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经济学-李子奈-计算题整理集合

合集下载

李子奈 计量经济学 课后答案

李子奈 计量经济学 课后答案

第一章 绪论(一)基本知识类题型1-1. 什么是计量经济学?1-2. 简述当代计量经济学发展的动向。

1-3. 计量经济学方法与一般经济数学方法有什么区别?1-4.为什么说计量经济学是经济理论、数学和经济统计学的结合?试述三者之关系。

1-5.为什么说计量经济学是一门经济学科?它在经济学科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是什么? 1-6.计量经济学的研究的对象和内容是什么?计量经济学模型研究的经济关系有哪两个基本特征?1-7.试结合一个具体经济问题说明建立与应用计量经济学模型的主要步骤。

1-8.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基本思想是什么?1-9.计量经济学模型主要有哪些应用领域?各自的原理是什么?1-10.试分别举出五个时间序列数据和横截面数据,并说明时间序列数据和横截面数据有和异同?1-11.试解释单方程模型和联立方程模型的概念,并举例说明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1-12.模型的检验包括几个方面?其具体含义是什么?1-13.常用的样本数据有哪些?1-14.计量经济模型中为何要包括随机误差项?简述随机误差项形成的原因。

1-15.估计量和估计值有何区别?哪些类型的关系式不存在估计问题?1-16.经济数据在计量经济分析中的作用是什么?1-17.下列假想模型是否属于揭示因果关系的计量经济学模型?为什么?⑴ 其中为第t 年农村居民储蓄增加额(亿元)、为第t 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总额(亿元)。

⑵ 其中为第(1 t )年底农村居民储蓄余额(亿元)、为第t 年农村居民纯收入总额(亿元)。

1-18.指出下列假想模型中的错误,并说明理由:(1)其中,为第t 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为第t 年居民收入总额(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总额与农村居民纯收入总额之和),为第t 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亿元)。

(2)t t Y C 2.1180+=其中,C 、Y 分别是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和可支配收入。

(3)t t t L K Y ln 28.0ln 62.115.1ln -+=其中,Y 、K 、L 分别是工业总产值、工业生产资金和职工人数。

李子奈《计量经济学》(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李子奈《计量经济学》(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李子奈《计量经济学》(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李子奈《计量经济学》(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1章绪论一、计量经济学1计量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又称经济计量学,是由经济理论、统计学和数学结合而成的一门经济学的分支学科,其研究内容是分析经济现象中客观存在的数量关系。

2计量经济学模型(1)模型分类模型是对现实生活现象的描述和模拟。

根据描述和模拟办法的不同,对模型进行分类,如表1-1所示。

表1-1 模型分类(2)数理经济模型和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区别①研究内容不同数理经济模型的研究内容是经济现象各因素之间的理论关系,计量经济学模型的研究内容是经济现象各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

②描述和模拟办法不同数理经济模型的描述和模拟办法主要是确定性的数学形式,计量经济学模型的描述和模拟办法主要是随机性的数学形式。

③位置和作用不同数理经济模型可用于对研究对象的初步研究,计量经济学模型可用于对研究对象的深入研究。

3计量经济学的内容体系(1)根据所应用的数理统计方法划分广义计量经济学根据所应用的数理统计方法包括回归分析方法、投入产出分析方法、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等;狭义计量经济学所应用的数理统计方法主要是回归分析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通常所述的计量经济学指的是狭义计量经济学。

(2)根据内容深度划分初级计量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计量经济学的数理统计学基础知识和经典的线性单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理论与方法;中级计量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用矩阵描述的经典的线性单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理论与方法、经典的线性联立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理论与方法,以及传统的应用模型;高级计量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非经典的、现代的计量经济学模型理论、方法与应用。

(3)根据研究目标和研究重点划分理论计量经济学的主要研究目标是计量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的介绍与研究;应用计量经济学的主要研究目标是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理论计量经济学的研究重点是理论与方法的数学证明与推导;应用计量经济学的研究重点是建立和应用计量模型处理实际问题。

计量经济学---第三版-李子奈---课后习题--答案

计量经济学---第三版-李子奈---课后习题--答案

ÿÿÿÿÿ******************************************************************************************************************************* ***********************ÿÿÿÿÿÿÿÿÿÿÿÿ第一章绪论(一)基本知识类题型1-1.什么是计量经济学?1-3.计量经济学方法与一般经济数学方法有什么区别?它在经济学科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是什么?1-6.计量经济学的研究的对象和内容是什么?计量经济学模型研究的经济关系有哪两个基本特征?1-7.试结合一个具体经济问题说明建立与应用计量经济学模型的主要步骤。

1-9.计量经济学模型主要有哪些应用领域?各自的原理是什么?1-12.模型的检验包括几个方面?其具体含义是什么?1-17.下列假想模型是否属于揭示因果关系的计量经济学模型?为什么?⑴ S t其中S t为第t年农村居民储蓄增加额(亿元)、R t为第t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总额(亿元)。

⑵ S t1其中S t1为第(t1)年底农村居民储蓄余额(亿元)、R t为第t年农村居民纯收入总额(亿元)。

1-18.指出下列假想模型中的错误,并说明理由:(1)RS t RI t其中,RS t为第t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RI t为第t年居民收入总额(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总额与农村居民纯收入总额之和),IV t为第t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亿元)。

(2)C t180其中,C、Y分别是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和可支配收入。

(3)ln Y t ln K t L t其中,Y、K、L分别是工业总产值、工业生产资金和职工人数。

计量经济学 李子奈 第七版 复习题汇总

计量经济学 李子奈  第七版 复习题汇总

计量经济学 复习题一、单选题1、怀特检验法可用于检验( )。

A.异方差性B.多重共线性C.序列相关D.模型设定误差2、计量经济学分析问题的工作程序是( )。

A.设定模型,检验模型,估计模型,改进模型B.设定模型,估计参数,检验模型,应用模型C.估计模型,应用模型,检验模型,改进模型D.搜集资料,设定模型,估计参数,应用模型3、对下列模型进行经济意义检验,哪一个模型是没有实际意义的( )。

A.i C (消费)i I 8.0500+=(收入)B.di Q (商品需求)i I 8.010+=(收入)i P 9.0+(价格)C.si Q (商品供给)i P 75.020+=(价格)D.i Y (产出量)6.065.0i K =(资本)4.0i L (劳动)4、戈德菲尔德—匡特检验法可用于检验模型的( )。

A.异方差性B.多重共线性C.序列相关D.设定误差5、在满足基本假定的情况下,对单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而言,下列有关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被解释变量和解释变量均为随机变量B.被解释变量和解释变量均为非随机变量C.被解释变量为随机变量,解释变量为非随机变量D.被解释变量为非随机变量,解释变量为随机变量6、根据样本资料估计得到人均消费支出Y 对人均收入X 的回归方程为X Y ln 75.000.2ln += ,这表明人均收入每增加1%,人均消费支出将增加( )。

A.2%B.0.75C.0.75%D.7.5%7、设k 为回归模型中的解释变量个数,n 为样本容量,则对总体回归模型进行显著性检验(F 检验)时构造的F 统计量为( )。

A.)1/()/(--=k n RSS k ESS F B. )k n /(RSS )1k /(ESS 1F ---=C. RSS ESS F =D. ESSRSS F = 8.下列属于有限分布滞后模型的是( )。

A.u y b y b x b y t t t t t a +++++=-- 22110B.u y b y b y b x b y t k t k t t t t a ++++++=--- 22110C.u x b x b y t t t ta ++++=- 110 D.u xb x b x b y tk t k t t t a +++++=-- 110 9、已知DW 统计量的值接近于0,则样本回归模型残差的一阶自相关系数ρˆ近似等于( )。

《计量经济学》第三版课后题答案李子奈

《计量经济学》第三版课后题答案李子奈

第一章绪论(一)参考重点:计量经济学的一般建模过程第一章课后题(1.4.5)1.什么是计量经济学?计量经济学方法与一般经济数学方法有什么区别?答: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以揭示经济活动中客观存在的数量关系为内容的分支学科,是由经济学、统计学和数学三者结合而成的交叉学科。

计量经济学方法揭示经济活动中各个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用随机性的数学方程加以描述;一般经济数学方法揭示经济活动中各个因素之间的理论关系,用确定性的数学方程加以描述。

4.建立与应用计量经济学模型的主要步骤有哪些?答:建立与应用计量经济学模型的主要步骤如下:(1)设定理论模型,包括选择模型所包含的变量,确定变量之间的数学关系和拟定模型中待估参数的数值范围;(2)收集样本数据,要考虑样本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可比性和—致性;(3)估计模型参数;(4)检验模型,包括经济意义检验、统计检验、计量经济学检验和模型预测检验。

5.模型的检验包括几个方面?其具体含义是什么?答:模型的检验主要包括:经济意义检验、统计检验、计量经济学检验、模型的预测检验。

在经济意义检验中,需要检验模型是否符合经济意义,检验求得的参数估计值的符号与大小是否与根据人们的经验和经济理论所拟订的期望值相符合;在统计检验中,需要检验模型参数估计值的可靠性,即检验模型的统计学性质;在计量经济学检验中,需要检验模型的计量经济学性质,包括随机扰动项的序列相关检验、异方差性检验、解释变量的多重共线性检验等;模型的预测检验主要检验模型参数估计量的稳定性以及对样本容量变化时的灵敏度,以确定所建立的模型是否可以用于样本观测值以外的范围。

第二章经典单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参考重点:1.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的概念、联系以及区别?2.总体随机项与样本随机项的区别与联系?3.为什么需要进行拟合优度检验?4.如何缩小置信区间?(P46)由上式可以看出(1).增大样本容量。

样本容量变大,可使样本参数估计量的差减小;同时,在同样置信水平下,n越大,t分布表中的临界值越小。

计量经济学李子奈(第3版)例题+习题数据

计量经济学李子奈(第3版)例题+习题数据

计量经济学李⼦奈(第3版)例题+习题数据计量经济学(第3版)例题和习题数据表表2.1.1 某社区家庭每⽉收⼊与消费⽀出统计表表2.3.1 参数估计的计算表表2.6.1 中国各地区城镇居民家庭⼈均全年可⽀配收⼊与⼈均全年消费性⽀出(元)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7)。

表2.6.3 中国居民总量消费⽀出与收⼊资料单位:亿元年份GDP CONS CPI TAX GDPC X Y 19783605.6 1759.1 46.21519.28 7802.5 6678.83806.7 19794092.6 2011.5 47.07537.828694.2 7551.64273.2 19804592.9 2331.2 50.62571.70 9073.7 7944.24605.5 19815008.8 2627.951.90629.899651.8 8438.05063.9 19825590.0 2902.9 52.95700.02 10557.3 9235.25482.4 19836216.2 3231.154.00775.5911510.8 10074.65983.2 19847362.7 3742.0 55.47947.35 13272.8 11565.06745.7 19859076.7 4687.460.652040.79 14966.8 11601.77729.2 198610508.5 5302.1 64.572090.37 16273.7 13036.58210.9 198712277.4 6126.1 69.302140.36 17716.3 14627.78840.0 198815388.6 7868.1 82.302390.47 18698.7 15794.09560.5 198917311.3 8812.6 97.002727.40 17847.4 15035.59085.5 199019347.8 9450.9 100.002821.86 19347.8 16525.99450.9 199122577.4 10730.6 103.422990.17 21830.9 18939.610375.8 199227565.2 13000.1 110.033296.91 25053.0 22056.511815.3 199336938.1 16412.1 126.204255.30 29269.1 25897.313004.7 199450217.4 21844.2 156.655126.88 32056.2 28783.413944.2 199563216.9 28369.7 183.416038.04 34467.5 31175.415467.9 199674163.6 33955.9 198.666909.82 37331.933853.717092.5 199781658.5 36921.5 204.218234.04 39988.5 35956.218080.6 199886531.6 39229.3 202.599262.80 42713.1 38140.919364.1 199991125.0 41920.4 199.7210682.58 45625.8 40277.020989.3 200098749.0 45854.6200.5512581.51 49238.0 42964.622863.9 2001108972.4 49213.2 201.9415301.38 53962.5 46385.424370.1 2002120350.3 52571.3 200.3217636.45 60078.0 51274.026243.2 2003136398.8 56834.4 202.7320017.31 67282.2 57408.128035.0 2004160280.4 63833.5 210.6324165.68 76096.3 64623.130306.2 2005188692.1 71217.5 214.4228778.54 88002.1 74580.433214.4 2006221170.5 80120.5 217.6534809.72 101616.3 85623.136811.2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1,2007)整理。

计量经济学-李子奈-计算题整理集合

计量经济学-李子奈-计算题整理集合

计量经济学-李⼦奈-计算题整理集合计算分析题(共3⼩题,每题15分,共计45分)1(1)求样本容量n 、RSS 、ESS 的⾃由度、RSS 的⾃由度(2)求可决系数)37.0(-和调整的可决系数2R(3)在5%的显著性⽔平下检验1X 、2X 和3X 总体上对Y 的影响的显著性(已知0.05(3,40) 2.84F =)(4)根据以上信息能否确定1X 、2X 和3X 各⾃对Y 的贡献?为什么?1、(1)样本容量n=43+1=44 (1分)RSS=TSS-ESS=66056-65965=91 (1分) ESS 的⾃由度为: 3 (1分) RSS 的⾃由度为: d.f.=44-3-1=40 (1分)(2)R 2=ESS/TSS=65965/66056=0.9986 (1分) 2R =1-(1- R 2)(n-1)/(n-k-1)=1-0.0014?43/40=0.9985 (2分)(3)H 0:1230βββ=== (1分) F=/65965/39665.2/(1)91/40ESS k RSS n k ==-- (2分) F >0.05(3,40) 2.84F = 拒绝原假设(2分)所以,1X 、2X 和3X 总体上对Y 的影响显著(1分)(4)不能。

(1分)因为仅通过上述信息,可初步判断X 1,X 2,X 3联合起来对Y 有线性影响,三者的变化解释了Y 变化的约99.9%。

但由于⽆法知道回归X 1,X 2,X 3前参数的具体估计值,因此还⽆法判断它们各⾃对Y 的影响有多⼤。

2、以某地区22年的年度数据估计了如下⼯业就业模型i i i i i X X X Y µββββ++++=3322110ln ln ln回归⽅程如下:ii i i X X X Y 321ln 62.0ln 25.0ln 51.089.3?+-+-= (-0.56)(2.3) (-1.7) (5.8)20.996R = 147.3=DW 式中,Y 为总就业量;X 1为总收⼊;X 2为平均⽉⼯资率;X 3为地⽅政府的总⽀出。

李子奈计量经济学课后习题解答

李子奈计量经济学课后习题解答
第一章 绪论
(一)基本知识类题型 1-1. 什么是计量经济学? 1-2. 简述当代计量经济学发展的动向。 1-3. 计量经济学方法与一般经济数学方法有什么区别? 1-4.为什么说计量经济学是经济理论、数学和经济统计学的结合?试述三者之关系。 1-5.为什么说计量经济学是一门经济学科?它在经济学科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是什么? 1-6.计量经济学的研究的对象和内容是什么?计量经济学模型研究的经济关系有哪两个基 本特征? 1-7.试结合一个具体经济问题说明建立与应用计量经济学模型的主要步骤。 1-8.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1-9.计量经济学模型主要有哪些应用领域?各自的原理是什么? 1-10.试分别举出五个时间序列数据和横截面数据,并说明时间序列数据和横截面数据有和 异同? 1-11.试解释单方程模型和联立方程模型的概念,并举例说明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1-12.模型的检验包括几个方面?其具体含义是什么? 1-13.常用的样本数据有哪些? 1-14.计量经济模型中为何要包括随机误差项?简述随机误差项形成的原因。 1-15.估计量和估计值有何区别?哪些类型的关系式不存在估计问题? 1-16.经济数据在计量经济分析中的作用是什么? 1-17.下列假想模型是否属于揭示因果关系的计量经济学模型?为什么?
3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答:计量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经济现象,是研究经济现象中的具体数量规律(或者说,计量 经济学是利用数学方法, 根据统计测定的经济数据, 对反映经济现象本质的经济数量关系进 行研究) 。计量经济学的内容大致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方法论,即计量经济学方法或理论计 量经济学;二是应用,即应用计量经济学;无论是理论计量经济学还是应用计量经济学,都 包括理论、方法和数据三种要素。 计量经济学模型研究的经济关系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随机关系;二是因果关系。 1-7.答: 1-8.答:计量经济学方法,就是定量分析经济现象中各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所以,第一 步, 要根据经济理论分析所研究的经济现象, 找出经济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及相互间的联系, 把问题作为被解释变量,把影响问题的主要因素作为解释变量,把非主要因素归入随机项; 第二步, 要按照它们之间的行为关系选择适当的数学形式描述这些变量之间的关系, 一般是 用一组数学上彼此独立、互不矛盾、完整有解的方程组表示。在建立理论模型的时,要求理 论模型在参数估计、模型检验的过程中不断得到修正,以便得到一个较好的、能够解释过去 的、反映客观经济规律的数学模型。此外,还可以通过散电图或模拟的方法,选择一个拟合 效果较好的数学模型。 1-9.答:计量经济学模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用途:①结构分析,即研究一个或几个经 济变量发生变化及结构参数的变动对其他变量以至整个经济系统产生何种的影响; 其原理是 弹性分析、乘数分析与比较静力分析。②经济预测,即用其进行中短期经济的因果预测;其 原理是模拟历史,从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中找出变化规律;③政策评价,即利用计量经济模 型定量分析政策变量变化对经济系统运行的影响,是对不同政策执行情况的“模拟仿真” 。 ④检验与发展经济理论, 即利用计量经济模型和实际统计资料实证分析某个理论假说的正确 与否;其原理是如果按照某种经济理论建立的计量经济模型可以很好地拟合实际观察数据, 则意味着该理论是符合客观事实的,否则则表明该理论不能说明客观事实。 1-10.答:时间序列数据的例子如:改革开放以来 25 年中的 GDP、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人 均可支配收入、 零售物价指数、 固定资产投资等; 横截面数据的例子如: 2003 年各省的 GDP、 该年各工业部门的销售额、 该年不同收入的城镇居民消费支出、 该年不同城镇居民的可支配 收入、该年各省的固定资产投资等。这两类数据都是反映经济规律的经济现象的数量信息, 不同点:时间序列数据是含义、口径相同的同一指标按时间先后排列的统计数据列;而横截 面数据是一批发生在同一时间截面上不同统计单元的相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列。 1-11.答:如果模型系统只包含一个方程,即只研究单一的经济活动过程,揭示其因素之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分)
(4)随机误差项的方差的普通最小二乘估计值为
ei2 17.33513 1.33347
n k 1 13
(3 分)
( 5) 不 能 判 断 模 型 是 否 存 在 一 阶 自 相 关 。
(1 分)
因为
DW=1.353544
dL <DW< dU
2.根据美国 1961 年第一季度至 1977 年第二季度的季度数据,得
(1 分)
ESS 的




:
3
(1 分)
RSS 的 自 由 度 为 :
d.f.=44-3-1=40
(1 分)

2)
R2=ESS/TSS=65965/66056=0.9986
(1 分)
R2 =1-(1-
R2)(n-1)/(n-k-1)=1-0.001443/40=0.9985
(2 分)

3)
H0:
1 2 3 0
1 (0.0442, 0.9758)
(1
分)
(3)4- d L 4 1.05 2.95 (1 分)
DW 3.147
DW 4- d L (2 分)
所以,存在一阶自相关
为一阶负自相关
(1 分)
(4)会
(1 分)
五、计算分析题(共 2 小题,每题 15 分,共计 30 分)
1. 在对某国 “实际通货膨胀率(Y )”与 “失业率( X1 )” 、“预期 通 货 膨 胀 率 ( X2) ” 的 关 系 的 研 究 中 , 建 立 模 型
咖啡需求函数回归方程:
ln Qˆt 1.2789 0.1647 ln Pt 0.5115ln It 0.1483ln Pt 0.0089T 0.0961D1t
t2 1.7 t0.025 (18) 2.101
所以,接受原假设
(2 分)
所以, ln X 2i 对 Y 的影响不显著
(1 分)
(2) Sˆ1 ˆ1 / t1 0.51/ 2.3 0.2217 (2 分)
(2 分)
1 (ˆ1 t0.025 (18) Sˆ1 )
即 1 (0.51 2.101 0.2217)
计量经济学 DD 要开心
3
Yi 0 1X1i 2 X 2i i ,利用软件进行参数估计,得到了如下估计 结果:
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 ① 、 ② 处所缺数据各是多少?8.586 0.8283 (2) “失业率” 、“预期通货膨胀率”各自对“实际通货膨胀率”的影 响是否显著?为什么?(显著性水平取 1%) (3)“实际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 、“预期通货膨胀率”之间的线 性关系是否显著成立?为什么?(显著性水平取 1%) (4)随机误差项的方差的普通最小二乘估计值是多少? (5)可否判断模型是否存在一阶自相关?为什么?(显著性水平 取 5%,已知 =5%、n=16、k=2 时, dL =0.98, dU =1.54) 1.
(1) ① 处所缺数据为
t2
ˆ2 S ˆ2
1.378710 8.586295 0.160571
② 处所缺数据为
(1 分)
计量经济学 DD 要开心
4
=0.828273
R 2 1 (1 R2 ) n 1 n k 1
=1-(1-0.851170) 16 1
16 2 1
=1-0.148830 15
(1 分)
F= ESS / k 65965/3 9665.2
RSS /(n k 1) 91/40
计量经济学 DD 要开心
1
(2 分)
F F0.05 (3, 40) 2.84
拒绝原假设
(2 分)
所 以 , X1、 X 2 和 X3 总 体 上 对 Y 的 影 响 显 著 (1 分)
(4)不能。
13
(2 分)
(2) “失业率” 、“预期通货膨胀率”各自对“实际通货膨胀率”的





(2 分)
因为对应的 t 统计量的 P 值分别为 0.0003、0.0000,都小于 1%。
(1 分)
(3)“实际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 、“预期通货膨胀率”之间的线








(2 分)
因 为 F 统 计 量 的 P 值 为 0.000004, 小 于 1%。
计算分析题(共 3 小题,每题 15 分,共计 45 分)
1、下表给出了一含有 3 个实解释变量的模型的回归结果:
方差来源
平方和
自由度
来自回 来自残
(S6S5—)965
(d.f.——)
(1)求样本容差归(量T((总RESSSSn离SS)、))差RSS、ESS6的60自56由度、RSS4的3 自由度
(2)求可决系数 (0.37) 和调整的可决系数 R2
(1)检验变量 ln X 2i 对 Y 的影响的显著性 (2)求 1的置信区间 (3)判断模型是否存在一阶自相关,若存在,说明类型
(4)将模型中不显著的变量剔除,其他变量的参数的估计值
会不会改变?
计量经济学 DD 要开心
2
(1 分)
2、 (1) H 0 : 2 0 (1 分)
t2 1.7
(1 分)
(3)在 5%的显著性水平下检验 X1 、 X 2 和 X 3 总体上对 Y 的影响 的显著性
(已知 F0.05 (3, 40) 2.84 )
(4)根据以上信息能否确定 X1 、 X 2 和 X 3 各自对Y 的贡献?为什么?
1、
( 1) 样 本 容 量 n=43+1=44
(1 分)
RSS=TSS-ESS=66056-65965=91
回归方程如下:
Yˆi 3.89 0.51ln X1i 0.25 ln 2i 0.62 ln X 3i
(-0.56)(2.3)
(-1.7)
(5.8)
2
R
0.996
DW 3.147
式中,Y 为总就业量;X1 为总收入;X2 为平均月工资率;X3 为地 方政府的总支出。已知 t0.025 (18) 2.101,且已知 n 22 , k 3 , 0.05 时, d L 1.05 , dU 1.66 。在 5%的显著性水平下
(1 分)
因为仅通过上述信息,可初步判断 X1,X2,X3 联合起来 对 Y 有线性影响,三者的变化解释了 Y 变化的约 99.9%。但由

无法知道回归 X1,X2,X3 前参数的具体估计值,因此还无法 判断它们各自对 Y 的影响有多大。
2、以某地区 22 年的年度数据估计了如下工业就业模型
Yi 0 1 ln X 1i 2 ln X 2i 3 ln X 3i i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