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心理教育思想教育小故事人生第一课
小学心理健康教案第一课我上学啦

小学心理健康教案第一课我上学啦我上学啦!大家好!今天我要给大家讲解的是小学心理健康教案的第一课,题目是“我上学啦”。
上学是每一个孩子成长的重要阶段,它标志着孩子从家庭走向社会,迈向知识的殿堂。
但是,对于一些孩子来说,上学可能会带来一些困惑、焦虑和不安。
因此,这节课的目标是帮助孩子们理解上学的意义和价值,增强他们的适应能力和自信心。
首先,我们要告诉孩子,上学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
上学不仅可以学到知识,结识新朋友,还能参加各种有趣的活动。
在学校里,我们可以学习绘画、音乐、体育等各种课程,还有图书馆、游泳池等一系列优秀的设施,让我们能够充分发展自己的爱好和特长。
同时,上学也是我们成为有用人才的重要途径,通过学习,在将来我们可以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接下来,我们要解答孩子们可能有的困惑和担心。
让孩子们知道,上学并不只是为了考试和取得好成绩。
学校是一个丰富多样的环境,里面有许多老师和朋友可以帮助我们成长。
如果遇到了困难,我们可以向他们寻求帮助和支持。
同时,学校也是一个培养我们各方面能力的地方,我们可以通过参加各种活动来锻炼自己的责任心、合作能力和领导才能。
因此,孩子们不要害怕上学,要积极参与到学校的各种活动当中。
除了上面提到的内容,我们还需要加强孩子们的适应能力和自信心。
上学是一个从家庭到学校的转变过程,孩子们需要适应这种变化。
我们可以和孩子们一起制定一些规划和计划,帮助他们有条不紊地过渡到新的学校生活。
同时,我们也要鼓励孩子们努力学习,相信自己的能力。
告诉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特长,只要努力,就能取得好成绩。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一些游戏和角色扮演来加强孩子们的适应能力和自信心。
比如,我们可以设计一个角色扮演活动,让孩子们扮演老师、学生等不同的角色,体验不同的情境和角色,学会与人相处、沟通和解决问题。
这样的活动能够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学校生活的规则和要求,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社交能力。
最后,我们面临的一个挑战是如何保持学习的热情和动力。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第一课小不点长大了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第一课小不点长大了小不点长大了: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第一课导言:小学阶段是儿童人生中重要的成长时期,他们正在逐渐适应学校生活、建立自我身份、发展社交关系。
在这个阶段,心理健康教育至关重要。
本文将以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第一课为主题,探讨如何帮助小不点们健康成长。
一、教学背景分析:小学一年级新生,大多是刚刚从家庭环境过渡到学校环境的小孩,他们脆弱而敏感,对新环境充满好奇和恐惧。
本次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的第一课将关注小不点的自我认同和自尊,鼓励他们学会适应和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变化。
二、教学目标:1. 让小不点们了解成长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每个人都在长大。
2. 帮助他们增强自我认同感和自尊心。
3. 鼓励小不点们接纳自己的长相和身体发育的差异。
4. 培养小不点们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变化和困难。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1. 内容:a. 成长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每个人都在长大。
b. 每个人长大的速度和方式都不同,但每个人都很特别。
c. 学会接纳自己的长相和身体发育的差异。
a. 组织小组讨论,让小孩们分享成长经历和感受。
b. 以故事、绘本等方式介绍成长的概念。
c. 进行小组活动和角色扮演,让小不点们感受到不同的成长方式和速度。
四、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小不点们回忆自己小时候的照片,询问他们是否感觉自己变得更大了。
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讨论。
2. 探究:a. 向小不点们介绍成长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每个人都在长大。
可以借助故事、绘本等方式讲述。
b. 进行小组讨论,询问小不点们曾经发生过哪些成长的事情,比如学会走路、说话、穿鞋子等。
3. 分享:邀请小不点们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和感受,鼓励他们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4. 拓展:a. 呈现一些关于身体发育的图片,引导小不点们观察不同的身体特征,让他们认识到每个人都有独特之处。
b. 进行小组活动,鼓励他们以非评判性的方式讨论身体特征的差异。
c. 进行角色扮演,让小不点们体验不同的成长方式和速度。
人生第一课阅读感想(优选8篇)

人生第一课阅读感想(优选8篇)人生第一课阅读感想(优选8篇)用心看完一本名篇后,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呢?不可以眼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
如何写读后感才可以防止写出“流水账单”呢?下边是我搜集整理的人生第一课阅读感想(优选8篇),仅作参考,热烈欢迎大伙儿阅读文章。
人生第一课阅读感想1在今天做试卷的情况下,读了到一篇名是《人生的第一课》的文章内容。
本文关键讲了一名教师把刚进到幼稚园的小朋友们带进了公共图书馆,先讲了一个童话故事,随后各自让两位同学们说故事,教师用一张很好的纸用心记下来,最终还画了插图,随后订装起來,告知她们这就是一本小“书”的小故事。
我认为这个故事很有意思,也很有哲学思想感。
这名教师让学生们自身写一本“书”。
尽管这部“书”十分的简易,但这名教师仍然教着小孩,写文非常简单,要去爱读书的大道理。
我认为这名教师的方式非常好。
她这类方式,对人为因素书籍是繁杂的物品的小孩十分合理,能够使他亲自感受一下写文的开心,和写文的简易。
会让许多的小孩迷上去看书,让小朋友们觉得它是一种开心。
我喜欢那样的教师,一直为小朋友们的开心考虑,让小朋友们感觉学习是一种开心,这一种方式不但简易,也十分合理。
是个一举两得的好方法,不但让小朋友们学到了专业知识,又让小孩爱上了学习培训,我很赞同那样的教育理念。
我十分喜欢本文,它告知了我:每一个人都去爱书吧,书籍是一名优秀老师,去看书是最快乐的事!人生第一课阅读感想2今日,读了了《人生第一课》这篇小短文,读了了以后还想报一遍,由于这篇小短文真是太打动人了。
这里边关键讲了一位教师让孩子们说故事,他们讲的小故事很孩子气,还说:“我有一个父亲,还有一个母亲,还有我。
”但教师却一本正经,用一张很好的纸,很用心,很整齐的记下来,他这类作法使孩子们对学习培训十分有兴趣。
多么的不同寻常的老师啊!假如换为其他教师,我觉得孩子们基本上不容易对学习培训而有兴趣了。
尽管仅有短短几行,但针对我来说,这里边却有着浓浓爱。
小学一年级心理第一课我是小学生

小学一年级第一课我是小学生教学目标1.了解小学生生活与幼儿园生活是不同的。
2.尽快地熟悉小学校园、喜欢学校、认识班级里的新同学,融入到新集体中。
3.适应新环境、新角色,感受作为一名“小学生”的喜悦。
教学重点对自己新的社会角色——小学生的认识,促进学生积极乐观地适应新环境。
教学准备1.搜集学生、老师、校园的各种图片2.学生提前制作的名片。
教学过程一、七彩镜1.出示幼儿园的照片同学们,老师知道一个好地方,那儿不仅漂亮,还总能听到欢快的笑声,想去看看吗?(出示图片)你们知道这是哪儿吗?2.回忆那是的我们幼儿园是我们每个人都很熟悉的地方,在那里有数不清的可爱笑脸,在那里,有我们数不尽的快乐时光,谁愿意说说你的幼儿园生活?(学生个别交流,有照片的可以结合照片展示)幼儿园真好,幼儿园的生活多快乐啊!那里是我们每个人的快乐老家,不过,现在我们有了一个新家,欢迎你们成为我们新家的一个分子,你们也有了一个新身份,你们是小学生了,高兴吗?二、童心广场(一)找“新家”里的惊喜1.实地参观:我了解同学们,这就是我们的“新家”,大家即将快乐学习,共同成长的乐园,你们喜欢它吗?想了解它吗?现在老师就带你们去参观一下好吗?教师带领学生参观新学校,认识教师办公室、广播室、微机室、水房、卫生间、图书馆等场所,在参观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日常规范教育,如何进入办公室,如何在走廊行走等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2.抢答游戏:我知道你们喜欢这个新家吗?光喜欢可不够,我们来比一比,做个抢答游戏。
游戏的名字叫“我知道”,看看哪个小组的同学,对我们的这个新家了解的最多。
(1)出示学校的某个场地的照片,让学生说说这是个什么地方,在那儿能干什么?(2)出示教室的某处布置的照片,让学生说说它有什么作用?(3)出示任课教师的照片,让学生说一说老师叫什么?教什么?(4)出示个别学生的照片,让其他学生说一说这位同学的名字、爱好或特点等。
(二)认识我们的新朋友我们这个大家庭成员可不少,可你别忘了,你也是我们家庭里重要的一份子,你也要想办法,让别人更了解你。
人生第一课读后感范文(精选8篇)

人生第一课读后感范文(精选8篇)人生第一课读后感范文(精选8篇)读完一本书以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
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生第一课读后感范文(精选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人生第一课读后感1今天,我读了《人生第一课》这篇短文,我读了之后还想读一遍,因为这篇短文实在太感动人了。
这里面主要讲了一位老师让小朋友们讲故事,她们讲的故事很幼稚,还说:“我有一个爸爸,还有一个妈妈,还有我。
”但老师却一本正经,用一张非常好的纸,很认真,很工整的记录下来,他这种做法使小朋友们对学习非常感兴趣。
多么与众不同的老师啊!如果换成别的老师,我想小朋友们基本不会对学习而感兴趣了。
虽然只有短短的几行字,但对于我来说,这里面却蕴含着浓浓的爱。
虽然是一堂短暂的课,但却是受用一生的东西。
老师用自己的爱编织成了七色的彩虹,让毛毛虫也看到了一双梦中的翅膀,有些人眼睛虽然明亮,但心里却很黑暗,如果我是这位老师的学生,我就会努力学习,因为我有希望,我有目标。
其实,我们身边也有这样的老师,但她(他)们都有不同的教育方法,我们应该学习老师这样的品质,让爱传递下去。
人生第一课读后感2在《人生第一课》被我读了第一遍的时候,《人生第一课》说了刚刚进幼儿园的小朋友,在一位老师的教育下出了一本非常简单的书。
其中让我最感动的是老师鼓励他们说:“现在你们还小,长大后,你们一定会出很多的好书的。
”老师教他们写书,是让他们对书有兴趣,树立信心,实现自己的理想。
现在我们身边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如:上午在学校,英语课上完后,老师就布置作业,其中背单词就有很多。
当时我觉得太多了,根本完不成。
但是老师说:“回去好好背,相信你们一定能背下来的。
”回家后想起老师说的话,我就更加有信心了。
我反反复复的读,认认真真的背,就全会背了。
人只要对自己有信心,有些即使是平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我们都可能完成。
小学心理健康教案《我的第一次》

小学心理健康教案《我的第一次》《我的第一次》小学心理健康教案引言: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在小学阶段,孩子们正处于身体和认知能力迅速发展的阶段,面临着许多新奇的体验和情感。
因此,教育者需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自尊心。
本教案将引导学生们探讨并理解他们人生中的“第一次”经历,以促进他们的心理成长和自我认知,进一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适应能力。
一、目标:1. 让学生们了解“第一次”经历的概念,并能够举例说明。
2. 帮助学生们认识到“第一次”经历对于心理发展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们分享和表达个人“第一次”经历的能力。
4. 培养学生们适应并对待“第一次”经历的积极态度。
5. 增强学生们的自信心和自我的价值感。
二、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们回忆并讨论他们的一些“第一次”经历,例如第一次看电影、第一次去学校、第一次坐火车等。
2. 引导他们思考这些“第一次”经历对他们的意义和影响。
步骤二:讲解概念(15分钟)1. 介绍“第一次”经历的概念,即在人生中第一次经历某个事情或体验的经历。
2. 解释“第一次”经历对于个人心理发展的重要性,例如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培养自信心、发展适应能力等。
步骤三:分享个人经历(20分钟)1. 要求学生们选出自己最深刻的一次“第一次”经历,并写下来。
2. 分组让学生们分享自己的经历,让其他学生倾听并给予肯定和鼓励。
3. 引导学生们思考这次经历对他们个人的影响和启示,例如学到了什么、有哪些成就感和挑战等。
步骤四:小组讨论(15分钟)1. 分组让学生们讨论一些比较普遍的“第一次”经历,例如第一次去参加体育比赛、第一次做家务、第一次帮助别人等。
2. 引导学生们思考如何面对和应对这些“第一次”经历,并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
步骤五:总结和反思(10分钟)1. 回顾学生们的讨论和分享,总结他们对“第一次”经历的认识和理解。
2. 鼓励学生们反思自己的成长和发展,并激励他们在遇到新的“第一次”经历时保持积极态度。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第一课

第一课:应对挫折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挫折时使个体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2.使学生学会应对挫折技巧与方法。
课时建议:1 课时课前准备:1.请学生在前几天多看看报纸。
2.找一个遇到挫折并解决的例子。
3.准备四种颜色的纸(如:红、黄、蓝、灰)。
教学过程:一、分组,每组 5-7人。
二、开场白:教师问:最近有(发生了)什么事情?在众多的学生的回答中找两、三个比较合适与大家一起讨论的关于受挫例子。
[提示:第一:其实生活中的一些小挫折也可以用来讨论。
如:某位同学的心爱的狗死了。
某位同学学习至深夜 1:30,影响到其它同学的正常歇息。
固然也可以是一些较大的挫折。
如:考试浮现红灯、贫困、失去亲人等。
还可以用我的范例。
第二:讨论的例子不宜过多,一至两个即可。
第三:对于讨论学生自身的例子时要谨慎,避免造成对被讨论同学的负面影响。
]三、小组内讨论这个例子,分析挫折对受挫人的影响,把正面和负面的影响一一在黄纸上列出[提示:如贫困:正面[1]培养个体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2]学会在逆境中奋斗成才。
[3]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等负面[1]吃不饱、穿不暖、睡不好,影响身体健康。
[2]没有一个较好的学习条件。
[3]不得不抛却许多机会等。
]四、小组内例举处理这一问题的方法,分析不同处理得到的结果。
将结果分为三类,第一类写在红纸上,表明是本组的应对挫折的最佳方案。
第二类写在蓝纸上,表明方案不是最好,只能暂时缓解当事人的艰难,并不能彻底解决当事人的问题。
第三类写在灰纸上,表明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会有的结果或者是一些消极的做法及其结果。
[提示:第一:举例。
如贫困:红纸:接受现状,无非多埋怨,从小勤奋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将来通过自己的努力白手起家成就自己的一番事业。
蓝纸:相信“上帝让你贫困时,一定给你此外的补偿”。
满足现状,顺其自然。
灰纸:自怨自唉,灰心丧气,放任自己。
第二:在应对挫折时可能有的同学会浮现比较偏激的回答如死亡、不合理抗争等需加以引导。
心理健康教育第一课教案

心理健康教育第一课教案心理健康教育第一课教案(通用6篇)作为一名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心理健康教育第一课教案(通用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心理健康教育第一课教案1心理健康是指心理的各个方面及活动过程处于一种良好或正常的状态。
心理健康的理想状态是保持性格完好、智力正常、认知正确、情感适当、意志合理、态度积极、行为恰当、适应良好的状态。
以下是本站分享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烦恼带来的负面影响。
2、引导学生找到拥抱快乐的方法,培养健康积极的乐观情绪。
3、让学生学会帮助别人调解烦恼,也让自己学会拥抱快乐。
二、重点难点重点:让学生寻找快乐的钥匙,掌握调解烦恼的几种方法。
难点:让学生学会在别人烦恼或自己烦恼时得以排解。
三、教学准备1、上课课件2、烦恼卡(小飞机)、快乐卡、信封3、课前对学生烦恼小调查,填写烦恼卡四、教学方法:游戏法、讲授法、讨论法、训练法、表演法五、设计意图:快乐和烦恼常常伴随着我们每个人,如果总是想着烦心的事,就会改变自身的心境。
这节课的设计旨在以“活动”“体验”为主要教学因素,指导学生如何面对烦恼,找到调整情绪的妙方,学会笑对人生。
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多想、多动、多参与、多感悟,力求学生自悟自得,体现心里教育以学生为主题的原则。
让学生学会在生活、学习中遇到烦恼时能自我调节、以达到提高心里素质的目的。
六、教学过程:生:老师上课快乐!师:相信我们一定很快乐!(一)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受情绪是可以调节的。
1、出示喜羊羊的喜怒哀乐的四幅图。
引出我们人人都有喜怒哀乐。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生:(齐声)喜欢。
师:看,谁来了?课件出示:喜羊羊和懒羊羊的的四个表情(喜怒哀乐)师:每个人都有喜怒哀乐,这是我们的心情表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心理教育思想教育小故事人生第一课这是美国一家普通的幼儿园。
刚刚入园的儿童被老师带进幼儿园的图书馆,很随便地坐在地毯上,接受他们的人生第一课。
一位幼儿园图书馆的老师微笑着走上来,她的背后是整架整架的图书。
“孩子们,我来给你们讲个故事好不好?”
“好!”孩子们答道。
于是,老师从书架上抽下一本书,讲了一个很浅显的童话。
“孩子们,”老师讲完故事后说,“这个故事就写在这本书中,这本书是一个作家写的。
你们长大了,也一样能写这样的书。
”
老师停顿了一下,接着问:“哪一位小朋友也能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一位小朋友立即站起来。
“我有一个爸爸,还有一个妈妈,还有……”幼稚的声音在厅中回荡。
然而,老师却用一张非常好的纸,很认真、很工整地把这个语无伦次地故事记录下来。
“下面,”老师说,“哪位小朋友来给这个故事配张插图呢?”
又一位小朋友站了起来,画一个“爸爸”,画一个“妈妈”,再画一个“我”。
当然画得很不像样子,但老师同样认真地把它接过来,附在那一页故事的后面,然后取出一张精美的封皮纸,把它们装订在一起。
封面上,写上作者的姓名、插图者的姓名,“出版”的年、月、日。
老师把这本“书”高高地举起来:“孩子,瞧,这是你写的第一本书。
孩子们,写书并不难。
你们还小,所以只能写这种小书;但是,等你们长大了,就能写大书,就能成为伟大的人物。
”
人生第一课结束,在不知不觉中,孩子受到了某种灌输。
如何看待这种灌输呢?
【启示】这样的灌输使孩子们从小就“站着”,不会光“趴着”去看待那些大人物。
这种自信心与健全的人格会为人的一生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