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网络信息概述
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版)习题参考答案

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版)习题参考答案计算机网络基础(第二版)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述1.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是指通过通信设备与线路将广泛分布的计算机系统连接起来,使其能够互相传送数据和共享资源的系统。
2.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有哪些?计算机网络可以根据规模分为广域网(WAN)、局域网(LAN)和城域网(MAN);根据拓扑结构分为总线型、环型、星型、树型和网状型等;根据传输介质分为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
3. 计算机网络的优缺点是什么?计算机网络的优点包括提高工作效率、资源共享、信息传递迅速等;缺点包括网络安全隐患、传输速度受限、依赖性较强等。
4. OSI七层模型是什么?OSI七层模型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的通信协议参考模型,按照功能从下到上依次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5. TCP/IP四层模型是什么?TCP/IP四层模型是互联网上的通信协议参考模型,按照功能从下到上依次为网络接口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第二章:物理层1. 物理层的作用是什么?物理层主要负责传输比特流,通过物理介质将比特流从发送端传输到接收端。
2. 串行传输和并行传输有什么区别?串行传输是指按照位的顺序将比特一个接一个地传输,而并行传输是指同时传输多个比特。
3. 常见的物理层传输介质有哪些?常见的物理层传输介质包括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和无线电波等。
4. 什么是调制和解调?调制是指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的过程,解调是指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过程。
5. 什么是编码和解码?编码是指将比特流转换为电信号的过程,解码是指将电信号转换为比特流的过程。
第三章:数据链路层1. 数据链路层的作用是什么?数据链路层主要负责将数据报传输到相邻节点,以及差错控制、流量控制等功能。
2. 什么是帧?帧是数据链路层中的数据传输单位,包括字段和控制信息。
3. 什么是差错检测?差错检测是指在传输过程中检测到传输错误的方法,常见的差错检测方法包括奇偶校验、循环冗余检验(CRC)等。
网基-第1章

城域网MAN:
城域网覆盖范围介于LAN和WAN之间 城域网划分为城域网城域部分和城域网接 入部分
Aµ AØ µ Ø
Bµ BØ
Cµ Ø
广域网WAN:
WAN:大范围内提供数据服务 WAN类型:PSTN、ISDN、X.25网、帧 中继网、ATM网
1.3 网络的工作模式
客户机/服务器(C/S) 模式
第1章 计算机网络概述
1
本章学习目标:
计算机网络概述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计算机网络的工作模式
2
问题?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
Internet? 2台计算机相连?
……
Internet
远程工作站 X.25,DDN, PSTN等 ISP
局域网 家庭用户上网
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计算机网络:是利用通信设备和传输介质将地 理位置不同、功能独立的多个计算机系统连接 起来,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实现资源共享和 信息传递的系统。 计算机网络的通信是由不同类型的计算机设备 之间通过协议来实现的。
Google mail
1.1.2 网络的产生与发展
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ENIAC 诞生时,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并没有直接的 联系; 20世纪50年代初,由于美国军方的需要,美国 半自动地面防空系统(SAGE)的研究开始了 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尝试; 典型的研究成果是ARPA网。
对等网(Peer-to-Peer)模式
对等网
基于服务器网络
C/S 模式:
服务器:网络中一台或几台较大的计算机集中 进行共享数据库的管理和存取。 服务器控制管理数据的能力已由文件管理方式 上升为数据库管理方式。因此,C/S网络模式的 服务器也称为数据库服务器。
《网络信息制作与发布》形考参考答案(全)

《网络信息制作与发布》平时作业作业一(第1章网络信息概述;第2章网络信息的加工)一、填空题1.从信息存在形式的角度看,信息可分为:文字、图片、图表、动画(三维动画)、(音频)和(视频)等几种。
2.信息组织的原则包括:(高效导读)、(恰当评价)和(物尽其用)。
3.检索工具通常可分为:(目录服务)、(搜索引擎)和(元搜索引擎)三类。
4.在判断网络信息是否权威时,主要依据是:(信息来源)是否权威、研究方法是否(科学)研究是否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
5.信息的价值判断包括:真实性判断、权威性判断、时效性判断、趣味性判断和实用性判断。
6.稿件的提炼通常可有(缩减篇幅)和(改变角度)两种方法。
7.消息标题制作的基本要求是(必须标出新闻事实)和新闻事实要有一种确定性并呈现出动态)。
8.消息标题的结构一般分为(单一型)和(复合型)两种,其中(单一型标题)只有主题,没有(辅题),而(复合型标题)在主题之外还包含(辅题)。
9.网络信息写作的形式包括:(超文本结构)的写作、(动态)写作和(多媒体化表现)。
10.稿件整合的方法通常有:围绕某一稿件整合、围绕某一事件整合和围绕某一主题整合等几种方式。
11.一条新闻通常由导语和主体两部分组成。
12.通常稿件需要增补的资料包括:人物、地理、历史和科学名词。
13.网络信息的主要传播渠道包括:E —mail 、Usenet 、FTP 、Gopher 、WWW 、Telnet 、BBS 。
14.网络信息的来源分为:非正式出版信息、半正式出版物、正式出版物三种。
15.判断一个检索系统优劣的指标主要有:查全率、查准率、系统响应时间、链接可靠性、检索能力、数据库规模、相关性排序等。
16.从结构上分,标题可分为主题、引题和副题三部分。
17.稿件的修改可分为绝对性修改和相对性修改两种。
18.稿件常常需要增补的背景资料包括:人物、地理、历史、科学名词等。
二、单项选择题1. 在以下各种媒介中,互动性最强的是( C )。
《计算机网络技术》教案第一章概述

2、什么是计算机网络?
P10 1
课后记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分四个方面来讲解效果好!
备课时间
43;教学讲解
课题
1.2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和应用
教学
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和应用
④高效性:网络信息传递迅速,系统实时性强,采用分布式操作
⑤廉价性:避免系统中的重复建设和重复投资,达到节省投资和降低成本
⑥透明性:如何利用网络高效而可靠地完成自己的任务
⑦易操作性:大多数用户感到使用方便,操作简单
1、计算机网络的功能主要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决了多个用户共享主机资源的问题
存在问题:主机负担重,通信费用高
2、具有远程通信功能的多机系统
解决了主机负担重、通信费用昂贵的问题。
主要问题:多个用户只能共享一台主机资源
第二阶段(60年代):计算机通信系统,特征是计算机与计算机互连
采用分组交换技术实现计算机—计算机之间的通信,使计算机网络的结构、概念都发生了变化,形成了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的网络结构
2、计算机网络最基本的功能是()。
A.降低成本B.文件打印C.资源共享D.传输文件
3、以下()不是网络上可共享资源。
A.文件B.打印机C.内存D.应用程序
P10 2
课后记
备课时间
2011.8.27
课型
多媒体教学
课题
网络信息安全技术与应用研究

网络信息安全技术与应用研究第一章网络信息安全概述 (3)1.1 网络信息安全定义与重要性 (4)1.1.1 网络信息安全定义 (4)1.1.2 网络信息安全重要性 (4)1.2 网络信息安全发展历程 (4)1.2.1 起步阶段 (4)1.2.2 发展阶段 (4)1.2.3 现阶段 (4)1.3 网络信息安全技术体系 (5)1.3.1 密码技术 (5)1.3.2 认证技术 (5)1.3.3 防火墙技术 (5)1.3.4 入侵检测技术 (5)1.3.5 安全协议 (5)1.3.6 安全存储技术 (5)1.3.7 安全审计技术 (5)1.3.8 安全管理技术 (5)第二章密码技术及其应用 (5)2.1 对称加密技术 (5)2.1.1 基本概念 (5)2.1.2 常见对称加密算法 (6)2.1.3 对称加密技术应用 (6)2.2 非对称加密技术 (6)2.2.1 基本概念 (6)2.2.2 常见非对称加密算法 (6)2.2.3 非对称加密技术应用 (7)2.3 混合加密技术 (7)2.3.1 基本概念 (7)2.3.2 常见混合加密算法 (7)2.3.3 混合加密技术应用 (7)2.4 密码技术应用案例 (7)第三章认证技术与应用 (8)3.1 数字签名技术 (8)3.2 数字证书技术 (8)3.3 身份认证技术 (8)3.4 认证技术应用案例 (9)第四章防火墙技术与应用 (9)4.1 防火墙技术原理 (9)4.2 防火墙类型与特点 (9)4.2.1 包过滤防火墙 (9)4.2.2 状态检测防火墙 (9)4.2.3 应用层防火墙 (10)4.3 防火墙部署策略 (10)4.3.1 屏蔽子网 (10)4.3.2 DMZ部署 (10)4.3.3 双防火墙部署 (10)4.4 防火墙应用案例 (10)4.4.1 企业内网安全防护 (10)4.4.2 电子商务网站安全防护 (10)4.4.3 移动互联网安全防护 (10)第五章入侵检测与防御技术 (10)5.1 入侵检测技术原理 (11)5.2 入侵检测系统类型 (11)5.3 入侵防御技术 (11)5.4 入侵检测与防御应用案例 (11)第六章网络安全协议与应用 (12)6.1 SSL/TLS协议 (12)6.1.1 概述 (12)6.1.2 工作原理 (12)6.1.3 应用场景 (12)6.2 IPsec协议 (12)6.2.1 概述 (13)6.2.2 工作原理 (13)6.2.3 应用场景 (13)6.3 SSH协议 (13)6.3.1 概述 (13)6.3.2 工作原理 (13)6.3.3 应用场景 (13)6.4 网络安全协议应用案例 (13)6.4.1 电子商务网站安全 (13)6.4.2 企业内部网络安全 (13)6.4.3 远程登录安全 (14)第七章安全存储技术与应用 (14)7.1 数据加密存储技术 (14)7.1.1 概述 (14)7.1.2 数据加密存储技术原理 (14)7.1.3 数据加密存储技术分类 (14)7.1.4 数据加密存储技术实现方法 (14)7.2 数据完整性保护技术 (14)7.2.1 概述 (14)7.2.2 数据完整性保护技术原理 (14)7.2.3 数据完整性保护方法 (14)7.2.4 数据完整性保护技术在安全存储中的应用 (15)7.3 数据访问控制技术 (15)7.3.1 概述 (15)7.3.2 数据访问控制技术原理 (15)7.3.3 数据访问控制方法 (15)7.3.4 数据访问控制技术在安全存储中的应用 (15)7.4 安全存储应用案例 (15)7.4.1 企业级数据加密存储系统 (15)7.4.2 云存储服务数据完整性保护 (15)7.4.3 基于角色的数据访问控制系统 (15)第八章安全审计与合规 (15)8.1 安全审计技术 (16)8.2 安全合规标准与要求 (16)8.3 安全审计与合规实施 (16)8.4 安全审计与合规案例 (17)第九章网络攻击与防御策略 (17)9.1 常见网络攻击手段 (18)9.1.1 概述 (18)9.1.2 拒绝服务攻击(DoS) (18)9.1.3 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DDoS) (18)9.1.4 网络欺骗攻击 (18)9.1.5 网络钓鱼攻击 (18)9.1.6 网络注入攻击 (18)9.2 网络攻击防御策略 (18)9.2.1 概述 (18)9.2.2 防火墙技术 (18)9.2.3 入侵检测系统(IDS) (18)9.2.4 安全漏洞修复 (19)9.2.5 加密技术 (19)9.2.6 用户安全教育 (19)9.3 网络攻击与防御案例分析 (19)9.3.1 某企业遭受DDoS攻击案例分析 (19)9.3.2 某银行网络钓鱼攻击案例分析 (19)9.4 网络攻击与防御趋势 (19)9.4.1 概述 (19)9.4.2 人工智能技术在网络攻击与防御中的应用 (19)9.4.3 量子计算技术在网络攻击与防御中的应用 (19)9.4.4 网络安全保险市场的发展 (19)第十章网络信息安全发展趋势与展望 (20)10.1 网络信息安全技术发展趋势 (20)10.2 网络信息安全产业发展趋势 (20)10.3 网络信息安全政策法规展望 (20)10.4 网络信息安全人才培养与挑战 (20)第一章网络信息安全概述1.1 网络信息安全定义与重要性1.1.1 网络信息安全定义网络信息安全是指在信息网络系统中,采取一系列技术和管理措施,保证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和不可否认性,防止信息泄露、篡改、丢失、破坏和非法访问,以保障国家、社会、企业和个人的信息安全。
文献检索复习资料

第一章网络信息概述一. 基本概念1信息狭义:信号和消息广义: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运动方式的体现,是物质的一种客观存在,它反映了物质客体及其相互作用、相互联系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种种状态与特征。
2 知识按照表述方法可以分为两类: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又称可编码的知识,是记录于一定物质载体上的知识,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可以通过正常的语言方式传播的知识。
以文字、语言、图像的形式保存下来,如专利、商标、计划、软件设计报告等等。
显性知识是可以编码和表述的,有载体的。
隐性知识又可称为不可编码的知识,是存储在人们大脑里的经历、经验、技巧、体会、感悟、智能等尚未公开的秘密知识,就是你看不见、摸不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难以直接交流和表达出来的知识。
隐性知识的特点是不易被认识到、不易衡量其价值、不易被其他人所理解和掌握3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精确描述:凡是用文字、图形、代码、符号、音频、视频等方式记载在一定载体上的每一件记录,均称为“文献”。
构成文献要素有三,知识、记录与载体方式。
4情报是人们在一定时间内为一定目的而传递的有使用价值的知识或信息。
钱学森:“情报是激活了的知识”情报是对特定的人而言的,对需要它的人而言是情报,对不需要的人而言它只是信息与知识。
知识与信息转化为情报必须经过传递、只有将特定的知识与信息传递到特定需要的人那里,它们才能成为情报。
传递是情报的一个基本特征。
二. 网络信息的特性1 性质客观性寄附性传递性共享性衍生性时效性2 特点数量大来源广语种多多媒体传播快跨国界内容杂更新快三. 网络信息的资源1 知识信息网站教育和科技部门网站,如:学校、科研单位、学术团体、政府部门等。
2 文献信息网站出版和收藏文献网站。
有数字图书馆,如:超星、书生之家等;数字平台,如: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
四. 网络信息的检索主要信息网站种类:政府网站(.gov)免费教育机构(.edu)科研部门(.ac)商业网站(.com)收费社会组织(.org)互联网络(.net)五.图书馆印刷型文献:图书、期刊、工具书、报纸电子型文献:随书光盘、电子期刊数据库、电子图书及其他数据库1. 按文献内容性质划分(不同加工深度)零次文献(Zeroth Litterature) 是指非正式出版或非正式渠道交流的文献,未公开于社会,只为个人或某一团体所用。
计算机网络知识

第1章计算机网络概述1.计算机发展四阶段: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计算机-计算机网络、开放式标准化网络、因特网广泛应用和高速网络技术发展2.以单个计算机为中心的远程联机系统,构成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3.ARPA网(ARPANET)是计算机技术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4.三网合一:传统电信网、广播电视网、计算机网5.电信网一般认为传输速率达到2Gbps的骨干网称作宽带网6.全光网是未来通信网向宽带、大容量发展的优选方案7.一个计算机网络是由资源子网(负责信息处理)和通信子网(负责信息传递)构成的8.广域网传输方式:存储-转发,局域网传输方式:广播9.远程教育的基础设施是电子大学网络(EUN)10.电子银行核心功能:金融交易卡服务11.智能大厦及计算机网络的信息基础设施是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SCS12.点—点通信子网拓扑:星形、环形、树形、网状型广播信道通信子网拓扑:总线形、环形、树形、无线通信与卫星通信形13.星形拓扑:优:控制简单、故障诊断和隔离容易、方便服务缺:线太长、中央负担大、分布处理能力差星形拓扑的中央节点执行集中式通信控制策略14.环形拓扑:优:线短、光纤、性能稳定缺:节点故障则全网故障,故障检测难、节点加入复杂、信道利用率低15.网型拓扑在广域网广泛应用16.按网络的交换方式分类:电路交换网、报文交换网、分组交换网电路交换:申请建立一条从发送端到接收端的物理信道,通信期间始终占用该信道报文交换:存储—转发原理分组交换:ARPANET是分组交换网之父17.传输技术:广播方式(单播、多播、广播)、点对点方式采用分组存储转发和路由选择机制是广播式网络和点对点式网络的区别18.EIA是ANSI成员,涉及OSI的物理层标准制定19.IETF又分为若干工作组,RFC大多来自工作组。
因特网的标准都有一个RFC编号第2章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1.计算机网络中进行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的集合称为网络协议2. 语义:用于协调与差错处理的控制信息语法:数据及控制信息的格式、编码及信号电平定时:速度匹配和排序3.计算机网络各层次结构模型及其协议的集合称为网络的体系结构4.OSI包括了体系结构、服务定义、协议规范三级抽象。
网络信息的概述

IP地址
• IP地址又译为网际协议地址,是IP协议提供的一种 统一的地址格式,它为互联网上的每一个网络和 每一台主机分配一个逻辑地址,以此来屏蔽物理 地址的差异。
• 每台计算机都必须有一个IP地址,这个IP地址在整 个Internet网络中是唯一的。
• IP地址是一个32位的二进制数,通常用“点分十 进制”表示
2020/9/22
A类IP地址
• A类IP地址中网络的标识长度为8位,主机标识的长度为 24位,A类网络地址数量较少,有126个网络,每个网络 可以容纳主机数达1600多万台。A类地址范围:1.0.0.1— 126.255.255.254。私有地址和保留地址: ① 10.X.X.X是私有地址(所谓的私有地址就是在互联 网上不使用,而被用在局域网络中的地址)。 范围(10.0.0.0-10.255.255.255) ② 127.X.X.X是保留地址,用做循环测试用的。
前子网的广播地址; • IP地址中凡是以“11110”开头的E类IP地址都保留用于将来和实验使用。 • IP地址中不能以十进制“127”作为开头,该类地址中数字127.0.0.1
到127.255.255.255用于回路测试,如:127.0.0.1可以代表本机IP地址, 用“http://127.0.0.1”就可以测试本机中配置的Web服务器。 • 网络ID的第一个8位组也不能全置为“0”,全“0”表示本地网络。
2020/9/22
B类IP地址
• B类IP地址中网络的标识长度为16位,主机标识的长度为16位, B类网络地址适用于中等规模的网络,有16384个网络,每个 网络所能容纳的计算机数为6万多台。128.0.0.1— 191.255.255.254。B类地址的私有地址和保留地址 ① 172.16.0.0—172.31.255.255是私有地址 ② 169.254.X.X是保留地址。如果你的IP地址是自动获取IP 地址,而你在网络上又没有找到可用的DHCP服务器。就会得 到其中一个IP。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章网络信息概述1.1 信息及相关概念• 1.1.1 信息、知识、文献的关系• 1.1.2 信息资源概述• 1.2 网络信息基本知识1.1基本概念1. 信息(information)2. 知识(knowledge)3. 文献(literature/document4. 信息、知识和文献之间的关系5. “信息检索与利用”课程1.信息(information)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思维活动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是一切事物自身存在方式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相互作用等运动状态的表达2.知识(knowledge)人类通过信息对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思维方式与运动规律的认识和掌握,是人脑通过思维重新组合的系统化的信息集合。
3.文献(document)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4. 信息、知识和文献之间的关系1)包含关系信息包含知识,知识是文献的内容2)转化关系文献是记录知识的载体,当文献中记录的知识传递给用户,并为用户所利用时,就转化为信息。
3)交叉关系知识虽大多来自文献,但也可能来自口头和实物,所以知识与文献存在交叉关系。
1.2 信息资源及其类型1.2.1 按物质载体和记录形式划分1.2.2 按出版形式和内容划分1.2.3 按对信息内容的加工深度划分1.2.1按物质载体和记录形式划分1.刻写型:代各种非印刷型文献如甲骨、简策、帛书等以及还没有正式付印的手稿,也包括现代的篆刻、雕刻、雕塑等。
2.印刷型:主要指以纸张为载体,通过印刷手段把负载知识的文字固化在纸上。
3.缩微型:以感光材料为载体,以光学缩微技术为记录手段。
4.音像型(又称视听资料):以磁性、感光材料为载体,直接记录声音、图像的一种文献。
5.电子型:利用计算机进行存储和阅读的一种文献形式。
6.网络型:直接由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及多媒体技术相互融合而成的在网络上出版、流通和传播的各种信息资源的总和,是电子出版物的高级形式。
1.2.2 按出版形式和内容划分1. 图书2. 期刊3. 报纸4. 专利5. 标准6. 学位论文7. 科技报告8. 会议论文9. 政府出版物10.产品样品资料11.技术档案1. 图书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图书是指50页以上的以印刷方式单本刊行的出版物。
包括专著、汇编本、多卷本、丛书等。
1)形式特征图书的著录格式反映其形式特征见表1-1【实例】在参考文献列表里,图书的著录格式是:[美]R.霍克著.Internet通用搜索引擎检索指南.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2.ISBN 7-5381-3849-8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图书是指50页以上的以印刷方式单本刊行的出版物。
包括专著、汇编本、多卷本、丛书等。
形式特征【实例】在参考文献列表里,图书的著录格式是:[美]R.霍克著.Internet通用搜索引擎检索指南.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2.ISBN 7-5381-3849-82) 内容特征优点:图书的内容全面系统,基础理论性强,论点成熟可靠。
缺点:图书的撰写、编辑、出版所需要的时间较长,传递信息速度慢,内容相对陈旧。
适用范围:如果需要对大范围问题获得一般性知识,对陌生问题进行一般了解,对熟悉问题进行历史性的全面系统的回顾,查阅图书一般来说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3) 图书类型图书按其用途可分为三种类型:•(1)阅读用书•(2)参考工具书是供人们释疑解难、翻检查考的出版物。
【实例】参考工具书《中国大百科全书》是我国现阶段最大的一部综合性百科全书,主要用来检索中外百科知识和当代科学发展水平。
•(3)检索用书是以图书形式刊行的书目、题录、文摘等,是供人们查找一定范围内信息线索的出版物。
【实例】我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部官修目录《四库全书》基本收入了我国先秦至清代传世的重要古典文献。
《四库全书》编纂时,存目和著录的书都在各书卷首写上一篇提要,后将这些提要汇集起来,加以审改,辑成《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一书,分经、史、子、集四大类,下分细目,具有检索作用。
2. 期刊期刊也称杂志,是“一种以印刷形式或其他形式逐次刊行的,通常有数字或年月顺序编号,并打算无限期地连续出版下去的出版物”1) 形式特征有相对固定的名称和版式、有连续出版的时间顺序标识即出版年、月、卷、期号。
【实例】图1-1所示期刊《中国科学论坛》有固定的ISSN号“1883-036X”,国内统一刊号(C N 号)“62-3699”期刊论文的著录格式【实例】在《EBSCO》数据库的期刊论文著录格式如下:China Investment:Which Way To Profit? By:Wang Yong;Chen Wen.Beijing Review,11/6/2003,Vol.46 Issue 45,p10,4p,1c;(AN )【实例】在参考文献列表里,期刊论文的著录格式是:刘志强.我国农业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评价及对策[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l,17(3):24-26【实例】英文参考文献格式:Fan LJ and BM Hu. 2000.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ree methods of estimating discrimination of test sites for the best genotypes. J.Biomathematics(China), 15(2):175-179(in Chinese).其中“J.”是“Journal of”的缩写。
“J.Biomathematics”是生物数学杂志。
因此需要检索《J of Biomathematics》获取原文。
2)内容特征(1)内容新颖,能及时反映最新研究成果和动态。
(2)信息量大,发行与流通面广,便于获取。
(3)按期连续出版,便于研究者长期跟踪研究。
3) 类型期刊按其性质和用途不同,可分为:(1) 学术性与技术性期刊主要刊登科学研究和生产方面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会议论文、实验报告等原始文献。
(2) 检索性期刊以期刊的形式出版的专供人们用于查找文献线索的一类刊物。
(3) 其他期刊包括快报性刊物、资料性刊物等。
例如:The Kiplinger Agricultural Letter。
3. 报纸1) 定义以刊载新闻和评论为主的出版周期较短的定期连续性出版物。
2) 特点传递信息快,信息量大,现实感强,传播面广,具有群众性和通俗性,是重要的社会舆论工具和情报源。
3) 分类按出版发行周期分为:日报、双日报、周报等按内容分为:时事政治类、科技类、商业类、文教类等。
4. 专利专利是专利制度的产物,广义上是指所有与专利有关的资料。
狭义上的专利文献仅指专利说明书1) 形式特征【实例】图1-2是一篇中国专利信息的著录格式:2) 内容特征内容新颖、技术性强、实用性强并具有法律效力等特点。
它是寓技术、法律和经济于一体的带有启发性的一种重要文献信息。
5. 标准标准又称为规范1) 形式特征标准编号(标准号)是由“标准代号+顺序号+年代号”组成。
2) 内容特征(1)法律约束力(2)从技术的新颖程度看,当前的标准往往是5年前最新的专利。
也有少数专利很快成为标准。
3) 类型(1)按照使用范围划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将我国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四级。
【实例】标准号“GB/T 15310.3-1994”表示1994年的国家推荐性标准。
(2)按照内容特点划分①方法标准【实例】GB/T 19497-2004 农业车辆牵引车上钩型机械连接装置试验方法和要求。
②术语标准【实例】GB/T 16786—1997 术语工作计算机应用数据类目6. 学位论文学位论文是高等院校或研究机构的学生为获取某种学位而撰写的学术论文。
按学位的不同分为学士论文、硕士论文和博士论文。
1)形式特征【实例】图1-3是学位论文数据库收录的湖南大学的一篇硕士论文首页【实例】参考文献列表中的学位论文著录格式:熊回香.网络信息检索及其发展趋势研究(全文);硕士;华中师范大学;【实例】外文印刷型学位论文文摘的著录格式:①122:②t③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magnesium aluminum phosphates, and related compounds.④Shea, Wei-Lu⑤(Texas A and M Univ., TX USA)⑥1994.⑦156PP.⑧(Eng)⑨Avail, Univ, Microfilms Int., ⑩Order No. DA . From⑾Diss. Abstr. Int. B 1995, 55(7): 2726注释说明:①卷号;②文摘号;③论文题目;④著者姓名;⑤著者工作单位和地址;⑥出版年份;⑦论文总页码;⑧原文文种;⑨学位论文出版发行单位;⑩学位论文订购号;⑾刊载学位论文摘要的刊名(本例为国际学位论文Dissertation Abstracts的B辑)、年、卷(期)、页码2) 内容特征(1)内容比较系统和完整(2)学术性和独创性(3)保密性7. 科技报告•科技报告是指某项科研成果的立项报告、中试报告、中期阶段性报告、结题报告,或鉴定报告,是关于某项研究的阶段性进展总结报告或研究成果的正式报告。
1) 形式特征•一般不是正式出版物,每件报告单独成册,有机构名称和统一的编号。
【实例】《信息网络技术发展综述》北京图形研究所段米毅张炜清(中国公众科技网2001-11-12 14:56:55)【实例】美国能源部DOE科技报告的著录格式:①120:②s③DOE complex buried waste characterization assesment: Buried Waste Integrated Demonstration Program.④Kaae, P.S.;Holter, G.M.;Garrett, S.M.K.⑤(Pac. Northwest Lab, Richland, WA USA). ⑥Report⑦1993,⑧PNL-8390;Order No.KE,⑨108PP.⑩(Eng)⑾L Avail.NTIS.⑿From Energy Res. Abstr. 1993, 18(4), Abstr. No. 7975注释:①卷号;②文摘号;③论文题目;④著者姓名;⑤著者工作单位和地址;⑥文献类型标志:本例为报告;⑦报告时间;⑧报告编写与订购号码⑨报告总页码;⑩原文种,英文;⑾科技报告收藏单位。
全称在化学文摘CA第1期文摘前可查到,收藏单位NTIS全称是美国科技信息服务局(National Technical Information Service);⑿刊载报告摘要的刊名、年、卷(期)文摘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