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泰安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简介

合集下载

关于泰安老街的介绍

关于泰安老街的介绍

关于泰安老街的介绍
泰安老街,位于泰安的老城区内,在岱庙与药王庙之间。

因泰安古城是“天平城”,所以泰山脚下有一条很长的老街。

老街
的主要街道只有三米宽,但路两旁的店铺却有二百多家。

其中有几家很有名,比如:南关油坊、李家布店、北关酱醋坊等。

老街有许多店铺,有卖豆腐的、卖豆腐脑的、卖熟食的、卖臭豆腐的,还有卖油条和麻花的。

我最喜欢吃豆腐脑了。

豆腐脑里有花生、香菜和红辣椒等,味道很好。

我走在老街上,看着两旁高大而古老的房子,心里很感慨:泰安老街就是这么古老!
泰安老街虽然很古老,但并不破旧。

这些房子都是用土砖砌成的,虽然外表看起来破旧,但里面却是完好无损的。

你知道吗?古代人是怎样建造房子的呢?我去过济南芙蓉街。

芙蓉街很热闹,但它已经不像泰安老街那样古老了。

芙蓉街里有很多小商铺,其中最多的就是小吃了:油条、豆腐脑、烤肉、烧饼、烤面筋等。

我还喜欢吃烤鸭呢!
—— 1 —1 —。

泰山皮影戏 一个人,一场戏,一生缘

泰山皮影戏  一个人,一场戏,一生缘

泰山皮影戏: 一个人,一场戏,一生缘作者:***来源:《走向世界》2020年第06期“皮影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以‘动画’的形式讲故事的技术之一。

这种艺术形式起源于2000多年前的中国。

今天,皮影绝技濒临失传,但有人仍在努力保持它的活力。

”不久前,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旗下的短视频平台GreatBigStory(GBS)将镜头对准中国一项传统艺术的传承者。

GBS在视频中介绍道:“一般来说,皮影戏表演可能最多会有5人在幕后操纵,但泰山皮影戏的表演只有一个人。

”GBS所说的泰山皮影戏,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又称人子戏、挑影子,因其影人、道具均用驴皮制成,故又通称驴皮影。

听其唱,观其形,无一不透着泰山文化的深厚、古朴。

2007年,泰山皮影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被誉为泰山文化的“活化石”。

独特的民间艺术作为山东皮影戏的重要代表之一,泰山皮影戏历史悠久,在明代古籍《梼杌闲评》中就有相关记载,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

民间有“登泰山不看泰山皮影戏不成游也,不看影戏不知礼义”的说法。

泰山皮影戏属于典型的口传民间艺术,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浓厚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

一张寸尺之间的白色幕布,多样的人物、场景,恰当的光影结合,再加上熟练表演的艺人及当地独特的音乐唱腔,构成了泰山皮影戏独特的展演效果。

泰山皮影戏演出剧目极为丰富,尤以《泰山石敢当》系列剧最为著名。

“来者何人?俺乃泰山石敢当!胆大的妖狼,竟敢在泰山上拦路吃人,俺岂能容你!”一阵热闹的锣鼓声,配上皮影戏艺人的绝活,一场妙趣横生、影音传神的皮影戏就呈现在观众面前。

出其不意的“抖包袱”夹杂着别具风味的泰安方言,石敢当这一惩恶扬善、为民除害的人物形象愈发鲜明。

作为泰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泰山皮影戏融合了泰安民间美术、音乐、戏曲,在民俗及地方史等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介绍自己的家乡泰安作文

介绍自己的家乡泰安作文

介绍自己的家乡泰安作文介绍自己的家乡泰安作文(通用21篇)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

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介绍自己的家乡泰安作文(通用21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介绍自己的家乡泰安作文篇1俗话说得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我们的家乡是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她的变化在我们的眼里逐渐浮现,她的变化让我们感到欣慰,她的变化让我们感到自豪。

我的家乡泰安,她是一个山清水秀、风光秀丽的地方,她的那焕发光彩的风貌让我们感到自豪,可殊不知,她的背后还有一段艰难的时代:在我呀呀学语的时候,爸爸妈妈告诉我原来的泰安是一个落后的地方。

就拿环境来说,市内环境很差,到处都是杂草、垃圾、灰尘,常常垃圾灰尘满天飞,杂草丛生满地长,而且绿化特别少,空气质量也不是很好----这样的环境不仅让市容变得不雅观,而且让居民也怨声不断,虽然有时也清理,但不久后又重复旧象了。

可是最近,泰安不知不觉中又变成了另一幅景象:市区里,角落里,大街上,小区里都不见了灰尘、垃圾、杂草,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片干净、纯洁的净土,此外,为了美观环境保护生态,到处都种着花花草草,挺拔大树,它们也在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着,这样,市容变雅观了,空气湿润了,到处一片芬芳秀丽。

人们还搞起了宣传,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维护-一幅幅美丽的画卷,见证了家乡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在这背后,还不是祖国改革开放春风和人们的行动所带来的结果吗?家乡的变化让家乡变得更好了,让我们更感到自豪,爱家乡了,今后我们要学好知识、技术,将来更好地发展家乡,让所有人都喜欢我们的家乡。

介绍自己的家乡泰安作文篇2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我的家乡——山东泰安。

我的家乡有许多特产,今天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些吧!我先给大家介绍泰安小白梨;泰安小白梨像一块块水晶。

它果形端正、色泽美观、皮薄柔嫩、汁多香甜,非常好吃。

其实它除了叫泰山小白梨还叫泰山美容果呢!我在给的大家介绍一个泰山牙枣。

山东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

山东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

山东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
山东省闻名遐迩,文化底蕴深厚,以山东“八运”更是家喻户晓,除此之外,
山东实行的一项政策虽不知新,但正引发着一场社会性的“文化狂欢”,它就是山东的“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

山东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烟台“茶韵”,这是以中国传统文化“大禹治
水“故事为内容,以古典诗词、茶韵、双簧管和特殊舞种表演曲调为基调,唱诵古老谣谚和中国古代吟唱格式结合而成的艺术形式。

其次,聊城“孔林夜话”,是以戏曲为主要内容以及唱诵术,排练术等旁系技法,全部由一位排演者宣扬的一种民间艺术个人表演。

再次是“品唐”,是济南古墙内的“五色墙”,是晋唐时期开封王宫的遗产,为传统文化的活体精华,是汇集中国传统文艺的结晶。

更有旱曲舞蹈,是一种以舞蹈主体的形式,主要表现形式为太极、非太极及人物造型,歌唱并配有口数琵琶伴奏,以本区域生活禀赋为素材,因此这类旱曲舞蹈十分富有生活气息。

最后,章丘曲艺,是章丘历史上被誉为“民间艺术三宝”之一,其内容有涉及传统歌曲、眼艺、谈笑、故事等形式,有敏锐洞察力、逻辑性和独特表现。

山东十大非物质文化遗产集传统文化精髓于一身,它们使人们体会到一种弥足
珍贵的无价的宝藏,在这片土地上一代代中国人的情感,是一种永恒的流传。

作文家乡的风俗600字泰安

作文家乡的风俗600字泰安

作文家乡的风俗600字泰安在美丽的泰山脚下,有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泰安。

这里不仅风景如画,而且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形成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家乡风俗。

以下是三篇家乡的风俗600字泰安的作文,希望能帮助到您第一篇:家乡的风俗-泰安每个人的家乡都有不同的风俗,我的家乡在山东泰安,过年时最热闹的就是正月十五看花灯、猜谜语了。

正月十五这天,我异常高兴,因为听说晚上的集市上有灯谜,“赶集不应该是在天亮的时候吗?”“不不不,晚上的灯谜会是我们这里的风俗,大大小小的灯笼上有不一样的谜语,你猜对了,还有奖励呢。

”大人的话让我迫不及待地想去了,我和表妹都盼着晚上快点到来。

到了傍晚,吃着饭,我还猜想着灯谜会的样子,“会不会是在一个房子里,抽到哪个就回答哪个呢?不可能,不可能,可千万别是这样啊!”盼星星,盼月亮,终于要出发了。

说实话,我还是第一次去呢。

车在集市附近停了下来,我兴奋地下了车,爸妈让我和表妹慢点跑,那当然是不可能的,我们俩已经压不住心中的喜悦了,一溜烟跑了过去。

只见,灯集上有很多灯笼,个个都很漂亮,有莲花灯、兔子灯、桃子灯。

每个灯的颜色都不一样,五颜六色的,如果把它们当作天上闪闪发亮的星星,我觉得没人会不爱吧!我来到一盏灯面前,小声地读着它身上“纹的”谜语:“绿衣服,红内脏,外加一个脏小辫。

”“西瓜。

”我回答道,“不错,不错,”一个声音传来,我转头一看,是一位老爷爷,他手里拿着一本本子说:“呐,给你,这是你猜对谜语的礼物。

”我瞪大了眼睛,开心地收下了。

又去找了一个,不错,又对了。

就这样,奖品多的我已经拿不下了,看着老板一脸不情愿的表情,忍不住笑出了声。

在热闹的春节里,去一个热闹的地方,和一群热闹的人一起过年,不光我们在热闹,灯也在热闹,它们在他们的世界里说着属于他们的心里话,一切都是那么美好!第二篇:家乡的风俗-泰安“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

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

而在我的老家山东泰安,年年春节都要蒸花糕。

小学二年级介绍家乡的美食泰安作文

小学二年级介绍家乡的美食泰安作文

小学二年级介绍家乡的美食泰安作文《泰安煎饼》我的家乡泰安有好多好吃的,我最喜欢的是泰安煎饼。

泰安煎饼可香啦!它薄薄的,脆脆的,咬一口,“嘎吱嘎吱”响。

妈妈经常给我做煎饼卷大葱,把葱洗干净,蘸上大酱,用煎饼一卷,哇,那味道美极了!每次我都能吃好几个。

有一次,家里来了客人,妈妈做了一大桌子菜,可客人却对煎饼卷大葱赞不绝口,直说好吃!我爱我的家乡,更爱家乡的泰安煎饼!《美味的泰安豆腐》在我的家乡泰安,有一种特别好吃的东西,那就是泰安豆腐。

泰安豆腐白白嫩嫩的,像一块大白玉。

用手摸一摸,滑滑的。

闻一闻,还有一股豆香味儿呢!我们可以把豆腐做成很多好吃的菜。

比如麻婆豆腐,又麻又辣,吃起来特别过瘾。

还有小葱拌豆腐,清清爽爽的,可好吃啦!有一次,我过生日,妈妈做了一道豆腐汤,我一口气喝了两大碗,肚子都撑圆啦!泰安豆腐,真是美味无比!《泰安的糁汤》小朋友们,我要给你们介绍一下我家乡泰安的美食——糁汤。

糁汤是用骨头熬出来的汤,里面有麦米、鸡蛋,还会放一些香菜。

糁汤闻起来香喷喷的,让人直流口水。

早上,很多人都会去喝糁汤。

大家坐在桌前,一边喝着热乎乎的糁汤,一边吃着油条,可舒服啦!我记得有一次,爸爸带我去喝糁汤,我喝了一大碗,浑身都暖洋洋的,开心极了!泰安的糁汤,真是让人忘不了!《泰安的火烧》我的家乡泰安有好多美食,今天我要给大家说一说泰安的火烧。

泰安火烧圆圆的,金黄金黄的,像一个小太阳。

它的外皮脆脆的,里面软软的,有肉馅的,也有素馅的。

我最喜欢吃肉馅的火烧,咬一口,满嘴都是肉香。

每次放学,我都会让妈妈给我买一个火烧,一边走一边吃,可香啦!有一次,我和小伙伴一起出去玩,我带了几个火烧,大家都抢着吃,都说好吃!泰安的火烧,真是太美味啦!《甜甜的泰安板栗》我的家乡在泰安,这里有甜甜的板栗。

秋天的时候,板栗成熟了。

它们一个个穿着带刺的衣服,就像小刺猬一样。

把它们的衣服剥开,就会露出里面饱满的板栗。

板栗可以煮着吃,也可以炒着吃。

山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

山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

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览在华夏大地的东部,有一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土地——山东。

这里不仅有闻名遐迩的泰山、黄河,还有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些文化遗产是山东人民世代相传的智慧结晶,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 鲁绣提起山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得不提的就是鲁绣。

这种具有千年历史的绣艺,以其针法细腻、色彩丰富、图案精美而著称。

鲁绣在古代是皇家贡品,也是达官贵人竞相追逐的艺术品。

如今,鲁绣已经走入寻常百姓家,成为山东的一张文化名片。

2. 柳编柳编是山东地区特有的传统手工艺,已有数百年历史。

当地人利用柳条编制成各种生活用品,如篮子、簸箕、椅子等,既实用又美观。

柳编工艺品还远销海外,深受国际友人的喜爱。

3. 山东剪纸剪纸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山东地区的剪纸以其构图巧妙、线条流畅、寓意吉祥而著称。

每逢春节或其他喜庆日子,人们会在门窗上贴上精美的剪纸,为节日增添喜庆氛围。

4. 鼓吹乐鼓吹乐是山东地区特有的一种民间音乐表演形式,历史悠久。

演奏时,乐手们或吹或打击各种乐器,形成气势磅礴的音乐。

鼓吹乐常用于婚丧嫁娶等场合,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5. 糖塑糖塑是以糖为原料,经过加热、拉糖、塑形等工序制作而成的传统手工艺品。

山东的糖塑技艺精湛,形象逼真,色彩鲜艳。

糖塑不仅可以观赏,还可以食用,是一种兼具美味与美观的传统工艺品。

6. 陶哨陶哨是一种用陶土制成的吹奏乐器,声音悠扬悦耳。

山东地区的陶哨制作技艺已传承千年,其音色独特,深受人们喜爱。

陶哨常用于民间音乐表演,为人们带来美妙的听觉享受。

这些只是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冰山一角。

在这片土地上,还有许多其他珍贵的文化遗产等待我们去发现和保护。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现代生活的冲击,这些传统手工艺正面临着失传的危机。

为了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山东政府和社会各界正积极采取措施,加大保护力度,让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延续并发扬光大。

总的来说,山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这片土地上丰富的文化瑰宝。

泰安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泰安旅游深度融合的路径探索

泰安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泰安旅游深度融合的路径探索

泰安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泰安旅游深度融合的路径探索摘要:本文对泰安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和传承现状进行了梳理,结合泰安市旅游的实际情况进行了二者融合发展的路径探索,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和展望,对文旅融合发展具有一定的启发和指导。

关键词:泰安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泰安旅游融合发展路径探索一、引言文化遗产(cultural heritage)包括有形文化遗产(tangible culturalheritage)和无形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也就是平常所说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传统民族文化遗产中的重要部分,泛指以其为非物质形态载体长期存在传承下与广大民族群众生活文化具有密切程度的相关,传统文化舞台及表演中的表演艺术,民俗活动方式等以及民族礼仪文化活动与传统民间节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于 2003 年 10 月第 32 届大会上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旨在保护以传统,口头表述,节庆礼仪,手工技艺,音乐舞蹈等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政府积极响应这一号召,于 2006 年命名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随后又于2006年,2008年,2011年,2014年和第2021年我国先后确定命名发布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再次体现出来了近年来国家政策对国家非物质语言文化遗产资源保护发展和对外传承创新工作提出的前所未有高度重视。

目前,泰安市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12 个,分别为泰山皮影戏,泰山石敢当习俗,泰山东岳庙会,泰安市山东梆子,泰山道教音乐,腊山道教音乐,独杆舞跷,孟氏正骨疗法等,涵盖中华传统戏剧,传统舞蹈,民间文学,民俗知识等多个类别。

二、泰安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的深度融合1.泰山皮影作为泰安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国际化道路较为成功的典范,其英译外宣工作尤为重要,可以将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介绍到更多国家,使更多人能够领略这一古老艺术形式的独特魅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家乡泰安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简介★口头传统:1.市级:1.1泰山传说故事(民间文学):1.1.1盘古开天东岳为首天下名山无数,历代帝王和芸芸众生何以独尊东岳泰山呢?这还要从开天辟地的盘古说起。

传说,在很早很早以前,世界初成,天地刚分,有一个叫盘古的人生长在天地之间,天空每日升高一丈,大地每日厚一丈,盘古也每日长高一丈。

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就这样顶天立地生活着。

经过了漫长的一万八千年,天极高,地极厚,盘古也长得极高,他呼吸的气化作了风,他呼吸的声音化作了雷鸣,他的眼睛一眨一眨的,闪出道道蓝光,这就是闪电,他高兴时天空就变得艳阳晴和,他生气时天空就变得阴雨连绵。

后来盘古慢慢地衰老了,最后终于溢然长逝。

刹那间巨人倒地,他的头变成了东岳,腹变成了中岳,左臂变成了南岳,右臂变成了北岳,两脚变成了西岳,眼睛变成了日月,毛发变成了草木,脂膏变成了江河。

因为盘古开天辟地,造就了世界,后人尊其为人类的祖先,而他的头部变成了泰山,所以,泰山就被称为至高无上的"天下第一山",成了五岳之首。

1.1.2泰山奶奶—碧霞元君传说姜子牙辅佐周武王建立了周氏王朝后,天下统一,武王认为大臣们开国有功,应该重重有赏。

可是,想来想去,却找不出合适的礼物,最后,武王还真想出了个绝顶的好主意,把全国的领地都分给大臣们。

这样以来,既显示了他武王的慷概,又能说明他对大臣们的信任;同时考验大臣们是否真的忠君报国;再者,武王这样也就轻松愉快,落得清闲做他的"天子"就行了。

主意一定,武王便把封神大权交给了军师姜子牙,让他分封诸侯。

却说姜子牙分封诸侯,封来封去把全国其他的名山大川、风水宝地都封尽了,就留下了一座东岳泰山。

姜子牙早就知道泰山气势雄伟,风景秀丽,是个供人游玩的好地方,他原准备把泰山留给自己,可谁知半路里又杀出个程咬金,武王的护驾大将黄飞虎找上门来,非要把泰山封给他不可。

两人正在商榷,不知谁又走漏了风声,黄飞虎的妹妹黄妃也来找姜子牙要地盘,说是武王答应她,要她来找姜子牙。

这下可好了,三个都看准了泰山这块宝地,可总不能都去坐呀!这到底如何是好呢?事到如今,只黄氏兄妹就够姜子牙缠的了,自己便不得不打消了坐泰山的念头。

不过放弃了也怪可惜,他见黄氏兄妹一个凭护驾有功,一个仗武王后台,两人争得面红耳赤,就赌气地对他们说:"好了二位,谁也别争,谁也别抢,凭自己的本事,谁先登上泰山,泰山就是谁的。

"黄飞虎一听,不禁拍手叫绝。

他想:凭我一身气力,泰山还能有黄妃的份?可是,身单力孤的黄纪,也没有一点惧色,一口应允了。

黄飞虎是个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武夫,比赛日期一到,便骑上他的麒麟,日夜兼程,从京都直奔泰山。

黄妃为比赛绞尽了脑汁,终于想出了一条妙计。

比赛一开始,她先将自己的鞋子脱下一只,使了个神法,将鞋子扔到玉皇顶上,然后才不慌不忙地向泰山赶来。

等到黄妃爬上泰山,兄长早在南天门上等得不耐烦了。

他见黄妃姗姗来迟,便对她说:"不行就是不行,别逞能。

这回你该服气了吧?"。

"真是岂有此理!是我先已到此,我以为你在路上出了什么事,前去接你,不想你已绕道赶来。

"黄妃一本正经地说。

"你别胡搅蛮缠,你说先到,有何证据?"黄飞虎还真有点着急。

"证据吗?当然有,你来看吧。

"黄飞虎跟着妹妹来到玉皇顶,只见黄妃的一只绣花鞋端端正正地放在石坪上。

尽管有证有据,黄飞虎却从心里不服气,不禁斥责妹妹:"你耍滑头。

"黄妃不紧不慢地说:"凭本事嘛,怎么是耍滑头?"黄妃自知纸里包不住火,光是兄长一人好对付,等姜子牙他们来就麻烦了。

她作出无可奈何的样子对兄长说:"咱们兄妹二人,本该是你敬我让,不分你我才是。

这样吧;我住山上,你住山下;咱们共管泰山总可以了吧?"这样一来,先来的黄飞虎倒做了不晓世理的孬种;后到的黄妃倒成守慷慨大度的好人;把个黄飞虎气得直翻白眼。

可也没有办法,谁让她是自己一母同胞的妹妹呢,只好答应了。

等姜子牙赶来,一看便知道黄飞虎上了妹妹的当。

可是他见黄氏兄妹都协商妥了,也不好再把事情说破,只好将计就计,把黄飞虎封为泰山神,把黄妃封为碧霞元君,一个在山下天贶殿,一个在山顶碧霞祠。

★传统表演艺术1.国家级:1.1百兽图(民间舞蹈):百兽图。

百兽图又叫“百兽竹马”,与独杆跷同时起源于清光绪23年。

百兽图是民间杂耍的一枝奇葩,表演的主题主要是驱赶瘟疫、降福求瑞,故事来源于民间传说,具有浓郁的神话传奇色彩。

全场表现的是八仙骑兽过东海,给上天王母娘娘祝寿的故事。

一般在春节至元宵节前演出。

专家认为,一个节目同时表现八仙在其它民间舞蹈中是没有的,在山东独一无二,因其浓厚的欢庆色彩和避邪祈福等习俗因素,在当地具有广泛影响。

“百兽图”的表演分“串街”和“打场”两部分。

演员共9人,为马童和“八仙”。

伴奏乐以打击乐为主,乐器有鼓、锣、钗,并有唢呐、笙、笛等。

“八仙“中的每位演员都有唱词,大都是歌唱天下太平、扬善惩恶、风调雨顺、儿女情长等内容。

八仙各骑一兽,分别是:汉钟离骑雄狮,吕洞宾骑麒麟,张果老骑驴,曹国舅骑老虎,蓝采和骑海蛟,何仙姑骑大象,韩湘子骑梅花鹿,铁拐李则是骑独角兽,背火葫芦。

1.2独杆跷(民间舞蹈):\ 独杆跷。

独杆跷又叫“独脚跷”,发源于清光绪23年(1897年)左右,由大洼村王氏在双脚踩高跷的基础上独创的,至第三代传人王兆杰时已日臻成熟,建国后已传至第六代。

其道具为一根高约1.8米、直径4.5厘米的圆木棍,上端钉上一横木抓手,在0.9米处安装一块供人踩踏的踏板,即为独杆跷。

其经典剧目为《刘海戏金蟾》。

两人在一面普通的戏曲用锣和鼓的伴奏下,表演一系列高难度动作。

其艺术造型奇特,独树一帜,形象生动逼真,动作活泼诙谐,具有显明的地方特色。

又因其难度大、风险高,更加引人入胜,系全国独一无二的艺术表演形式。

2省级2.1逛街灯(民间舞蹈):逛荡灯是流传于新泰市谷里的民间艺术形式。

为祁福纳祥,祈求国泰民安,群众创造了逛荡灯形象,最早的记录始见于隋,唐时期。

逛荡灯为一文官形象,以大双罐,罗汉椅为主要材料制成,外着青色长袍,通高3米有余,活灵活现。

逛荡灯的使用仅限于春节后到正月十六这段喜庆时期,游玩时,罐内点燃大红蜡烛,壮汉顶起罗汉椅,行走在庆祝队伍最前列,巍巍壮观,每到一处,人们燃放鞭炮,顶礼膜拜,极其虔诚。

因逛荡灯寓意吉祥,因而受到人民群众的喜爱。

2.2宁阳木偶戏(传统戏剧)清朝后期(距今约130年),由河北吴桥艺人传艺于宁阳堽城孙家滩的孙方松。

后经孙氏几代人的艺术探索和传播,宁阳木偶戏走出宁阳,在安徽、江苏及山东省内一些城市都有一定影响。

宁阳木偶戏,属杖头木偶类,偶头大如茶壶,夸张逼真。

在操作技法上具有独特风格,身架用4根杆操纵,除嘴、眼、耳朵、胡须、舌头活动外,手能耍枪弄棍,端茶“饮水”。

尤以表神话故事和寓言效果最佳。

2.3泰山皮影戏(传统戏剧)泰山皮影戏又称人子戏、挑影子,因其影人、道具是用驴皮制成,故又通称驴皮影,听其唱,观其形,无一不透着泰山文化的深厚、古朴。

据长辈的长辈讲,皮影戏在泰山已经唱了400多年了,是谁第一个把皮影戏传到泰山已无从考究。

泰山皮影戏的演出方式是立设影幕,俗称影窗,演员在窗内操纵影人做各种形象逼真的表演,同时有配音的演唱以及灯光、布景、音乐等的烘托。

乍一看,皮影与杂耍无异,不过几个镂空的皮人儿被人比划。

可你不要小瞧了这几个小人儿,唱起整本的大戏来三天三夜都不含糊,啥热闹唱啥。

在早时泰山脚下的皮影戏班有十几个,活跃在泰安城的大街小巷,非常受欢迎。

泰山皮影戏有四个基本特点:1 、在题材上,许多剧目取材于泰山文化传说。

2、在表演上以人少而著称。

3、在皮影制作上,刀法简练明快,着色对比强烈,蕴含着山东人豪爽的民风情感。

4、在唱腔上,以山东大鼓为主,刚中有柔,具有杂家风格,体现了泰山文化的兼容性。

2.4四音戏(传统戏剧)四音戏又称"一勾勾",是民间流传的、古老的稀有剧种之一。

发源于山东禹城、高唐一带,是在流行的花鼓基础上发展而成;在发展过程中,曾受梆子戏的影响。

据老艺人传说,这个剧种始于明末、盛于清代、民国。

关于"一勾勾"名字的来源有两个版本:一是说"一勾勾"的名字来自"一讴吼"。

由于"一勾勾"的唱腔中带有一讴或一吼,演唱中一讴吼、一讴吼的,时间长了人们就把它说成了"一勾勾"。

另一个版本则说:"一勾勾"代表了鲁西北及周围区域的说唱风格,曲调质朴自然、活泼,是当地劳动人民自然流露心声的一种唱腔。

在鲁西北曾有"听见一勾勾唱,饼子贴在门框上"之誉,形容它像钩子那样动人心魄,把人们一一勾住不放,"一勾勾"也由此而来。

2.5东平县端供腔(曲艺)“端供腔”是在渔民中流传的民间艺术,系民间小曲、小调发展而成的古老传统文化。

“端供腔”虽无管弦乐器伴奏,但是演唱有腔有韵,曲调曲折婉转,叙事明快清晰,是独具特色的原生态艺术。

“端供腔”又名“端午戏”、“端公戏”,在东平湖周围称为“敬河神”。

主要活动区域为东平湖、南四湖及运河两岸,现在发展到黄河河口、渤海岸边。

据老湖镇老湖村王家礼先生讲,“端供腔”始于唐朝贞观年间,唐王李世民曾许下敬河神的誓愿,从此“敬河神”的仪式便流入民间。

“端供腔”流入东平已有百年历史,在清朝乾隆年间,敬河神时的“端供腔”逐渐盛行,渔民供出“金龙四大王”、“柳爷”(蛇神)之神位,一边鸣炮,一边起舞歌唱。

2.6泰山道教音乐(民间曲艺)泰山道教音乐历史悠久,是泰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自诞生之日起便融入博大精深的泰山文化之中。

历代帝王对泰山道教音乐更是推崇备至。

秦始皇、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清圣祖、清高宗都在泰山举行封禅祭祀活动,封禅大典中泰山道教音乐便也成为了重要内容。

经过历代道长不断传承与完善,成为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音乐文化的宝贵遗产。

泰山道乐曲目十分丰富,各种曲名丰富多采,现保存有一百多首曲目,已被列入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市级3.1宁阳斗蟀(杂技与竞技)泰山脚下,黄海之滨,齐鲁大地,沃野千里。

黄河南岸,大江之北,鲁南平原,四季分明,山青水秀,人杰地灵。

宁阳蟋蟀,生于地脉灵秀之境域,居干湿得宜之沃壤,饮液露风雨之滋哺,食诸虫五谷之丰足,经金风肃杀之锤炼,得天时地利之元气,故宁阳为我中华斗蟋名虫辈出之风水宝地。

根据历史资料的记载,早在七、八十年代,余曾率助手、昆虫学的专家教授等多人,到宁阳、古城、泗店、乡饮、磁窑、伏山等地进行过不止一次的蟋蟀资源考查,对这一带的土壤、肥力、植被、贴地气候等,科学院进行了化验与分析,对宁阳蟋蟀品种与性能进行了各种测试与鉴定,确认鲁南这片钙质褐土区,是繁衍中华斗蟋名种的摇篮,是我中华蟋蟀文化之故乡,蕴藏着极其丰富的蟋蟀资源与良种,是很有潜力的开发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