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沉淀反应
高中化学沉淀讲解教案设计

高中化学沉淀讲解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化学沉淀的概念和特点,了解化学反应中沉淀的形成过程及影响因素。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操作,掌握化学沉淀的实验方法和步骤。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和动手能力,加强实验中的安全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化学沉淀的概念和特点,化学反应中沉淀的形成过程。
2. 难点:掌握化学反应中沉淀的形成条件和生成方程式。
三、教学内容1. 化学沉淀的概念和特点2. 化学反应中沉淀的形成过程3. 影响化学沉淀的因素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化学沉淀的概念及重要性,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2. 理论讲解(15分钟)通过讲解化学沉淀的概念、特点和形成过程,让学生了解化学沉淀的基本原理。
3. 实验操作(30分钟)让学生在实验室中进行化学沉淀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理解化学反应中沉淀的形成过程。
4. 总结(10分钟)让学生结合实验结果,总结影响化学沉淀的因素,加深对化学沉淀的理解。
5. 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相关练习或问题,巩固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
五、教学资源1. 实验器材:试剂瓶、试管、搅拌器等。
2. 实验物质:氯化钠、硫酸铜等。
3. 教学课件:展示化学沉淀实验过程和结果。
六、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化学沉淀的概念和特点,掌握化学反应中沉淀的形成过程,提高实验操作的能力和安全意识。
同时,教师也要对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不断提升教学效果。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课件沉淀反应的应用

3.为什么医学上常用BaSO4作为内服造影剂“钡 餐”,而不用BaCO3作为内服造影剂“钡餐”?请 用沉淀溶解平衡原理解释。
BaSO4和BaCO3的沉淀溶解平衡分别为: BaSO4(s)Ba2+(aq)+SO42-(aq)S=2.4×10-4 BaCO3(s)Ba2+(aq)+CO32-(aq)S=2.2×10-3
ThankYou!
由Ksp算出溶解度 氯化银1.93×10-4 碘化银2.16×10-7 硫化银6.2×10-16
6.3×10-36 1.59×10-19
2×10-53 2.93×10-25
1.沉淀的生成
1)应用:生成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是工业生产、 环保工程和科学研究中除杂或提纯物质的重要 方法之一。 2)方法: ①调pH
氯化铵中混有氯化铁,加氨水调pH Fe3++3NH3•H2O=Fe(OH)3↓+3NH4+ ②加沉淀剂 沉淀Cu2+、Hg2+等,以Na2S、H2S做沉淀剂 Cu2++S2-=CuS↓Hg2++S2-=HgS↓
试管编号 对应试剂
①
少许 Mg(OH)2
②
少许 Mg(OH)2
③
少许 Mg(OH)2
④
少许 Mg(OH)2
滴加试剂 2ml蒸馏水
2ml盐酸
3ml饱和 2mlFeCl3 NH4Cl溶液 溶液
现象 沉淀不溶解 迅速溶解
逐渐溶解
有红褐 色沉淀 生成
Mg(OH)2+2HCl=MgCl2+2H2O Mg(OH)2+2NH4Cl=MgCl2+2NH3·H2O
1.沉淀的生成
(完整版)高中化学物质反应方程大全全解

(完整版)高中化学物质反应方程大全全解---一、酸碱中和反应1. 强酸与强碱反应- 方程式:HCl + NaOH → NaCl + H2O- 反应类型: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说明:盐(NaCl)和水(H2O)是中和反应的产物。
2. 强酸与强碱生成盐的反应- 方程式: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反应类型:酸和碱生成盐的反应- 说明:硫酸钠(Na2SO4)和水(H2O)是该反应的产物,反应为中和反应。
---二、氧化还原反应1. 燃烧反应- 方程式:C3H8 + 5O2 → 3CO2 + 4H2O- 反应类型:燃烧反应- 说明:燃料丙烷(C3H8)与氧气(O2)反应生成二氧化碳(CO2)和水(H2O)。
2. 金属与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 方程式:2Zn + O2 → 2ZnO- 反应类型:金属与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 说明:锌(Zn)与氧气(O2)反应生成氧化锌(ZnO)。
---三、沉淀反应1. 两种溶液反应生成沉淀的反应- 方程式:BaCl2 + Na2SO4 → BaSO4↓ + 2NaCl- 反应类型:两种溶液反应生成沉淀的反应- 说明:硫酸钡(BaSO4)是沉淀反应的产物。
2. 酸与碳酸盐反应生成的沉淀- 方程式:2HCl + CaCO3 → CaCl2 + CO2↑ + H2O- 反应类型:酸与碳酸盐反应生成的沉淀- 说明:二氧化碳(CO2)和水(H2O)是该反应的产物,同时生成氯化钙(CaCl2)以及产生的白色沉淀。
---四、还原析气反应1. 金属与酸的反应生成的气体- 方程式:2HCl + Zn → ZnCl2 + H2↑- 反应类型:金属与酸的反应生成的气体- 说明:氢气(H2)是还原析气反应的产物。
2. 金属与水反应生成的气体- 方程式:2Na + 2H2O → 2NaOH + H2↑- 反应类型:金属与水反应生成的气体- 说明:氢气(H2)是还原析气反应的产物。
高中化学沉淀反应PPT课件

s =1.1×10-9mol·L-1 < 完s(整纯编水辑p中pt )=1.04×10-5 mol·L2-16
练:计算298K时,AgCl在0.01mol·L-1NaCl 溶液中的溶解度。
已知 Ksp (AgCl) = 1.8×10-10.
解:
AgCl(s) Ag + + Cl –
平衡浓度/mol·L-1 s s + 0.01
NH3.H2O
NH4+ + OH-
Kb = 1.80×10-5,cKb>20Kw,c/Kb>500,用最简式计算:
[OH-]= Kb c
[OH ]
0.1×1.8
10 × 5
完整编辑ppt
1.33×103mol.L341
Ip= [Mg2+][OH-]2 = 0.1×(1.33×10-3 )2 = 1.78×10-7
解:生成PbCrO4时,CrO42-的最低浓度为 [Pb2+][CrO42-] > 1.8×10-14 [CrO42-] > 1.8×10-14/0.05 = 3.6 ×10-13 ( mol·L-1)
完整编辑ppt
39
生成Ag2CrO4 时,CrO42-的最低浓度为 [Ag+]2 [CrO42-] > 1.1×10-12 [CrO42-] > 1.1×10-12/0.052
完整编辑ppt
32
解: 初
沉淀 平衡
SO42- + Ba2+ 0.001 0.01
0.009
x 0.009+x
BaSO4↓ mol/L
0.001
0.001- x
Ksp = (0.009 + x ) x = 1.1×10-10 0.009 + x ≈ 0.009 x = 1.2×10-8(mol·L-1) < 10-5 mol·L-1 SO42-已沉淀完全。
高中化学各反应公式

高中化学各反应公式1.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中的电子转移过程。
反应中氧化剂得到电子,另一物质则失去电子,称为还原剂。
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包括:-燃烧反应:燃料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例如:C3H8+5O2→3CO2+4H2O-金属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金属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
例如:2Mg+O2→2MgO-金属与酸反应:金属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例如:Zn+2HCl→ZnCl2+H22.酸碱反应:酸碱反应是指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化学反应。
常见的酸碱反应包括:-酸与碱反应: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例如:HCl+NaOH→NaCl+H2O-酸与金属碱反应:酸与金属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例如:2HCl+Mg(OH)2→MgCl2+2H2O-酸与碳酸盐反应:酸与碳酸盐反应生成盐、水和二氧化碳。
例如:H2SO4+CaCO3→CaSO4+H2O+CO23.氧化反应:氧化反应是指物质中的氧原子数增加的反应。
常见的氧化反应包括:-金属与氧气反应:金属与氧气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
例如:2Mg+O2→2MgO-非金属与氧气反应:非金属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物。
例如:C+O2→CO2-有机物的燃烧反应:有机物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例如:C3H8+5O2→3CO2+4H2O4.还原反应:还原反应是指物质中的氧原子数减少的反应。
常见的还原反应包括:-金属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金属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金属。
例如:2Fe2O3+3C→4Fe+3CO2-金属与酸反应:金属与酸反应生成氢气。
例如:Zn+2HCl→ZnCl2+H2-还原剂还原反应:还原剂失去电子,被氧化剂得到电子。
例如:2Na+Cl2→2NaCl5.沉淀反应:沉淀反应是指反应物中溶解度较低的产物在溶液中析出而生成的反应。
常见的沉淀反应包括:-阴离子交换反应:两种溶液中有交换离子的反应。
例如:AgNO3+NaCl→AgCl↓+NaNO3-阳离子交换反应:两种溶液中有交换离子的反应。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用化学沉淀法去除粗盐中的杂质离子》实验报告

, :
30称量时%移动游码%相当于调节平衡螺母
; 40判断天平横梁是否平衡%不一定要等指针完全静止下来
,0某校化学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欲测定某品牌味精中食盐的含量'请设计实验步骤,
"称取某品牌袋装味精样品%"&"@放入烧杯中%并加适量蒸馏水溶解-
#
!-
$
!-
%用蒸馏水洗涤沉淀(!!次-
&将沉淀烘干(称量%测得固体质量'&)"@'
的质量为 时 含 的质量为 则 的质量为 1@38
'&)"@ % 38
'%&')!"&,@I!,&,2%&(%@% :938
%&!,(&%,@I,*&,2
则食盐的含量为 样品合格 %&))@%
%%&"&)")@@I%""/R%)&)/(("&"/%
'
答案 加 * +#%$# 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于样品溶液中%直到不再产生沉淀为止!$过滤!
#($漏斗(玻璃棒(烧杯! #!$取最后几滴洗出液加入稀盐酸%若无浑浊现象%说明沉淀已洗净!
#'$合格
+0*解析+#%$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蒸发时%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
热%节约能源%利用余热蒸干'#!$根据精盐的产率计算方法%1 中粗盐不能全部溶解%全部加入%
造成计算时分母偏大%所以结果偏低-2中有液体或固体溅出%则造成精盐减少%计算结果偏低-3
高中化学沉淀

高中化学沉淀一、沉淀的概念和特点沉淀是指在化学反应中,由于反应产生的物质在溶解度限度以下而生成的固体物质。
沉淀的特点包括:颗粒细小、不易透明、易于沉淀、比重大、难于溶解,等等。
二、沉淀反应的条件沉淀反应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包括:存在参与反应的离子、反应生成的物质的溶解度限度低于反应溶液中的浓度,等等。
此外,温度、压力、pH 值等因素也会影响沉淀的生成和分离。
三、常见的沉淀反应1. 氧化还原反应:如铁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氧化还原反应会生成铁(III) 水合离子沉淀。
2. 酸碱反应:如钙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的酸碱反应会生成碳酸钙沉淀。
3. 复分解反应:如银离子和氯化物离子的复分解反应会生成氯化银沉淀。
4. 配位反应:如铝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配位反应会生成氢氧化铝沉淀。
四、沉淀的制备和分离沉淀的制备和分离需要采取相应的方法,主要包括:加入控制性酸或碱的方法、加入控制性盐的方法、沉淀沉降的方法、离心法、过滤法、吸附法、析出法等等。
五、沉淀反应的应用沉淀反应广泛应用于实际化学生产和实验室操作中,如用于水处理、制备药品、催化剂、涂料、颜料等等。
同时,在化学实验中,沉淀反应也被普遍用作分离和分析方法,如在分离离子和确定化学方程式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
六、沉淀反应的注意事项在进行沉淀反应时,应该注意掌握好反应物质的配比和反应条件,避免过量添加试剂和操作不当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
同时,应该防止沉淀反应在容器中积累并产生危险。
七、沉淀反应的实例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沉淀反应实例:1. 用氧化钡来检测硫酸根离子:Ba²⁺(aq) + SO₄²⁻(aq) → BaSO₄(s)(白色沉淀)2. 用银盐来检测卤素离子:Ag⁺(aq) + Cl⁻(aq) → AgCl(s)(白色沉淀)Ag⁺(aq) + Br⁻(aq) → AgBr(s)(淡黄色沉淀)Ag⁺(aq) + I⁻(aq) → AgI(s)(黄色沉淀)3. 用氢氧化铜来检测碳酸根离子:Cu²⁺(aq) + CO₃²⁻(aq) + 2OH⁻(aq) → Cu(OH)₂(s)(深蓝色沉淀)4.用酚酞来检测氢氧根离子:H⁺(aq) + OH⁻(aq) → H₂O(l)HIn(aq) ⇋ H⁺(aq) + In⁻(aq)In⁻(aq) + OH⁻(aq) → In(OH)₃(s)(粉色沉淀)。
高中化学实验中的沉淀反应

高中化学实验中的沉淀反应化学实验是高中化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际操作,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原理和实验技巧。
其中,沉淀反应是实验中常见的一种类型,也是学生们经常进行的实验之一。
本文将从沉淀反应的定义、原理、实验步骤及实际应用等方面进行论述,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沉淀反应。
沉淀反应是指在两种溶液混合后,由于生成了不溶于水的沉淀物而发生的反应。
通常情况下,沉淀物会以固体的形式出现,从而可以通过过滤等方法分离出来。
沉淀反应的原理是基于溶液中的离子在反应中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不溶于水的化合物。
在进行沉淀反应实验时,首先需要准备好所需的试剂和器材。
常见的沉淀反应实验包括银镜反应、氯化铅与硫酸钠的反应、氯化铜与氢氧化钠的反应等。
以氯化铅与硫酸钠的反应为例,实验步骤如下:1. 准备两个试管,分别加入适量的氯化铅溶液和硫酸钠溶液。
2. 两者混合后,观察是否生成了沉淀物。
如果有沉淀物生成,可以用肉眼或显微镜观察其形态和颜色。
3. 如果生成了沉淀物,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实验验证。
例如,可以加入盐酸或硝酸进行反应,观察是否会溶解沉淀物。
4. 最后,可以通过过滤的方法将沉淀物分离出来,并进行进一步的实验分析。
沉淀反应在实际应用中有着广泛的用途。
例如,在环境监测中,可以用沉淀反应来检测水中的重金属离子浓度。
通过与特定试剂反应生成沉淀物,可以通过观察沉淀物的形态和颜色来判断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含量。
这对于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沉淀反应还在化学制剂的合成和纯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在药物合成中,常常需要通过沉淀反应来分离和纯化目标化合物。
通过与特定试剂反应生成沉淀物,可以将目标化合物与其他杂质分离开来,从而得到纯度较高的化合物。
总结起来,高中化学实验中的沉淀反应是一种常见的实验类型,通过实际操作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原理和实验技巧。
沉淀反应的原理是基于溶液中的离子在反应中生成了不溶于水的化合物。
在进行沉淀反应实验时,需要准备好所需的试剂和器材,并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辑ppt
1
无机化学中的四大平衡体系:
酸碱平衡 沉淀平衡 配位平衡 氧化还原平衡
编辑ppt
2
在化学平衡及其移动原理 的基础上,着重讨论微溶化合 物与其溶液间的平衡关系。
编辑ppt
3
基 1. 掌握溶度积、溶解度、同离子效应、
本 盐效应、离子积等基本概念。 要 2. 2. 会进行溶度积和溶解度的相互换算。
已知 Ksp (AgCl) = 1.8×10-10.
解:
AgCl(s) Ag + + Cl –
平衡浓度/mol·L-1 s s + 0.01
Ksp = s (s + 0.01) = 1.8×10-10
因为
s + 0.01 ≈0.01
s = 1.8×10-8 (mol.L-1)
AgCl在纯水中的溶解编辑p度pt 为1.33×10-5mol·L-127
2. AD2或A2D型 (Ag2CrO4 、 Mg(OH)2 )
AD2(s) A2+ (aq) + 2D–(aq)
离子浓度/ mol·L-1
s
2s
Ksp = [A+ ] [D –] 2 = s (2s)2 = 4s3
s 3 K sp 4
编辑ppt
15
3. AD3或A3D型 (如 Fe(OH)3 、Ag3PO4)
称离子积Ip Ip > Ksp 过饱和溶液,沉淀析出。 Ip = Ksp 饱和溶液,无沉淀析出,无沉淀溶解。 Ip < Ksp 不饱和溶液,沉淀溶解。
编辑ppt
11
编辑ppt
12
4.1.3 溶度积与溶解度的关系
1. 相互换算(教材例) (1) 由溶度积计算溶解度 (2) 由溶解度计算溶度积 2. 溶度积常数与溶解度的关系
3. 掌握溶度积规则及其应用和有关计算。
求 4. 了解分步沉淀及沉淀转化的概念。
编辑ppt
4
重点:溶度积规则及沉淀生成和溶解的 有关计算。
难点:分步沉淀的有关计算。
编辑ppt
5
目录
4.1 微溶化合物的溶解度和溶度积 4.2 沉淀的生成和溶解 4.3 沉淀反应的某些应用
编辑ppt
6
4.1 微溶化合物的溶解度和溶度积
编辑ppt
13
溶解度与溶度积的相互换算
溶解度(s):一升溶液中所溶解溶质的物 质的量。单位:mol·L-1
1. AD型 (如AgCl、AgI、CaCO3) AD (s) A+ (aq) + D–(aq)
离子浓度/ mol·L-1
s
s
Ksp = [A+ ] [D–] = s2
s Ksp
编辑ppt
14
解: s 3 Ksp 3 2.01012
4
4
7.9105 (mol L1)
比较: Ksp (AgCl) > Ksp (Ag2CrO4) S(AgCl) ? S(Ag2CrO4)
编辑ppt
20
对于同类型的难溶强电解质,标准溶度积 常数越大,溶解度也就越大。
(如:1 : 1的AgCl, AgBr, BaSO4) 但对于不同类型的难溶强电解质,不能直
接用标准溶度积常数来比较溶解度的大小,必 须通过计算进行判断 。
(如1 :1型的AgCl与1 :2型的Ag2CrO4)
编辑ppt
21
只有相同类型、基本不水解的难溶强电解质, 可直接根据溶度积大小来比较溶解度的大小。
类型 难溶电解质
AgCl
AB
AgBr
AgI
AB2
MgF2
A2B Ag2CrO4
Ksp 1.77×10-10 5.35×10-13 8.52×10-17 6.5×10-9 1.12×10-12
Ba2+ + SO42s s + 0.10
Ksp = s (s + 0. 10) ≈s ·0.10 = 1.08×10-10
s =1.1×10-9mol·L-1 < s(编纯辑水ppt中)=1.04×10-5 mol·L-216
练:计算298K时,AgCl在0.01mol·L-1NaCl
溶液中的溶解度。
编辑ppt
7
沉淀- 溶解平衡—— 一定温度下,溶解与 沉淀速率相等时,晶体和溶液中的相应离 子达到多相离子平衡,称为沉淀- 溶解平衡。
编辑ppt
8
1. 溶度积常数:
(沉淀溶解平衡的平衡常数)
BaSO4(s)溶解平衡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BaSO4(s)
Ba2+ + SO42-
Ksp = [Ba2+][SO42-]
编辑ppt
9
AmBn(s)
mAn+ + nBm-
Ksp(AmBn)= [An+] m [Bm-] n
2、溶度积表达式的含义: 在一定温度下,难溶电解质的饱和溶液中,
各组分离子浓度计量系数(绝对值)次方的乘积 为一常数。(Ksp 只与温度有关,与浓度无关。)
编辑ppt
10
溶度积规则
难溶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系数次方的乘积1.33×10-5 7.33×10-7 9.25×10-9 1.2×10-3 6.54×10-5
22
练: 1、求CaF2在水中的溶解度。
(Ksp (CaF2) = 3.95 10-11 )
解: CaF2
Ca2+ + 2F-
s
2s
Ksp (CaF2) = [Ca2+] [F-]2 [Ca2+ ]. [F-] 2 = 3.95 10-11
编辑ppt
24
编辑ppt
25
4.1.4 同离子效应对沉淀反应的影响
1. 同离子效应——使难溶电解质溶解度降低 平衡移动方向
如 BaSO4(s)
Ba2+ + SO42-
例
Na2SO4 →2Na+ + SO42-
计算BaSO4在0.10mol·L-1Na2SO4溶液中的
溶解度。
解:
BaSO4(s)
平衡浓度/mol·L-1
s . (2s)2 = 3.95 10-11
s = 2.15 10-4 (mol.L-1)
编辑ppt
23
2、某沉淀M3A2在水中的溶解度为2.00 10-5mol.L-1, 求Ksp
解:[M2+] = 3s, [A3-] = 2s s = 2.00 10-5mol.L-1 Ksp = (3s)3 • (2s)2 = 3.46 10-22 常见的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见附录 例: 教材
A3D(s) 3A+ (aq) + D3- (aq)
离子浓度/ mol·L-1
3s
s
Ksp = [A+]3 [D3-] = (3s)3s = 27s4
s 4 K sp 27
编辑ppt
16
编辑ppt
17
编辑ppt
18
编辑ppt
19
例:298K时,Ag2CrO4的Ksp=2.0×10-12, 计算其溶解度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