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NRF24L01的无线控制系统
基于NRF24L01的无线温湿度监控系统

因此在 软 件实 现最 重 要 的是 时 序 的 匹配 +本 系统 的 G G1 P 3完 成 .而 C E选 用 I 引 脚 G G 4 由 于 O P 1 3 24 iu 实现 的方 法 为 : 置 一个 1u 的 的延 迟 函数 ( 用 空 ¥ C 4 0 是 装 载 了 Ln x系 统 . 因 此 需 要 编 写 设 0s 利 操作实现 ) +在 数 据 采集 的过 程 中循 环 检测 L C 13 N F 4 0 在 Ln x下 的驱动 P 2 0 R 2L l iu 在 驱 动 的实 现过 程 中 .采用 了 Ln x内核 中 自带 iu 的 P 。 态 . 迟 1u 并计 数 , 样 的方 式 实 现 时序 00状 延 0s 这 的 S I 动做 主体 的数 据传 输 。此外 自行单 独 编 写一 P驱 匹 配。除 把握 时序外 , 还需 要 注意 三点 : 1 、每 次采 集 到 的数 据都 是 上 一次 的模 块 采集 的 , 个 控 制 G G 3和 G G1 P 1 P 4电压 的驱 动 。 驱 动控 制 S I 该 P
中断方 式 。 本 系统 中通 过对 N F 4 0 的 寄存器 设 置 .将 地 l 。各 个节 点在 不 工作时 , 融 ∞ l R 2L l 5 N 无线模 块 都设 置 址 和数 据 的格式 设置 为 : 址 宽度 为 1 字节 地 个 转发 节 为 待祝模 式 。 是转发 节点 和分 节点是 闯 歇性待 机 , 但 具 点 发送 穗 主控 节 点接 收时 有效 数 据宽 度为 3 字 节 l 主 体 的实现 过 程是 : 节点在 向转 发节 点 发送 完数 据 后 , 分 节 点发 送与转 发节 点 的通 信 以及根 节 点对 分节 点 的命 转 入接 收状 态 。 等待 上 位机 的命 令 , 等待 上 限 为 5 , s 超 令效 数 据位均设 置为 6字节 其 中主控 节 点地址 为 1 过 转入 待 机 状 态 。 机 3 s , 次 进 入 接 收状 态 , 6 待 O后 再 同 s 以此循环 。 位 0 转发 节点 地址 格 式 是 : 。 1个不 为 0的字 节+ 字 节 样 的等待 上 限为 5 , l 0 分节 点为 : , 转发 节点 的第 一字 节地 址+ 字 节不 为 0 1 。 命令 数据 格式 的设 定 :主 节点 向转 发 节点 发送 的 转 发 节点 向主 节点 发 送 数据 时数 据 的格 式 设 置为 : 先 数据 表示 需要更 新 转发 节点 所辖 的分 节 点 .其 中发送 低地 址数 据 . 后 高地址 数 据 。 然 每个 地址 的数 据 中湿度 6字节 的 O表 示 所辖 节点 全 部更 新 ,如果 只是 更 新其 在前 温 度在后 。 3 字 节 为 C C校验 值 。 第 l R 分节 点 与转 中 的一 部 分 则是 以这样 的方 式转 换 : 四位 表示 一 组 每
基于nrf24l01的无线发电路的设计

基于nrf24l01的无线发电路的设计1.简介本文档旨在介绍基于n rf24l01的无线发电路的设计。
n rf24l01是一种低功耗、高性能的射频通信模块,它被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领域。
本文将介绍无线发电路设计的基本原理、硬件连接、代码编写以及测试验证等内容。
2.设计原理2.1n r f24l01概述n r f24l01是一款2.4G Hz无线射频通信模块,采用G FS K调制解调方式,具备16个通道和自动频率跳变功能。
该模块工作在低功耗模式下,能够实现远距离的无线数据传输,适用于各种物联网应用场景。
2.2无线发电路设计原理无线发电路设计的目标是实现两个或多个无线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
基于nr f24l01的无线发电路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硬件连接 1.:连接n r f24l01模块与控制单元,确保数据的稳定传输。
代码编写2.:编写适合的代码,配置nr f24l01模块的寄存器以及实现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电源管理3.:合理设计电源电路,确保n rf24l01模块的稳定工作。
通信协议 4.:选择合适的通信协议,确保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3.硬件连接为了实现无线发电路的设计,需要先完成n rf24l01模块与控制单元的正确连接。
具体连接方法如下:1.将n rf24l01模块的V CC引脚连接至控制单元的3.3V电源引脚。
2.将n rf24l01模块的G ND引脚连接至控制单元的地引脚。
3.将n rf24l01模块的C E引脚连接至控制单元的某一可用G PI O引脚。
4.将n rf24l01模块的C SN引脚连接至控制单元的某一可用G PI O引脚。
5.将n rf24l01模块的S CK引脚连接至控制单元的S PI时钟引脚。
6.将n rf24l01模块的M OS I引脚连接至控制单元的S PI数据输出引脚。
7.将n rf24l01模块的M IS O引脚连接至控制单元的S PI数据输入引脚。
4.代码编写无线发电路的设计需要编写适合的代码,以实现n rf24l01模块的数据传输功能。
基于nRF24L01的无线智能温度监测系统

表 1 D 1 B 0部 分 温 度 采 集 值 和 输 出数 据 转 换 表 S8 2
微处 理模 块将监 测 到 的温度 和电压 以及 监测 时间 等数据 打包处理 , 通过 n F 4 0 R 2 L 1无线收发模块发送 至数据集 中器 ; 键
盘可查 询各记录值和设置各种 工作参数 , 如设 定和修改 温度 和 电压 的报警界限 , 当监测值超 出设 定界限 时 , 鸣器发声 , 蜂 当然 各种 设置也可通过计算机 管理 系统 的控 制命令来 完成 ; 时钟 电
n F4 0 R 2 L 1配置为接收模式 , 系统进 入低功 耗模式 , 待数据集 等
中器发 送命令 。若存 在命 令则 判 断命 令 类型 然后 进入 相应 的
图 5 温 度 采 集 器接 收 中 断流 程 图
数据接收 中断程序 主要 完成对 来 自数据 集 中器 的数 据 的
5 4
4. - 5℃ 以 内 。 0
第 1 2期
李闪等 : 于 n F 4 0 基 R 2 L 1的无线智能温度监测系统
5 3
功能模 块 , 防止 采集数 据 时出错 , 各采集 数据模 块 中需要 为 在 关 闭中断待采集结束后才能打开 。
图 2 温 度 采 集 器 电路 原 理 框 图
采集系统 。 1 系 统 总 体 方 案 设 计
图 1 无 线 智 能 温 度 监 测 系 统 框 图
整个 系统 如图 1所示 , 为 温度 采集 部分 、 据集 中部 分 分 数 和计算机管理 系统 3部分 。各无线 温度 采集 器分 布 于需要 监 测温度 的各监测点 上 , 过无线 收发 模块 n F 4 D 通 R 2 L 1与数据 集 中器组 网 J 。为使 整个 网络完全工作于无 线方式下 , 度采集 温 部分利用 电池供 电 , 每个温度 采集器拥 有唯一 的地址 。数 据集 中器通过分配好 的地址与每个温度 采集器通 信 , 成温度 数据 完
基于nRF24L01的无线信息传输设计

摘要当今,通过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和控制器作出相应的决策,进而实现对一定对象的监控和控制,是一个无论在民用、工业,还是军事领域,都被人们乐此不疲地研究着的热门技术。
而信息传输的可靠性无疑是控制器作出正确决策的重要前提。
无线传输以其成本廉价、占用空间小、环境适应性好、扩展性好和设备维护上更容易实现等优点正在逐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RF24L01SE微功率无线通讯模块,采用Nordic公司的NRF24L01芯片,2.4G全球开发ISM频段免许可证使用,最高工作速率达2Mbps,125频道满足多点通信和跳频通信需要,体积小巧约31mm*17mm,尤其方便嵌入式开发与应用,高效GFSK调制,抗干扰能力强,特别适合无线音视频传输、工业控制领域等需要较大传输速率的无线通讯需求。
此外,采集到的信息和数据应能够使工作人员直观方便地读出,为此,配备质优价廉的显示设备成为必要。
常用的显示设备有LED点阵和LCD液晶显示,而LCD液晶显示由于具有低功耗、显示功能强大和编程简单而很好地符合了人们节约能源的要求,LCD1602和LCD12864是LCD系列中比较常见的模块化产品,它们含有齐全的字库,亦可根据自己的要求取模显示特殊的符号,这两种产品分别只引出16和20个插针,使用方便。
关键词:无线传输监控NRF24L01 工业控制LCD1602 LCD12864目录一.系统简介 (3)二.STC89C54RD+单片机 (3)三.4*4矩阵输入键盘 (4)四.无线nRF24L01模块 (4)1.模块性能及特点: (5)2. 工作方式: (5)2.1 收发模式 (5)2.2 空闲模式 (6)2.3 关机模式 (6)3.配置RF24L01模块 (7)四.LCD1602 (8)五.LCD12864(带字库) (8)六.系统原理图 (10)七.实物效果图 (11)八.部分程序代码 (12)九.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20)十.参考文献 (20)一.系统简介本设计为两个STC89C54RD+单片机之间通过nRF24L01无线模块实现单工无线通信。
基于nRF24L01的无线遥控器的设计

基于nRF24L01的无线遥控器的设计田永强,师卫太原理工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系,山西太原 (030024)E-mail :tien226@摘 要:本文根据气保焊机实际使用中的需要,为其设计了一款无线遥控器。
本遥控器采用了低功耗无线技术以降低其功耗,通信软件采用了请求确认的传输方法以保证其可靠性,并详细论述了无线遥控器的菜单,通信协议和应用软件的设计过程。
实际应用效果表明该方案是可行的。
关键词:低功耗,气保焊机,无线遥控器 中图分类号:TN929.51.引言气保焊机在使用过程中要根据实际的焊接效果对焊接时的电流电压参数进行适当的调节,为了方便这种焊接参数的实时显示和调节,无线遥控器应运而生。
蓝牙技术作为公开的无线数据传输标准,旨在建立低成本、短距离的无线连接,可将内嵌蓝牙芯片的设备互联起来。
其中的小蓝牙使用2.4Hz ISM 频段,功耗较低,抗干扰比较好外,适合低数据流的简单无线网络,被广泛以用在工业控制中。
本文所讲述的无线遥控器也使用了这种技术。
2.无线遥控器系统设计2.1无线遥控器总体结构无线遥控器是焊接人员实时地查看和调节气保焊机焊接参数的一个手持设备,既要操作方便可靠,又要结实耐用。
由于本遥控器是针对焊机做的,电磁环境比较恶劣,所以抗干扰要做好,尤其是无线通信要可靠,这样才能保证可靠操作[1]。
还有,作为手持设备,不但尺寸重量要合适,还要保证待机时间足够的长,所以在电源管理方面要做好。
本遥控系统采用主从方式,遥控器是主机,焊机是从机。
严格按照请求应答模式,主机向从机发送请求命令,从机应答主机的请求,并做到不请求不应答[2]。
对于电流电压和焊机状态这些实时数据,遥控器定时向焊机进行请求,同时把自己的状态信息传送给焊机。
为保证可靠性,采用请求确认的模式,并且带有CRC 校验。
在功耗控制方面,不但要采用低功耗的元器件,还要适时地关断不用的器件,以保证电池的使用时间足够的长。
2. 2无线遥控器硬件结构无线遥控器的硬件结构见图1,主要由A VR 系列单片机A Tmage16L ,2.4GHz ISM 射频收发芯片nRF24L01,LCD 显示屏MS12864J ,电源芯片sp6641等构成[3]。
基于nRF24L01的无线通信模块设计报告正文

1前言本次我们三人小组设计的是无线通信模块,根据设计要求我们选择了无线收发模块nRF24L01、单片机STC89C52、LCD1602和键盘模块等作为本次设计的硬件需求。
首先我们与老师一起讨论了一些设计的相关事宜和设计思路。
接下来我们一起画好了模拟电路图,在老师的帮助下我们对电路图进行了补充和完善。
完成这些基本工作后,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我们买回了自己所需的元器件。
接着我们变分工完成了元器件的焊接连接和程序的编写,然后便是模块的上电调试,设计的答辩和设计报告的完善。
我们本次之所以会选择无线通信模块的设计,是我们觉得无线通信技术是现代社会中一门很重要的技术,我们掌握好了这门技术对以后我们的工作生活都有很大的帮助。
我们本次设计的无线通信模块虽然只是我们的一次小小的体验,但我们都知道无线通信在我们现在所处的信息时代是多么的重要,如今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无不与无线通信息息相关。
我们所熟悉的手机、电脑、电视等等都与无线通信有着直接的联系。
甚至在某些高端领域方面无线通信技术能反映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和综合国力。
我们国家的无线通信技术虽然在世界上排在了前面的位置,但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们任然有很大差距,如太空中有差不多80%的通信卫星是美国的。
当然我们本次设计的无线通信模块只是很基础的无线通信模块,我们所达到的效果就是两个模块间能相互发送一些简单的字符和数字。
2总体方案设计本次设计我们考虑用C语言和汇编去实现模块的无线通信功能,但我们编写程序时发现汇编语言较难写且可读性差,因此我们选择了用C语言作为本次的软件实现。
要实现无线通信功能,我们选择了小巧轻便的无线收发模块nRF24L01。
在单片机方面考虑到52系列优于51系列且很好购买,我们选择了STC89C52单片机。
在液晶显示上,我们只要求能显示一些简单的数字和字母,我们选择了LCD1602。
键盘输入方面我们选择的是4×4矩阵键盘。
以上各模块的功能信息在后面都有更为具体的介绍。
基于SOPC技术和nRF24L01的无线传输系统

传输 , 而采 用 u / —I 时操作 系统 的 NI I c osI 实 OSI 软 核可 以对其 数据进 行实 时 的处 理 。系统 结 构如 图 1
所示 。
( )S P 简 介 : OP 可 编 程 片 上 系 统 ) 1 O C S C( 是 Al r t a公 司 于 2 0 e 0 0年 最 早 提 出 的 , 基 于 F GA 是 P 解 决 方案 的片 上 系统 ( OC , 之传 统 的 硬 核处 理 S )较
J i u n IKa— a y
( e 7 3 I s i t fCS C, n z o 2 0 1 C i a Th 2 n t u e o I Ya g h u 2 5 0 , h n ) t
Absr c : h ss o n l z n n o t a t On t e ba i fa a y i g a d c mpa i ft e a a a s a ia a a sofc m mo rng o h dv nt ge nd d s dv nt ge o n wie e s t c nol y,hi a r i r du e hede i n a d r aia i n o r l s r ns iso s d r ls e h og t s p pe nt o c s t sg n e l to fwie e s t a m s i n ba e z
p o t fs o tdsa c rls r n miso t ih s e d r jc h r it n ewiee sta s s in wi h g — p e . e o h
Ke r : r ls r ns iso s t m n p o a y wo ds wie e s t a m s i n; ys e o r gr mma l hi s ra rph r li e f c b e c p; e i lpe i e a nt r a e
基于51单片机与nRF24L01无线门禁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51单片机与nRF24L01无线门禁控制系统设计1. 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基于51单片机与nRF24L01无线门禁控制系统的设计。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智能化趋势的加强,门禁控制系统作为保障场所安全的重要手段,其设计与实现变得尤为重要。
传统的门禁系统多采用有线连接方式,布线复杂、成本较高且灵活性不足。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51单片机与nRF24L01无线模块的门禁控制系统设计,旨在实现门禁系统的无线化、智能化和便捷化。
本文将首先介绍51单片机和nRF24L01无线模块的基本原理和特点,为后续的设计工作提供理论基础。
随后,将详细阐述系统的硬件设计,包括无线模块的选型、电路设计以及门禁控制器的实现等。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进一步探讨软件设计的关键问题,包括无线通信协议的制定、门禁控制算法的实现以及用户界面的设计等。
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设计并实现一个稳定可靠、易于扩展的无线门禁控制系统,为各类场所提供高效便捷的门禁管理解决方案。
同时,本文的研究结果将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推动无线门禁控制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2. 系统设计原理51单片机,作为一种经典的微控制器,其核心是基于Intel的8051架构。
它具备基本的输入输出控制能力,定时器计数器,中断系统以及一定的内存管理功能。
在本系统中,51单片机扮演着中央处理单元(CPU)的角色,负责接收传感器数据,处理输入信号,并根据预设的逻辑控制输出设备,如无线通信模块和门禁机构。
nRF24L01是一款高性能的无线传输模块,基于Nordic Semiconductor的 NRF24L01 芯片。
它工作在4GHz的ISM频段,支持点对点、点对多点的通信模式。
nRF24L01模块具有自动应答和自动重发功能,确保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在本系统中,nRF24L01用于无线传输门禁控制信号,包括身份验证数据和控制指令。
系统设计将51单片机和nRF24L01无线模块整合,形成一个高效、可靠的无线门禁控制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NRF24L01的单片机无线控制系统的设计XXX,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摘要:随着智能化技术的发展,无线控制系统因功能实用,使用方便,减轻人工操作负担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因此设计一款可靠,操作简便的无线控制系统,对于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生活质量,降低人力成本有积极的意义。
本系统以89C52单片机和NRF24L01无线通信模块为核心,旨在设计一个简单实用,低成本的无线控制系统,使其能够实现基本的无线控制功能。
最后,通过实物制作和测试,验证其可行性。
该系统具备成本低廉,工作稳定,适用范围广,操作简单等特点,实际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关键词:NRF24L01;无线通信;单片机Wireless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MCU and NRF24L01 Ding Yue Hu,College of Physics and Electronic Information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telligent technology,the wireless control system has been widely adopted and it’s senseful to design a low cost,reliable and easy-using system.This system mainly based on NRF24L01wireless communication module and 89C52MCU control module,the host sending data through the wireless module and the slave receiving and translating data then to make the corresponding driving module action,so it can finish some basic control functions.Finally,we verify its feasibility through the actual making and testing.The system has the advantages of low cost,stable,wide application and simple operation,with a broad prospect of application.Key words:Wireless control;MCU;NRF24L01目录1引言 (1)2系统制作方案 (1)2.1主机模块制作 (1)2.1.2单片机最小系统 (2)2.1.3显示模块 (4)2.1.4键盘模块 (5)2.1.5无线收发模块 (5)2.2从机模块制作 (6)2.2.1设备驱动模块 (6)3系统软件调试 (8)3.1程序工作原理 (9)3.1.1系统通信原理 (9)3.1.2程序工作流程 (9)3.2开发环境与调试工具 (9)3.3程序编译与调试 (10)4系统测试与性能分析 (12)4.1系统通信测试 (12)4.2系统性能分析 (13)5.结论 (13)参考文献 (13)附录 (14)1引言近些年随着信息化、智能化技术的发展,无线控制系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逐渐兴起的智能硬件领域及物联网技术领域之中[1]。
目前国家正在大力推广物联网产业,物联网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工业和信息化部还制定了《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给智能家居系统领域的发展带来极大契机。
作为物联网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无线控制技术必然会得到极大的发展,具有无限的应用前景和市场。
无线控制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解决了需要人员亲临现场操作的问题,节省了人力成本,同时也克服了一些例如工作环境恶劣及场地限制因素的影响,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从最常见的无线键盘鼠标、遥控灯光、无线抄表等,到无线智能家居和楼宇自动化,以及工业领域的无线控制设备等,可以说是渗透到了当今人们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2]。
尽管如此,由于无线控制类产品种类繁多,成本及功能可靠性,使用简便性差距悬殊,整体质量参差不齐。
真正功能强大,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的产品并不多见。
正是基于此情况,设计一款性能和品质兼备,易用与实用并行的无线控制系统显得十分有市场价值,本论文就以该系统具体实物的制作和测试来证明其可行性。
2系统制作方案本系统旨在设计一个基于nRF24L01无线模块和89C52单片机的,低成本,高稳定性,操作简单的无线控制系统[3]。
无线模块在单片机的控制之下能够实现指令和数据的无线传输,使从机产生相应动作,从而达到远程控制的目的。
综合考虑以上要求,整个系统的制作分别从主机和从机两个部分进行。
下面来具体介绍:2.1主机主机主要功能是向从机发射控制命令以及显示从机当前的工作状态,具备相应的人机交互界面和接口。
下面是主机结构图(图1.0)以及各模块介绍:图1.0主机结构图单片机最小系统nRF24L01无线收发模块键盘模块Nokia5110显示模块电源模块2.1.1电源模块电源模块功能是将交流220V市电转换为单片机需要的5V工作电压和无线模块工作需要的3.3V电压。
为了缩短开发周期和使用方便,设计中由交流220V 转直流5V的部分由市场上的电源模块来代替。
考虑到单片机系统工作的稳定性,需要在5V电源输出端添加相应电容滤波电路,以滤除市电干扰。
同时由于nRF24L01无线模块工作电压在1.9V-3.6V之间,超出这个电压就有被烧坏的可能,因此在还要用集成三端稳压芯片AMS1117-3.3进行降压,该芯片是一个正向低压降稳压器,在1A电流下压降为1.2V,同时内部集成过流保护和限流电路,能将5V的直流电压稳定在3.3V,这样能保证无线模块正常稳定工作。
下面是该芯片引脚图与实物图(图1.1):图1.1AMS1117-3.3引脚图及实物图2.1.2单片机最小系统单片机最小系统主要由电源、复位、晶振电路等部分组成,其原理图和制作的实物图分别如图1.2和图1.3所示。
对于一个完整的电子设计来讲,首要问题就是为整个系统提供电源,电源模块的稳定可靠是系统平稳运行的前提和基础,51单片机虽然使用时间最早、应用范围最广,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一个和典型的问题就是相比其他系列的单片机,51单片机更容易受到干扰而出现程序跑飞的现象,克服这种现象出现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为单片机系统配置一个稳定可靠的电源供电模块。
此最小系统中的电源可以通过上述电源模块中稳定的5V电源提供,也可使用计算机的USB口供给。
图1.2单片机最小系统原理图图1.3单片机最小系统实物图单片机复位电路作用是把一个例如状态机初始化到空状态,原理是在单片机的复位引脚RST上外接电阻和电容,实现上电自动复位。
当复位电平持续两个机器周期以上时复位有效。
复位电平的持续时间必须大于单片机的两个机器周期。
具体数值可以由RC电路计算出时间常数。
复位电路由按键复位和上电复位两部分组成[4],见图1.4所示。
(1)上电复位:STC89系列单片及为高电平复位,通常在复位引脚RST上连接一个电容到VCC,再连接一个电阻到GND,由此形成一个RC充放电回路保证单片机在上电时RST脚上有足够时间的高电平进行复位,随后回归到低电平进入正常工作状态,这个电阻和电容的典型值为10K和10uF。
(2)按键复位:按键复位就是在复位电容上并联一个开关,当开关按下时电容被放电、RST也被拉到高电平,而且由于电容的充电,会保持一段时间的高电平来使单片机复位。
图1.4复位模块单片机系统里都有晶振电路,目的是产生单片机所需的时钟频率,单片机晶振提供的时钟频率越高,那么单片机运行速度就越快,本系统为提高通信速率,使用11.0592MHz的晶体振荡器作为振荡源,由于单片机内部带有振荡电路,所以外部只要连接一个晶振和两个电容即可,电容容量一般在15pF至50pF 之间,电路见图1.5所示。
图1.5晶振模块2.1.3显示模块显示模块我们采用了NOKIA5110液晶模块,相比于传统的显示模块LCD1602,它的优点有分辨率为84x48,可显示4行汉字;采用串行接口与主处理器进行通信,包括电源和地在内的信号线只有8条,大大减少了单片机I/O 口的占用;同时支持SPI等多种串行通信协议,传输速率可达4Mbps,可全速写入显示数据。
模块实物图和电路原理图如图1.5所示,该模块总有8个脚,其中:第1脚:RST——复位引脚第2脚:CE——片选信号第3脚:DC——数据/指令选择第4脚:DIN——串行数据输入线第5脚:CLK——串行时钟线第6脚:VCC——电源输入(3.3V和5V均可)第7脚:BL——背光控制端第8脚:GND——地线图1.5NOKIA5110模块实物及原理图NOKIA5110显示模块的工作原理如下,在单片机程序中事先定义好各字符的编码数组,如字符’A’的编码数组为{0x00,0x7C,0x12,0x11,0x12,0x7C},//A。
通过SPI串行通信协议向DIN引脚写入该数组内数据,即可显示字符字符’A’,显示汉字和图形也是同样的道理。
2.1.4按键模块按键模块是用户的输入设备,即通过按键使单片机发送不同控制指令。
一般在单片机系统中按键模块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独立按键的形式,即每个按键占用一个I/O口,检测采用逐个扫描形式,常用在按键较少的情况。
另一种是矩阵键盘的形式,目的是为了减少I/O口的占用,常用在按键数量较多的情况。
检测方法有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行扫描法”,另一种是“高低电平翻转法”。
考虑到本系统需要的按键数目较少,故采用独立按键的形式。
原理图及实物图如图1.6所示:图1.6按键模块2.1.5无线发射模块nRF24L01(或nRF24L01P)是一款工作在2.4~2.5GHz世界通用ISM频段的单片无线收发器芯片。
无线收发器包括:频率发生器、增强型SchockBurst 模式控制器、功率放大器、晶体振荡器调制器、解调器。
输出功率频道选择和协议的设置可以通过SPI接口进行设置。
极低的电流消耗,当工作在发射模式下发射功率为0dBm时电流消耗为11.3mA,接收模式时为13.5mA,掉电模式和待机模式下电流消耗更低[5]。
因为在无线通讯应用中经常会遇到远距离通讯的要求,目前有一些nRF24L01无线模块在原设计上增加了PA(功率放大器)和LNA(低噪声放大器)的型号,如“nRF24L01+PA”等。
在发射部分通过PA电路将nRF24L01最大0dBm的输出功率放大到+22dBm左右,同时在接收部分通过LNA电路增加接收信号的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