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农林科学院简介

合集下载

27090785_黄花菜采摘机器人视觉系统研究

27090785_黄花菜采摘机器人视觉系统研究

宁夏农林科技,Ningxia Journal of Agri.and Fores.Sci.&Tech.2021,62(12):60-64基金项目:宁夏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黄花菜目标识别与定位方法研究”(2021AAC03257)、宁夏农林科学院科技创新引导项目“基于机器视觉及深度学习的枸杞智能精选算法研究”(NKYQ-20-04)。

作者简介:马聪(1987-),女,回族,宁夏吴忠人,工程师,研究方向:农业物联网,E-mail:303838703@。

收稿日期:2021-11-06修回日期:2021-11-10黄花菜,又称忘忧草,因其具有口感好、富含多种人体所需营养元素、产品易于存储运输等优点,市场消费需求量不断增加。

黄花菜一次栽培种植后可以多年采收获益,投入成本不高、田间管理工作量小,因此黄花菜产业也成为了很多地区增收致富的特色产业。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物流速度的加快,黄花菜的商品量流通量也在不断增加,黄花菜产业正在向规模化方向发展。

黄花菜成熟采摘期基本集中在每年的6月下旬至8月上旬,持续收获高峰期仅有40~50d,为保证质量和产量,需在黄花菜开花前1~2h 内完成采收,避免花蕾绽放造成品质和产量下降,影响收益[1-3]。

但是由于黄花菜成熟花苞分布的随机性,目前尚未实现黄花菜的机械化采收。

课题组在黄花菜采收期间对宁夏某黄花菜种植基地进行了实地采摘情况调研,由于黄花菜种植面积大、劳动用工不足,为了完成每日采摘任务,黄花菜采摘人员每天凌晨至午间开展采收工作,采摘方式是双手掰断花梗后放入挂在腰间或脖子上的收集袋,当颈部或腰部超出负重后,步行至路边倾倒花蕾至收集筐。

采摘过程重复性劳动时间长、强度大,清晨温度黄花菜采摘机器人视觉系统研究马聪,陈学东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宁夏银川750002摘要:黄花菜采摘依靠人工,存在劳动强度大、成本高等制约产业发展的问题,因此研发提升采摘效率的采摘机器人十分必要。

花色苷及其衍生物的生物利用度研究进展

花色苷及其衍生物的生物利用度研究进展

宁夏农林科技,Ningxia Journal of Agri, and Fores. Sci.&Tech. 2020, 61(09):63-6663花色苷及其衍生物的生物利用度研究进展禄 璐,米 佳,罗 青,张志娟,闫亚美宁夏农林科学院枸杞科学研究所,宁夏银川750002摘要:花色苷类物质广泛存在于天然植物资源及食物中,大量研究表明,花色苷的摄入与其生物学效应呈正相关。

本文从花色苷化学结构、稳定性及其在生物体内不同部位的吸收代谢等方面阐述了近年来关于花色苷生物利用度的研究进展,并 对影响花色苷活性及生物利用度的主要因素与作用机制进行了展望,旨在为人类膳食指南与人类流行病学的研究提供理 论依据。

关键词:花色苷;花色苷衍生物;生物利用度;吸收;代谢中图分类号:TQ2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04X(2020)09-0063-04doi :10.3969/j.issn.1002-204x.2020.09.023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Research Progress of Bioavailability of Anthocyanins and DerivativesLu Lu, Mi Jia, Luo Qing, Zhang Zhijuan, Yan Yamei **作者简介:禄璐(1989—),女,宁夏中卫人,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枸杞贮藏与加工方面的研究工作。

*通信作者:闫亚美(1982—),女,陕西定边人,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枸 杞加工方面的研究工作。

收稿日期:2020—08—06 修回日期:2020—08—09(Institute of Wolfberry Science, Ningxia Academ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ciences, Yinchuan, Ningxia 750002)Abstract Anthocyanins are widely found in natural plant resources and foods, and a large number of studies have shown thatthe intake of anthocyanins i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ir biological effects. This review based on the chemical structure, stability, and the digestion and absorption in different parts of the body to expounds the bioavailability of anthocyanins in recentyears, the prospect of the in-depth research on the influence of the main factors and mechanism of anthocyanins bioavailability was put forward,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in the dietary guidelines for humans and human epidemiological studies.Key words Anthocyanins; Anthocyanin derivatives; Bioavailability; Absorption; Metabolic花色昔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界中,它们赋予了果 蔬从橘色、紫色、蓝色到红色等各种丰富的色泽,其原因在 于不同色泽的果蔬含有不同结构的花色昔物质众多研究表明,花色昔类物质不仅具有超强的抗氧化活性,还可降血压、抑制癌细胞增殖、调节肠道菌群等多种功效作用。

不同施氮量对枸杞叶片及根系氮素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不同施氮量对枸杞叶片及根系氮素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宁夏农林科技,Ningxia Journal of Agri.and Fores.Sci.&Tech.2023,64(07):26-30基金项目:宁夏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BEF02004)、宁夏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项目(2022AAC05046)、宁夏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0AAC03286)、中央财政林业改革发展资金项目“林木良种培育”。

作者简介:梁晓婕(1991—),女,宁夏银川人,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枸杞栽培及育种。

*通信作者:李越鲲(1978—),女,宁夏盐池人,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枸杞品质及化学成分分析。

收稿日期:2022-07-29不同施氮量对枸杞叶片及根系氮素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梁晓婕,李越鲲*,秦小雅,安巍宁夏农林科学院枸杞科学研究所,宁夏银川750002摘要:【目的】研究枸杞植株叶片及根系中氮代谢相关酶活性对施氮量的生理响应。

【方法】共设置3种不同氮肥施用量处理,分别为N1(减氮20%,540kg/hm 2)、N2(中氮,675kg/hm 2)、N3(增氮20%,810kg/hm 2),分别测定叶片和根系的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酰胺合成酶(GS)、脲酶(UE)的活性。

【结果】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宁杞7号叶片中NR、GS 和UE 的活性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但N2处理NR 显著高于N1、N3(P <0.05),GS 和UE 在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 >0.05)。

不同土层枸杞植株根系氮素代谢相关酶活性随施氮量的变化趋势有所不同,在0~10cm 土层中,根系的NR、GS 及UE 分别呈降低、先增加后降低及基本不变的趋势;在10~20cm 土层中,根系的NR 和UE 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GS 则呈先降低后基本持平的趋势;在20~30cm 土层中,根系的NR、GS 及UE 则分别呈先增加后降低、降低及增加的趋势;且不同施氮量间根系中NR 活性差异显著(P <0.05),各处理间GS、UE 差异不显著(P >0.05)。

近5_年马铃薯基因组及重要性状基因研究进展

近5_年马铃薯基因组及重要性状基因研究进展

宁夏农林科技,Ningxia Journal of Agri.and Fores.Sci.&Tech.2023,64(11):6-11基金项目:马铃薯育种专项(2019NYYZ0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260504)、宁夏自然科学基金(2021AAC05015)、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专项科技创新引导项目(NKYG-22-02)。

作者简介:巩檑(1981—),男,宁夏石嘴山人,理学博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马铃薯分子育种相关研究。

收稿日期:2023-09-06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的饭碗必须牢牢地端在自己手里”。

马铃薯具有适应性广、高产潜力大、营养全面等多种优势,不仅是三大主粮作物之外的重要补充,而且因主食和加工产品产业开发前景十分广阔,将给我国粮食安全提供更多保障。

我国70%左右的马铃薯集中种植于资源条件有限的西北、西南等地区,作为当地重要的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为地区经济发展贡献重要力量,已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

国家统计数据显示,自2015年我国农业部启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以来,全国种植面积稳定在475.8万hm 2左右,单产逐年上升,2019年平均单产为3804.7kg/hm 2(折合原粮)。

2022年,我国马铃薯制品进出口总额5.41亿美元,其中出口4.24亿美元。

马铃薯产业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粮食安全战略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

近5年马铃薯基因组及重要性状基因研究进展巩檑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宁夏银川750002摘要:马铃薯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补充。

高质量的参考基因组和重要性状形成基因是分子育种工作的两个核心要素。

相对于水稻、小麦、玉米等作物分子育种的迅猛发展,马铃薯还处于常规育种向分子育种的转型阶段,尤其需要构建高质量参考基因组,挖掘并充分利用重要性状调控基因在辅助育种中的作用。

简要总结了近5年上述两方面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重要成果,简要分析了我国马铃薯分子育种面临的瓶颈问题,以期为马铃薯遗传育种等研究提供参考。

羊肚菌原种培养料配方初步筛选

羊肚菌原种培养料配方初步筛选

宁夏农林科技,Ningxia Journal of Agri.and Fores.Sci.&Tech.2023,64(01):8-10,19基金项目:宁夏回族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0BBF03006、2022ZDYF0224),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业自主科技创新对外科技合作专项(DWX-2020007、DWX-2018026)。

作者简介:朱金霞(1977—),女,宁夏中宁人,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农业微生物研究,E-mail:jinxiazhu001@。

*通信作者:冯锐(1964—),男,宁夏盐池人,研究员,主要从事农业微生物方面的研究,E-mail:fengruinx@。

收稿日期:2022-09-16羊肚菌(Morchella esculenta (L.)Pers.)属于子囊菌门盘菌纲盘菌目羊肚菌科羊肚菌属,又名阳雀菌(云南、湖北)、狼肚菌(甘肃、西藏)、麻子菌(陕西)等,是一类珍稀食、药用真菌,在国内、外市场备受欢迎,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科研价值[1-2]。

优质原种是食用菌高效生产的基础,是获得食用菌高产、稳产的重要保障。

由于羊肚菌原种培养过程中菌丝体极易老化[3]、退化[4]或自溶[5],因此,探索促进菌丝快速生长且菌丝体浓密的菌种培养方法,是提高羊肚菌原种质量的必要途径。

羊肚菌原种培养料配方较多[6-9],其中:以小麦为主料,以木屑、棉籽壳等为辅料制备羊肚菌原种培养料最为常见。

宁夏地区的玉米芯、稻壳、枸杞枝屑等农业废弃物资源丰富且价格低廉,筛选羊肚菌原种培养辅料,进一步提高原种质量,降低原种生产成本,对促进羊肚菌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羊肚菌原种培养料配方初步筛选朱金霞1,2,冯锐3*,任怡莲4,郑国保1,2,李苗1,2,朱丹3,熊丽萍51.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宁夏银川7500022.宁夏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宁夏银川7500023.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宁夏银川7500024.宁夏农林科学院,宁夏银川7500025.宁夏农业学校,宁夏银川750021摘要:为筛选出羊肚菌原种培养料配方,以六妹羊肚菌菌株为试验材料,设小麦+棉籽壳(MM)、小麦+枸杞枝屑(MG)、小麦+稻壳(MD)、小麦+玉米芯(MY)、纯小麦(MCK)5个处理,以纯小麦(MCK)为对照,比较不同原种培养料对羊肚菌菌丝长度及菌丝生长势的影响。

宁夏枸杞品质响应因素研究进展

宁夏枸杞品质响应因素研究进展

宁夏农林科技,Ningxia Journal of Agri.and Fores.Sci.&Tech.2023,64(11):28-31基金项目:宁夏回族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0BBF02006、2021BEF02005),中组部“西部之光”访问学者计划项目。

作者简介:闫亚美(1982—),女,陕西定边人,副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为枸杞加工与贮藏。

收稿日期:2023-09-06宁夏枸杞品质响应因素研究进展闫亚美1,米佳1,秦垦1,戴国礼1,刘静2,喻静1,詹志来3,张锋锋4,苟春林4,禄璐1,冉林武5,蔡少青6,曹有龙11宁夏农林科学院枸杞科学研究所,宁夏银川7500022宁夏气象科学研究所,宁夏银川7500023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北京1000074宁夏农产品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宁夏银川7500025宁夏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宁夏银川7500046北京大学药学院,北京100083摘要:宁夏枸杞作为药食兼用植物资源,随着市场需求量的增加,枸杞种植面积扩大,育种、加工产业随之发展,影响枸杞品质的因素也随之增多,包括产地、批次、种质及等级规格等,且商品化呈现分级和价格主要是依据表观特征,片面地追求外观颜色和大小。

本文综述了宁夏枸杞品质特别是药用品质对不同因素的响应影响研究进展,以期为宁夏枸杞药材质量评价标准的研发、制定及优良品种选育方向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宁夏枸杞;品质;响应因素;产地;种质;批次;等级中图分类号:S567.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04X (2023)11-0028-04doi:10.3969/j.issn.1002-204x.2023.11.008Study on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Lycium barbarum L.’s Quality,a ReviewYan Yamei 1,Mi Jia 1,Qin Ken 1,Dai Guoli 1,Liu Jing 2,Yu Jing 3,Zhan Zhilai 4,Zhang Fengfeng 5,Gou Chunlin 5,Lu Lu 1,Ran Linwu 6,Cai Shaoqing 7,Cao Youlong 1(1.Institute of Wolfberry Science,Ningxia Academ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ciences,Yinchuan,Ningxia 750002;2.Ningxia Institute of Meteorological Sciences,Yinchuan,Ningxia 750002;3.Center fo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esources,Chinese Academ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eijing 100007;4.Ningxia Institute of Quality Standards and Testing Technology for Agricultural Products,Yinchuan,Ningxia 750002;5.School of Public Health and Management,Ningxia Medical University,Yinchuan,Ningxia 750004;6.School ofPharmaceutical Sciences,Peking University,Beijing 100083)Abstract As a dual-purpose medicinal and edible plant resource,the cultivation area of Lycium barbarum L.has expanded due to increasing market demand,lead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breeding and processing industries.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quality of Lycium barbarum L.have also increased,including origin,batch,germplasm,and grading specifications.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Lycium barbarum L.is primarily based on superficial characteristics,with a one-sided pursuit of appearance color and size.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Lycium barbarum L.quality,especially its medicinal quality,to different factors.The aim is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quality evaluation of medicinal herb and Variety breeding for Lycium barbarum L..Key words Lycium barbarum L.;Quality;Influence factors;Origin;Germplasm;Batch;Grading·林业与草业·2864卷11期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 L.)是我国重要的药食同源中药材。

黑果枸杞果酒研发进展

黑果枸杞果酒研发进展

60宁夏农林科技,Ningxia Journal of Agri, and Fores. Sci.&Tech. 2020, 61(09):60-62黑果枸杞果酒研发进展张曦燕蔦马云天2,禄 璐1**,闫亚美蔦吴桂君2,米 佳蔦李晓莺蔦张志娟1作者简介:张曦燕(1976—),女,宁夏永宁人,副研究员,主要从事生物学研究工作。

*通信作者:禄璐(1989—),女,宁夏中卫人,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枸杞贮藏与加工方面的研究工作。

收稿日期:2020—07—06 修回日期:2020—07—081. 宁夏农林科学院枸杞科学研究所,宁夏银川7500022. 银川能源学院,宁夏 银川750100摘要:黑果枸杞是我国西北地区特有的植物资源,其果实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矿物质、酚类物质、多糖、生物碱等营养与功效成分,尤其富含花色苷类物质。

但由于花色苷类物质极不稳定,因此,市场上黑果枸杞产品主要以干果为主,加工产品鲜见。

果酒发酵工艺属于非热力加工,有利于花色苷类物质的保存,是适用于黑果枸杞产品研发的一种优良加工方式。

本文从黑果枸杞果酒酿造工艺与果酒组成成分检测方面综述了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并对黑果枸杞果酒的深入研究及规范化生产进行了展望,以期为黑果枸杞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黑果枸杞;花色苷;果酒中图分类号:TS26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04X(2020)09-0060-03doi :10.3969/j.issn.1002-204x.2020.09.022Progress in R&D of Lycium ruthenicum Murray Wolfberry Fruit WineZhang Xiyan 1, Ma Yuntian 2, Lu Lu 1*, Yan Yamei 1, Wu Guijun 2, Mi Jia 1, Li Xiaoying 1, Zhang Zhijuan 1(1.Institute of Wolfberry Science, Ningxia Academ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ciences, Yinchuan, Ningxia 750002;2.Yinchuan University of Energy, Yinchuan, Ningxia 750100)Abstract Lycium ruthenicum Murray is a perennial shrub of Lycium in Solanaceae, and a unique plant resource in the desertarea of Northwest China, whose fruit is rich in amino acids, minerals, phenols, polysaccharides, alkaloids and other nutritional and functional components, especially anthocyanins. But because this kind of material is very unstable, therefore, the Lycium ruthenicum Murray products on the market are mainly dried fruit, processing products are rare. The fermentation technology of fruit wine belongs to non-thermal processing, which is conducive to the preservation of anthocyanins, and is an excellentprocessing method suitable for the process of Lycium ruthenicum Murray products. In this paper,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the brewing process and detection of composition of Lycium ruthenicum Murray wine were reviewed in recent years, and the prospect of the in-depth research and standardized production was put forward, provide theoretical and technical guidance forthe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Lycium ruthenicum Murray resources.Key words Lycium ruthenicum Murray; Anthocyanins; Fruit wine黑果枸杞为茄科枸杞属多年生灌木,果实成熟后会变成深紫色,分布在我国西北荒滩沙漠地区、西藏自治区,以 及欧洲中亚地区,是新发现的具有抗盐和抗旱能力的野生枸杞资源叫黑果枸杞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例如花色昔、生物碱、蛋白质和多糖,具有抗氧化、提高机体免疫、降血糖等 功效作用叫尽管黑果枸杞富含独特的花色昔类物质,具有较好的功效学作用,但花色昔很不稳定,受pH 、温度、氧浓度、光照等因素影响,极易发生降解、流失,极大地限制了其开发利用。

宁夏平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颗粒组成及分形特征

宁夏平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颗粒组成及分形特征

宁夏农林科技,Ningxia Journal of Agri.and Fores.Sci.&Tech.2024,65(01):27-32·农业资源与环境·基金项目:宁夏回族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2019BFG02024)、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2021FDG020)、宁夏绿创生态修复创新中心科研项目“贺兰山乡土植物引选及在矿山生态修复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简介:王震尧(1996—),男,山西襄汾人,在读博士生,研究方向为环境科学。

*为通信作者。

收稿日期:2022-08-04修回日期:2023-04-27宁夏平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颗粒组成及分形特征王震尧1,2,3,蒋齐1,2,3*,许浩1,2,3,吴旭东1,2,31.宁夏农林科学院林业与草地生态研究所,宁夏银川7500022.宁夏防沙治沙与水土保持重点实验室,宁夏银川7500023.宁夏生态修复与多功能林业综合研究中心,宁夏银川750002摘要:土壤粒径的组成与分布特征,可为区域土地利用和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利用颗粒体积分形理论,分析了宁夏平原土壤颗粒组成、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颗粒组成及分形特征。

研究结果表明,宁夏平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颗粒组成较为均匀,土壤颗粒组成主要以粉粒和砂粒为主,其中:黏粒和粉粒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农田、道路边坡、防护林、荒地,而砂粒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荒地、防护林、道路边坡、农田;研究区域分形维数在1.91~2.94之间,分形维数由大到小依次为农田、道路边坡、防护林、荒地;土壤颗粒组成与分形维数呈现显著线性相关,黏粒与粉粒含量对分形维数有重要影响。

土壤不同粒径占比与分形维数相关性表明,分形维数更易受到土壤粒径中占比较高的颗粒的影响。

关键词:沿黄城市带;土壤颗粒;分形维数中图分类号:S1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04X (2024)01-0027-06doi:10.3969/j.issn.1002-204x.2024.01.008Soil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and Fractal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LandUse Types in the Irrigation Area along the Yellow River in NingxiaWang Zhenyao 1,2,3,Jiang Qi 1,2,3*,Xu Hao 1,2,3,Wu Xudong 1,2,3(1.Institute of Forestry and Grassland Ecology,Ningxia Academ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ciences,Yinchuan,Ningxia 750002;2.Ningxia Key Laboratory of Desertification Control and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Yinchuan,Ningxia 750002;3.Research Center for Ecological Restoration and Multi-Functional Forestry ofNingxia,Yinchuan,Ningxia 750002)Abstract The composition and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oil particle size can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regional land use and quality evaluation.Based on the fractal theory of particle volume,we analyzed the soil particle composition and the soil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and fractal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land use types in the irrigated areas along the Yellow River in Ningxia.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showed that the soil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of the four land use types in the irrigation area along the Yellow River in Ningxia was relatively uniform,and the soil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was mainly silt and sand;the clay and silt content was as follows:farmland,road slope ,protection forest,wasteland;the sand content was as follows:wasteland ,protection forest,road slope,farmland;the fractal dimension ranges from 3.04to 1.91,and the order of fractal dimension was as follows:farmland,road slope,protection forest,wasteland.Soil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was linearly correlated with fractal dimension,which was mainly determined by clay and silt content.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proportion of different soil particle size and fractal dimension indicates that the fractal dimension is more easily affected by the particles with higher proportion in PSD.The results can provide reference value for regional land management.Key words The Yellow River urban belt in Ningxia;Soil particle;Fractal dimension27图1采样点示意土地利用方式是引起生态系统功能及结构改变的重要因素,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会降低土壤表面覆盖度,造成土壤结构不稳定、通透性较差、地表径流增加和土壤侵蚀严重等后果[1-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宁夏农林科学院简介
宁夏农林科学院前身为宁夏农业科学研究所,成立于1958年10月,是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直属的农业科研机构,也是自治区唯一一所综合性的农业科研机构,担负着全区农业重大基础、应用研究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任务。

截止2004年底,全院在职职工1017人(科技事业编制人员317人,科技企业人员700人),研究员23人,副高职称90人;博士4人,硕士25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5人;自治区“313人才工程”人选1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6人;享受自治区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4人;自治区科技创新奖获得者3人。

前身宁夏农业科学研究所,成立于1958年10 直属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1.组成
现设有9个非营利科研机构 [农作物研究所、荒漠化治理研究所、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所、种质资源研究所、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宁夏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农产品质量监测检验中心(农业部枸杞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宁夏枸杞发展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国有独资企业 [园艺研究所(有限公司)、盐改站(有限公司)、宁夏科苑农业高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宁夏科泰种业有限公司和院后勤服务公司]和3个股份制公司[林业科学研究所(有限公司)、畜牧兽医研究所(有限公司)和枸杞研究所(有限公司)]。

2.发展
建院近50年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通过几代科技人员的共同努力,在动植物育种及病虫害防治、耕作栽培、土壤改良及荒漠化治理、肉羊改良、生物技术、核辐射、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及枸杞研究开发等方面已发展成为具有一定实力和优势的省级农科院之一。

主持完成科研成果521项,其中获奖成果384项,获国家级奖励14项,省部级奖励316项。

申请和获得专利10
项,审定新品种100多个,制定国家、自治区各类标准10余项。

全区小麦4次更新换代品种有3次,水稻6次更新换代品种有5次是我院选育的,2004年实现了该区玉米品种的第五次更新换代。

小麦、水稻新品种和麦套玉米、水稻旱育稀植、冬麦北移等一批先进实用配套技术的推广应用,对我区粮食产量、品质的不断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

育成的“宁杞1、2号”枸杞新品种及规范化栽培技术,在我区及周边省区推广面积已占种植面积的90%以上,使枸杞产量和经济效益显著提高,有力地促进了枸杞产业发展。

名、特、优、新蔬菜良种的引进和蔬菜工厂化生产技术与保护地栽培技术的推广,推动了我区城郊型蔬菜的发展。

以生态恢复为核心、以培植当地特色产业为目标的宁南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银北中低产田改造、中部干旱带防治沙等30余项研究项目的完成,为我区生态环境治理提供了技术支撑,特别是防沙治沙技术推广应用的面积已达500多万亩,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生态、经济效益。

为积极响应科技体制改革号召、加快科技生产力转化步伐,2002年8
月宁夏农林科学院枸杞研究所(有限公司)应时成立,乘借着西部大开发和我区发展优势特色产业的东风着力为宁夏枸杞这一特色道地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作为我国唯一从事枸杞专业研究、试验、示范生产、推广的技术开发型科技企业,主要经营枸杞、酿酒葡萄新品种繁育、深度产品开发、产业化经营和技术服务以及农业生产资料、农副产品经营及农业生态旅游。

注册资本人民币6390.13万元。

公司始终秉承“依托资源搞科研、面向市场搞发展、利用基地搞推广、提高效誉促发展”的发展理念,不断在科技企业的改革发展中积极探索。

按照“良好农业种植规范GAP标准”建立的万亩枸杞示范园区(其中有机枸杞基地40公顷),是“宁杞1号”、“宁杞2号”、“三倍体无籽枸杞”、“宁杞菜1号”等新品种的发源地,特别是“宁杞1号”枸杞荣获“中国新科技成果、专利技术专利产品博览会”金奖,已在全区推广3万公顷、全国推广6.4万公顷,是我国当前主栽的枸杞当家品种。

宁夏农林科学院枸杞研究所也因此成为国家科技部授牌“中药现代化科技产
滨河水岸休闲农业
业基地”、自治区人民政府认定的“优质枸杞种植加工基地”,自治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3国际交流
率先引进了世界驰名的德克萨尔、萨福克、陶塞特绵羊等新品种,为宁夏肉羊改良奠定了基础。

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韩国、埃及、南非、日本、印度等国家和国际组织建立了合作关系。

4内设科室
党委办公室监审处
院办公室科研处
资产经营部人事处
计划财务处离退休职工服务处
工会
2015-4-2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