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立木蓄积量通用公式
林业常用知识

林业常用知识术语和定义一、材积计算公式(一)一元材积计算公式:1、杉木:V=0.000065474D2.6819249082、马尾松:V=0.000075828D2.5956339773、云南松:V=0.000059324D2.7245290254、华山松:V=0.000063075D2.6294174865、柏类、杉类(如柳杉):V=0.000076934D2.644699576、阔叶类(北亚热带种类):V=0.000083056D2.582627286(二)二立木材积式:1、杉木:V=0.000058777042D1.9699831H0.896461572、马尾松:V=0.000062341803D1.8551497H0.956824923、云南松:V=0.000058290117D1.9796344H0.90715144、华山松:V=0.000059973839D1.8334312H1.02953155、柏类:V=0.000057173597D1.8813305H0.995688456、阔叶类:V=0.000050479055D1.9085054H0.99076507断面积(公式):胸径的平方×0.00007854(G=D2*0.00007854)。
径阶蓄积(公式):V径阶=V单株×径阶株数公顷蓄积(公式):[样地蓄积=(样地总断面/标准断面)*标准蓄积]*15(样地为一亩时)。
疏密度(公式):样地总断面/标准断面二、龄级及龄组划分:龄级及龄组划分表三、经济林生产期划分经济林生产期划分表四、术语和定义林业: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包括营林和森林工业两大部门。
术语和定义立地条件:是指造林地作用于森林植物的地形地势和气候、土壤等环境因子的综合。
适地适树:使造林树种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与造林地的立地条件相适应,以充分发挥造林地的生产潜力,达到该立地在当前的技术经济和管理条件下可能达到的高产水平或高效益。
西南地区部分二元立木材积公式

0.000048346625
1.89057850
1.07694000
丝栗、高山栎
栎类
0.000059599784
1.85640050
0.98056206
栎类、青冈
阔叶树
0.000052750716
1.94503240
0.93885330
阔叶树
桉树
0.000079541813
1.94309350
0.73965335
2.5柏类、杉类(如柳杉):V=0.000057173591D1.8813305H0.99568845
2.6阔叶类(北亚热带种类):V=0.000050479055D19085054H099976507
上述公式为部颁标准LY208-77,适用于全省各地立木蓄积计算。
1.3云南松:V=0.000059324D2.724529025
1.4华山松:V=0.000063075D2.629417486
1.5柏类、杉类(如柳杉):V=0.000076934D2.64469957
1.6阔叶类(北亚热带种类):V=0.000083056D2.582627286
上述公式为部颁标准LY208-77,仅适用于森林资源连清复查。
0.89646157
杉木、湿地松、国外松
云南松
0.000058290117
1.97963440
0.90715154
云南松
高山松
0.000061238922
2.00239690
0.85927542
高山松
油松
0.000066492455
1.86556170
0.93768879
油松
华山松
木材材积计算基本公式

事实上,树干的直径一般是从大头向小头逐渐变小的,这种原木直径的有规律变化,我们称之为尖削度。即,大头直径减去小头直径的差值,除以材长所得的值,在这里叫做平均尖削度或直径增加率,用M表示。
则,M= (D大- D小)/Lo ……(5-13)
将(5-13)式变形、移顶,得D大-=D小 +ML。代入(5-11)式、(5-12)式;同理得DO=D小+ML/2代入(5-10)式,并用检尺径D代替D小,检尺长L代替Lo,则
一、木材材积计算基本公式
1.中央断面面积公式
是以原木中央断面面积和材长之积来求算材积的公式,即:V=(π/4×Do2)LO……(5-10)
式中:π/4×Do2----以中央直径计算的原木中央断面面积(m2);LO ---原木的材长(m)。
用这种公式计算材积比较方便,但是需要在原木的材身中内检径,而且计算出的材咱们比实际材积偏小些。树干尖削度愈大(特别是长材),材积愈偏小;如尖削度小的短原木,其计算材积较接近实际。
因为原木的几何形体,从统计意义来讲比较接近于圆台体,用此公式计算材积,尽管计算工作较复杂些,但计算得出的材积精确度较高,且较接近实际材积,特别是短原木更为理想。
4.直径增加率公式
我国在原木检尺中一贯采用在原木的小头检径的办法。这对提高检尺效率、方便检验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和原木楞垛(密实楞)检验这个事实和有关。而上述三个公式的应用,却要求在原木中央或在大小头检径,这与检验实际木的实际材积是按测树学上的区分求积法求得。在整理实测材积数字时,合并不同树种,并将各长度级各小头直径所包含的许多实测材积汇总,求其平均值,作为编制新表的原始数据。
在分析析木材积的原始数据时,发现有相当数量的2m段原木是树木的根兜段,带有膨大部分,如果膨大部分材积也计算在材积内,对消费者不利。同时短原木的材积增大,对于控制材截短也非常不利。因此,经过反复斟酌,最后决定将2m长的实测材积压低5%(根据对2m长年原木,采用以小头1m的削度代替整根原木削度来计算2m长的原木材积,算出来的2m长的原木材积的比实际材积小4.4%)作为编表的依据数字,其它长度原木实测材积不动。
立木蓄积量

立木蓄积量1. 立木蓄积量的定义立木蓄积量是指单位面积上树木的总体积,通常以立方米为单位。
它是衡量森林资源丰富程度和生态环境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立木蓄积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以及生态环境的改善。
2. 立木蓄积量的计算方法2.1 定向调查法定向调查法是通过对样地内树木进行测量,然后推算全林蓄积量的一种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1.设立样地:根据调查需要,随机设立若干个样地,保证样地具有代表性。
2.树木调查:在每个样地内,记录所有树木的种类、胸径、高度等信息。
3.样地面积计算:测量样地的面积,通常取正方形或圆形。
4.计算公式:根据样地内树木的数量、种类、胸径和高度等数据,结合相应的计算公式,计算得出样地内的蓄积量。
5.推算全林蓄积量:将所有样地内的蓄积量求和,再按比例推算得出全林的蓄积量。
2.2 系统取样法系统取样法是根据森林的特点,以一定的规律在森林中设立样地,通过对样地内的树木进行测量,然后推算全林蓄积量的一种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1.确定样地间距:根据森林的面积和特点,确定样地之间的距离,通常是等距离或等面积。
2.样地设置:按照确定的间距,在森林中依次设立样地。
3.树木调查:在每个样地内,记录所有树木的种类、胸径、高度等信息。
4.样地面积计算:根据样地的形状,计算样地的面积。
5.计算公式:根据样地内树木的数量、种类、胸径和高度等数据,结合相应的计算公式,计算得出样地内的蓄积量。
6.推算全林蓄积量:将所有样地内的蓄积量求和,再按比例推算得出全林的蓄积量。
3. 影响立木蓄积量的因素立木蓄积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森林类型不同类型的森林具有不同的生长速度和树木密度,因此立木蓄积量也存在差异。
常见的森林类型包括针叶林、阔叶林、混交林等,它们的立木蓄积量大小相差较大。
3.2 天然灾害天然灾害如火灾、风灾、洪灾等会对森林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降低立木蓄积量。
黑龙江省主要林区一元立木材积表数学模型

黑龙江省主要林区一元立木材积表数学模型黑龙江省位于我国东北地区,被誉为“苗疆春城”,拥有众多遍布全省的森林资源。
森林资源是农民和其他行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更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当前,森林资源开发进一步加强,对森林经营管理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性。
因此,建立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数学模型,对森林资源的有效保护、科学经营、合理开发及全面利用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针对上述问题,黑龙江省林业研究所联合全省林业系统,从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角度,结合全省的森林资源状况,开发建立了一元立木材积表数学模型,实现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
一元立木材积表数学模型是以森林林分种类、森林植被物种和林分蓄积量等因素为基础,针对不同树种类型制定出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数学模型,用以计算森林林分的立木材量,从而间接了解森林资源的状况,实现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
一元立木材积表数学模型的开发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收集准确、可靠的林木信息,森林资源的土壤种类、林木类型、森林植物物种、森林蓄积量等;第二阶段,运用抽样方法采集林分信息,计算森林林分不同树种木材材量统计指标,确定全省森林植被的一元立木材积;第三阶段,根据收集到的森林林分数据信息,利用方程式进行数学模型建模,从而建立了一元立木材积表数学模型。
一元立木材积表数学模型建立完成后,可以更加准确地收集全省林分信息,根据不同地块形状及林分类型,结合具体地点实际林木材积,进而综合评估森林资源状况,更有利于林木开发规划,更好地落实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发展目标。
此外,一元立木材积表数学模型的开发,为政府治理工作提供了科学的支持,对全省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也起到了重要的保护作用。
今后,黑龙江省林业研究所将继续优化和完善一元立木材积表数学模型,改进模型的准确性,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发挥全省森林资源有效利用的积极作用,为全省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做出更大的贡献。
总之,通过开发建立一元立木材积表数学模型,可以及时收集全省林分信息,有效评估森林资源状况,为全省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提供重要的支持,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立木蓄积量

立木蓄积量立木蓄积量,又称木材资源库存量,是指单位面积或者单位体积的林地上所贮藏的木材数量。
它是森林资源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森林的管理、利用和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
立木蓄积量的测定可以通过实地调查或者永久样地调查的方式进行。
一般来说,立木蓄积量的计算方式为:根据林分的结构类型和树木的志用,选择适当的样地并测定样木的直径、树高、树种等参数,然后通过样方提取的系数来计算整个林分的立木蓄积量。
立木蓄积量的大小与林分的年龄、树种、密度、地位等因素有关。
一般来说,森林蓄积量在林分的初生期、成长期和成熟期都会有所变化。
初生期的蓄积量相对较低,成长期逐渐增加,到达成熟期达到最大值。
然而,当林分进入衰退期后,蓄积量会逐渐减少。
立木蓄积量对于森林的管理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立木蓄积量是评估森林资源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测定立木蓄积量,可以了解到森林的资源数量和分布情况,为森林规划、经营和保护提供依据。
其次,立木蓄积量也可以用于评估森林的生产能力。
不同密度、树种和林分结构的森林,其立木蓄积量差异较大,通过了解立木蓄积量的大小,可以判断森林的生产力水平,从而合理制定森林经营的方针和策略。
此外,立木蓄积量还可以用于评估森林的碳储量,及其对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吸收和固定能力。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突出,森林的碳储备和吸碳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
通过测定立木蓄积量,可以估算森林的碳储存量,为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立木蓄积量的测定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由于立木蓄积量的测定涉及到大量的样地调查和测量工作,工作量较大,费时费力。
其次,在密度较高的森林中,样地选取和样木测量的难度较大。
此外,立木蓄积量的测定结果还会受到测量误差和模型的不确定性的影响,需要进行合理的统计处理和分析。
综上所述,立木蓄积量是评估森林资源、生产能力和碳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对森林的管理、利用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科学的样地调查和测量,可以准确测定立木蓄积量,为合理利用和保护森林资源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
立木蓄积量

立木蓄积量立木蓄积量指的是在一定区域内,立着的、还未被采伐的树木的总体积。
它是衡量森林资源丰富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直接关系到森林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立木蓄积量的大小取决于森林的生长条件和管理水平,不同地区和不同林种的立木蓄积量差别很大。
一般来说,立木蓄积量是由初步编制的森林资源清查报告中给出的。
国家对此有相关标准,如《我国森林资源清查规范》,其中规定了立木蓄积量的测量方法和计算公式。
测量立木蓄积量需要对立木进行样本调查,采用样条法或定轴法进行横向调查和纵向调查,最后将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到立木蓄积量。
立木蓄积量是衡量一个地区森林资源优劣程度的重要指标。
在全国范围内,我国森林资源总蓄积量已经达到了16.85亿立方米,其中湿地林、针叶林和阔叶林分别占了总量的13.8%、26.4%和59.8%。
全国各地的立木蓄积量差异很大。
东北地区因为其较为丰富的针叶林资源,立木蓄积量较高;而华南地区因为气候温暖潮湿,适宜生长速度较快的速生树种,也有较高的立木蓄积量。
森林资源是世界上最为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保障生物多样性、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等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了保护森林资源,我国制定了相关政策和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木材进口管理条例》等,实行了森林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的制度。
同时,还加强了对非法砍伐、乱占乱用、盗伐盗采、过度放牧的打击力度,为保护和恢复森林资源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建设生态文明已经成为了全社会的共识和目标,保护和利用森林资源必须得到更多的关注和重视。
立木蓄积量是衡量森林资源丰富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只有在保证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发挥森林资源的作用。
大兴安岭一元立木材积公式

阿木尔、图强、西林吉林业局(1)落叶松V=ROUND(0.000050168241*(0.9720*Dw-0.0978)^1.7582894*((0.9720*Dw-0.0978)/(0.6872+0.025696*(0.9720*Dw-0.0978)))^1.149 6653,4)(2)白桦V=ROUND(0.000051935163*(0.1132+0.964*Dw)^1.8586884*(10^(1.3439-2.192/(0.1132+0.964*Dw)))^1.0038941,4)(3)樟子松V=ROUND(0.000054585749*(0.98*Dw-0.316)^1.9705412*((0.98*Dw-0.316)/(0.688+0.03025*(0.98*Dw-0.316)))^0.91418311,4)(4)山杨V=ROUND(0.000053474319*(0.9675*Dw-0.1018)^1.8778994*(10^(1.3991932-2.2461184/(0.9675*Dw-0.1018)))^0.99982785,4)(5)河岸杨、柳V=ROUND(0.000041960698*(0.9751567*Dw-0.0909)^1.9094595*(42.8243-1423.9973/((0.9751567*Dw-0.0909)+35))^1.0413392,4)(6)老头林(落叶松)V=ROUND(0.000050168241*(0.97284*Dw-0.2016)^1.7582894*((0.97284*Dw-0.2016)/(0.8452+0.02837*(0.97284*Dw-0.2016)))^1.1 496653,4)(7)云杉Dw<=33.1V=ROUND(0.000061859978*(0.96762*Dw-0.10473)^1.8557513*((0.96762*Dw-0.10473)/(1.2605+0.0075*(0.96762*Dw-0.10473)))^1 .0070547,4)第1页共9页2014-5-14Dw>33.1V=ROUND(0.000061859978*(0.96762*Dw-0.10473)^1.8557513*((0.96762*Dw-0.10473)/(0.7456+0.0233*(0.96762*Dw-0.10473)))^1 .0070547,4)第2页共9页2014-5-14塔河、新林林业局(1)落叶松Dw<43V=ROUND(0.000050168241*(0.98508599*Dw-0.10080057)^1.7582894*((0.98508599*Dw-0.10080057)/(0.657428785+0.025250279* (0.98508599*Dw-0.10080057)))^1.1496653,4)Dw>=43V=ROUND(0.000050168241*(0.98508599*Dw-0.10080057)^1.7582894*24.72^1.1496653,4)(2)落叶松(老头林)V=ROUND(0.000050168241*(0.98508599*Dw-0.10080057)^1.7582894*((0.98508599*Dw-0.10080057)/(1.053319811+0.022537477* (0.98508599*Dw-0.10080057)))^1.1496653,4)(3)白桦Dw<21V=ROUND(0.000051935163*(0.97489943*Dw+0.11230745)^1.8586884*((0.97489943*Dw+0.11230745)/(0.618850636+0.026919146 *(0.97489943*Dw+0.11230745)))^1.0038941,4)Dw>=21V=ROUND(0.000051935163*(0.97489943*Dw+0.11230745)^1.8586884*(2.718281828^((-6.58747639/(0.97489943*Dw+0.11230745) )+3.186532642))^1.0038941,4)(4)樟子松Dw<37V=ROUND(0.000054585749*(0.98508599*Dw-0.10080057)^1.9705412*(2.718281828^((-7.8299247/(0.98508599*Dw-0.10080057))+ 3.244538722))^0.91418311,4)第3页共9页2014-5-14Dw>=37V=ROUND(0.000054585749*(0.98508599*Dw-0.10080057)^1.9705412*((0.98508599*Dw-0.10080057)/(0.744292719+0.027751217* (0.98508599*Dw-0.10080057)))^0.91418311,4)(5)山杨Dw<27V=ROUND(0.000053474319*(0.97489943*Dw+0.11230745)^1.8778994*((0.97489943*Dw+0.11230745)/(0.613224018+0.032905002 *(0.97489943*Dw+0.11230745)))^0.99982785,4)Dw>=27V=ROUND(0.000053474319*(0.97489943*Dw+0.11230745)^1.8778994*(2.718281828^(-5.77026043/(0.97489943*Dw+0.11230745)+ 3.038112306))^0.99982785,4)(6)云杉Dw<43V=ROUND(0.000061859978*(0.98508599*Dw-0.10080057)^1.8557513*((0.98508599*Dw-0.10080057)/(1.005498727+0.017594333* (0.98508599*Dw-0.10080057)))^1.0070547,4)Dw>=43V=ROUND(0.000061859978*(0.98508599*Dw-0.10080057)^1.8557513*24.48^1.0070547,4)(7)河岸杨、柳V=ROUND(0.000041960698*(0.97489943*Dw+0.11230745)^1.9094595*((0.97489943*Dw+0.11230745)/(0.554441048+0.024115725 *(0.97489943*Dw+0.11230745)))^1.0413892,4)第4页共9页2014-5-14十八站、韩家园、库伦斯林业局(1)落叶松V=ROUND(0.000050168241*(0.9851*Dw-0.2854)^1.7582894*(0.7644+1.1749*(0.9851*Dw-0.2854)-0.0208*(0.9851*Dw-0.2854)^2+ 0.0001425*(0.9851*Dw-0.2854)^3)^1.1496653,4)(2)白桦V=ROUND(0.000051935163*(0.9850*Dw-0.5534)^1.8586884*((0.9850*Dw-0.5534)/(0.4630+0.0350*(0.9850*Dw-0.5534)))^1.00389 41,4)(3)樟子松V=ROUND(0.000054585749*(0.9815*Dw-0.4121)^1.9705412*((0.9815*Dw-0.4121)/(0.8788+0.0236*(0.9815*Dw-0.4121)))^0.91418 311,4)(4)山杨V=ROUND(0.000053474319*(0.9852*Dw+0.1597)^1.8778994*((0.9852*Dw+0.1597)/(0.5236+0.0339*(0.9852*Dw+0.1597)))^0.9998 2785,4)(5)云杉Dw<=33.1V=ROUND(0.000061859978*(0.96762*Dw-0.10473)^1.8557513*((0.96762*Dw-0.10473)/(1.2605+0.0075*(0.96762*Dw-0.10473)))^1 .0070547,4)Dw>33.1V=ROUND(0.000061859978*(0.96762*Dw-0.10473)^1.8557513*((0.96762*Dw-0.10473)/(0.7456+0.0233*(0.96762*Dw-0.10473)))^1 .0070547,4)(6)河岸杨、柳V=ROUND(0.000041960698*(0.9751567*Dw-0.0909)^1.9094595*(42.8243-1423.9973/((0.9751567*Dw-0.0909)+35))^1.0413892,4) (7)黑桦V=ROUND(0.01512489-0.005039*(0.9411*Dw+0.3092)+0.0007496*(0.9411*Dw+0.3092)^2-0.00000841*(0.9411*Dw+0.3092)^3+0.0第5页共9页2014-5-1400000077877*(0.9411*Dw+0.3092)^4,4)(8)柞树V=ROUND(0.0141125-0.0041787*(0.9411*Dw+0.3092)+0.0006465*(0.9411*Dw+0.3092)^2-0.00000495*(0.9411*Dw+0.3092)^3+0.0 0000004123*(0.9411*Dw+0.3092)^4,4)第6页共9页2014-5-14呼中林业局(1)落叶松V=ROUND(0.000050168241*(0.98902*Dw-0.4066)^1.7582894*(12.04793*LOG10(0.98902*Dw-0.4066)+0.124700*(0.98902*Dw-0.4 066)-1.71408)^1.1496653,4)(2)落叶松(老头林)注:落叶松老头林用围尺及轮尺树高方程直接代入部颁二元材积式计算材积D<25V=ROUND(0.000050168241*Dw^1.7582894*(-0.009839*Dw^2+0.951088*Dw-0.56328)^1.1496653,4)D>=25V=ROUND(0.000050168241*Dw^1.7582894*(-0.007589*Dw^2+0.602321*Dw+6.51500)^1.1496653,4)(3)樟子松V=ROUND(0.000054585749*(0.98876*Dw-0.4069)^1.9705412*(-578.65784*((0.98876*Dw-0.4069)+20)^(-1)+28.93797)^0.9141831, 4)(4)白桦V=ROUND(0.000051935163*(0.98311*Dw-0.0586)^1.8586884*(12.822440*LOG10(0.98311*Dw-0.0586)-1.25815)^1.0038941,4) (5)山杨V=ROUND(0.000053474319*(0.96213*Dw+0.3152)^1.8778994*(10.170635*LOG10(0.96213*Dw+0.3152)+0.251587*(0.96213*Dw+ 0.3152)-1.36343)^0.99982785,4)(6)其它分布较少的树种,如云杉查樟子松;河岸杨、柳查山杨;黑桦、柞树查白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