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落实三维目标

合集下载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落实三维目标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落实三维目标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落实三维目标新课程标准提出,课堂教学要实现三维目标,所谓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这三者的关系是一个整体,相互联系,融为一体的。

在教学中,既不能离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也不能离开知识与技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学习。

为了更好地在教学过程中落实这一目标,我认为数学教师要做到:首先创设情境。

情境的假设是为导入新知提供的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的感知材料。

如在教学平行和平行线的过程中,我用课件演示实际场景,从场景中抽象出三组直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意识,通过教师的诱导尽快进入对新知的求知探索,从而展开学生对平行线的学习活动。

其次新知的探究。

在学生发现和理解新知的本质过程中,新旧知识交接、教师点拔、巧用教学工具、激发学生的思维交辩,顺利完成认知的“同化”或“顺应”。

教学中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意识,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等方法揭示新知本知的求知过程。

如在平行和平行线的教学中让学生自已发现、动手摆探究平行的特征,让学生动手画,体验新知,在教学中给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爱学、乐学环境,给学生提供思维拓展的空间。

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把抽象的数学乐趣化、生活化,使学生在在新知的这个认识连接点上实现认识的转化,由教变学的转化。

最后新知的应用,在这阶段既要完成巩固知识,进行技能的转化,又要完成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任务,还要考虑适应学生不同的智力水平。

所以我在平行和平行线的教学中设计的练习题,由浅到深,层层递进,题型多样化,使学生对新知应用时有一定的智力坡度,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浅谈“三维目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落实

浅谈“三维目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落实
案例剖析
98
ANLI POUXI
浅谈野三维目标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落实
因饶晶晶 渊江西省广丰县枧底镇学校 猿猿源远园园冤
教 育 部 叶基 础 教 育 课 程 改 革 纲 要 渊试 行 冤曳提 出 院野改 变 课 程 过 于 注 重 知 识 传 授 的 倾 向 袁强 调 形 成 积 极 主 动 的 学 习 态 度 袁使 获 得 基 础 知 识 与 基 本 技 能 的 过 程 同 时 成 为 学 会 学 习 和 形 成 正 确 价 值 观 的 过 程 . 冶 这 里 从 野知 识 与 技 能 冶野过 程 与 方 法 冶野情 感 态 度 与 价 值 观 冶三 方 面 提 出 了 目 标 要 求 袁构 成 新 课 程 的 野三 维 目 标 冶. 那 么 袁小 学 数 学 课 堂 教 学 中 的 情 感 尧态 度 与 价值观怎样体现呢钥
.是 A小 l朋 l友 R亲 i自 g动 h手 ts制 作 R的 e钟se表 r袁v让 e我 d们 .一 起 来 欣 赏 一 下 浴
生 员院老 师 袁我 发 现 有 错 误 浴 远 号 钟 表 两 根 针 是 一 样 长 的 . 师 院一 样 长 袁不 行 吗 钥 为 什 么 钥 你 认 为 应 该 怎 样 钥 生 圆院我 还 发 现 圆 号 钟 面 上 的 数 字 写 成 一 堆 了 浴 师 院你 认 为 应 该 怎 样 写 钥 生 猿院每 个 数 隔 开 的 位 置 要 一 样 . 生 源院我 发 现 愿 号 的 怨 点 钟 拨 得 不 是 很 准 确 袁我 来 给 他 拨 正 . 师 院你 最 喜 欢 哪 一 号 钟 面 钥 生 员院我 最 喜 欢 猿 号 钟 面 袁因 为 它 的 数 字 写 得 特 别 端 正 清 楚 袁也 很 平 均 浴 师 院也 很 平 均 袁是 吧 浴 什 么 意 思 袁谁 听 明 白 他 的 意 思 钥 生 圆院他 是 说 袁一 个 数 和 一 个 数 隔 开 的 位 置 都 是 一 样 长 的 . 生 猿院我 喜 欢 源 号 钟 面 袁因 为 它 用 了 两 根 不 一 样 的 针 袁一 根 是 短 针 袁一 根 是 长 针 . 师 院短 针 还 有 一 个 名 字 叫 什 么 钥 长 针 呢 钥 生 源院时 针 袁分 针 . 生 缘院我 最 喜 欢 缘 号 钟 面 袁因 为 它 刚 好 是 六 点 整 . 我 喜 欢 六点整. 师 院还 有 哪 几 号 也 是 几 点 整 钥 你 们 是 怎 么 认 识 的 钥 我 通 过 让 学 生 充 分 运 用 自 己 已 有 的 知 识 经 验 袁亲 自 动 手 制 作 钟 表 袁充 分 暴 露 了 学 生 已 有 的 知 识 水 平 袁清 楚 地 了 解 了 学 生 的 知 识 起 点 袁让 学 生 体 验 到 真 正 参 与 活 动 的 乐 趣 袁让 学 生 自 主 选 择 材 料 袁自 主 拨 出 时 刻 袁面 对 自 己 的 作 品 袁自 主 展 开 质 疑 尧辨 析 袁争 着 发 表 自 己 的 见 解 和 意 见 袁让 学 生 的 思 维 在 一 轮 又 一 轮 的 找 错 尧辩 论 尧解 析 中 得 到 有 效 的 提 升 袁让 课 堂 真 正 成了学生展示个性的舞台. 二 尧 帮 助 学 生 树 立 学 好 数 学 的 自 信 心 .我 们 在 数 学 课 堂 教 学 中 应 重 视 激 发 学 生 学 习 的 好 奇 心 袁让 学 生 体 会 数 学 的 趣 味 性 和 挑 战 性 袁 使 他 们 获 得 数 学 学 习 成 功 的 体 验 .在 课 堂 教 学 中 袁老 师 可 对 某 些 数 学 问 题 做 一 些 变 动 袁如 改 变 设 问 方 式

浅谈中学数学教学的三维目标

浅谈中学数学教学的三维目标

浅谈中学数学教学的三维目标数学作为一门学科,其内容具有很强的思维性和抽象性。

学生如果没有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那么就无法把握数学学习的规律,更谈不上运用数学思维去解决问题。

因此,只有掌握了科学的数学思维方法,学生才能有效地从事数学学习活动,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在进行中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必须结合教材的特点,以及初中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努力实现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三维目标”。

具体地说,在进行中学数学教学时应该落实这样的几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基础。

因此,在进行中学数学教学时,应该注意使学生逐步学会独立获取知识的方法,通过各种途径来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从而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以实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目标。

同时还要注意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从根本上确保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以实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目标。

同时,也可以采用各种游戏、故事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乐于接受新知识。

二、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

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从而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和探索空间,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老师的指导,逐步形成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实现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目标。

另外,在进行数学教学时,应该让学生互相讨论,互相争辩,共同分析,从而达到集思广益、启迪思维的目的,从而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能力。

三、引导学生自我建构知识体系,逐步养成科学的数学思维方式。

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必须逐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即科学思维能力,否则,学生将不可能全面掌握知识体系。

在进行中学数学教学时,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以便及时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从而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有效地落实三维目标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有效地落实三维目标
褶 围
赵丽 英
学术争鸣 生 旦 整 塑 ( 王 ) , △ ! t , N o 8 ( u n d e r
如何 在数 学 教学 中有 效地 落实三 维 目标
河 北 省 成 安 县 横 城 小 学
蔫 每
课 程改 革已 在我 县 轰轰 烈 烈 地开 展了 几 年, 走 进 新型 课堂 , 不 难 发 现: 数 学 教 学目 标已 从 纯 粹的 知 识 技 能 转向 了 关 注 c 三 维目 标 ” ; 但 从 我 县 课改
快 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 中,体验数学 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这样备课 ,教师 脑 中有一个整体意识 ,清楚每个活动要达到什么 目的 ,实施 就更有效 。 其 次 ,具体到一节课 ,三维 目标 的落实要有所 侧重 ,不是平均用力 ,在每 节课 中三个 目 标都清晰地展现 出来是不可能的。《 什么是周长 》 一课我认为应 侧 重于过程与方法这个 目标 ,当然并不是 把知识 和技能的学习和情感态度价值 观 的培养 排斥于 目标之外 ,而 主要是通 过过程与方法这个 目标为媒介来实现其 它 两个 目标的 。数学教学三维 目标 中把 知识和技 能 目标放在首位 ,说 明知识和 技能目 标 是三维 目标 中的基础性 目标 ,对 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仍然 是数 学课 堂教学的一项十分重要 的常规性 教学任 务 ,仍然是数学学习的重点 , 仍然是教师钻研教材和预设教学过程首先必须明确的问题 。让学生在获取知识 、 训 练技能的同时热爱学习 、掌握学 习方 法 ,形成健 康的学习心态 ,培养锐意进 取 的精神和富于创新的个性 品质 。每一课 中三个 维度的 目标有所侧重 ,但不是 各自 独立 的,而是融为一体的 。 最后 ,为了更好的实施三维 目标 ,教学 中要创造性 的使用 教材 ,实现数学 与生 活的整合。现在新教材 内容更接近学 生的经验 与年龄特点 ,很多也源于生 活 ,但由于地域差异等原因 , 不 少例题 的设计与我们所教的学生还有一定距离 。 因此 ,我们 在实际教学 中,不应一味地按教 材教 ,而应把握教材宗 旨努力挖掘 资源 ,围绕 “ 三维 目标”的落实 ,在尊重教 材的基础 上 ,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 教材 ,力求 使学习的内容与学生生活 的认识 密切 相关 ,以便提高学生的学习兴 趣 ,进而结 合内容进行情感与价值观 的渗透 教育 ,同时进一步促进相关知识与 技 能的掌握 。做到将教学 内容熟悉化 ,生 活化 ,让 学生感到学问就在身边 ,使 学 习活动变得更生动 ,从而达到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最终 目的。 四、实施三维 目标应注意的 问题 对 “ 三维 目标”作总体评价。以往 ,流行 的做法是 “ 堂堂清,周周清 ” 。每 节课都要有 一个教学质量的测验 ,看学生是 否掌握 了该 学的东西。其实每节课 能清 的、能测 的 ,多数是知识和技能方 面的东西 。情感 的 目 标 ,能力的要求 。 绝对不是靠某 一节课 、某一周能完成 的,但是每节课都 必须体 现这些 目标。因 此它更多 的是 靠在一个 比较长 的阶段 ,通过教师利用课 程资源去熏陶 ,由学生 去体验 ,通 过潜在的积累而获得的 ,要 阶段性地进行 总体 评价 。例如 ,为了突 出评价 的过程 性并关注个体差异 ,运用成长记 录袋进行评 价是必要 的 ,它通过 收集表现学 生发展变化的资料能够反映学生成长 的轨迹 ,学生本人 在成长记录 内容 的收集有更大的主动权和决定权 ,能够充分体现个体差异 。

数学课堂教学中_三维目标_的落实

数学课堂教学中_三维目标_的落实

小学时代·教师2011/2(总第27期)XIAOXUE SHIDAI ·JIAOSHI数学课堂教学中﹃三维目标﹄的落实江西省广丰县东关小学纪卫红课改导航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新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它们是一个有着内在联系、相互渗透、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

如何把握数学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并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笔者结合四年多的课改实践,认为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一、学生要经历知识与技能形成的过程数学新课标指出:“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同时,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以有利于其他目标的实现为前提。

”可见,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是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发展的重要内涵,同时又是其他方面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适时发挥组织、指导作用,把学习知识与技能的脉络抓到手,使知识与技能目标得到有效落实。

好的数学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及认知特点出发,让学生经历知识与技能形成的过程,将知识教学的过程变成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学会知识的过程和运用知识与技能自主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促进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都得到发展。

在教学一年级下册“20以内的退位减法”时,笔者在创设出问题“12-8=?”后,没有直接向学生进行讲解这个问题,而是把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合作、交流,自己想办法先算一算。

学生通过思考和尝试探索,想出了很多种算法:(1)把12根计数棒一根一根地减去8根,得出12-8=4根;(2)将12看成10和2,先算10-8=2,再算2+2=4;(3)将8看成2和6,先用12-2=10,再算10-6=4;(4)想想8加几等于12?因为8加4等于12,所以,12-8=4……不同小组交流、汇报后,让学生比较各种算法的特点,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

这样,学生在课堂中既有机会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到自己成功的快乐,又能分享到别的同学解决问题的好途径,发展了自己的思维。

浅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落实“三维目标”

浅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落实“三维目标”

浅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落实“三维目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纲要》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

《数学课程标准》将数学总体目标细化为“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个方面。

数学教学十分重视知识与技能目标,因为它是基础,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是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常规性任务。

一、明确落实三维教学目标的意义传统的“目标教学”是以美国教育家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理论为基础,但该理论缺陷是片面地注重智育目标,而忽视其他领域目标,造成了学生主体性的缺失、情感性的缺失和创造力的缺失,泯灭了不少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导致了“高分低能”、“有才无德”等现象的产生。

《课程标准》关心的是课程目标、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课程设计思路,关注的是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以及伴随这一过程而产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和正确的价值观。

新课改所提出的“三维目标”就是要落实“以发展为本”的理念。

“发展为本”就是课程功能由过去单纯强调知识和技能转向同时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让所有的学生都能生动活泼的主动发展,使他们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整体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因此,这是一个根本性的变化,对培养新时期具有良好素质和竞争力的新一代具有重要意义。

二、具体落实三维教学目标的方法1、观察法教师在研究过程中,需要仔细观察课上学生的接受知识的情况和参于课堂的情况并作以详实的记录。

2、总结研究法教师要及时的对每一阶段的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反馈、总结、修订行动方案找到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并作以适当的调整。

边实践边总结边研究。

3、理论研究法教师通过请教、翻阅各种学习相关的资料的方法,利用理论知识来指导研究的进行,提升自己的观点和独到方法。

4、实践研究法教师可以从亲身经历的或身边发生听到的、或看到的有价值观故事中筛选出典型事例,梳理自己的思路。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三维目标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三维目标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落实三维目标阳山县七拱镇中心小学黄佩娟《数学课程标准》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

三维目标的确立为基础教育的发展作出了科学的目标定位。

最近,在深入教师课改交谈的过程中,不少教师谈到这个困惑: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三个维度目标”。

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有价值,值得研究、探讨的问题。

在此,本人就自己对小学数学三维目标的理解、把握和处理三维目标的有关问题,谈谈自己个人的看法。

一、正确把握知识的核心,落实知识技能目标知识与技能是数学教学追求的目标之一,它使所有人获得终身学习所必需的一些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包括读、写、算等能力。

同时,它又是学生发展数学思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要载体。

也就是说,情感、态度、价值观不是凭空就能产生的,它需要以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技能的活动为体载。

如果脱离了具体知识和技能目标的中介,任何“过程”都是只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而失去价值。

如教学“连减简便运算”,本课知识技能目标是:使学生理解连减的意义,帮助学生掌握连减的简便运算,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我不是由教师包办,而是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去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简便运算的推导过程中同时启发学生去感悟转化的教学方法。

我不是直接告诉学生怎样算,而是让学生通过在同一个商店连续买几样东西应该怎样付钱最快捷的生活实践来理解连减这个知识核心,使学生理解连减的意义,让学生总结出连减的简便运算的方法,并能正确的计算,实现知识与技能目标。

二、实行有效教学,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有效的教学,是实现目标的必然途径。

教师为了达到目标,就要多看各种教学杂志,了解当前最新的教学动态,运用各种手段,优化课堂教学。

力求做到:导入新知所提供的感知材料要充实;感知阶段的诱导要便于学生尽快进入新知的最近发现区;新、旧知识交接点的确定,要便于快速促成学生认知的正迁移;教师的点拨要有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学辅助手段的使用,要有利于学生省时优质地发现和理解新知的本质。

浅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务实地落实好三维目标.

浅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务实地落实好三维目标.

浅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务实地落实好“三维目标”广东省云浮市云城区河口街道中心小学祝子广新的课程标准在我校实施已三年多了,在新理念的指导下,课程理念与课堂实践实现了逐步融合,但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机地整合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的目标,达到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呢?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就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务实地落实好“三维目标”,谈一点粗浅的做法及体会。

一、建构知识、能力、情感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

实施新的课程标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仍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点。

因此,教师在确立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时,都应从三个维度来设立,教学目标必须有新的达破,要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其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者在课前做到心中有数,从而避免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两个目标的盲目性。

但必须注意的是,三个维度不是三块,而是一个整体,不是简单地在知识、技能上加感情,实际上在每一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始终存在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是有一个态度、情感的倾向,它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而且有可能,有相当多学生是带着消极的情感在学习。

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使其学习兴趣自觉化,在课堂教学中建构知识、能力、情感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如,在教学《小数的性质》的内容时,它的教学目标可从以下三个维度来确立: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正确理解“小数的末尾”的含义,并会运用小数的性质将小数化简或把一个数改为具有指定小数位数的小数。

2、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猜测、验证、讨论、比较、辨析、概括等活动,使学生能从多维度理解小数的性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情感与态度:通过学习,让学生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并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落实三维目标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教学理念也在不断更新。

近几年的新课改要求当今教育教学目标不能只是以往的教给学生知识,要求达到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们往往感到不知如何从整体上来把握三维目标。

因此,在现实课堂上就出现了这样几种情况:第一种,还是以知识和技能目标为主,至于后两个维度目标能意思就意思一下,实在不行就毫不犹豫地丢掉;第二种,在课堂中割裂三维目标,把三者看作是一个一个单独的目标;第三种,过于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等目标,忽视知识与技能目标,结果使教学失去了知识这一目标和载体,给人以华而不实的感觉。

那么如何有效地落实三维目标呢?作为一名数学教师,下面我就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三维目标来谈一谈。

一、数学课堂教学中知识与能力目标的落实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注重了知识却忽略了能力,这不符合现代教育的要求,不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学生所学到的只是书本上死的知识,不能灵活地运用知识来解决问题,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实现知识与能力目标的统一呢?
1.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提问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教学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

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创设一系列富有趣味性与艺术性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诱发学生的探究动机,使学
生充分运用已有的知识来积极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来主动学习知识。

2.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新知。

教师要让学生在主动探究的学习过程中习得新知、形成技能。

一方面通过学生对概念、定理的学习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掌握知识规律,实现知识的内化。

另一方面将这些数学思想与方法应用于综合性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在实践中形成技能。

3.知识的实际应用阶段。

学习的目的不仅在于让学生形成概念、掌握规律,学会相关的数学思想与方法,而且还要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实现知识的内化。

在此阶段的任务就是巩固学生所学,并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能力。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使数学训练多样化,主要包括:基础性应用用以巩固知识,综合性应用加强知识点间的联系,发展性应用主要是设计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等开放性习题。

二、数学课堂教学中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落实
在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以讲授为主,只注重结果而不注重过程与方法。

我认为教师应让学生自己感受知识,体验知识。

特别是一些比较抽象的知识,教师不要怕学生不懂,要让学生自己去摸索、发现。

学生只有在遇过挫折后才会成长。

1.教学内容问题化,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问题是思维的开端,是探索的动力。

在教学中,一方面我们要以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质疑问难。

让学生
的教育目标,我们要变单一的评价方式与多样的评价方式,既要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又要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既要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又要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既要表扬回答问题正确的学生,又要肯定回答错误的学生的积极性;既要关注学生知识的掌握,又要关注学生能力的形成;要更多地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情绪、态度。

对于学生错误的见解与解题思考要重在引导,促进学生自行修正。

3.调动教师自己的积极的情感因素来激发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在踏进教室的那一瞬间,就应该把所有的烦恼、悲愤的情绪抛之室外,带着愉悦、微笑,宽容、鼓励来开展教学。

教师的每一个充满深情的微笑、抚摸与鼓励,目光中的关切与期待都会激发学生的情感,会成为学生情感升华的催化剂。

此外,还应注意的是这三个目标不是独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是融合在一起的,教学时应该做到这三个目标的水乳交融,切忌分割开来。

总之,三维目标的提出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教育教学理念的进一步完善。

作为教师,我们应用心思考如何在自己的学科中落实好这三维目标,上面所述只是本人的一些见解,希望能给同科目的教师一些参考。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要继续努力,为落实三维目标想更多的方法,为学生的教育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