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编程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数控模具设计)汽车模具工艺案例分析精编

(数控模具设计)汽车模具工艺案例分析精编

(数控模具设计)汽车模具工艺案例分析覆盖件冲压工艺设计壹、工艺设计前的准备工作在拿到冲压件进行工艺设计前,必须查阅有关资料,以便明确产品的具体要求、现有的条件等,为设计合理而可行的冲压工艺做好必要的准备。

这些资料主要有:1,零件图或产品图,能够参考的模型。

2,冲压件的公差。

3,类似零件的成型性及作业性的有关资料、曾出现的各种质量问题及解决方法。

4,关于产品所用钢材的有关资料,如材料的各项性能参数值,表面质量等。

5,各种摸具设计的标准和模具零件的规格。

6,现有压力机的参数和附属装置、生产率等方面的资料。

7,产量和要求的时间。

通过对零件图和拉深件图的研究,应该了解该零件所应具有的功能、所要求的单个零件的强度,表面质量以及相关零件之间所要求的相关精度。

且明确下列事项:1,零件轮廓、法兰、侧壁及底部是否有形状急剧变化的部分、负角的部位等,以及其他成形困难的形状。

2,该零件和有关零件的焊接面、装配面、镶嵌面有什么要求。

3,孔的精度(直径、位置)、孔和孔的间距的要求,这些孔的位置在何处(平面部分、倾斜部分、侧壁部分)。

4,各个凸缘精度允许达到什么程度(包括长度、凸缘面的位置、回弹)。

5,焊接、装配的基准面和孔在何处。

6,零件冲压成形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有哪些。

7,材料的利用率如何。

在进行工艺设计之前,必须对冲压件进行合理全面的工艺分析。

根据冲压件本身原始信息(包含产品的材质,料厚,产品形状),冲压件的公差和车身中装配位置,客户和本工厂的压力机参数和生产方式(自动线,手工线),冲压件的生产批量大小以及客户提出的模具设计的技术要求来进行冲压件的工艺分析。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下面我们以东风项目中前碰撞梁为例零件名称:前碰撞梁材料:DC04料厚:2.0mm根据零件的数模和提供的基本信息,以及客户的技术要求我们来进行零件的前碰撞梁的工艺分析,且确定通过几道冲压工序来获得我们的零件。

冲压零件不论复杂或简单我们能够概括为它都是通过俩类模具来获得的:1成形类模具(包括拉延模,成形模,整形模,翻边模,侧翻和侧整模),2修边类模具(包括修边模,落料模,冲孔模,侧修和侧冲孔模具),成形类模具是通过不同的成形来完成我们的产品形状,修边类模具则是切除零件在成形后的废料以达到产品的尺寸精度。

模具案例分析(单腔模具)

模具案例分析(单腔模具)
产品模流分析结果1-变形
动定模方向
建议该处单独水路
分型面方向
<申请书No.1(补充)>
产品分析要点(4)(Point of Product Analysis)
皮厚不均引起印记
轻微凹痕
建议斜顶根部先去除圆角及筋减薄处理
<申请书No.1(补充)>
模具结构要点(1)(Point of Mould)
模具要点分析
大,易变形造成制品出现毛边。 3、对策: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采用扇形、倾斜侧浇口结构,同时为了便于成型调整,将浇口位置设置在长度方向1/3左右。
梯形侧浇口,产品填充困难
扇形侧浇口,产品容易填充成型
<申请书No.1(补充)>
模具结构要点(3)(Point of Mould)
模具要点分析
三、正面开口处采用单独水路结构
<申请书No.1(补充)>
模具结构要点(2)(Point of Mould)
模具要点分析
二、采用扇形侧浇口结构
1、此制品特点: 此制品是较长、片类板件,成型易出现变形,注射压力大,模具易发生变形。
2、常规梯形侧浇口模具易出现问题: 对于这种产品常规梯形侧浇口,为了使制品填充好,需要较大注射压力,因此对于浇口附件模板承受压力
完整 防拉 丝装 置
自制浇口套
防拉丝片
<申请书No.1(补充)>
模具结构要点(5)(Point of Mould)
模具要点分析 五、皮薄处模具周边采用大倾角
1、制品皮薄处特点:制品正常皮厚3mm,局部皮薄处厚度2mm,且皮薄处凹坑周边拔模斜度太小。 2、制品皮薄处易出现问题:成型中制品皮薄处有印痕,影响制品外观。 3、对策:将制品皮薄处凹坑周边拔模斜度由原来的5°加大到30°,以缓解成型中料流坡度,消除印痕。

模具电火花加工工艺与编程操作配套案例库:案例07 精修以保证加工尺寸精度

模具电火花加工工艺与编程操作配套案例库:案例07 精修以保证加工尺寸精度

精修以保证加工尺寸精度
在高速稳定切割之后,我们还需要精修来保证加工尺寸的精度。

以下就是精修的步骤和技巧。

分析:⑴脉冲参数:选用中等规准,使第二次切割后的粗糙度Ra在1.4〜 L 7RID之间。

⑵补偿量f:由于第二次切割是精修,此时放电间隙较小,6不到0.01mm, 而第三次切割所需的加工质量甚微,只有几微米,二者加起来约为O.Olmn]。

所以,第二次切割的补偿量f约为l∕2d+0. Olmm即可。

⑶走丝方式:为了达到精修的目的,通常采用低速走丝方式,走丝速度为1〜3m∕s,并对跟踪进给速度限止在一定范围内,以消除往返切割条纹,并获得所需的加工尺寸精度。

模具设计实例解析

模具设计实例解析

模具设计实例解析
模具设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对模具设计进行精细化操作。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解析几个有代表性的模具设计实例,来展示模具设计的流程和注意事项。

首先,我们将讨论一下塑料模具的设计。

塑料模具是指用于生产塑料制品的模具。

根据不同的塑料制品,模具的设计方法和注意事项也有所不同。

例如,对于比较脆的塑料制品,需要在模具设计时采用间接成型,这种方法可以减少模具对制品的冲击力,从而减少制品的破碎率。

另外,在模具设计时还要考虑塑料制品的结构,比如是否需要支撑杆和排气孔等结构,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制品的质量。

其次,我们将讨论一下金属模具的设计。

金属模具是指用于生产金属制品的模具。

在金属模具设计中,有很多需要考虑的因素,比如厚度、硬度、尺寸等。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金属的变形和缩水等因素,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制品的尺寸和质量。

因此,设计时需要有很好的工程知识和技术经验,才能保证模具的准确度和生产效率。

最后,我们将讨论一下橡胶模具的设计。

橡胶模具是指用于生产橡胶制品的模具。

在橡胶模具设计中,需要考虑到橡胶材料的硬度、弹性、收缩率等因素。

设计的模具需要有一定的弹性和韧性,以保证制品的吸附力和平整度。

同时,设计时还需要考虑到模具的大小和形状,以保证制品的准确度和质量。

总之,模具设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工程师有丰富的经验和技术知识,才能确保模具的准确度和生产效率。

在不同的制品生产中,需要考虑到不同的因素和细节。

只有经过精心设计和细心施工,才能生产出符合要求的高质量制品。

第5章.模具数控加工编程实例1new

第5章.模具数控加工编程实例1new


走刀路线
5. 编写加工程序 O2000 N05 G92 X0 Y0 Z100.0; (或N05 G54 G00 X0 Y0 Z100.0;) N10 T1 D1 M03 S900;D1中的半径为6mm N20 G00 X-45.0 Y22.0 Z5.0 M08; N30 G01 Z-5.0 F60;下刀 N40 G01 X40.0 Y22.0 F140; 粗铣3个边角 N50 G01 Y-22.0; N60 G01 X-45.0; N70 G00 Z5.0; 抬刀 N80 T1 D2; D2中的半径为6.3mm N90 M98 P1000; 调用子程序O1000,粗铣外轮廓 N100 T1 D1 M03 S1200 F120; D1中的半径为6mm N110 M98 P1000; 调用子程序O1000,精铣外轮廓 N120 G00 Z10.0 M09; 抬刀,关切削液 N130 M30; 程序结束

也可以将上面的程序整合成为:
O0001 N10 M03 S800; N15 G54G00 X200 Y200 Z300 N20 G00 X139 Y105 Z50; N30 G43 Z5 H01; 以下为粗铣外轮廓 N40 G01 Z-5 F50; N50 X111.6 Y-9 F120; N60 G00 X29.7; N70 G01 X-9 Y12.7; N80 G00 Y 73.2; N90 G01 X16.8 Y99; N100 G00 X117 Y105; N110 G41G00 X117 Y82 X105 Y8 R12; N140 G01 X45; N150 X16 Y24; N160 Y72; N170 G02 X26 Y82 R10; N180 G01 X117; N190 G40G00 X140; N200 G49 G00 Z100; N210 G00 X200 Y200 Z300; N220 M00 ;暂停,测量外轮廓

冲压模具设计实例讲解

冲压模具设计实例讲解

冲压模具设计实例讲解1. 引言冲压模具是用于制作零部件的工具,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家电等行业。

本文将通过一个冲压模具设计实例,为读者介绍冲压模具设计的根本流程和本卷须知。

2. 设计背景我们以一款汽车车门为例,说明冲压模具的设计过程。

车门是汽车的重要部件之一,需要经过冲压加工来获得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3. 设计流程3.1 确定产品要求在冲压模具设计之前,首先要明确产品的要求。

包括车门的尺寸、形状、材料以及制造工艺要求等。

3.2 制定模具设计方案根据产品要求,我们可以开始制定模具设计方案。

主要包括冲头、模座、模具顶板等部件的尺寸、形状和结构设计。

3.3 3D建模在制定模具设计方案后,我们可以使用CAD软件进行3D建模。

这样可以更直观地了解模具的结构、尺寸和装配关系。

3.4 模具加工制造根据3D模型,我们可以进一步进行模具零部件的加工制造。

主要包括数控加工、电火花加工、磨削等工艺。

3.5 模具装配和调试将加工好的模具零部件进行装配,并进行模具调试。

确保模具的各个部位协调运转,到达设计要求。

4. 冲压模具设计的本卷须知4.1 材料选择在冲压模具设计中,材料的选择非常重要。

一般情况下,应选用高强度、高韧性、耐磨损的材料,以保证模具的使用寿命和精度。

4.2 精度要求冲压模具对产品的精度要求很高,因此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到产品的尺寸、形状等因素,并进行适宜的修正和优化。

4.3 加工工艺冲压模具的加工工艺对模具的质量和性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因此,在制造过程中要选择适宜的加工工艺,并确保加工精度和质量。

4.4 模具保养模具使用后需要定期进行保养和维护,以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

包括清洁、润滑、更换易损件等工作。

5. 总结冲压模具的设计过程需要考虑产品要求、制定设计方案、进行3D建模、加工制造、装配和调试等多个环节。

同时要注意材料选择、精度要求、加工工艺和模具保养等方面的问题。

通过本文的实例讲解,读者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冲压模具设计的根本流程和本卷须知。

模具设计实例解析(doc 19页)

模具设计实例解析(doc 19页)

模具设计实例解析(doc 19页)模具设计实例1——相机外壳模具设计本单元讲解的实例为按摩器上盖模具设计,按相机外壳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相机外壳模型1具体设计步骤1.1启动PRO/E4.0,建立模具文件(1)启动PRO/E。

选择下拉菜单“文件”,“设置工作目录”命令,选择一个合适的工作目录。

(2)选择下拉菜单中“文件”,“新建”命令,弹出1-1所示的“新建”对话框,在“类型”选项组中选择“制造”选项,在“子类型”选项组中选择“模具型腔”选项,在“名称”文本框中输入文件名“anmo”,取消“使用缺省模板”,单击“确定”按钮,弹出”新文件选项“对话框。

图1-1 “新建”对话框(3)在“新文件选项”对话框中选择“mmns_mfg_mold”,然后单击“确定”按钮,则进入PRO/MOLDDESIGN设计模式。

(4)单击“模具制造”工具栏上的“模具型腔布局”按钮,弹出“打开”对话框,同时弹出“布局”对话框,如图1-2所示。

(5)在“打开”对话框中选择“anmo.prt”零件后,单击“打开”按钮,弹出“创建参照模型”对话框,如图1-3所示。

在“创建参照模型”对话框中选择“按参照合并”单选框,单击“确定”按钮接受默认的参照模型名称。

图1-2“布局”对话框图1-3“创建参考模型”对话框(6)单击“布局”对话框中的“参照模型起点与定向”选项区域中的拾取箭头,出现浮动参照模型窗口,同时出现“坐标系类型”菜单管理器,如图1-4所示图1-4浮动参照模型窗口和“坐标系类型”菜单(7)在“坐标系类型”菜单中选择“动态”命令,进入“参照模型方向”对话框如图1-5所示,选择“坐标系移动/定向”按钮,选择“轴”输入数值90。

单击“确定”按钮,返回“布局”对话框,单击“确定”完成参照模型的加载,如图1-6所示。

图1-5 参照模型方向菜单图1-6 参照零件布局结果1.2设置收缩率(1)单击“模具制造”工具栏上的“按比例收缩”按钮,弹出“选取”对话框,按照提示单击任何一个参照模型,选中的模型变成红色。

数控加工编程技术典型实例心形凹模加工

数控加工编程技术典型实例心形凹模加工

2、创建平面铣操作的一般步骤: (1)在操作导航工具中创建程序、刀具、几何、加工方法节点; (2)在创建操作对话框中指定操作类型为mill_planar; (3)在创建操作对话框中指定操作子类型为planar-Mill; (4)在创建操作对话框中指定程序、刀具、几何、加工方法节点

(5)在创建操作对话框中指定操作名称; (6) 单击创建操作对话框中的应用按钮进入平面铣操作对话框; (7)如果未在共享数据中定义的几何,在平面铣操作对话框定义
项目一 心形凹模加工
项目一 心形凹模加工
知识点
1、UG NX4铣加工编程通用过程; 2、UG NX4铣加工主要术语; 3、UG NX4铣加工菜单与工具条; 4、UG NX4加工操作的父级组; 5、UG NX4平面铣操作; 6、UG NX4面铣操作。
一、UG NX4铣加工编程通用过程
分析几何体
平面/曲面, 粗加工/精加工
3、操作导航器
五、UG NX4加工操作的父级组
1、几何体组 几何体组可定义机床刀具上加工几何体和部件方向。像“
部件”、“毛坯”和“检查”几何体、MCS 方向和安全平面这样 的参数都在此处定义。 (1) MCS (2)铣削几何体/工件 (3)铣削边界 (4)铣削区域
2、刀具组
刀具组可定义切削刀具。您可以通过从模板创建刀具 ,或者通过从库调用刀具来创建刀具
选择 Manufacturing
选择加工环境
建立/修改加工对 象父节点 (四个)
程序
几何体
刀具
方法
创建操作 粗加工、 (半)精加工
生成刀轨
刀轨仿真
数控程序 NC代码
后处理, 车间工艺文件
二、UG NX4铣加工环境与加工术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异常描述: 拆公图有误,导致EDM 加工打深0.8MM
原因分析: 由于在定电极机座的时候是各自定 的,才导致电极的机座的位置发生 了偏移而过切。
预防及改善措施: 做完后,一定要认真检查,这样才能避 免发生错误。
设计平移电极可以从做法步骤上改善, 应充一设好基准台后再平移过去。
异常描述: B板改模区域两个螺丝孔 3D为M4被加工成M6。
编程员对工件编完后应及时检查拆公范围合不合 理、有没有漏拆公的,还要检查பைடு நூலகம்精公合不全理; 拆公员拆完公后应第一时间通知编程检查,方便 更改不合理的地方; 正确流程:先拆公—再编程
异常描述: 编程有误,留多余量, 无法装配
原因分析: UG分析时一张区域面无法显示倒扣面。
预防及改善措施: ①UG显示为线型来观查再结合UG分析 功能确认是否有倒扣面; ②工件整排都是直身面,而曲线面出现 倒扣,这种现象让人防不胜防,应在设 计时把曲面做成直身面,避免后续出错!
此处弹刀产生过切
原因分析: 1:加工3D图形所处位置尖角接近40度,大刀 具根本很难加工到工件,而小刀就产生吃满 刀或踩刀 2:加工3D图形尖角位置刀具过长,产生刀摆.
预防及改善措施: 1:加工3D图形所处位置尖角接近40度,用 小刀清角光刀时加个中光程序,即可以避 免吃满刀或踩刀,同时保证光洁度. 2:加工3D图形尖角位置刀具过长,可以尖 角位置单独产生刀路清角,避免刀具加工 时间过长产生磨损在尖角位置清角时刀 具吃力产生刀摆或断刀.
在工作中遇到问题要及时反 应,找相关人员协商解决!
此面底部有倒扣
异常描述: CNC开粗加工封胶边缘 弹刀过切
原因分析: 分析出50R6刀开粗时等高双向加工,长短刀 未分开,导致弹刀.装刀长300mm
预防及改善措施: 如飞刀带R角刀比较大时,以顺铣单向加 工,长短刀必须分开加工。
加工余量遗留
未锣穿
原因分析: 1.在加工中将M4的螺丝孔误 分析成M6螺丝孔,导致M4被加 工成M6。 2.在进行过切检查时,发现过 切没有分析原因。
预防及改善措施: 1.在今后加工中明确的分析3D图形中螺 丝孔直径,避免凭经验分析做出加工思路 出现类似的错误。 2.在进行过切检查时,发现过切分析原因 明确检查结果。
《CNC程式单标准》规定程 式单所有内容必须打印出来, 杜绝手写现象! 如有改动必 须改程式名并签名、日期。
碳公范围 需接顺位置
碳公范围
检查不到位
装夹基准位变形,后续不管加工那里 都是错误的,自己负责的工件多点关 注,有不对的及时反应与指正,不管
是谁的错误都会造成质量损失。
碰数面已压 变形
碰数面已压 变形
刀长写短,刀头、刀具报废,工件表 面产生质量问题!
工件没倒角
工件除了胶位、分型面、 封胶位外,其余所有利角
需倒角,D34倒角刀。
编程工艺问题,导致后续出错 工件太长,淬火前预留基准面太少
不稳定的变形 不稳定的变形
工件大方长,中间增加支撑
淬火前把两头最大外形保留有出 来,方便淬火后检查变形量,方
因余量多,装刀太长,存在加工弹 刀风险的,可用EDM工艺加工!
此处弹刀产生过切 此处弹刀产生过切
异常描述: CNC加工滑块摆错方向 导致胶位过切两处
原因分析: 把ISO方向摆放错误, 导致操作误解,摆放工件相反.
预防及改善措施: 一定要按《规范程式单》《CNC程式单 标准》工艺要求设置程式单。
在打印程式单之前再次确认程式单所 述内容是否正确、简、明,是否把所 有表示信息写上去,避免以后需重新 打印程式单时遗留!
预防及改善措施: 1 在修改程式单时第一时间先把工
件的取数方式修改成和编程工件 的取数方式一致. 2 在打印程式单之前再次确认工件 取数方式是否正确。 3 程式单打印出来后,拿程式单跟 编程3D再次核对工件的取数方式 是否准确再发程式单。
大部分程式单设置默认为“单边”, 可根据自己习惯性设置。
异常描述: CNC 加工弹刀产生过切
编程案例分析
提高质量从点滴做起!
异常描述: CNC 加工后模镶件一处过切
原因分析: 工件编程是(X分中Y碰单边Z对底 升高91.00MM为零),而出程式单 时由于粗心大意没有把(X碰单边Y 碰单边Z对底升高91.00MM为零)改 成(X分中Y碰单边Z对底升高 91.00MM为零)造成X轴取数错位, 导致工试刀时造成件过切!
便校表碰数,方便装夹
谢谢!
在分析螺丝孔直径时可用不同 颜色表示不直径,可以自己定;
如M6用黄色,M8用蓝色。
异常描述: 镶件遭两边R4.5MM位 置漏加工
原因分析: 一个14MM宽的槽,4个角两个直角. 两个R4的R角, 本来就要用铜公 加工,由于本人经验不足,只给中光 以后就没有在光刀.
预防及改善措施: 以后只要是能锣出来的地方,全部加工出 来,不管哪个地方是否铜公拆的合理或者 有铜公要打,不管浪费不浪费刀路时间.一 切用刀锣出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