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世说新语》两则第一课时导学案之欧阳学创编

合集下载

《世说新语》二则导学案

《世说新语》二则导学案

《世说新语》二则导学案
导学目标
- 了解《世说新语》的背景和作者
- 分析《世说新语》中的两个故事情节
- 探讨《世说新语》对于当时社会的影响和意义
课前准备
- 学生阅读《世说新语》中的两个故事情节:XXXX,XXXX
导学过程
1. 引入
- 介绍《世说新语》的背景和作者,解释该书是一部古代文献,记录了晋朝时期的历史和人物故事。

- 激发学生对于《世说新语》的兴趣,对于这部古代文献的重
要性进行说明。

2. 分组讨论
-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故事情节进行分析和讨论。

- 小组讨论的问题包括: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是谁?故事情节有哪些关键事件?这个故事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什么问题?等等。

3. 小组汇报
- 每个小组轮流汇报所选择的故事情节的分析结果。

其他小组可提问和进行评论。

- 让学生自由发表观点,互相交流和启发。

4. 总结讨论
- 对于学生的观点和讨论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思考:《世说新语》对于当时社会的影响和意义是什么?
- 提示学生思考《世说新语》对于现代社会的启示和借鉴。

课后作业
- 要求学生阅读另外两个故事情节,并写一篇短文,分析其中一个故事对于现代社会的启示和借鉴。

参考资料
- 《世说新语》原文及注释- 《世说新语》相关研究资料。

《第25课 世说新语》导学案

《第25课 世说新语》导学案

《第25课世说新语》导学案《第25课世说新语》导学案【学习目标】1.阅读浅显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2.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学习重难点】1、谢太傅对两种不同的咏雪佳句到底有何评价?2、元方批评父友失信、无礼,最后却“入门不顾”,是否有失礼仪?【学习过程】(由于文言文的特殊性,步骤可由老师灵活调配,时间暂不做明确规定。

)第一步:自学环节 (解决目标1)1、学生听读课文:注意重点词语的字音和字形以及朗读时的语气,语调和节奏。

2、学生诵读课文,初步感知内容。

3、检查预习,读准字音雪骤 ( ) 差可拟( ) 柳絮( )尊君在不( )第二步:合作环节 (解决目标1、2,)1、小组长检查“自学环节”完成情况,并通过讨论得出正确答案。

2、译读课文:结合课文下方的注释,疏通文意。

《咏雪》向?③七岁的陈纪“入门不顾”是否无礼?第三步:展示环节,学生展示自学及合作学习成果。

第四步:拓展延伸(解决难点1)“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你认为哪一个更好?为什么?译文:《咏雪》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

忽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 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

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在正午时分。

过了正午,友人还没有到,陈太丘就离开了。

太丘走后,朋友才到。

元方当时年龄只有七岁,正在门外玩耍。

友人就问元方:“您父亲在家吗?” (元方)回答道:“他等您很久您也没到,已经离开了。

”友人便生气地说:“真不是人啊!和别人约好一起出行,却把别人丢下自己离开了。

”元方答道:“您跟我父亲约好正午见。

正午时您还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人家的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友人感到惭愧,便下车想拉元方的手以示友好。

《世说新语》二则 导学案

《世说新语》二则 导学案

《世说新语》二则学习目标1.借助注释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汇。

2.通过反复朗读培养文言语感,体会文言和现代汉语的不同。

3.感受古人生活的生活情趣和文化修养,欣赏古代少年的聪慧与方正。

4.积累具有文言色彩的“谦辞”和“敬辞”并在言语交际中恰当使用,增强文化底蕴。

第一课时《咏雪》自主学习1.补充知识卡片。

《世说新语》,南朝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以短篇为主。

全书共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夙慧等36门。

《咏雪》选自《言语》。

2.先扫码听读,标出朗读停顿,给加点的字注音,再自己朗读。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3.结合课文注释及工具书疏通文意,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内集:儿女:俄而:骤:何所似:差可拟:未若:因:即:大兄: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本文可以分为三个层次,首先交代了咏雪的人物、时间、环境;接着叙述咏雪的事件,总共一问二(填数字)答;最后补述,交代兄女的身份。

5.活动:朗读接力赛。

每个小组接力朗读,评选优秀朗读小组。

评选标准:①准确流利,读准字音和停顿;②注意说话语气,读出感情,有感染力。

合作探究一、比较下面各组加点词语的意思。

自己在文中找再找几组并与现代汉语词语比较。

与儿女....讲论文义未若柳絮因.风起雪骤白雪纷纷何所似.?儿女..应孝敬父母事出有因.暴风骤雨白雪纷纷扬扬像什么...?因.地制宜二、文章从一开始就交代了故事背景,即“寒雪”天气,但文章中又丝毫没有“寒雪”天气的凛冽,反而由“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特殊的家庭气氛,请说说这是怎样的一种家庭氛围?融洽、欢乐、轻松、温馨。

三、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你认为哪一个更好?为什么?倘若你也在现场,你会用哪些事物来比喻雪呢,请仿照文中的句式写出来?“撒盐”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很高很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

《世说新语》两则导的学案

《世说新语》两则导的学案

第一单元第5课《世说新语》两则(第一课时咏雪)学习目标:朗诵课文,理解累积文章中的文言词语,能流利地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文,初步懂得文言文翻译方法。

2.熟读课文,理解粗心,努力做到背诵全文。

3.赏析文中两个描述雪的比喻句,学会用比喻的修辞描述失误。

【学习重难点】:1、累积文中的文言词语,理解文意。

2、掌握必定的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预习检测】文学知识:《咏雪》和《陈太丘与友期》这两则故事选自《》,这部书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是由(朝代)文学家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一部体小说。

放声的朗诵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掌握节奏。

用“/”给文章断句。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子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繁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9.依据自己的理解归纳文章粗心。

3.测测你的注音速度:谢太傅( ) 差可拟( )...王凝之( )无奕女( )..5.利用课文说明和工具书解说要点词语6.内集子女7.骤欣然8.差未若雪骤( ) 柳絮( )..道韫( ) 欣然( )..俄而拟因1.2.3.【整体感知,疏导文意】4.借助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口头翻译课文,识记常有的重要的字词,在书上做标志。

5.用现代汉语译句:未若柳絮因风起:6.撒盐空中差可拟:7.【自主学习,合作研究】8.齐读课文,思虑达成下边的问题a.文章开头“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子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华地交代了时间、地址、人物、事件等因素。

b.文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乐”等词语创造了一种如何的家庭气氛 ?c.“咏雪”的过程中,文章特别记录了两个人的咏,即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较“大雪纷繁”,你对此中哪一个更赏识?为何?d.文章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意图?2.请闭上眼睛,想像眼前就是纷繁扬扬、飘飘洒洒的雪花,雪花飘起来了。

假定你也参加了当时的议论,你能不可以也谈谈“纷繁白雪”像什么?你还可以说出几句咏雪的古诗句吗?①纷繁白雪像②咏雪的古诗句:a.b.【感悟平台】(把你本节课的收获写一下吧!)第一单元第5课《世说新语》两则(第二课时陈太丘与友期)姓名:班级:【学习目标】朗诵课文,可以正确区分朗诵节奏,累积文言词语,借助说明和工具书翻译文言文,掌握翻译方法。

世说新语两则导学案

世说新语两则导学案

初一语文导学案《世说新语两则》导学案 NO:25班级姓名组别评价【学习目标】1、积累,掌握“俄而、欣然、拟、未若、乃、期、委、去、引、舍、顾”等词在特定语境中的词义。

2、结合文中人物的语言和动作的语句进行品味,理解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

3 、以极度热情投入学习,我们做人要方正,诚实守信,以礼待人,言辞要高雅。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自查工具书,认记字词,牢记文学常识。

2、朗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字词,疏通文意。

3、诵读法。

初步接触文言文,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读顺句子,读懂文意。

4、认真研究导学案,独立思考,限时30分钟完成;规范书写。

小组合作探究,答疑解惑。

【内容导航】同学们,在我们中国古代有许多聪明的少年,如四岁画画的王冕、七岁作诗的曹植、十二岁做宰相的甘罗等。

今天我们要学习出自《世说新语》的两则故事,向大家介绍两位聪颖机智的古代少年,他们是谁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他们,和他们交个朋友吧。

【知识链接】1、走近作者刘义庆(403-444),南朝宋文学家。

彭城人。

宋宗室,袭封临川王,曾任南兖州刺史。

爱好文学,招纳文士。

2、《世说新语》原为8卷,今本作3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等36门,主要记录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行事,较多地反映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

鲁迅称之为“一部名士底(的)教科书”。

本书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不作任何夸饰,语言简练,辞意隽永,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

【自主学习】1.为下列加粗字注音:雪骤()差可拟()无奕女()道韫()尊君在不()柳絮.()2.解释下列加粗词语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2、与儿女讲论文义()3、俄而雪骤()4、公欣然曰()5、撒盐空中差可拟()()6、未若柳絮因风起()()7、雪骤.()8、与友期.行(约会、约定时间)9、去后乃至()()10 、尊君在不()11、相委而去()() 12、则是无信()13、太丘舍去() 14、友人惭()15、下车引之()() 16、入门不顾()3、朗读这两则短文,把握人物对话的语气、表情,注意节奏,并就课文不解之处质疑。

《世说新语》二则第一课时教案

《世说新语》二则第一课时教案

《世说新语》二则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了解相关文学常识,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

2.学习本文运用语言、运用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掌握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方法。

3.感受古人的生活情趣和文化修养,拉近与古人的心理距离。

【教学过程】咏雪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教师:(出示课件1、2、3)同学们,我们一起看看古代这四个智慧少年的故事吧!如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孔融让梨、王冕学画……今天,让我们走进《世说新语》,再认识两个充满聪慧的人。

教师板书课题:8 《世说新语》二则(出示课件4)二、自主学习,知识备查1.学生查阅文本相关资料,了解一下本文作者及这部作品。

(1)走近作者教师要求:布置预习这课的作者,了解这课作者的情况,在课上交流。

预设:(出示课件6)刘义庆(403—444),字季伯,南朝宋宗室,袭封临川王。

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喜纳文士,组织编写了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除《世说新语》外,还著有志怪小说《幽明录》。

(2)作品介绍教师讲解:教师出示课件,介绍这部作品,为后面同学们理解本文内容做准备。

预设:(出示课件7)《世说新语》原为8卷,今本作3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等36篇,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较全面地反映出当时士族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

鲁迅说它“记言则玄远冷隽,记行则高简瑰丽”。

《咏雪》被编入书中《言语》篇,《陈太丘与友期行》被编入书中《方正》篇,“方正”,指人行为、品性正直,合乎道义。

(3)文体知识教师讲解:(出示课件8)志人小说是指魏晋六朝时期流行的专记人物言行和人物传闻逸事的一种杂录体小说,又称清谈小说、逸事小说。

它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以真人真事为描写对象;二是以“丛残小语”、尺幅短书为主要形式;三是善于运用典型的细节描写和对比衬托手法,突出刻画人物某一方面的性格特征;四是语言简练朴实、生动优美、言约旨丰。

这些艺术特点对后世小说产生了很大影响。

第25课《世说新语》两则教学设计(通用12篇)

第25课《世说新语》两则教学设计(通用12篇)

第25课《世说新语》两则教学设计(通用12篇)第25课《世说新语》两则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一)指导同学把握学习文言小说的一般方法。

(二)引导同学熟悉到“诚信”是立世之本。

(三)激励同学进行制造性阅读。

二、课时支配2课时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叙述故事同学们,老师小时候听过一个故事,至今记忆犹新。

你们想不想听听这个故事呢?(老师叙述“曾子杀猪”的故事,留意技巧,恰当运用形体语言,激起同学的学习爱好,为后面同学复述故事作铺垫。

)大家知道这个故事的题目吗?大家想想,老师为什么会对这个故事如此刻骨铭心呢?(引导同学说出故事蕴涵的道理。

)2.导入新课“诚信”是立世之本,中华民族历来就是一个讲求诚信的民族,在我国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流淌着许很多多的诸如“曾子杀猪”这样的诚信故事,今日就让我们撷取其中的两朵浪花,伴随着古人的脚印,去寻访诚信的真谛吧!(二)简介《世说新语》及其(三)指导同学了解学习文言小说的一般方法(板书)1.清除障碍,顺畅朗读。

2.理解字句,整体感知。

3.复述故事,推究内涵。

4.审美评价,勇于创新。

(解说:①对比解释,借助工具书,扫除文字的读音障碍,特殊要留意多音字、通假字的读音,推敲每一句的朗读停顿;②调动原有的积累,运用工具书,通过合作学习,疏通文意,理清故事情节;③在对原文正确理解的基础上,能用自己的语言叙述故事,推究的创作意图;④小说的审美评价是多方面的,就学校同学而言,最主要的是对作品中的人物进行审美评价。

要让同学知道评价人物的依据是人物的言行,评价人物的标准是正确的、人们公认的思想道德准则。

要鼓舞同学多角度审美,说出自己的独特体验。

)(四)组织同学学习《期行》1.引导同学进行文言小说第一阶段的学习。

(1)留意下列加下画线字在文中的读音。

期(qī)行尊君在不(fǒu)(2)同学自读课文,推敲朗读停顿;指名朗读课文,师生共同修正;齐读课文。

2.引导同学进行文言小说其次阶段的学习。

《世说新语》两则导学案教案.doc

《世说新语》两则导学案教案.doc

5《世说新语》两则中华古诗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因为有了《论语》,我们方知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求实精神;因为有了《三国志》,我们方能知道诸葛亮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的“神机妙算”;因为有了《离骚》,我们才悟出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赤诚……走近古诗文,亲近古诗文,让我们跨越时空的界限,与古人交谈。

1.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2.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3.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第一课时咏雪一、新课导入同学们,下雪了,你们最爱做的是什么呢,堆雪人?打雪战?现在我们来看看古代文人的家庭在雪天都做些什么,说些什么吧?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1.请给下面的生字注音。

骤(zhòu)絮(xù)奕(yì)谢道韫(yùn)2.积累下面文言字词。

儿女:指家中年轻一代人。

俄而:不久,一会儿。

骤:急。

欣然:高兴地。

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

未若:不如。

因:凭借。

3.文体知识古代小说就是相对于非现代小说类而言的小说著作。

它的特点:一是来自民间;二是内容庞杂,包罗万象;三是形式短小;四是雅俗共赏。

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

胡应麟的《少室山房笔丛》将古代小说分为六类:志怪、传奇、杂录、丛谈、辩订、箴规。

4.作者简介刘义庆(403—444),南宋文学家。

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宋宗室,袭封临川王,曾任南兖[Yǎn]州刺史。

爱好文学,常招纳文士集于门下。

除《世说新语》外,还著有志怪小说《幽明录》。

《世说新语》:笔记小说。

全书原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

主要记叙魏晋时期的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一)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将课文读通读;顺然后听录音朗读,注意朗读节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5《世说新语》两则导学案(3课时)课型:讲读课
主备:审核: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作品,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2、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阅读浅易文言文。

3、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学习重难点】
1、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2、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第一课时《咏雪》
【课前准备】1、准备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上课交流。

2、熟读课文,复述课文,力争背诵。

3、查阅有关作者及作品的资料。

【知识链接】
1、题目解读
这两个故事都是写古代聪颖少年的故事。

《咏雪》讲的是晋朝著名文学世家谢氏家族里的一个故事。

在一次家庭聚会中,谢道蕴表现出了咏絮之才。

《陈太丘与友期》讲的是汉末名士陈纪七岁时,对父亲的朋友侃侃而谈的故
事。

两篇故事虽是文言文,但语言文字比较浅显,又是围绕着家庭生活和亲情,学生学习起来相对容易一些。

2、作家和作品
刘义庆(403——444)南朝宋文学家。

彭城(现在江苏徐川)人。

宋宗室,袭封临川王,曾任南衮川刺史。

爱好文学,招纳文士。

《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古代小说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

《世说新语》全书原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主要记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行事,较多地反映了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

《咏雪》选自“言语”一门,《陈太丘与友期》选自“方正”一门。

这部书不仅保留了许多珍贵的史料,也因为其语言凝炼、人物形象鲜明成为古典小说的源头之一。

【课前检测】
1、给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雪骤()撒()盐差可拟()()凝()
柳絮()奕()女尊君在不()哉()太傅()
2、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选自,作者是,(朝代),家。

【课堂探究】
一、整体感知自主探究
1、学生自由朗读,教师作点拔。

2、学生示范朗读并做点评。

3、学生分角色朗读,注意句读、语调等,力争当堂成诵。

考考你的记忆力: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公欣然曰:“?”兄子胡儿曰:“。

”兄女曰:“。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4、猜译课文
①同桌看着导学案,不得借助任何参考资料同说译文。

②把所有自己不理解的字词句向全班提出。

你需要猜译的词有:
你需要猜译的句有:
③夺标推测。

选词进行大胆地推测。

老师和同学们评判其推导是否成功。

温馨提示:你可以运用以前学过的组词法、加字法、换字法疏通文意哦!
④推导完成后,把所推导的字词义背诵下来,然后默写到自己的书本上。

⑤抽查一个学生进行全文翻译,其它同学作评判,纠正,补充等事宜。

二、分组讨论质疑体会
【教师导学】以小组的形式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质疑、讨论、解疑。

班内交流)
a.文章开头一句话,短短十五字,交代了哪些内容?
b.文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从哪里看出来?c.“咏雪”的过程中,文章特别记载了两个人的咏,谢太傅对这两问哪个更赞赏?你对其中哪一个更欣赏?为什么?
d.文章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e.请闭上眼睛,想像眼前就是纷纷扬扬、飘飘洒洒的雪花,雪花飘起来了。

假设你也参与了当时的讨论,请用以下文言句式再写出一两句,对纷纷扬扬的白雪作生动的描述。

你来说说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雪?
曰:“差可拟。

”或者曰:“未若。


三、生生交流拓展延伸
1、举几例古人吟咏白雪时用比喻的诗句——请你来做交流吧!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
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李白《北
风行》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高群《对
雪》
我来赏析:
2、积累几句咏雪的名句。

四、运用比喻想像写作
1、古人咏雪的诗句写得如此精妙——(问题设计)怎样的比喻才是好比喻呢?
归纳:
2、学生尝试比喻句的写作:
英语中有26个字母,从这些大写字母中任选几个,发挥想象,仿写句子。

例句:A是一座金字塔,是进取。

B是两个联结的心,是友谊。

C是未满的月牙儿,是缺憾。

……
快来展示自己的比喻句吧!
五、当堂检测
1、解词及加点字
①内集:②儿女:③讲论文义:
④俄而:⑤骤: ⑥欣然:
⑦何所似:⑧子:⑨差可拟:
⑩未若:
2、译句
①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②白雪纷纷何所似
③撒盐空中差可拟
④未若柳絮因风起
六、作业的布置。

1、在读准节奏,读出韵味的基础上,背诵默写并翻译部《咏雪》一文。

2、搜集古人咏雪的诗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