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材料的鉴别和分析

合集下载

高分子材料成分分析

高分子材料成分分析

高分子材料成分分析高分子材料是一类由大量重复单元组成的材料,其主要成分是由碳、氢、氧、氮等元素组成的大分子化合物。

在工业、日常生活中,高分子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塑料、橡胶、纤维、涂料等领域。

对于高分子材料的成分分析,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其基本结构和性质,还可以指导材料的合成、改性和应用。

本文将从高分子材料的成分分析方法、常见成分及其性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成分分析方法。

1. 元素分析法。

元素分析法是一种常用的高分子材料成分分析方法,通过分析样品中各种元素的含量,来推断高分子材料的组成。

常用的元素分析方法包括化学分析法、光谱分析法、质谱分析法等。

2. 分子量分析法。

分子量是高分子材料的重要指标之一,分子量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高分子材料的聚合程度和分子链的长度。

凝胶渗透色谱法、粘度法、光散射法等都是常用的分子量分析方法。

3. 结构分析法。

结构分析是对高分子材料分子链结构和侧链结构进行分析的方法,包括核磁共振、红外光谱、拉曼光谱等。

二、常见成分及其性质。

1. 聚乙烯。

聚乙烯是一种常见的高分子材料,其主要成分是碳和氢。

聚乙烯具有良好的耐磨、耐腐蚀性能,透明度高,具有良好的电绝缘性能,广泛应用于塑料制品、包装材料等领域。

2. 聚丙烯。

聚丙烯也是一种常见的高分子材料,其主要成分同样是碳和氢。

聚丙烯具有较好的耐热性、耐寒性和机械性能,被广泛应用于汽车零部件、纺织品、医疗器械等领域。

3. 聚氯乙烯。

聚氯乙烯是一种氯乙烯聚合而成的高分子材料,其主要成分是碳、氢、氯。

聚氯乙烯具有良好的耐酸碱、耐腐蚀性能,常用于管道、电线电缆、塑料门窗等领域。

4. 聚苯乙烯。

聚苯乙烯是一种常见的塑料,其主要成分是碳和氢。

聚苯乙烯具有良好的透明度、机械性能和加工性能,被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外壳、食品包装等领域。

5. 聚醚。

聚醚是一类含氧的高分子材料,其主要成分是碳、氢、氧。

聚醚具有良好的柔软性、弹性和耐磨性,常用于弹簧、密封件、医疗器械等领域。

高分子材料分析与测试

高分子材料分析与测试

高分子材料分析与测试引言高分子材料是一类重要的工程材料,在各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为了确保高分子材料的质量和性能,对其进行准确的分析与测试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高分子材料分析与测试的基本原理、常用方法和技术,并对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进行讨论。

1. 高分子材料的特性分析高分子材料具有许多特殊的性质,如高分子链结构、长链分子的柔性和高分子材料的热性能等。

为了准确分析和测试高分子材料的特性,我们需要运用一些常用的分析方法。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高分子材料特性分析方法:•红外光谱分析:红外光谱是一种常见的高分子材料分析方法,通过对材料吸收、发射或散射红外辐射进行分析,可以确定材料的化学成分和结构。

•热分析:热分析是一种通过加热样品并监测其温度和质量变化来分析材料热性能的方法。

常见的热分析方法包括热重分析(TGA)和差热分析(DSC)等。

•X射线衍射(XRD):XRD是一种通过测量材料对入射X射线的衍射情况来分析其晶体结构的方法。

通过XRD可以确定高分子材料的结晶性质和晶格参数。

•核磁共振(NMR):核磁共振是一种通过测量材料中核自旋的共振现象来分析材料结构和化学环境的方法。

在高分子材料分析中,NMR可以提供关于材料分子结构、分子量和链结构等信息。

2. 高分子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高分子材料的力学性能是评价其质量和使用性能的关键指标之一。

为了准确测试高分子材料的力学性能,常用的测试方法包括:•拉伸测试:拉伸测试是一种通过施加拉伸力来测量材料在拉伸过程中的力学性能的方法。

通过拉伸测试可以确定高分子材料的强度、延展性和弹性模量等指标。

•弯曲测试:弯曲测试是一种通过施加弯曲力来测量材料在弯曲过程中的力学性能的方法。

通过弯曲测试可以确定高分子材料的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等参数。

•硬度测试:硬度测试是一种通过在材料表面施加静态或动态载荷来测量材料硬度的方法。

常用的高分子材料硬度测试方法包括巴氏硬度和洛氏硬度等。

•冲击测试:冲击测试是一种通过施加冲击载荷来测量材料抗冲击性能的方法。

高分子材料的鉴别与分类

高分子材料的鉴别与分类

高分子材料的鉴别与分类识别与分类高分子材料对于用于各种应用和行业至关重要。

高分子材料是一类重要的材料,包括塑料、橡胶、纤维等,其在汽车、电子、医疗器械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对高分子材料的鉴别与分类进行深入探讨,并提供一些实用的方法和技巧。

一、鉴别高分子材料的方法鉴别高分子材料的方法有很多种,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物理性质鉴别法:通过观察和测试高分子材料的物理性质,如密度、融点、硬度、透明度等,来确定其种类。

不同的高分子材料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通过对比实验结果和已知资料,可以鉴别高分子材料的种类。

2.化学性质鉴别法:通过高分子材料与特定化学试剂的反应,来鉴别其种类。

不同的高分子材料对化学试剂的反应不同,通过观察反应产物的性质和变化,可以推断出高分子材料的种类。

3.红外光谱鉴别法:利用红外光谱仪对高分子材料进行测试,通过分析材料的红外吸收峰和谱图特征,来鉴别其种类。

不同种类的高分子材料具有不同的红外谱图特征,通过对比实验结果和标准谱图,可以确定高分子材料的种类。

4.热分析鉴别法:通过热重分析、差热分析等热学方法,对高分子材料进行测试,通过观察和分析材料的热分解温度和热分解峰,来鉴别其种类。

不同种类的高分子材料具有不同的热分解特征,通过对比实验结果和已知资料,可以确定高分子材料的种类。

二、高分子材料的分类高分子材料根据其化学性质、结构和用途等方面的特点,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塑料:塑料是一类常见的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可加工性。

根据其聚合物结构和用途的不同,塑料可以分为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等多种类型。

2.橡胶:橡胶是一类具有高弹性和可延展性的高分子材料。

根据其来源和性质的不同,橡胶可以分为天然橡胶、合成橡胶、热塑性橡胶等多种类型。

3.纤维:纤维是一类具有高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的高分子材料。

根据其来源和结构的不同,纤维可以分为天然纤维、人造纤维和合成纤维等多种类型。

4.膜材料:膜材料是一类具有薄膜结构的高分子材料。

高分子材料的鉴别和分析课件

高分子材料的鉴别和分析课件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化学分析法是一种较为精确的鉴别方法,通过化学手段对 高分子材料的化学组成进行分析,可以确定其所属类型。 常用的化学分析法包括红外光谱法、核磁共振法、质谱法 等。这些方法可以提供高分子材料的详细化学组成信息, 从而准确判断其所属类型。
03
高分子材料的确定高分子材料中C、H 、N、S等元素的含量,有助于了解材 料的化学组成和结构。
热分析是通过研究高分子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热行为和物 理性质变化来了解其结构和性能的方法。
常见的热分析方法有差热分析(DSC)、热重分析(TGA )和动态热力学分析(DMA)等。
04
高分子材料的物理分析
光学显微分析
总结词
光学显微分析是一种常用的高分子材料表征 技术,通过观察材料表面的微观形貌和结构 ,可以获取有关高分子材料的形态、结晶度 、相容性等方面的信息。
高分子材料面临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挑战
高分子材料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 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如何实现 环保生产和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 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解决方案
推广绿色合成技术、开发可降解 高分子材料、优化生产工艺和设 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废弃物 处理能力。
感谢观看
THANKS
详细描述
核磁共振分析在高分子材料研究中可用于测定聚合物 的序列结构、支化度和结晶度等参数。该方法还可以 用于研究高分子材料的分子运动和动态性能,对于理 解高分子材料的性能和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总结词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是一种观察高分子材料表面形貌 和微观结构的技术,通过电子束扫描样品表面并激发 出次级电子,可以获得高分辨率的表面形貌图像。
高分子材料的发展趋势
高性能化

高分子材料的成分进行定性或者定量分析的方法

高分子材料的成分进行定性或者定量分析的方法

高分子材料的成分进行定性或者定量分析的方法1.红外光谱——官能团、化学组成光谱分析是一种根据物质的光谱来鉴别物质及确定它的化学组成,结构或者相对含量的方法。

按照分析原理,光谱技术主要分为吸收光谱,发射光谱和散射光谱三种;按照被测位置的形态来分类,光谱技术主要有原子光谱和分子光谱两种。

红外光谱属于分子光谱,有红外发射和红外吸收光谱两种,常用的一般为红外吸收光谱。

2. 紫外光谱——鉴别、杂质检查和定量测定光照射样品分子或原子时,外层电子吸收一定波长紫外光,由基态跃迁至激发态而产生的光谱。

紫外光波长范围是10-400nm。

波长在10-200nm范围内的称为远紫外光,波长在200-400nm的为近紫外光。

对于物质结构表征主要在紫外可见波长范围,即200-800nm。

在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推送中已经详细介绍了相关原理,此次着重介绍其在高分子材料中的应用。

3. GPC——分子量及其分布主要用于聚合物领域;以有机溶剂为流动相(氯仿,THF,DMF);常用固定相填料: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共聚物基本原理:GPC是一种特殊的液相色谱,所用仪器实际上就是一台高效液相色谱(HPLC)仪,主要配置有输液泵、进样器、色谱柱、浓度检测器和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

4. 质谱测试质谱是指广泛应用于各个学科领域中通过制备、分离、检测气相离子来鉴定化合物的一种专门技术。

质谱法在一次分析中可提供丰富的结构信息,将分离技术与质谱法相结合是分离科学方法中的一项突破性进展。

在众多的分析测试方法中,质谱学方法被认为是一种同时具备高特异性和高灵敏度且得到了广泛应用的普适性方法。

质谱是提供有机化合物分子量与化学式的方便与可靠方法,也是鉴别有机化合物的重要手段。

5. X射线衍射(XRD)——确定高分子结晶性能X射线是一种波长很短(约为10-8~10-12米),介于紫外线和伽马射线之间的电磁辐射。

由德国物理学家伦琴于1895年发现。

X射线能够穿透一定厚度的物质,并能使荧光物质发光、照相胶乳感光、气体电离。

高分子材料分析与测试方法

高分子材料分析与测试方法

重点整理高分子材料分析与测试方法第一章 NMR一、名词解释1.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

2.弛豫:原子核通过无辐射的途径,由高能级回复到低能级的过程; 弛豫时间:原子核从高能态回复到低能态所需时间; 纵向(自旋-晶格)弛豫:体系与环境交换能量。

处于高能级的核将其能转移给周围分子骨架中的其它核,从而使自己返回到低能态的现象;横向(自旋-自旋)弛豫:核磁矩之间的相互作用。

两个相邻的核处于不同能级,进动频率相同,高能级核与低能级核通过自旋状态而实现能量转移所发生的弛豫现象。

3.核磁共振:在静磁场中,具有磁矩的原子核存在不同能级,用某一特定频率的电磁波照射样品,若电磁波满足一定条件,原子核发生能级跃迁的现象。

4.屏蔽效应:电子在外磁场作用下,产生了相对于外磁场方向的感应磁场,使核实际受到的外磁场作用减弱的现象;远磁屏蔽效应:除了核自身的核外电子云外,远处各类原子或基团的成键电子云也将产生感应磁场,使核所受磁场强度变化的现象;去屏蔽效应:核外电子产生的感应磁场与外加磁场方向相同,核所感受到的实际磁场强度增大的现象。

5.化学位移:由于不同环境下原子核共振频率或磁场强度发生变化,在谱图上反映出的出峰位置的移动。

6.诱导效应:由于电负性差异导致的基团对所连原子电子云密度的影响;共轭效应:由于共轭多重键π电子或p 电子转移,导致原子的电子云密度变化的现象。

7.耦合常数:发生自旋-自旋耦合裂分时,分裂峰之间的距离。

8.化学等价质子:在同一分子中,位于相同化学环境的,化学位移相同的质子;磁等价质子:一组化学等价质子,当它们与组外任一磁核耦合时,耦合常数若相等,则磁等价。

二、基本原理及仪器1.原子核的自旋运动 (1)核自旋运动条件自旋量子数I 可以是整数/半整数。

I ≠0时,原子核有自旋运动。

I =12:1H 1、13C 6、15N 7、31P 15; I =2:11B 5; I =1:2H 1、14N 7(2)核磁矩与磁量子数①P μγ=⋅ μ:核磁矩; γ:磁旋比,核的特征常数,原子核的重要属性; P :自旋角动量。

高分子材料材质分析和热分析

高分子材料材质分析和热分析

熔点
热焓值 玻璃化 转变温 度
氧化诱 导期
应用
结晶温 度
固化度
结晶度
41
熔点Tm、结晶温度Tc和热焓值∆H测试
概念:物质的内在结构由晶态变为“液态”的过
程被称为熔融。对应于熔融的温度为熔点,记为Tm。 与低分子物质和金属不同,高分子聚合物的熔融不是 发生在0.2~1℃左右的狭窄温度范围内,而是在一个较 宽的温度范围,如10℃左右。高分子聚合物的这种熔 融温度范围被叫做熔限。
高分子材料成分分析及热分析
-广州中谱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网址:
-邮箱:gzzptech@
1
高分子材料分类
塑料
涂料&胶 黏剂等
高分子 材料
橡胶&弹 性体
纤维
2
高分子材料基本组成
• 塑料:PP、PE、PA、PC、PVC、ABS、POM等 • 橡胶:NR、SBR、NBR、CR、BR等 • 弹性体:SBS、SIS、TPU、聚酯等 • 纤维:氨纶、腈纶、锦纶、丙纶、棉、涤纶 等 • 涂料、胶黏剂:聚酯树脂、不饱和聚酯、聚 氨酯树脂、醇酸树脂、环氧树脂等
2
Heat Flow (W/g)
0
156.68°C 28.31J/g
-2
-4 80
Exo Up
157.72°C
100
120
140
160
180
Universal V4.3A TA Instruments
Temperature (°C)
44
Sample: PET (Quenched from the Melt) Size: 7.8680 mg Method: RT-->300°C @ 10°C/min Comment: He Purge=25mL/min 0.4

高分子材料的微观结构分析

高分子材料的微观结构分析

高分子材料的微观结构分析高分子材料(polymer)是由很多重复单元(monomer)经过聚合反应形成的巨大分子链。

其分子结构非常复杂,具有各种各样的物理、化学性质,如软硬度、透明度、耐化学腐蚀性等。

在行业中广泛应用于电子、医疗、建筑、汽车等领域。

高分子材料的研究对于优化其应用性能和开发新的高性能材料至关重要。

其中,高分子材料的微观结构分析是研究高分子材料的多种性质和性能的基础。

一、高分子材料的分子结构高分子材料的分子结构在微观层级上相当复杂。

高分子分子链通常在化学键的形成过程中形成的,这些化学键可以是共价键,如丙烯酸甲酯聚合物(poly(methyl methacrylate, PMMA)),缩合键,如聚对苯二甲酸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或共轭双键,如聚苯乙烯(polystyrene,PS)。

不同的单元在聚合过程中,不同的分子间键合方式,以及不同的化学结构都会影响高分子材料的性能。

高分子材料还可以形成横向的化学键。

例如,在聚苯亚砜(polyamide,PA)中,酰基(amide)通过一系列的氢键,形成网络结构。

在聚合物中,不同的键合方式会影响高分子材料的机械性能、热性能、耐化学腐蚀性等。

二、高分子材料的局部结构在高分子聚合体中,分子链的序列和排列方式通常是不规则和无序的。

因此,高分子材料的局部结构是非常复杂的,但是,其在局部和宏观上的链排列方式可以被视为相对有序的。

高分子链在聚合过程中通常会出现分支,较长的分支会在高分子聚合体中形成交联结构。

例如,在交联聚乙烯(cross-linked polyethylene,XLPE)中,氢键缩合成的分支机构可以导致跨链的结构,使材料具有高的耐热性和强度。

这些微观结构的差异会对高分子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产生显著的影响。

三、高分子材料的晶体结构分析除了分子构型外,高分子的晶体结构也对高分子材料的性能产生显著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黑烟深黄色,有少许 酚芳香,天然后
黑烟深黄色,有黑烟闪 味乙酸烧焦橡胶
亮,中心呈蓝色放出火 芳香,水果香甲


深黄色微弱的火花浅绿 乙酸和丁酸 乙 色,放出火花桔黄色明 酸 烧焦的纸 氮
酚醛树脂 聚乙烯醇 聚 氯丁二烯 聚对苯二甲 酸乙二醇酯 聚氨酯聚 乙烯,聚丙烯
聚酯树脂/环氧树脂 (玻璃纤维增强)聚 苯乙烯/聚乙酸乙烯橡 胶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聚氧化甲烯
叔丁基过氧化氢 四氧化锇 均聚聚苯乙烯 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均聚苯乙烯生成沉淀m0
聚苯乙烯均聚物的百分含量 = m0 / m × 100 %
3.ABS的共聚组成分析
叔丁基过氧化氢﹢四氯化锇 ﹢试样/甲乙酮→溶解 →丙酮稀释 →填料滤渣/滤液 →甲醇稀释滤液 5~10倍→氢氧化钾的乙醇溶液沉淀苯乙烯-丙烯腈 共聚物组分
铅沉淀
0.3025410 m1 100 m
(2)马来酸/富马酸测定
马来酸/富马酸﹢溴/溴化钠水溶液→425nm波长下测吸
光度从校正曲线上查出浓度
(三)聚酰胺
定性鉴别 根据熔点不同区别不同品种的尼龙
品种
熔点/oC
尼龙66 尼龙6 尼龙1010
250—260 215—220 195—210
盐酸溶解试验
红-棕
红-棕
氯化橡胶 深红-棕 深红-棕 黑- 棕
聚氯丁二 烯
白色-浑浊
聚偏二氯 乙烯
棕-黑
聚氯乙烯 混合料

白色-浑浊 无色
棕-黑沉淀
棕-黑沉 淀
棕-黑沉淀
白色-浑 浊
黑- 棕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淀
茶青-棕
无色
白色-浑 浊
黑- 棕沉 淀
棕-黑
白色沉 淀
无色
茶青-棕 白色-浑浊 棕-黑 无色
四、其它单烯类高分子
(一)聚乙烯醇
在火焰中燃 烧,离开火 焰则缓慢熄 灭或依旧燃 烧
易引燃,离 开火焰后继 续燃烧
易引燃,离 开火焰后继
黄色,闪亮,材料分解, 桔黄色,桔黄色,有黑 烟,黄色,边缘呈蓝色, 黄色,中心呈蓝色
苯酚,烧焦的纸 有刺激性,烧焦 的橡胶,新鲜芳香 有刺激性(异氰 酸酯)石蜡
闪亮,有黑烟黄色闪亮, 有强烈刺激性苯
126~160
聚-4-甲基戊烯-1 240
125~175
尼龙66
250~260
130~150(软化)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 醇酯
250~260
燃烧试验鉴别法是利用小火燃烧塑料试样,观 察塑料在火中和火外时的燃烧性,
注意熄火后,熔融塑料的落滴形式及气味来鉴 别塑料种类的方法
燃烧性能
火焰状态
气化物气味
→蓝色是聚氧化乙烯 →橙色(可能转化为暗棕色)是聚氧化丙烯
2.定量分析
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共聚物的组成分析
试样用铬硫酸(H2CrSO7 )氧化,测定这两种氧化 产物,就可以计算出共聚物组成比
氧化乙烯单元会产生2mol二氧化碳 氧化丙烯单元则产生1mol二氧化碳和1mol醋酸。
(二)聚酯
1.定性鉴别
三、含卤素类高分子
聚氯乙烯 /吡啶→煮沸→冷却→氢氧化钾乙醇溶液→呈现棕黑 色;→β—萘胺硫酸水溶液﹢戊醇→几小时内有机层呈现粉红色 →分离出有机层→氢氧化钠溶液碱化时颜色变黄→酸化后使颜 色又变回粉红色 氯化聚氯乙烯 /吗啉→特征的显色反应红棕色
氯化聚氯乙烯在乙酸乙酯中具有良好的溶解性,是可用于鉴 定的另一个性质 聚偏二氯乙烯/吗啉能→暗红棕色 →变黑 氯化橡胶/氯丁橡胶的辨别 氯化橡胶形成—CH2Cl端基﹢硫代硫酸钠→二氧化硫而得到鉴 定。氯丁橡胶则由于只含仲、叔结合的氯,不发生这个反应
聚乙酸乙烯及 其共聚物
聚氯 乙烯
聚酰胺
聚亚 烃化 硫
聚硅 酮
硫脲 缩聚 物
酪素 树脂
聚苯 乙烯
聚乙烯醚
改性酚 醛树脂
聚丙烯酸酯和 聚甲基丙烯酸 酯
聚偏 二氯 乙烯
聚氨酯 聚脲
硫化 橡胶
聚硅 氧烷
硫酰 胺缩 聚物
聚异 戊二 烯
聚乙烯醇 缩醛
聚酯
聚氟 烃
氨基塑 料聚丙 烯腈
丁基 橡胶
聚乙二醇 聚缩醛酚 树脂 /醛 二甲苯 树脂
→蓝色到蓝绿色表明为甲酚
2.定量分析
(1)游离苯酚测定 试样用水蒸气蒸馏提取苯酚 馏出液用溴的溴化钾溶液沉淀 然后,再加入碘化钾溶液反应过量的溴; 用0.05mol/L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游离碘,临近终点时加 少许淀粉溶液作为指示剂
游离苯酚的百分含量(%)=
94 10 (50.0 V)c 100 1000m
高分子材料的鉴别和分析
塑料的鉴别和分析
一、聚烯烃 二、苯乙烯类高分子 三、含卤素类高分子 四、其它单烯类高分子 五、杂链高分子及其它高分子
一、聚烯烃
(一)熔点测定
聚烯烃的熔点差别较大,故可作为鉴别的依据 热塑性塑料加热时软化,易熔融,且熔融时变得
透明,常能从熔体拉出丝来,通常易于热合; 热固性塑料加热至材料化学分解前,保持其原有
三、含卤素类高分子
含氯塑料有聚氯乙烯,氯化聚氯乙烯,氯化橡胶,聚氯丁 二烯,聚偏二氯乙烯,聚氯乙烯混配料等,它们可通过吡 啶显色反应来鉴别;
试验方法:将经乙醚苯取过的试样溶于四氢呋喃,滤去不 溶成分,加入甲醇使之沉淀,萃取干燥。将干燥过的少量 试样用吡啶与之反应,过几分钟后,加氢氧化钠的甲醇溶 液,立即观察一下颜色,5min和1h后再分别观察一次。
聚异丁烯会结晶出熔点为55 oC的长针状晶体,而聚丙烯则没有 晶体形成.
二、苯乙烯类高分子
(一)定性鉴定
1.靛酚试验检验苯乙烯 苯乙烯类共聚物和发烟硝酸反应形成硝基苯化合物,热 解时有苯酚释出,因而可用靛酚试验鉴别
2.二溴代苯乙烯试验 裂解产物苯乙烯与溴蒸气反应,所得的产物二溴代苯乙 烯晶体的熔点应为74℃
材料
吡啶用于含氯塑料的显色反应
与吡啶和试剂溶液一起 与吡啶煮沸,冷却 在试样中加入试剂溶
煮沸
后加入试剂溶液 液和吡啶,不加热
即刻
5min后 即刻
5min后 即刻
5min后
聚氯乙烯 红-棕
血红/棕- 血红/棕- 红-棕/

红 黑沉淀
红-棕
黑- 棕
氯化聚氯 乙烯
血红/棕-红 棕-红
棕-红
红-棕/ 黑沉淀
品种
尼龙66和尼龙6的 共混物
熔点/oC 180—185
尼龙品种
尼龙6 尼龙66 尼龙11
14%盐酸
溶 不溶 不溶
30%盐酸
溶 溶 不溶
(四)苯酚—甲醛树脂
1.定性鉴别
(1)酚类 试样﹢邻苯二甲酸酐﹢浓硫酸→深棕色熔融物 →氢氧化钠溶液调节成碱性→呈现特征的红色 (2)苯酚树脂和甲酚树脂的区别 试样﹢氢氧化钾→皂化→氢氧化钠/甲醇的混合液﹢苯 →过氧化氢﹢次氯酸钠溶液→红棕色表明有苯酚
乙酸丁酯纤维素乙酸 纤维素 纤维素 硝酸
一、聚烯烃
(二)汞盐试验
裂解试样,用浸润过氧化汞硫酸溶液的滤纸盖住管口。
滤纸上若呈现金黄色斑点表明是聚异丁烯、丁基橡胶或聚丙烯
(后者要在几分钟后才出现斑点),聚乙烯没有该反映。
天然橡胶、丁腈橡胶和聚丁二烯橡胶呈现棕色斑点。
聚丙烯与聚异丁烯的区分可将裂解气引入质量浓度为50g/L的醋 酸汞的甲醇溶液中,然后将溶液蒸发至干,用沸腾的石油醚萃取 剩下的固体,过滤去不溶物,浓缩滤液。
3.聚苯乙烯、ABS和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的鉴别 在杂原子试验中含有氮而得以区分 试样与硝酸反应,锌粒还原,亚硝酸钠重氮化,β—萘 酚的碱溶液 进行显色
二、苯乙烯类高分子
(二)定量分析
1.聚苯乙烯中苯乙烯含量的测定 称取约2g试样放入250mL锥形瓶里,用50mL四氯化碳溶解。 加入10mL三氯化碘和碘的冰醋酸溶液,塞住锥形瓶,在暗
硬度不软化,尺寸较稳定,至分解温度炭化; 弹性体加热时,直到化学分解温度前,不发生流
动,至分解温度材料分解炭化。
塑料品种
聚醋酸乙烯 聚苯乙烯 聚氯乙烯 聚乙烯密度0.92/
cm3 聚乙烯密度0.94/
cm3 聚乙烯密度0.96/
cm3 聚-1-丁烯
聚偏二氯乙烯
有机玻璃
醋酸纤维素
聚丙烯腈
软化或熔融范围/°c 塑料品种
2.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特征显色试验 裂解馏出物与少量浓硝酸一起加热,直到得到黄色的清亮溶 液。冷却后,用硝酸钠溶液反应,用氯仿萃取,出现海绿色溶 液表明有甲基丙烯酸甲酯
(三)聚丙烯腈(定性鉴别)
(1)酸解试验 与浓无机酸溶液共热时,即沉淀出不可溶的聚丙烯酸。 (2)腈基试验 试样与硫在试管中加热,试管口盖上酸化的硝酸铁溶液中 近湿过的滤纸。在滤纸上生成的硫氰酸铁将使滤纸变红。 (3)与聚酰胺和聚氨基酯区别的试验 将试样溶于二甲基甲酰胺中,用氢氧化钠调成强碱性,然 后加热。 若有聚丙烯腈存在,呈现明亮的橙红色。聚酰胺和聚氨酯 不发生该显色反应
(二)聚(甲基)丙烯酸酯
1.区分聚丙烯酸酯类和聚甲基丙烯酸酯类的方法 (1)裂解蒸馏 聚甲基丙烯酸酯类定量地解聚成单体;而聚丙烯酸酯类降解 少量单体,降解产物呈黄色或棕色,带酸性并有强烈气味。 (2)碱解试验 将试样和0.5mol/L氢氧化钾乙醇溶液一起煮沸。聚丙烯酸酯 能缓慢水解而溶解掉,而聚甲基丙烯酸酯根本不水解
微量分析或半微量分析,分别测定原始试样和苯乙 烯—丙烯腈共聚物组分(SA)的氮含量
丙烯腈 = 3.787×氮的百分含量%
苯乙烯 =(SA沉淀g数/试样g数)×100– 3.787 × SA中氮的百分 含量%
丁二烯 = 100 – [(SA克数+填料g数)/ 试样g数 ] ×100 - 3.787 × (氮的百分含量% - SA中氮的百分含量%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