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效率(物理课件)(2)

合集下载

初三物理《机械效率》ppt课件(原创)

初三物理《机械效率》ppt课件(原创)

进阶习题
进阶习题1
用动滑轮将重400N的物体提升5m,拉力F做的功是1000J,求动滑轮的机械效率.
进阶习题2
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重物上升的高度为1m,拉力F做的功为200J,不考虑滑轮重和摩擦, 则拉力F的大小及动滑轮的机械效率分别为( )
进阶习题3
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重物上升的高度为1m,拉力F做的功为200J,不考虑滑轮重和摩擦, 则拉力F的大小及动滑轮的机械效率分别为多少?
公式
01
机械效率的公式为:$eta
=
frac{W_{有用}}{W_{总}}$
02
其中,$eta$表示机械效率, $W_{有用}$表示有用功,$W_{总 }$表示总功。
单位
机械效率的单位是百分比,表示为百 分数。
例如,如果机械效率为80%,则表示机 械效率为80%。
02
机械效率的原理
有用功和总功
谢谢观看
高阶习题
1 2
高阶习题1
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物重G=6×10^3N,滑轮 组的机械效率为80%,拉力F做的有用功是多大?
高阶习题2
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物重G=6×10^3N,滑轮 组的机械效率为80%,拉力F做的总功是多大?
3
高阶习题3
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物重G=6×10^3N,滑轮 组的机械效率为80%,拉力F的大小为多少?
提高生产效率
机械效率的提高意味着生产过程 中能量的利用率更高,从而提高
了生产效率。
降低能耗
机械效率的提高意味着生产过程 中能量的损耗更少,从而降低了
能耗。
增强市场竞争力
机械效率的提高可以降低生产成 本,提高产品质量,从而增强企
业的市场竞争力。

机械效率(共30张PPT)

机械效率(共30张PPT)

机械效率 在物理学中,将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叫做机械效率。
机械效率通常用百分数表示:
机械效率=有 总 用 功 功100
如用字母η表示机械效率,则上式又可写成:
=W有用 100 W总
注意:(1)机械效率η没有单位是一个比值 ; (2)对于实际机械,由于额外功的存在,总有 W有用<W总,因此η<100%。
额外功 2520J
砂子重100N
桶重20N
地面到三楼高6 m
1对砂子 做功
600J
有用功 600J
人拉滑轮做功
总功 720J 2对桶做功
120J
额外功 120J
砂子重100N 桶重20N

滑轮重10N 地面到三楼高6 m
在物理学中,将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叫做机械效率。 (2)对于实际机械,由于额外功的存在,总有
第五节 机械效率
思考:
如何帮助小明的爸爸把50 块木料顺利地搬到房上?
可以使用的方法:
(1)起重机(杠杆) (2)斜面 (3)轮轴 (4)动滑轮(滑轮组)
起重机(杠杆)
斜面
小明利用动滑轮把 木料拉上四楼时,
手拉绳子做的功与 动滑轮对木料做的
功相等吗?
活动 11.7 再探动滑轮
如图所示,用手通过一个弹簧测力计沿竖直 方向匀速拉一个动滑轮,使挂在动滑轮下面
1
2
10
1.5
20
2
5
5
3.0
10
⑴实验中应 匀速拉弹簧测力计.
⑵第一次实验测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6__6_.;7 %
第二次实验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大于(选填“大于”、“小于
或“等于”)第一次实验时的机械效率.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12.2-3 滑轮 机械效率 课件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12.2-3 滑轮 机械效率 课件

新知探究 斜面的特点
光滑的斜面
沿斜面向上的推力:
F= —Gl h—
斜面高度一定时,斜面越长越省力
新知探究
典例5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使用轮轴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B.盘山公路实际上就是一个斜面 C.动力作用在轮轴的轮上,轮的半径就是动力臂 D.使用轮轴一定省力
轮轴不一定省力,关键看动力 作用在轮上还是轴上
他的目的是: 把沙子运上三楼
• 对沙子做功 对人们有用必须做的功
• 对空桶做功 • 克服自身重力做功
有用功 并不需要做但又不
得不做的功
额外功
3 自主学习
1. 有用功(W有):为了达到工作目的,必须做的功。
2. 额外功(W额):为了达到工作目的,并非我们所需 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3. 总功(W总):动力所做的所有功。 即有用功与额外功的总和。 公式(1): W总 = W有 + W额
第12章 第2节
滑轮
学习目标
1.能识别定滑轮和动滑轮; 2.通过实验,掌握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并能根据需要 选择合适的滑轮解决实际问题; 3.通过对滑轮组的学习,掌握安装滑轮组的方法,并能根 据安装情况分析拉力的大小与物重的关系。
【重点】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 【难点】安装滑轮组的方法及根据情况分析滑轮组拉力的大小与物重的关系。
A.省力,不改变施力方向 B.不省力,改变施力方向 C.既省力,也改变施力方向 D.既不省力也不改变施力方向
新知探究 典例3 如图所示,小明用重为4N的定滑轮匀速提升物体,小明所用拉 力为10N。不计摩擦和绳重,则物体的重力为( C )
A.4N C.10N
B.6N D.14N
新知探究

2023中考物理复习课件:机械效率 机械能及其转化

2023中考物理复习课件:机械效率 机械能及其转化
度及高度是否有变化上分析。例如:一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到底端
的过程中,物体质量不变、速度不变、高度下降,所以动能不变、
重力势能变小、机械能不守恒。原因是物体在下滑过程中受到摩擦
力的作用,消耗了部分机械能。
☞考点一:机械效率
1.下列有关机械做功、功率、机械效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效率越高的机械,功率越大
400 N,动滑轮重60 N,不计绳重及摩擦,将重物匀速提升0.5 m,人
需用的拉力为
所做的有用功为
230
200
N,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
J。
1
m,人
谢谢观看
(1)电动机拉绳的速度大小;
(2)电动机对绳的拉力大小。
解:(1)由图可知n=2,
物体运动速度为

v= =
=0.4

m/s
绳自由端速度为
v1=2 v=2×0.4 m/s=0.8 m/s
(2)电动机做机械功功率为
P1=ηP=50%×2 200 W=1 100 W
电动机对绳的拉力
※考点点拨
1.机械效率与功率的区别。
(1)机械效率是指有用功占总功的百分比,功率是指单位时间做功的多
少,是描述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机械效率没有单位,功率有单位。
(3)机械效率高的只代表性能好,但不一定做功快,而功率大的代表做
功快,但不一定做有用功多。
2.怎样判断机械能是否守恒。
在动能和重力势能转化中,要判断机械能是否守恒,需从质量、速
机械效率 机械能及其转化
◇ 考点导航
◇ 考点回顾
◇ 夯实基础
◇ 优化提升
◇ 搏击中考
1.机械效率(了解)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10.5 机械效率》课件2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10.5 机械效率》课件2
W总 F s 120N 18m 2160J W有 1800J 83.3% W总 2160J
判断:下面说法中是否正确
1. 做功多的机械,机械效率高 2.做总功越多,机械效率越低 3.做相同的有用功,额外功越少,机械效率越高 4.做相同的总功时,有用功越多,机械效率越高 5.用不同的滑轮组,做的有用功相同时,机械效率一 定相同 6.因为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 7.做的额外功一定时,总功越少,机械效率越高 8.有用功在总功中占的比例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9. 机械效率高的机械省功 10.机械效率高的机械有用功占总功比值大
你会选择哪种方案,说下你的理由?
人 1对砂子做功 提 沙 2对桶做功 子 做 功 3克服自重做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人 1对砂子做功 拉 滑 轮 2对桶做功 做 功 3对动滑轮做功
人 1对砂子做功 拉 滑 轮 2对口袋做功 做 功
3对动滑轮做功
有用功W有 :对人们有用的功 额外功W额 :为了省力或方便等原因多做的功
总功 W总:有用功与额外功的总和
机械效率
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
W有 100% 公式: W总
机械效率一般用百分数表示,没有单位
机械效率的范围是多少?
0~1
例 用一动滑轮将重200N的砂子提到9m高的脚手架上, 所用力是120N,求有用功、总功机械效率各是多少?
解:
W有 G h 200N 9m 1800 J

初三物理全册《滑轮组机械效率的计算》课件新人教版

初三物理全册《滑轮组机械效率的计算》课件新人教版
•例1: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把重为80N的物体 匀速提起。(1)在不计绳重、动滑轮重和摩擦的
情况下,拉力F的大小是•40 N;(2)若实际的
拉力为50N,匀速将物体提高4m,则拉力所做
的功是•400 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0% 。
•2、如下图所示,用一动滑轮拉一物体在
水平面上匀速运动的距离是L ,物体受到
的摩擦力为f,水平拉力为F,则动滑轮所
做的有用功W有用=•f_•_fL_ •的机械效率为_•2_F__
,总功W总=_•_2_F_它 (不计滑轮重L力)
•f L
•f
•F
•F物
滑轮组机械效率计算
•2、用如图的滑轮组水平地拉动物体.已知物重为
1000N,物体与地面间的摩擦力是240N,当绳端的
拉力是100N物体移动了4m时。求:有用功、总功
• (2)若动滑轮的重为12N(不计绳
•1280 J
重及摩擦),计算滑轮组的机械效 率•N.
•等时性 40s
•额外功 12N 8m•G
•f •8m
• 2009河北
• 6、小明做“测滑轮组机械效率”实验时,用图 中所示的滑轮,组装成滑轮组,请在图中画出使 用该滑轮组时最省力的绕法。用此滑轮组将重为 3.6N的物体匀速提起时,拉力的功率为0.36W,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忽略摩擦及绳重)
•5•• 、如•拉图力•所做示的,W功额用W=滑=GF轮动sh,组=所1拉2以×着F8=重=69060(NJ的)物• 体=A8沿0(水N平)
s 方功•向为匀12拉速8力0•移J的滑动.功轮,率组P在的=4机0械内效物率η体=•移=动3了2(W8m) F的大小及拉力的功率
•W有用 •直接对物体所做的功
•W有用=F物S物

中考物理讲义课件 第11讲 第2课时 滑轮 斜面 机械效率

中考物理讲义课件 第11讲 第2课时 滑轮 斜面 机械效率

真题自测明确 考向
滑轮组的相关计算 1.(2020·南充)(多选)如图所示,重为 2N 的物体 A 放在水平桌面上,重为 5N 的 物体 B 挂在动滑轮下,每个滑轮重为 1N(不计绳重和摩擦),B 恰好可以匀速下降。 现对 A 施加水平向左的拉力使 B 上升,当 B 以 0.3m/s 的速度匀速上升时,拉力 大小为 F。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C ) A.B 匀速下降时,物体 A 受到 3N 的摩檫力 B.拉力 F 的大小为 4N C.拉力 F 的功率为 3.6W D.B 匀速上升 0.6m 的过程中,拉力 F 做功 2.4J
提升重物过程中所做的有用功:W 有=GAh=5000N×2m=1×104J, 提升重物过程中所做的额外功:W 额=G 动h=650N×2m=1300J,



整个机械的机械



η

W有 W总
×
100%

W有 W有+W额
×
100%

1×110×4J1+041J300J×100%≈88.5%;
(3)工人师傅利用该装置将另一物体 B 以 0.1m/s 的速度匀速放入水中的过程 中,绳子拉力功率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丙所示,请计算物体 B 的密度。(ρ 水 =1.0×103kg/m3)
2.(2017·南充)如图所示,在滑轮组的作用下,重为 300N 的 A 物体以 0.2m/s 的速度匀速上升,动滑轮重为 60N,不计绳重和摩擦。则绳子自由端的拉力 F= 120 N,拉力 F 做功的功率 P= 72 W。
3.(2012·南充)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放一个重 300N,底面积为 100cm2 的物体,不考虑绳的重力和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匀速拉动物体时,物体与 地面的摩擦力为 60N,则水平拉力 F= 30 N,物体对地面的压强是

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 11.5 机械效率 课件 (共28张PPT)

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 11.5 机械效率 课件 (共28张PPT)

16
3
2.5
9
80
26
5
2.5
18
80
36
8
2.5
24
❖小红在小明实验的基础上 利用图乙也做了实验, ①小红的做法目的是为了改变 滑轮组的绕线方式;
②当这两位同学使用各自的滑轮组提升相同的重物时 ,若忽略绳重及摩擦,它们的机械效率 相同 ,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理由是: 做的有用功相同,做的额外功也相同 。 得到的结论是:_滑__轮_组__的_机__械_效__率_与__绕_线__方__式_无__关_
F做的功为总功 克服物重做的功为有用功
克服动滑轮重、绳重、摩擦 等做的功为额外功
F做的功为总功
克服物体所受摩擦力做的功 为有用功 克服绳和轮、轮和轴间摩擦 等所做的功为额外功
机械效率
1、定义: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做机械效率。
2.公式: W有用 100% W有用 100%
W总
W有用 W额外
有用功(J) 额外功(J) 总功(J)
有用功与总功比值
1 600
2520 3120 19.2%
2 600
180 780 76.9%
3 600
90 690 87.0%
实验探究: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实验原理:
•所测物理量: 物重G、拉力F、重物上升的距离h、 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 •测量仪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
实验步骤:
1、按图组装滑轮组,记下钩码和弹簧测力计的位置 2、匀速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G升高, 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用刻度尺测出钩码上升的 距离h和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
在此实验中操作的关键:
1、匀速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 2、不能在静止时读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应在匀速拉动过程中读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对动滑轮 做功
1对砂子做功
人 600J


轮 做
2对口袋做功

690 J
3对动滑轮 90 J
做功
你希望额外功多些还是少些呢?
机械效率
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
公式:
W有 W总
机械效率一般用百分数表示,没有单位
看看刚才的数据,思考机械效率会大于1吗?为什么?
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
W总= W有用+W额外
六.课后思考:
(1)“机械效率大的简单机械,一 定比机械效率小的简单机械省力。 ”这句话对吗?
(2)利用机械功原理分析:“省力 的机械一定费距离。”
示例
在灾难面前不屈服,而应更加勇敢地去正视它。 关心自己的灵魂,从来不早,也不会晚。 要了解一个人,只需要看他的出发点与目的地是否相同,就可以知道他是否真心的。 君子赠人以言,庶人赠人以财。——荀况 青春如此华美,却在烟火在散场。 世上的事就是这样:只要你以积极的态度,勇敢的面对,脚踏实地的努力奋斗,成功就会与你如影随形!我渴望你能成功!——李慎奇 人生终有许多选择。每一步都要慎重。但是一次选择不能决定一切。不要犹豫,作出选择就不要后悔。只要我们能不屈不挠地奋斗,胜利就在 前方。 人生,就要活得漂亮,走得铿锵。自己不奋斗,终归是摆设。无论你是谁,宁可做拼搏的失败者,也不要做安于现状的平凡人。
总功 W 总:有用功与额外功的总和
请计算出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分别是多少?
砂子重100N 口袋重5N
人重400N
桶重20N
地面到三楼高6 m
动滑轮重10N
1对砂子做功
人 600J 提 沙 子 2对桶做功 做 功
3120
J
1对砂子做功
人 600J


轮 做
2对桶做功

780J
180J
3克服自重 2520J 做功
起重 机的机
械效率 是60% 它表示 什么意 思?
使用起重机提升重物时所做的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 是60%,也可以说有用功在总功中占有60%,另外的
40%是额外功.
例题精选:
例:某人用如图所示的滑 轮组提升2000牛的重物, 使用的拉力是800牛,绳 子自由端被拉下4米。(1) 这个人做的总功是多少焦? (2)有用功是多少焦? (3)额外功是多少焦? (4)这个滑轮组的机械 效率是多少?
3、这“省功”与前面所说的“使用任何机械都 不能省功”是否矛盾?为什么?
不矛盾。因为动力对滑轮组做的功,还是等 于滑轮组克服重物的重力和本身重力及摩擦 所做的功,仍然是:总功=有用功+额外功。
4. 如果用上例中的滑轮组将重2200N 的重物G,提升1m, 机械效率η,=?
(65.9%) 5. 比较η,与η的大小说明了什么?
第十四章 功和机械能
第二节 机械效率
复习: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功的原理是什么?
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W用机械 W不用机械
通过一动滑轮用60 牛的拉力提起重为 100牛的重物,使重物提高2米。
(1)拉力做多少功?
F
(2)如用手直接提起做功多少?
S=2h=2×2m=4m W用机械=FS=60N×4m=240J
W手=Gh=100N×2m=200J 为什么利用实际机械做的功大于不用机械直 接用手做的功呢 ?
身体健康, 只要你确信自己正确就去做。做了有人说不好,不做还是有人说不好,不要逃避批判。
志坚者,功名之柱也。登山不以艰险而止,则必臻乎峻岭。
学习进步!
(4) W 有用 20 00 0 .625 6.2 5% W 总 3200
答:(略)
思考问题:
1、例题中总功、有用功、额外功中哪些功一点都不 能省?
(有用功一点不能省,否则达不到目的。)
2、哪些功可以省一些?
额外功可以想办法省一些,如减轻动滑轮重 力减少动滑轮个数,其额外功可以省一些,有 用功不能省,而总功=有用功+额外功,这样总 功也就可省一些。
几个简单机械的应用
杠杆
动滑轮
滑轮组
人 提 (1)对砂子做功 沙 子 (2)对桶做功 做 (3)克服自重 功 做功
人 (1)对砂子做功 人 (1)对砂子做功


滑 轮
(2)对桶做功
滑 (2)对口袋做功 轮


功 功 (3)对动滑轮做功
(3)对动滑轮做功
有用功 W 有用 :对人们有用的功 额外功W 额 :人们不需要但又不 得不做的功
F G
已知:G=2000牛 F=800牛 S=4米 n=4
求:W 总 W 有用 W 额外
解 :(1 )W 总 F S 8 0 4 0 32 (焦 ) 00
(2 )W 有 用 G G h•S n20 4 4 0 2 00 (焦 0 ) 0
(3 ) W 额 W 外 总 W 有 3 用2 20 0 1 0 0 2 (焦 0 )00
五.教学总结
本节重点内容可以概括为两个“一”:
“一个概念”即机械效率:是指有用功与总功的 比值。机械效率大,表示使用机械做功时有用功 在总 功中占的份额大,因此机械效率越大的机械 越好。
“一条规律”即机械功原理:使用任何机械 做功时,动力对机械做的功(W总),等于机械 克服所有阻力做的功(W有用+W额外)。(使用 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