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98门课程为首批浙江大学研究生素养与能力培养型课程建
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代码:045300 )(一级学科:汉语国际教育0453 )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目标是造就在汉语国际推广方面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门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对传统文化有较深厚的素养,对当代国情有较全面的认知,在跨文化交际方面有较强的能力,胜任汉语国际推广工作的高层次人才。
二、学制: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制一般为2年,要求修满34个学分,含毕业教学实践4学分。
三、主要研究方向:第二语言教学。
四、课程学习要求采用课程学习方式,以课堂讲授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实际教学和研究能力。
课程设置如下:1.公共课:(6学分)硕士生英语(2学分)公共政治课(共3学分)公共素质课(1学分)2.学位核心课程:(12学分)详见课程设置3.选修课:(10学分)详见课程设置五、培养环节要求1、读书报告要求:期间撰写4篇读书报告。
2、开题报告要求:开题报告要求能综合体现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解决汉语实际教学问题的能力。
3、专业外语要求:最低要求大学英语六级成绩优秀。
最高要求专业英语八级通过。
4、发表论文要求:按照人文学部相关规定执行。
六、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可不填)围绕学位论文研究文献阅读不少于25篇,其中外文文献阅读不少于10篇。
论文完成经导师认可之后进入答辩程序。
课程设置12整的课程,其编号由学院研究生科统一编写;原方案课程请使用原有编号;公共课由研究生院统一编号。
3、上课学期用季节名称请填写,如“春”、“春夏”(表示连续)、“春或夏”(表示选择)。
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动物科学学院特种经济动物饲养(含蚕、蜂)(代码:090504)(一级学科:畜牧学)一、培养目标:根据我国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在特种经济动物领域掌握蚕、蜂等特种经济动物的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以及生物材料科学等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研究技能,初步具备独立开展科学研究和解决专业技术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和社会工作适应能力的教学、科研、生产和技术管理等方面专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学制:2.5年三、主要研究方向:1、种质资源与分子育种2、生物机能与基因工程3、动物生物反应器4、生物资源高分子材料;5、蚕蜂学四、课程学习要求:研究生应重视课程学习,通过任课教师的讲授、师生讨论、文献阅读、读书报告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自学、思辨、写作、报告等方面的素养,逐步培养独立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鼓励跨学科选修课程。
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不少于24学分,其中共公学位课5学分,专业学位课10学分。
五、培养环节要求1、读书报告要求:完成读书报告4次,其中学科公开1次,读书报告计2学分。
2、开题报告和中期考核要求:第一学年末完成3、专业外语要求:选修一门4、学位论文答辩资格:参照“农生环学部关于硕士研究生申请论文答辩的研究成果基本要求的意见(试行)(农生环学部发【2010】4号)”六、其他:攻读学位期间,应修最低总学分26学分;同等学力或跨学科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确定2-3门本学科本科生主干课程作为补修课程,没有补修成绩或补修课程考试不合格者,不得进入论文答辩,补修课程不记学分。
课程设置浙江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动物科学学院特种经济动物饲养(含蚕、蜂)(代码:090504)(一级学科:畜牧学)一、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在特种经济动物领域掌握蚕、蜂和水生生物等我国特色经济动物及相关产业的发展规律与趋势,具有蚕、蜂和水生生物等特种经济动物的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以及生物材料科学等领域扎实的专业理论和熟练的实验技能,能取得创新性的科学研究成果;具备独立开展科学研究和解决专业技术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的教学、科研、生产和技术管理等方面专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浙江大学研究生核心课程建设项目

拨款意见:暂缓拨款;按计划拨款。
主管领导(签字、盖章):2010年5月 日
浙江大学研究生核心课程建设项目
中 设负 责人
归 属 学 院(系)
浙江大学研究生院制
二О一О年五月
注:本表一式三份,正反面打印。
1.课程建设基本信息
1-1
师资队伍基本信息
姓 名
年龄(岁)
专业技术职称
在教学中承担的任务
1-2
所建课程纳入一级(二级)学科培养方案情况
学科代码
2-4
立项以来课程教学内容调整情况(根据本学科领域发展动态及时调整了哪些教学内容)
2-5
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建设资料(包括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网络课件、授课录像等)收集情况
2-6
课程建设资助经费使用情况
2-7
课程建设下一步计划
2-8
其他需要补充说明的情况
3.中期考核意见
所属学院(系)意见:
结论性意见(在内打√,例:。):
任务完成情况:未完成计划任务;基本按计划完成任务;按计划完成任务。
中期考核结果:不合格;合格;优秀。
建议拨款意见:暂缓拨款;按计划拨款。
主管院长(主任)(签字、盖学院(系)章):2010年5月日
研究生院意见:
结论性意见(在内打√,例:。):
任务完成情况:未完成计划任务;基本按计划完成任务;按计划完成任务。
学科名称
培养类别(博士、直博生、硕士)
课程性质
(学位课、选修课)
1-3
2009—2010学年开课情况
开课学季(春、夏、秋、冬)
选课人数
2.课程建设进展
2-1
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医学院护理学专业(代码:100209 )
(一级学科:临床医学)
一、培养目标:本学科培养适应我国当代卫生保健服务发展需要的,能在临床、社区、家庭等不同领域为各种人群提供高质量的健康服务的高级护理人才。
要求具备相当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扎实的基础医学理论知识,以及现代护理知识和技能,能够应用护理程序,实施整体护理,能够开展健康咨询和健康教育,在临床护理、护理管理、护理教育领域具有独立组织、判断、决策能力,并具备较强的专业信息获取能力和相当的研究能力。
二、学制:2.5年
三、主要研究方向:(1)临床护理;(2)护理管理;(3)护理教育。
四、课程学习要求
最低总学分26学分,其中公共课6学分(含人文素质类课程1学分),专业学位课10学分,专业选修课8学分(本专业至少5学分),读书报告2学分。
五、培养环节要求
1、课程学习:一般要求一年内完成。
2、读书报告:读书报告或seminar 4次,其中至少公开在学科或学院做读书报告1次。
完成累计4次计2学分。
3、开题报告:不迟于第2学年冬学期(12月底前)。
4、中期考核:第2学年夏学期(5月底前)。
5、预答辩、论文答辩:第3学年冬学期。
6、发表论文:详见《浙江大学医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有关规定》。
7、学位论文和文献综述:要求各1篇。
六、其他
专业选修课可以是未作为学位课的专业课,也可在培养方案外选择与学位论文相关的课程1-2门。
课程设置。
浙江大学研究生素养与能力培养型课程

浙江大学研究生素养与能力培养型课程建设效果及教学质量调查问卷亲爱的同学:为帮助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更为针对性的配套措施,进一步提升课程教学质量,请你负责地、如实地填写以下内容。
一、对立项课程建设申报内容及建设过程的评价1、任课教师在开课时是否公布了“课程建设规划”有关内容?(包括具体的素养或能力培养目标、拟采取的针对性配套措施、检验素养或能力培养目标达成度及配套措施有效性的评估指标体系等)□是□否2、你是否清楚本课程需要培养研究生哪些素养或能力?□非常清楚□基本清楚□不清楚3、你认为任课教师所描述的素养或能力培养要求是否恰当?□不恰当,应降低要求□不恰当,应提高要求□基本恰当,但还有改进余地□非常恰当4、为达到上述素养或能力培养目标,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采取了课程立项申报时所论述的针对性配套措施?□没有采取□部分采取□完全采取5、你认为这些针对性配套措施对达到素养或能力培养目标是否有效?□无效□基本有效□相当有效6、这些针对性措施在哪些方面还有改进的余地?□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课程考试考核方式□其他7、为检验选课学生是否达到了素养或能力培养目标,任课教师提出的评估指标体系是否恰当?□不恰当□基本恰当,但还有改进余地□非常恰当8、为评估课程建设过程中所采取针对性配套措施的有效性,任课教师提出的评估指标体系是否恰当?□不恰当□基本恰当,但还有改进余地□非常恰当9、你是否参与了该门课程的建设?□没有参与□有所参与□积极参与二、选课学生学习积极性评价1、为达到预定的素养或能力培养要求,你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是否面临一定的挑战?□没有挑战□有一定挑战□很有挑战2、该门课程任课教师布置的课外学习(课前准备)任务是否适当?□偏少□恰当□偏多□太多3、你课外学习花的时间是否超过了课内学习的时间?□超过□基本相当□少于4、你是否积极参与了课程教学过程中的有关讨论及教学互动环节?□没有机会讨论□有机会讨论,但没有参与□偶尔参与□积极参与三、课程教学质量总体评价1、课程结束后,你认为自己是否达到了课程素养或能力培养的要求和目标?□没达到□基本达到□完全达到2、你认为该门课程学习的必要程度如何?□没必要□有必要□很有必要3、该门课程是否真正体现了研究生课程教学的特色:注重科教结合,强调教学内容的学术性、教学过程的探究性,强化过程及素养或能力考核?□没有体现□有所体现□完全体现4、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对你是否有帮助?□没有帮助□有些帮助□很有帮助5、你是否喜欢该门课程?□不喜欢□一般□很喜欢6、该门课程总体教学质量如何?□较差□一般□较好□很好四、其他评价(请任课教师自行增加自选指标,以进一步科学、合理地自我评估课程建设过程中所采取针对性配套措施的有效性、教学目标即选课学生最终的素养或能力培养的达成度)。
浙大培养方案

浙大培养方案浙江大学(Zhejiang University)是我国一所以工科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其培养方案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专业设置浙大拥有全日制本科专业102个,涵盖了理学、工学、医学、农学、文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历史学、哲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规划进行选择。
2. 基础教育浙大注重学生的基础教育培养,开设了大量的基础必修课程,如高等数学、物理、化学、英语等。
这些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术基础,培养了学生的分析、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专业教育浙大强调专业教育的针对性和实践性。
在选修课方面,学生可以选择专门的专业课程,深入学习相关方向的知识和技能。
同时,学校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如科研、实验、实习、社会实践等,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4. 全人教育浙大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除了专业知识的学习外,还设置了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经济管理等一系列的选修课程,拓宽学生的学科背景和思维广度。
此外,学校还提供了各种校园活动、社团组织、体育运动等丰富多样的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锻炼自己的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
5. 国际交流浙大积极推动国际交流,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机会。
学校与多个国内外知名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学生可以申请参加交换生项目、暑期学校、国际会议等,增加国际视野和体验不同的学术环境。
总的来说,浙江大学的培养方案力求全面、个性化和国际化。
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学术专业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并提供了多种途径和平台,让学生能够充分发展自己的潜力和兴趣,并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浙江大学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浙江大学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动物科学学院农业推广硕士(养殖领域)(代码:470105 )一、培养目标: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养殖领域是与养殖技术推广任职资格密切相关的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领域。
主要为养殖技术研究、应用、开发、推广和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具有综合职业技能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
具体培养要求为:1.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养殖领域)获得者应较好地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热爱祖国,热爱农业,遵纪守法,品德良好,艰苦奋斗,求实创新,积极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发展服务。
2.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养殖领域)获得者应掌握养殖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以及相关的管理、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具有较宽广的知识面,较强的专业技能和技术传授技能,具有创新意识和新型的推广理念,能够独立从事较高层次的养殖业技术推广工作。
3.基本掌握1门外国语,能够阅读本领域的外文资料。
二、学制:全日制,2.5年三、主要研究方向:1. 动物健康养殖与管理2. 饲料生产与营销3. 畜产品加工四、课程学习要求重视课程学习,通过任课教师的讲授、师生讨论、文献阅读、读书报告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自学、思辨、写作、报告等方面的素养,具备独立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鼓励跨学科选修课程。
课程学习不少于24学分,其中公共学位课10学分,专业学位课至少8学分。
五、培养环节要求1、专业实践要求:必须从事不少于1学年的农业推广实践,并结合实践进行论文研究工作。
实践研究期间,进行综合表现考核1次,考核通过者取得相应学分(6学分)。
2、读书报告要求:读书报告2次,其中学科公开1次。
通过后取得相应学分(2学分)。
3、开题报告要求:第一学年完成六、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可不填)1、全日制农业推广养殖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应修最低总学分为32学分,包括课程学习和培养环节。
2、学位论文选题应服务于农业、农村、农民和生态环境建设,论文形式可以是研究论文、项目(产品)设计、调研报告等。
教育部关于公布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的通知-教研函[2007]6号
![教育部关于公布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的通知-教研函[2007]6号](https://img.taocdn.com/s3/m/a8c89206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e6.png)
教育部关于公布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的通知正文:---------------------------------------------------------------------------------------------------------------------------------------------------- 教育部关于公布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的通知(教研函[2007]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中国人民解放军学位委员会,部属各高等学校:为进一步促进和带动高等学校的学科建设,完善学科结构和布局,建立一个全面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高水平学科体系,满足国家和区域发展对人才和知识的需求,我部决定在国家重点学科评选的基础上,从申报学科中再择优确定一批水平较高的学科,作为国家重点学科的培育对象,予以重点扶持。
经研究,审核批准了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现予以公布。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的重要补充,其建设以高等学校和主管部门(或地方政府)为主。
各有关单位要结合本部门、本地区、本单位实际情况,参照《国家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切实做好国家重点(培育)学科的建设与管理,并参照“《国家重点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2007-2010)》编写提纲”的要求,制订各国家重点(培育)学科的建设与发展规划。
各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制订的建设与发展规划是今后评估和下一次申报评审工作的重要依据,请在2007年12月30日前将规划报我部(研究生司)备案。
附件: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分学校)二○○七年十一月四日附件: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名单(2007年批准)学科名称学校名称马克思主义哲学黑龙江大学中国哲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外国哲学浙江大学政治经济学浙江大学经济史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世界经济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新疆大学金融学上海财经大学产业经济学江西财经大学数量经济学东北财经大学法学理论南京师范大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武汉大学经济法学南京大学社会学中山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经济中央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旦大学中山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武汉大学教育学原理山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南京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体育人文社会学华南师范大学运动人体科学华东师范大学民族传统体育学上海体育学院文艺学华中师范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南开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山东大学中国古代文学武汉大学西北师范大学法语语言文学武汉大学日语语言文学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语言文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亚非语言文学北京大学传播学中国传媒大学美术学首都师范大学南京艺术学院电影学北京师范大学历史文献学兰州大学中国古代史郑州大学中国近现代史南京大学世界史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数学同济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应用数学上海交通大学凝聚态物理同济大学四川大学光学中山大学有机化学郑州大学物理化学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北京化工大学人文地理学南京师范大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中山大学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南京大学兰州大学空间物理学武汉大学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北京大学成都理工大学植物学南开大学动物学河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生理学青岛大学微生物学广西大学生态学内蒙古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西南大学系统分析与集成华东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史西北大学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天津大学流体力学西北工业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东南大学江苏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机械设计及理论东华大学车辆工程同济大学光学工程上海理工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精密仪器及机械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物理与化学复旦大学材料学北京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武汉科技大学材料加工工程南昌大学钢铁冶金重庆大学动力机械及工程大连理工大学流体机械及工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上海交通大学山东大学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电工理论与新技术湖南大学物理电子学西安交通大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海军航空工程学院信号与信息处理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邮电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北京科技大学导航、制导与控制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软件与理论浙江大学重庆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电子科技大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华南理工大学岩土工程西南交通大学结构工程福州大学桥梁与隧道工程解放军理工大学水文学及水资源南京大学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工程新疆农业大学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中国海洋大学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中国矿业大学化学工艺郑州大学生物化工浙江大学工业催化浙江工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中国石油大学采矿工程太原理工大学山东科技大学矿物加工工程东北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安全技术及工程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吉林大学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上海海事大学飞行器设计北京理工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中北大学农业机械化工程华南农业大学农业水土工程内蒙古农业大学环境科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环境工程南京大学河海大学昆明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合肥工业大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吉林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河北农业大学福建农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果树学西南大学蔬菜学东北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茶学安徽农业大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山西农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扬州大学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浙江大学基础兽医学吉林大学预防兽医学四川农业大学临床兽医学东北农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内蒙古农业大学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第三军医大学病原生物学中山大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南京医科大学浙江大学郑州大学南方医科大学法医学河北医科大学内科学(消化系病)首都医科大学内科学(内分泌与代谢病)天津医科大学内科学(心血管病)武汉大学内科学(传染病)华中科技大学内科学(消化系病)第三军医大学神经病学上海交通大学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四川大学皮肤病与性病学西安交通大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首都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第四军医大学外科学(普外)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清华大学外科学(普外)哈尔滨医科大学外科学(普外)中南大学外科学(骨外)南方医科大学外科学(普外)第四军医大学外科学(整形)第四军医大学外科学(普外)军医进修学院妇产科学浙江大学眼科学浙江大学第三军医大学肿瘤学广西医科大学麻醉学四川大学口腔基础医学上海交通大学第四军医大学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卫生毒理学第三军医大学中医医史文献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基础华中科技大学药物化学山东大学药物分析学浙江大学药理学华中科技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企业管理上海交通大学技术经济及管理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河海大学农业经济管理浙江大学林业经济管理北京林业大学——结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公示《截面和面板数据分析》等98门课程为首批浙江大学研究生素养与能力培养型课程建设项目的通知
各学部、学院(系),有关单位:
根据《关于浙江大学研究生素养与能力培养型课程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浙大研院〔2016〕31号),经院(系)推荐、专家评审、申报教师互评,确定《截面和面板数据分析》等98门课程为首批浙江大学研究生素养与能力培养型课程建设项目。
现将拟立项建设的课程名单公示如下:
公示期:2017年5月17日至5月24日
公示受理部门:研究生培养处,联系电话:88981406;Email:
yjsy_pyc@
研究生培养处
2017年5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