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性贫血治疗指南》
肾性贫血治疗的临床指南

肾性贫血治疗的临床指南肾性贫血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病症,主要由于慢性肾脏疾病导致的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分泌不足所引起。
本指南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关于肾性贫血诊断和治疗的全面指导。
一、诊断标准1. 患者有慢性肾脏疾病史,预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60ml/(min·1.73m²)。
2. 血红蛋白浓度<130g/L。
3. 骨髓铁储备充足,无明显感染或其他溶血性疾病。
二、治疗原则1. 针对病因治疗:控制慢性肾脏疾病进展,减少EPO分泌抑制因素,如铁剂缺乏、炎症状态等。
2. 输血治疗:根据患者病情及血红蛋白水平决定输血指征。
3. 药物治疗:主要包括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激动剂、铁剂、叶酸和维生素B12等。
三、具体治疗方法1. 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激动剂:皮下注射,根据患者反应和血红蛋白水平调整剂量。
常用药物有地贝波特(Darbepoetin alfa)和米泊酸(Methoxypsoralen)。
2. 铁剂补充:口服铁剂(如硫酸亚铁、右旋糖酐铁等)或静脉铁剂(如蔗糖铁、葡萄糖酸铁等),根据铁代谢检查结果和患者贫血程度决定。
3. 叶酸和维生素B12补充:叶酸口服,维生素B12可通过注射或口服给药。
4. 输血治疗:根据患者病情及血红蛋白水平决定输血指征。
四、治疗监测1. 定期检测血红蛋白、铁代谢指标、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
2. 监测患者血压、心功能,警惕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3. 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如高血压、透析患者药物清除情况等。
五、治疗目标1. 提高血红蛋白水平至正常范围,预防并发症发生。
2. 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3. 延长患者生存时间,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
六、患者教育1. 告知患者肾性贫血的病因、治疗方法及治疗的重要性。
2. 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药物,遵守医嘱,定期复查。
3. 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控制慢性肾脏疾病进展。
本指南根据我国肾性贫血的诊疗现状制定,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合理的治疗方案。
肾性贫血的治疗方法

肾性贫血的治疗方法
肾性贫血是一种由于肾脏功能异常而引起的贫血症状。
治疗肾性贫血的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肾病治疗:首先需要治疗肾脏疾病本身,以改善肾脏功能。
这可能包括药物治疗、透析或肾移植等。
2. 补充铁元素:肾性贫血常伴随着铁元素的缺乏,因此补充铁剂是治疗的关键。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开具合适的铁剂,并指导正确的用药方法。
3. EPO治疗:EPO(促红细胞生成素)是一种可以刺激骨髓产生红细胞的药物。
对于肾性贫血患者,EPO治疗可以提高红细胞的生成,从而缓解贫血症状。
EPO通常通过皮下注射的方式使用,用药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4. 膳食调整:合理的膳食调整可以帮助改善肾性贫血。
患者应尽量摄入富含铁元素的食物,如红肉、蛋黄、豆类和绿叶蔬菜等。
此外,还应避免摄入过多的钠和磷,以减轻肾脏的负担。
5. 并发症治疗:肾性贫血可能伴随着其他并发症,如高血压、贫血性心脏病等。
治疗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并发症,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总之,治疗肾性贫血需要综合考虑肾脏疾病本身和贫血症状,采取综合治疗措施。
在接受治疗期间,患者应密切配合医生的指导和监护,遵循治疗方案,并定期复查以评估治疗效果。
肾性贫血的治疗

KDIGO指南.2012 肾性贫血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4修订版
ESAs用药方式和途径
初始剂量:建议50~100IU/Kg每周3次,或10000IU每周1次 Hb每月增加10~20g/L,避免1月内增加20g/L以上 推荐ESAs治疗1个月后再调整剂量 Hb未达标,每次增加20IU/Kg每周3次,或10000IU每2周3次 Hb升高且接近130g/L时,剂量降低25%,再升高,再降低25% 任意两周内Hb升高水平超过20g/L,降低剂量25% 下调Hb时,避免长时间停药,可能导致持续降低 皮下注射具有更好的生物利用度,减少用药量,降低不良反应
提要
1
肾性贫血发病率高且危害严重
2
肾性贫血诊治的相关指南
3
肾性贫血的治疗
国外肾性贫血指南
K/DOQI:CKD贫血治疗指南(2001) EBPG:欧洲最佳实践指南(2004) K/DOQI:部分内容更新(2006/2007) KDIGO:CKD贫血临床实践指南(2012)
国外指南的主要区别
内 KDOQI(2001) EBPG(2004) 容
对于CKD合并活动性恶性肿瘤患者,应用ESAs治疗时应提高警惕, 尤其是以治愈为目的的活动性恶性肿瘤患者及既往有卒中史的患者 。
不良反应:高血压,癫痫,血管通路血栓,高钾血症等
KDIGO指南.2012 肾性贫血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4修订版 Palmer SC,Navaneethan SD,Craig JC,et al.Meta-analysis:erythropoiesis-stimulating agents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kidneydisease.Ann Intern Med,2010,153(1):23-33. Besarab A, Bolton WK,Browne JK,et al,The effects of normal as compared with low hematocrit values in patients with cardiac disease who are receiving hemodialysis and epoetin.N Engl J Med,1998,339(9):584-590.
《中国肾性贫血诊治临床实践指南2021》解读

《中国肾性贫血诊治临床实践指南2021》解读01背景概述为规范中国肾性贫血的诊断和治疗管理,针对以往肾性贫血专家共识存在的问题,中国医师协会肾脏内科医师分会肾性贫血指南工作组于2021年编写发布了《中国肾性贫血诊治临床实践指南》(以下称为《指南》)。
新版《指南》系统介绍了肾性贫血的病因与发病机制、诊断与病情评估、治疗原则、靶目标与具体方案、治疗低反应性以及特殊肾脏疾病患者贫血诊疗。
本文就肾性贫血中常见的铁缺乏作重点解读。
02肾性贫血流行病学肾性贫血不仅是肾脏疾病重要的并发症,也是常见的合并疾病,已引起世界各地的广泛关注。
数据显示,我国成年人的慢性肾脏病(CK D)患病率已达到10.8%,其中非透析CKD患者总体贫血患病率为28.5%~72.0%,且随着CK D进展而增加。
透析患者贫血患病率更是高达91.6%~98.2%。
肾性贫血不仅会影响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还会进一步促进肾脏病的发展,增加终末期肾病、心血管事件及死亡风险的发生率。
因此,规范诊疗肾性贫血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03肾性贫血发病机制肾性贫血是指各种肾脏疾病导致红细胞生成素绝对或相对生成不足,以及尿毒症毒素影响红细胞生成及其寿命而发生的贫血。
通常当男性血红蛋白(H b)<130 g/L,非妊娠女性H b<120 g/L,妊娠女性H b<110 g/L,可诊断肾性贫血。
肾性贫血是一类复杂的临床问题,其发病机制为:1.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生成不足及活性降低;2.铁缺乏及代谢障碍,另外患者营养不良、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炎症、尿毒症毒素、失血等也有可能引发。
因此,需要系统规范的检查,进行排他性诊断评估。
其流程为:1.需要明确是否存在贫血;2.需要排除其他疾病导致的贫血,包括营养不良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出血性贫血、血液系统疾病导致的贫血,对于合并其他贫血的CK D患者,首先需要对因治疗;3.诊断肾性贫血后,还应进一步纠正铁缺乏、炎症等危险因素,再给予药物治疗。
肾性贫血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第26页
C
铁剂治 疗指征
SF> 500 ug/L 标准上不常规应用静脉 补铁治疗,若排除了急性期炎症,高 剂量 ESAs 仍不能改进贫血时,可试 用铁剂治疗。
肾性贫血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第27页
3、铁剂使用方法和剂量
非透析患者及腹膜 透析患者可先试用 口服路径补铁,或 依据铁缺乏状态直 接应用静脉铁剂治 疗。
肾性贫血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第32页
3.ESAs治疗靶目标
血红蛋白≥110 g/L, 但不推荐 >130 g/L 以上;
目标值
依据患者年纪、 透析方式、透析 时间、ESAs 治 疗时间长短、生 理需求以及是否 并发其它心血管 疾病等情况进行 药品剂量调整
肾性贫血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第33页
肾性贫血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②静脉路径铁剂维持性治 疗:当铁状态达标后,应 用铁剂剂量和时间间隔应 依据患者对铁剂反应、铁 状态、血红 蛋白水平、 ESAs 用量、ESAs 反应及 近期并发症等情况调整, 推荐 100 mg 每 1-2 周 1 次。
肾性贫血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第28页
3、铁剂使用方法和剂量
假如患者 TSAT≥50% 和(或)血清铁蛋白 ≥800 ug/L,应停顿静脉补铁 3 个月,随即 重复检测铁指标以决定静脉补铁是否恢复。 当 TSAT 和血清铁蛋白分别降至≤50% 和 ≤800 ug/L 时,可考虑恢复静脉补铁,但每 七天剂量需降低 1/3 - 1/2。
每6个月测量血红蛋白1次
CKD5期和 透析
每3个月测量血红蛋白1次
肾性贫血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第18页
有贫血病史
评定贫血频率
肾性贫血的诊治方案

肾性贫血的诊治方案作者:娄探奇王成来源:《中国社区医师》2010年第40期贫血是慢性肾脏病(CKD) 患者尤其是透析患者最常见、最主要的并发症之一。
肾性贫血是指由肾脏红细胞生成素(EPO)产生不足或肾衰竭患者血液中某些毒性物质干扰红细胞生成和代谢而导致的贫血。
目前已认识到贫血与慢性肾功能不全(CRF)的许多临床症状有关,严重影响肾衰竭患者的预后。
因此,提高肾性贫血治疗水平,对肾衰竭患者至关重要。
近些年,随着临床研究的进展和对疾病理解的加深,国内外先后提出一些临床指南,如2004年欧洲发布了《欧洲慢性肾衰竭患者贫血治疗最佳实践指南》(EBPG);2006年美国发布了《慢性肾脏病贫血临床实践指南及临床实践建议》,2007年NKF-KDOQI 又专门对其中“应用红细胞生成刺激剂(ESA)后血红蛋白目标值”的内容作了修订;而2007年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分会亦公布了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在肾性贫血中合理应用的专家共识。
肾性贫血的诊断和治疗有了一定的进展,现分述如下。
贫血的诊断、评价贫血的诊断WHO的贫血诊断标准:成人女性血红蛋白(Hb)70岁男性由于人种和体型等诸多因素的差异,我国不宜生搬硬套国外的标准。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内科学》(第7版)记载:我国血液病学家认为在我国海平面地区,成年男性Hb贫血的评价时机和内容所有慢性肾脏病患者,不论其分期和病因,都应该定期检查Hb。
女性Hb贫血的治疗贫血治疗的目标值Hb水平应≥110g/L,目标值应在开始治疗后4个月内达到,如果低于此值,患者生活质量差,易发生心脑血管事件,死亡率高。
但是,Hb治疗目标值有无上限?近期5个研究血红蛋白靶目标值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完成,在此基础上进行荟萃分析即发现,Hb目标值>130 g/L时发生威胁生命的不良事件风险会显著增加,所以提出了Hb的上限为130 g/L。
但临床实践中,靶目标值应依据患者年龄、种族、性别、生理需求以及是否合并其他疾病情况进行个体化调整,如伴有缺血性心脏病、充血性心力衰竭等疾病患者靶目标值不宜过高。
关于肾性贫血治疗相关指南与共识回顾

Review of the guidelines and conseusns about the treatment of renal anemia WANG Li-jun,YUAN Wei-jie Department ofNephrology,theFirstPeople’SHospitalAff iliatedtoShanghaiJiaotong University,Shanghai 20008&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YUAN Wei-jie,Email:ywj4169@ 163.com
贫 血 是 指 外周 血 单 位 内血 红 蛋 白量 、红 细胞 数 和 (或)红细 胞 比容 低于 正 常低 限 的一种 状 态 。全 身 各 系统 疾 病 均 可 导 致贫 血 的发 生 ,慢 性 肾脏病 患者 是 贫 血 的高 发 人 群 ,我 们 将 之称 为 肾性 贫 血 。 肾性
to provide clinicians with the advices through reassessment of t he guidelines in EBPGs,K/DOQI,K/DIGO
an dNICE.
[Key words]Anemia;Chronic kidn ey disease;Guideline;Consensus;Review
中 国 血液 净 化 2018年 1月 第 17卷 第 1期 Chin 5 Blood Purif,.Tanuary,2018,Vo1.I7,No.1
关于肾性贫血治疗相关指南与共识回顾

关于肾性贫血治疗相关指南与共识回顾王莉君;袁伟杰【期刊名称】《中国血液净化》【年(卷),期】2018(017)001【摘要】贫血是慢性肾脏病常见并发症,肾性贫血的规范化治疗涉及到贫血监测、铁剂和红细胞生成素的合理应用、肾性贫血治疗的靶目标等方面.指南及共识对治疗存在重要指导意义,本文通过复习和回顾包括欧洲最佳指南(european best practice guidelines,EBPGs)、肾脏病预后质量指南(kidney disease outcome quality initiative,K/DOQI)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idney disease:improving global outcmes,K/DIGO)临床实践指南及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 clinical excellence,NICE)等指南,为临床肾性贫血治疗提供指导.【总页数】5页(P1-5)【作者】王莉君;袁伟杰【作者单位】200080上海,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200080上海,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9【相关文献】1.参考相关指南建立某三甲医院肾性贫血治疗方案的评价标准及应用 [J], 张圣雨;王霞;江洁龙;姜玲2.盘点2016脑卒中重要指南共识回顾 [J], 梅斯医学3.解读首个《IgG4相关性疾病管理和治疗的国际共识指南》 [J], 陈雨;张文4.国际骨关节炎研究学会髋与膝骨关节炎治疗指南——第二部分:基于循证和专家共识之治疗指南 [J], 曹月龙;高宁阳;庞坚;王翔;徐宇;段铁骊;赵咏芳;詹红生;石印玉5.国内《耐药结核病化学治疗指南(2019年)》与相关共识的特色及要点分析 [J], 范琳; 刘一典; 肖和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参考文献
• 2004年《欧洲慢性肾衰竭患者贫血治疗最佳实践指南》 (European Best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Anemia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Renal Failure,EBPG)
• 2004年EBPG及2006年K/DOQI指南指出: 尿毒症患者口服铁剂吸收差,而且为预防高磷血 症而服用的钙盐或铝盐还能影响铁吸收,所以此 时静脉给药是最佳补铁途径。
9
EPO治疗的用药剂量
EPO治疗应分为Hb上升时期(矫正期)治疗及Hb达标后(维持 期)治疗。
• 用药原则: 起始剂量和剂量调整应该根据患者的Hb水平、Hb目标值
、Hb增长速度及临床状况来决定,一般矫正期较维持剂量 高20%~30%
• 临床推荐:
–矫正期内EPO 用量可以以Hb每月上升10~20g/L为目标,在机 体不缺铁情况下,EPO的皮下注射初始剂量可在100~ 150IU/(kg·w)范围
• 1999年EBPG和2000年青春前患者Hb<110g/L,红细胞 压积(Hct)<33%
–成年男性及闭经后女性Hb< 120g/L,Hct< 37%为贫血
• 2004年EBPG及2006年K/DOQI均明确指出, 在评估贫血时,检测Hb浓度比检测Hct更容 易、更稳定、更可靠,所以近年肾性贫血 诊疗指南都再不用Hct诊断贫血。
4
肾性贫血治疗目标值
• 而美国K/DOQI指南各版的Hb目标值却在不 断变动:
• 2000年认为Hb应达110~120g/L • 2006年认为Hb应>110g/L,上限值仅叙
“专家组意见认为没有足够证据显示应> 130g/L” • 直至2007年此目标值叙述才十分明确,认 为Hb“应达110~120g/L,而不应该超过 130g/L”
– 维持期减量20%~30%
10
EPO的给药途径
• 透析前及腹膜透析患者: 主张EPO皮下给药(此途径给药能用较小剂 量较长时期地维持体内促红细胞生成素在 有效血浓度水平)
• 血液透析患者: 可根据患者意见选择皮下或静脉给药(透析 结束前从管路静脉端注入EPO可以减少患者 皮下注射疼痛,但会需要较大EPO用量)。
意见应予重视,一定要在取血后4h内完成化验分析。
6
补铁时机的规定
• 2006年K/DOQI规定:
非血液透析患者铁蛋白<100ng/ml或血液透析患者< 200ng/ml,TSAT<20%应补铁。
• 既往的指南在应用铁蛋白指标时,未区分血液透 析与非血液透析患者,一律规定<100ng/ml应补 铁。
2
贫血诊断标准及评估方法
• 2004年EBPG规定的贫血诊断标准为:
–成年女性血红蛋白(Hb)<115g/L –成年男性Hb<135g/L,70岁以上老年男性Hb<
120g/L
• 2006年K/DOQI指南规定的贫血诊断标准为:
–成年男性Hb<135g/L –成年女性Hb<120g/L
3
贫血诊断标准及评估方法
• 延长给药间隔的希望,应该寄托于某些新型长效 EPO制剂的应用,如达依泊汀α 及持续性促红细 胞生成素受体激动剂(continuous erythropoietinreceptor activator,CERA)。
12
合理补充铁剂
• 在应用EPO治疗肾性贫血时,均需定期评估体内铁 状态,参考其检测结果配合应用铁剂。
11
EPO给药频度
• 2004年EBPG明确指出:EPO的半衰期较短,通常应 每周2或3次给药
• 每周1次皮下注射治疗肾性贫血,给药之初过高的 药物浓度会造成药物浪费,因为骨髓造血祖细胞 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在此时已饱和,而后当受 体恢复至可用时,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却已 下降。这可能只宜用于透析前及腹膜透析患者, 因为在家注射不方便,减少注射频度有必要。
• ③人体每日的TSAT水平会在较大范围地自然变动,因此一 次TSAT检测结果很难准确反映体内功能铁状态,TSAT应该 多次检测然后综合分析。
• ④2006年K/DOQI指南十分强调:“铁状态检测结果必须与 Hb上升情况及EPO使用剂量进行联合分析,然后指导铁剂 治疗”,最常用的铁状态检测指标(如铁蛋白及TSAT)都 有明显局限性,单独依靠它们的检测结果(尤其是一次检 测结果)就指导铁剂应用很易导致错误。
5
机体铁状态检测及评价
• 反映铁储存状态:
– 铁蛋白
• 反映功能铁状态:
– 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 – 低色素红细胞百分比(PHRC) – 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容量(CHr)
• 对于功能铁检测指标的评价: PHRC是评价功能铁状态的最佳指标。 缺点:长时间的样本运送和储存会使PHRC检测值增高。 至今,国内基本没开展PHRC及CHr检测,若检测PHRC上述
• 2006年美国《慢性肾脏病贫血临床实践指南及临床实践建 议》(K/DOQI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and Clinical Practice Recommendations for Anemia in Chronic Kidney Diseases)
• 2007年NKF-KDOQI《应用红细胞生成刺激剂(EPO)后血红蛋 白目标值》的修订
强调铁蛋白>500ng/ml时即不应使用静脉铁, 防止铁中毒发生这一修订十分必要。
8
铁状态检测指标及判断结果 注意事项
• ①使用静脉铁剂时,至少要停用静脉铁一周再抽血检测铁 状态指标。
• ②铁蛋白同时是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炎症、肿瘤及肝病 时测定值都会增高(可增高2~4倍),此时其值不能反映 体内铁储存状态。
• 因为血液透析患者存在透析管路丢血等因素,更 加需要铁补充,而且已有较多循证医学证据证明 ,只有铁蛋白下限高于200ng/ml者EPO疗效才更佳 。
7
停用铁剂的指针
• 2000年K/DOQI指出:
–血清铁蛋白不应>800ng/ ml –TSAT不应>50%
• 2004年EBPG观点基本与上述相似。 • 2006年K/DOQI指南修订了铁蛋白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