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12讲义第3节 大气的压强
大气压强+课件+2023-2024学年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谢谢观看!
考点解读
(2) 将简易气压计从四楼移到一楼过程中 , 发现玻璃管内水 柱 下降 ( 选填 “ 下降 ”或“ 上升”) , 说明_大__气__压__随__高__度__ __的__减__小__而__增__大__________。 (3) 小明将简易气压计放在阳光下 , 过一会儿 , 他发现玻璃 管内水柱发生了变化 , 该现象说明 , 简易气压计的测量结果 会受到 温度 影响。
达标检测
7. (2022∙膝州二模) 用如图所示装置粗略测量大气压的 值 。把吸盘用力压在玻璃上排出吸盘内 的空气 , 吸盘 压在玻璃上的面积为4×10-4 m2。轻轻向挂在吸盘下的小 桶内加沙子。吸盘刚好 脱落时 , 测出吸盘、小桶和沙子 的总质量为3.2 kg。则大气对吸盘的压力为 32 N (g 取 10 N/kg) , 大气压的测量值为 8×104 Pa 。若吸盘内的空 气不能完全排出 , 则大气压的测量值比实际值偏 小 。
考点解读
【例2】 如图所示,瓶子的瓶口直径略小于鸡蛋,在瓶 底铺一层沙子,点燃浸过酒精的棉花并放入瓶中,再用 剥了壳的熟鸡蛋堵住瓶口,结果熟鸡蛋 掉进瓶内 。这个 小实验说明在我们的周围存在着 大气压强。
考点解读
考点二 大气压的测量 【 例3】 小李用实验测量当地的大气压值。他向长约1 m且一端封闭的玻璃管中灌满水银,用手指堵住管口, 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放开手指,管内水银面下降到一 定高度时就不再下降,如图所示(g 取10 N/kg)。 (1) 已知水银的密度为13. 6 x103 kg/m3, 则当地的大气压为 9.52 x104 Pa。
考点解读
考点三 大气压的应用 【例5】 我们身边看似“轻小”的空气,其实有着大大的 力量,能够帮助我们完成很多工作。下列没有利用大气压 的是( C )
第3节 大气的压强(第三课时)

③ 草原上的鼠洞
由于各洞口突出地 面的高度各不同, 较低的洞口处空气 流速慢、压强大, 较高的洞口处空气 流速快、压强小; 这样,洞穴内的空 气在气压作用下自 然流动,从而改进 洞穴内的通风状况。
改进洞穴内的通风状况
土堆
④ 掉不下来的乒乓球 把乒乓球放在漏斗里,对 着漏斗嘴使劲向下吹气, 可见乒乓球只是在漏斗里 跳动,而不会掉下来。 当对着漏斗使劲吹气时, 产生一股向下的气流,因 为漏斗上小下大,因此上 方的流速较大,下方的流 速较小,这样乒乓球上部 的气压小于下部的气压,所以乒乓球掉不下来。
注 意 :压力锅的使用有比较严格的要求 , 如果违反操作要求,容易造成危险。
列车站台上,都标有一道平行于铁轨的直线, 叫做安全线(如图)。当列车驶过时,旅客 必须站在这条线外,以保证人体与铁轨有足 够的距离。你知道这一要求的科学原理吗?
七、气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如图所示,双手分别捏着两张纸条的一端, 使它们垂挂在胸前,沿两张纸条中间向下吹气。 你预测的现象是什么?实验结果你看到了什么 现象?如何解释? 纸条向中间合拢。 纸条内侧受到的 压强小于外侧受 到的压强。
3、气压与流速关系可以解释许多现象
① 高速公路上飙车会使汽车“发飘”,难以控 制方向,请分析其原因?
导流板(尾翼)
导流板(尾翼)除了增加汽车的美观以外, 还具有增加汽车 行驶稳定性的功能。特别是在高速行驶时,气流通过尾翼会产 生一个下压力,从而减少了气流通过车身所产生的提升力。
② 强风会吹翻雨伞、屋顶。
⑤ 来回滚动的乒乓球
如图 2-37所示,将两只相同的杯子口对口,相隔约1厘 米,放在水平桌面上,其中一只杯中放一只乒乓球。用 双手扶稳两只杯子,沿垂直于两杯的轴线的方向,对着 两只杯口之间的空隙快速吹一口气,你将发现乒乓球会 从原来的杯中滚出来,进入另一只杯中。再吹一口气, 乒乓球将又滚回原来的杯中,如此循环往复。 吹气时,杯口空气的流速较大, 压强较小,乒乓球两侧受到的 压强不相同,就会被压到杯口。 当乒乓球运动到杯口后,由于 惯性,会继续向另一个杯内运 动。而当球处于另一个杯内时, 再吹气,就循环往复。
大气的压强

1、将烧瓶中的水加热至沸腾,再用注射器缓缓地向
内充气,使瓶内的气压增大,看到什么现象? 沸腾
的水,停止了沸腾
。
2、待水沸腾后,移去酒精灯,水温稍降,用注射器
抽出部分气体,瓶内的气压降低,又看到了什么?
已经停止了沸腾 重新开始沸腾起来。
得出结论:
当气压减小时,液体的沸点会降低; 当气压增大时,液体的沸点升高。
大气的压强(PPT优秀课件)
大气的压强(PPT优秀课件)
随着高度的增加,空气稀薄, 气压减小
同一高度不同区域的大气压数值是否一 定相同? 同一地点不同时间大气压一定相同吗
大气的压强(PPT优秀课件)
大气的压强(PPT优秀课件)
多阴雨天气,空 气从下往上流动
多晴朗天气,空 气从上往下流动
高压区:相同高度上,气压高的区域 低压区:相同高度上,气压低的区域
高压区、低压区的气流方向有什么特点? 天气如何?
大气的压强(PPT优秀课件)
大气的压强(PPT优秀课件)
在低压区多阴雨天气,人的心情 会怎么样?而在高压区多晴朗天 气,人的心 Nhomakorabea又会怎么样?
气压高,晴朗天气心情舒畅;气压低,阴雨天气感到疲 倦和心情不宁。
大气的压强(PPT优秀课件)
大气的压强(PPT优秀课件)
大气的压强(PPT优秀课件)
复习 大气压强(大气压): 大气会向各个方向、对处于其 中的物体产生压强。
大气压的大小跟大气的密度直接相关。大气的密 度随高度而减小,所以高度越高,大气压越小。
大气的压强(PPT优秀课件)
大气的压强(PPT优秀课件)
第3节大气的压强(2) ---大气压的作用与影响
大气的压强(PPT优秀课件)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2.3-大气的压强-课件

实验: 1. 在玻璃杯里盛满水, 在杯口覆盖一张硬纸 片,先用左手托住纸 片,将杯子倒转过来。 当左手拿开后,水是 否会流出来?
当手拿开以后, 水不 会流出来,这是什么原 因呢? 这是因为大气压从 下方牢牢的把水压 在密封的杯中。
现在我们改变杯子方向观察实现现象。
这么大的大气压,我们为什么没有受压的 感觉呢? 因为人对环境的适应,人的体内也有压 强,它抗衡着体外的大气压。
一、大气压强的定义 大气对浸在它内部的物体会产生压强,这个 压强称为大气压强,简称为大气压。 二、大气压强的方向 —— 各个方向
三、大气压强的大小 约为76厘米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大气压强的数值 为1.01×105帕
内侧空气流速 大,压强小
外侧空气 流速小, 气压大
向 两 张 纸 中 间 吹 气
站台标志线
行驶的火车和人之间的气流速度 大,压强变小。人外侧的大气压 大于火车和人之间的气压。这种 情况下,会使人大气压挤到火车 前,这样非常危险。
一、气体的流速与压强的关系
气体的流速越大,压强越小
气体的流速越小,压强越大
大气压是经常变化的
大气压对天气有什么影响呢?
低气压 高气压
气压图 水平方向 四周向中心流动 中心向四周流动 从上往下流动 垂直方向 从下往上流动 天气 多阴雨天气 多晴朗天气
为什么低压区多阴雨天?高压区多晴天?
由于空气的上升,使地表面的气压下 降,形成低气压;而上升的空气中都含有 一定量的水蒸气,由于气温随高度的升高 而下降,水汽逐渐凝结,在高空形成云, 云积聚后可能形成降水。反之,如果大气 下沉,地表面气压加大形成高气压,由于 高空气体下沉遇热不会出现水汽的凝结, 也就不会出现结云,故是晴燥天。
第3节 大气的压强

目标三:知道测出大气压值的实验是托里拆利实验 ,明确 实验的方法原理
1、观看实验录像,弄清操作方法(2’)
课堂小结
1、大气压的存在; 2、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 3、测量大气压值的实验;
当堂检测
1、把装满水的量筒浸入水中,口朝下.照图 那样抓住筒底向上提,在筒口离开水面前,量 筒露出水面的部分:( C ) A.是空的 B.有水,但不满 C.充满水 D、无法判断
则P=ρ 水银gh =1.36×104kg/m3×9.8N/kg×0.76m =1.013×105Pa
粗略计算,标准大气压取1.0×105Pa
P大气
3、实验讨论:
做托里拆利实验时,下列几种情况对实验结果有无 影响?为什么? (1)、改用粗一些或细一些的玻璃管 (2)、向水银槽里再注入水银 (3)、玻璃管内不小心进入一些空气 (4)、外界大气压改变
独思2’—组内讨论交流3’—全班展示
组长组织,每人回答一个问题,其他同学及时补充纠正,如有质疑,记录 并全班质疑
想一想:为什么托里拆利不用水做这个实验呢?
这是因为水的密度小,需要大约10.34m才能达到一 个标准气压产生的压强.
大气压强粗略量
1、测量的原理是什么? 2、测量所需要的器材有哪些? 3、需要注意的事项? 4、为什么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就是大气压力?应用 了什么物理知识? 5、这种方法有哪些不足?对结果会产生什么影响?
1、观察实验,叙述现象,思考原因(3’)
现象:纸片会下落
原因:纸片受到重力的作用
现象:纸片不下落? 思考1:水对纸片有没有压力?方向如何? 水对纸片有压力,方向竖直向下
思考2:是什么在支撑着纸片呢? 是纸片下面的大气压强
实验表明: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有压强
第3节大气的压强1(学生版+解析)

第3节 大气的压强1课程标准课标解读 1.能列举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现象和生活现象,并能用大气压解释有关现象。
2能说出标准大气压的数值,说出测量大气压的工具:水银气气压计和空盒气压计。
3.了解应用大气压工作的生产和生活器具。
4.了解大气压对天气的影响,知道晴朗的天气压较高,阴雨的天气气压较低。
5.了解大气压对人体的影响,气压过低和气压过高都会使人产生不良的反应。
解读1 :大气压的变化和大气压的实际应用,难度较大,常见题型为填空题、选择题等。
解读2:大气压对天气、人体、液体沸点的影响,难度较小,常见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等。
解读3 :利用气体压强与气体流速的关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难度较小,常见题型为填空题、选择题和探究题等。
知识点01 大气压强的存在(一)大气压强的存在大气对处在其中的物体有压强。
大量现象表明,大气会向各个方向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压强。
大气的压强简称 。
(二)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大气压存在最著名的实验,它不仅证实了 ,还向人们生动地说明了 。
(三)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1)大气有重力一一产生压强的根本原因。
(2)大气会流动一一因此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四)平时人感觉不到大气压存在的原因身体内外空气相通,身体各部位内外所受压力相同,内外平衡。
知识精讲目标导航【即学即练1】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不能说明大气压强存在的是( )A.手移开后塑料片不下落B.吸盘吸在墙壁上C.去壳熟鸡蛋进人瓶内D.用吸管吸饮料【即学即练2】在验证大气压存在的覆杯实验中,某同学认为:“实验中纸片不掉落完全是因为纸片被杯口的水粘住了,而与大气压无关。
”下列能帮助该同学改变这种想法的实验是( )。
A.如图甲,换用不同种类的纸片做覆杯实验,纸片都不掉落B.如图乙,覆杯实验中将杯口朝向不同方向,纸片均不掉落C.如图丙,将一张湿纸覆盖在空杯子的杯口,倒转杯子纸片不掉落D.如图丁,在密闭钟罩内做覆杯实验,抽出钟罩内空气的过程中纸片掉落知识点02 大气压的大小(一)测量大气压的工具(1)空盒气压计:空盒气压计上有两行刻度,一行以百帕( hPa)为单位,一行以毫米汞柱( mmHg )为单位,1毫米汞柱约为133帕。
大气的压强PPT课件(初中科学)

器材:玻璃板一块,吸盘一个
思考与探究 I. 如何验证大气压强的存在?
II. 怎么证明大气压强的方向?
马德堡半球实验 格里克
证明了大 气压的存 在,而且 很大
思考与讨论
既然大气压存在,他到底有多大呢? 我们该怎么来测量大气压强呢? 托里拆利实验
二、大气压的大小
1、测量工具: 空盒气压计
气压计 携带方便
1、测量工具: 气压计(空盒气压计和水银气压计)
2、单位:
1毫米汞柱=133帕
3、影响因素: 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4、标准大气压: 1标准大气压=760毫米汞柱 =1.01×105帕
课堂练习:
1.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C) (A)堵上茶壶上的小孔,茶壶里的水不容易被 倒出来 (B)用吸管能从汽水瓶中把汽水吸入口中 (C)用抽气机抽出灯泡中的空气 (D)医生提起针管里的活塞,使药液通过针头 进入针管
有两行刻度
水银气压计
测量准确
读数是:mmHg(毫米汞柱) 2、单位: 1毫米汞柱=133帕 1厘米汞柱=10毫米汞柱
3、影响因素:
大气压跟大气密度直接相关。
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_降__落___
即使在同一高度,不同区域内的大气压也不 相同;甚至在同一地方,不同时间,大气压 也有所不同. 1标准大气压=76厘米汞柱=1.01×105帕
思考与讨论
紧贴在墙壁上的吸盘
吸饮料
解释
思考与讨论
把空可乐罐用橡皮塞塞住罐口,用 抽气机抽出罐中的空气,将会出现 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 象?
因为用抽气机抽出罐中的空气后, 罐内的压强减少,罐外的大气压作 用,使可乐罐变瘪了.
根据以上现象,我们可以得出什么 结论呢?
第3节大气的压强(第1第2课时)PPT课件

重点:大气压的存在的证明。 难点:用大气压解释有关现象。
.
2
热带鱼处在海水中受到海水的压强吗?
如果把笼罩着地
球的大气层比作浩瀚 的海洋,我们就生活 在大气海洋的底部。 大气是否也会对我们 产生压强呢?
将硬纸片平放 在平口玻璃杯口, 用手按住,并倒置 过来,放手后看到 什么现象?
纸片掉下来 Why?
因为杯内有空气,杯外也有空气, 这样会使纸片上下压强抵消,纸片由于 自身的重力作用而下落。
将玻璃杯装满水,用硬纸片盖住玻 璃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放手 后看到什么现象?
纸片没有 掉下来, 水不流出
说明大气对纸片产生了 向上的压强
Why?
慢慢把杯口向各个方向转一 圈,又看到什么现象?
大气压实验.rm
可乐瓶变瘪了。因为可乐瓶受热后有部 分气体从瓶中排出,瓶内气压小于外界 大气压。
通过以上实验,你能得出什么 结论呢?
大气压强的存在
实验二: 鸡蛋为什么会“钻”进广口瓶中?
瓶内气体受热跑出一部分,瓶内气体压强 减小,外界大气压就把鸡蛋压进瓶内。
.
10
结论:
空气受到_重__力__的作用,而且
这是因为人对环境的适应,人的体内也 有压强,它抗衡着体外的大气压。
.
30
P64讨论: 一块砖头平放在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
强约为1000帕。已知一块砖头的厚度约
为5厘米,则标准大气压相当于叠多高的 砖头对地面产生的压强?
已知:P0=1.01 ×105帕,P1= 1000帕, h1=5cm=0.05m 求:h总 解:砖头的块数 nP01.01150Pa10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节大气的压强
一、教学目标
1、能列举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现象,并能用大气压解释有关现象。
2、能说出标准大气压的数值,说出测量大气压的工具:水银压强计和空盒压强计。
3、能说出气体和液体的流速与压之间的关系:流速越大,压强越小。
并能用这一关系解释有关现象。
二、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1、气压的观测
2、大气压存在的证明
3、气体和液体的流速与压强的关系
难点:1、大气压的大小
2、气体和液体的流速与压强的关系
三、课程资源的准备与开发
实验、图片及课件下载
四、教学过程
(一)大气压的存在
[实验引入]
1、器材:一杯水(染成红色),一个空杯,一个胶头(或橡皮套),一根玻璃管(两端开口,粗细均匀,长20cm,内径约5~10mm 均可)
2、演示过程
1).出示玻璃管,将空杯置于管的正下方,然后向管内倒水,可看到水从管底流出。
2).左手拿管,并且用食指紧紧堵住玻璃管的下端,仍然向管内注入水,至满。
3).教师提问:为什么水不会从下面流出?
学生微笑,齐答:因为管底被手指堵住了。
笔者肯定学生的回答,并指出:由于管底被手指堵住,所以手指对管内的水产生向上的压强,支承住了水柱。
接着置疑:若此时将管倒拿,使其开口端朝下,水会不会流出?学生纷纷猜测,形成悬念。
4).左手拿管不变,同时用右手中指抵住玻璃管的上口,然后将管倒置,(倒置过程中,手指不要松开)。
5).接着故意缓慢移开右手指,使下面的管口露出。
这时可见红色水柱并没有流出来!
学生大吃一惊!教师自言自语:咦,为什么水没有流出来呢?(可用左手倒拿着管,夸张地放到眼底瞧一瞧)难道管里的水突然没有了重力吗?难道是老师会气功,‘发功’将管内的水吸住了吗?
学生轻笑,同时产生了想获知正确答案的强烈欲望。
6).启发:虽然我们看不见管口有物堵住它,但管口附近是不是任何物体都没有呢?
学生茅塞顿开――有空气存在。
因势利导:在管口四周存在着我们看不见的大量空气,这些气体起到了手指的作用,堵住了管口,使管内的水竟然无可奈何地呆在里面。
这说明了这些大气对管底的水面有向上的压强,支承着水柱。
7)这时,仍有学生半信半疑,可进一步说明:因为现在管内的水只有下面受到了大气压强的支承作用,所以很难流出;但如果同时有大气作用在管的上水面,那么上、下作用的气压相互抵消,水就会在重力作用下流出来。
8)松开左手食指,水应声落下。
(学生开始相信大气有压强)
9)改用胶头,套住玻璃管的一端,再做一遍,同样获得满意效果。
[学生实验]探究大气压强是否向各个方向都有.
①向上.玻璃杯装满水用纸片挡住,倒立玻璃杯,纸片不脱落,如图1.说明向上有大气压.
②向下.将剥了壳的熟鸡蛋塞住刚烧过酒精棉球的广口瓶口,很快鸡蛋就被压进广口瓶中.说明向下有大气压.
③猜想向左、向往是否也有大气压,如何证实?(让学生自己证实)
通过上述演示实验及日常生活经验得知——在气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解释]图2-14、2-15、2-16(学生动手实验体会吸盘的作用)
倘若没有大气压强作用在液体的表面,各种液体就不可能被抽吸起来。
从这个含义上讲,一切抽吸液体的过程,其实都是大气压强将液体“压”上来的过程.
[演示实验]抽出可乐瓶中的气体
实验现象:可乐瓶变瘪
实验结论:气体向各个方向上都有压强
[设问]大气压确实是存在的,而且各个方向上都有压强。
那么大气压究竟有多大呢?
[演示]马德堡半球实验
实验现象:两个半球需用很大的力才能拉开
提出疑问:是什么力使两个半球合得那么拢?
讨论后得出:是大气的压力把两个半球紧紧压在一起的,进而让学生确信大气压的存在。
因为地球周围的大气受到地球的吸引,即大气也受到重力的作用,所以大气对浸在其内的物体就有压力、压强。
如果半球内为真空,那么要拉开半球需要的力约为7065牛。
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而且说明大气压是很大的。
[阅读]人体中的“马德堡半球”
(二)大气压的大小
大气压的大小跟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我们应该知道大气压的测量方法。
1、大气压的大小可以用空盒气压计或水银气压计进行测量。
[出示]空盒压强计(或叫金属盒压强计、无液压强计)观察:其上有两行刻度,一行以百帕为单位,一行以毫米汞柱为单位。
说明它的原理和构造。
[出示]水银压强计
补充实验:托里拆利实验――进行简单的实验说明、数据读数和分析,大气压支持着玻璃管中的水银柱。
当大气压发生变化的时候,
水银柱的高度会发生变化。
从中说明水银压强计的原理。
[简单比较]:两种压强计的优缺点
2、大气压的变化:
1)大气压的大小与大气的密度有关--解释:大气压的产生是由于大气有重力。
2)大气压的大小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解释:大气的密度随着高度而减小。
实例:高山上气压很低。
有些登山运动员在进入高山地区后,会发生高山病。
高山病的症状差别很大,包括:头晕、头痛、耳鸣、恶心、呕吐、脉搏和呼吸加速、四肢麻木等。
每个人的反应随一系列的条件而不同,主要决定于训练的程度和海拔高度的转变速度等。
登山运动员初次迅速攀登很高的山峰时,会出现以下现象:睡眠不好,全身感觉不舒服,软弱无力,懒散和情绪低落,动作协调性差。
呼吸系统的症状是:气喘,时常感到空气不足,睡眠时发生周期性的呼吸停顿,夜间感到窒息发闷。
由于心脏血管系统机能状况变化引起头晕、鼻出血、耳鸣和血管跳动的感觉,皮肤和粘膜变得青紫或苍白,常常恶心和呕吐。
严重的会陷入昏迷、甚至死亡。
高山病的主要原因是高山地区空气稀薄,大气压低,人们呼吸时吸入的氧气的分压也低,造成肺泡中的氧分压降低,血液中含氧量减少。
平原地区的青年人在高山地区居住一段时间后,对高山气候的适应能力和缺氧的抵抗能力都会提高。
一般地说,高山病的急性症状就会逐渐减轻,以至消失。
身体健康的人和训练有素的登山运动员对高山气候的适应能力也强。
3在海平面附近,大气压的数值接近1.01×105帕(760毫米汞柱)规定:这个大气压值称为标准大气压。
[讨论]要求简单地运用液体压强公式进行计算。
并与砖的压强进行比较。
[问题]这么大的压强,我们为什么没有受压的感觉?
--解释:人对环境的适应,人的体内也有压强,它抗衡着体外的大气压。
五、课后反思
本节课的引入很有意思,学生真的被深深地吸引。
虽然这种现象在生活中出现,但往往平时没有注意。
通过教师的渲染,学生更能体会到科学就在身边。
只不过是平时习以为常罢了。
本节内容分3课时。
第一课时主要为大气压的存在,补充一些实验;第二课时主要讲大气压的大小测定,补充托里拆利实验。
第三课时:流速与压强的关系。
具体见后面的教案。
第3节大气的压强
1. 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 A 马德堡半球实验 B 杯中水不倒出的实验
2. 特点:A 各个方向都有大气压强
B 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升高而减小。
高度高,空气密度小应用:高山反应。
C 流速大,压强小。
机翼下侧流速小于上侧,所以下侧压强大于上侧
用压强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关键抓住变化后形成压强差。
3. 大气压强的单位:帕一个标准大气压为1.01*105帕,或等于760毫米汞柱(10高水)
4 高压区:空气下降,天气晴朗,空气干燥低压区:空气上升(遇冷)多为阴雨天气
5. 气压与沸点的关系: 1. 气压增大,沸点升高实验手段:往里充气,原来沸腾的水停止沸腾,温度计温度升高。
应用:高压锅
2. 气压降低,沸点减小实验手段:往外抽气,原来不沸腾的水重新沸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