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计算机基础知识部分

合集下载

计算机专升本知识点汇总

计算机专升本知识点汇总

计算机专升本知识点汇总一、计算机基础知识。

1. 计算机发展历程。

- 第一代计算机(1946 - 1957):电子管计算机,如ENIAC,体积大、功耗高、运算速度慢。

- 第二代计算机(1958 - 1964):晶体管计算机,体积减小、功耗降低、运算速度提高,出现了高级程序设计语言。

- 第三代计算机(1965 - 1970):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可靠性和速度进一步提高,操作系统逐渐完善。

- 第四代计算机(1971年至今):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微型计算机广泛应用,计算机网络迅速发展。

2. 计算机系统组成。

- 硬件系统。

- 中央处理器(CPU):包括运算器和控制器。

运算器进行算术和逻辑运算,控制器控制计算机各部件协调工作。

- 存储器:- 内存储器(主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断电后数据丢失;只读存储器(ROM),断电后数据不丢失,用于存储BIOS等基本程序。

- 外存储器:如硬盘、光盘、U盘等,用于长期存储数据。

- 输入设备:如键盘、鼠标、扫描仪等。

- 输出设备:如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等。

- 软件系统。

- 系统软件:操作系统(如Windows、Linux等)、语言处理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等。

操作系统是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的程序,具有进程管理、存储管理、文件管理等功能。

- 应用软件:如办公软件(Word、Excel等)、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等)、视频播放软件等。

3. 数制与编码。

- 数制转换。

- 二进制、八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之间的转换。

例如,将十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可以采用除2取余法,将二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数可以采用位权展开法。

- 字符编码。

- ASCII码:美国标准信息交换代码,用7位二进制数表示128个字符,包括字母、数字、标点符号等。

- 汉字编码:汉字输入码(如拼音码、五笔码等)、汉字国标码、汉字机内码、汉字字形码等。

二、数据结构与算法。

1. 数据结构基本概念。

专升本计算机基础知识点总结

专升本计算机基础知识点总结

专升本计算机基础知识点总结计算机基础知识是计算机专业学习的基础,它包括计算机的组成结构、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数据结构与算法等方面的知识。

下面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

1.计算机的组成结构:计算机由中央处理器(CPU)、内存、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外部存储器等多个部件组成。

其中,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核心,负责执行指令和进行数据处理;内存用于存储运行中的程序和数据;输入设备用于将外部信息输入到计算机;输出设备用于将计算机处理后的信息输出给用户;外部存储器用于长期存储数据和程序。

2.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计算机采用二进制进行信息的表示和处理。

计算机工作的基本过程是:接收输入信息、存储输入信息、执行程序、存储输出信息、输出信息给用户。

计算机通过执行一条又一条的指令来完成各种操作,指令由操作码和操作数组成。

3.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之间相互连接和通信的系统。

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等不同规模的网络。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成是主机、通信介质和网络设备。

计算机网络使用协议进行通信,常见的协议有TCP/IP协议、HTTP协议、FTP协议等。

4.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的核心软件,它管理计算机的硬件资源和为应用程序提供运行环境。

操作系统的功能包括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管理和设备管理等。

常见的操作系统有Windows、Linux、Mac OS等。

5.数据结构与算法:数据结构是计算机存储、组织和管理数据的方式。

常见的数据结构有线性表、树、图等。

算法是解决问题的具体步骤和方法,它包括排序、查找、图算法等。

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和算法可以提高程序的运行效率。

以上是计算机基础知识的主要内容,下面再补充一些相关的知识点。

6.数据类型和变量:计算机程序处理的数据有不同的类型,包括整型、浮点型、字符型等。

变量用于存储程序中的数据,它具有类型和值。

7.数制转换:计算机中常用的数制是二进制、八进制和十六进制。

专升本计算机最全资料

专升本计算机最全资料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一、电子计算机1.计算机,是一种能预先存储程序,自动的、高速的、精确的进行信息处理的现代电子设备。

2.信息和数据:信息是物质和事物的属性,数据是信息的表现形式,是信息的载体,对数据加工得到的结果也是信息,但称为有用的信息。

3.信息技术:人们获取、存储、传递、处理、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的相关技术;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主体。

4.特点:运算速度快、计算精度高、记忆能力强、判断能力可靠、具有自动控制能力二、计算机的发展简史1946年2月诞生了第一台计算机,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埃尼克ENIAC):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数字电子计算机。

第一台实现存储程序计算机是EDSAC(1946——1949)冯.诺依曼1、计算机的发展:知道年代,元件,语言,应用。

第一代 1946~1957 电子管机器语言,汇编语言科学计算第二代 1958~1964 晶体管高级程序,设计语言数据处理第三代 1965~1970 中小规模集成电路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应用到各个领域第四代 1971年~现在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面向对象的高级语言网络时代第五代未来计算机光子、量子、DNA等,世界各地研究人员正在加紧开发以量子计算机、分子计算机、生物计算机和光计算机为代表的未来计算机。

2、计算机的发展趋势(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智能化、多媒体化等)①硬件方面:体积越来越小、速度越来越快、价格越来越低、外围设备品质越来越高。

②软件方面:通用性与用户界面越来越好,软件开发从(传统的)面向过程发展到面向对象。

(软件的发展远远落后于硬件的发展,即软件危机)三、计算机的分类1、按性能分类:微型机、小型机、中型机、大型机、巨型机。

2、按使用方法分类:掌上电脑、笔记本电脑、台式机、工作站、服务器等。

四、计算机应用(1)科学计算,如航天工程,气象、地震等领域。

(2)信息管理:如办公自动化,事务处理等领域。

(3)过程控制:也称实时控制,是对时间要求比较严格的计算机的应用。

专升本1计算机基础知识

专升本1计算机基础知识

辽宁专升本公共课《计算机基础》笔记(电子版)- 1 -试卷基本情况 考试分成二部分,全部采用笔试。

- 2 -第1部分计算机基础知识考纲要求:(一)计算机系统:(10-14分)1.计算机的发展、分类与应用2.计算机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与系统配置3.计算机系统、硬件系统、软件系统及其相互关系4.微机硬件系统的基本组成(三总线、CPU、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与作用5.软件系统的组成(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及计算机语言与语言处理程序(汇编语言、编译程序、解释程序)6.计算机的常用数制与信息编码、数据的基本单位(bit,byte,word,word length)- 3 -一、计算机特点与应用范围(一)计算机特点1.速度快 MIPS(百万条指令/秒)2.存储容量大3.精度高4.在程序控制下自动完成5.具有逻辑判断能力6.可靠性强7.通用性强- 4 -1.科学计算,最早(天气预报、人造卫星、地震分析、航天技术等)2.实时控制(工业生产)3.数据处理(办公自动化,大部分应用)4.计算机辅助功能:CAD、CAI、CAM、CAT5.人工智能(模拟人的智能:机器人)6.信息高速公路 Internet 国际互联网【注】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AI(计算机辅助教学)、CAM(计算机辅助制造)、CAT(计算机辅助测试)- 5 -➢1946年→美国→第一台计算机→ ENIAC➢按“电子元件”不同,将计算机的发展划分为四个时代1.第一代:电子管(1946-1958)用于计算2.第二代:晶体管(1958-1964)3.第三代:集成电路(1964-1971)4.第四代:大规模或超大规模集成电路(1971至今)→PC(微机)- 6 -1、信息形式:数字、模拟、数字模拟混合计算机2、按用途:通用计算机和专用计算机2、按功能分类(1)微机(个人、PC-Personal Computer)(2)小型机(终端)(3)中型机(4)大型机(5)巨型机(五)计算机发展趋势(P149-68题)巨型化(功能)、微型化(体积)、网络化(适应网络发展)、多媒体化、智能化- 7 -二、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硬件系统+软件系统)冯.诺依曼原理:a)五大基本部件:✧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b)二进制表示数据和指令:易实现c)程序存储,自动运行;- 8 -(一)硬件系统(主机+外设)1、主机(1)CPU(中央处理器)→CPU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

专升本计算机基础全部知识点

专升本计算机基础全部知识点

专升本计算机基础全部知识点计算机基础知识是专升本考试的重点部分之一、以下是计算机基础的全部知识点概述,以帮助你更好地准备考试。

1.计算机的基本概念-计算机的定义和发展历史-计算机的组成部分和基本原理-计算机的分类和应用领域2.数据的表示和存储-二进制和十进制的转换-计算机中的数据表示和编码方式-存储器的层次结构和存储介质的分类-存储器的容量和速度3.计算机硬件-中央处理器(CPU)的结构和功能-输入输出设备的种类和原理-主板和总线的作用和组成-硬盘、内存、显卡等硬件设备的工作原理4.计算机软件-软件的定义和分类-操作系统的功能和特点-应用软件和系统软件的区别-程序设计和开发的基本原理5.网络和互联网-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网络协议和标准的作用和重要性-互联网的发展和基本原理-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的问题6.数据库基础-数据库的定义和特点-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的功能和作用-关系型数据库和非关系型数据库的区别-SQL语言的基本语法和常用命令7.编程语言和算法-编程语言的分类和特点-常见的编程语言和应用领域-程序设计的基本流程和常用算法-数据结构和算法的基本概念和应用8.计算机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计算机病毒和恶意软件的防护措施-网络攻击和入侵检测的基本原理-隐私保护和个人信息管理的方法和技巧-法律法规对计算机安全的要求和规定以上是计算机基础的全部知识点概述,涵盖了计算机的基本概念、数据的表示和存储、计算机硬件、计算机软件、网络和互联网、数据库基础、编程语言和算法、计算机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等方面的内容。

在备考过程中,你可以根据这些知识点制定学习计划,并结合相关教材和题库进行深入学习和练习,提高你在专升本考试中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祝你考试成功!。

专升本计算机知识点解读

专升本计算机知识点解读

专升本计算机知识点解读第一章计算基础知识1.1 计算机发展与应用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XXX在美国诞生,标志着计算机的诞生。

计算机发展经历了四个时代:电子管时代,集成电路时代,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和微型化时代。

计算机发展趋势包括: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和多媒体化。

计算机的工作特点是运算速度快、计算精度高、自动执行程序、通用型强。

计算机应用领域包括:科学计算、数据处理、自动控制、计算机辅助工程(如CAD、CAM和CAI)、人工智能和计算机网络通信。

微机的发展经历了4位机、8位机、16位机(286)和32位机(386、486、586)。

1.2 计算机系统组成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

硬件是构成计算机的所有物理设备的总称,包括五部分组成:运算器、控制器、储存区、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运算器是对数据进行加工和处理的部件,通常由运算逻辑部件(ALU)和一系列寄存器组成,用于进行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控制器用于控制和协调计算机各部件自动连续的执行各条命令,包括程序计算器(PC)、指令寄存器(IR)、指令译码器(ID)和操作命令产生部件。

运算器和控制器组成中央处理器(CPU),是计算机最核心的部件。

储存器是计算机用于存储程序和数据的部件,一般分为内存储器(也称主存储器)和外存储器(也称辅助存储器)。

程序是计算机操作指令的合集,数据是计算机操作的对象,它们在存储器中都是以二进制的编码存储的。

存储器一般被分为若干存储单元,每个存储单元具有一个编号称为地址,存储单元地址是唯一且固定不变的,而存储在该单元的内容则是可改变的。

输入设备包括键盘、鼠标、扫描仪、读卡器、光笔和话筒等,用于将数据输入计算机。

输出设备包括显示器、打印机、音响和绘图仪等,用于将计算机处理后的数据输出。

计算机硬件可以用另一种方式表示,即主机=运算器+控制器+内存储器,外部存储=外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计算机软件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专升本计算机全部知识点

专升本计算机全部知识点

专升本计算机全部知识点
一、计算机基础
1、计算机概述:计算机概述包括计算机发展史、计算机组成、计算
机的特点及计算机的应用。

2、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概述、操作系统安装、操作系统管理、Linux
操作系统、Windows操作系统、Unix操作系统等。

3、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技术、互联网技术、TCP/IP协议体系、
路由与交换、无线网络技术等。

5、数据库:数据库概述、数据库结构、数据库设计、数据库编程、
数据库管理系统等。

二、系统分析与设计
1、需求分析:需求分析概述、市场调研与分析、产品的设计等。

2、系统分析:系统分析概述、项目管理、系统分析过程、信息系统
模型、数据库设计等。

3、系统设计:系统设计概述、软件设计思想、面向对象的软件设计、系统原型、仿真系统等。

三、编程语言
1、C语言:C语言概述、C语言基础、C语言编程应用、软件工程、C
语言程序设计等。

2、C++语言:C++语言概述、C++语言基础、C++语言编程应用、
C++STL标准库、C++程序设计等。

成人高考专升本的计算机基础知识

成人高考专升本的计算机基础知识

成人高考专升本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在现代社会中,计算机已经成为了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而对于成人来说,通过参加成人高考专升本考试,获取计算机基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计算机硬件、操作系统、网络基础和常用办公软件等方面,系统介绍成人高考专升本考试中的计算机基础知识。

一、计算机硬件知识1.中央处理器(CPU)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负责执行计算机指令和控制计算机的运行。

在成人高考中,需要了解CPU的基本工作原理、性能参数以及如何选择适合的CPU。

2.内存内存是计算机用来存储和读取数据的地方,成人高考中需要掌握内存的种类、大小和工作方式等基本概念。

3.硬盘硬盘是存储计算机数据的设备,需要了解硬盘的类型、接口、容量和工作原理等知识。

4.显示器显示器是用来显示计算机图像和文字的输出设备,成人高考需要了解显示器的类型、分辨率和色彩等基本概念。

二、操作系统知识1.Windows操作系统在成人高考中,Windows操作系统是最常用的操作系统之一。

需要了解Windows的版本、界面、常用功能和安装步骤等知识。

2.文件管理掌握文件的创建、复制、移动和删除等基本操作,以及文件夹的创建和管理。

3.应用软件安装与卸载了解如何安装和卸载常用的办公软件、媒体播放器等应用程序。

4.系统设置与优化了解如何进行系统设置和优化,包括桌面背景、屏幕保护和系统更新等设置。

三、网络基础知识1.计算机网络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网络拓扑结构和通信协议等知识。

2.IP地址和子网掩码了解IP地址和子网掩码的格式、作用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3.网络安全掌握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和常用的安全防护手段,如防火墙、密码安全和病毒防护等。

四、常用办公软件1.Microsoft Word掌握Microsoft Word的基本操作,包括文档的创建、编辑和格式设置等。

2.Microsoft Excel了解Microsoft Excel的基本操作,包括数据输入、公式计算和图表制作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型化,耗电少, 可靠性高。
微型化,耗电极 少,可靠性很高。
任务1 计算机的发展
4. 微型计算机的发展
1969年,美国Intel公司的工程师马西安·霍夫(M.E.Hoff)提出设 想:把计算机的全部电路做在4个芯片上,即中央处理器芯片、随 机存储器芯片、只读存储器芯片和寄存器电路芯片,制造出了世界 上第一片4位微处理器Intel 4004,由此组成了第一台微型计算机 MCS-4。
任务1 计算机的发展
嵌入式系统主要包括嵌入式处理器、外围硬件设备、嵌入式操作系统、特定的应用程序等 四部分。是集软件/硬件于一体、可独立工作的“器件”,用于实现对其他设备的控制、 监视或管理等功能。
目前广泛应用于各种家用电器、网络设备与通信设备中,如电冰箱、全自动洗衣机、数字 电视机、数字照相机、交换机、移动电话等。
成计算、存储及通信工作。 “存储程序”成了现代计算机的重要标志。
图2-2 冯·诺依曼
任务1 计算机的发展
从1944年8月到1945年6月,在共同讨论的基础上,冯·诺依曼 撰写的存储程序通用电子计算机方案----EDVAC (Electronic Discrete Variable Automatic Computer) 报告,详细阐述了新型计算机的设计思想,奠定了现代计 算机的发展基础。
械或电器元件易找到,可靠性明显提高。
1.1 计算机的发展
⑵采用“存储程序”的思想。 程序和数据以二进制的形式统一存放在存储器中,
由机器自动执行。 不同程序解决不同问题,实现通用计算的功能。 ⑶把计算机从逻辑上划分为5个部分:运算器、控制
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任务1 计算机的发展
1951年,在极端保密的情况下,冯·诺依曼支持的EDVAC计算 机才宣告完成,不仅可以应用于科学计算,还可以用于信 息检索领域。
运算速度 (次/秒) 主要特点
磁鼓、磁带
机器语言、汇 编语言 几千~几万
磁鼓、磁带、磁 磁带、磁鼓、磁 磁带、磁盘、光



作业连续处理、 实时、 分时处 实时、 分时处
编译语言
理,多道程序 理 ,网络结构
几万~几十万 几十万~几百万 几百万~百亿
体积大,耗电大, 体积较小,重量 可靠性差,价格 轻,耗电小,可靠 昂贵,维修复杂。 性较高。
⑵网格计算 网格计算是伴随着Internet技术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型计算模式。 网格计算将地理上分布的计算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协同解决复杂的大规模问题(特别是仅
靠本地资源无法解决的复杂问题),是专门针对复杂科学计算的新型计算模式。 利用计算机网络把分散在不同地理位置的计算机组织成一个“虚拟的超级计算机”,每一
括嵌入式技术、网格计算和中间件技术等。 ⑴嵌入式技术 嵌入式技术是将微型计算机作为一个信息处理部件嵌入到应用系统中。 与通用计算机相比,嵌入式计算机在基本原理方面没有本质的差异,主要区别在
于系统软件和功能软件集成于计算机硬件系统中,即系统的应用软件与硬件 一体化。 主要特点:高可靠性,在恶劣环境或突然断电情况下仍然能正常工作;具有实时 处理能力;软件代码要求高质量、高可靠性,一般固化在只读存储器或闪存 中,即软件要求固态化存储。
台参与计算的计算机是一个“节点”,整个计算是成千上万个“节点”组成的“一张 网格”,因而称为网格计算。
任务1 计算机的发展
组织成“虚拟的超级计算机”有两个优势:数据处理能力超强;能充分利用网上的闲置处 理能力。
简单地讲,网格把整个网络整合成一台巨大的超级计算机,实现计算资源、存储资源、数 据资源、信息资源、知识资源、专家资源的全面共享。
图灵机把程序和数据都以数码的形式存储在纸带上,即“存储程序”。 通用图灵机实际上是现代通用数字计算机的数学模型。 图灵机的思想奠定了整个现代计算机发展的理论基础。 为纪念阿兰·图灵在计算机领域奠基性的贡献,1966年,美国计算机协会
(ACM,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决定设立“图灵 奖”,是计算机领域的最高奖,奖励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中做出 卓越贡献的杰出科学家。
为解决分布异构问题,提出中间件的概念。
中间件是位于平台(硬件和操作系统)和应用之间的通用服务(图2-4)。这些服务具有标准 的程序接口和协议。针对不同的操作系统和硬件平台,可以有符合接口和协议规范的 多种实现。
图2-4 中间件与平台、应用之间的层次关系
任务1 计算机的发展
由于标准接口对于可移植性以及标准协议对于互操作性的重 要性,中间件已成为许多标准化工作的主要部分。
网格与计算机网络不同,计算机网络是一种硬件连通,网格能实现应用层的连通。
随着计算机计算能力的迅速增长、Internet的普及、高速网络成本的大幅度降低以及传统 计算方式和计算机使用方式的改变,网格计算已逐渐成为超级计算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网格计算以大粒度资源共享、高性能计算和创新性应用为主要特征,将成为21世纪经济 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专升本计算机基础课程
计算机基础知识部分
主讲教师:吴煌
任务1 计算机的发展
学习目标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影响计算机发展的关键人物。 概况:1946年诞生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 ENIAC以来,计算机科学成为
了一门发展速度最快的学科。特别是微型计算机的诞生和计算机网 络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应用技术更加广泛深入地渗透到社会和人们 生活的各个领域。 电子计算机:一种高速进行操作. 具有内部存储能力. 由程序控制操作 过程的电子设备。
发展阶段 性能指标
逻辑元件
主存储器
表2.1 各个发展阶段计算机的主要特点比较
第一代
(1946-1958年)
第二代
(1958-1964年)
第三代
(1964-1971年)
第四代
(1971年至今)
电子管
晶体管
中、小规模集成 大规模、超大规
电路
模集成电路
磁芯、磁鼓
磁芯、磁鼓
半导体存储器 半导体存储器
辅助存储 器 处理方式
由于存储程序工作原理是冯·诺依曼提出的,存储程序工作原理的计算机 被称为“冯·诺依曼式计算机”。
至今,多数计算机仍采用冯·诺依曼型计算机的组织结构。 人们把“冯·诺依曼计算机”当作现代计算机的重要标志。并把冯·诺依
曼誉为“计算机之父”。
任务1 计算机的发展
3. 阿兰·图灵(Alan Turing)(图2-3) 1912年6月23日出生于英国伦敦,世界上公认的计算机科学奠基人。 1936年,发表论文《论可计算数及其在判定问题中的应用》,论述的
以上两份文件的综合设计思想,即著名的“冯·诺依曼机” (或存储程序式计算机),核心是存储程序原则----程序 和数据一起存储。这标志着电子计算机时代的真正开始, 指导着以后的计算机设计。
任务1 计算机的发展
真正实现存储程序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英国剑桥大学的威尔克斯 (M.V.Wilkes)根据冯·诺依曼设计思想领导设计的EDSAC(电子延 迟存储自动计算器),1949年5月制成投入运行。
EDVAC用3563只电子管和10000只晶体二极管,采用1024个44 比特水银延迟线装置来存储程序和数据,耗电和占地面积 只有ENIAC的三分之一,速度比ENIAC提高了240倍。
任务1 计算机的发展
1946年6月,冯·诺依曼等人在EDVAC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了更 加完善的设计报告《电子计算机逻辑设计初探》。
网格计算要素:建立在现有Internet技术和分布计算技术之上;采用标准、开放、统一的 接口和协议;动态共享分布的资源、组建虚拟组织;非集中控制、协调决策,提供有保 证的、高质量服务的一种体系结构。
网格计算的概念可以用电力网为比喻:电网用户可得到电力供应,但不了解也没有必要了 解电力网中哪个发电厂或电站供电,这种服务由整个电力网络协调和提供。
“图灵机”是一种假想的计算机。 图灵认为:“只要为它编好程序,它就可以承担其他机器能做的任何
工作”。在理论上证明了通用计算机存在的可能性。 1050年,在论文“机器能思考吗”中首次提出检验机器智能的“图灵
测试”,奠定了人工智能的基础,使他荣膺“人工智能之父”的 称号。
图2-3 图灵
任务1 计算机的发展
任务1 计算机的发展
ENIAC计算机:16种型号的18000个真空管,1500个电子继 电器,70000个电阻器,18000个电容器,面积170平方米, 总重量30吨,耗电140千瓦。
ENIAC能在1秒钟内完成5000次加法运算,在3/1000秒内完 成两个10位数的乘法运算。
ENIAC问世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预示着计算机时代的到来。
任务1 计算机的发展
⑶中间件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CPU速度越来越高,处理能力越来越强;应用程序的规模不断 扩大,特别是Internet的发展使计算机的应用范围更为广阔,许多应用程序需在网络 环境的异构平台上运行。都对新一代的软件开发提出了新的需求。
这种分布异构环境中,通常存在多种硬件系统平台(如微机,工作站,小型机等),这些硬 件平台上又存在各种系统软件(如不同操作系统、数据库、语言编译器等),以及多种 风格各异的用户界面,这些硬件系统平台还可能采用不同的网络协议和网络体系结构 连接。如何把这些系统集成起来并开发新的应用,是一个非常现实而困难的问题。
1971年诞生的这台微型计算机,揭开了世界微型计算机发展的序幕。
任务1 计算机的发展
中央处理器(CPU)由大规模或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构成,做 在一个芯片上,又称微处理器MPU(MicroProcessing Unit)。
微型计算机的发展,从根本上说是微处理器的发展历程。 微型计算机的换代,通常以其微处理器的字长和系统组成的
任务1 计算机的发展
4. 计算机发展的4个阶段 1946年第一台电子数值积分计算机ENIAC诞生以来,根据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