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

合集下载

“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

“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

“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

“十四五”时期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构建资源循环型产业体系和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对保障国家资源安全,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循环经济促进法要求,深入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与面临形势(一)“十三五”时期循环经济发展成效。

“十三五”以来,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取得积极成效,2020年主要资源产出率1比2015年提高了约26%,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能源消耗继续大幅下降,单位GDP用水量累计降低28%。

2020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6%以上,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率达56%。

再生资源利用能力显著增强,2020年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达50%;废纸利用量约5490万吨;废钢利用量约2.6亿吨,替代62%品位铁精矿约4.1亿吨;再生有色金属产量1450万吨,占国内十种有色金属总产量的23.5%,其中再生铜、再生铝和再生铅产量分别为325万吨、740 1.主要资源产出率(元/吨)=国内生产总值(亿元,不变价)÷主要资源实物消费量(亿吨)。

主要资源包括:化石能源(煤、石油、天然气)、钢铁资源、有色金属资源(铜、铝、铅、锌、镍)、非金属资源(石灰石、磷、硫)、生物质资源(木材、谷物)。

—1—万吨、240万吨。

资源循环利用已成为保障我国资源安全的重要途径。

(二)“十四五”时期面临形势。

从国际看,一方面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成为全球共识,世界主要经济体普遍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破解资源环境约束、应对气候变化、培育经济新增长点的基本路径。

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系统部署新一轮循环经济行动计划,加速循环经济发展布局,应对全球资源环境新挑战。

另一方面世界格局深刻调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叠加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和供应链受到非经济因素严重冲击,国际资源供应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增加,对我国资源安全造成重大挑战。

国家十四五战略规划

国家十四五战略规划

国家十四五战略规划1. 引言本文档旨在概述国家在第十四个五年计划期间的战略规划。

这个五年期间将是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制定全面而具体的战略来推动国家的发展。

2. 经济发展战略在第十四个五年计划期间,国家将着重推动经济发展。

具体战略包括:- 加强创新驱动,促进科技进步和研发投入;-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产业结构和提高生产效率;- 加大开放力度,积极参与全球经济合作和竞争;-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交通、通信和能源等领域的发展水平。

3. 社会进步战略国家在第十四个五年计划期间也将注重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

具体战略包括:- 深化教育领域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公平性;- 推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提高基层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水平;-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老年人、儿童和弱势群体的福利;- 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缩小城乡差距,改善农民收入和生活条件。

4. 生态环境保护战略国家在第十四个五年计划期间将继续重视生态环境保护。

具体战略包括:- 严格控制产业污染,加大环境监管和执法力度;- 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发展;- 增加生态补偿机制,保护生态资源和生物多样性;- 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行动。

5. 区域发展战略国家还将加强区域发展的战略规划。

具体战略包括:- 推动东部沿海地区的创新发展和开放合作;- 支持中部地区的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 加强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 促进东北地区的振兴和经济转型。

6. 总结国家在第十四个五年计划期间将继续积极推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环境保护和区域发展。

通过全面而有针对性的战略规划,国家将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共同繁荣。

我们期待这个五年期间能够为国家的未来奠定稳定而持续的发展基础。

辽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辽源市循环经济发展“十四五”实施方案的通知

辽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辽源市循环经济发展“十四五”实施方案的通知

辽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辽源市循环经济发展“十四五”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辽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2.09.23•【字号】辽府办发〔2022〕20号•【施行日期】2022.09.2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循环经济发展正文辽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辽源市循环经济发展“十四五”实施方案的通知辽府办发〔2022〕20号各县、区人民政府,辽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委、办、局,各直属机构,驻市各中省直单位:《辽源市循环经济发展“十四五”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辽源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2年9月23日辽源市循环经济发展“十四五”实施方案为推进资源利用方式由粗放型向节约优先、高效利用、循环利用转变,实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推动建设“美丽辽源”,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思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

以推进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按照资源化、减量化、再利用原则,围绕重点领域,推进循环型工业、农业、服务业、能源体系和循环型社会建设,实施园区循环化改造、资源节约循环利用等五大工程,加快完善循环经济政策标准体系,推动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为实现辽源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顺利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政策支撑和基础保障。

二、基本原则——坚持绿色发展原则。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辽源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促进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协同发展。

——坚持高效循环原则。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牢固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全面推动资源由低值利用向高值利用转变,推进生产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避免资源低水平利用。

十四五规划主要内容

十四五规划主要内容

十四五规划主要内容一、引言自2021年至2025年,是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时期,也是中国实施“十四五规划”的阶段。

本文将详细介绍“十四五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生态环境、社会民生等方面的重点任务和目标。

二、经济发展1. 经济增长目标:力争年均经济增长率超过6%,实现经济总量和人均收入的双提升。

2. 产业升级:加快推进制造业智能化、绿色化和高质量发展,培育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3. 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加强中西部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的协调,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4. 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深化与相关国家的合作,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

三、科技创新1. 突破核心技术: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2. 人才培养与引进:加强科技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

3. 产学研合作:加强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

4. 绿色科技发展:推动绿色科技创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

四、生态环境1. 生态保护: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施重点生态功能区划,推进生态修复和生态保护工程。

2. 节能减排: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推广清洁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

3. 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发展理念,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建设美丽中国,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4. 水资源管理: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推动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节约,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五、社会民生1. 教育发展:加大教育投入,提高教育质量和公平性,培养高素质人才,推动教育现代化。

2. 医疗卫生:加强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医疗资源配置和服务水平,保障人民健康。

3. 社会保障: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障水平,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4. 就业创业:积极推动就业创业政策,促进就业机会增加,提高就业质量和收入水平。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2408号(经济发展类327号)提案答复的函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2408号(经济发展类327号)提案答复的函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2408号(经济发展类327号)提案答复的函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21.09.28•【文号】•【施行日期】2021.09.2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循环经济发展正文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2408号(经济发展类327号)提案答复的函你单位提出的关于加强固体废弃物精准处理和资源化、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提案收悉。

经商科技部、生态环境部、商务部,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完善顶层设计,统筹谋划“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2021年7月1日,经国务院同意,我委印发了《“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发改环资﹝2021﹞969号,以下简称《规划》),对“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作出整体部署。

《规划》明确了“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主要目标,提出了构建现代化循环型产业体系、构建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深化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三个方面的重点任务,部署了城市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园区循环化发展、大宗固废综合利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循环经济关键技术与装备创新等五大重点工程,以及推进再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利用、汽车使用全生命周期管理、塑料污染全链条治理、快递包装绿色转型、废旧动力电池循环利用等六大重点行动。

《规划》强调,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对保障国家资源安全、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规划》明确了循环经济发展的保障政策,明确要健全循环经济法律法规标准,推动修订《循环经济促进法》。

二、关于优化循环模式,建立区域一体化循环经济示范区近年来,我委会同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开展了不同层次和范围的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先后组织开展了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循环经济教育示范基地、餐厨废弃物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试点、园区循环化改造试点、资源循环利用基地建设等工作,探索形成了多种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

关于《上海市资源节约和循环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的政策解读

关于《上海市资源节约和循环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的政策解读

关于《上海市资源节约和循环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的政
策解读
佚名
【期刊名称】《上海市人民政府公报》
【年(卷),期】2022()9
【摘要】为进一步推动本市资源节约和循环经济发展,近日,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上海市资源节约和循环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对“十四五”期间上海资源
节约和循环经济发展作出了系统安排。

一起来看看规划的具体内容吧。

一、指导思想将资源节约和循环经济发展作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的重要抓手,以“源头减量、循环使用、再生利用”为理念统领,以优化结构、控制
总量、提升效率为主要途径,以绿色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为关键支撑,加快建立健全
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推动上海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总页数】5页(P15-1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24;F124.5
【相关文献】
1.《"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解读
——加快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构建循环经济发展新格局2.加快废旧物资循
环利用体系建设构建循环经济发展新格局
——《"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解读3.《上海市先进制造业“十四五”规划》
的政策解读4.《上海市“十四五”时期深化世界著名旅游城市建设规划》的政策解读5.《上海市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十四五”规划》的政策解读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印发《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循环经济“十四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印发《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循环经济“十四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印发《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循环经济“十四五”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布日期】2021.09.15•【字号】鲁工信发〔2021〕4号•【施行日期】2021.09.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工业和信息化管理综合规定正文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印发《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循环经济“十四五”发展规划》的通知各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现将《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循环经济“十四五”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2021年9月15日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循环经济“十四五”发展规划目录前言第一章发展基础第二章面临形势一、面临的机遇二、面临的挑战第三章总体思路一、指导思想二、基本原则三、主要目标第四章重点任务一、夯实两个基础二、强化四个创新三、推进六大工程四、创建一批公共服务平台第五章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和分工协作二、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三、强化创新驱动和技术服务四、加强宣传教育和人才培养五、拓宽资源引入和国际合作六、强化目标落实和评价考核前言“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迈进的关键时期,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是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新征程的重要机遇期,也是我省迈入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征程的关键期。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消费结构持续升级,能源需求刚性增长,资源环境约束趋紧,节能减排形势依然严峻。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行生态文明建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自觉行动。

发展循环经济是推动我省绿色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必然要求。

因此,组织编制《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循环经济“十四五”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发展循环经济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提出主要工作措施,对于持续深入推进我省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及实现我省“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2024年循环经济建设工作实施方案(三篇)

2024年循环经济建设工作实施方案(三篇)

2024年循环经济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引言】循环经济是解决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要路径之一,对于推动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实现循环经济的目标,制定和实施循环经济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____年循环经济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旨在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一、背景分析】1.全球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迫切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

2.我国资源消耗量大、污染物排放量高,不可持续性问题亟待解决。

3.循环经济是实现绿色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

【二、总体目标】到____年,全面建设循环经济体系,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再利用,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三、重点任务】1.建设循环经济产业体系(1)加大循环经济产业政策支持力度,鼓励和引导企业投资循环经济产业。

(2)促进资源回收和再利用技术研发,提高循环经济产业链的闭合程度。

(3)制定并实施循环经济产业标准,推动循环经济产业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发展。

2.加强废弃物管理与资源回收利用(1)加强废弃物分类管理,实行强制分类制度,并建立废弃物减量目标考核机制。

(2)推广一体化废弃物处理设施,提高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

(3)加强废弃物回收利用体系建设,鼓励企业投资废弃物回收处理设施。

3.推动循环农业发展(1)加大农业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力度,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

(2)支持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作物耐病虫害能力,减少农药使用。

(3)鼓励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和农田生态修复,提高农业生产系统的可持续性。

4.加强绿色制造和循环生产(1)推广绿色制造技术和工艺,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2)推动企业采用可再生材料,提高产品的可循环性和再利用率。

(3)建立和完善循环供应链管理体系,加强生产过程中的资源管理和循环利用。

5.促进消费者参与循环经济(1)加强循环经济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循环经济的认识和参与意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
第一,概述
“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是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9年发布的一项国家级规划,旨在推进中国循环经济的发展,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实现经济高增长和高质量发展。

“十四五”期间,我国将着力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以适应未来经济发展的趋势,加快建设新型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

第二,发展思路
1、强化政策指导。

加强政策研究,推出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改善法规体系,推动循环经济融入经济发展规划,完善产业政策对循环经济的布局,促进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建立市场体系。

建立和完善市场体系,使循环经济发展更加有序,促进市场资源的有效配置。

支持企业建立循环经济的市场主体,建立循环产业的投资管理平台,推动资源循环扩大利用,建立循环金融体系,扶持循环企业加快发展。

3、加强技术支持。

推动循环经济技术研发,加快创新价值链、经济体系、社会服务体系和技术支撑体系,以加快循环经济发展。

推动投资和技术引入,促进循环经济技术创新和产业应用,推动节能、环保、安全等技术创新,促进资源循环利用的技术进步。

4、强化社会参与。

强化社会育人,培养和发展循环经济的人力资源,构建创新文化,引导社会参与循环经济发展,增强社会参与的活力。

第三,重点工作
1、落实国家战略。

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发展战略,积极推动绿色发展,加快建设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循环经济体系,实施有效的政策和措施,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体系。

2、强化体制机制。

深入推进市场、政府、银行、社会等各方机制的整合,推动形成规范的市场环境,支持循环经济发展。

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防范金融风险,加强贷款、投资资金投向等管理,营造良好的循环经济发展环境。

3、推动产业转型。

推动传统产业向循环经济发展,采取有效措施,改造传统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提升循环经济产业竞争力,加强产业知识产权保护,支持企业投资研发,提升再生资源和清洁能源产业的竞争力。

4、优化服务体系。

加强面向循环经济发展的服务体系建设,改善咨询、投资、技术支持等服务,支持新型服务机构的发展,为企业提供更全面和更有效的服务。

第四,总结
“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旨在推动中国循环经济的发展,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实现经济高增长和高质量发展。

围绕完善政策指导、建立市场体系、加强技术支持和社会参与等方面,以及落实国家战略、强化体制机制、推动产业转型和优化服务体系等工作,推进中国的循环经济发展,实现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