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农作物光能利用率的方法

合集下载

三提高农作物对光能的利用效率

三提高农作物对光能的利用效率

三 提高农作物对光能的利用效率第三课时[导课]我们说过,“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

”我们的国家只拥有全世界7%的土地,却要用来养活占全世界22%的人口。

因此,如何提高农作物对光能的利用效率,提高粮食产量,是一件意义重大的事情。

光能利用率一般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有机物中所含的能量,与这块土地所接受的太阳能的比。

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光能利用率呢?(学生思考)问:如果一家工厂想要提高产品的产量,有哪些办法?(学生讨论并回答) (延长工作时间、扩大工厂规模、提高工作效率)类似的,在提高农作物对光能的利用效率方面,也有三个办法:延长光合作用时间、增加光合作用面积、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其中,前两个办法我们已经在高二时学习过了,今天,我们就来重点学习第三个办法——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新授]观察光合作用的反应式,思考:想要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可以采取哪些办法?(学生小组讨论、分析后,得出部分结论,并回答。

)一、光照强弱的控制光合作用必需在光下进行,光是光合作用发生的必需条件。

不同的植物对光照强弱的需求不同。

阳生植物(如水稻、玉米、向日葵等)需要较强的光照,阴生植物(如人参、胡椒等)需要较弱的光照。

二、二氧化碳的供应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合理控制二氧化碳浓度有助于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光合作用强弱与二氧化碳浓度的关系空气中CO 2浓度较低(0.03%),与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适CO 2浓(0.1%)相差较远,采取适当措施增加CO 2浓度会提高光合速率。

(CH 2O)+O 2 CO 2+H 2O 光能叶绿体 二氧化碳的含量补充小资料:如何提高二氧化碳浓度(大屏幕展示,学生阅读并理解)大棚、温室内人工补充二氧化碳的方法很多,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1) 燃烧法:通过在棚室内燃烧煤、油等可燃物,利用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作为补充来源。

使用煤作为可燃物时一定要选择含硫少的煤种,避免燃烧时产生的其他有害物对作物的影响。

提高光能利用率的过程

提高光能利用率的过程

提高光能利用率的过程要提高光能利用率,主要是通过延长光合时间、增加光合面积和加强光合效率等途径。

延长光合时间就是最大限度地利用光照时间,提高光能利用率。

延长光合时间的措施有:1.提高复种指数复种指数就是全年内农作物的收获面积对耕地面积之比。

提高复种指数就是增加收获面积,延长单位土地面积上作物的光合时间。

国内外无数事实说明,提高复种指数是充分利用光能、提高产量的有效措施。

解放后,随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全国各地在耕作制度改革方面做了一系列工作,如将一年一熟制改为一年两熟制,两熟制改为三熟制,复种指数不断提高。

提高复种指数的措施就是通过轮、间、套种。

在一年内巧妙地搭配各种作物,从时间上和空间上更好地利用光能,缩短田地空闲时间,减少漏光率。

2.延长生育期在不影响耕作制度的前提下,适当延长作物的生育期。

例如,前期要求早生快发,较早就有较大的光合面积;后期要求叶片不早衰。

这样,光合时间就延长。

当然,延长叶片寿命不能造成贪青,因为贪青徒长,光合产物用于形成营养器官,反而减产。

3.补充人工光照在小面积的栽培中,当阳光不足或日照时间过短时,还可用人工光照补充。

日光灯的光谱成分与日光近似,而且发热微弱,是较理想的人工光源。

白炽灯比较差,90%以上的电能都变成热能,温度过高,而且它的光谱成分与日光相比,蓝紫光过少,不利于植物生长。

某些植物(例如黄瓜和番茄等)在白炽灯下仍然生长得很好。

(二)增加光合面积光合面积即植物的绿色面积,主要是叶面积。

它是影响产量最大,同时,又是最容易控制的一个方面。

但叶面积过大,又会影响群体中的通风透光而引起一系列矛盾,所以,光合面积要适当。

1.合理密植合理密植是提高光能利用率的主要措施之一,因为它能够使群体得到最好的发展,有较合适的光合面积,充分利用日光能和地力。

密植,不可太稀,不可太密。

种得过稀,个体发展较好,但群体得不到充分发展,光能利用率低。

种得过密,下层叶子受到光照少,在光补偿点以下,变成消费器官,光合生产率减弱,也会减产。

延长光照时间能提高农作物的光能利用率吗

延长光照时间能提高农作物的光能利用率吗

延长光照时间能提高农作物的光能利用率吗?最近,延长光照时间能否提高农作物的光能利用率的问题在K12生物论坛成了一个热门话题。

笔者参与了这次争论,现将笔者的观点整理如下。

1什么是农作物的光能利用率?现行高中课本(选修)中是这们说的:光能利用率一般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有机物中所含的能量,与这块土地所接受的太阳能的比。

2怎样提高农作物的光能利用率?提高光能利用率的途径包括:1、延长光合作用时间。

包括提高复种指数、延长生育期和补充人工光照。

2、增加光合作用面积。

包括合理密植及改变株型。

3、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的供应及必需矿质元素的供应。

主要包括光照强弱的控制、CO2下面重点讨论途径1——延长光合作用时间的具体措施。

3怎么延长光合作用时间?延长光合作用时间就是最大限度地利用光照时间,提高光能作用率。

延长光合作用时间措施有:3.1提高复种指数复种指数就是全年内农作物的收获面积对耕地面积之比。

提高复种指数就是增加收获面积,延长单位土地面积上作物的光合作用时间。

提高复种指数的措施是通过轮、间、套种,在一年内巧妙地搭配各种作物,从时间上和空间上更好地利用光能,缩短田地空闲时间,减少漏光率。

3.2延长生育期在不影响耕作制度的前提下,适当延长作物的生育期。

这样,作物的光合作用时间就得以延长。

3.3补充人工光照在小面积的栽培中,当阳光不足或日照时间过短时,还可用人工补充光照。

日光灯的光谱成分与日光相似,而且发热较弱,是较理想的人工光源。

4 延长光照时间能否提高农作物的光能利用率?4.1 延长光照时间的惟一措施是补充人工光照提高复种指数和延长作物的生育期虽然能延长作物光合作用的时间,但显然无法延长光照时间。

延长光照时间的惟一措施只能是补充人工光照。

4.2 补充人工光照在大面积栽培中缺乏可操作性如前所述,补充人工光照可以提高农作物光合作用时间,因而能够提高农作物的光能利用率。

但是,补充人工光照的措施在目前只有在小面积的栽培中(如大棚栽培)才有可能实施,在大面积的栽培中缺乏可操作性。

农业技巧提高农作物光合作用效率的方法

农业技巧提高农作物光合作用效率的方法

农业技巧提高农作物光合作用效率的方法农业技巧:提高农作物光合作用效率的方法光合作用是植物生长和发育的重要过程,它能够将光能转化为植物所需的化学能,从而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对于农民来说,提高农作物光合作用效率是实现高产和增收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几种有效的方法,帮助农民提高农作物光合作用效率。

一、选择适宜的农作物品种不同的农作物对光照的要求不同,因此选择适宜的农作物品种是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第一步。

在栽培农作物时,应该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来选择适应性强、耐光照强度变化的品种。

例如,在气候寒冷的地区,选择适应低温和低光照环境的品种,可以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二、合理管理农作物生长环境人工干预农作物生长环境是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重要手段。

首先,农民应合理进行土壤管理,保持土壤的肥沃和通气性,以提供植物所需的养分和氧气。

其次,合理施用化肥和有机肥,以满足农作物的养分需求。

此外,及时除草、松土、中耕等措施也能有效减少农作物与杂草之间的竞争,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三、优化灌溉管理充足的水分对于光合作用的进行至关重要。

农民应根据农作物的需水量和生长周期,合理确定灌溉方案。

不仅要保持土壤湿润,还要避免积水和过度灌溉。

过度灌溉会导致土壤缺氧,影响光合作用的进行。

因此,合理管理灌溉水量和灌溉频率可以提高农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

四、科学施肥科学合理的施肥能够提高农作物光合作用效率。

农民应根据农作物所需营养元素和土壤养分状况,合理配置化肥和有机肥。

同时,注重控制施肥的时间和方法,避免过量施肥导致养分浪费和环境污染。

合理施肥可为农作物提供充足的养分,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

五、防治病虫害病虫害的发生会影响农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

因此,农民应加强病虫害监测和防治工作。

采取物理、生物和化学等多种防治手段,及时发现和控制病虫害,保持农作物的健康生长。

防治病虫害有助于减少病虫害对植物光合作用的破坏,提高农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

六、优化农作物栽培结构合理优化农作物栽培结构,根据光照条件和作物特性进行合理布局,不仅可以提高光合作用效率,还能提高土壤的保肥能力和养分利用率。

如何提高光能利用率

如何提高光能利用率

摘要 (2)1、光合作用 (3)1.1、概念 (3)1.2、光反应阶段 (3)1.3、暗反应阶段 (3)1.3、光和暗反应的有关方程式和能量转换 (4)1.4、光合作用的意义 (4)1.5提高农作物光合作用效率的方式 (5)2、光照与农作物间的关系 (7)2.1、长日植物 (8)2.2、短日植物 (8)2.3、日中性植物 (8)2.4、长和短日植物 (8)2.5、短和长日植物 (8)2.6、中日照植物 (8)2.7、两极光周期植物 (8)2.8、合理利用光能 (8)3、光能利用率 (9)3.1、概念 (9)3.2、影响光能利用率因素 (9)3.3、提高光能利用率的措施 (9)参考文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大田作物是人类种植的供人类使用的植物,影响其生长的因素有很多,光合作用就是其中一个。

研究提高大田作物光合作用时的光能利用率对于大田作物的生长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光能利用率、大田作物、光合作用1、光合作用1.1、概念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

其过程可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

光反应阶段中的化学反应,必须有光能才能进行,光反应阶段的化学反应是在叶绿体内的类囊体上进行的。

暗反应阶段中的化学反应,没有光能也可以进行,暗反应阶段中的化学反应是在叶绿体内的基质中进行的。

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是一个整体,在光合作用的过程中,二者是紧密联系、缺一不可的。

1.2、光反应阶段条件:光,色素,光反应酶。

场所:囊状结构薄膜上。

影响因素:光强度,水分供给植物光合作用的两个吸收峰。

叶绿素a,b的吸收峰过程:叶绿体膜上的两套光合作用系统:光合作用系统一和光合作用系统二,(光合作用系统一比光合作用系统二要原始,但电子传递先在光合系统二开始)在光照的情况下,分别吸收680nm和700nm波长的光子,作为能量,将从水分子光解光程中得到电子不断传递,(能传递电子得仅有少数特殊状态下的叶绿素a) 最后传递给辅酶NADP。

光合作用提高农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精编版

光合作用提高农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精编版

光合作用提高农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精编版光合作用是植物通过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质的过程。

农作物光合作用效率的提高可以增加光能利用效率、二氧化碳利用效率和水利用效率。

本文将从栽培管理、基因改良和环境调节三个方面介绍如何提高农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

一、栽培管理1.良好的土壤管理:保持土壤湿润程度合适,避免土壤水分过多或过少。

适度施加有机肥料,增加土壤的肥力,促进作物根系的生长发育。

合理施用化肥,使农作物能够获得足够的营养元素。

2.适宜的密度和间距管理:合理调整作物的种植密度和行距,使得每株作物能够得到足够的阳光。

适当间隔作物,减少彼此间的竞争,提高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

3.合理的修剪和摘心:根据不同作物的生长特性,正确修剪树冠和茎叶。

适当摘心,使植株能够分支均匀,增加光照强度,提高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

4.果穗疏菲和剖蘖:果树和一些经济作物的果穗应适当疏菲,保持果穗的通风和光照条件。

一些果树还需要进行剖蘖,即去除蘖芽,使得光线能够均匀照射到果实上,提高果实的光合作用效率。

二、基因改良1.提高光能利用效率的基因改良:通过转基因技术,引入有利于光合作用的基因,增强植物对光能的吸收利用能力。

例如,可以引入反应中心蛋白质的变异型,提高光能利用效率。

2.改进二氧化碳利用效率的基因改良:通过转基因技术,增加植物对于二氧化碳的吸收速率和利用效率。

例如,可以引入一些二氧化碳浓度感应蛋白基因,提高植物对于低浓度二氧化碳的响应能力,提高二氧化碳利用效率。

3.提高水利用效率的基因改良:通过转基因技术,改善植物对水分的利用效率。

例如,可以引入抗旱基因,增强植物抗旱能力,减少饱和胁迫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三、环境调节1.光照管理:合理调整作物生长环境中的光照条件。

在光照较弱的地区,可以增设人工光源或增加反射器,增加作物的光照强度。

在光照较强的地区,可以利用遮阳网或调整作物栽植方向,减少作物受到的光照强度,避免高温热害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提高作物光能利用率以提高产量的途径

提高作物光能利用率以提高产量的途径

提高作物光能利用率是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之一,以下是一些方法:
1. 选择合适的品种:选择光能利用率高的作物品种,这些品种通常具有更高的光合效率和光饱和点,能够更有效地利用光能。

2. 合理密植:通过合理的密植,增加单位面积内的植株数量,从而增加对光能的吸收和利用。

3. 优化光照条件:确保作物在生长过程中能够获得充足的光照。

可以通过合理的布局和调整植株间距,避免遮挡,使光线能够充分照射到每一株植株上。

4. 合理施肥:提供作物所需的养分,特别是氮、磷、钾等主要营养元素,以维持其正常的光合作用和生长发育。

5. 加强田间管理:及时除草、松土、灌溉等,保持土壤的通气性和水分供应,为作物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6. 应用光合作用促进剂:如使用二氧化碳施肥技术,提高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促进光合作用。

7. 病虫害防治:及时防治病虫害,减少植株的受害程度,维持其正常的光合作用能力。

8. 采用合适的栽培方式:如使用温室、大棚等设施栽培,可以控制光照、温度和湿度等环境因素,提高作物对光能的利用率。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作物和种植环境对光能利用率的要求有所差异,因此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提高农作物的光能利用率.

提高农作物的光能利用率.
(2)P:是叶绿体膜、 NADP+和ATP的重要 组成成分。
(3)K:在合成糖类,以及将其运输到块根、 块茎和种子等器官过程中起作用。
(4)Mg:叶绿素的重要组成成分。
必需矿质元素的供应
• 应如何进行合理施肥?
(1)根据植物的生长规律和需肥规律进行适时适 量施肥。 (2)可进行根外施肥。 (3)与豆科植物进行间种和轮作,提高土壤的肥 力,使植物获得更多的氮肥。 (4)将植物秸秆尤其是豆科植物的秸秆进行深耕 翻压,也是增加土壤肥力的有效措施。
真正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三 提高农作物的光能利用率
光能
CO2 + H2O 叶绿体 (CH2O)+ O2
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有机物中所含能量
光能利用率 =
照射到地面上的日光能量
(分母大)
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中所含能量
光合作用效率 =
光合光合作用反应式入手:
光能
1、光合作用反应式: CO2+H2O 叶绿体
提高光能利用率还包括以下两方面:
• 一、延长光合作用时间。 • 1。提高复种指数,增加收获面积,延长全年
内单位土地面积上农作物光合作用时间,轮作、 间种、套种
• 2。延长生育期 • 3。补充人工光照 • 二、增加光合作用面积。 • 1。合理密植 • 2。改变株型
光合速率: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上吸收CO2的量表示 测定值往往是表观光合速率或净光合速率。
光照强度的控制
• 不同的农作物,对光照强弱的需求不同。 阳生植物 :需较强光照才能生长发育良好。
(如:水稻、小麦、玉米等)
阴生植物 :不需强光照,太强不利于生长发育。 (如:胡椒、三七、人参等)
CO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高农作物光能利用率的方法
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需要光能,光能的光合作用可以为植物提供能量及物质,是农作物关键的生长因素之一。

然而,光能的利用率一直是制约农作物产量的关键性因素之一。

对于提高农作物光能利用率,以下是一些方法:
1. 自然通风控制和遮蔽技术
改善农作物的光能利用率是通过改善环境中光线的分布和光强度等因素来进行的。

在冬季通风可以摆脱水汽和 CO2 积聚。

在夏季通风可以防止室内高温和湿度过高等现象的发生。

而使用遮蔽技术则可以减轻强光照射时产生的光热伤害,促进病菌的传播。

2. 圆锥形光斑
圆锥形光斑技术是一种将光能集中在植物顶端的技术。

圆锥形光斑可以使光能得到最大化的利用,提高光照效果。

圆锥形光斑技术需要配备透明的天膜,它可以避免光线产生光衰和分散。

3. LED 光照技术
LED 光照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在室内机械化耕种方面得到了广泛的重视。

LED 光照技术可以实现光照时间、光照强度和光谱质量的控制,且设计成本较低,光变换比较简单,这种光照技术广泛用于设施栽培、移栽、室内繁殖和保护等领域。

4. 叶面肥
叶面肥是通过叶面充分吸收肥料,加速光合作用的技术,提高农作物的光能利用率。

叶面肥可以使植物的叶片生机盎然,加速植物的光合作用,提高植物的耐寒性和幼嫩性,促进植物的发展。

5. 土壤调理和滴灌设施
土壤调理和滴灌设施是为了减少土壤蒸发,降低土壤中有害细菌的数量,提高土质结构,增加土壤肥力等做法,可以对提高农作物光能利用率起到积极的作用。

同时,滴灌设施还能够减少水浪费、减轻环境的污染。

6. 农业机械化
农业机械化的应用也是提高农作物光能利用率的关键。

通过机械化作业可以提高耕作质量和效率,节省时间和人力资源,减少耕作消耗的能源,提高耕作的产出率,同时还可以降低地块的耕地压力,减缓资源高效生产所带来的环境压力和社会压力。

7. 室内光照重量的控制
室内光照重量的控制是为了避免因不足或过度光照而对作物造成不良的影响。

完全掌握室内的光照重量,可以预测作物的生长状况和发育过程,及时调节光照重量,可以使植物的生长状况更健康,同时提高作物的产量。

综上所述,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农业生产者更有效地利用光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生活和工业用途的需求,同时还可以减少能源和地球资源的浪费和损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