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你总会和我在一起》阅读附答案-推荐word版 (3页)

合集下载

高效阅读教学评价-75页PPT资料

高效阅读教学评价-75页PPT资料

人文目标不扩充
“说一说” 拔高为“写出来” “感受” 拔高为“概括”
三要:要坚持标准、要抓住重点、要科学
定标
一是坚持标准
二是抓住重点
三是科学定标
窦桂梅、于永正《圆明园的毁灭》教学目标一览表
执教 教师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目标
1、字词句教学目标(略)2、有感情 窦桂梅 朗读课文;3、深入理解圆明园的毁
高效阅读教学评价
你 如 何 评 价 这 张 照 片
2019/10/3
第一种:露八颗牙,刺激—反应反复强化, 形成固定反应——行为主义
第二种:微笑是动作技能,演示分解、强化 练习——认知主义
第三种:共同建构对客户的态度,理解为什 么要笑——建构主义
2019/10/3
提纲:
一、案例导入 二、高效阅读教学评价标准 三、高效阅读教学评价策略 (一)教学目标(评为什么教) (二)教学内容 (评教什么) (三)教学过程 (评怎么教) (四)教学方法(评怎么教) (五)教学效果 (评教得怎样)
因为相信 所以先人后己
第一种切入:有利于揭示中心:父爱 第二种切入:有利于揭示中心:信念
《永远和你在一起 》
《草船借箭》
①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 我真比不上他!” 识人 识天气 懂地理 有利于揭示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
②从课题入手 草船借箭 有利于按事情发展顺序了解故事内容
3.品词析句
③教师用最原始的方式教学。
1.导入解题
2.读课文,学生字词。
词语朗读:笼罩 薄雾 依旧 恢复 踮着脚 风号 浪吼 闷雷滚动
四字词语:闷雷滚动 山崩地裂 (声音) 横贯江面 齐头并进 漫天卷地(景象) 生字书写:潮 薄 贯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一、书法能力考查(4分)1、请把下面的一首诗抄写在方格内。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二、课文内容考查(20分)(一)课内文言文考查(14分)1、读下列各组句子,指出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2分)A、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一叶落而知天下秋.B、盖.追先帝之殊遇/笼盖.四野C、以.塞忠谏之路也/固国不以.山溪之险D、忠志之士忘身于外./无敌国外.患者2、阅读《出师表》中的文段,完成下列各题: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①解释文中加点的词:(3分)A、驱驰:B、倾覆:②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先帝不以臣卑鄙,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译:。

3、将下边的名言名句补充完整(共6分,每句1分,错漏1字扣0.5分)①了却君王天下事,。

②无可奈何花落去,。

③,山色有无中。

④抽刀断水水更流,。

⑤亲小人,远贤臣,。

⑥,不宜异同。

(二)课内现代文考查(6分)回忆《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内容,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下面的问题:①课文表现了鲁达除暴安良的侠义行为,对此我们应如何正确理解?(用精炼的语言回答)(3分)②三拳打死镇关西是本文的高潮与结局,也是鲁达性格的最闪光之处,请你用两个四字短语概括出此时鲁达的性格特点。

(3分)。

三、阅读能力考查(36分)(一)仔细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回答问题(每题2分,共8分)㈠蚂蚁虽小,但力大无比。

一只小小的蚂蚁能把一颗米粒拖进蚁穴,如按体重比例计算,蚂蚁的力气相当于大象的60倍。

㈡蚂蚁为何有如此惊人的大力气?昆虫学家经过研究认为,这与肌肉的构系,肌肉产生力气与肌肉的粗细成正比,而与肌肉的长度无关。

一只非洲大象的体重要比一只蚂蚁重一百多亿倍,而它的肌肉只比蚂蚁粗几百万倍,所以按体重比例计算,蚂蚁的力气当然要比大象大得多。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5-6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5-6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六单元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

1.下列画线的字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A.自豪(háo) 磨炼(1iàn) 滚烫(tàn) 指教(jiāo)B.歧途(qí) 创作( chuàng) 糟糕(gāo) 埋怨(mán)C.拖沓(tà) 腼腆(tiǎn) 艰涩(sè) 誊写(téng)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把握昔日聊胜于无满怀信心B.残忍忙绿破烂不堪震耳裕聋C.冷漠灵敢忐忑不安雪上加雷3.下列画线点的关联词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东宁可被老师批评,也不抄别人的作业去交。

B.既然你已经答应了别人,就要去完成。

C.如果明天下雨,所以明天秋游取消。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们要用实际行动贯彻推广普通话的号召。

B.他戴着红帽子和一身红运动服走出了家门。

C.今天老师表扬了我,我太感动了。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慈母情深》的作者是梁晓声,他拥有的第一本长篇小说是《青年近卫军》。

B.世界著名漫画集《父与子》的作者是德国的埃·奥·卜劳恩。

C.古代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草书”。

二、填空题。

1.读拼音,写词语。

bào zhà fèi xū wā jué huān shēng xiào y ǔ()()()()Yōng bào ān dùn jìng yǎng yì rú jì wǎng ()()()()2.请默写诗、文。

(1)孝在于 ,不在于。

(桓宽)(2) ,不敢; ,不敢。

(《孝经》)(3)兄弟 ,朋友。

(陈子昂)(4) ,非宁静。

(诸葛亮)(5)外甥打灯笼——(6)孔夫子搬家——3.按要求写句子。

(1)学校图书馆那丰富的图书吸引着我。

《地震中的父与子》阅读答案优秀5篇

《地震中的父与子》阅读答案优秀5篇

《地震中的父与子》阅读答案优秀5篇《地震中的父与子》习题篇一设计理念:通过分析课文内容和配乐朗读课文,体会父爱如山,儿子对父亲的信赖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1,自学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

4,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感受文中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的思想感情,并从中受到思想教育。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准备:《地震无情,人有情》的视频;《生死不离》的mv,幻灯片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师述:请全体同学肃立,今年的5月12日14点28分,我国的四川汶川县发了里氏8.0级地震,当时地动山摇,美好的家园倾刻间变成了一片废墟。

在这次地震中,共有8万余人遇难,中共中央决定5月19,20,21日是全国默哀日,国旗低垂汽笛长鸣,.让我们为在这次地震中的遇难者默哀,愿死者安息吧!2,师生默哀一分钟。

3,师述:地震无情,人有情,在这次抗震救灾过程中,发生了许许多多令人感动的事情。

4,播放《地震无情,人有情》的视频。

5,师述:1994年,美国的洛杉矶也发生过大地震,在抗震救灾期间,也发生了许多令人感动的事情。

今天,我们将学习的第17课《地震中的父与子》就讲了其中的一件事。

6,板书课题。

二,新授:1,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语,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⑴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完成下面的学习任务:①自学生字,词语。

②回答问题:一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二请用书中的一个词语概括这对地震中的父与子是怎样的人。

(了不起)⑴检查,交流自学情况。

2,小组合作,交流,完成以下学习任务:⑴为什么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①小组讨论,交流。

(第一至小组的同学阅读第1至12自然段,讨论为什么说这是一位了不起的父亲,第至最后一小组的同学阅读第13至最后一自然段,讨论为什么说这是一位了不起的儿子)②小组汇报,交流。

人教版七年级现代文阅读专项附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现代文阅读专项附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现代文阅读专项附答案现代文专项训练教子无方(1)母亲骂我不会管教小孩子,她说我:“该管不管!”我也觉得我的儿童教育有点特别。

(2)刚下过雨,孩子们向我请求:“让我们光脚出去玩,好不好?”我满口答应,孩子们高兴极了,脱下鞋子,卷起裤腿儿,三个一阵呼啸而去。

母亲怪我放纵,她说:“满街雨水,不应让孩子们光脚去趟水。

”我回答母亲说:“趟水玩是顶好玩的事,我小时侯不是最爱趟水吗?”母亲只好骂我一句“该管不管!”。

(3)我们小家庭里,为孩子们的设备简直没有,既没有游戏室,又没有时间带他们到海滨去度周末,趟街上的雨水,就好比我们家门前一片海滩,岂不很好?(4)我记得童年时候,喜欢做的许多事情都是爸妈所不喜欢的,所以常常要背着他们做。

我们最喜欢听到爸妈不在家的消息,因为那时候我们更可以任意而为。

我偶然发现我的孩子跟我一样。

有一次我们要出门,老二拍着小手笑嘻嘻地向老三说:“爸妈要出去,我们好开心!”我听了似有所悟,我的爸妈那样管束我,并没有多大效力,我又何必拖诸儿女?这以后,我便把尺度放宽,甚至有时候帮助他们把枕头堆起来,造成一座结结实实的堡垒抵御敌人,枕头上常常留有他们的小泥脚印。

母亲没办法,便只好又骂我:“该管不管!”我心想,他们淘气还不及我的童年的一半呢(5)成年人总是绷着脸儿管教孩子,好象我们从未有过童年,比知童年童趣为何物何事。

有时看着孩子们淘气,想着我的童年,就不禁哑然失笑。

母亲骂我“该管不管”,我也只好自叹“教子无方”了。

1、(1)段中说“我也觉得我的儿童教育有点特别。

”文中举了哪几个例子说明其特别?2、全文的叙述顺序是,叙述人称是(4分)23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我。

”他挖了8个小时、12个小时、24个小时、36个小时,没有人再来阻挡他。

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浑身上下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到第38个小时,他突然听到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是儿子的声音!父亲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爸爸,真的是你吗?”“是我,是爸爸,我的儿子。

统编版(2024)七年级语文上册《回忆我的母亲》教案 (6)

统编版(2024)七年级语文上册《回忆我的母亲》教案 (6)

《回忆我的母亲》教案[课标要求:]1、了解母亲平凡伟大的一生,学习劳动人民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韧顽强的优秀品德。

2、理解重点词句的深刻含义。

3、学习文章语言朴素,感情真挚的特点。

4、感受作者对母亲的赞扬、热爱与思念之情。

[学法点悟:]学习本文要在朗读中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感情,并感受文章语言朴素优美的魅力。

通过自学归纳朱德母亲的特点,然后组织交流讨论,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同时,认识文章选材典型的特点。

[整体感知:]本文是朱德同志在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后,以极其悲痛的心情写的一篇回忆母亲的文章,是一篇感情真挚、文笔朴素的散文。

课文选取了哪些材料?表现了母亲的哪些优秀品质?课文是怎样将众多的材料有条不紊地组织为一个整体的?这就是我们在学习这篇文章的时候要着重思考的问题。

[疑难解析:]质疑:课文选取了哪些材料?表现了母亲的哪些优秀品质?解惑:课文围绕“勤劳”精选典型事例,突出了母亲的优秀品质。

如煮饭、种田、喂猪、养蚕、纺棉花、挑水挑粪等表现了母亲的勤劳俭朴;没有打骂过我们,没有同人吵过架表现了母亲的宽厚;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表现了母亲的仁慈;在家庭遭遇不幸时不灰心表现了母亲的坚强;对“我”从事的事业的理解表现了母亲对革命的支持,……这些事例平凡而又典型,表现了母亲作为“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的优秀品质。

质疑:课文是怎样将众多的材料有条不紊地组织为一个整体的?解惑:课文围绕母亲“勤劳一生”这一叙事线索,标明事件的时间并按顺序安排记叙的内容。

质疑:本文采取了什么样的叙事方法?采用这样的叙事方法有什么作用?解惑:采用了倒叙和顺叙相结合的方法。

作者从母亲的去世写起。

这对母亲的一生来讲,当然是最后发生的事情,所以是倒叙。

痛定之后,母亲一生的重要事迹和优良的品德以及对作者的教育和影响,就一幕一幕地映现在作者的脑海里。

因此作者从第2自然段起,到第12自然段止,就按照年代先后顺序写,这是顺叙。

作者将倒叙和顺叙结合起来运用,使文章的脉络清楚,内容的安排极其自然。

2019年北京中考语文燕山地区期末题目一《一路上有你》范文

2019年北京中考语文燕山地区期末题目一《一路上有你》范文

2019年北京中考语文燕山地区期末考试范文《一路上有你》题目一:以“一路上有你”为题完成作文。

一路上有你1手牵手一步两步三步四步望着天,看星星一颗两颗三颗四颗连成线……——题记成长的路上因为有你,我才自信满满;因为有你,我才能够战胜挫折;因为有你,我才能认真学习。

“像孩子依赖着肩膀,像眼泪依赖着脸庞,你就像天使一样给我依赖给我力量”。

我依赖着你,你是我的天使。

你也可以投稿转眼回到小时候。

在我成功的背后总有你的严格要求和鼓励。

那天,看着电视上的自行车秀,我羡慕极了,吵嚷着也要学自行车。

你用甜美的声音对我说:“真的吗?那真是太好了。

可是你能够坚持吗?这是很苦的。

”听着这既是劝告又是威吓的话语,我犹豫不决。

可当我郑重其事地宣布我的决定时,你的眼神中充满了对我的信任和鼓励。

在刚开始的学习过程中,我虽然经常摔跤但仍坚持了,可人总有承受的极限。

当那一天我摔了四脚朝天后,用恳求的目光看着你,希望你能来鼓励、安慰我。

可你没有这样做,我生气了,坐在地上对你说“摔得那么多还是学不会,我不学了。

”说完,就看见你眼中闪过一丝失望的眼神,随即你就严肃地说:“自己提出的要求尚且还半途而废,你又怎么能做好其他事情?起来,一定要有始有终。

”那天,我含着委屈的泪水,不知道又摔了多少个“狗啃泥”,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在你严厉目光的逼迫下,胜利女神降临在我身上——我学会了骑自行车。

成长的路上因为你的陪伴而精彩。

思绪回到现在。

作为一名初三的学生的我,总有堆积如山,做不完的作业,经常不到半夜不睡觉。

而你也不辞辛劳,做完家务后总会准时在我书桌上放一杯热气腾腾的咖啡或者牛奶,让我趁热喝了。

每当我让你去睡觉的时候,你却总有编不完的谎话,说不完的借口和理由来陪着我,或者是和我一起学习,一起探讨题目,直到我做完作业,看我入睡,你才去睡觉。

有人说初三就像一杯苦茶,是苦涩的。

但是我却想说初三就像一杯咖啡,香甜总是隐藏在最后。

因为有你,初三不会显得苦涩;因为有你,我不会独自忍受悲伤;因为有你,世界到处都是温暖。

2024届山东省4月份语文试题汇编之文学类文本阅读含答案

2024届山东省4月份语文试题汇编之文学类文本阅读含答案

2024届山东省4月份语文试题汇编之文学类文本阅读(学生版)2024届山东省日照市高三下学期二模语文试卷(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高跷王子于子豪夕阳,落在了麻石街上,几根浅草,在交错的缝隙中露出了头。

袅袅炊烟从古镇中升起,寂静的古镇显得有些冷清。

“明天是故事会,娃儿还没看过吧,明儿带你去看看。

”饭桌上,父亲对着娃儿说道。

“不晓得有什么好看的,不就是看了两个人头、几张花脸嘛?”母亲对“故事会”提不起什么兴趣,夹了块肉,就往娃儿碗里送。

父亲听到母亲如此评价,便说道:“那就是你不懂了,这“故事会’是我们这儿的魂,需要全镇上下,齐心协力,一起完成,以‘惊、奇、险、彩’为主,各种历史人物结合着高难度的动作,敲锣打鼓,是一场视觉与听觉的盛宴。

不能丢了老祖宗留给咱的东西。

”听到父亲如此说,母亲便只好摆摆手作罢。

隔日,元宵。

父亲带着王娃儿来到了正街上,王娃儿一眼就瞅见了空中“飘”着一个高高的人。

王娃儿拉着父亲的手,着急地说:“爸爸,爸爸,你看天上飘着一个人哩。

”父亲一看,摸了摸王娃儿的头,笑呵呵地说:“那是高跷,你看那人,踩在俩杆子上,把自己撑了起来。

那人是咱镇上的高跷王,踩了五米高,你看着,一会儿还有新法子哩。

”王娃儿紧张地盯着那人,只见他手里突然变出一把扇,一边大摇大摆地走着一边呼呼扇风,那自豪的表情,好不得意,街上的人一片喝彩。

那人听见喝彩声,举起手,将两根手指叠成一个哨,放在嘴里便响了起来,街上的人更加兴奋了。

他得意地从人群中跨过,稳稳地走远了。

“娃儿,好看吧。

这千年的东西都传承下来了,你长大以后不要忘记了自己的根在哪,不要丢了自己的魂。

”回到家后,母亲已把晚饭做好,也没询问今天的情况,倒是王娃儿先开了口。

“我想去学踩高跷。

”母亲听到王娃儿这样说,一下蹦了起来。

“什么?学高跷?那玩意儿有什么用,现在这个社会需要的是科学与知识。

我不同意,我不同意。

”母亲把碗一甩,狠狠地瞪了父亲一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你总会和我在一起》阅读附答案
阅读《你总会和我在一起》(14分)
1989年发生在美国洛杉矶一带的大地震,在不到4分钟的时间里,使30万人
受到伤害。

在混乱的废墟中,一个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便冲向他七
岁的儿子上学的学校。

他眼前,那个昔日充满孩子们欢笑的漂亮的三层教室楼,已经变成了一片废墟。

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

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

”他挖了8个小时、12个小时、24个小时、36个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

他满脸灰尘,浑身上下破烂不堪,到处是血迹。

到第38个小时,他突然听到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
“爸爸,是你吗?”是儿子的声音!
父亲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
“爸爸,真的是你吗?”
“是我,是爸爸,我的儿子。


“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会来救我,也就能救出大家。

因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和我在一起!”
“你现在怎么样?有几个孩子活着?
“我们这里有14个同学,都活着,我们都在教室的墙角,屋顶塌下来架了个大三角形,我们没被砸着。


父亲大声向四周呼喊:“这里有14个孩子,都活着!快来人!”过路的几个人赶紧上前帮忙,50分钟后,一个安全的小出口开辟了出来。

父亲声音颤抖地说:“出来吧!阿曼达。

”“不,爸爸先让别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

不论发生什么,我知道你总会和我在一起。


这对了不起的父子在经历了巨大的磨难后,无比幸福地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小题1:请用简洁的文字说说选文叙述了一个什么事件? (3分)
小题2:认真阅读下面的文字,说说划线词语体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活动。

(4分)
①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
②父亲声音颤抖地说:“出来吧!阿曼达。


小题3:文章结尾段说这对父子“了不起”,仔细阅读文章,说一说他们各有哪些了不起的地方。

(4分)
小题4:请你根据文章内容的提示,想像地震刚刚发生、教室刚刚塌陷时阿曼达的处境,写一写他的所见、所想和所做。

(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阿曼达的父亲在地震后怀着坚定的信念成功地抢救出儿子。

(此题亦可从阿曼达的角度总结。

)
小题2: ①生动形象地(0.5分)写出了父亲看到地震后学校成为一片废墟后对儿子生命(0.5分)的担忧(1分)。

②生动形象地(0.5分)写出了父亲终于可以解救儿子时(0.5分)的兴奋(1分)。

小题3:父亲信守承诺、挚爱儿子、不怕艰险的表现都了不起;阿曼达信任和热爱父亲、临危不惧、先人后己的表现也都了不起。

小题4:这是一个开放型题目,言之成理即可。

重要的是要写出孩子最初的惊慌以及想到父亲的话之后那种坚定、镇静。

小题1:
试题分析:只要根据第一段内容概括什么人做了什么事即可,后面都是具体的描述,不必概括。

小题2:
试题分析:根据人物所处的事件环境来理解这两句描写,也可从词语描述的特点上来分析,比如,“漆黑”一词是“阴暗”的色彩,显然是暗示人物恶劣的心情。

小题3:
试题分析:根据第一段最后一句,可分析出父亲的爱与诚信,从父亲的行为过程可看出父亲的不畏艰难;从最后一段儿子说的话可看出儿子忘我无私的好品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