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理期末复习题
建筑物理考试试题

建筑物理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以下哪种材料的导热系数最小?()A 钢材B 木材C 混凝土D 玻璃棉2、对于声音的传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恒定B 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比在液体中快C 高频声音比低频声音传播得更远D 声音在真空中也能传播3、在建筑热工学中,室外综合温度的计算公式为()A tsz = te +ρI/αeB tsz =te ρI/αeC tsz = te +ρIαeD tsz = te ρIαe4、以下哪种照明方式属于间接照明?()A 吊灯B 台灯C 筒灯D 壁灯5、建筑采光设计中,采光系数的定义是()A 室内某一点的照度与室外同一时间内无遮挡水平面上的天空扩散光照度的比值B 室内某一点的照度与室外同一时间内全云天水平面上的天空扩散光照度的比值C 室内平均照度与室外同一时间内无遮挡水平面上的天空扩散光照度的比值D 室内平均照度与室外同一时间内全云天水平面上的天空扩散光照度的比值6、以下哪种窗户的遮阳效果最好?()A 水平遮阳B 垂直遮阳C 综合遮阳D 挡板遮阳7、在建筑声学中,混响时间的定义是()A 声音自稳态声压级衰减 60dB 所经历的时间B 声音自稳态声压级衰减 50dB 所经历的时间C 声音自稳态声压级衰减 40dB 所经历的时间D 声音自稳态声压级衰减 30dB 所经历的时间8、以下哪种建筑材料对电磁波的吸收能力最强?()A 金属B 木材C 混凝土D 塑料9、建筑节能设计中,体形系数的定义是()A 建筑物与室外大气接触的外表面积与其所包围的体积的比值B 建筑物与室外大气接触的外表面积与其所包围的建筑面积的比值C 建筑物的体积与其所包围的外表面积的比值D 建筑物的建筑面积与其所包围的外表面积的比值10、以下哪种照明光源的显色性最好?()A 白炽灯B 荧光灯C 高压钠灯D 金属卤化物灯二、填空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热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是、和。
建筑物理期末复习题共15页

一、填空题1.从建筑热工设计的角度对各地气候进行的划分中,沈阳市属于(严寒)地区;大连市属于(寒冷)地区。
2.传热的三种方式是(导热)、(对流)、(辐射)。
3.玫瑰图上表示的风向是指从(外面)吹向地区中心的。
4.对流换热只发生在流体之中或者(固体表面)和(其紧邻的运动流体)之间。
5.凡是能将辐射传热全部吸收的的物体被称为(绝对黑体)。
6.影响人体热感觉的六种因素是:(空气温度)、(空气流速)、(空气湿度)、(壁面温度)、(新陈代谢率)、和(衣服热阻)。
7.冬季赤脚接触大理石地板和木地板,热感觉会有明显不同,其原因在于二者的(蓄热系数)不同。
8.太阳的赤纬角为(23°27′)。
9.炎热气候区位于低凹地带的建筑,空气温度相对较(低)。
在斜坡建楼,如果方位合适的话,(背风)侧是最好的选择。
这两种情形会最大限度地减弱暖风。
低凹地带聚集的水体同样有助于(降低地面温度)。
10.光通量的单位是(流明或lm )。
11.照度表示被照面上的(光通量)密度。
它常用的单位是(勒克斯或Lx )。
12.在室内照明设计时分两方面来考虑颜色问题,它们是(光源色)和(物体色)。
13.夜间建筑立面照明可采取三种方式:(轮廓照明)、(泛光照明)、(透光照明)。
14.在声波传播过程中,每单位面积波阵面上通过的声功率称为(声强)。
15.在自由声场中测得声压和已知的与声源的距离,即可算出该点声源的(声功率)。
16.水蒸气含量不变的湿空气其温度越高,则其相对湿度(越小),绝对湿度(不变)。
17.判断空气潮湿程度的依据是空气的( 相对湿度)。
18.地球上的季节可用(太阳赤纬角)代表。
19.在外围护结构的隔热设计中,考虑室外热作用时应该选的参考量是(室外综合温度)20.在进行外围护结构的隔热设计时,隔热处理的侧重点依次是(屋顶)、(西墙)、(东墙)。
21.任何一个地区,在日出、日没时,太阳高度角hs=(0°);一天中的正午,及当地太阳时12 时,太阳高度角最大,此时太阳位于正南,即太阳方位角As=(0°)。
建筑物理试卷及答案

建筑物理试卷及答案一、单选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20分)1.一般气象学上所指的气温是距离地面()m高处的空气温度。
A.1.0B.1.2C.1.5D.1.82.关于热量传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存在着温度差的地方,就会发生热量的传递B.两个相互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不可能发生热量传递C.对流传热发生在流体中D.密实的固体中的热量传递只有传导一种方式3.下列传热()是以导热为主。
A.有空气间层的墙体B.有加气混凝土的墙体C.钢筋混凝土复合材料的墙体D.有空心砌块的墙体4.以下四中建筑围护结构中,相对来说()的耐热性最差A.屋面B.墙体C.窗户D.钢筋混凝土住5.人眼对()最敏感A.红光B.黄绿光C.蓝绿光D.紫光6. 下列材料中,()不宜用作吸声材料。
A.超细玻璃棉 B.泡沫玻璃 C.泡沫塑料 D.海绵7.采用天窗采光的美术馆,常采取措施降低展室中部观众区高度,其原因是(A.提高展览墙面照度B.防止天窗产生直接眩光C.消除一次反射眩光D.消除二次反射眩光8.就工作照明而言,光通利用率最高的是()灯具。
A.直接型B.半直接型C.半间接型D.间接型9.在下列物质中传播的声波,声速最快的是在()中。
A.钢筋混凝土B.木材C.水D.空气 10. 下面几种限制眩光的措施中,()有误。
A.应限制光源亮度,不宜过亮B.消除镜面反射C.采用适当的悬挂高度和必要的'保护角D.降低工作面照度二、多选题(选对一个得一分,选错或多选不得分。
每小题4分,共20分))1.下述有关不同建筑热工设计分区的设计要求中,正确的为()。
A.严寒地区必须充分满足冬季保温要求,一般可以不考虑夏季防热B.寒冷地区一般可以不考虑夏季防热,应满足冬季保温要求C.夏热冬冷地区必须满足夏季防热要求,适当兼顾冬季保温D.夏热冬暖地区一般不考虑冬季保温,必须充分满足夏季防热要求2.下列材料中,()不是漫反射材料。
建筑物理期末复习题

建筑热工学1.为什么人达到热平衡并不一定舒适?人体达到热平衡是达到热舒适的必要条件。
△q=±qc±qr-qw由于式中各项还受一些条件的影响,可在较大范围内变动,许多不同组合都可以满足热平衡方程,但人体的热感却可能有较大差异,从热体热舒适考虑,单纯达到热平衡是不够的,还应使人体与环境的各种方式换热限制在一定范围。
2.室内热环境有哪些因素?通过建筑设计能够最有效改善的是哪些因素?室内热辐射,室内湿度,室内温度,室内气流。
能通过设计有效改善的是室内温度,室内气流,室内湿度。
3.室外气候因素通过哪些途径和方法影响室内环境?哪些情况有利?哪些不利?辐射传热,对流传热,导热。
有利:不利:3.决定气候的因素有哪些?人类活动可以影响气候的哪些方面?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地理位置,人类活动--影响气温和降水—影响气候4.为什么我国规定维护结构的传热阻,不得小于最小传热阻?保证内表面不结露,即内表面温度不得低于室内空气的露点温度;同时还要满足一定的热舒适条件,限制内表面温度,以免产生过强的冷辐射效应。
5.详述外保温构造方法的优缺点.优点:1、使墙或屋顶的主要部分受到保护,大大降低温度应力的起伏,提高结构的耐久性;2、外保温对结构及房间的热稳定性有利;3、外保温有利于防止或减少保温层内部产生水蒸气凝结;4、外保温法使热桥处的热损失减少,并能防止热桥内部表面局部结露5、对于旧房的节能改造,外保温处理的效果最好。
缺点:1、适用于规模不太大的建筑,才能准确判断外保温是否提高房间的热稳定性;2、在构造上较复杂,必须有保护层;3、由于要设保护层,所以造价要高.6.在夏热冬冷地区,适宜采用哪些遮阳方式?7.分别详述多层实体维护结构,有封闭空气层维护结构,带通风空气层围护结构,制备覆盖围护结构的隔热机理及适应性。
1.多层实体结构的传热抓药是实体结构的导热,在进行隔热处理时可通过增加实体结构的热阻,以降低结构的导热系数,从而增加隔热能力。
高二建筑物理期末试卷

南江县职业中学2011年春期末考试卷高二建筑专业物理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 共10分)1、下列选项中,表示时间的是( )A .中午12点B .4s 末C .第5s 内D .第6s 末2、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摩擦力的大小一定与正压力成正比B 、摩擦力一定是阻力C 、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D 、运动的物体可能受到静摩擦力3、若汽车发动机的功率不变,汽车由静止开始加速行驶,发动机的牵引力将( )A .增大B .减小C .不变D .无法确定4、以初速度υ从地面竖起向上抛出一物体,当物体的动能减小到原来的一半时,它离地面的高度是( )A .g 22υ B .g 42υ C .g 82υ D .g 162υ5、气体从外界吸收100J 的热量,同时又对外界做了80J 的功,气体的热力学能( )A .增加B .减小C .不变D .无法确定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1.失量是既有大小,又有___________的物理量。
2.如果物体初速度为υ0,加速度为a ,则在时间t 内的位移为________________。
3.合力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增量,这个结论叫做____________定理。
4.热力学温标和摄氏温标的数值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
5.一个重力为10N 的物体,从4m 高处自由落下,落到1m 高处的机械能是_______J 。
三、计算(10分)物体从1m 高、2m 长的光滑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无摩擦地滑下,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多大?(不计空气阻力)。
建筑物理复习

1.热带地区常用的穹顶和拱顶的建筑优点有哪些?答:a. 室内高度有所增加,可使热空气聚集在远离人体的位置.b. 拱顶和穹顶建筑是为了建筑的美观需要. c.一部分屋顶处于阴影区,可以吸收室内部分热量.2.太阳的短波辐射有哪些?答:a.天空和云层的散射b. 混凝土对太阳辐射的反射c. 水面、玻璃对太阳辐射的反射3.影响室外气温的主要因素?答: a.空气温度取决于地球表面温度b. 室外气温与太阳辐射照度有关c. 室外气温与空气气流状况有关4.冬天室内外墙体内部的内表面结露的主要原因?答:墙体内表面温度低于室内空气的露点温度.5.什么叫导热?导热的原理答:导热是指物体中有温差时,由于直接接触的物质质点作热运动而引起的热能传递过程。
(在热量的传递过程中,物体温度不同部分相邻分子发生碰撞和自由电子迁移所引起的能量传递称为导热)*在气体中是通过分子作无规则运动时互相碰撞而导热;在液体中是通过平衡位置间歇移动着的分子振动引起的;在固体中,是平衡位置不变的质点振动引起的;在金属中,主要是通过自由电子的转移而导热。
6.通过导热系数,怎么判断绝热材料?答:工程上通常把导热系数小于0.25的材料,作为保温材料(绝热材料),如石棉制品、泡沫混凝土、泡沫塑料、膨胀珍珠岩制品等。
各种材料的导热系数大致范围是:气体为0.006~0.6;液体为0.07~0.7;建筑材料和绝热材料为0.025~3;金属为2.2~420。
7.钢筋混凝土、珍珠岩、平板玻璃、砌体、胶合板的导热系数?高低顺序答:钢筋混凝土:1.74 珍珠岩:(散珍珠岩:0.042~0.08、水泥珍珠岩0.07~0.09)平板玻璃:0.76 砌体:0.87~1.02 胶合板:0.14~0.16胶合板<珍珠岩<平板玻璃<砌体<钢筋混凝土8.决定气候的主要因素有哪3个?答: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地面9.热压,形成风的主要条件有哪两个?答:a.室内外空气温差所导致的空气密度差B.进出气口的高度差10.城市与郊区的太阳辐射的对比答:城市与郊区相比,郊区得到的太阳辐射多,城市的平均风速低,郊区的湿度大,城市的气温高,城市气候的特点表现为热岛效应。
建筑物理复习资料(答案有问题-仅供参考)

建筑物理声学选择题63道1、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其波长范围是( B)微米。
A.0.28~3.0B.0.38~ 0.76C.0.5~1.0D.0.5~2.02、对于热带地区常有的拱顶和穹顶建筑的优点叙述中,(B )是错误的?A 室内高度有所增加,可使热空气聚集在远离人体的位置B 拱顶和穹顶建筑是为了建筑的美观需要C 屋顶的表面积有所增加,室内的辐射强度有所减少D 一部分屋顶处于阴影区,可以吸收室内部分热量3、下列的叙述,(D )不是属于太阳的短波辐射。
A 天空和云层的散射B 混凝土对太阳辐射的反射C 水面、玻璃对太阳辐射的反射D 建筑物之间通常传递的辐射能4、避免或减弱热岛现象的措施,描述错误是(C )。
A 在城市中增加水面设置B 扩大绿化面积C 采用方形、圆形城市面积的设计D 多采用带形城市设计5、对于影响室外气温的主要因素的叙述中,(D )是不正确的。
A 空气温度取决于地球表面温度B 室外气温与太阳辐射照度有关C 室外气温与空气气流状况有关D 室外气温与地面覆盖情况及地形无关6、冬季室内外墙内表面结露的原因(D )。
A 室内温度低B 室内相对湿度大C 外墙的热阻小D 墙体内表面温度低于露点温度7、在热量的传递过程中,物体温度不同部分相邻分子发生碰撞和自由电子迁移所引起的能量传递称为()。
A.辐射B.对流C.导热D.传热8、绝热材料的导热系数λ为()。
A.小于0.4W/(m*K)B.小于0.3W/(m*K)C.小于0.2W/(m*K)D.小于0.1W/(m*K)9、把下列材料的导热系数从低到高顺序排列,哪一组是正确的()?Ⅰ、钢筋混凝土;Ⅱ、水泥膨胀珍珠岩;Ⅲ、平板玻璃;Ⅳ、重沙浆砌筑粘土砖砌体;Ⅴ、A.Ⅱ、Ⅴ、Ⅰ、Ⅳ、ⅢB.Ⅴ、Ⅱ、Ⅲ、Ⅳ、ⅠC.Ⅰ、Ⅳ、Ⅲ、Ⅱ、ⅤD.Ⅴ、Ⅱ、Ⅳ、Ⅲ、Ⅰ10、下列陈述哪些是不正确的()?A.铝箔的反射率大、黑度小B.玻璃是透明体C.浅色物体的吸收率不一定小于深颜色物体的吸收率D.光滑平整物体的反射率大于粗糙凹凸物体的反射率11、白色物体表面与黑色物体表面对于长波热辐射的吸收能力()。
建筑物理复习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1. 导热系数入:是指在稳定传热条件下,lm厚的材料,两侧表面的温差为l度K,在1秒内,通过1平方米面积传递的热量。
影响因素:材质;表观密度;含湿量;温度。
2. 传热系数K: 是指在稳定传热条件下,围护结构两侧空气温差为1K, 1小时内通过1平方米面积传递的热堂。
3. 热阻:R=厚度d/导热系数入,热阻+内外表面换热阻=总热阻,总热阻的倒数就是总的传热系数。
4.温室效应:建筑可以通过玻璃获取大量的太阳辐射,使室内构件吸收辐射而温度升高,但室内构件发射的远红外辐射不能通过玻璃再辐射出去,从而可以提高室内温度。
5. 封闭空气间层传热:辐射散热70%,对流和导热30%。
在建筑围护结构中采用封闭空气间层可以增加热阻,并且材料省、重量轻,是一项有效而经济的技术措施;如果技术可行,在围护结构中用一个厚的空气间层拨入用几个薄的空气间层;为了有效地减少空气间层的辐射热量,可以在间层表面图贴反射材料。
6. 材料层热惰性指标D: 表示围护结构在谐波热作用下抵抗溫度波动的能力。
7. 露点温度:某一状态的空气在含湿望不变的情况下,冷却到它的相对湿度达到100%时所对应的温度,成为该状态下空气的露点温度。
8. 相对湿度:一定溫度一定大气压下湿空气的绝对湿度f与同温同压下的饱和蒸汽噩的百分比。
9. 热岛效应:在建筑物与人口密集的大城市,由千地面覆盖物吸收的辐射较多,发热体较多,形成城市中心的温度高于郊区。
改善:在城市中增加水面设置,扩大绿地面积;避免形成方形圆形城市面积设计,多采用带型城市。
10. 热桥:围护结构中,一般都有保温性能远低于主体部分的嵌入构件,如外墙体中的钢或钢筋混凝土骨架、圈梁、板材中的肋等。
这些构件或部位的热损失比相同面积主体部分的热损失多,其内表面温度比主体部分低。
建筑热工学中,形象地将这类容易传热的构件或部分称为“热桥”11. 太阳方位角:太阳光线在地面上的投影线与地平面正南方向所夹的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热工学1.为什么人达到热平衡并不一定舒适?人体达到热平衡是达到热舒适的必要条件。
△q=±qc±qr-qw 由于式中各项还受一些条件的影响,可在较大范围内变动,许多不同组合都可以满足热平衡方程,但人体的热感却可能有较大差异,从热体热舒适考虑,单纯达到热平衡是不够的,还应使人体与环境的各种方式换热限制在一定范围。
2.室内热环境有哪些因素?通过建筑设计能够最有效改善的是哪些因素?室内热辐射,室内湿度,室内温度,室内气流。
能通过设计有效改善的是室内温度,室内气流,室内湿度。
3.室外气候因素通过哪些途径和方法影响室内环境?哪些情况有利?哪些不利?辐射传热,对流传热,导热。
有利:不利:3.决定气候的因素有哪些?人类活动可以影响气候的哪些方面?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地理位置,人类活动--影响气温和降水—影响气候4.为什么我国规定维护结构的传热阻,不得小于最小传热阻?保证内表面不结露,即内表面温度不得低于室内空气的露点温度;同时还要满足一定的热舒适条件,限制内表面温度,以免产生过强的冷辐射效应。
5.详述外保温构造方法的优缺点.优点:1、使墙或屋顶的主要部分受到保护,大大降低温度应力的起伏,提高结构的耐久性;2、外保温对结构及房间的热稳定性有利;3、外保温有利于防止或减少保温层内部产生水蒸气凝结;4、外保温法使热桥处的热损失减少,并能防止热桥内部表面局部结露5、对于旧房的节能改造,外保温处理的效果最好。
缺点:1、适用于规模不太大的建筑,才能准确判断外保温是否提高房间的热稳定性;2、在构造上较复杂,必须有保护层;3、由于要设保护层,所以造价要高.6.在夏热冬冷地区,适宜采用哪些遮阳方式?7.分别详述多层实体维护结构,有封闭空气层维护结构,带通风空气层围护结构,制备覆盖围护结构的隔热机理及适应性。
1.多层实体结构的传热抓药是实体结构的导热,在进行隔热处理时可通过增加实体结构的热阻,以降低结构的导热系数,从而增加隔热能力。
2.有封闭空气间层结构的传热主要是间层中的辐射传热,在进行隔热处理时可在间层壁面贴辐射系数小的反射材料,以减小辐射传热量,从而增加隔热能力。
3.带有通风间层的结构的传热主要是对流传热,当室外空气流经间层时,带走部分从面层传下的热量,从而减少透过基层传入室内的热量。
因此,可通过增加间层的通风量来达到隔热目的。
8.围护结构受潮后为什么会降低其保温性?材料的导热系数是固体〉液体〉气体,当围护结构受潮后原来围护结构中的水蒸气就以液态凝结水的形式存在于围护结构中,使围护结构的导热系数增大,保温能力降低。
9.试从节约能源的角度分析,在相同面积情况下,正方形平面与长方形平面何者有利?从节约能源的角度分析,就要控制建筑的体形系数即建筑的外表面积与其所包围的体积之比。
对于同样的体积的建筑,在各面外围护结构的传热情况均相同时,外表面面积越大,热损失越多,所以在相同面积的情况下,正方形平面更为有利。
10.采暖居住房间的密闭程度对卫生保健,经济,能源消耗方面各有什么影响?就保温而言,房间的密闭性越好,则热损失越少,从而可以在节约能源的基础上保持室温。
但从卫生要求来看,房间必须要有一定的换气量。
另一方面,过分密闭会妨碍湿气的排除,使室内湿度升高,从而容易造成表面结露和围护结构内部受潮。
11.建筑隔热的主要措施有哪些?这些措施的隔热机理是什么?12.自然通风有什么作用?13.冬季保温较好的围护结构是否在夏季也具有较好的隔热性能?分析保温围护结构和隔热围护结构的异同。
对于冬季采暖、夏季自然通风的房间,冬季保温较好的围护结构不一定在夏季也具有较好的隔热性能。
因为冬季保温的效果主要取决于围护结构的热阻,而夏季隔热则与围护结构的热惰性指标、蓄热性能密切相关。
保温围护结构和隔热围护结构的相同之处:围护结构的热阻越大,一是通过其传递的热量越少,同时也关系到内表面的平均温度值,因此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对热阻都有一定的要求;同时为了在谐波热作用下保证有足够的热稳定性,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对热惰性指标也应该满足一定的要求。
保温围护结构和隔热围护结构的相异之处:相对于夏天温度谐波的波动,冬季温度谐波的波动较小且周期长,因此围护结构保温的设计指标主要是热阻。
而围护结构的防热主要的为了控制内表面的最高辐射温度,因此防热设计的设计指标主要是热惰性指标。
14.建筑遮阳方式有哪几种?适宜什么情况下遮阳?水平式遮阳(南向,北回归线以南-北向窗垂直式遮阳(东北,北,西北综合式遮阳(东南,西南挡板式遮阳(东,西15.建筑综合保温措施有哪些?16.被动利用太阳能采暖的方式有哪些?直接收益式,集热蓄热墙式,附加阳光间式,屋顶池式,对流环路式。
建筑声学1.声源的定义和种类,声音的传播途径。
声源:声音是物体振动引起的机械波,这个振动的物体就称为声源。
种类:点声源,线声源,面声源。
传播途径:由声源产生的机械波可通过固体,液体和空气介质进行传播。
人耳听到的声音主要是空气介质中传播的纵波。
2.表示声音在空气介质中传播的客观量有哪些?分别表示什么意义?声功率:指声源在单位时间内向外辐射的能量,是声本身的一种特性。
声强:在声波传播过程中单位面积波阵面上通过的声功率称为声强。
声压:声波引起大气压强的变化称为声压。
3.什么叫混响及混响时间?混响:声源在室内发声后,由于界面反射与吸收的作用,使室内声场经历逐渐增长到稳态,若声源停止发声,声音不会立即消失,而要经历逐渐衰减的过程,把这一过程称为混响。
混响时间:室内声场达到稳定后,令声源停止发声,自此刻起至声能密度衰变60dB所用的时间称为混响时间。
4.声音三要素是什么?声音三要素的定义。
频率:质点每秒振动的次数(Hz)人耳对声音的反应范围是20-20000Hz。
音调:频率的高,低的听觉属性是音调,频率越高音调就越高。
音色:单频音称为纯音,特点是单一音调,如果在单音中加进一些附加的频率,就称为复音,在复音中最低频的音称为基音,比基音音调高的成分为泛音,泛音对音调增加了有特色的音质,即为音色。
5.什么叫掩蔽效应?掩蔽效应有哪些规律?噪声对语言的妨害程度在声学上称为掩蔽效应。
规律:1.低音调声,特别当响度相当大时,对高音调声产生较显著的掩蔽作用2.高音调声对低音调声只产生很小的掩蔽作用3.掩蔽和被掩蔽的音的频率越接近,掩蔽作用越大,当频率相同时,一个声音对另一个声音的掩蔽作用最大。
6.混响声和回声有何区别?他们和反射声的关系怎样?混响声是声源停止发生后,在声场中还存在着来自各个界面的迟到的反射声形成的声音的“残留”现象。
回声是直达声到达后50ms以后到达的强反射声形成回声。
混响声和回声都是由声音的反射引起的。
7.房间共振对音质有何影响?房间的共振会使某些频率的声音在空间分布上很不均匀,即某些固定位置被加强,某些固定位置会被减弱。
所以,房间共振现象会对室内音质造成不良的影响。
8.多孔吸声材料具有怎样的吸声特性?随着材料密度,厚度的增加,其吸声特性有何变化?多孔吸声材料:对中高频的声音有良好的吸声效果。
随着密度,厚度的增加,对中低频范围的吸声系数显著增大。
9.试列举主要吸声构造种类和特点。
1.多孔吸声构造:本身具良好的中高频吸收,背后留有空腔还可提高低频吸收2.共振吸声结构:具吸收低频声音的特性3.穿孔板吸声构造:利用穿孔板后背的空气层组成共振结构,一般以吸收中频为主4.其他吸声构造:吸声尖劈,空间吸声体10.设计隔声门窗应注意哪些问题?门的隔声:1.做好周边密封处理2.避免采用轻薄单的门扇3.设置声闸窗的隔声1.采用厚玻璃,两层或三层2.双层玻璃间宜留有较大间距3.双层玻璃间沿周边填放吸声材料4.保证玻璃与窗框,窗框与墙壁间的避风11.噪声的危害有哪些?1.损害听力2.使人心烦,降低工作效率3.可能引发疾病4.干扰睡眠5.干扰语言交流12.城市噪音的控制原则和步骤有哪些?原则:应从噪声源,传播途径和接受噪声入手,采取适用合理的技术进行控制。
对噪声源主要是控制操作时间和适用功率,传播途径主要采用阻隔措施,主要从规划,建筑布局来控制,噪声受体主要从建筑吸,隔声处理等措施来进行控制。
步骤:1.调查噪声现状,确定噪声的声压级,了解噪声产生的原因,周围环境状况2.根据区域的噪声允许标准,确定所需降低的噪声声压级的数值3.采取综合措施降噪13.城规中,为控制噪音应注意哪些方面?1.城市人口控制2.功能分区3.建筑选址和总体布局14.居住区规划中的噪声控制应注意哪些方面?1.应对道路的功能与性质进行明确分类,分级,分清交通性干道和生活性干道2.建筑高度应随着离开道路的距离的增加而渐次提高,可利用前面的建筑座位后面建筑的防噪壁3.一些经过特别设计和消声减噪处理的住宅和办公建筑,如设双层隔声窗的建筑,或没有减噪门廊的住宅等可布置在临街建筑红线处。
当防噪壁建筑数量不足以形成基本连续障壁时,可将部分住宅临街布置,并按所需防护距离后退,留出空间可辟为绿地4.居住区内道路布局与设计应有助于保持低车流量和车速,例如采用尽端式并带有终端回路的道路网,并限制这些道路所服务的住宅书,从而减少车流量、5.将居住小区划分为若干住宅组团,没个组团组成相对封闭的族群院落建筑光学1.试说明光通量与发光强度,照度与亮度间的区别和联系。
光通量是人眼对光的感觉量为基准的单位发光强度是光通量的空间密度照度是被照面光通量的密度亮度是发光体在视线方向上单位面积发出的发光强度2.看电视时,房间完全黑暗好,还是有一定亮度好,为什么?房间亮点好。
因为人眼的感光细胞分为:杆体细胞和椎体细胞。
在亮环境下是椎体细胞起作用,暗环境下是杆体细胞起作用。
当房间亮一点时,不会使杆体细胞和椎体细胞交替起作用,可以减少视觉疲劳。
同时,房间亮一点可以避免产生直接眩光3.为什么有的商店大玻璃橱窗能够象镜子似地照出人像,却看不清里面陈列的展品?由于产生二次反射眩光。
措施:提高橱窗里商品的表面亮度,将橱窗玻璃做成倾斜或弯曲4.采光设计的主要任务和步骤。
任务:1.根据视觉工作的特点,确定房间的采光要求2.确定采光口的形式,位置3.计算所需的采光口面积4.防止眩光,不均匀等采光质量问题5.防止紫外线影响,考虑其他的功能要求步骤:1.搜集资料2.选择采光口的形式3.确定采光口的位置及可能开设的窗口面积4.估算采光口的尺寸5.布置采光口5.天窗采光的形式有哪些?各有哪些优缺点?1.矩形天窗这种天窗位置较高,不易形成眩光,为避免直射阳光射入室内,天窗的玻璃最好朝南北向2.横向天窗造价低,采光效果与矩形天窗相差不大3.锯齿形天窗有倾斜的顶棚做反射面,增加了反射光,采光效率比矩形天窗高,窗口一般朝北4.平天窗造价低,布置灵活,采光效果好,污染,照射不均匀,凝结水5.井式天窗用于通风兼采光6.改善侧窗采光缺点的措施有哪些?喇叭口-减少遮挡,增加采光6.波长为540nm的单色光源,其辐射功率为5W,试求(1)这单色光源发出的光通量;(2)如它向四周均匀发射光通量,求其发光强度;(3)离它2米处的照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