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丙诺啡及布托啡诺在术后静脉镇痛的临床研究
【5A文】布托啡诺的药理学特性及临床应用

分子式:C17H19NO3 分子量:285.34
通用名:酒石酸布托啡诺
英文名:Butorphanol Tartrate
化学名:左旋-17-环丁甲基-3,14-二羟基吗啡喃 D-酒石酸盐
阿 片 类 受 体
μ( μ1, μ2) 受 体 κ 受 体 δ 受 体
β-内啡肽
脊髓以上镇 痛 呼吸抑制 心率减慢 依赖性
作为麻醉前用药,布托啡诺能使动物痛阈值升
高,而且在麻醉诱导和维持方面也都具有一定
的价值
临床研究
临 床 应 用 文 献
MEDLINE 文献检索
各类手术后自控镇痛 复合麻醉用药 分娩镇痛 门急诊手术镇痛 口腔科手术镇痛
控制吗啡等引起的瘙痒
缓解麻醉后寒战(PS) ICU 镇静镇痛 癌痛镇痛 偏头痛治疗
布托啡诺静脉自控镇痛效果确切,较芬太尼副作用更少
择期成年膝关节镜检查术40例,ASA I~II级,每组20例
布托啡诺组 8mg/100ml 负荷量: 1mg 背景剂量:2ml( 0.16mg)/h 芬太尼组 0.8mg/100ml 负荷量: 0.1mg 背景剂量:2ml(0.016mg)/h
观察指标:观察并记录手术后30min、6h、12h、 18h、24h、36h和48h的心率、呼吸频率、血压 镇痛评分:采用VAS标准:0为无痛,10为剧痛 评价:VAS<3为镇痛良好,3~4基本满意,>5 镇痛差 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头痛、头晕、尿潴 留、皮肤搔痒和呼吸抑制等
布托啡诺在术后静脉镇痛的临床研究
布托啡诺,人工合成的阿片类受体激动-拮抗药, 1978年美国上市,2000年后引入国内
药理学特性
临床研究
临床应用 其他
小结
丁丙诺啡用于术后病人静脉镇痛的临床观察

。 。
收 震 荡 降低 平 均 压 力 及 关 节 负 重 时 的峰
,
3
4
例 胫 骨髁 间棘
,
患 肢在 术后
3
个月 以
值压 力
。
胫 骨 平 台 骨 折 的绝 大 多数 半 月
,
骨折
7
例
板 损伤 如 果 其 弧 形 基 本 完 整 应 尽 量 避
,
。
手 术治疗 :术 前 对 普 通
,
A SA
I
、
一
郑斌鹏
7 12 0 0
杨 国庆
Ⅱ级 病 人 8 0 例 手 术种 类 :外科
。
在关 节 面 下 方 约 0
,
处平关节 面 穿过
、
资料 与 方 法
2004 52
作 临时 固 定 后 再 行 钢 板 螺 钉 内 固 定
本组 使用
~
。
利用
C 型臂 x
线 机透视 检测 恢 复
,
,
L
,
年6 月
35
2007
年
6
月 我们对
, 。
型 支持钢板 18 例 T 型 支持
,
胫 骨 的力 线 与 关 节 面 的平 整 是避 免 1 后 3
口
内侧辅 助 入 路 6 例
。
内侧劈 裂 塌 陷 为 主
口
定 外 固定 时 问 不 宜 超 过
,
4
。
周 外 固定 期
,
的 骨 折 选 择 前 内侧 切
进 入 ;外 侧 劈 裂
间 进行 股 四 头 肌 功 能 练 习
,
总 之 尽早进
丁丙诺啡(莎菲)用于骨科术后病人静脉镇痛临床观察

丁丙诺啡(莎菲)用于骨科术后病人静脉镇痛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评价丁丙诺啡用于骨科术后病人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选择120例骨科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第1组:丁丙诺啡1 05mg+恩丹西酮8mg用生理盐水稀释为100ml;第Ⅱ组:芬太尼0.7mg+恩丹西酮8mg用生理盐水稀释为100ml。
分别注入微量止痛泵,进行静脉输注,持续背景流量2ml/h,PCA量0.5ml/。
锁定时间15min,持续镇痛48h,观察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镇静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均镇痛满意:镇静评分均在3分以下;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恶心、呕吐,头晕发生率第1组多于第Ⅱ组,总的不良反应第Ⅱ组多于第1组.但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丁丙诺啡有较强的镇痛作用,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可安全有效地用于骨科术后病人静脉自控镇痛。
【关键词】丁丙诺啡:骨科术后:静脉镇痛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骨科术后患者120例,ASA分级I一Ⅱ级,男86例,女34例,年龄18-65岁。
所有病例均为外伤所致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上肢骨折45例,下肢骨折60例,多发骨折15例。
术前全身检查排除心、肺、肝、肾、脑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患者,体重均在标准体重±10%范围以内。
1.2麻醉及镇痛方法上肢手术采用肌间沟法行臂丛神经麻醉,局麻药液:0.8%利多卡因±0.25%罗哌卡因与1:20万肾上腺素混合液30ml。
下肢手术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局麻药液:1%利多卡因:±0.375%罗哌卡因与1:20万肾上腺素混合液,用量为9-17ml。
术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施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
第1组(丁丙诺啡组):60例,丁丙诺啡1.05mg+恩丹西酮8mg用生理盐水稀释为lOOmh第Ⅱ组(芬太尼组):60例,芬太尼0.7mg+恩丹西酮8mg用生理盐水稀释为lOOml。
分别注入同一型号静脉自控镇痛泵。
布托啡诺持续静脉输注用于子宫切除术后镇痛临床观察

布托啡诺持续静脉输注用于子宫切除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评价布托啡诺在子宫切除术后镇痛的效果和不良反应。
方法:选择asa分级1-2级,需行子宫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布托啡诺(b)组(n=30)和芬太尼(f)组(n=30)两组,分别接受术后镇痛治疗,布托啡诺组术后镇痛泵配方为布托啡诺0.1mg/kg+格拉司琼3mg加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芬太尼组为芬太尼16μg/kg+格拉司琼3mg加0.9%氯化钠注射液至100ml。
对两组镇痛的效果(vas评分、bcs评分)、镇静评分(ramesy评分)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并记录。
结果:1.两组镇痛效果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2.不良反应:布托啡诺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对呼吸抑制的影响,低于芬太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镇静评分,布托啡诺组高于芬太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布托啡诺用于子宫切除术后静脉镇痛、镇静效果确切,安全,舒适度良好,且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低。
【关键词】布托啡诺;术后镇痛;妇科,子宫切除术布托啡诺为阿片受体激动-拮抗剂,通过对脊髓κ受体的激动作用而产生脊髓镇痛[1],而作为μ受体拮抗剂,对μ受体兴奋引起的恶心呕吐有抑制作用。
术后镇痛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方法和药物使用种类繁多。
本文旨在观察、评价布托啡诺持续静脉输注用于子宫切除术后静脉镇痛的效果和不良反应,并与芬太尼比较,为临床应用提供客观依据。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6月-2010年9月本院40例子宫切除患者,年龄(38-55)岁。
身高155-168cm,体重(45-75)kg。
心功能分级asaⅰ-ⅱ级。
病人一般情况良好,无心肺疾患且肝肾功能正常,术前无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及药物过敏史。
将60例子宫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布托啡诺组和芬太尼组,每组各占30例。
1.2麻醉方法患者入室后开放外周静脉,快速滴注乳酸钠林格液500-1000ml,常规监测无创血压map、hr、ecg和spo2 。
布托啡诺应用于患者术后自控静脉镇痛的临床研究

v i s u a l a n a l o g u e S C O l ’ e ,r a ms a y s e d a t i o n s c o r e ,a n d i n c i d e n c e o f a d v e r s e r e a c t i o n s i n t h e t wo g r o u p s we r e o b s e r v e d a n d
Au t o n o mo u s Re g i o n , Ba i s e 5 3 3 0 0 0 ,Ch i n a
【 Ab s t r a c t 】 Ob j e c t i 1 l e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 c l i n i c a l v a l u e o f B u t o r p h a n o l or f p a t i e n t - c o n t r o l l e d i n t r a v e n o u s a n a l g e s i a a f t e r s u r g e r y . Me t h o d s 7 6 c a s e s o f c e s a r e a n s e c t i o n p a t i e n t s a d mi t t e d t o a f f i l i a t e d h o s p i t a l o f Y o u j i a n g Me d i c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or f N a t i o n a l i t i e s f r o n O c t o b e r 2 0 1 1 t o O c t o b e r 2 0 1 2 w e r e d i v i d e d i n t o t w o g r o u p s . T h e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n=3 8 ) w a s g i v e n
不同剂量布托啡诺复合芬太尼用于全麻术后静脉镇痛的临床观察

心呕吐 , m组 与 Ⅱ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 <0 0 ) 嗜睡 , P .5 ; Ⅲ 组与 Ⅱ组或 I组 间差异有显 著性 意义 ( P<0 0 ) 总 的不 良反 .5 ;
达 9 . O , 显 高 于 对 照 组 ( < 0 0 ) 6 7 明 P .5。
盆腔手术 2 4例 , 科 胸 腰 椎 及 四 肢 手 术 1 骨 2例 。所 有 患 者 均
的疼痛 , 于 3 为 良好 ,~5 为基本 满意 , 于 5分为差 。 小 分 3 分 大 不 良反应主要观 察恶 心呕 吐、 头晕头 痛 、 皮肤瘙 痒 、 睡 以及 嗜 呼吸抑制等情况 。
P I C A治疗 。按药物剂 量不 同将 患者 随机分 为 3组 : I组 , 布
托啡诺 8 +芬 太 尼 0 4 ;I , 托 啡诺 6 1+ 芬 太尼 mg . mg I组 布 ng
0 6n ;I , . r I组 布托 啡诺 4 +芬 太尼 0 8 。3组 均 以生理 g I mg .
2 1 镇 痛 效 果 .
3组均获得满意 的术后镇 痛效果 , 3组术后 各观察 时间点 的 VAS评分 比较差异无显 著性意义 ( P>0 0 ) . 5 。见表 2 。
2 2 不 良反 应 .
头晕头痛 、 瘙痒 , 间差异 无显著 性意义 ( 3组 P>O 0 ) 恶 .5 ;
14 统 计 学 分 析 .
计量资料用均 数 ±标准差 ( ±s表示 , 用 S S 1 5 ) 采 P S 1. 软件 进行 统计学处理 , 计量资料 组 间比较采用 t 检验 , 计数 资 料采用 卡方检验 , P<0 0 . 5有显著性差异 。
2 结 果
排除 吸毒史及 既往 麻醉镇痛药物使用史 , 组 患者 年龄 、 3 体重 、 手术 时间等差 异无 显著性意义 ( P>O 0 ) .5 。
布托啡诺应用于妇科腔镜术后静脉镇痛的临床体会

布托啡诺应用于妇科腔镜术后静脉镇痛的临床体会摘要】目的观察布托啡诺用于妇科腔镜术后病人自控镇痛(PCIA)的效果及副作用。
方法全麻下行择期妇科腔镜手术(子宫全切,宫外孕,输卵管再通等)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
术后镇痛泵为A组:芬太尼20ug/kg+氟哌啶2.5mg+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B组:布托菲诺150ug/kg +氟哌啶2.5mg+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
采用负荷剂量+持续剂量给药模式,持续剂量背景流速2ml/h,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镇痛效果,用镇静评分法(RAS)评价镇静效果,同时观察两组病人术后不良反应。
结果病人镇痛效果都较为满意,B组VAS评分低于A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RAS评分B组高于A组(p<0.05)。
B组恶心,呕吐,瘙痒,呼吸抑制等并发症少于A组(p<0.01)。
结论布托啡诺静脉术后镇痛效果可靠副用少。
【关键词】妇科腔镜镇痛静脉布托啡诺为阿片受体激动一拮抗剂,通过对脊髓k受体的激动作用而产生脊髓镇痛Ⅲ,而作为u受体拮抗剂,对U受体兴奋引起的恶心呕吐有抑制作用。
本研究旨在观察布托啡诺应用于妇科腔镜术后镇痛效果与副作用。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进行妇科腹腔镜下手术患者80例,ASA分级为I~Ⅱ级,年龄20~62岁。
无严重系统。
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
1.2麻醉方法麻醉前30min肌注巴比妥那1.0mg,阿托品0.5mg,采用静脉复合气管插管麻醉。
麻醉诱导:给予咪达唑仑0.1mg/kg,芬太尼3ug/kg、丙泊酚2mg/kg、阿曲库铵0.8mg/kg静注,行气管插呼吸机机控制呼吸:术中丙泊酚5~10mg/kg.h,芬太尼泵注,吸入七氟醚,间断给予阿曲库铵维持肌松;术中监血压(BP),心率(HR),氧饱和度(SPO2)。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由专人进行随访记录,且不知分组情况。
观察术后4、8、12、24、36、48果、舒适度和镇静情况。
不同剂量布托啡诺用于老年病人术后自控静脉镇痛的观察

不同剂量布托啡诺用于老年病人术后自控静脉镇痛的观察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布托啡诺用于老年病人术后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效果和安全性。
方法 60例食管癌、胃癌手术病人随机均分为B、D、F三组,B组布托啡诺0.1mg/kg+昂丹司琼4mg+生理盐水,总量100ml;D组布托啡诺0.15mg/kg+昂丹司琼4mg +生理盐水,总量100ml;F组布托啡诺0.2mg/kg+昂丹司琼4mg+生理盐水,总量100ml进行PCIA。
记录术后0、3、6、12、24、36h时的VAS评分、Ramsay评分、PCA次数、并发症等。
结果三组0h镇静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各时点VAS均在满意范围;但B组3、6、12、24、36h时的VAS评分明显升高(P<0.05),B组病人PCA次数明显增加(P<0.05),F组24、36h的镇静评分明显升高(P<0.05),与B组比较,D组病人3、6、12、24、36h的镇静评分明显升高(P<0.05),F组呼吸抑制、过度镇静、头晕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
结论 0.15mg/kg布托啡诺用于老年病人术后镇痛安全有效。
【关键词】老年病人术后自控静脉镇痛布托啡诺布托啡诺用于PCIA能明显抑制患者术后5-HT和PS、E浓度的升高,维护心血管系统稳定,可以有效缓解或者消除患者术后疼痛,有利于患者康复[1]。
布托啡诺的镇静作用强于芬太尼[2],有一定的呼吸抑制作用,近来关于布托啡诺在老年病人术后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报道不多。
本研究将不同剂量布托啡诺用于食管癌、胃癌术后老年病人PCIA,对其镇痛效果和安全性进行评价。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食管癌、胃癌手术病人60例,男49例,女11例,年龄65-88岁,ASAⅠ-Ⅱ级,既往无呼吸系统病史,随机均分为B、D、F三组。
1.2麻醉方法所有病人均采用气管插管静脉全身麻醉。
入室后开放一条上肢外周静脉通路,麻醉诱导静注长托宁0.01mg/kg,咪唑安定0.05mg/kg,芬太尼2-3ug/kg,罗库溴铵1mg/kg,依托咪酯0.4mg/kg,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术中泵注异丙酚2-4mg.kg-1.h-1,瑞芬太尼0.1-0.4ug.kg-1.min-1维持麻醉,根据HR、BP变化调整麻醉深度,间断追加芬太尼、维库溴铵,术中芬太尼总量低于10 ug/k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丁丙诺啡及布托啡诺在术后静脉镇痛的临床研究
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麻醉科 221002
王志萍王胜季永齐敦益
丁丙诺啡(buprenorphine)及布托啡诺(butorphanol)是混合型阿片受体激动-拮抗剂,对µ-受体有部分激动作用,对κ和δ-受体的活性很低。
丁丙诺啡及布托啡诺的镇痛效应强,镇痛时间久,呼吸抑制和成瘾性发生率较低,目前国内丁丙诺啡的镇痛研究刚刚起步,而布托啡诺尚未见文献报道,为了解丁丙诺啡和布托啡诺在病人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analgesia,PCA)的作用特点,本研究采用随机双盲抽法观察丁丙诺啡和布托啡诺用于开腹手术后静脉PCA的镇痛效应和不良反应。
资料和方法随机ASA I-II级,开腹手术病人140例,年龄20-65岁,术前无高血压病史,无肝、肾功能明显异常。
常规依托咪酯0.3mg/kg、芬太尼5ug/kg、阿曲库铵0.8mg/kg诱导,术中给予瑞芬太尼0.4ug/kg/min、阿曲库铵9ug/kg/min、异丙酚2mg/kg/h维持麻醉。
病人随机分为丁丙诺啡组(D组)布托啡诺组(B组)和吗啡组(M组),D组和B组进一步分为D1、D2、D3和B1、B2、B3组,每组20例。
D1、D2、D3组分别用0.9mg、1.2mg和1.5mg丁丙诺啡加生理盐水至100ml;B1、B2、B3组分别用6mg、8mg和10mg丁丙诺啡加生理盐水至100ml;M组吗啡40mg 加生理盐水至100ml,接入PCA泵前D、B、M组分别静注0.15mg丁丙诺啡、1mg布托啡诺和5mg吗啡作为负荷量,2ml/h持续静脉泵入。
观察并记录手术后30min、6h、12h、18h、24h、36h和48h心率、呼吸频率、血压及镇痛评分。
结果七组病人的年龄、体重、手术时间、循环呼吸均无显著性差异,除B1组镇痛优良率为60.7%外,其余各组镇痛的优良率都在85%以上,但各组不良反应依药物剂量不同而不同,6mg和8mg布托啡诺组的恶心呕吐发生率均低于吗啡组(P<0.05),0.9mg丁丙诺啡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低于吗啡组(P<0.01或P<0.05),0.9mg和1.2mg丁丙诺啡组呕吐的发生率低于吗啡组(P<0.05)。
结论丁丙诺啡和布托啡诺在镇痛治疗上有着很好的作用,8mg组的布托啡诺和0.9mg组的丁丙诺啡镇痛效果可靠,且不良反应低于吗啡。
为临床术后镇痛的理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