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概念及计算

合集下载

有功功耗、无功功耗、视在功耗概念及计算

有功功耗、无功功耗、视在功耗概念及计算

有功功耗、无功功耗、视在功耗概念及计

概述
在电力系统中,功耗是一个重要概念,可以分为有功功耗、无功功耗和视在功耗。

了解这些概念及其计算方法对于电力工程师和用户来说都非常重要。

有功功耗
有功功耗是指在电路中由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的功率。

它是电路中产生实际效果的能量,如产生热量、产生光线等。

有功功耗可以通过电器功率表或电能表直接测量。

无功功耗
无功功耗是指在电路中由于电能来回流动而没有产生实际效果的功率。

它是与电压和电流之间的相位差有关的功率,常用于一些电力设备的运行中,如电动机、变压器等。

无功功耗无法通过电器功率表直接测量,通常需要使用功率因数表或无功电能表来计算。

视在功耗
视在功耗是指电路中总的功率,包括有功功耗和无功功耗。

它表示电路中所需的全部电力。

视在功耗可以通过电压和电流的乘积来计算,单位为伏安(VA)或千伏安(kVA)。

计算方法
对于有功功耗,可以使用电器功率表或电能表直接测量。

对于无功功耗,需要使用功率因数表或无功电能表进行计算。

视在功耗的计算方法为将电压和电流的乘积相加。

结论
有功功耗、无功功耗和视在功耗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概念。

了解这些概念及其计算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使用电力。

什么是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功率三角形及三相电路的功率如何计算

什么是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功率三角形及三相电路的功率如何计算

什么是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功率三角形及三相电路的功率如何计算-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什么是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及功率三角形三相电路的功率如何计算什么是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及功率三角形三相电路的功率如何计算一、有功功率在交流电路中,凡是消耗在电阻元件上、功率不可逆转换的那部分功率(如转变为热能、光能或机械能)称为有功功率,简称“有功”,用“P”表示,单位是瓦(W)或千瓦(KW)。

它反映了交流电源在电阻元件上做功的能力大小,或单位时间内转变为其它能量形式的电能数值。

实际上它是交流电在一个周期内瞬时转变为其他能量形式的电能数值。

实际上它是交流电在一个周期内瞬时功率的平均值,故又称平均功率。

它的大小等于瞬时功率最大值的1/2,就是等于电阻元件两端电压有效值与通过电阻元件中电流有效值的乘积。

二、无功功率在交流电路中,凡是具有电感性或电容性的元件,在通过后便会建立起电感线圈的磁场或电容器极板间的电场。

因此,在交流电每个周期内的上半部分(瞬时功率为正值)时间内,它们将会从电源吸收能量用建立磁场或电场;而下半部分(瞬时功率为负值)的时间内,其建立的磁场或电场能量又返回电源。

因此,在整个周期内这种功率的平均值等于零。

就是说,电源的能量与磁场能量或电场能量在进行着可逆的能量转换,而并不消耗功率。

为了反映以上事实并加以表示,将电感或电容元件与交流电源往复交换的功率称之为无功功率。

简称“无功”,用“Q”表示。

单位是乏(Var)或千乏(KVar)。

无功功率是交流电路中由于电抗性元件(指纯电感或纯电容)的存在,而进行可逆性转换的那部分电功率,它表达了交流电源能量与磁场或电场能量交换的最大速率。

实际工作中,凡是有线圈和铁芯的感性负载,它们在工作时建立磁场所消耗的功率即为无功功率。

如果没有无功功率,电动机和变压器就不能建立工作磁场。

三、视在功率交流电源所能提供的总功率,称之为视在功率或表现功率,在数值上是交流电路中电压与电流的乘积。

视在功率有功功率与无功功率的计算公式

视在功率有功功率与无功功率的计算公式

视在功率有功功率与无功功率的计算公式
一、视在功率
视在功率是电路中所消耗或产生的总功率,它是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矢量和。

视在功率的单位是伏安(VA),通常用 S 表示。

二、有功功率
有功功率是电路中实际转换成其他形式能量的功率,它是电路中真实的能量转换部分。

有功功率的单位是瓦特(W),通常用 P 表示。

三、无功功率
无功功率是电路中不进行能量转换的功率,它是电路中虚拟的能量流动部分。

无功功率的单位也是瓦特(W),通常用 Q 表示。

四、视在功率的计算公式
视在功率的计算公式是:
S = P + jQ
其中,S 表示视在功率,P 表示有功功率,Q 表示无功功率。

五、有功功率的计算公式
有功功率的计算公式是:
P = S * cosθ
其中,P 表示有功功率,S 表示视在功率,θ 表示电路中电压和电流的相位差。

六、无功功率的计算公式
无功功率的计算公式是:
Q = S * sinθ
其中,Q 表示无功功率,S 表示视在功率,θ 表示电路中电压和电流的相位差。

七、总结
视在功率是电路中消耗或产生的总功率,有功功率是实际转换成其他形式能量的功率,无功功率是不进行能量转换的功率。

视在功率、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计算公式来表示。

以上是视在功率、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计算公式的介绍。

通过理解和应用这些计算公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电路中的功率转换和能量流动。

对于电力工程、电子工程等领域的工作者来说,掌握这些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希望本文对读者有所帮助。

无功功率,有功功率,视在功率,三者之间的关系

无功功率,有功功率,视在功率,三者之间的关系

无功功率,有功功率,视在功率,三者之间的关系?1、有功功率:在交流电路中,凡是消耗在电阻元件上、功率不可逆转换的那部分功率(如转变为热能、光能或机械能)称为有功功率,简称“有功”,用“P”表示,单位是瓦(W)或千瓦(KW)。

它反映了交流电源在电阻元件上做功的能力大小,或单位时间内转变为其它能量形式的电能数值。

实际上它是交流电在一个周期内瞬时功率的平均值,故又称平均功率。

它的大小等于瞬时功率最大值的1/2,就是等于电阻元件两端电压有效值与通过电阻元件中电流有效值的乘积。

2、无功功率:为了反映以下事实并加以表示,将电感或电容元件与交流电源往复交换的功率称之为无功功率。

简称“无功”,用“Q”表示。

单位是乏(Var)或千乏(KVar)。

在交流电路中,凡是具有电感性或电容性的元件,在通电后便会建立起电感线圈的磁场或电容器极板间的电场。

因此,在交流电每个周期内的上半部分(瞬时功率为正值)时间内,它们将会从电源吸收能量用建立磁场或电场;而下半部分(瞬时功率为负值)的时间内,其建立的磁场或电场能量又返回电源。

因此,在整个周期内这种功率的平均值等于零。

就是说,电源的能量与磁场能量或电场能量在进行着可逆的能量转换,而并不消耗功率。

无功功率是交流电路中由于电抗性元件(指纯电感或纯电容)的存在,而进行可逆性转换的那部分电功率,它表达了交流电源能量与磁场或电场能量交换的最大速率。

实际工作中,凡是有线圈和铁芯的感性负载,它们在工作时建立磁场所消耗的功率即为无功功率。

如果没有无功功率,电动机和变压器就不能建立工作磁场。

3、视在功率:交流电源所能提供的总功率,称之为视在功率或表现功率,在数值上是交流电路中电压与电流的乘积。

视在功率用S表示。

单位为伏安(VA)或千伏安(KVA)。

它通常用来表示交流电源设备(如变压器)的容量大小。

视在功率即不等于有功功率,又不等于无功功率,但它既包括有功功率,又包括无功功率。

能否使视在功率100KVA的变压器输出100KW的有功功率,主要取决于负载的功率因数。

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

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

有功功率 (active power)定义:一个周期内瞬时功率的积分平均值。

对于正弦电压及电流,复功率的实部即有功功率:。

对于非正弦周期电压及电流,有功功率是直流分量功率及基波和谐波有功功率之总和:。

有功功率----电能用于做功被消耗,它们转化为热能、光能、机械能或化学能等,称为有功功率;又叫平均功率。

交流电的瞬时功率不是一个恒定值,功率在一个周期内的平均值叫做有功功率,它是指在电路中电阻部分所消耗的功率,以字母P表示,单位瓦特。

电力系统频率与有功功率的关系:频率、电压是电网电能质量的二大指标。

频率变化原因:负荷变动导致有功功率的不平衡。

变化过程:负荷变化→发电机转速变化→频率变化→负荷的调节效应→新频率下达到平衡。

消除偏移:原动机输入功率大小随负荷变动而改变.无功功率计算公式无功功率=I*U*sinφ,单位为乏或千乏.有功功率计算公式有功功率P=IUCOSφ其实有功功率P、无功功率Q、视在功率S就是一直角三角形的三条变:S为斜边,P、Q为两直角变,P、Q就是把S正交分解出来的两个分量;P^2+Q^2=S^2(勾股定理)。

功率因数就是P/S,也就是cosθ,θ就是相角,即电压与电流之间的夹角;无功功率是建立和维持旋转磁场所消耗的一种功率,在一般用电设备中,只有牵涉到电机旋转设备才消耗无功。

功率因素是多少时最为理想?一般来说越少越好,但也存在经济问题,因为补偿无功的电容器要钱的,功率因素提高到0.95左右已经很好了,再提高帮助也不大。

有功功率是电流通过用电器做功的功率视在功率是用电器电流与电压的简单乘积例如:220伏交流电通过一个灯泡,电流是0.5安,则:有功功率:220*0.5=110瓦视在功率:220*0.5=110瓦220伏交流电通过一个电机,电流表指示电流为0.5安,则:有功功率:220*0.5*功率因数,小于110瓦(80-90瓦)视在功率:220*0.5=110瓦功功率是保持用电设备正常运行所需的电功率,也就是将电能转换为其他形式能量(机械能、光能、热能)的电功率。

什么是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功率三角形及三相电路的功率如何计算

什么是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功率三角形及三相电路的功率如何计算

什么是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及功率三角形?三相电路的功率如何计算?
视在功率(S)、有功功率(P)及无功功率(Q)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功率三角形来表示,如下图所示。

它是一个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分别为Q与P,斜边为S。

S与P之间的夹角Ф为功率因数角,它反映了该交流电路中电压与电流之间的相位差(角)。

各种功率有如下关系式
五、三相交流电路中的功率计算
对于三相对称负载来说,不论是Y形接法还是△形接法,其功率的计算均可按下式进行:
如果三相电路的负载不对称,则上述公式不能使用,这时必须用三个单相电路功率相加的方法计算三相总功率。

什么叫功率三角型
“功率三角形”是表示视在功率S、有功功率P和无功功率Q三者在数值上的关系,见右图。

其中φ是u(t)与i(t)的相位差,也称功率因数角。

由功率三角形可得
P=Scosφ
Q=Ssinφ=Ptgφ
对于三相电路
P=√3UIcosφ
Q=√3UIsinφS=√3UI=√P2+Q2
如何用电脑中的计算机计算开方
打开计算器,在查看中选“科学型”,进入后选十进制,再选Inv,输入要开方的数,再点x^2,此为开平方的方法。

输入数后选x^3就可以开立方根了。

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概念及计算

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概念及计算

一、有功功率在交流电路中,凡是消耗在电阻元件上、功率不可逆转换的那部分功率(如转变为热能、光能或机械能)称为有功功率,简称“有功”,用“P”表示,单位是瓦(W)或千瓦(KW)。

它反映了交流电源在电阻元件上做功的能力大小,或单位时间内转变为其它能量形式的电能数值。

实际上它是交流电在一个周期内瞬时转变为其他能量形式的电能数值。

实际上它是交流电在一个周期内瞬时功率的平均值,故又称平均功率。

它的大小等于瞬时功率最大值的1/2,就是等于电阻元件两端电压有效值与通过电阻元件中电流有效值的乘积。

二、无功功率在交流电路中,凡是具有电感性或电容性的元件,在通过后便会建立起电感线圈的磁场或电容器极板间的电场。

因此,在交流电每个周期内的上半部分(瞬时功率为正值)时间内,它们将会从电源吸收能量用建立磁场或电场;而下半部分(瞬时功率为负值)的时间内,其建立的磁场或电场能量又返回电源。

因此,在整个周期内这种功率的平均值等于零。

就是说,电源的能量与磁场能量或电场能量在进行着可逆的能量转换,而并不消耗功率。

为了反映以上事实并加以表示,将电感或电容元件与交流电源往复交换的功率称之为无功功率,简称“无功”,用“Q”表示。

单位是乏(Var)或千乏(KVar)。

无功功率是交流电路中由于电抗性元件(指纯电感或纯电容)的存在,而进行可逆性转换的那部分电功率,它表达了交流电源能量与磁场或电场能量交换的最大速率。

实际工作中,凡是有线圈和铁芯的感性负载,它们在工作时建立磁场所消耗的功率即为无功功率。

如果没有无功功率,电动机和变压器就不能建立工作磁场。

三、视在功率交流电源所能提供的总功率,称之为视在功率或表现功率,在数值上是交流电路中电压与电流的乘积。

视在功率用S表示。

单位为伏安(VA)或千伏安(KVA)。

它通常用来表示交流电源设备(如变压器)的容量大小。

视在功率即不等于有功功率,又不等于无功功率,但它既包括有功功率,又包括无功功率。

能否使视在功率100KVA的变压器输出100KW的有功功率,主要取决于负载的功率因数。

视在功率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的公式

视在功率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的公式

视在功率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的公式视在功率、有功功率、无功功率是电力系统中常见的概念。

在电力系统中,电能的传输和利用是非常重要的,而功率则是描述电能传输和利用的基本物理量。

因此,了解视在功率、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对于电力系统的设计、运行和维护都非常重要。

一、视在功率视在功率是指电路中电压和电流的乘积,它的单位是伏安(VA)。

视在功率反映了电路中电能的总量,它包括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

视在功率的计算公式如下:S = U × I其中,S表示视在功率,U表示电路中的电压,I表示电路中的电流。

视在功率是电路中电能传输的总量,它不仅包括有功功率,还包括无功功率。

因此,视在功率可以用来描述电路的总负荷。

在电力系统中,我们通常使用视在功率来表示发电机、变压器和负载的容量。

二、有功功率有功功率是指电路中实际转化为有用功的电能的功率,它的单位是瓦特(W)。

有功功率反映了电路中电能的实际利用情况。

有功功率的计算公式如下:P = U × I × cosφ其中,P表示有功功率,U表示电路中的电压,I表示电路中的电流,cosφ表示电路中的功率因数。

有功功率是电路中实际转化为有用功的电能的功率。

在电力系统中,我们通常使用有功功率来表示发电机、变压器和负载的实际功率。

三、无功功率无功功率是指电路中不产生有用功的电能的功率,它的单位是乏特(Var)。

无功功率反映了电路中电能的浪费情况。

无功功率的计算公式如下:Q = U × I × sinφ其中,Q表示无功功率,U表示电路中的电压,I表示电路中的电流,sinφ表示电路中的无功功率因数。

无功功率是电路中不产生有用功的电能的功率。

在电力系统中,我们通常使用无功功率来表示电路中的无功负载。

四、功率因数功率因数是指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之间的比值,它的取值范围是0~1。

功率因数反映了电路中有用功的利用情况。

功率因数的计算公式如下:cosφ = P / S其中,cosφ表示功率因数,P表示有功功率,S表示视在功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概念及计算
一、有功功率
在交流电路中,凡是消耗在电阻元件上、功率不可逆转换的那部分功率(如转变为热能、光能或机械能)称为有功功率,简称“有功”,用“P”表示,单位是瓦(W)或千瓦(KW)。

它反映了交流电源在电阻元件上做功的能力大小,或单位时间内转变为其它能量形式的电能数值。

实际上它是交流电在一个周期内瞬时转变为其他能量形式的电能数值。

实际上它是交流电在一个周期内瞬时功率的平均值,故又称平均功率。

它的大小等于瞬时功率最大值的1/2,就是等于电阻元件两端电压有效值与通过电阻元件中电流有效值的乘积。

二、无功功率
在交流电路中,凡是具有电感性或电容性的元件,在通过后便会建立起电感线圈的磁场或电容器极板间的电场。

因此,在交流电每个周期内的上半部分(瞬时功率为正值)时间内,它们将会从电源吸收能量用建立磁场或电场;而下半部分(瞬时功率为负值)的时间内,其建立的磁场或电场能量又返回电源。

因此,在整个周期内这种功率的平均值等于零。

就是说,电源的能量与磁场能量或电场能量在进行着可逆的能量转换,而并不消耗功率。

为了反映以上事实并加以表示,将电感或电容元件与交流电源往复交换的功率称之为无功功率,简称“无功”,用“Q”表示。

单位是乏(Var)或千乏(KVar)。

无功功率是交流电路中由于电抗性元件(指纯电感或纯电容)的存在,而进行可逆性转换的那部分电功率,它表达了交流电源能量与磁场或电场能量交换的最大速率。

实际工作中,凡是有线圈和铁芯的感性负载,它们在工作时建立磁场所消耗的功率即为无功功率。

如果没有无功功率,电动机和变压器就不能建立工作磁场。

三、视在功率
交流电源所能提供的总功率,称之为视在功率或表现功率,在数值上是交流电路中电压与电流的乘积。

视在功率用S表示。

单位为伏安(VA)或千伏安(KVA)。

它通常用来表示交流电源设备(如变压器)的容量大小。

视在功率即不等于有功功率,又不等于无功功率,但它既包括有功功率,又包括无功功率。

能否使视在功率100KVA的变压器输出100KW的有功功率,主要取决于负载的功率因数。

四、功率三角形
视在功率(S)、有功功率(P)及无功功率(Q)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功率三角形来表示,如下图所示。

它是一个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分别为Q与P,斜边为S。

S与P之间的夹角Ф为功率因数角,它反映了该交流电路中电压与电流之间的相位差(角)。

S=(KVA)全功率(视在功率)P=(KW)有功功率Q=(Kva)无功功率
各种功率之间有如下关系式:
五、三相交流电路中的功率计算
对于三相对称负载来说,不论是Y形接法还是△形接法,其功率的计算均可按下式进行:
如果三相电路的负载不对称,则上述公式不能使用,这时必须用三个单相电路功率相加的方法计算三相总功率。

功率因数表的正确接线
图1所示为三相功率因数表表后接线柱情况及接线方法示意。

三个电压接线柱分别标有U A、U B、U C、两个电流接线柱务标有I A,意思是功率因数表所取电流应与左边电压接线柱所接电压同相。

并且与负荷电流同方向的电流互感器二次电流应以标有*号的接线柱流入,从另一个接线柱流出。

左边电压接线柱也标有*号,也是说明此电压应与电流同相。

下面通过一个实例来具体介绍一下功率因数表的正确接线方法。

图2是一个低压母线示意简图。

准备在电容柜上安装一只三相功率因数表,由于安装位置有限,为功率因数表取电流的电流互感器安装在中相。

由于电流互感器安装在中相(绿相),则电压接线柱左边那个应接绿色相电压。

然后以绿色相为U A,用相序表测定黄、绿、红三相电压的相序,结果是绿一黄一红为正相序。

图2中括号所标的U A、U B、U C即为相序表测定的结果.则在中间的电压接线柱应接黄相电压.右边的电压接线应接红色相电压。

电压线接好后,
再看电流线怎样连接。

由于电流直感器的极性标注法是减极性的,即一次电流从L1端流人互感器,则互感器的二次电流从K1端流出,所以就应把电流互感器的K1端与功率因数表的标有*号的电流接线往相连,K2端与另一电流接线柱相连。

这样就相当于负荷电流流入了标有*号的电流接线柱(如图2中箭头方向所示)。

虽然功率因数表装在电容柜上,但它反映的是低压总母线上的功率因数,故电流互感器应安装在总母线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