中的法国, 而将那些奖章送给6岁的小女儿 当玩具。她一如既往,埋头工作 到67岁离开人世,离开心爱的实 验室。
贝壳 终日 性格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 说过:“在所有的世界著 名人物中,玛丽 ·居里是唯 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
就像是在海滩上捡到一个 贝壳,别人也许仅仅是把玩一 下而已,可居里夫人却要研究 一下这贝壳是怎样生、怎样长、 怎样冲到海滩上来的。别人摸 瓜她寻藤,别人摘叶她问根。
淡泊 终日
为了提炼出纯净的镭,居里夫妇搞 到一吨可能含镭的工业废渣。他们在院 子里支起了一口大锅,一锅一锅地进行 冶炼,然后再送到化验室溶解、沉淀、 分析。化验室只是一个废弃的破棚子, 玛丽终日在烟熏火燎中搅拌着锅里的矿 渣。她衣裙上,双手上,留下了酸碱的 点点烧痕 。
经过三年又九个月,他们 终于在成吨的矿渣中提炼出了 0.1克镭。
千淘万漉虽辛苦
吹尽黄沙始到金
淡泊
贝壳
玛丽的性格里天生有一种可 贵的东西,她坚定、刚毅、顽强, 有远大、执著的追求。这种可贵 的性格与高远的追求,使玛丽· 居 里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 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生意义的 发现。
变成科学教科书里的新名词 “放射线”,变成物理学的一个 新的计量单位“居里”,变成一 条条科学定律,她变成了科学史 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
跨越百年的美丽
分析
乏力 诞生
顽强
荣誉 里程碑
侵蚀
头衔
隐退
捐赠
卓有成效
玛丽· 居里穿着一袭黑色长裙, 白净端庄的脸庞显出坚定又略带 淡泊的神情,那双微微内陷的大 眼睛,则让你觉得能看透一切, 看透未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语文下册《跨越百年的美丽》课文
跨越百年的美丽
2019年是居里夫人与她的丈夫发现放射性元素镭一百周年、
一百年前的1898年12月26日,法国科学院人声鼎沸,一位年轻美丽、神色庄重又略显疲倦的妇人走上讲台,全场马上肃然无声。
她叫玛丽·居里,她今天要与她的丈夫皮埃尔·居里一起,在这个地方宣布一项惊人的发现:天然放射性元素镭、本来这场报告,她想让丈夫来作,但皮埃尔·居里坚持让她来讲、在此之前还没有一个女子登上过法国科学院的讲台。
玛丽·居里穿着一袭黑色长裙,白净端庄的脸庞显出坚定又略带淡泊的神情,那双微微内陷的大眼睛,让您觉得能看透一切,看透未来。
她的报告使全场震惊,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而她那美丽、庄重的形象也就从此定格在历史上,定格在每个人的心中。
关于放射性的发现,居里夫人并不是第一人,但她是关键的一人。
在她之前,1896年1月,德国科学家伦琴发现了X光,这是人工放射性;1896年5月,法国科学家贝克勒尔发现了天然放射性。
尽管这都依然偶然的发现,居里夫人却对此提出了新的考虑:其他物质有没有放射性?就像是在海滩上捡到一个贝壳,别人也许仅仅是把玩一下而已,可居里夫
人却要研究一下这贝壳是如何生、如何长、如何冲到海滩上来的、别人摸瓜她寻藤,别人摘叶她问根。
是她提出了放射性这个词。
两年后,她发现了钋,接着发现了镭。
为了提炼纯净的镭,居里夫妇搞到一吨估计含镭的工业废渣。
他们在院子里支起了一口大锅,一锅一锅地进行冶炼,然后再送到化
验室溶解、沉淀、分析、化验室只是一个废弃的破棚子,玛丽终日在烟熏火燎中搅拌着锅里的矿渣。
她衣裙上,双手上,留下了酸碱的点点烧痕。
一天,疲劳之极的玛丽揉着酸痛的后腰,隔着满桌的试管、量杯问皮埃尔:“您说这镭会是什么模样?"皮埃尔说:“我只是希望它有美丽的颜色、”经过三年又九个月,他们终于从成吨的矿渣中提炼出了0、1克镭、它确实有极美丽的颜色,在幽暗的破木棚里发出略带蓝色的荧光。
这点美丽的淡蓝色的荧光,融入了一个女子美丽的生命
与不屈的信念。
玛丽的性格里天生有一种更可贵的东西,她坚定、刚毅、顽强,有远大、执著的追求。
这种可贵的性格与高远的追求,使玛丽·居里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一辈子意义的发现。
在发现镭之后的不断研究中,居里夫人也在不停地变化着。
在工作卓有成效的同时,镭射线也在无声地侵蚀着她的肌体。
她美丽健康的容貌在悄悄地隐退,逐渐变得眼花耳鸣,浑身乏力。
皮埃尔不幸早逝,社会对女性的歧视,更加重了她生活与思
想上的负担、但她什么也不管,只是默默地工作。
她从一个美丽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科学教科书里
的新名词“放射线",变成物理学的一个新的计量单位“居里”,变成一条条科学定律,她变成了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
里程碑。
居里夫人的美名,从她发现镭那一刻起就流传于世,迄今差不多百年、这是她用全部的青春、信念与生命换来的荣誉。
她一生共得了10项奖金、16种奖章、107个名誉头衔,特别是获得了两次诺贝尔奖、她本来能够躺在任何一项大奖或任何一个荣誉上尽情地享受,然而,她视名利如粪土,她将奖金捐赠给科研事业与战争中的法国,而将那些奖章送给6岁的小女儿当玩具、她一如既往,埋头工作到67岁离开人世,离快乐爱的实验室、直到她死后40年,她用过的笔记本里,还有射线在不停地释放。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在所有的世界著名人物当中,玛丽·居里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
”
《跨越百年的美丽》知识点
★课题解读、
课文的标题主要是美丽。
在文中, 居里夫人“美丽”分为这四种:外表美;对科学执着追求的美;为科学献身的精神美;对淡泊名利的美。
外在美:(短暂的,易逝的)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逝、
内在美:(永恒的,不变的)内在的人格魅力,那才是永恒的美丽。
★课文简说。
课文《跨越百年的美丽》是梁衡的同名散文(发表于《英才》1994年第4期)的节选。
这是一篇赞美居里夫人的文章,文章以“美丽”为主线,表明了居里夫人的美丽不在于容貌,而在于心灵与人格。
她为人类作出了伟大的贡献,实现了自己的人一辈子价值、
作者采纳倒叙的手法,一开始描写了居里夫人在法国科学院作学术报告的场面,将居里夫人美丽的形象与伟大的成就凸现在读者面前、接下去的两个自然段具体描写了居里夫人为了探究“其他物质有没有放射性”而进行的艰难的研究,直到发现了镭,这是课文的重点部分,充分表现了居里夫人坚定执著、为科学献身的科学精神。
最后两个自然段写了居里夫人在名利面前的态度与做法,表现了居里夫人淡泊名利的高贵人格与全身心投身科学的忘我精神。
最后引用爱因斯坦的话肯定居里夫人的人格。
课文研读的重点是课题中的“美丽”表现在哪些方面。
在教学中能够引导学生考虑课文中隐含的两个看似矛盾的地方:一是居里夫人有端庄美丽的容貌,然而她投身于科学研究不在乎“美丽健康的容貌在悄悄地隐退”;二是居里夫人在科学研究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一生共获得10项
奖金、16种奖章、107个名誉头衔,特别是获得两次诺贝尔奖",然而她“视名利如粪土”。
在这看似矛盾的背后是居里夫人献身科学的人一辈子追求与淡泊名利的人一辈子态度,从而让学生理解能够跨越百年的“美丽”不仅是居里夫人的美丽端庄,更是她所体现的科学精神与人一辈子态度。
★句子理解、
①她的报告使全场震惊,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而她那美丽、庄重的形象也就从此定格在历史上,定格在每个人的心中。
“她的报告”宣布了一项惊人的发现:天然放射性元素镭。
“她那美丽、庄重的形象”是指“一袭黑色长裙"“白净端庄的面庞"“坚定而又略带淡泊的神情"“微微内陷的大眼睛”,也暗指这一形象背后坚毅执著的精神。
居里夫人因为对科学作出的杰出贡献,成就了她的历史地位,使之成为令世人钦佩与仰慕的女性。
这精神让居里夫人成为了跨越千年的美丽、
②这点美丽的淡蓝色的荧光,融入了一个女子美丽的生命与不屈的信念。
“淡蓝色的荧光”是居里夫人用三年零九个月的时间,提炼出来的0。
1克镭中发出的光。
这项成就的取得,是以居里夫人终日的烟熏火燎、身体的疲劳为代价获得的,因而融入了“美丽的生命”。
这项成就的取得也是居里夫人坚持探
寻“其他物质有没有放射性"的信念的结果,因而融入了
“不屈的信念”。
这句话是对居里夫人在科学研究中表现的坚持不懈的献身精神的赞颂。
③这种可贵的性格与高远的追求,使玛丽·居里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人一辈子意义的发现。
“这种可贵的性格与高远的追求"是指居里夫人有“坚定、刚毅,有远大、执著的追求",“这项伟大自然发现"是指居里夫人发现了放射性金属元素镭,“人一辈子意义的发现”是指居里夫人明白了人一辈子的价值并不在于年轻美貌、金钱名利,而在于为科学作出贡献,为人类作出贡献、居里夫人对人一辈子与价值的认识一方面源于她的品格,另一方面源于她在科学研究中获得的体验与感悟。
④她从一个美丽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
科学教科书里的新名词“放射线”,变成物理学的一个新的计量单位“居里”,变成一条条科学定律,她变成了科学史
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
这个句子采纳了“从……变成……"的句式,这种
“变”不是一般的变成,而是一种人一辈子价值的提升,生
命境界的飞跃,四个“变成”概括了居里夫人奋斗的一生以及不朽的功绩。
⑤但她什么也不管,只是默默的工作。
这个地方充分体现了居里夫人为科学而献身的精神,美
丽健康的容貌隐退,身心疲惫,加之社会对女性的歧视,尽管压力重重,但她仍不知疲倦的工作。
⑥居里夫人的美名,从她发现镭那一刻起就流传于世,迄今差不多百年,这是她用全部的青春、信念与生命换来的荣誉、
点题之笔,揭示了居里夫人创造的是“跨越百年的美丽"的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