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_13生产成本(1)

合集下载

经济学原理 (5.5)--生产成本-习题答案

经济学原理  (5.5)--生产成本-习题答案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I (Fall 2012)Homework #5 Answers(Lecture 11-12, Due on Dec. 12, 2012, submitted in class)TA will score even numbers.Note: All textbook problem numbers refer to “Problems and Application” part in corresponding chapter, the 6th Chinese/U.S. edition of the textbook.For Chapter 131.判断正误:“当一个企业的边际成本高于平均成本时,平均成本上升”,这一论断只在边际成本是递增的时候才成立。

答:错误。

2.Chapter 13, #1a. opportunity cost;b. average total cost;c. fixed cost;d. variable cost;e. total cost;f. marginal cost.3.Chapter 13, #4a. See the table for marginal product. Marginal product rises at first, then declines because of diminishing marginal product.b. See the table for total cost.c. See the table for average total cost. Average total cost is U-shaped. When quantity is low, average total cost declines as quantity rises; when quantity is high, average total cost rises as quantity rises.d. See the table for marginal cost. Marginal cost is also U-shaped, but rises steeply as output increases. This is due to diminishing marginal product.e. When marginal product is rising, marginal cost is falling, and vice versa.f. When marginal cost is less than average total cost, average total cost is falling; the cost of the last unit produced pulls the average down. When marginal cost is greater than average total cost, average total cost is rising; the cost of the last unit produced pushes the average up.4.Chapter 13, #5At an output level of 600 players, total cost is $180,000 (600 × $300). The total cost of producing 601 players is $180,901. Therefore, you should not accept the offer of $550, because the marginal cost of the 601st player is $901.5.Chapter 13, #7a. The fixed cost of setting up the lemonade stand is $200. The variable cost per cup is $0.50.b. The following table shows total cost, average total cost, and marginal cost. These are plotted6.Chapter 13, #10a. The lump-sum tax causes an increase in fixed cost. Therefore, as the figure below shows, only average fixed cost and average total cost will be affected.b. Refer to the figure below. Average variable cost, average total cost, and marginal cost will all be greater. Average fixed cost will be unaffected.For Chapter 147.The Wheeler Wheat Farm sells wheat to a grain broker in Seattle, Washington. Since themarket for wheat is generally considered to be competitive, the Wheeler FarmA.does not choose the quantity of wheat to produce.B.does not have any fixed costs of production.C.is not able to earn an accounting profit.D.does not choose the price at which it sells its wheat.8.在一个完全竞争市场,武大郎长期以来以2个铜板的价格出售一定数量的烧饼。

经济学基础习题答案

经济学基础习题答案

经济学基础习题答案第1章习题答案一、名词解释欲望:是人们为了满足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而产生的渴望。

简单地说,欲望是一种缺乏的感受与求得满足的愿望。

稀缺性:人类生活的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人们所需要的东西总是超过人们所能得到的东西,我们很难想象一个所有的需要都被满足的社会。

也就是说,人类社会的资源总是有限的。

在经济学中,这种资源的有限性被称为稀缺性。

机会成本: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放弃的另一种东西就是作出决策的机会成本。

生产可能性曲线:生产可能性曲线又称为生产可能性边界线或生产转换线,它是在既定资源和技术条件下生产两类商品最佳产出数量的不同组合点的轨迹。

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主体(作为消费者的单个家庭,单个厂商或企业,以及单个产品市场)的经济行为作为考察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相应的经济变量数值的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

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个社会的国民经济,考察社会的经济总量。

它研究的变量包括国内生产总值、总需求、总供给、总储蓄、总投资、总就业量、货币供给量及物价水平等。

实证分析:规范分析:是在给出假定的前提下,研究经济现象之间的关系,分析经济活动的运行过程,预测经济活动的结果。

均衡分析:是指经济事物中的有关变量在一定条件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过程分析:是包含着时间因素的经济分析。

事实上,任何经济变量从不均衡状态变动到均衡状态总是要经过或长或短的时间,过程分析就是要分析变化发生的过程。

由于过程分析通常要把经济运动过程划分为连续的分析期间,以便考察有关经济变量在各期间的变化情况,所以过程分析也称为“期间分析”或“序列分析”。

静态分析:是指不考虑时间因素,不考虑均衡达到和变动的过程,只是在假定条件下分析均衡达到和变动的条件。

比较静态分析:是在静态分析的基础上,考察当原有的条件(变量)发生变化时,原有的均衡状态将如何变化,并分析比较新旧均衡状态。

动态分析:是在引进时间变量的基础上,考察研究不同时点上诸变量的相互作用在均衡的形成和变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在时间变化过程中均衡状态的实际变化过程。

微观经济学原理答案

微观经济学原理答案

第一章4你在篮球比赛的赌注中赢了100美元。

你选择现在花掉它或者在支付5%利率的银行账户中存一年。

现在花掉100美元的机会成本是什么呢?答:现在花掉100美元的机会成本是在一年后得到105美元的银行支付(利息I本金)05你管理的公司在开发一种新产品过程中已经投资500万美元,但开发工作还远远没有完成。

在最近的一次会议上,你的销售人员报告说,竞争性产品的进人使你们新产品的预期销售额减少为300万美元。

如果完成这项开发还要花费100万美元.你还应该继续进行这项开发吗?为了完成这项开发你应该最多花费多少?答:还应该继续这项开发。

因为现在它的边际收益是300万美元际成本是100万美元。

9•你的室友做饭比你好,但你清扫房间可以比你的室友快。

如果你的室友承担全部做饭工作.你承担全部清扫工作,这比你们平均分摊每一项工作时你要花费的时间多了. 还是少了,试举一个类似的例子,说明专业化和贸易如何使陶个国家的状况变得更好。

答:我们俩各自承担自己擅长的丁作比我们平均分摊每一项工作时,我要花费的时间少了,因为婉熟的技巧使工作效率提高。

举例:假设A国比B国擅长生产丝绸,而B国生产皮毛制品的效率比A国高.如果A国专门生产丝绸,B 国专门生产皮毛制品,由于它们各自在相关生产上的优势. 会使两种商品的生产率提高.有更多的丝绸和皮毛制品在市场上供应。

这样,A、B两国间的专业分工和相互贸易使两国消费者有更多的丝绸和皮毛制品可供消费,两国的生活水平都提高了。

11.解释下列每一项政府活动是出于关注平等的动机还是出于关注效率的动机。

在关注效率的情况下,讨论所涉及的市场失灵的类型。

A管制有线电视频道的价格。

答:这是关注效率,市场失灵的原因是市场势力的存在。

可能某地只有一家有线电视台,由于没有竞争者,有线电视台会向有线频道的消费者收取高出币场均衡价格的价格,这是垄断。

垄断市场不能使稀缺资源得到最有效的配置。

在这种情况下,规定有线电视频道的价格会提高市场效率。

《经济学原理》期末复习资料

《经济学原理》期末复习资料

《经济学原理》期末复习资料考试题型:名词解释5个简答6个计算作业论述题(在18章)分析题一、名词解释:1、什么是经济学:经济学是人们对稀缺性资源的配置和利用的一门科学。

2、稀缺性:人的欲望和需求是无穷无尽的,而满足这些需要的经济资源(包括它们生产的产品)在一定时期内总是有限的,这就是稀缺性。

3、生产可能性边界(PPF):(结合图来解释)表示在可得到的生产要素与生产技术既定时,一个经济体所能生产的两种产品最大数量的各种组合的图形。

4、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获得的最高收入。

5、帕累托最优(改进):帕累托最优是指资源分配的一种理想状态,假定固有的一群人和可分配的资源,从一种分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变化中,在没有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使得至少一个人变得更好。

帕累托最优状态就是不可能再有更多的帕累托改进的余地;换句话说,帕累托改进是达到帕累托最优的路径和方法。

●6、均衡价格:(结合图解释E点)一个商品的均衡价格是指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7、供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变动,引起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

8、边际效用: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每增加一个单位的商品消费量所得到的效用的增加量。

9、总效用: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从一定数量的商品的消费中得到的效用总和。

10、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总价格与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

11、需求价格:商品的需求价格是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对一定量的某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

12、垄断:垄断是指整个行业中只有唯一的一个厂商的市场组织。

13、市场失灵:现实的资本主义市场机制在很多场合不能导致资源的有效配置。

这种情况被称为“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的情况包括:不完全竞争、外部影响、公共物品、不完全信息以及相应的微观经济政策。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13章 生产成本【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13章 生产成本【

第13章 生产成本13.1 复习笔记1.总收益、总成本和利润总收益指企业从销售其产品中得到的货币量。

总成本指企业为购买生产投入所支付的货币量。

利润是企业总收益减去总成本。

利润=总收益-总成本2.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指将一定的资源用于某项特定用途时,所放弃的该项资源用于其他用途时所能获得的最大收益。

机会成本的存在需要三个前提条件:第一,资源是稀缺的;第二,资源具有多种生产用途;第三,资源的投向不受限制。

从机会成本的角度来考察生产过程时,厂商需要将生产要素投向收益最大的项目,而避免带来生产的浪费,以达到资源配置的最优。

经济学所指的企业生产成本,包括生产物品与劳务量的所有机会成本。

3.显性成本与隐性成本(1)显性成本指要求企业支出货币的投入成本。

例如,货币流出企业去支付原材料、工人工资、租金等。

隐性成本指不要求企业支出货币的投入成本。

隐性成本包括企业所有者放弃的为其他工作能赚到的收入的价值加上企业所有者投入企业的金融资本所放弃的利息等。

(2)显性与隐性成本之间的区别强调了经济学家与会计师分析经营活动之间的重要不同。

经济学家研究企业如何做出生产和定价决策。

由于这些决策既根据了显性成本又根据了隐性成本,因而经济学家在衡量企业的成本时就包括了这两种成本。

与此相反,会计师的工作是记录流入和流出的货币,他们衡量的是显性成本,但往往忽略了隐性成本。

(3)经济利润与会计利润由于经济学家和会计师用不同方法衡量成本,因而也用不同方法衡量利润。

经济学家衡量企业的经济利润(economic profit),即企业的总收益减去生产所售物品与劳务的所有机会成本(显性的与隐性的)。

会计师衡量企业的会计利润(accounting profit),即企业的总收益仅仅减去企业的显性成本。

由于会计师忽略了隐性成本,所以,会计利润通常大于经济利润。

从经济学家的角度看,要使企业有利可图,总收益必须弥补全部机会成本,包括显性成本与隐性成本。

4.生产函数生产函数指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

经济学原理 成本

经济学原理 成本

经济学原理成本
成本是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指的是为了获取一种产品或者服务而必须付出的代价。

在经济学中,成本可以分为多个不同的类别和层次。

首先是显性成本,也就是明确的、直接的货币支出。

比如,购买原材料、支付工人工资、租赁土地等都属于显性成本。

这些成本通常可以通过财务报表或者交易记录来准确记录和计算。

其次是隐性成本,也被称为机会成本。

隐性成本指的是为了做出某种选择而放弃的最有价值的替代选择的成本。

例如,如果你决定去上大学,你将放弃直接就业的机会和收入。

这个放弃的收入就是隐性成本。

此外,还有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的概念。

固定成本是与企业的生产规模无关,并且在短期内不会随着产量的变化而改变的成本。

比如,租金、抵押贷款利息等都是固定成本。

可变成本则是随着产量的增加或减少而发生变化的成本,例如原材料、劳动力等。

在经济学中,理性的经济主体会根据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的关系来做决策。

边际成本指的是生产或者消费一个额外单位的产品或者服务所付出的额外成本。

而边际收益则是指额外单位产品或服务所带来的额外收益。

理性的经济主体会在边际成本小于边际收益时增加产量或消费量,在边际成本大于边际收益时减少产量或消费量。

总之,成本在经济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正确理解和计算成本可以帮助经济决策者做出更合理和有效的决策,同时也有助于企业和个人更好地管理资源和进行生产。

曼昆经济学原理课件13

曼昆经济学原理课件13
生产成本
Chapter 13
生产成本
供给定理: 当一种物品价格上升时,企业愿意 生产并销售更多的这种物品。 这种反应导致了向右上方倾斜的供 给曲线。
企业的目标
企业的经济目标就是要使其获得 的利润最大化。
企业的总收益与总成本
收益
企业出售其产品所得到的货币量。
总成本
企业用于生产的投入品的市场价值。
$10.00 $8.00 $6.00 $4.00 $2.00 $0.00 0 2 4 6 8 10 12
Quantity of Output (glasses of lemonade per hour)
Average-Cost and Marginal-Cost Curves...
$3.50 $3.00 $2.50
(Change in total cost) MC = (Change in quantity) = TC
Q
Marginal Cost
Quantity Total Cost Marginal Cost Quantity Total Cost Marginal Cost
0 1 2 3 4 5
$3.00 3.30 3.80 4.50 5.40 6.50
当总收益超过显性成本与隐性成本,
企业将获得经济利润。
经济利润小于会计利润。
Economic Profit versus Accounting Profit
How an Economist Views a Firm
Economic profit Accounting profit
How an Accountant Views a Firm
当边际成本低于平均成本时,平均
成本下降。 当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成本时,平均 成本上升。

曼昆经济学原理课后答案第十三章生产成本

曼昆经济学原理课后答案第十三章生产成本

1.企业总收益、利润和总成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答:企业利润=总收益-总成本2.举出一个会计师不算作成本的机会成本的例子。

为什么会计师不考虑这种成本?答:企业家花时间和精力经营管理企业,他的机会成本是从事其他工作所能赚到的工资。

这种机会成本会计师不记作成本。

因为会计师分析经营活动的依据是货币的流人和流出,隐性机会成本不引起企业的货币流动。

因此,会计师不衡量它。

3.什么是边际产量,边际产量递减意味着什么?答:边际产量是增加一单位投入所引起的产量的增加。

如果出现边际产量递减,则意味着该企业的生产设备已经得到充分利用,只有增加工人才能生产更多的产品。

但新工人不得不在拥挤的条件下工作,而且可能不得不等待使用设备。

4.画出表示劳动的边际产量递减的生产函数。

画出相关的总成本曲线。

(在这两种情况下,都要标明坐标轴代表什么。

)解释你所画出的两个曲线的形状。

答:生产函数表示雇佣的工人数量和生产量之间的关系。

随着工人数量增加,生产函数变得增加,生产函数73变得平坦,这反映了边际产量递减。

由于边际产量递减,边际成本递增,随着产量增加,总成本曲线变得较为陡峭。

图13-1 劳动的边际产量递减的生产函数图13-2 总成本曲线5.叙述总成本、平均总成本和边际成本的定义。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答:总成本是指企业购买生产投入支付的量。

平均总成本是总成本除以产量。

边际成本指额外-单位产量所引起的总成本的增加。

平均总成本=总成本/产量边际成本=总成本变动量/产量变动量6.画出一个典型企业的边际成本和平均总成本曲线。

解释为什么这些曲线的形状是这样,以及为什么在那一点相交。

答:74图13-3 典型企业的边际成本和平均总成本典型企业的边际成本曲线呈U 型。

因为企业在刚开始时,生产能力有剩余,增加一单位的投入量,边际产量会高于前一单位的投入,这样就出现一段边际成本下降。

生产能力全部被利用之后,再增加边际投入,就会出现边际产量递减,边际成本递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2800 $1,000 $8,000 $9,000
5
3000 $1,000 $10,000 $11,000
THE COSTS OF PRODUCTION
经济学原理_13生产成本(1)
18
例 1: 农民 Jack 的总成本曲线
Q (蒲式 耳小麦)
总成本
0 $1,000 1000 $3,000 1800 $5,000 2400 $7,000 2800 $9,000 3000 $11,000
2N,00o0tice that
1M,50P0L diminishes as L increases.
1,000
This explains why t5h0e0 production
function gets flatter
0
as L0inc1reas2es. 3 4 5
工人的数量
经济学原理_13生产成本(1)
§符号:
∆ (delta) = “变动…”
例: ∆Q = 产出的变动量, ∆L = 劳动的变动量
§劳动的边际产量(MPL) = ∆Q
∆L
THE COSTS OF PRODUCTION
经济学原理_13生产成本(1)
12
例 1: 总产量与边际产量
L
(工人的 数量)
Q (蒲式
耳小麦)
MPL
0
∆L = 1 1
27
例 2: 平均固定成本
Q FC AFC 0 $100 n/a 1 100 $100 2 100 50 3 100 33.33 4 100 25 5 100 20 6 100 16.67 7 100 14.29
平均固定成本 (AFC) 是固定成 本除以产量:
AFC = FC/Q
注意,AFC 随Q增加而减少:企 业将它的固定成本在越来越多的 产量之间分摊
设备成本,偿还贷款,租金支付
§可变成本(VC) :随着产量变动而变动的成本 §对Jack而言, VC = 他支付给工人的工资 §其他例子:原材料的成本
§总承包(TC) = FC + VC
THE COSTS OF PRODUCTION
经济学原理_13生产成本(1)
24
例2
§我们的第二个例子更为普遍,适用于用任何投入
§ 如果多生产小麦的成本 (MC) 小于出售它的收益,
那增加产量,Jack的利润也会增加
THE COSTS OF PRODUCTION
经济学原理_13生产成本(1)
23
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
§固定成本(FC) :不随着产量变动而变动的成本 §对Jack而言, FC = $1000是他的土地的价格 §其他例子:
∆L = 1 2
∆L = 1 3
∆L = 1 4
∆L = 1 5
0 1000 1800 2400 2800 3000
∆Q = 1000 ∆Q = 800 ∆Q = 600 ∆Q = 400 ∆Q = 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THE COSTS OF PRODUCTION
经济学原理_13生产成本(1)
4
显性成本与隐性成本
§显性成本:需要企业支出货币的投入成本
例如:支付给工人的工资
§隐性成本:不需要企业支付货币的投入成本
例如:企业所有者时间的机会成本
§记住经济学的十大原理之一:
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你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
§无论对于显性成本还是隐性成本,这都是正确的。
两者对于企业决策都是重要的
THE COSTS OF PRODUCTION
边际成本 (MC)
∆Q = 1000 ∆Q = 800 ∆Q = 600 ∆Q = 400 ∆Q = 200
0 $1,000 1000 $3,000 1800 $5,000 2400 $7,000 2800 $9,000 3000 $11,000
∆TC = $2000 ∆TC = $2000 ∆TC = $2000 ∆TC = $2000 ∆TC = $2000
THE COSTS OF PRODUCTION
产出的数量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
012345
工人的数量
经济学原理_13生产成本(1)
11
边际产量
§如果Jack 多雇佣一个工人,他产出增加量为劳动
的边际产量
§投入的边际产量:在其他投入量不变情况下,增
加一单位投入所引起的产量增加
及它们与产出又有什么关系?
§ 短期成本与长期成本之间有什么不同? § 什么是规模经济?
3
总收益,总成本,利润
§我们假定企业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
利润 = 总收益– 总成本
企业出售其 产品所得到 的货币量
企业用于生 产的投入品 的市场价值
THE COSTS OF PRODUCTION
经济学原理_13生产成本(1)
$2.00 $2.50 $3.33 $5.00 $10.00
THE COSTS OF PRODUCTIONLeabharlann 经济学原理_13生产成本(1)
21
例 1: 边际成本曲线
Q (蒲式耳 TC MC 小麦)
0 $1,000 $2.00
1000 $3,000 $2.50
1800 $5,000 $3.33
2400 $7,000 $5.00
14
为什么劳动的边际产量重要
§ 经济学十大原理之一:
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如果农民Jack 多雇佣了一个工人, §由于付的工资多了,他的成本增加 §他的产出上升了MPL
§ 比较上述情形,帮助Jack决定他能否从这个新雇佣
的工人身上获益
THE COSTS OF PRODUCTION
经济学原理_13生产成本(1)
THE COSTS OF PRODUCTION
经济学原理_13生产成本(1)
16
例 1: 农民Jack的成本
§农民 Jack 必须为土地支付$1000/每月,不管他种
植多少小麦
§一个农场工人的市场工资是$2000/每月
§因此农民Jack 的成本与他生产多少小麦有关系….
THE COSTS OF PRODUCTION
THE COSTS OF PRODUCTION
成本
$800
FC
$700
VC
TC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01234567
数量
经济学原理_13生产成本(1)
26
例 2: 边际成本
Q TC MC
0 $100 $70
1 170 50
2 220 40
3 260 50
4 310 70
13
例 1: 劳动的边际产量 = 生产函数的斜率
L
Q
(工人的 (蒲式耳 MPL
数量) 小麦)
0
0
1000
1 1000
800
2 1800
600
3 2400
400 4 2800
200 5 3000
THE COSTS OF PRODUCTION
产出的数量
3M,00P0L equals the
slope of the 2p,5r0o0duction function.
经济学原理_13生产成本 (1)
2020/12/12
经济学原理_13生产成本(1)
主动学习 1
关于成本的头脑风暴
你在开通用汽车
§ 列出你的三种不同的成本 § 列出影响你成本的三种不同的商业决策
2
本章我们将探索这些问题的答案:
§ 什么是生产函数?什么是边际产量?它们之间有什
么关系?
§ 可变成本有哪些?可变成本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以
THE COSTS OF PRODUCTION
经济学原理_13生产成本(1)
19
边际成本
§边际成本 (MC)
额外一单位产量所引起的总成本的增加:
MC
=
∆TC ∆Q
THE COSTS OF PRODUCTION
经济学原理_13生产成本(1)
20
例 1: 总成本与边际成本
Q (蒲式耳 总成本 小麦)
15
为什么劳动的边际产量递减
§随着工人数量的增加,农民Jack 的产出增加的越
来越少。为什么?
§伴随着Jack增加工人,平均工人变得只有更少的土
地去种植,也会变得更缺乏效率
§总而言之,MPL 随着 L 的增加而减少,不管固定
投入是土地还是资本(仪器,机器等等)
§边际产量递减:
一种投入的边际产量随着投入量增加而减少的特征 (其他条件不变)
2800 $9,000 $10.00
3000 $11,000
THE COSTS OF PRODUCTION
MC随Q 的上升而增 加,如:
经济学原理_13生产成本(1)
22
为什么边际成本重要
§ 农民 Jack 是理性的,并打算最大化他的利润。为
了增加利润,他应该生产更多还是更少的小麦?
§ 为回答这个问题,农民 Jack需要“考虑边际条件”
AVC = VC/Q
随着Q 的增加,AVC 最初可能下 降。但在大多数情况下,AVC 最 终会随着产量的增加而上升
THE COSTS OF PRODUCTION
经济学原理_13生产成本(1)
29
例 2: 平均总成本
Q TC ATC AFC AVC 0 $100 n/a n/a n/a 1 170 $170 $100 $70 2 220 110 50 60 3 260 86.67 33.33 53.33 4 310 77.50 25 52.50 5 380 76 20 56.00 6 480 80 16.67 63.33 7 620 88.57 14.29 74.2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