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电大中国法制史第二次作业与答案
电大《中国法制史》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中国法制史》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答案(第1—5章)一、填空题(每空降兵分,分20分)1.禹刑 2.汤刑 3.九刑 4.杀 5.醢 6.兄终弟及 7.媒氏8.神权法指导思想 9.田里不鬻 10.七出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分20分)1.A 2.D 3.A 4.B 5.D 6.D 7.C 8.B 9,A 10.D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分20分)1.ABC 2.ABCD 3.ABC 4.CBD 5.ABCD 6.ABCD 7.BC 8.BCD 9.ABC 10.ABCD四、名词解释(每题6分,分30分)1.质剂:买卖双方各执一半。
这种竹简分为长短两种,长(券)叫质,用来买卖奴隶或牛马等;短(券)叫剂,用来买卖兵器或珍异物品。
2、六礼:西周结婚的程序;包括纳采,问名,纳吉,纳币,请期,亲迎,后来封建社会基本上沿用西周的六礼制度。
纳采指男家请媒人去女家提亲,女家答应议婚后,男家备礼前去求婚。
问名指男家请媒人额外内女方的名字和出生年月日。
纳吉指男家卜得吉兆之后,备礼通知女家,决定纺结婚姻。
纳征指男家向女家送聘礼,又叫纳市。
请期指男家选定婚期,备礼告诉女家,求其同意。
亲迎指新郎亲自去女家迎娶。
六礼始于奴隶社会,对后世影响很大,是包办婚姻与买卖婚姻相结合的体现,并充满浓厚的迷信色彩。
3.五听:审判官在审判活动中观察当事人心理活动的五种方法,始于西周,对后世有较大影响。
《周礼?秋官。
小司寇》“以五声听狱讼,求民情,一曰辞听;二曰色听;三曰气听;四曰耳听;五曰目听。
”辞听指听当事人陈述,理亏则语无伦次;色听指观察当事人表情,理亏则面红耳赤;气听指听当事人陈述时的呼吸,理亏则气喘;耳听指观察当事人的听觉反应,理亏则听觉失灵;目听指观察当事人眼睛,理亏则不敢正视。
“五听”表现出浓厚的形式主义特点,但就其注意观察当事人心理活动而言,有一定借鉴意义。
4.《法经》: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系统的封建法律。
由战国时期魏国李悝制定了《法经》。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法制史》问答题题库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法制史》问答题题库及答案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西周法律规定的结婚制度有哪些主要内容?答:(D男女双方必须严格服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2)男女双方必须达到一定的年龄。
《周礼》记载:男子三十而娶,女子二十而嫁。
(3)必须合乎“六礼”的要求。
经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道程序。
(4)同姓不得通婚。
2.何为八议?具体内容是什么?答:(1)八议就是八种人犯罪依法享有减免刑的特权。
这八种人包括:(2)议亲(皇帝宗室亲戚)(3)议故(皇帝故旧)(4)议贤(有封建德行的人)(5)议能(有大才干的人)(6)议功(对封建国家有大功勋的人)(7)议贵(大官僚贵族)(8)议勤(为封建国家服务卓著勤劳的人)(9)议宾(前朝统治者及其后代)3.明代法律是如何严惩贪官污吏的?答:(1)朱元璋出身社会底层,深知贪官污吏会激起农民反抗,故严加惩治贪官污吏。
具体办法如下:(2)对贪赃官吏加重处罚。
(3)-般赃罪80贯处绞刑。
(4)监守自盗赃满40贯处斩刑。
(5)风宪官犯赃加重二等。
4.试述《法经》的主要内容、阶级本质和历史意义。
答:(1)《法经》是我国封建社会最早的一部粗具体系的法典,由战国初期魏国的李悝制定。
《法经》共有盗、贼、囚、捕、杂、具六篇。
(2)阶级木质:锋芒指向劳动人民,《法经》开宗明义规定盗、贼两篇,认为“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表明镇压盗贼是地主阶级专政的主要任务;维护君主专制;维护封建等级制。
(3)《法经》在我国法制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法经》初步确立了封建法制的基木原则和体系,是后世封建法典的蓝本;其次,《法经》对当时封建经济的形成和巩固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5.试述“十恶”的内容。
答:⑴谋反。
(2)谋大逆。
(3)谋叛。
(4)恶逆。
(5)不道。
(6)大不敬。
(7)不孝。
(8)不睦。
(9)不义。
(10)内乱。
6.试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特点及意义。
答:⑴特点:①临时约法为限制袁世凯的权力,改总统制为实际上的责任内阁制;②为加强对袁世凯的监督,进一步扩大参议院的职权;③为防止袁世凯破坏临时约法,规定了严格的修改程序。
2019年电大期末测试《中国法制史》试卷及参考答案

2019年电大期末测试《中国法制史》试卷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目中只有一个是符号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金朝在法律封建化的进程中,由金熙宗主持制定并颁布的第一部成文法典是(C)A.《重熙条制》B.《咸雍重修条制》C.《皇统制》D.《泰和律义》2.1911年颁布的《十九信条》采纳了(A)式的虚君共和模式。
A.英国B.日本C.法国D.比利时3.在夏朝,肆无忌惮地杀人称为(C)A.昏B.墨C.贼D.杀4.制定于(A)的《麟趾格》正式将格上升为国家法典。
A.东魏C.北魏D.北齐5.清朝在中央设置的处理蒙古、新疆、西藏、青海等少数民族聚居区事务的机构是(A)A.理藩院B.宗人府C.内务府D.军机处6.西周时期的买卖契约称为(A)A.质剂B.券书C.傅别D.判书7.春秋时期最先公布成文法的国家是(A)A.郑国B.晋国C.楚国D.秦国8.战国时期,“改法为律”者是(B)A.李悝B.商鞅D.吴起9.我国现存第一部内容最完整的最具社会影响的古代成文法典是(D)A.《武德律》B.《开皇律》C.《贞观律》D.《永徽律疏》10.登闻鼓院作为受理直诉的机关设立于(C)A.秦朝B.唐朝C.宋朝D.清朝11.南京国民政府普通法院实行三级三审制,其中称为“事实审”的为(D)A.第一审B.第二审C.第三审D.第一、二审12.西周时期的刑事诉讼称为(B)A.质B.狱C.剂13.男方请媒人向女方送礼求婚,在中国古代“六礼”中被称为(A)A.纳采B.纳吉C.纳征D.请期14.中国历史上首次公布成文法者是(D)A.赵鞅B.赵盾C.荀寅D.子产15.汉朝有权纠察包括丞相在内的百官,并可直接弹劾三公的监察官是(D)A.御史大夫B.御史中丞C.刺史D.司隶校尉16.传达皇帝制诏有所篡改谓之(B)A.不敬B.矫制、矫诏C.僭越D.犯跸17.唐朝把国家机关广泛适用的办事细则和公文程式称为(D)A.律B.令C.格D.式18.法律明文规定法官回避制度始于(B)A.隋B.唐C.五代十国D.宋19.太平天国分配土地的标准是按(A)A.人口B.丁男数C.职位D.资产20.秦朝掌管朝廷与少数民族的交往事务的是(B)A.廷尉B.典客C.少府D.宗正21.唐律中犯罪已被发现或已在服劳役的期间再重新犯罪的行为称(D)A.又犯B.重犯C.再犯D.更犯22.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在中国取得领事裁判权始于(A)A.《中英五口通商章程》B.《中美望厦条约》C.《马关条约》D.《马凯条约》23.系统地规定唐朝官制的政书是(D)A.《武德律》B.《贞观律》C.《永徽律疏》D.《唐六典》24.明朝废除宰相后,中央实际上的决策机构是(A)A.内阁B.六部C.都察院D.通政使25.南京国民政府宣称,立法的最高原则是(A)A.三民主义B.三权分立C.民主共和D.五权宪法26.以下各选项中,属于工农民主政权时期的土地立法是(C)A.《中国土地法大纲》B.《五四指示》C.《兴国县土地法》D.《陕甘宁边区土地条例》27.汉律中由官吏指示司法机关立案审理的诉讼行为称为(B)A.告B.劾C.诉D.公诉28.凌迟刑作为一种刑罚,最早出现于(B)A.唐朝B.五代十国C.北宋D.南宋29.明朝重在审查和处理有贪酷行为的官员的考课是(B)A.考满B.考察C.殿试D.会试30.清雍正时颁行的《大清律集解》将康熙年间颁行的条例编为(D)B.钦定例C.则例D.增例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号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2019年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中国法律史》试题及答案(卷二)

2019年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中国法律史》试题及答案(卷二)一、单项选择题1、《大明律》编修体例上的一大变化是( A)。
A、篇目改为七篇B、名例律列于律首C、律后附敕D、律疏结合2、为防止臣下结党,最早设置奸党罪名的是( C)。
A、宋刑统B、北齐律C、大明律D、唐律疏议3、集封建行政法典之大成的法典是(B )。
A、大清律例B、大清会典C、刑部现行则例D、学政全书4、清朝中央司法机关专掌复核的是(C )。
A、刑部B、御史台C、大理寺D、督察院5、《大明律》最后完成(D )。
A、吴元年B、洪武元年C、洪武二十二年D、洪武三十年6、朱元璋将重典治乱世的重点放在(A )。
A、重典治吏B、重典治民C、重典治商D、重典治工7、明《大诰》共(C )。
CA、二篇B、三篇C、四篇D、五篇8、朱元璋编制大诰的主要目的是(D )。
A、预防官吏犯罪B、预防平民犯罪C、惩治官民犯罪D、进行法制宣传9、明朝制定的行政法典是( C)。
A、《大明律》B、《大诰》C、《大明会典》D、《充军条例》10、《大明律》规定,对于执行监察职务的所谓“风宪官”的御史,若犯贪污罪比其他官吏加重处罚,加重的等级为( B)。
A、一等B、二等C、三等D、四等11、清朝正式颁布的第一部成文法典是(B)。
A、《清会典》B、《大清律集解附例》C、《大清律集解》D、《大清律例》12、充军最早创设于(C)。
A、宋朝B、元朝C、明朝D、清朝13、汉唐以来,虽然盐禁法网日密,但正式将榷盐列入正律始于(C)。
A、《宋刑统》B、《元典章》C、《大明律》D、《大清律例》14、在明朝,主管审判的中央司法机关是(B)。
A、大理寺B、刑部C、督察院D、御史台15、清朝每年复审刑部判决的或京师附近的斩监候、绞监候案件的制度,叫(B)。
A、秋审B、朝审C、热审D、三司会审16、每年小满后十日至立秋前一日,有大理寺左右二寺官员会同各道御史及刑部承办司审理发生在京师的笞、杖案件的审判活动,叫做(C)。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法制史》形考任务二试题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中国法制史》形考任务二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题目1《诗.商颂.玄鸟》曰:“天命玄鸟,降而生面。
”题目2“商有乱政,而作汤刑。
” 题目3商朝的刑事立法指导思想继承了原始社会的神权法。
题目4荀子总结商朝的法律,总结出“刑名从商”题目5商朝有一种刑罚,是将犯罪者捣成肉酱,这种刑罚叫做雌o二、单项选择题题目6商汤讨伐夏桀时发布的命令是()。
选择一项:A《汤刑法》B.《汤誓》C.《汤诰》D.《太甲训》题目7炮烙之刑出现于()o选择一项:A夏朝B.西周C.春秋D.商朝题目8夏商时期将死刑称为()。
选择一项:A.大辟B.斩C.戮D.凌迟题目9在奴隶制五刑中,破坏犯罪者的生殖器官,进而残害机能的刑罚是()o选择一项:A.墨刑B,削刑题目10商朝法律制度的总称叫做()o选择一项:A禹刑R汤刑C.汤诰D.九刑三、多项选择题题目11商朝的立法主要有()o选择一项或多项:A.《汤刑》B.《汤誓》C.《汤诰》D.《太甲训》反馈Thecmect answers are:《汤刑》,《汤誓》,《汤诰》题目12 商朝的死刑适用方法有()。
选择一项或多项:A.戮B.炮烙C.醯D.脯反馈The correct answers are:戮,炮烙,醯,脯题目13奴隶制五刑包括以下的()o选择一项或多项:A.墨刑B.剿刑C.刖刑D.宫刑反馈The correct answers are:墨刑,制刑,刖刑,宫刑题目14商朝的罪名主要有()o选择一项或多项:A.昏B.不吉不迪C.暂遇奸完D.不从誓言反馈The correct answers are:不吉不迪,暂遇奸完,不从誓言题目15 商朝的监狱称作()。
选择一项或多项:A.圜土D.夏台反馈The correct answers are:圜土,里,囹圄四、简答题题目16商朝刑事立法的指导思想。
答:商统治者立法的指导思想,仍沿袭了夏朝的神权思想。
这种神权思想,把统治阶级的一切活动,包括他们运用法律的活动,都说成上帝和鬼神的力量。
电大资源网1001《中国法制史》国家开放大学历届试题2019年1月(含答案)

(4) 改革的意义 z 文景时期废除肉刑的改革,在中国法制史上意义重大。这是中国古代刑
制由野蛮阶段进入较文明阶段的标志,为封建制五刑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而且也有利于社会经 济的发展。 (3 分)
32. 简述"八议"的概念及内容。
答"八议"指犯罪者如果犯"十恶"罪以外的罪行,司法机关不能直接审理,必须先将此八 类人的犯罪事实和应享受的特权奏请皇帝,由皇帝交朝臣集体讨论后,最后由皇帝做出裁决, 一般均可免除死罪;若犯流以下的罪,则可直接减一等处罚。 (2 分)
D. 坚持"亲亲 M 尊尊"
C. 维护宗法等级
13. 秦朝把审讯效果分为三类,分别是(
A. 中 C. 下
B. 上
D. 败
14. "约法三章"的内容包括(
A. 杀人者死
C. 盗抵罪
B. 伤人抵罪 D. 大逆死
提醒:电大资源网已将该科目2010年到2019年1月的历届试题 2 整合、汇总、去重复、按字母排版,形成题库,方便大家复习
上其他礼物前去求婚。 (2 分〉 (2) 问名:指男方家请媒人问女方的名字和出生年月日,然后去占卡。 (2 分〉
(3) 纳吉 z 指男方家卡得吉兆之后,男方家仍以大雁作为礼物请媒人通知女方家,决定缔结
婚姻. (2 分〉
(4) 纳徽 z 后来也叫纳币,指男方家向女方家送聘礼,即后来的订婚礼。 (2 分〉
29. 禁榷制度
|得分|评卷人|
|
五、问答题(每小题 10 分,共 30 分}
30. 简述西周的"六礼"。
3 1.简述汉代刑制改革的内容和意义。
32. 简述"八议"的概念及内容。
2019年电大《中国法制史》期末考试资料整理版附答案

2019年电大《中国法制史》期末考试资料整理版附答案单选题1.”昏.贼.贼,杀”是夏朝法律内容,其中”杀人不忌为( B.杀)”。
2.西周时吕刑制定了赎刑和有关刑法原则的内容.吕刑的作者是( B.吕侯)。
3.我国古代首次公布的成文法是在(B.鼎上)。
4.汉代对利率曾有明确规定,超过法定利率这叫做(A.取息过率)。
5.明律规定,对于执行监察职务的所谓”风宪官”的御史,若犯贪污罪比其他官吏处刑要加重(B.二等)。
6.在中国法制史上,”八议”最早规定在( A.(曹) 魏律)。
7.《唐律疏议》第二篇的篇名是( B.卫禁)。
8.中国封建社会国家对某些重要的商品实行专卖的制度,叫做(D.禁榷制度)9.旧中国起草的第一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刑法典是( D.《大清新刑律》)。
10.鸦片战争后清朝的专门负责司法行政的机关是(C.法部)。
11.夏朝奴隶制国家的第一个国王是( C.启).12.我国古代赎刑最早出现在( A.夏朝)。
13.春秋时期在晋国铸刑鼎的是( A.赵鞅).14.战国初期魏国的李悝制定的一部封建法典,叫做( B.法经)。
15.秦朝有一种以极端残忍的死刑与肉刑井用的刑罚是( D.具五刑).16.在《法经》的基础上增加了户律.厩律.兴律三篇的是( C.察律)。
17.清朝每年复审各省死刑案件的司法制度叫做( A.秋申).18.《钦定宪法大纲》的附录是( D.臣民权利义务).19.担任《大清民律草案》的总则.债权和物权三篇起草的外国法学家是( D.日本人).20.《左传.昭公六年》记载:”周有乱政,而作”( C.九刑)。
21.在我国,首次以年龄确定刑事责任年龄的是( B.汉朝)。
22.宋代初年出现的官府承认土地私有权的凭证,叫做( A.红契)。
23.中国法制史上,确立”十恶”罪名的法典是(C 《开皇律》)。
24.保存至今一部最早的.最完整的.具有封建国家行政法典性质的文献是( A.《大唐六典》)。
25.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近代意义上的专门刑法典是( D.《大清新刑律》)。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中国法制史》多项选择题、问答题、填空名词解释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1001)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中国法制史》多项选择题题库及答案(试卷号b:1001)一、多项选择题1. 夏朝的法律制度包括()。
A. 夏有乱政,而作禹刑B. 威侮五行,怠弃三正C. 昏、墨、贼,杀D. 赎刑2. “以五声听狱讼”中的“五听”,除了辞听、耳听外,还包括有()。
A. 言听B. 目听C. 气听D. 色听3.商鞅在秦国两次变法的重点分别是()。
A. 制定法经B. 打击奴隶主贵族的政治势力C. 改法为律D. 废除奴隶主的土地制度4. 以下属于秦朝针对男子实行的作刑(徒刑)有()。
A. 城旦B. 鬼薪C. 司寇D. 罚作5. 隋朝颁布的法典有()。
A. 大律B. 开皇律C. 大业律D. 宋刑统6. 唐朝御史台在御史大夫和中丞下设()。
A. 审刑院B. 台院C. 殿院D.察院7.宋朝的法律形式除了敕、令、格、式外,还有()。
A. 断例B. 指挥C. 看详D. 申明8.元朝先后颁布的法典或编纂的法律文献有()。
A. 《至元新格》B. 《风宪宏纲》C. 《大元通制》D. 《元典章》9. 清末发生的“杨月楼案”涉及了当时诸多法律制度,包括()。
A. 良贱不能通婚B. 母亲无权主持女儿的婚事C. 获取证据的主要手段是刑讯逼供D. 杖、充军和发配都是当时的刑罚10. 民国北京政府的司法机关体系大体分为()。
A. 普通法院B. 兼理司法法院C. 特别法院D. 平政院11. 商朝的王位继承制先后实行了()。
A. 禅让制B. 兄终弟及C. 父死子继D. 嫡长继承制12. 以下关于西周的礼与刑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礼和刑共同构成西周的法B. 西周的礼与刑相比,居于主导地位C. 西周的礼与刑相辅相成D. 西周的法要通过礼和刑的相互作用发挥阶级统治的职能13. 西周的买卖契约和债务契约分别叫做()。
A.傅别B.朋C. 质剂D.锾14.春秋时期基本特点是()。
A.井田制度被破坏B.王权旁落C.宗法制松弛D. 法治渐渐取代礼治15.秦朝的立法指导思想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法制史第二次作业
一、填空题(共8 道试题,共30 分。
每空3分)
1. 魏律改具律为(刑名),并冠于律首。
2. 秦朝提出“法令由一统”,意思是说,全国不仅施行统一的法律,而且最高立法权属于(皇帝)。
3. 曹魏高贵乡公规定:“在室之女,从父母之诛,”已嫁之妇,“(从夫家之罚)”。
4. 秦朝采用(法家)思想作为自己统治思想的基础。
5.
北齐律的篇目为(十二)篇。
6. 两汉时期,公侯及其嗣字和官吏三石但以上者在法律上皆享有有罪(先请)的特权。
7. 秦始皇乐以“刑杀为威”,后人评价“秦法繁于(秋荼),而网密于(凝脂)。
”
8. 亲亲得相首匿是指直系三代血亲之间和夫妻之间,除犯(谋反)和(大逆)外,均可互相隐匿犯罪行为,而不受法律追究或减免刑罚。
二、单项选择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
)
1. 秦朝的法廷成例叫做(B)。
A. 成
B. 廷行事
C. 式
D. 法律答问
满分:3 分
2. 第一次将儒家的“服制”列入律典的是(B)。
A. 魏律
B. 晋律
C. 北齐律
D. 北周律
满分:3 分
3. 汉代的买卖契约叫做( C )。
A. 质剂
B. 傅别
C. 券书
D. 红契
满分:3 分
4. 皇帝制度的理论化、神秘化,开始于(C )。
A. 西周
B. 秦朝
C. 汉朝
D. 唐朝
满分:3 分
5. 汉朝针对某类事的一个方面制定的单行法规,叫做(C)。
A. 律
B. 令
C. 科
D. 比
满分:3 分
6. 汉朝规定,吏民如知有人犯法,必须举告,否则就是(D )。
A. 大逆无道
B. 首匿
C. 通行饮食
D. 见知故纵
满分:3 分
7. 开始区分律和令的是(A),其中规定“律以正罪名,令以存事制”。
A. 晋律
B. 齐律
C. 魏律
D. 蜀律
满分:3 分
8. 秦朝关于案件的调查、勘验、审讯等程序的文书程式的法律形式是(B)。
A. 令
B. 式
C. 法律答问
D. 廷行事
满分:3 分
9. 汉代诸侯百官的器用、服饰、乘舆各有规制,如有“逾制”,即构成(B)。
A. 阿党与附益罪
B. 僭越罪
C. 出界罪
D. 泄露省中语罪
满分:3 分
10. 晋律规定买卖田宅牛马要向国家缴纳总价值4%的税收,称为(A)。
A. 契税
B. 散估
C. 红契
D. 文券
满分:3 分
三、多项选择题(共10 道试题,共30 分。
)
1. 《睡虎地秦墓竹简》经后人整理,内容包括(ABCD)。
A. 《秦律十八种》
B. 《效律》
C. 《秦律杂抄》
D. 《法律答问》
满分:3 分
2. 《九章律》在秦律六篇的基础上,增加了(ABC)。
A. 户律
B. 兴律
C. 厩律
D. 具律
满分:3 分
3.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立法有了重大发展,主要表现在(ABC)。
A. “八议”入律
B. “官当”入律
C. 确立了“重罪十条”
D. 确立了“封建制五刑”
满分:3 分
4. 秦朝立法指导思想包括(ABC)。
A. 法令由一统
B. 事皆决于法
C. 以刑杀为威
D. 明德慎罚
满分:3 分
5. 先秦时期的“三重选官法”,在选拔官吏时,分别注重(ABC)。
A. 客士
B. 军功
C. 法律
D. 开国元老
满分:3 分
6. 秦始皇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专制主义国家后,统一了(ABCD)。
A. 文字
B. 货币
C. 度量衡
D. 车轨
满分:3 分
7. 魏律对两汉相沿的旧律进行的改革有(ABC)。
A. 篇条由9章增加到18章
B. 改具律为刑名,冠于律首
C. 正式规定了“八议”条款
D. 规定了“重罪十条”
满分:3 分
8. 汉朝定罪量刑的原则有(AB )。
A. 亲亲得相首匿
B. 贵族官僚有罪先请
C. 罪疑从赦
D. 以身高确定刑事责任
满分:3 分
9. 北齐律在魏律、晋律基础上又有所发展,主要体现在(ABC)。
A. 定律十二篇
B. 确立了“重罪十条”
C. 确立了死、流、徒、鞭、杖五刑
D. 确立了“八议”
满分:3 分
10. 汉代的征辟分为(ABC )。
A. 征召
B. 辟举
C. 察举
D. 考试
满分:3 分
四、判断题(共10 道试题,共10 分。
)
1. “八议”有西周的“八辟”演变而来。
B. 正确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 分
2. 北魏制定了《麟趾格》,西魏制定了《大统式》。
B. 正确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 分
3. 三国时期,魏国立法较蜀、吴有卓著的成就。
B. 正确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 分
4. 关于刑事责任年龄,汉律直接以年龄来确定刑事责任,并有最低年龄和最高年龄的区别。
B. 正确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 分
5. 汉初至文景时期以黄老思想为主,并辅以法家思想的法治为指导思想。
正确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 分
6. 汉文帝改革刑制时,丞相张仓和御史大夫冯敬提出改革方案:凡当完者,完为城旦舂;当黥者,髡钳、城旦舂;当劓者,笞三百;当斩右趾者,笞五百;当斩左趾者,弃市。
错误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 分
7. 秦朝法律答问是指国家官吏统一用问答形式对秦律的条文、术语以及立法意图所做的解释。
正确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 分
8. 晋律首次“服制入律”,直接纳礼入律。
正确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 分
9. 汉文帝除肉刑后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第一,把斩右趾改为弃市,扩大了死刑的范围;第二,以笞三百代替劓刑,以笞五百代替斩左趾,由于笞数太多,是受刑者往往死去,造成了“外有轻刑之名,内是杀人”的结果。
正确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 分
10. 汉文帝十三年,下诏废除肉刑,着手改革刑制。
起因为“缇萦上书”。
正确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1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