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筷子资料
一次性筷子的危害

篇一:《一次性筷子的好处与坏处》一次性筷子的发明及好处与坏处一次性筷子是日本人发明的,日本的森林覆盖率高达65%,但他们却不砍伐自己国土上的树木来做一次性筷子,全靠进口。
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不到14%,却是出口一次性筷子的大国。
我国北方的一次性筷子产业每年要向日本和韩国出口150万立方米,减少森林蓄积200万立方米。
(是日本人制造的)好处:方便,实用 \避免交叉传染 \使用方便,清洁卫生.成本低,产量高坏处:漂白使二氧化硫、氯气含量超标影响人体呼吸系统每个人都有在外就餐时使用一次性筷子的经历,还有很多人在外就餐时只愿意使用一次性筷子,认为这样的方式比较卫生、安全。
但最近有研究证明,这种一次性筷子的危害远远大于消过毒的非一次性餐具。
据报道,前不久,香港标准检定中心通过对香港大型饮食集团的各个分店的一次性筷子进行抽取检验,发现所有的筷子中均含有二氧化硫。
香港大学医学院胸肺内科教授曾华德说,如果人体摄入二氧化硫浓度太高,会刺激呼吸系统,导致患过哮喘的食客“旧病复发”。
那么,经常使用一次性筷子对人的健康到底有多大危害呢?记者采访了专门研究一次性餐具的北京环境科学学会副秘书长董金狮。
硫磺、氯气、双氧水,“美白”筷子齐上阵与普通木材的颜色比,很多餐馆的一次性筷子的颜色都格外的白,其实这并不是什么好事。
董金狮告诉记者,正规的一次性筷子所用的原料都是质地比较好的木材,不用经过特殊加工。
但是现在很多小作坊为了降低成本,使用的都是劣质木材,看上去“肤色”就较黑,当然无法受到食者的青睐,但是当他们经过加工处理后就会“改头换面”,登上人们的餐桌。
固态的制作方式是通过硫磺的熏蒸漂白。
但是经过硫磺气体漂白的筷子,其二氧化硫成分会严重超标,而二氧化硫的特性之一就是遇冷会凝固。
因此,人们用这种筷子进餐时,二氧化硫随着空气的流动很容易凝固至呼吸道,咳嗽、哮喘等呼吸道疾病便随之而来。
除此之外,硫磺中含有重金属,例如铅、汞等。
重金属在人体内部是可以堆积的,长时间的累积会造成铅中毒或汞中毒。
一次性筷子

一次性筷子
一次性筷子是一种用于一次性使用的筷子,通常由竹子、木材、塑料等材质制成。
以下是一些关于一次性筷子的特点和使用注意事项:
1.便利性:一次性筷子使用方便,不需要清洗和保养,可以节省时间和精力。
2.卫生性:一次性筷子可以避免食品交叉污染,有利于保障食品安全和卫生。
3.环保性:一次性筷子使用后往往会被丢弃,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因此并不环保。
近年来,一些地区和企业开始推广可降解或可回收利用的一次性筷子,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4.选择材质:在选择一次性筷子时,可以考虑选用竹子或者木材等天然材质制成的筷子,相对于塑料筷子来说更加环保。
5.注意检查:购买一次性筷子时,应该注意检查筷子的质量和卫生状况,确保筷子没有变形、开裂或者污染等问题。
6.适当使用:虽然一次性筷子方便卫生,但不建议长期大量使用,可以适当减少使用频率,避免对环境造成不必要的负担。
总的来说,一次性筷子在特定场合和情况下是一种方便快捷的选择,但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尽量减少使用,提倡使用可重复使用的筷子,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一次性餐具资料

一次性餐具还能用吗?2010年04月02日 08:29:10 来源:健康报不久前,国际食品包装协会秘书长董金狮在北京两家知名饭店用餐后要求打包,之后他将餐盒送往一家专业的检验机构检测。
检测结果让人吃惊:两家饭店餐盒的正己烷蒸发残渣均超过国家标准20倍,而乙酸蒸发残渣则超标近150倍。
随后,董金狮将这两家饭店告上了法庭。
近日,本报记者就一次性餐具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采访。
每年用掉75亿个“黑心餐盒”老宋在他经常光顾的一家川菜馆里用餐后,习惯性地用一次性餐盒将剩菜打包。
他说:“一次性餐盒毕竟只使用一次,应该没有太大卫生问题吧。
”相对于消费者而言,餐饮店经营者更关心的是一次性餐盒的价格。
北京一家烧烤店的老板对记者说:“一次性餐盒只要看上去没有问题,价格合适就可以了。
”据介绍,一次性餐盒根据材质不同分为塑料餐盒,纸质餐盒、淀粉餐盒、植物秸秆餐盒等,他们各自所执行的标准也不尽相同。
从2009年12月1日起,新的国家强制性标准《塑料一次性餐饮具通用技术要求》(GB18006.1-2009)正式实施,这是我国首次为一次性塑料餐饮具制定国家标准。
董金狮说,劣质的一次性塑料餐盒一般都添加了大量的工业级碳酸钙、滑石粉以及石蜡。
这些添加剂在遇到油或酸时会溶出,并会随着食物被人吃进去。
《通用技术要求》规定,4%乙酸蒸发残渣和正己烷蒸发残渣指标均不得高于30mg/L。
经检测,大量添加了工业级碳酸钙、滑石粉以及石蜡的劣质餐盒蒸发残渣指标很难符合标准要求,有的餐盒添加剂甚至超标260多倍,溶出量在8000mg/L以上。
“一只餐盒的总重一般也不过20多克。
也就是说,如果长时间用这种餐盒盛放含有油和醋的食物,人们就会吃掉1/3的餐盒。
”董金狮强调。
根据食品包装行业20多年的数据统计,中国每年消耗的一次性餐盒有150亿个。
如果按照国际食品包装协会2009年发布的数据显示,每年一次性餐盒的合格率还不到一半,这意味着每年消耗的“黑心餐盒”超过75亿个。
《一次性筷子使用调查》

《一次性筷子使用调查》研究性课题开题报告课题活动日志活动时间:10月16日参加活动成员:李明聪陈世益唐大宝杜经财杨有梁正钧林方颖周治中活动内容:一、目的:填写拟定一份开题报告。
二、方式:小组讨论三、过程:成员分工——选题背景——活动目的与意义——研究方法——研究阶段四、结果:通过小组讨论,我们拟定并填写了一份开题报告,研究活动正式立题。
活动时间:9月28日参加活动成员:李明聪陈世益唐大宝杜经财杨有梁正钧林方颖周治中活动内容:一、目的:拟定一活动计划二、方式:小组讨论三、过程:小组讨论——列出活动事项——规定活动顺序——拟定活动计划四、结果:通过小组讨论拟定了一份活动计划,我们将按照计划进行研究活动。
活动时间11月6日参加活动成员:杜经财杨有梁正钧林方颖周治中一、目的:了解同学们对一次性筷子使用看法和认识度。
二、方式:问卷调查三、过程:拟定一份调查问卷——复印成多份问卷——在校内发放问卷——收回问卷——整理统计得出结论四、结果:鉴于前几次访谈均为对学生进行的访问,我们认为这样无法对“一次性筷子使用调查”做出正确的判断。
所以我们决定对学校外餐馆进行一次随机采访。
今天,我们小组成员在学校外某餐馆的老板进行询问该老板表示他们也不希望使用一次性筷子,但是如果使用普通、可反复使用筷子的话就需要耗电的消毒柜、水及人工较多,而且如果是叫外卖的话,这样的筷子就不大合适活动时间:11月18日参加活动成员:李明聪陈世益唐大宝杜经财杨有梁正钧林方颖周治中一、目的:了解人们对一次性筷子使用的看法。
二、方式:实地调查三、过程:到多个饭店店了解一次性筷子使用状况——了解使用的数量——对使用者进行访问——整理得出结论四、结果:通过实地调查访问,收集与课题研究有关的相关资料。
鉴于收集资料的范围广,跨度大,经商量鉴定,我们决定由一至两人为一组分头进行资料收集,主要通过网络,图书馆,杂志,报纸等方式。
并将制定好的开题报告进行上传。
收获到一些具有一定价值的资料,可是有大多数资料与研究课题无关,需改进。
一次性筷子调查报告

一次性筷子调查报告针对一次性筷子的调查报告调查背景在学校食堂用餐时常常发现很多同学吃饭时使用的不是学校为大家准备的餐具而是使用食堂内的一次性筷子,有的同学明明自己有餐具却还是选择使用一次性筷子,而且有时不止一次使用一双,针对这种情况我对我们学校食堂一次性筷子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
调查报告随着全民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于是,面临着繁忙的工作与学业,大多人都没时间做饭或是吃饭时间很短,所以选择方便快捷的事物也就成为了一种生活上的必要,就此一些饭店就因为一次性筷子造价便宜,使用方便和卫生,而代替了普通的筷子。
但是我们不禁要问一次性筷子真的卫生吗,既然饭店是由于一次性筷子的便宜、方便才选择他的,那么我们又怎么能期望他们不会因为便宜而购买卫生不达标的产品呢?经查阅资料得知一次性木筷的生产加工要经过树木砍伐、切断、冲坯等十几道工序,为了让筷子看起来洁白干净,成型的筷子要经硫磺熏,熏不白的还要使用双氧水和硫酸钠浸泡、漂白,然后用滑石粉抛光。
其实对于通常使用的一次性筷子,消费者不能只凭肉眼判断卫生与否,只有通过实验室化验才能检查出来。
专家指出:筷子漂白后,都需要大量的水蒸煮或冲洗。
可在实际制造过程中,并没有人用那么多水。
有报道说:台北市面上93%的一次性筷子,均采用二氧化硫熏蒸的方式漂白,熏蒸的时间越长,筷子越白,闻起来也越酸。
一次性筷子漂白方式一般有三种,运用二氧化硫、过氧化氢或次氯酸钙(钠)进行漂白。
制造者在以二氧化硫熏蒸的方式漂白后,通常忽略水煮步骤。
残留的二氧化硫和其他物质结合便会成为亚硫酸盐,而亚硫酸盐在医学界被认为可能导致哮喘。
经过仔细调查,虽然说一次性筷子好的不过几毛或者是更少的几分钱,而使用后当作垃圾仍掉,但是如果每家饭店一天的使用量近百上千那么他们又怎会去选择贵的买呢。
所以我们并不知道我们使用的一次性筷子的卫生情况。
那也就无所谓卫生不卫生了。
然而一次性筷子确实有其方便的功能,但是为了自身的健康情况建议大家少用甚至不用一次性筷子。
一次性筷子2332危害知多少

#村官曹朝与群众工作#首先,必须了解有关一次性筷子的10组数据——2.中国每年制作800亿双一次性筷子,相当于要砍伐2500万棵生长20年的大树,减少森林面积200万立方米;3.一棵生长了20年的大树,仅能制成3000-4000双筷子,每加工5000双木制一次性筷子要消耗一棵生长30年杨树,全国每天生产一次性木制筷子要消耗森林100多亩,一年消耗3.6万亩;4.中国的森林覆盖率平均仅为18.21%,居世界第130位;5.每双筷子按长度20厘米、宽度1厘米、厚度0.5厘米计算,800亿双筷子可铺满363个天安门广场,首尾相接,可以从地球往返月球21次;6.中国每年消耗一次性木筷子800亿双,每回收3双一次性筷子,就可以生产一张A4纸。
按50人的公司的用纸量计算,做出的纸大概可以使用55万年;7.中国每年生产一次性筷子1000万箱,其中600万箱出口到日韩等国。
日本全年一次性筷子的消耗量约为257亿双,人均消费200双左右。
日本国内一次性筷子的产量仅占3%左右,其余97%都是依靠进口,其中从中国进口的一次性筷子占全部进口量的99%;8.国内有1000多家企业生产一次性筷子,,年消耗木资源近500万立方米;9.全国林木年采伐量约4758万立方米,其中一次性筷子占10.5%,生产筷子的过程中,从圆木到木块再到成品,木材的有效利用率为60%;其次,必须知道一次性筷子的10大危害——“2332危害”2个危害:1.危害呼吸系统。
一次性筷子制作过程中须经过硫磺熏蒸,所以在使用过程中遇热会释放SO2,侵蚀呼吸黏膜;2.危害消化系统。
一次性筷子在制作过程中还要用双氧水漂白,双氧水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对口腔、食道、甚至肠胃造成腐蚀,筷子打磨过程中使用滑石粉,在人体内慢慢累积,增加患胆结石的风险;3个容易:3.容易产生感染。
经过消毒的一次性筷子保质期最长为4个月,一旦过了保质期或者消毒不彻底就会容易感染黄色葡萄菌、大肠杆菌及肝炎等。
使用一次性筷子的调查(小学生调查研究报告作文范文)

使用一次性筷子的调查(小学生调查研究报告作文范文)使用一次性筷子的调查一、一次性筷子对森林的危害在市场上两元就能买到一百双一次性筷子,消耗的远不止宝贵的森林。
一次性筷子是由树木砍伐而成的,对环境保护不利,造成资源浪费。
二、一次性筷子的制作过程、对人体的危害,很多一次性筷子看起来很白净,其实是漂白的。
天天使用的话容易得癌症。
其实一次性筷子是最脏的了。
损害消化功能:一次性筷子在制作过程中使用双氧水漂白,双氧水有强烈的腐蚀性,对口腔、肠道、食道甚至对肠胃照成腐蚀。
打磨过程中使用滑石粉清除不干净,在人体中会慢慢累积,会使人患上胆结石。
病菌感染:经过消毒的一次性筷子保质期最长为四个月,一旦过了保质期很可能带上黄色葡萄菌、大肠杆菌及肝炎病菌。
三、一次性筷子的市场一次性的筷子已经在我们的身边已经很多年了,大家已经对它有了一定的感情,习惯性的用它。
一家早餐店每天平均要用掉200双的筷子,照这样算一家店一年要用掉73000双的筷子,这样的数量真的非常惊人!有关资料显示,3000双一次性筷子等于一棵20年的大树。
我国每年消耗一次性筷子450亿双,耗费木材166万立方米,需要砍伐大约2500万棵大树,减少森林面积200万平方米。
四、我对一次性筷子的认识和了解一直对于环保都没上过什么心,直到前段时间而然在网上看到一段新闻,就是人们对一次性筷子的使用,一次性筷子无处不在!大家都知道使用一次性筷子对大自然、对人体的危害,为什么大家还是在使用?我想这一定有着什么样的关系!我觉得使用一次性筷子要从根源抓起,杜绝了生产,大家才会断了用一次性筷子的念头。
现在的人们喜欢下馆子,但是目前还没有行之有效的方法替代一次性筷子。
如何在使用一次性筷子时不“中毒”呢?现在只能做的是自己让身边的人都能意识到经常使用一次性筷子的危害,还有就是相关单位,机关尽快研发出新的产品来代替一次性筷子的市场,杜绝生产一次性筷子!。
所有一次性筷子的用途

所有一次性筷子的用途一次性筷子,又称木质筷子,一种可以单次使用的餐具,通常由木材或竹子制成。
在中国、日本、韩国、越南等东亚国家,一次性筷子普及度较高,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次性筷子的广泛应用,主要由于其便携、卫生、方便等优点。
当然,对于一次性筷子的利弊问题,也经常在公众场合发生争议。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一次性筷子的用途和相关内容,以期为您提供帮助和解答。
一、快餐店快餐店,是一次性筷子的主要应用场景之一。
对于快餐店而言,大多数食客都是临时顾客,他们通常不会带自己的餐具,因此快餐店会提供一次性筷子作为固定餐具,以保证食客方便用餐并提高店铺卫生质量。
此外,一次性筷子的价格较低,可以减少人力成本,提高快餐店的商业效益。
对于那些想快速抓取食物吃掉的食客而言,一次性筷子也许是一种优质的选择。
二、外卖外卖是一次性筷子的另一种典型使用场景。
随着外卖业务的飞速发展,一次性筷子成为外卖餐厅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以方便地为消费者提供餐具,并提高餐厅的卫生品质。
大多数外卖餐厅会提供一次性筷子、纸巾、塑料袋等物品,确保外卖食品可以更方便、更加卫生、更加实惠地被消费者拿到并食用。
同时,一次性筷子箱还可以对于外卖订单进一步分类、卡落。
三、救灾灾难救援作为另一个典型的应用场合,一次性筷子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在地震、洪涝等自然灾害中,很多地方的电力、水等基础设施都会受到破坏,由此也会影响到食品的储存和加工。
此时,一次性筷子的出现可以保证受灾民众能够方便地采摘、生病患者能够方便地用餐,帮助他们度过困难时期。
在救援物资中,一次性筷子箱也是必不可少的,能够帮助团队更好地协调物资分类、分配以及食品储存。
四、旅游旅游是一次性筷子又一个典型的使用场景。
在长途旅行中,一次性筷子可以作为方便携带的餐饮工具进行使用。
特别是对于那些野外旅行爱好者而言,一次性筷子的便携和轻便优势摆在那里,为旅行者提供方便的餐饮选择。
此外,由于旅行路程常常是注重效率和销售量的,所以在旅游景点和旅游购物点往往设有大量的一次性筷子等餐具等待消费者选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况:一次性筷子是指使用一次就丢弃的筷子,又称“卫生筷”“方便筷”,是社会生活快节奏的产物。
一次性筷子目前主要有一次性木筷和一次性竹筷。
一次性筷子由于卫生方便受到餐饮业的青睐,但是一次性木筷造成大量林地被毁的问题日益凸显。
中国市场各类木制筷子消耗量十分巨大,其中每年消耗一次性木筷子450亿双(约消耗木材166万立方米)。
每加工5000双木制一次性筷子要消耗一棵生长30年杨树,全国每天生产一次性木制筷子要消耗森林100多亩,一年下来总计3.6万亩,而且,虽然说一次性筷子比较方便,但是它并不干净,只是给人一种卫生的错觉。
一次性竹筷由于是用可以再生的竹子制作,经济又环保,越来越被广泛使用,我国还利用出口退税的优惠政策,鼓励用一次性竹筷代替一次性木筷出口,减少木材的使用,保护森林危害1.一次性筷子隐藏四大危害:A损害呼吸功能:一次性筷子制作过程中须经过硫磺熏蒸,所一在使用过程中遇热会释放SO2,侵蚀呼吸道黏膜;B损害消化功能:一次性筷子在制作过程中用双氧水漂白,双氧水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对口腔、食道甚至胃肠造成腐蚀;打磨过程中使用滑石粉,清除不干净,在人体内慢慢累积,会使人患上胆结石。
C病菌感染:经过消毒的一次性筷子保质期最长为4个月,一旦过了保质期很可能带上黄色葡萄菌、大肠杆菌及肝炎病等。
D一次性筷子还有可能产生“温室效应”,因为恶性循环的关系,树少了,二氧化碳会增多,大气层会加厚,热量难以散开,就产生了“温室效应”。
2.一次性筷子的确方便,但卫生不达标、浪费林木资源也是不争的事实。
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每年消耗一次性筷子450亿双,耗费木材166万立方米,需要砍伐大约2500万棵大树,减少森林面积200万平方米。
仅兰州每天消耗一次性筷子150万双,一年要“吃”掉2万棵大树。
因廉价而普及走进市区中低档餐馆、火锅店及小吃摊点,桌上摆放的大多都是些廉价一次性筷子,如果消费者想用质量稍好的筷子或消毒筷,就只能在少许品牌餐馆或高档餐饮场所了。
一位经营炒面馆的朱老板告诉记者,到市场上批发一把六七十双的筷子,算下来每双才0.02元,因为筷子的费用都在成本里核算,属免费为消费者提供,所以价格就是第一位,经营者为了赚钱,当然就去选择那些虽然粗制滥造但很廉价的筷子了。
一家牛肉面馆老板说,选择一次性筷子可以一举两得,第一节约成本,第二筷子使用后还可以生火,不用另外买木材。
作为廉价一次性筷子忠实消费群体的小吃摊点,选择的理由除了市面流通的全是一次性筷子外,更重要的是其“价廉物美”,至于消费者的健康和森林资源的保护,大多数经营者的态度是在利益优先的前提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只能使用别无选择在采访中,大多就餐者表示,随着媒体的不断曝光,老百姓也逐步认识到,美其名曰的卫生筷子其实并不卫生,因为每一双一次性筷子的制作加工都要经过树木的砍伐、切断、冲坯等十几道工序,而且为了让筷子看起来洁白干净,成型的筷子还要经过硫磺熏,熏不白的就用双氧水和硫酸钠再次浸泡、漂白,然后用滑石粉抛光。
市民朱女士说,虽然应该对这些经过化学处理,并在生产加工包括运输、仓储及流通环节根本达不到卫生标准的一次性筷子绝对禁用,但因种种原因而没有替代品,老百姓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还一直在使用。
一位正在陪孙子吃牛肉面的老大妈告诉让者,孙子经常在外面吃饭,她总是不放心,虽然有了消毒碗,可是筷子很不卫生,另外,如此粗制滥造的一次性筷子也会让响当当的金城品牌牛肉面大打折扣。
一次性筷子的由来在日本的各大餐馆、食堂处处可见一次性筷子。
日本全年一次性筷子的消耗量约为257亿双,人均消费200双左右。
同时,日本国内一次性筷子的产量仅占3%左右,其余97%都是依靠进口,其中从中国进口的一次性筷子占全部进口量的99%。
这就是说,日本约96%的一次性筷子来自中国。
早在江户时代,日本人就发明了适合日本饮食习惯的一次性筷子。
到1990年,日本国产一次性筷子的产量达到了240亿双。
与此同时,由于一次性筷子消耗了大量木材,日本国内掀起了一起关于一次性筷子是否破坏森林资源的讨论。
一些厂商于是将目光转向海外。
最初,日本从中国、南非、印度尼西亚和加拿大等国进口一次性筷子。
韩国也曾是日本一次性筷子的主要进口国,但慢慢地,由于韩国国内一次性筷子需求量的增加、木材资源面临枯竭以及国际市场的价格竞争激烈等多种原因,韩国不仅停止了对日出口,还成了一次性筷子的进口国。
最初把一次性筷子介绍到中国的是一名日本商人,中国对日本大量出口一次性筷子也是因为一名日本商人。
上世纪90年代初,当一些日本商人开始开拓海外一次性筷子的加工基地时,一名日本商人首先在中国的东北地区建立了一家小厂。
这家厂子一开始还不是直接利用中国的木材生产出口日本的一次性筷子,而是使用了从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地区进口的白桦木进行加工生产。
后来,看到有利可图,不仅日本商家大量进入中国,以合资方式在华投资设厂,就连中国本地的一些企业也开始转产一次性筷子。
这样,中国的一次性筷子在向日本出口的同时,也开始在国内普及。
中国的一次性筷子对日出口虽然给一些地方带来了收入,也创造了一定的就业机会,但同时也应该看到这项产业给中国带来的问题。
如果按一棵成年树木能够生产出一万双筷子计算,那么中国对日出口的200多亿双一次性筷子至少需要250万棵树,需要砍伐掉数万平方公里的森林。
与日本国内所采用的“间伐”方式不同,中国的森林采伐大都是采用“一采光”式的砍伐方式,应该说这是对现有森林资源的一种毁灭性的采伐。
由于后续植树工作乏力,原本是可再生的森林资源就变成了一次性资源。
这对我国的林业资源是极大的浪费。
中国对日出口一次性筷子是最典型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即为了发展经济进行资源出口型的生产开发,资源过度开发最终导致环境遭到破坏。
当年曾对日出口一次性筷子的许多国家都曾有过这样的经历。
许多国家都是因为森林资源枯竭才不得不退出这一市场竞争的。
在中国的一次性筷子大量进入日本时,日本国内的一些生产企业也向政府提出过诸如限制从中国进口的建议。
日本政府虽然曾在1995年、1996年先后对进口牛肉和猪肉采取过限制措施,但在一次性筷子问题上,日本政府却从1999年年初开始把进口关税由原来的5.2%下调到4.7%.这也反映了日本政府对带有破坏他国资源性质的进口问题所持的态度。
关于中国对日出口一次性筷子的问题,日本政府林野厅虽然一再坚持,利用建设用木材的下脚料和“间伐”木材为原料生产一次性筷子,不是在破坏森林资源,而是在促进有效利用森林资源,但这或许在日本是可行的,放在中国可能就是另外一回事。
因为如果按“间伐”和利用下脚料的方式生产,无疑会增加生产成本,中国企业可能会退出对日出口一次性筷子的队伍。
为了满足对日出口的需求,中国的制筷企业不得不消耗掉大量木材,中国北方森林因此正在遭到破坏。
这就意味着日本在对他国资源进行掠夺。
小筷子“白筷子”是工业原料煮出来的湖南省怀化市是一次性筷子的主要产地之一,这里大大小小的一次性筷子厂有4 0多家,年产量达到10亿双以上。
在会同县肖家乡一家筷子厂,记者见识了一次性筷子的整个生产过程。
制造过程中惊现化工原料工人先将竹子截成段、再用机器打成毛坯,然后放在烤房烘干。
烘干之后的筷子毛坯,被一层塑料布盖得严严实实,底下不时冒出阵阵白烟,发出刺鼻的味道。
该厂工人告诉我们,他们正在用硫磺熏筷子以便让筷子更白,并防止它发霉。
记者发现,他们使用的硫磺是工业硫磺,属化工原料,在熏蒸过程中会产生二氧化硫残留,而他们熏筷子的过程要有两天。
熏过硫磺之后,再经过对毛坯进行削制,筷子就成型了。
为了使筷子手感更光滑,还得进行抛光,记者看到,在抛光机里的不光是筷子,还有一块块白色的东西。
工人告诉我们,这是石蜡。
石蜡,含有多环芳烃,是石油冶炼过程中的低端产物。
就这样,用石蜡抛光之后,筷子就被放进一个个装过化肥的袋子里等待出厂。
发霉筷子煮白了再卖在调查过程中,记者还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一些已经发霉变质的黑筷子并没有被扔掉,而是还要被进一步加工处理。
在湖南怀化西冲村,记者就看到了黑筷子被煮白的一幕。
而这家老板告诉我们,他们使用的漂白剂就是双氧水,一锅要倒上四十斤。
工业双氧水,具有很强的腐蚀性和漂白作用。
经过工业双氧水煮过的黑筷子果然变白了,为了使双氧水发挥更大的功效,有的人还要再添加另外一种化学原料——无水焦磷酸钠。
记者了解到,用工业双氧水将发霉变质的筷子煮白了再卖,已经成了行业内公开的秘密。
经过这些化工原料的加工处理,一次性筷子上会产生多种化学残留,长期摄入这些化学残留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然而记者在湖南怀化、江西宜丰走访了大大小小30多家筷子厂,所到之处,没有一家对筷子进行消毒处理。
一次性筷子有残留物超标早在2005年,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就已经联合出台了一次性筷子的国家标准,在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中,只有二氧化硫被允许有一定残留,且具体残留量有着严格的限制,但这一标准早已被这些厂家抛在脑后。
连厂家自己也承认,“现在的一次性筷子大多数都会有残留物超标的情况”而这样的“卫生筷子其实是很不卫生的”。
筷子就这样从厂家到了批发商手里,有的经过包装被批发到了全国各地,最后进入中小型餐厅,有的则被批发到一些加工厂做成一次性餐具。
在湖南怀化,记者就遇见了为餐具加工厂供货的批发商马连森。
据他介绍,像吉利来、秋天、特普等餐具品牌,都在用他的筷子,筷子进了餐具厂后由餐具厂消毒。
就这样,没有任何人进行消毒处理的一次性筷子,最终以消毒餐具的面目出现在我们面前。
极不环保的“一次性用品”越来越多的“一次性用品”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
然而,从环保的角度看,在这方便、快捷的背后是大量资源的浪费与垃圾的堆积,带来了无穷的后患,据调查,目前国内有上千家企业生产木制筷子,年消耗木资源近500万立方米。
全国林木年采伐量约4758万立方米,这些筷子就占了10.5%.生产筷子的过程中,从圆木到木块再到成品,木材的有效利用率有60%.正规的一次性筷子所用的原料都是质地比较好的木材,不需要特殊加工。
但是现在很多小作坊为了降低成本,使用的都是劣质木材,看上去“肤色”较黑,这不太美的颜色当然无法受到食用者的青睐。
因此,小作坊生产者经加工处理后的一次性筷子,马上就会“改头换面”,堂而皇之地登上了人们的餐桌。
一次性筷子有两种制作方法,固态的制作方式是通过硫磺的熏蒸漂白。
经过硫磺气体漂白的筷子,其二氧化硫会严重超标,而二氧化硫的特性之一就是遇冷会凝固。
因此,人们用这种筷子进餐时,二氧化硫随着空气的流动很容易凝固至呼吸道,咳嗽。
哮喘等呼吸道疾病便随之而来。
除此以外,硫磺中含有重金属,例如:铅。
汞等……重金属在人体内部是可以堆积的,长时间的累积会造成铅中毒或汞中毒。
液态加工的筷子的方法是通过氯气或者双氧水漂白,特别是氯气,它不仅容易造成人体内的胆结石,而且含有曾经让人们谈之色变的二恶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