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手抄报内容

合集下载

宪法手抄报内容

宪法手抄报内容

宪法手抄报内容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

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和国家生活中最重要的原则,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一、宪法的历史我国现行宪法是 1982 年宪法,它是在 1954 年宪法的基础上,经过多次修改完善而成的。

1954 年 9 月 20 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此后,我国分别于 1975 年、1978 年和 1982 年通过了新宪法。

1982 年宪法是我国现行宪法,之后又经过了五次修改,分别是 1988 年、1993 年、1999 年、2004 年和 2018 年。

二、宪法的主要内容1、总纲宪法总纲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等根本性问题。

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的根本制度。

2、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宪法赋予公民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包括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监督权和获得赔偿权等。

同时,公民也应当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等义务。

3、国家机构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机构体系,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国务院、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等。

明确了各国家机构的职权和相互关系,以保证国家权力的运行合法、有序。

4、国旗、国歌、国徽、首都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旗是五星红旗,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国徽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周围是谷穗和齿轮,首都是北京。

三、宪法的重要意义1、保障公民权利宪法明确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为公民的权利提供了根本保障。

当公民的权利受到侵害时,可以依据宪法寻求救济。

2、维护国家稳定宪法确立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规定了国家的政治体制和权力运行机制,有利于维护国家的政治稳定和社会秩序。

3、促进社会发展宪法为国家的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和保障,有利于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

宪法主题小报内容

宪法主题小报内容

宪法主题小报内容
1. 宪法就像我们生活的大伞,时刻保护着我们呢!比如说,当别人侵犯你的权利时,宪法不就站出来为你说话,让你能得到公正吗?它是那么重要,我们可不能忽视它呀!
2. 嘿,宪法可不只是一本厚厚的书哦!像我们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这背后不就是宪法在支撑嘛!这不就是宪法在我们生活中的体现吗?
3. 同学们,想想看,如果没有宪法,那会怎样?社会岂不是会乱套啦!比如有人随便抢你的东西都没人管,多可怕呀!所以要珍惜有宪法保护的日子呀!
4. 宪法对国家来说,就如同基石一样重要呢!国家能稳定发展,宪法功不可没呀!就像盖房子需要坚固的基石,国家也需要宪法呀,不是吗?
5. 哇,宪法里的规定可都是为了我们好啊!就好比它规定每个人都要受教育,这让我们能学到知识,变得更有本事呀!我们能不感谢宪法吗?
6. 你们知道吗,宪法就像一个超级英雄默默守护着我们!比如我们能安心地睡觉、吃饭、玩耍,都是因为宪法在保障我们的安全呀!这难道不厉害吗?
7. 宪法其实和我们息息相关呀!从我们出生到长大,宪法都一直陪着我们呢!就像我们的好朋友一样,一直在保护和支持着我们,大家说是不是呀!
结论:宪法真的非常重要,它无处不在地保护着我们,保障着我们的生活和权利,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宪法,尊重宪法!。

宪法手抄报内容

宪法手抄报内容

宪法手抄报内容1. 中国第一部宪法54宪法颁布于1954年12月4日,后来,为弘扬宪法精神,树立宪法权威,我国把12.4定为宪法宣传日。

2、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春秋·李耳《老子》译文:自然的范围,宽广无边,虽然宽疏但并不漏失。

3、唯奉三尺之律,以绳四海之人。

——唐·吴兢《贞观政要》译文:只有奉行严明的法律,才能治理天下之人。

4、先生事业不可量,惟用法律自绳己。

——唐·韩愈《寄卢仝》译文:先生的事业没有办法丈量,只能由法律来约束自己。

5、若夫肆意于法律之外,以威劫齐民,吾不忍为也。

——宋·苏洵《张益州画像记》译文:假如任意胡来不按法律来办事,一味靠武力来威胁平民,我是不会干的。

6、宥过无大,刑故无小。

——西汉·伏生《尚书·大禹谟》译文:误犯的过失,无论多大也要宽恕;明知故犯的过失,无论多小也要处罚。

7、此虽法律所无奈,尚可仰首披苍旻。

天高鬼神不可信,后世有耳犹或闻。

——宋·苏洵《自尤》译文:这就是法律的无奈了,我依然可以抬头问苍天为什么会这样。

天这么高,鬼神没有办法相信,但是后世的人们一定还是会听闻我们现在听见的话。

8.宪法,就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

——列宁9、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的内心受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

——康德10、在民法慈母般的眼神中,每个人就是整个国家。

——孟德斯鸠11、法律研究的目的是一种预测,即对公共权力通过法院的工具性的活动产生影响的预测。

——【美】霍姆斯《普通法》12、法律的真谛,就是没有绝对的自由,更没有绝对的平等。

——我国著名法学家郭道晖13、法律就像旅行一样,必须为明天做准备。

它必须具备成长的原则。

——著名大法官卡多左14、法律所传达的是一种超越暴力,超越权利的声音,它所划定的权利边界虽然无形,却深深地刻画在人们的心灵之中。

——著名的法律学者15、法律之内,应有天理人情在。

宪法内容的手抄报

宪法内容的手抄报

宪法内容的手抄报
以人为本,以法为纲,良法善治。

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全面提高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

做人以和为贵,做事以法为本。

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重于泰山。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弘扬宪法精神,树立宪法。

播下法治的种子,收获和谐的果实。

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弘扬法治,崇尚文明,做诚信守法的好公民。

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质。

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

加强法制建设,坚持依法行政,提高法治化管理水平。

祖国在我心中,法律伴我成长。

有关宪法手抄报内容

有关宪法手抄报内容

有关宪法手抄报内容
1、青少年如何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1)不要轻信陌生人,与陌生人交流要时刻保持警惕。

(2)要学会分辨真伪,对新鲜事物不能一昧的盲从,首先要做的
是分辨其利弊。

2、青少年应该用什么样的态度面对法律?
(2)要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用法律武器武装自己。

(3)要具坚韧不拔的意志力,具有挫折意识。

(4)要有勤奋的精神和执著的追求。

1)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象影子跟随着身体一样。

2)没有事先公布的法律就没有刑罚。

3)宪法是一个无穷尽的一个国家的世代人都参与对话的流动的话语。

——劳伦·却伯
4)无论何人,如为他人制定法律,应将同一法律应用于自己身上。

——阿奎那
5)即使判决并没有准确的判定过去发生的事实真相,争端各方只要确信他们受到了公正的对待,他们也会自愿接受法院的裁判结果。

6)真想解除一国的内忧应该依靠良好的立法,不能依靠偶然的机会。

——亚里士多德
8)法不禁止即自由。

——法谚
9)让我们维护公平,那么我们将会得到更多的自由。

10)在世界各主要文明中,中国是距离法治最为遥远的一种,甚至与欧洲形成了两极相对的反差。

——滋贺秀兰
1、修建学校是好事滥伐森林悔不该
2、少年无知毁树苗害人害己是教训。

关于宪法的手抄报内容资料_宪法手抄报内容100字

关于宪法的手抄报内容资料_宪法手抄报内容100字

关于宪法的手抄报内容资料_宪法手抄报内容100字1、法律之内,应有天理人情在。

——安提戈捏2、法律是人类为了共同利益,由人类智慧遵循人类经验所做出的最后成果。

——强森3、纲纪废弃之日,便是暴政兴起之时。

——威·皮物特4、法律的真谛,就是没有绝对的自由,更没有绝对的平等。

——我国著名法学家郭道晖5、法律是为了保护无辜而制定的。

——爱略特6、法律规定得愈明确,其条文就愈容易切实地施行。

――黑格尔(德)《法哲学原理》7、在世界各主要文明中,中国是距离法治最为遥远的一种,甚至与欧洲形成了两极相对的反差。

——滋贺秀兰8、圣人能生法,不能废法而治国。

――管子(战国)《管子·法法》9、法律源于人的自卫本能。

——英格索尔钻石就在我们的身边从前有个年轻英俊的国王,他既有权势,又很富有,但却为两个问题所困扰,他经常不断地问自己,他一生中最重要的时光是什么时候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人是谁他对全世界的哲学家宣布,凡是能圆满地回答出这两个问题的人,将分享他的财富。

哲学家们从世界各个角落赶来了,但他们的答案却没有一个能让国王满意。

这时有人告诉国王说,在很远的山里住着一位非常有智慧的老人,也许老人能帮他找到答案。

国王到达那个智慧老人居住的山脚下时,他装扮成了一个农民。

他来到智慧老人住的简陋的小屋前,发现老人盘腿坐在地上,正在挖着什么。

“听说你是个很有智慧的人,能回答所有问题,”国王说,“你能告诉我谁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何时是最重要的时刻吗”“帮我挖点土豆,”老人说,“把它们拿到河边洗干净。

我烧些水,你可以和我一起喝一点汤。

”国王以为这是对他的考验,就照他说的做了。

他和老人一起呆了几天,希望他的问题能得到解答,但老人却没有回答。

最后,国王对自己和这个人一起浪费了好几天时间感到很非常气愤。

他拿出自己的国王玉玺,表明了自己的身份,宣布老人是个骗子。

老人说:“我们第一天相遇时,我就回答了你的问题,但你没明白我的答案。

”“你的意思是什么呢”国王问。

宪法手抄报的摘抄内容

宪法手抄报的摘抄内容

宪法手抄报的摘抄内容以下是宪法手抄报的摘抄内容:1、宪法是一切法律的根基,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选择、制定和实施的重要法律。

每个公民都有义务遵守宪法和法律,保护宪法、尊重宪法、维护宪法权威。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国务院、中央军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组成,这些机构及其成员都必须遵守宪法、执行法律。

国家机构的工作应当为人民利益服务,保持与人民的紧密联系。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通过民主选举产生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最高,代表人民行使最高国家权力,决定重大国家事务,选举重要国家机关领导人。

4、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如言论、出版、宗教、信仰、自由移动、个人隐私等权利。

同时,也规定了公民应当履行的基本义务和责任,如遵纪守法、尊重社会公德、勤劳守信、爱护公共财物等。

5、教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为重要的基础性事业,国家支持和推广群众性的文化、科技和体育活动。

同时,保障劳动者的权益,维护社会稳定、保护环境等都是宪法中明确规定的内容。

6、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其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

此外,它还规定了土地、林木、水资源等公共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加强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管理。

7、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保证各少数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共存,保护各民族的独特文化和习俗。

此外,还规定了国防和武装力量管理、司法程序和人民武装等重要问题。

8、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需要得到全体公民的尊重、维护和捍卫。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违反宪法和法律,损害国家、社会、公共利益。

只要我们共同遵守宪法,不断完善其体系,中华民族就必将以昂扬的姿态迎接更加美好的未来。

宪法手抄报内容

宪法手抄报内容

宪法手抄报内容
一、宪法是什么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的内容规定的是国家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宪法规定的是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的最基本的原则,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及其运作的原则等;宪法的效力高于普通法律,是一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严格、复杂。

在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宪法的制定和修改都要经过区别于普通法律的特别的程序。

二、宪法的来历
1982年12月4日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现行宪法.现行宪法自公布实施以来,每年的12月4日全国各地都开展各种法制宣传活动。

200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将每年12月4日的宪法日定为法制宣传日,体现了“依法制国”的要求。

2014年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将每年的12月4日正式确定为国家宪法日,
三、我来学宪法
从小要学法,法律威力大,
生活大世界,处处不离它.
护己要学法,保护你我他,
法前人平等,用法闯天下。

齐心来学法,歪风都能杀.
弘扬正气好,利民利国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宪法手抄报有: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于1949年9月29日颁布,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

随后起草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历经四部,均以相应的年号作为区别。

一般默认的宪法为最新版本,即八二宪法的2018年修正版。

1949年9月2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并且通过了起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1949年颁布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宪法,却为宪法的订立奠定了基础。

2,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60年前,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这部被称为“五四宪法”的法案为年轻的共和国奠定了法制基础。

1982年12月4日,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现行的宪法。

3,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制定其他法律的依据,一切法律、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这一切都突出的宪法的重要性,宪法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每一个人及每一天!国无法
不治,民无法不立。

遵守法纪,依法办事,应成任何人都不能例外的庄严准则。

宪法的生命力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

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首要任务和基础性工作。

确保宪法得到严格、一体遵循,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具有纲举目张的重大意义。

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对现行宪法的四次修改,使我国宪法在保持稳定性和权威性的基础上紧跟时代前进步伐,不断与时俱进。

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4,我们所认识的法律,他非常窄小,但事实上他是广阔的,无处不在的他,也在生活中见到了他的身影。

他与生活的关系也如母子一样密不可分。

例如,如果你是学生,就必须在校遵守规章制度;如果你是行人,就必须遵守交通规则;如果你是工人,就必须脚踏实地,不做违法的事……宗旨,无论你从事哪一项职业,干什么,都要遵守法律制度,也都离不开法律。

谈到法律,总会给人以神秘、威严、崇高的感觉。

其实,法律与道德、习惯、宗教、纪律一样,都在规范着人们的言行。

正是由于这些规范的存在,这个社会才变得有序;正是由于法律的存在,我们的权利才能得到应有的保障。

5,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而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通过科学民主程序形成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1997 年 9 月,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从此将“依法治国”确立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