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炒炭止血作用的研究进展
茜草饮片炒炭前后药理作用的比较_张振凌

中华中医药杂志(原中国医药学报)2008年10月第23 卷第10 期 CJTCMP,October 2008,Vol.23,No.10•879•·论著·茜草为茜草科植物茜草(Rubia cordifolia L.)的干燥根及根茎,味苦,性寒,归肝经,有凉血止血、化瘀通经之效,临床治月经闭塞、恶露不下、跌打损伤、风湿痹痛等,炒炭后味苦涩,能增强止血作用,临床用于咯血、血痢、尿血、崩漏出血等[1]。
研究证明茜草炒炭后产生新的止血成分[1],其炒炭前后止血机制不同[3],本研究进一步比较茜草炒炭前后药理作用的变化,分析其炮制原理,为茜草、茜草炭饮片临床分用提供药理学依据。
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1.1 试剂与药品 二甲苯(天津市津东天正精细化学试剂厂生产,批号:2002123),生理盐水(郑州市永和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4071005),阿司匹林肠溶片(石家庄制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批号:041208),冰醋酸(北京化工厂,批号:980316),地塞米松注射液(开封前锋制药厂生产,批号:0411162),肝素(2ml装,1.25万U,天津市生物化学制茜草饮片炒炭前后药理作用的比较*张振凌1,黄显峰2,张春爽1,李亚萍1,张力戈1,王浩哲1(1河南中医学院中药炮制学科,郑州 450008,2河南职工医学院药学教研室,郑州 451191)摘要:目的:探讨茜草、茜草炭饮片抗炎、镇痛、活血化瘀、止血等药理作用的区别。
方法:对同一批次茜草药材炮制成的茜草、茜草炭饮片水煎液予不同剂量小鼠灌胃给药,采用小鼠耳廓肿胀法比较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采用扭体法比较茜草饮片炒炭前后镇痛作用的区别;采用剪尾法、毛细管法比较茜草炒炭前后止血作用的区别;用地塞米松造血瘀模型,比较茜草饮片炒炭前后活血化瘀作用的区别。
结果:茜草抗炎、镇痛和活血化瘀作用强于茜草炭;茜草有止血作用,但弱于茜草炭。
结论:茜草炮制后,抗炎、镇痛、活血化瘀等药理作用减弱,止血作用增强。
荆芥炒炭.止血

• 结果表明,生品荆芥不能明显
缩短出血时间,而荆芥炭则使出血 时间缩短72.6%;生品荆芥使凝血 时间缩短30%,而荆芥炭缩短77.7 %。说明荆芥经炒炭后有止血作用 (药学通报,1965,11(12):562
荆芥炒炭后挥发油成分发生变化,其 脂 溶 性 提 取 物 StE 具 有 明 显 的 止 血 作 用 (中国中药杂志,1993,(9):535), 通过体内促凝血和抑制纤溶活性的双重 途径来实现(中国中药杂志,1993,18 (10):598);StE的胶囊用于临床治 疗内科、五官科和妇科各类出血症107例, 证实具有迅速而可靠的止血作用(南京 中医学院学报,1994,10(6):25)
中药炒炭止血机理的概述

中药炒炭止血机理的概述一、前言中药炒炭是一种传统的中药制剂方法,常用于止血。
其机理主要是通过改变中药的化学性质,使其具有较好的吸附和凝聚作用。
本文将从中药炒炭的基本原理、制剂方法、化学成分以及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二、基本原理中药炒炭的基本原理是将中药加热至高温状态下,使其发生碳化反应,从而改变其物理和化学性质。
具体来说,碳化后的中药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吸附作用:碳化后的中药表面积大,孔隙结构多,因此具有较好的吸附作用。
它可以吸附血液中的红细胞和血小板等细胞成分,形成一个稳定的凝块。
2.凝聚作用:碳化后的中药可以与血浆蛋白质发生相互作用,在局部形成一个稳定而不易溶解的凝块。
3.止血作用:由于上述两种作用,碳化后的中药可以有效地止血。
三、制剂方法中药炒炭的制剂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选择合适的中药材:一般来说,具有较好止血作用的中药都可以用于炒炭。
如龙血、木香、膏蟹壳等。
2.加热:将中药材放入锅中,加热至高温状态下,直至发生碳化反应。
3.粉碎:将碳化后的中药材粉碎成细粉末,以便于使用。
四、化学成分中药炒炭后,其化学成分发生了较大变化。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1.水分含量降低:由于高温作用,中药材内部的水分被蒸发掉了。
2.灰分含量增加:由于碳化反应,中药材内部的有机物质被氧化生成了灰分。
3.活性物质改变:部分活性物质可能会被氧化或者降解,从而影响其功效。
五、临床应用中药炒炭常用于外伤出血和手术止血等方面。
具体应用时,可将其粉末直接撒在伤口上,或者制成敷料等形式使用。
由于其吸附和凝聚作用,可以有效地止血,并且不会对人体造成过多的损伤。
六、注意事项中药炒炭虽然具有一定的止血作用,但是在使用时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合适的中药材:不同的中药材具有不同的功效,应根据实际需要来选择。
2.掌握好加热时间和温度:加热时间过长或者温度过高都会影响中药的质量。
3.避免过多使用:过多使用中药炒炭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一定损伤,应适量使用。
中药炮制学干姜炒炭

发展趋势预测
炮制技术智能化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干姜炒炭的炮制技术 将趋向智能化,实现自动化、精准化控制。
炮制设备现代化
传统的炮制设备将逐渐被现代化的炮制设备所替代,提高生产效 率和产品质量。
炮制理论创新化
在继承传统炮制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干姜 炒炭的炮制理论进行创新和发展。
02
干姜炒炭可用于治疗脾胃虚寒引起的胃痛、腹泻等症状,常与
党参、白术等药同用。
用于治疗炎症性疾病
03
干姜炒炭可辅助治疗一些炎症性疾病,如关节炎、肺炎等,但
需与其他抗炎药联合使用。
注意事项与不良反应
用量不宜过大
干姜炒炭虽然止血作用较强,但用量过大可能导致上火、便秘等 不良反应。
孕妇慎用
孕妇使用干姜炒炭需谨慎,最好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推广新技术应用
积极推广新技术在干姜炒炭中的应用, 促进炮制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加强质量控制
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对干姜炒 炭的炮制过程进行全面监控和管理, 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
提高炮制效率
通过优化工艺流程和操作规范,提高 干姜炒炭的炮制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和能耗。
06 现代研究与发展趋势
现代研究概述
现代炮制技术应用
自动化炒炭设备
采用自动化控制技术,实现炒炭 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生
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远程控制技术
通过远程控制技术,实现对炒炭 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操作,方便管
理和维护。
环保技术
采用环保材料和清洁能源,减少 炮制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
技术改进与优化建议
加强设备研发
针对现有设备的不足之处,加强设备 研发和改进,提高设备的性能和稳定 性。
关于中药炒炭止血机理的探讨

关于中药炒炭止血机理的探讨中药炒炭是一种非常古老而有效的中药,它能够帮助人们止血。
但是很多人并不理解它的作用机理,本文将对中药炒炭止血的机理进行探讨。
中药炒炭可以止血的原因和它本身的性质有关。
中药炒炭是将中药经过高温烘烤后制成的,烘烤温度比较高,常常能够达到700度以上。
这个过程中,中药里的一些成分会被烧掉,同时还会有一些新的成分生成。
这些新成分中,含有一定量的碳和木质素。
同时,由于高温,炒炭中药的纤维组织也会发生变化。
这些因素共同作用,让中药炒炭有止血的作用。
在人体内,中药炒炭进入伤口后,它的碳和木质素会发挥作用。
这些成分会与伤口中的血液接触,形成一层固体的血块。
实际上,这个血块就是由炒炭中的碳和木质素组成的。
这些成分可以与血液中的红细胞和血小板相互作用,从而让它们凝聚起来。
碳和木质素的质地很硬,所以当它们凝聚起来后,能够形成坚硬的血块,从而有效地阻止伤口出血。
因此,中药炒炭止血的机理可以总结为两个关键因素:一是中药炒炭中含有的碳和木质素,二是这些成分能够与血液中的红细胞和血小板相互作用,从而形成固体的血块。
这种血块质地很硬,能够有效地阻止伤口出血。
除了上述机理外,中药炒炭还有一些其他的好处。
由于它是炒制过的中药,所以不会有霉菌和细菌存在。
这意味着中药炒炭可以被用于各种不同的伤口,而不会引起感染。
同时,中药炒炭还可以缩小血管,减少出血的程度。
综上所述,中药炒炭是一种非常古老而有效的止血方法。
它的机理可以归结为两个关键因素:中药炒炭中含有的碳和木质素,以及这些成分能够与血液中的红细胞和血小板相互作用,从而形成固体的血块。
中药炒炭不仅可以有效地止血,还可以防止感染和缩小血管。
中药炒炭止血机理的概述

中药炒炭止血机理的概述引言中药炒炭是一种传统的制药工艺,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
炒炭后的中药在治疗各种出血性疾病方面具有显著的疗效。
本文将对中药炒炭止血的机理进行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地探讨,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中药炒炭的作用和应用。
中药炒炭的基本原理中药炒炭是指将中药材经过高温处理,使其发生炭化反应,进而改变其物理和化学性质。
通过炒炭过程,中药内的活性成分发生改变,使其具有更强的止血作用。
这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原因:1. 炭化过程中的化学改变炒炭过程中,中药材内的一些化学成分会发生转化,产生新的化合物。
这些化合物中的一部分具有良好的止血效果。
例如,黄芩炭化后生成的黄芩素,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增强微血管壁弹性的作用,能有效止血。
2. 物理结构的改变炒炭过程中,中药材的物理结构会发生变化。
炭化后的中药颗粒变得更加坚硬,形成覆盖在出血血管表面的保护层,有效阻止血液的外溢,停止出血。
同时,炭化后的中药具有吸水性,能够迅速吸收伤口分泌的血液,形成血块,加速止血过程。
3. 炭的吸附作用炭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可以吸附伤口表面的血液和血小板。
炭化的中药通过吸附血液中的凝血因子,促进血液的凝固,迅速形成血块,阻止血液继续外流。
中药炒炭的应用领域中药炒炭作为一种传统的治疗出血性疾病的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
以下是中药炒炭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情况:1. 消化系统出血中药炒炭在消化系统出血的治疗中被广泛应用。
例如,炒炭后的丹参能够有效止血,并通过调节血液循环促进伤口的愈合。
此外,炒炭的黄连被用于治疗胃出血和消化道溃疡等消化系统出血疾病。
2. 呼吸系统出血中药炒炭也被用于治疗呼吸系统出血。
炒炭后的白果能够有效减少咯血和肺出血的症状,并帮助止血。
此外,炒炭后的川贝母也被广泛应用于呼吸系统出血的治疗中。
3. 泌尿系统出血中药炒炭在泌尿系统出血的治疗中也有应用。
例如,炒炭后的地榆可以有效抑制尿血的发生,并促进尿道和膀胱的修复。
中药炒炭与止血效能的提升

浅谈中药炒炭与止血效能的提升梁龙莹(浙江中医药大学医学技术学院,浙江,杭州)关键词:中药炒炭止血作用止血机理综述摘要:综述了古代及现代对中药炒炭止血的相关文献资料及科学研究,从止血机理、相关止血成分对中药炒炭后“止血效能的提升”这一话题展开了讨论与总结,以期为以后炭药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炒炭是我国传统的中药炮制方法,早在金元时期《十药神书》中就有记载葛可久用炭药“十灰散”治疗肺病吐血的实例,且疗效显著。
根据当时中医五行相克的定律,认为:红属火,黑属水,水能克火。
从而形成了炭药止血原理。
现代研究证明,中药经炮制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止血作用,或增强或减弱,根本原因在于炮制前后中药内某些物质的量发生了变化,从而触发促进凝血过程或抗纤维蛋白溶解,加强收缩血管和降低血管通透性,表现为止血效能提升[1]。
Key words: Chinese Medicine Carbonization, hemostatic effect, hemostatic mechanism, summary: summarized ancient and modern literature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on carboniz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hemostatic, in this paper, the hemostatic mechanism and related hemostatic components were discussed and summarized in order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s for the futureresearch of charcoal. CARBONIZATION is 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ocessing method in China, as early as in the Jin and yuan dynasties, "Shiyao Shenshu" recorded GE kejiu charcoal powder "Shihui powder" treatment of hematemesis of lung disease examples, and significant efficacy. According to the law of the five elements of Chinese medicine at that time, that: red fire, black water, water can get rid of fire. Thus formed a charcoal hemostatic principle. Modern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Chinese medicines have hemostatic effects in varying degrees after processing, either increasing or decreasing. The basic reason is that the amount of certain substances in Chinese medicines has changed before and after processing, this triggers the promotion of the clotting process, or fibrinolysis, which strengthens the constriction of blood vessels and lowers Vascular permeability, in the form of increased haemostasis.1炭药的分类及相应的止血机理目前世界对中药炒炭止血的机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1活性炭对止血的影响中药经过炭化后都会产生一定量的炭素,近似于活性炭,为疏松多孔的物质,具有吸附、沉淀作用。
炒炭止血原理

炒炭止血原理嘿,朋友们!今天咱就来聊聊炒炭止血这神奇的事儿。
你说这炒炭止血啊,就像是一场奇妙的魔术。
咱平时看到的那些中药材,经过一番炒制,就仿佛被施了魔法一样,有了止血的超能力!就好比那普普通通的纸张,经过特别的处理,就能变成珍贵的艺术品,是不是很神奇呢?咱就拿地榆来说吧,这原本平平无奇的药材,一旦经过炒炭,嘿,那止血效果可就不一般了。
想象一下,就好像一个默默无闻的小角色,突然摇身一变,成了拯救世界的大英雄!这变化,谁能想到呢?为啥炒炭就能止血呢?这可得好好琢磨琢磨。
其实啊,就像是给这些药材穿上了一层特殊的“盔甲”。
这层“盔甲”让它们变得更加强大,能够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止住那不听话的出血。
你说这多有意思啊!再看看棕榈炭,平时可能都不太注意到它,可一旦变成炒炭,那可就厉害啦!就好像一个隐藏在人群中的高手,平时不显山不露水的,关键时刻一出手,就能让人惊叹不已。
它能迅速地发挥作用,把出血的地方给牢牢守住。
还有艾叶炭,也是炒炭止血的一把好手呢!它就像是一位贴心的小卫士,随时准备着为我们的身体保驾护航。
当有出血情况发生时,它会毫不犹豫地冲上去,把问题解决掉。
炒炭止血这事儿,可真是博大精深啊!这里面的学问大着呢。
我们得好好研究,好好利用。
这就像是我们生活中的许多小技巧一样,掌握了就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顺畅。
你说,要是没有了炒炭止血这一招,那遇到出血的情况该咋办呀?那岂不是会让人手忙脚乱的。
所以啊,我们得好好珍惜这神奇的技术,让它为我们的健康服务。
咱也别小看了这些中药材,它们虽然看起来普普通通的,但经过一番特殊的处理,就能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这就跟我们人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潜力,只要找到合适的机会,就能大放异彩。
总之呢,炒炭止血原理真的是太有趣、太实用啦!我们可得好好了解了解,说不定哪天就能派上大用场呢!让我们一起为这神奇的炒炭止血点赞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医药 2009年 第30卷第7期
生蒲黄的止血作用是通过增加体内凝血酶而实现,其有效 成分为多种黄酮类化合物,蒲黄经炒制后黄酮类成分被破 坏,因此炒蒲黄不能起到止血作用。 此外,栀子、黄芩、黄连、黄柏等生药炮制后因它们具有 止血作用的有效成分被破坏,虽然在制成炭品后有一定的 吸附能力而具有收敛、止血作用,但这种吸附产生的止血作 用远不及生品稳定和持久¨“。可见,具有止血作用的生药 经炮制后止血效果有可能会下降。 中药炒炭时影响止血作用的化学成分变化 周现军u纠报道,炒炭时随着锅底温度上升,大黄所含 蒽醌中的番泻苷A含量下降程度最高。大黄生品具有泻 下通便、清热泻火的作用,炒炭后收涩能力增强,能止血止 泻,而番泻苷A为大黄中的主要泻下成分,因此,番泻苷A 含量降低与大黄炒炭后产生的止血止泻作用有关。 茜草生品具有凉血活血作用。药理实验证明,茜草蒽 醌能明显降低小鼠血清凝血素含量¨6。。张振凌等¨¨发现, 炒炭时随着温度上升,茜草的总蒽醌含量随之下降,而蒽醌 含量下降导致其降低血清凝血素作用减弱,凝血作用随之 增强。这与茜草炒炭用于增强止血效果的传统用途相一 致。 杨梓懿等¨驯报道,虎杖经炒炭后,其水浸出物和醇浸 出物中的游离蒽醌、总蒽醌含量都有明显下降,而鞣质含量 却有增加,含量提高了59.26%。 陈美燕u别报道,槐米经炒炭后,鞣质含量增加不止1 倍。刘卫萍唧1对槐米炭品水溶液测定后发现,鞣质含量大 幅提高。 鞣质是一类具有收敛止血作用的成分,根据传统用药 经验,槐米、虎杖等药物经炒炭能产生涩性,增强收敛止血 作用。由此说明,这些药物经炒炭后止血作用增强与鞣质 含量增加有关。 4结语 炭药止血是中医药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先辈 们的探索和实践,已逐渐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理论和应用 体系,具有一定的科学价值。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性,古人 对炭药作用的认识不可避免地带有局限性和片面性,通过 现代方法对多种炭药在化学及药理方面的研究,可以发现 药物炒炭后表现出不同的止血作用。 随着中药现代化研究日益深入,对炭药止血理论的认 识也在不断加深。为了能更正确地运用炮制技术,更有效 地控制炒炭后的饮片质量,更合理地利用药材资源,保证临 床用药安全有效,必须进一步加强现代临床实践与传统中 医理论的结合,利用现代科学手段,研究并总结炭药止血作 用机理、化学成分变化,对炭药止血理论不断加以充实、完
2鲍卫汉,徐少骏.激素治疗瘢痕的机理研究[J].中华外科杂 志,2000,38():378—381.
(收稿日期:2009—04—13)
中药炒炭止血作用的研究进展
杨星辰俞培忠 (复旦大学药学院上海200032) 中图分类号:R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09)07-0326—03 在历史上,中医对中药炒炭提出过“炒炭存性”的基本 要求,其目的:一是去其燥性和烈性,使药性缓和;--是防止 焦化及有效成分丧失,增强或产生止血作用;三是破坏部分 非止血成分,避免对止血作用的不利影响忙・。“炒炭”是药 物在炒制后使其止血作用得以增强,“存性”是药物在炒炭 后的治疗作用得以保留,“炒炭存性”可以说是较早地对炭 药提出的质量要求。可见,古人对炭药的作用已有相当的 认识,没有将炭药仅局限于止血作用,而是在增强其止血作 用的基础上拓展了炭药的用途。 2炒炭止血作用的现代研究概况 随着现代医药学水平不断进步和中药现代化研究不断 深入,中医药学家对中药炒炭的止血作用有了不同的认识, 即不是所有药物在炒炭后的止血作用都被加强,有些药物 在炒炭后的止血作用会不升反降。本文对炭药止血的现代 研究作一概述。 1炒炭止血作用的历史回顾 中医炭药在临床用于止血可分为以下几种…:1)收敛 止血(用于出血量多且不止者。必须结合病理表现用药, 避免因见血止血而导致产生瘀血。通常采用侧柏炭、棕桐 炭、茜根炭、藕节炭、血余炭等)。2)凉血止血(用于血热妄 行出血。中医认为血得热则行,血凉则自能归经。常用水 牛角、赤芍药、玄参等配伍牡丹皮炭、生地黄炭)。3)祛瘀 止血(用于体内瘀血积蓄导致行血不畅、血出不止者。常 用三七、蒲黄、血竭等配伍不同类型的炭药,从而达到理气 活血、祛寒行瘀、破血逐瘀、行血止血等多种治疗目的)。 4)补血止血(常配伍熟地黄炭、自芍药炭、当归炭等)。 2.1增强中药炒炭止血作用的研究 药理学研究发现,一些药物在炒炭后止血作用的确得 到了增强。 瞿燕等¨1报道,艾叶经过炒炭后的醋制品与生品比较, 艾叶仅在低剂量时能缩短小鼠凝血时间,对小鼠出血时间 则无明显影响,而醋制艾叶炭不仅不同剂量都能显著缩短 小鼠凝血时间,还能有效降低小鼠出血时间。传统中医认 为艾叶“或炒黑,或揉熟,能温暖下元……生者能散,熟者 能守”,该研究结果与传统中医临床应用原则相符。 宋劲诗¨1对白茅根炒炭进行研究后发现,白茅根炭品 和生品虽均能缩短小鼠出血时间、凝血时间和血浆复钙时 间,但炭品与生品之间具有显著差万方数据
善,才能开辟传统中医药使用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l李红,吴文博.炭药在血证治疗中的应用[J].河北中医, 2001,23(3):204. 2马规划.中药制炭止血理论的现代认识[J].中医研究,2004, 17(5):15一16. 3瞿燕,秦旭华,潘晓丽.艾叶和醋艾叶炭止血、镇痛作用比较研 究[J].中药药理与临床,2005,21(4):46—47. 4宋劲诗,陈康.白茅根炒炭后的止血作用研究[J].中山大学 学报论丛,2000,20(5):45—47. 5朱诗塔,雷鹏,李新中,等.掌叶大黄不同炮制品泻下、止血作 用的比较研究[J].中药材,2008,31(2):199—201. 6赵钦祥,郑博秀,藏杰,等.生侧柏叶及其不同炮制品止血作用 比较[J】.时珍国药研究,1997,8(1):51. 7董翠弘,刘波,朱晓.荆芥炭最佳炮制程度的研究[J].齐鲁药 事,2006,25(9):559—560. 8张振凌,周艳,黄显峰.茜草炭止血成分的研究[J].中成药, 2007,29(12):1803—1805. 9王冰峰,姚昌哗,杨锁成,等.中药炒炭临床应用分析[J].中 国民间疗法,2002,10(8):9—10. 10鞠成国,曹翠香,史琳,等.狗脊及其炮制品和狗脊毛的镇痛、 止血作用研究[J】.中成药,2005,27(11):1279—1280.
1
中药炒炭用于临床止血是我国医药学的一大特色,在 历代中医用药中占有重要地位。中药炒炭主要包括炒炭和 煅炭两种。早在《五十二病方》中就有“止血出者,燔(烧) 发安其(创伤)”的记载。张仲景在《金匮要略方论》中记载 了“枳实,王不留行,桑根皮……烧灰存性,勿令灰过”。到 了金、元时期,炭药品种已十分丰富,葛可久在《十药神书》 中介绍用十灰散治疗肺病吐血,疗效显著,对炭药应用于止 血产生了很大影响。当时的医药学家根据中医的五行生克 规律,提出“大抵血热则行,血冷则凝,见黑则止”之说,认 为红属火,黑属水,水能克火,从而形成最初的炭药止血理 论。
g/mL时都能显著降低大鼠血小板聚集率,浓度高于l g/
mL时生品水煎液出现抑制趋势而炭品水煎液对血小板凝 聚有明显提高。说明白茅根炭品具有更强的止血、凝血作
用。
朱诗塔等"1报道,在掌叶大黄的4种炮制品中,大黄炭
326
上海医药
2009年
第30卷第7期
万方数据
的止血作用最显著。他们认为,大黄经炒炭,结合蒽醌大量 减少,而鞣质仅部分被破坏,从而增强了止血作用。 赵钦祥等M1对生侧柏叶炮制品研究后发现,生侧柏叶 的炒炭品和煅炭品不仅具有体外强烈的促凝血作用,且口 服后体内也表现出明显的止血作用。由此说明生侧柏叶炒 炭止血的传统理论是有科学根据的。 董翠弘等…经研究后发现,荆芥不同程度的炒炭品与 生品相比显示出良好的止血作用,特别是炒至内部呈焦褐 色和黑褐色的荆芥炭(2号,3号)能显著缩短小鼠出血和 凝血时间,且荆芥炭2、3号比内部呈黄褐色的荆芥炭1号 明显缩短出血、凝血时间;经鞣质含量测定,3个炭品中鞣 质含量明显提高,其中炭品2、3号鞣质含量明显高于炭品 1号,炭品2、3号之间无显著差异。由此说明,荆芥炒炭的 止血作用与鞣质含量有关,且性状应为内部呈焦褐色或黑 褐色。 张振凌等哺1对茜草炭研究后发现,茜草炭中大叶茜草 素等成分含量降低,有效成分产生和增加,经硅胶柱层析分 离、纯化得到的1,3二羟基蒽醌具有明显缩短小鼠凝血时 间的作用。据此认为,1,3二羟基蒽醌是茜草炭的主要凝 血成分之一,其含量可作为茜草炭的质量控制指标。 上述药物炒炭后止血作用加强,其原因包括:I)中药 炒炭时在高温下产生的可溶性钙离子增多,从而促进了血 液凝固,缩短了血液凝固时间;2)生成了一定数量的具有 吸附、收敛作用的炭素,加速了血液凝固;3)某些药物经炒 炭后,鞣质含量增加,它能促进血管收缩,降低血管通透性, 从而使凝血时间缩短一J。 2.2减弱中药炒炭止血作用的研究 由于历史条件限制,古人在炭药使用方面有一定的盲 目性,曾经在历史上出现过几百种炭药,随着不断实践检 验,不少品种已被淘汰。目前,全国各地所用炭药的制备过 程和使用方法仍较多沿用历史习惯,但实验研究发现有些 药物经炒炭后止血作用反而降低。 鞠成国等¨01报道,狗脊经砂烫炮制后,与对照品地榆 炭比较,砂烫狗脊提取液能显著延长小鼠出血时间和凝血 时间,表明砂烫狗脊的止血作用较弱,但有较强的活血作 用。 朱悦等u¨以云南白药作为阳性对照品。比较芡叶生 品、芡叶炭对小鼠凝血时间的影响,发现芡叶生品和炭品都 能缩短小鼠凝血时间,芡叶炭缩短小鼠凝血时间的作用并 未增强。 彭智聪等¨副报道,花蕊石具有止血作用,能明显缩短 凝血时间和出血时间,并能显著增加外周血小板数目,但是 炮制后花蕊石并无显著止血作用。 齐玉歌¨到通过药理实验发现,蒲黄经炒制后并没有生 蒲黄具有的止血作用,反而表现出一定的活血功效。由于
24(3):247—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