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情况介绍(2011.5.3)
我的家乡盐城简介

我的家乡盐城简介我的家乡盐城简介盐城,江苏省东部沿海重地,是中国融合城市,是中国绿色工业、现代服务业、鲜食水产品城市。
经济总量居江苏省第4位,其中化工、机械、汽车、轻纺四大支柱产业占有重要地位。
区位特征:盐城市地处江苏省东部沿海,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的交通中心,东临黄海,南连长江,北接淮河,与上海、南京等0.5-2小时经济区紧相连。
历史变迁:盐城是中国长江三角洲地区优秀文化名城之一,历史文化悠久,素有“十闾洲”的美誉。
盐城在早期历史上属于楚地,后隶属于大足郡、淮阴郡、淮南郡等地。
唐代属扬州地区,宋朝时设盐城府。
元、明、清三朝时历史文化繁荣,状元、进士、科举跻身名人榜的多达百余位。
自然环境:盐城市气候温和,降水充沛,年平均温度15.8℃,全年无霜期230天以上。
盐城市是我国水资源丰富的城市之一,花园长江、洪泽湖等优美的水域景观和得天独厚的水资源,成为了盐城市对外开放的重要资源优势。
经济产业:盐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理念相当先进,已建成了百亿产值的苏北现代农业产业园,新特钢等重点项目更是进一步扩大盐城市在钢铁行业上的话语权。
而工业企业近几年来对环保非常重视,进行了全面的环保治理,成功转变为践行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工业新城。
旅游景点:盐城市文化资源丰富,被誉为“盐文化第一城”、“苏北文化之乡”。
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的周恩来同志故居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紫荆园和中国科学院盐城陆地机械研究所赢得了全国园林环境优化奖和全国设计大赛金奖等殊荣。
洪泽湖是中国四大原生态淡水湖,盐城市又因此成为全国最大的鲁班鱼养殖生产和产销基地。
在盐城市南通市区的陶瓷文化旅游区,可以看到具有浓厚地区特色的陶瓷艺术品展示与制作现场。
总体来说,盐城市是一座充满朝气、富饶优美的城市,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经济发展前景广阔,正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期。
盐城概况介绍

盐城概况介绍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东方湿地,水绿盐城”,我是大家这次盐城之旅的导游员小王,来自于盐城东方旅行社,大家叫我小王或王导都可以。
我旁边的这位师傅是陈师傅,他已经有二十年的驾龄了,所以大家坐车尽管放心,这次愉快的盐城之行就是由我和王师傅为大家服务的,衷心希望在盐城的两天旅程里我们相处融洽,预祝大家旅途愉快,玩得开心!今天我们要带大家去的首站是盐城麋鹿自然保护区,从这里到目的地还有一段时间,利用这段时间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盐城市的概况。
盐城市位于江苏省东部,下辖2市5县2区,面积1.69万平方公里,人口810万。
是江苏省面积最大、人口第一的地级市。
盐城历史悠久,因盐得名。
自西汉武帝元狩四年建立盐渎县,至今有2100多年历史,盐城境内海盐遗迹众多,市区的盐城海盐历史文化景区建有全国唯一展示海盐文明的中国海盐博物馆,盐镇水街。
盐城交通便捷。
徐盐高速、沿海高速、宁靖盐高速3条高速公路贯穿全境,新长铁路盐城站开通全国客货运输,盐城南洋国际机场开通至首尔、香港、北京、广州、昆明、桂林、哈尔滨、广州等国际、国内航线,大丰港开通至韩国、日本国际班轮航线,并被国家列为“两岸三通”直航港口。
盐城成为江苏唯一、全国第十家同时拥有海港、空港两个一类开放口岸的地级市。
盐城资源丰富,生态独特。
盐城市标准海岸线长582公里,境内水网密布,海水、淡水资源极为丰富,是江苏文蛤、竹蛏、泥螺、毛蚶、对虾、鳗鱼苗的重要产区。
后备土地资源十分丰富,有滩涂面积683万亩,占全省的7/10、全国的1/7,有着巨大的开发潜力。
风力发电蕴藏能力达2000万千瓦,大型风电场项目正在建设,部分风机已并网发电。
盐城崇文重教,工业发达。
盐城自古人文荟萃,古有“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陆秀夫、施耐庵,近有“二乔”(胡乔木、乔冠华)等著名人物,盐城工业发达,拥有悦达、江动、马佐里等一批骨干企业,其中,悦达集团年收入突破300亿元。
盐城是革命老区,旅游景点众多。
我的家乡盐城简介

我的家乡盐城简介我的家乡盐城简介盐城地处苏北平原中部,东临黄海,西襟淮扬,南与南通市接壤,北与连云港市毗邻。
1983年由地区改市,实行市管县体制,下辖东台、大丰2个县级市和建湖、射阳、阜宁、滨海、响水5个县,市区下设盐都、亭湖两个区和盐城开发区,市辖区面积1696平方公里,人口151.36万。
全市有138个乡镇,6个街道办事处,1927个村民委员会,554个居民委员会,796.51万人口,总面积1.5万平方公里,是江苏面积第一、人口第二的市。
基本特点是:因盐得名,历史悠久盐城从西汉武帝元狩4年(公元前119年)建立盐渎县,当时这里遍地皆为煮盐亭场,到处是盐河,“渎”就是运盐之河的意思。
东晋安帝义熙7年(公元411年)时更名为盐城县,以“环城皆盐场”而得名。
盐城历经了两千多年的历史沉淀,处处散发着浓郁的海盐文化。
古代以盛产“淮盐”而享誉华夏,古称“淮夷地”。
早在战国时期即“煮海为盐”,《史记》载“东海有海盐之饶”。
秦汉时则“煮海兴利、穿渠通运”,已成为渔盐兴旺之地。
唐时,“甲东南之富、边饷半出于兹”的淮南盐场,仅盐城就有“盐亭一百二十三所”。
唐宝应年间,境内设有海陵监、盐城监,每岁煮盐百余万石,其时盐城已成为东南沿海重要的盐业生产中心。
盐城是名副其实的“盐”城。
在各地地名当中,至今仍保留着“团”、“灶”、“总”、“丿”“仓”等与盐业生产管理相关的名称。
“团”,是盐区生产组织,灶户“聚团共煎”的生产形式。
每个盐场设几个团,每团设若干灶户,旧时以“团”为地名的,多分布在古淮南盐区的东台、大丰,如戚家团、南团、西团、新团、北团、卞团等。
目前,仍保留大丰的西团镇,全市还有18个村、48个自然村组的地名与“团”有关。
“灶”,是灶民煎盐的重要设施,境内因“灶”称名的有头灶、三灶、四灶、六灶、沈灶、南沈灶等6个乡镇,另外还有85个村及368个自然村组也是因“灶”而得名。
“总”,是盐场灶民聚居的单位。
明初大规模的“洪武赶散”,移民来到荒漠的海滨烧盐,为了对散居在沿海的灶民实施管理,各场设总若干,以次为序。
盐城介绍PPT(盐城简介经典版)

谢谢大家
3、旅游景点
新四军纪念馆
盐城新四军纪念馆是全国唯一的专业性新四军 纪念馆。该馆的展览大厅是一座现代化的建筑 物。 醒目的蓝白相间的“N4A”臂章图案,镶嵌在展 厅正门上方,两侧旗形的花岗石阴雕画
3、旅游景点
泰山寺
泰山寺亦叫东岳庙。明朝万历年间,该寺达于 鼎盛时期。此时全寺有僧徒300余人,全年香 客不断,尤其农历三月初三至四月初八的香火 节期间,第天接待四方香客逾万人。
4
美食文化
蟹黄包
盐城经典小吃。盐城市区的传统名点。 蟹黄和猪肉、面粉等做成的,其味鲜美。
大纵湖醉蟹
江苏省盐城市大纵湖镇传统名菜,属于江苏菜。 蟹个大黄多。
这个蟹可是大纵湖的蟹,放上酒、精盐、花椒、 大料,吃起来醉味浓郁,不是有诗句说了: “菊黄桂飘香早,淮扬竞夸湖蟹好”
伍佑醉螺
选用海滩中的泥螺腌制而成。 明代民间早已有制作。其特点壳软透明,酒香 浓郁,咸甜适度,细嫩鲜美,为佐酒佳肴。
2、城市概况
盐城
盐城海陆空交通便捷,基本形成高速公路、铁路、 航空、海运、内河航运五位一体的立体化交通运输 网络。
3
旅游景点
3、旅游景点
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
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黄海之滨, 保护区总面积 78000公顷,其中核心区2668 公 顷,缓冲区2220 公顷,实验区73112 公顷。 江苏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世界占地面 积最大的麋鹿自然保护区。
阜宁大糕
又名玉带糕。产于江苏阜宁。选用优质糯米、 纯净白糖、精制油脂及高级蜜饯,按其比例加 工而成。
四鳃鲈鱼
江苏省有名的特产之一,主要产于灌河中下游, 每条多为3-5斤,大的可达数十斤,此鱼身 呈青灰色,两侧和背鳍上有黑色斑点,实际上 也只有两个鳃,只是每个鳃盖上又多了一条较 深的褶皱,外观好像四鳃,故称。
盐城市2011年旱情分析

降水量 为响水 , 其次 为滨海 、 湖和 建
大丰 , 最大为东台。详见表 1 。
同 时 , 由于 连 续 遇 到 3 。 以上 0C
农作物普遍出现旱象 。 代表站汛前 累 计降水与往年同期 比照见图 1 。
1 . 水情 2
的高温天气 , 日照 时间长 , 土壤蒸发 表 1
盐城市代表站旱期逐月雨量统计表
21 0 1年第 1 2期
江苏 水 利
■冒 盈 目 圜■ ●● ● ●● ●,
—
—
1 基 本 情 况 2 1 上 半 年 长 江 、 河 、 湖 0 1年 淮 太 三大 流 域 同时 发 生严 重干 旱 。 城 市 盐
年 2 5月实施人工增雨 ) 、 与常年同期 接近外 , 其它月份 均显著偏少。 从 降水 空间分布来看 , 最小累计
0
2 1 . 0 13
2 1 . 0 14
21 . 015
合 计
月 份
图 1 代表 站 汛 前 累 计 降水 与往 年 同 期 比照 图
21 第 1 0 1年 2期
受本 地及 流域 长期 降水 偏少 影 响 ,本地水及外来水 源严重不足 , 里 下河 四大港从 4月份 起三个月 内( 强 降水前 ) 仅开 一潮 , 长期关 闸加 之外
单位 : m m
月份 响水 海 宁 阳 湖 城 丰 台 面平 多 年 与 多年 滨 阜 射 建 盐 大 东 河 闸 均 平 均 比较 ( ) %
1
2 O. 0 4. 58 01 1 6 . 4. 116 1 2 2 2 232 285 1 8 46. 0 . 2. 0. . . 3. 4 -7 3 0. 20l . 1 01 02 . 0. 7 14 . 0- 40. -9 3 3 5 9.
盐城简介

市辖区 1、亭湖区:亭湖区是盐城市的中心城区之一,同时也是盐城市对外展示的窗口。亭湖 区是盐城市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建设盐城大市区的重要区域,亭湖区的城市化水平,经 济发展水平,教育水平,文化水平,消费水平,交通通达度均居盐城地区各县市区首位。 2、盐都区:盐都区位于盐城大市区西南部、是盐城南部西南片新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盐城未来发展高地之一。盐都区行政中心暂驻盐城城南新区新都街道。今日的盐都, 是一个初具特色后势强劲的新兴工业发展高地。 市辖县 1、建湖县:建湖县位于江苏省中北部地区,盐城市区西北。建湖县是全国县域经济基 本竞争力百强县(市),全国文明县城。 2、射阳县:县人民政府驻合德镇,射阳县位于江苏沿海地区中部,相传因精卫填海而 成陆,由后羿射日而得名。 3、阜宁县:阜宁位于江苏省盐阜平原北部,清雍正九年(1731)始设阜宁县建制。 4、滨海县:地处苏北平原,位于盐城东北部,黄海之滨,与日本相望,距盐城市区80公 里 5、响水县:响水县地处江苏沿海北部,盐城、淮安、连云港三个省辖市的交汇处。县 政府驻响水镇,东临黄海,与日本、韩国、朝鲜隔海相望。 代管县级市 1、东台市:东台地处江苏沿海地区,位于南通、泰州、盐城三个省辖市交界处。 2、大丰市:大丰地处中国东部沿海开放带,属上海经济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多次跻 身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区位优势十分突出。
盐城东台
东台市是中国华东沿海城市,中国县域经济百强市。 东台位于江苏沿海中部,地处南通泰州盐城三市交 汇处,东抵黄海,西襟沃野,南望长江,北望徐淮, 据江海之会、扼南北之喉,属于长江三角洲近代城市文化底蕴和众多的名胜古迹, 西溪古镇是神话传说“天仙配”的发祥地。
盐城介绍
地理位置简介
盐城市,位于北纬32.85°~34.2 ° 、东经 119.57°~120.45° ,东临黄海,南与南通市接壤, 西南与扬州市,泰州市为邻,西与淮安市相连, 北隔灌河和连云港市相望。是江苏省省辖市中面 积最大的市。市辖区面积1779平方公里;市辖区 158.65万人(亭湖区83.90万,盐都区74.75万)。 全市地势平坦,河渠纵横,交通发达,物产富饶, 素有"渔米之乡"的美称。盐城大多数人口是历朝 江南移民后裔,因而传统文化和民众的心理状态 都属于传统的江南文化范畴。盐阜大地人杰地灵, 名人数不胜数,有过南宋丞相陆夫,也是和《水 浒传》作者施耐庵的故乡。
盐城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盐城市统计局关于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经济运行新情况,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沿海开发和长三角一体化两大国家战略机遇,积极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全力做好稳增长、转方式、抓创新、控物价、惠民生、促和谐各项工作,全市经济社会实现平稳较快增长,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城乡面貌显著变化,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实现了“十二五”发展良好开局。
一、综合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初步核算,2011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71.3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2.8%;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16.83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306.26亿元,增长14.8%;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048.24亿元,增长14%。
三次产业比重由2010年的16:47:37调整为2011年的15:47.2:37.8,二、三产业比重提高了1个百分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38222元(按2011年年平均汇率折算约6000美元),比上年增长13.2%。
全面小康建设进展顺利。
初步测算,2011年,全市全面小康综合得分达97.9分,比上年增加1分。
从四大类构成看,生活水平实现程度最好,达到99.8%,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经济发展实现程度达98.3%,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社会发展实现程度达95.4%,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生态环境实现程度达97.8%,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
从具体指标看,25项指标中已有19项指标达标。
各地全面小康建设均取得较大进展,东台、大丰已顺利通过省小康达标验收,率先在苏北实现全面小康。
二、农林牧渔业农业生产提质增效。
农业生产连续八年实现丰收,2011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49.7亿元,增长12%。
其中:农业376.58亿元,增长9%;林业19.51亿元,增长8.5% ;牧业240.23亿元,增长15.1%;渔业159.28亿元,增长15.4%;农林牧渔服务业54.1亿元,增长10.4%。
盐城市情简介

盐城市情简介盐城市情简介(此简介为市委办2006年9⽉13⽇印发的对外统⼀介绍通稿)盐城地处江淮平原东部的黄海之滨,1983年撤区建市,总⾯积1.5万平⽅公⾥,总⼈⼝800万,现辖2市5县2区和1个开发区。
盐城是历史古城,西汉武帝元狩4年(公元前119年)因盐置县,名“盐渎”,⾄今已有2100多年历史。
东晋安帝义熙7年(公元411年)时,因“环城皆盐场”⽽更名为盐城县。
盐城是⼯商新城,农副产品加⼯资源丰富,粮棉油、桑果菜、禽蛋鱼等主要农产品的种养规模和总产量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前列。
这⼏年⼆、三产业快速发展,全市三次产业结构由2000年的30.6:38.6:30.8调整为22.7:44:33.3,拥有5个中国驰名商标和4个中国名牌产品,初步形成汽车机械、纺织服装、轻⼯、化⼯、能源、⾷品等门类齐全的⼯业体系,涌现出悦达、森达、江动、马佐⾥等⼀批规模⾻⼲企业。
交通基础设施⽇臻完善,境内贯穿盐宁、盐通、盐淮、盐连四条⾼速公路,盐城机场开通韩国⾸尔、北京、⼴州、温州等国际国内航班,新长铁路盐城站开通全国铁路客货运,⼤丰港为国家⼀类⼝岸,全市已形成集⾼速公路、铁路、航空、海运四位⼀体的现代交通⽹络。
盐城是⽔绿之城,地处苏北⾥下河⽔⽹地区,⽔乡特⾊明显,拥有⼤纵湖、⼤洋湾、九龙⼝等⼀批以⽔闻名的旅游胜地,市区被誉为“百河之城”;全市林业资源丰富,近年来每年成⽚造林⾯积均在60万亩以上,占江苏省当年造林⾯积的1/3,森林覆盖率年均递增近2个百分点;市区⼤⽓环境质量名列江苏之⾸。
盐城是⽂化名城,历史上⽂⼈荟萃,古有“建安七⼦”之⼀的陈琳、范仲淹、陆秀夫、施耐庵,现有被誉为“党内第⼀笔”的胡乔⽊、杰出外交家乔冠华;普教事业发达,⾼考达线⼈数⼀直名列江苏前茅,职业教育发展⾛在全国前列,拥有盐城技师学院等国家重点职业学校18所,在校⽣⼈数超过10万⼈;城乡劳动⼒资源充裕,供给总量达400万⼈,现已累计输出劳动⼒150万⼈;⽂化事业蓬勃发展,是全国三⼤杂技之乡之⼀,淮剧发源地,东台发绣、曹⽒⽊雕、滨海柳编等各有夺⼈之处,风味⼩吃中的东台鱼汤⾯、建湖藕粉圆、⾩宁⼤糕、伍佑醉螺等盛名不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盐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2011年5月3日)
尊敬的令主席,山西省的各位领导、各位同志:
今天,令主席一行在百忙之中来盐城考察指导工作,在这里,我代表中共盐城市委、市人民政府,对令主席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各位领导长期以来对盐城经济社会发展给予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简要介绍一下盐城的基本概况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一、盐城的基本概况
盐城地处江苏沿海中部,总面积1.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812万,是江苏面积第一、人口第二的市,现辖东台、大丰2个县级市和建湖、射阳、阜宁、滨海、响水5个县,市区下设盐都、亭湖2个区和国家级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
盐城历史悠久,因盐得名。
西汉武帝元狩4年(公元前119年)建立盐渎县,至今已有2100多年历史。
东晋安帝义熙7年(公元411年)时,因“环城皆盐场”而更名为盐城县。
盐城资源丰富,生态独特。
沿海滩涂总面积683万亩,海岸线总长582公里,沿海及海上风电资源1470万千瓦,分别占江苏省的67%、56%、70%。
拥有太平洋西海岸最大的滩涂湿地,有野生麋鹿和珍禽(丹顶鹤)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联合国人与自然生物圈成员。
耕地总面积78万公顷,占江苏省的16.7%,粮棉的种植规模和产量均居江苏首位。
盐城革命老区,百河之城。
皖南事变后,新四军在盐城重建军部,盐城成为当时的华中抗战中心,刘少奇、陈毅等老一辈革命家都在盐城工作、生活、战斗过。
盐城市区地处苏北里下河地区,水网密布,420平方公里规划区内有98条大小河流,人称“百河之城”。
盐城崇文重教,民风淳朴。
古有陆秀夫、施耐庵等,近现代有著名的“二乔”(胡乔木、乔冠华)等。
盐城基础教育比较发达,是全省首批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地区;职业教育发展较快,现拥有国家重点职业学校18所,在校生人数超过10万人。
盐城自清代以来接受两次较大规模移民,这里民风淳朴,包容性强。
盐城区位良好,交通便捷。
地处黄海之滨,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
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等立体交通体系逐步完善,新长铁路盐城站开通全国客货运,盐城南洋机场开通了直达首尔、香港和北京、广州、昆明、哈尔滨等国际国内航班,盐城港大丰港区开通了至韩国、日本的国际班轮航线,并被国家列为两岸直航港口,我市成为江苏唯一、全国第十家同时拥有海港、空港两个一类开放口岸的地级市。
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全省最长,所辖各县(市)半小时内都能上高速。
沿海、宁靖盐、盐徐3条高速公路贯穿全境,经苏通大桥到上海仅有两个半小时车程,盐城正全面融入长三角经济圈,已成为长三角经济区的新成员。
二、盐城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盐城是江苏的后发展板块,过去经济基础薄弱,社会事业相对滞后,与苏南、苏中地区的差距比较大。
近几年来,我们积极抢抓江苏沿海地区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江苏省委省政府加快振兴苏北等历史
性机遇,大力实施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战略,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驶上了快车道。
“十一五”时期成为盐城经济社会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之一。
目前,盐城的发展已经到了“领先苏北、跻身苏中”这一阶段。
2010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266亿元,实现五年翻一番,列全省第7位;财政总收入完成494.5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91.3亿元,五年翻了两番半,总量超过扬州和泰州,在全省的位次由“十五”末的第10位上升到第7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751元,“十一五”年均分别增长13.5%和11.8%,在苏北领先。
同时,去年我市高效农业面积总量和增量全省第一,汽车产销量全省第一,风电装备制造业水平也在全省领先。
我们主要抓了这几项工作:一是始终坚持实干兴市,奋力实现进位争先。
全市上下牢牢抓住加快发展第一要务,积极抢抓机遇,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苏北领先、全省争先。
市级机关和各县(市、区)瞄准进位争先目标,自加压力,负重奋进,你追我赶,竞相发展,不断掀起产业发展、城市建设、招商引资、项目推进热潮。
全市广大干部职工凝心聚力、艰苦奋斗,夜以继日、埋头苦干,形成了浓烈的干事创业、争先创优氛围,有力推动了盐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上快上。
去年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列全省第1位,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速列全省第2位。
东台、大丰在全国百强县中位次前移,建湖首次跻身全国百强县,各县(区)在进位争先中都得到新的发展。
悦达集团进入全国百强、省十强企业行列。
二是注重推进质量增长,全面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升级。
坚持把转
变发展方式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着力抬高起点和标准,提升质量和效益,在新的、较高的平台上推进经济社会转型发展、跨越发展,努力实现后发先至。
不断深化农村“三项改革”,加快“三大载
体”建设,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高效农业新增面积连续三年全省领先,总量跃居全省第一。
按照产业化、园区化、特色化、品牌化的思路,集中力量培育新兴特色产业,促进支柱产业提档升级,推进传统工业向新型工业转变。
华锐、金风等风电装备制造行业龙头企业落户盐城,国家海上风电技术装备研发中心加快建设,盐城环保产业园成为国家级环保装备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东风悦达起亚汽车公司产销汽车突破33万辆。
立足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突出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城市服务业,推进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变。
服务业增加值从“十五”末的345亿元增加到800亿元,省级服务业集聚区数量苏北第一。
探索具有盐城特色的统筹城乡发展路径,开展城乡统筹试点工作,城乡二元发展体制加快向城乡一体化方向转变。
三是重视改善基础条件,增强城市对区域发展的支撑和带动作用。
交通建设完成总投资从“十五”期间的165亿元增加到“十一五”期间的283亿元,建成高速公路总里程324公里,新改建国省干线公路总里程近800公里,全市发展基础条件有了重大改善。
充分发挥城市化的引领作用,集中力量优先发展中心城市和县(市)城,努力把城市规模做大、经济做强,提高城市对区域发展的辐射带动力。
市区五年实施城建重点项目500多个,城建投入从“十五”时期的180亿元增加到700多亿元,新建、改建了人民路、西环路、迎宾路、建军路、解放
路、开放大道、新204国道等10多条主干道,建成了盐渎公园、内港湖公园、水街等公共服务设施,城市快速公交实现运行,城南新区快速崛起,市区建成区面积由“十五”末的71平方公里扩大到118平方公里,全市城市化率从42%提高到52.5%。
各个县(市)城区发展步伐加快,建成一批基础设施和功能性项目,面貌焕然一新。
四是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
面对发展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我们坚持用改革创新的办法,破解难题,推动发展。
大力推进理念创新、机制创新,全市组建了80多个国有投融资平台,实施了大批政府主导性投资项目,带动了社会资本的进入,为完成“十一五”投资提供了保障。
市本级10个投融资平台承担410亿元建设任务,融资240亿元,整合资产200多亿元,已形成资产规模630多亿元,资产负债率52%,政府财政性投入和国有平台运作进入了良性循环。
不断深化各项改革,完善财税征管、土地管理、金融服务、人才引进等体制机制,有效破解了发展中的土地、资金、人才等瓶颈制约。
五是更加重视社会建设,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市政府每年把新增财力的50%以上用于民生建设,集中力量解决城乡居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五年市政府安排财政资金48亿元,在居住、出行、就业、教育、医疗、养老、“菜篮子”、维权等方面,为民兴办实事108件。
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五年新增城镇就业43.8万人,社会保障基本实现城乡全覆盖,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从480元提高到790元,城乡居民低保标准分别从165元、60元提高到300元、180元,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标准和环卫工人、社区工作者工资
待遇进一步提高。
为保障市区居民饮用水安全,投资8亿元,开工建设盐龙湖饮水安全工程。
坚持政府调控和市场调节相结合,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增加市场供应,合理调控市场房价,巩固了我市低成本发展优势。
市区五年新开工保障性住房428万平方米、竣工164万平方米。
深入开展法治盐城、平安盐城创建活动,切实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访、安全生产等工作,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十二五”时期是盐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冲刺阶段,也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
我们将围绕“推进科学发展、建设美好盐城”这一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新的跨越发展为目标,大力实施新型工业化、城市化与城乡一体化、沿海发展、创新发展与人才强市、生态立市战略,扎实推进新产业、新城市、新农村“三新”工程,努力实现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收入五年翻一番,规模以上工业和服务业总量四年翻一番,固定资产投资和财政收入三年翻一番,新兴特色产业销售收入和开发区营业总收入两年翻一番,开创盐城经济实力有更大提升、社会建设有更大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有更大提高、生态环境有更大改善的新局面。
这次令主席一行来盐考察指导工作,是对我们各方面工作的一次推动和促进。
我们热忱欢迎令主席和各位领导、各位同志能在盐城多走走、多看看,给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对盐城的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